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贫困的历史

甘肃贫困的历史

时间:2022-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甘肃的惨境,致使入甘的左宗棠发出“陇地苦瘠甲天下”的悲叹。此次甘肃地震造成的损失之巨大前所未有。
甘肃贫困的历史_甘肃省扶贫开发实践成就与攻坚对策研究

一、解放前甘肃的贫困

解放前,甘肃和全国其他省区一样,既没有贫困的标准,也没有依据一定标准统计的贫困人口的数据。仅有一些零星的、由重大灾荒导致的赤贫乃至人相食惨境状态的记载和描述。因此,解放前的“贫困”绝非现代意义上的贫困,而是一种人民难以生存的悲惨状态。在解放前零星记载的甘肃灾荒史上,人民处于这种极度贫困凄惨的大事件至少有三起。

(一)清同治年间的兵祸—灾荒

在历史上,甘肃之所以被称为“陇地苦瘠甲天下”、“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起点应该是清朝的同治年间。根据甘肃一些县的零星记载和老人们口述,在清同治年间(同治元年起,1862年),由于兵祸,特别是陕西回民起义,裹挟大量回汉民众进入甘肃、胁迫诱导甘肃回民造反、回汉间大规模的冲突,导致甘肃的平凉、庆阳、定西、武威张掖酒泉等地禾尽枯、赤地千里,树皮草根剥掘殆尽,死者相枕籍;活者衣不遮体、逃居山野、食不果腹;除兰州等中心城市的居民外,几乎所有的人都沦为饥民、难民、哀民;人相食相当普遍,杀戮、冻饿和疾病导致人口锐减。兵祸及饥荒的惨烈,由当时甘肃靖远的民谣可窥一斑:“同治五年三月间,杀气弥漫天。十余万人一朝尽,问谁不心酸。桃含愁兮柳带烟,万里黄流寒。阖邑子弟泪潸潸,染成红杜鹃。清歌一曲信史传,千秋寿名山。碧血洒地白骨撑天,哭声达乌兰。”甘肃的惨境,致使入甘的左宗棠发出“陇地苦瘠甲天下”的悲叹。这一兵祸引起的灾荒严重程度仅从人口数量变迁可窥其一斑:据《中国人口史》的统计,战前(1861)咸丰十一年的甘肃各民族总人口1946万人,战后(1880)光绪六年仅存496万人,人口损失比例为75%[9]。除人口(劳动力)锐减外,兵祸导致田园荒芜、房屋毁损、疾病流行、森林毁坏、农业设施被毁等一系列的恶果,使得甘肃陷入为期20多年的赤贫状态。

(二)海原大地震—饥荒

1920年12月16日,北京时间20点06分09秒,在甘肃海原(今属宁夏)发生了震惊世界的8.5级大地震。极震区东起固原,经西吉、海原、靖远等县,西至景泰县。地震时“北京‘电灯摇晃令人头晕目眩’,上海‘时钟停摆,电灯摇晃’,广州‘掉灰泥片’,汕头‘客轮晃动’,香港‘大多数人感觉地震’。”[10]受震地区波及甘肃、陕西、四川、湖北、安徽、河南、山西、河北、山东、内蒙古、青海等全国大部分省区,面积约一百七十多万平方公里,范围波及了大半个中国。此次甘肃地震造成的损失之巨大前所未有。灾情发生后,时任甘肃督军张广建第一时间把灾情上报中央政府,张致政府电云:“计灾情至省城以西较轻,东路及东南北毗连,各县较重。且连日各地,仍震动不息,人心惶恐,几如世界末日将至。所遗灾民无衣、无食、无住,流离惨状,目不忍睹,耳不能闻。牲畜伤亡散失,狼狗亦群出吃人,实本年北五省灾旱情形为尤重。[11]”据不完全计“该次大地震共死亡273465±9700人;压死牲畜1104068±76000头[12]

