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认识的深化及其启示

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认识的深化及其启示

时间:2022-09-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取得执政地位的历史变迁中,策略性的统一战线逐渐转变为战略性的国家政治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及以人民政协为载体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执政党对统一战线的认识的深化及其政治思维的转变,集中体现在关于统一战线是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基础的广泛的政治联盟的观点中,集中体现在执政党对统一战线的各种指导性政策和纲领中,体现在各级统一战线组织的工作实践中。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认识的深化及其启示

一、统一战线的战略性转换

(一)从联合的对敌策略上升到国家基本政治制度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法宝之一,统一战线最初是作为一种政治策略来提出和建构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大量的同盟者支持,以壮大自己的力量。在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取得执政地位的历史变迁中,策略性的统一战线逐渐转变为战略性的国家政治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及以人民政协为载体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统一战线由革命策略转变为政治制度,见证于十六字方针的提出和发展中。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新民主主义社会形态很快成为历史形态,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模式的社会形态。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其阶级属性和阶级基础发生了转变,“已经成为参加社会主义工作的组织,已经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团体”[26],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中共八大也正式确定了这一方针。1957年,毛泽东借苏联之鉴,就新中国建立后民主党派地位及发展,进一步提出了一些预见性的阐述,他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我党同党外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必须在全党思想上和工作上确定下来。我党必须把党外大多数民主人士看成和自己的干部一样,同他们诚恳地、坦白地商量和解决那些必须商量和解决的问题,给他们工作做。”并指出,中国共产党要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的产物,这个口号并不是突然提出来的,它已经经过了好几年的酝酿”[27]。此后,多党合作的方针在历次运动中遭受冲击,直到改革开放后才重申并发展。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十三大进一步明确将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此,执政党正式开启了制度化执政的起点。1989年“意见”正式将中国各民主党派定位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执政体系中的参政党,此后,多党合作制度的长期存在和发展被载入宪法。这些转变具有丰富的政治内涵,意味着统一战线的制度化发展得到国家宪法的保障。这些思想在以后的政治生活中得到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合作,在国家政权组成上以执政党与参政党合作的形态得到了充分体现,从而形成了新中国独具特色的政党制度,在世界政党史上开创了一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新型政党格局。统一战线的发展从此与国家制度建设联系起来,构成了中国政治文化的独特要素。

从战略的角度看,作为党的法宝,统一战线服务于执政党的各项执政方策中,围绕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统一战线解决了许多曾被认为无法解决的难题,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诸如: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关系;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共存的“一国两制”构想;社会主义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关系;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市场经济的理论;社会主义国家通过协商民主弥补选举民主,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等等。可以说,国家的制度安排、发展和完善过程与统一战线的发展过程是密不可分的。

(二)从革命的阶级联盟转变为爱国统一战线的政治联盟

随着社会主义的洗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推进、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政治思维发生深刻转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中国共产党所结成的革命联盟性质的各社会阶级,其性质由最初的革命阶级联盟转变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政治联盟。执政党对统一战线的认识的深化及其政治思维的转变,集中体现在关于统一战线是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基础的广泛的政治联盟的观点中,集中体现在执政党对统一战线的各种指导性政策和纲领中,体现在各级统一战线组织的工作实践中。爱国统一战线的提出,是由新时期统一战线所具有的功能决定的。其一,通过统一战线不仅可以团结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而且可以团结在社会变革过程中产生的新的阶层,从而实现最广泛的统一。其二,统一战线中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代表和联系着特定的阶层和群体,代表和反映这部分阶层、群体的利益要求,并通过政治协商的原则,整合这部分群体的利益于社会整体利益之中,使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全面体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而实现执政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一政治目标。

(三)从政治联合性政党关系转变为政权合作性的政党关系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为了完成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任务,先后与国民党实现了两次合作,还和其他政党如第三党、中国青年党、民社党、中华职业教育社、乡村建设派等中间党派合作联合。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孤立和削弱国民党的一党专制力量,争取和平民主,共产党又和后来成为我国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合作。这一时期的政党合作关系根本上说是带有统战色彩的政治联合性政党关系。改革开放后,随着各民主党派在建设时期同中国共产党“一道前进,一道经受考验”,各民主党派“已经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而逐渐成长为同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的建设伙伴,成为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参政党。民主党派从革命时期的政治联合性政党发展到新时期与中共通力合作的政权合作性政党,是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性质认识的新的发展,对民主党派是“参政党”的准确表述和科学定位也为我国政党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开端。与此同时,执政党对其承担的历史使命及党和国家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执政党的政治思维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换,由夺取政权的革命党成为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执政党。执政党和参政党遵循民主协商的原则,互相监督,民主协商,团结合作,塑造了一方执政、一方参政,团结合作的政权合作性政党关系,共同构筑了我国政党政治的格局。