大震之前并没有小震,大震之后则小震颇多。12月16日大震后,当晚小震有多至数十次。此后,逐日有余震,二三次或三四次不等,时间短,烈度也低,因此成灾的也少。虽然如此,城墙、房屋等,经大震后而未倒的,在相继发生的余震中却都倒塌了。“固原至民国十年十一月三十日共余震510次,较大之震204次,微震309次;静宁至民国十年七月七日共余震414次,较大之震427次,微震14次;定西至民国十年五月初八共余震48次,较大之震18次,微震30次;秦安至民国十年六月十七共余震500余次。”[13]多数地区大震开始后小震连续不断,极震地区的余震在400次以上,较大地震占余震次数的比例也较高。余震持续的时间最少的在半年,长的将近一年。“且闻至民国十年十二月犹闻有地震发生”[14]

甘肃自海原地震后,可谓是满目疮痍。震后天气无常,许多地区出现山洪、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十六年凉州所属重遭地震,人民死亡四五万人,来年旱既太甚,又加以重重异灾,如礼县榆中等县之山洪,漳县定西临洮等县之冰雹,武山甘谷等县之风灾,靖远、皋兰等县之黑霜,永登、静宁、陇西、定西之五色怪鼠,摧损田禾,为害颇巨,且兵荒之余,疫病大作,多系喉痧痢疾猩红热等传染病,死亡者达五六十万人。”[15]洪水淹没了房屋庄稼,冰雹、黑霜摧毁了地里的禾苗,兰州土产烟叶,黑霜杀烟叶,天然汁水都走漏,已成为无用之物,人民叫苦连天。一系列由于地震导发的继发性自然灾害带给甘肃社会的是长期的损害。

(三)民国十八年灾难—饥荒

1922年到1932年是甘肃多灾多难历史上又一个特大型饥荒时段,被称为“民国十八年灾难”。根据徐国昌(1996)的研究成果,民国十八年特大旱灾是近百年来甘、陕、宁、青等省(区)最严重的一次特大旱灾,这次旱灾从1922年到1932年,前后长达11年。民国十七年(1928年)干旱发展到最严重的程度,民国十八年(1929年)灾情达到最严重的程度。据我们课题组成员与靖远、通渭、定西等地方志退休老同志所做的初步了解,其所在县,除沿河地区外,受灾几乎百分之百,多数县的乡镇,人民流离失所,逃亡他乡,在灾害最严重的1928—1929年,一些地方树皮、草根、观音土都难以找到,据他们的估计,直接或间接饿毙的人口达到总人口的30%以上,绝户人家在10%左右。宗鸣安等人(2010)[16]对陕西民国十八年大旱的研究认为,经历这场灾难,陕西全省饿死人口达到200万人。甘肃因没有全省状况的具体数据,考虑到甘肃比陕西自然条件更为恶劣的现实,其在这场大灾中的损失应该更为严重。

二、改革开放前甘肃的灾荒

解放后,如前所述的特大型灾荒基本上得到遏制,但贫困问题仍然存在,甚至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仍有70%以上的农村人生活在温饱贫困线之下,全省87个县(市、区)中有53个贫困县,其中43个为国家级贫困县。

(一)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贫困

1958—1963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天灾与人祸共同肆虐横行的年代,当时主政甘肃的个别领导,是极左人物的典型代表,其极左行为加深了甘肃人民在特定历史时期的贫困。遗憾的是这一时期甘肃人民的贫困状态并没有直接的学术研究成果可资借鉴,只能从一些文学作品或其他视角研究这一时期一些历史事件的成果中,间接见证部分贫困地区人民的生存状态,如天津作家杨显惠先生出版的作品《定西孤儿院》和《夹边沟记事》、和风鸣老人的《经历——我的1957年》等。这其中,孟凤鸣(2009)[17]硕士学位论文《1958—1963甘肃省外流妇女问题研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当时甘肃贫困状况的视角。沿着这个思路,我们查阅了《甘肃民政大事记》等资料,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粮食短缺的严重程度:据不完全统计,1958—1963年12月止,仅陕西省就有5万多甘肃籍妇女流入,约占90%,还有些甘肃省的妇女外流到其他如新疆、青海、内蒙古等省区,或在甘肃省内别的各县之间流动,从全省各地的情况看,据天水专区十个县的不完全统计,1958—1963年10月底,共外流妇女36345人,到1963年10月底,未返乡的外流妇女有8432人;自张掖专区的情况看,1959—1964年外流妇女约七八千人,到1964年2月止,仍有30%左右的流落在外。从定西专区陇西县的统计来看,1959—1962年全县共外流妇女3296人,到1964年5月返回1907人,尚有1389人未接遣回来,武山县1958—1964年流出妇女人口3200多人,根据漳县双个公社的调查摸底,到1962年9月底为止,双个公社还有493个妇女在外地。

人为的工作失误与自然灾害的叠加,其后果极为严重:1958—1961年,全省农村出现大量人口外流和非正常死亡现象,包括正常死亡在内,全省总计减少人口将近百万人,陇中干旱县出现哀鸿遍野、饿殍枕藉的悲景,人相食、亲亲相食的悲剧时有发生。通渭县饿死6万人,死绝21686户,失去双亲的孤儿1221人,鸡、猪、猫、狗绝了种。在这样的大灾难面前,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的破坏,粮食产量连年下降,对基本上仍是靠天吃饭的农民来说,这就基本上等于剥夺了他们生存的基础。因此,这一时期甘肃的贫困是极为严重的。

(二)文革期间的贫困

从1964年开始,甘肃与全国一样,广泛开展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运动。这十多年甘肃的贫困状况没有较为严肃的学术研究资料,所以难以做出客观的评估,但另一方面,也没有出现过去那种致死性的灾荒,因此,这一时期的贫困状况可以大体上描述为:在温饱线上挣扎的贫困。

三、1978—2005年的贫困状况

1978年以来,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落实,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标志的农村改革,唤起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生产取得了连续11年的大丰收,可以说自1980年起,甘肃农村农民的吃饭问题基本得到解决,除少数高寒阴湿山区外,多数贫困区的农民家庭有了余粮,即使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定西等中部地区遭遇连续三年大旱期间,也没有发生逃荒事件,更没有出现饿死人等现象,这在甘肃有据可查的历史上属于首次。特别是1980年后,随着党中央改革、开放、搞活精神的落实,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取得农业外的收入,使得农村居民的收入有了明显增加,贫困的内涵和面貌发生了质变,这一点明显地反映在国家不断调整的贫困标准上,如1978年仅为100元,到2006年绝对贫困线和相对贫困线分别提高至693元和958元。

但由于这一时期国家贫困标准不断调整,且没有准确权威的统计数据,我们只能参照《甘肃两西建设文献汇编》、《甘肃民政大事记》、《甘肃统计年鉴》等有限的资料做一大概估计:1978—1985年,绝对贫困人口占全省农村人口的比例在15%以下,相对贫困人口在40%以下,1985—2000年,绝对贫困人口占全省农村人口的比例在10%以下,相对贫困人口在35%以下,2000—2005年绝对贫困人口在5%以下,相对贫困人口在30%左右。

四、2006年以来的贫困状况(一)六盘山连片区贫困状况

1.兰白片区贫困状况

兰白片区的平均贫困发生率约为20%~30%,片区内各县的差异较大。其中,2006—2010年,各县的贫困发生率均呈下降的态势。2011年开始,按照新的贫困标准,各县的贫困发生率陡然上升,这并非是各县人民的收入下降,而是贫困率标准变化的结果,如果按照原来的标准,则各县的贫困发生率会处于下降的趋势。具体见图1-9。