二、启示:从社会整合视角分析和研究统一战线

布莱克在《现代化的动力》中,将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现代化的挑战、现代化领导的强固、经济和社会的转型、社会的整合四个阶段[28],这四个阶段是循序渐进的。但是中国的现代化却一直与社会整合的任务相统一,或者说社会整合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任务,不论是现代化的挑战、还是现代化的领导的形成,社会转型、社会整合始终是其中最重要的任务。社会整合涉及社会的团结和稳定,而团结和稳定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重大主题。这既是应对外力入侵的方法,也是应对社会内部分崩离析的重要手段。在现代化的历史中,中华民族面临着解决“争取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性课题。为此,动员和组织并调动全社会的积极力量以完成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既是现代化的任务,也是社会整合的任务。而统一战线从其建立伊始,就承担着动员和组织并调动全社会的积极力量完成两大历史性课题的任务,承担并发挥了动员和组织社会的整合作用。如果说,西方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内容是权力与权利,那么中国的现代化主题则是在实现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基础上,团结人民,调动和组织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民族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是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才能广泛动员、组织并调动中国社会各政治力量投入到实现上述历史性任务的使命当中。

从不同历史阶段统一战线所承担的任务看,统一战线不仅涉及国家政权的建立和建设,而且涉及执政兴国的关键问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中,它是党凝聚革命力量,取得革命胜利的法宝;在新政权的构建中,它又为新政权赋予了合法性禀赋;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统一战线始终围绕着执政党的中心工作开展服务,始终为减少社会运行的政治成本而发挥独特功能。它事关中国社会各政治力量的内部团结和统一,是中国社会最有效的政治基础,不仅巩固以执政党为核心的领导集体,而且是促进社会团结和统一的法宝;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统一战线还承载着弘扬社会理想,调动一切积极力量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历史使命;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统一战线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又关注社会发展中不断涌现出的新问题、新力量、新组织,承担着动员、组织、团结社会各阶级阶层的任务。因此,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基础的法宝。

此外,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如何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保持多民族的和谐共存与多样化社会的有机统一,保证社会对国家形成统一的认同和国家对社会形成统一的制度规范,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昌盛是至关重要的。这些问题的实质是多民族国家的一体化和社会整合问题。而国家的一体化整合和社会整合具有统一性。作为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团结和凝聚在中国共产党的核心周围的统一战线,在客观上促进了党所领导的国家一体化与社会的一体化。但是,我们以往更多是从党的政治工作的角度来认识统一战线的作用。这显然不能全面开拓和开发统一战线的作用和功能,与统一战线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的要求和期望相去甚远。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我们应该更多地从国家一体化建设、社会整合的角度来认识和把握统一战线的整合功能,促使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实践中“不断扩大的统一战线的目的也不外乎两个:一是保持党对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的有效整合和领导,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二是最大限度地把一切可能的力量都汇聚到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事业之中,全力推进国家建设和发展。”[29]这两个方面是国家一体化、社会一体化的关键。因此,从社会整合视角分析和研究统一战线,就成为必然。

【注释】

[1]欧洲在其历史发展上曾有过“黑暗的中世纪”之称。这一时期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欧洲几乎变成一个大军营,许多国家处于残酷的战争以及由此带来的政治分裂及极端宗教统治的笼罩之中,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保持统一。与此同时,中国则因为政治一统、政权高度集中而保持了社会的一统与文明的昌盛,这在世界中古史中,别无他国。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443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252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386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684页。

[6]王康:《十月革命90年:救赎、悲剧与启示》,载《南方周末》2007年11月7日。

[7]《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24~229页。

[8]《列宁全集》第2版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309页。

[9][美]莫里斯·梅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张瑛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29页。

[10][美]莫里斯·梅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张瑛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30页。

[11]《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154页。

[12]《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1060页。

[13]《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94页。

[1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页。

[15]林尚立主编:《统一战线与国家建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2~63页。

[16]《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321页。

[17]《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421页。

[18]《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253页。

[19]《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749页。

[20]《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148页。

[21]《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639~640页。

[22]《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289页。

[23]张明霞:《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中共执政资源的获取——试从社会整合的角度分析》,载《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24][美]莫里斯·梅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张瑛等译,社会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34页。

[25]胡锦涛:《第二十次全国统一战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7年7月13日。

[26]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803~807页。

[27]《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94页。

[28][美]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段小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95页。

[29]林尚立主编:《统一战线与国家建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