2.天水片区贫困状况

天水片区各年度的平均贫困发生率在25%~30%,各县区的差异较小。其余状况与兰白片区相似。具体见图1-10。

图1-9 兰白片区各县2006年以来贫困发生率

图1-10 天水片区各县2006年以来贫困发生率

3.定西片区

定西片区各年度的平均贫困发生率在25%~30%,各县差异较小,其余状况与兰白片区相似。具体见图1-11。

4.平庆片区贫困状况

平庆片区各年度的平均贫困发生率在30%左右,各县差异较大,其余状况与兰白片区相似。具体见图1-12。

5.临夏片区贫困状况

临夏片区各年度的平均贫困发生率在40%左右,各县差异较大,其余状况与兰白片区相似。具体见图1-13。

图1-11 定西片区各县2006年以来贫困发生率

图1-12 平庆片区各县2006年以来贫困发生率

图1-13 临夏片区各县2006年以来贫困发生率

(二)秦巴山区连片区贫困状况

秦巴山片区各年度的平均贫困发生率在40%左右,各县差异较大,其余状况与兰白片区相似。具体见图1-14。

图1-14 秦巴山片区各县2006年以来贫困发生率

(三)藏区的贫困状况

藏区片区各年度的平均贫困发生率在40%左右,各县差异较大,其余状况与兰白片区相似。具体见图1-15。

图1-15 藏区片区各县2006年以来贫困发生率

以上图示说明,自2006年以来,由于各项扶贫措施执行到位,各片区各县的贫困发生率均呈现快速下降态势。即使条件非常恶劣、贫困程度严重的一些县区,如甘南、临夏和陇南的部分极度贫困地区,贫困面也大幅度下降,贫困程度得到缓解,并且自2011年以来的贫困是一种相对贫困,而不是过去那种难以维持温饱的贫困。这充分说明,自2006年以来的扶贫工作成效非常卓著。

本章参考文献

[1]甘肃省扶贫开发办公室编,甘肃扶贫开发资料汇编[Z],2012年5月。

[2]甘肃农村年鉴编委会编,甘肃农村年鉴2103[Z],2013年9月。

[3]尚季芳、张丽坤,民国时期甘肃地震灾害及赈灾研究——以1920年海原大地震为例[J],青海民族研究,2012年第1期。

[4]宗鸣安,一场饿死二百万人的大灾荒——陕西“民国十八年年馑”史实汇录[J],中国减灾,2010年第1期。

[5]孟风鸣,1958—1963甘肃省外流妇女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6]甘肃省民政厅民政志编辑室编,甘肃民政大事记[M],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

[7]甘肃统计年鉴编委会编,甘肃统计年鉴(1982—2006)[M],中国统计出版社。

【注释】

[1]甘肃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编,2014甘肃统计提要[D],p4

[2]甘肃农村年鉴编委会编.2013甘肃农村年鉴[D],2014年,p330-333

[3]甘肃发展年鉴编委会编.甘肃发展年鉴2013[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p140-292

[4]甘肃发展年鉴编委会编.甘肃发展发展年鉴2013[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p269

[5]甘肃发展年鉴编委会编.甘肃发展发展年鉴2013[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p513

[6]甘肃发展年鉴编委会编.甘肃发展发展年鉴2013[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p510

[7]甘肃发展年鉴编委会编.甘肃发展发展年鉴2014[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p510

[8]甘肃发展年鉴编委会编.甘肃发展发展年鉴2014[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p295

[9]http://wenwen.sogou.com/z/q232942110.htm?w[EB/OL],2010—11—03

[10]刘百箎等.1920年12月16日海原8.5级大地震的伤亡人口再评估[J].中国地震,2009(4)

[11]甘肃省图书馆西北文献室.陕甘地震纪略[Z].

[12]尚季芳、张丽坤.民国时期甘肃地震灾害及赈灾研究——以1920年海原大地震为例[J].青海民族研究,2012(1)

[13]谢毓寿,蔡美彪主编.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第4卷)[Z].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p182~184,141

[14]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地区地震资料年表[Z].1979,p140,306,304

[15]申报,1921-3-16

[16]宗鸣安,一场饿死二百万人的大灾荒——陕西“民国十八年年馑”史实汇录[J].中国减灾,2010(1)

[17]孟凤鸣.1958—1963甘肃省外流妇女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P26-2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