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元文化环境中政治文明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多元文化环境中政治文明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时间:2022-09-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繁荣和稳定,中国将逐步成为多元文化的交汇处,这种多元文化必将对政治文明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四节 多元文化环境中政治文明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带来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以空前规模进行交流、碰撞和重构。文化作用于政治,最基本的方式是作为政治运行的环境和背景,最直接的方式是渗透到政治活动之中。因此,全球化的文化碰撞和冲突,必然导致全球文化的协调和整合,形成一种新的文化格局。这种文化格局既有各民族文化个性丰富多彩的共存共荣,又有获得广泛文化认同的全球伦理和全球价值观。随着中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繁荣和稳定,中国将逐步成为多元文化的交汇处,这种多元文化必将对政治文明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多元文化环境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的机遇

多元文化是全球化进程的结果,作为一个世界文化开放、发展的过程,无疑将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新的政治文化资源和国际文化环境。

(一)多元文化将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不断革新

政治文化是由得自经验的信念、表意符号和价值组成的体系,这个体系规定了政治行为所发生的主观环境。[25]政治文化制约和影响一国政治结构的运行状态,乃至政治发展的模式。多元文化给政治心理、政治思想等政治意识的形成提供了一个十分广阔的思维时空,有利于形成一些新的思想观念和意识,从而破除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

中国两千多年的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形成了统一的中华民族和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正统文化。儒家的“大一统”政治思想固然对形成和巩固封建专制主义统治起了重大的作用,但长期形成的中国封建的政治文化,造就了人们普遍的皇权意识、等级意识、官本位意识、人治观念、权力崇拜与惧怕的政治情感等,这些对中国的政治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也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阻碍。当前,民主、自由、公正、人权等现代政治价值,开放的政治心态,民主的政治观念,改革进取的思想精神,与强权政治斗争的政治立场,振兴民族的统一政治认同,参政议政的政治欲望等,正随着多元文化而日益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普适的政治价值和政治评价标准。国内外的民主诉求,使我们的政治文明诉求在这个时期内骤然提升。近些年来,我国公民的自主意识、平等意识、法制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利用各种文明不断的交汇与碰撞的时机,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加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形成。

(二)多元文化进程有利于我国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政治文明成果

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发展的共同财富,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必然存在自身发展和创新的规律。政治文明的演进过程,是政治权力及其资源的分配、控制与整合日趋合理的过程,是人的价值的不断被发现、人的权利逐渐被尊重的过程,是制度设计、制度安排日趋科学和不断创新的过程,是以政治观念变革为先导、以政治心理为依托、以政治社会化为主要途径的政治文化的变迁过程,是政治行为渐趋自觉、理性和规范的过程,是一个受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环境因素制约、作用、共生的过程。而这些共同规律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求不同国家在其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循,统治阶级要维持其统治只能而且必须服从政治制度发展的客观规律。

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等领导人就多次阐明不同政党和政治制度之间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明确提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26]这体现了我党在对待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问题上的唯物辩证的态度。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强调“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27],主张通过吸收世界各国制度的进步因素,完善我们的制度,使之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但在实践中,这些“吸收”和“借鉴”更多地表现在经济领域而不是政治领域。多元文化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当然,吸收和借鉴外国的政治文明成果,不是简单的制度移植和条文照搬,而是要结合我国国情有所选择、有所舍弃并加以改造,使之在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中切实发挥效用。

(三)多元文化有利于我国向国外推介、宣传自己的政治文明建设成就

多元文化的发展,不仅意味着中国改革开放将进入一个全面深化和发展的新时期,而且也意味着中国将全面进入多元文化的进程,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将更加频繁。中国在深受世界文明进步影响的同时,也会对世界政治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利用各种传播手段,实事求是地宣传我们国家的经济、文化特别是政治发展的成就,改变或者影响外国人对我国的民主建设的不正确、不合理的看法,提高我国政治文明发展的本土价值及其全球价值,从而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表现出对自身价值的更强信心,体现出它维护自身存在意义的努力和张力。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不能过分强调政治文化的民族特性,一味排斥外来文化的影响,滋长文化盲目主义,否则将妨碍自己国家的交流和进步,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二、多元文化环境对政治文明建设提出的挑战

在多元文化进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在促进文化的融合时,也会造成文化之间的冲突。一些国家也会借多元文化之便,借助渗透全球的媒介推行西方的政治价值、政治模式、政治思潮、生活方式,这无疑会影响甚至改变人们的政治理念,产生某种离散效应。

(一)多元文化将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多元文化增加了西方价值观念、各种思潮的传播机会,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侵蚀着人们的政治信仰。多元文化的发展,使全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和共同的价值观念凸现,各民族的文化缺点以及文化价值观念上的差异越来越突出,并且使西方第一次拥有较大优势和自由空间来贯彻它关于普遍价值的解释。德国的赖纳·特茨拉夫教授指出:“在这里,人们重视的并不是我们的全球化状况,而是其他人即我们的竞争对手或我们的合作伙伴的世界观的形成、改变或者贬值。在有关全球化压力下人类共存条件文化对话的出路问题上,这些具有决定性的意义。”[28]美国凭借其在全球化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向全世界输出其价值观。在西方文化的强大攻势下,我国的价值观念受到了西方价值观念的挑战,人们的文化品味和文化习俗正在日趋西方化,可口可乐、迪斯尼等具有象征意义的美国文化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另外,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大肆宣扬“历史终结论”、“民族国家终结论”、“马克思主义失败论”等,攻击马克思主义及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丑化共产党的形象,以期推翻共产党在中国的统治,把我国纳入所谓“民主国家”的行列。

(二)多元文化为西方反华势力推行“西化”、“分化”阴谋提供了途径

首先,借助广播电视等新闻传媒。西方资产阶级认为,安装新的发射机和设备对东方进行广播,要比设置导弹更为重要。据统计,针对我国新疆地区进行渗透的电台就有“自由亚洲之声”、“美国之音”、“东突之声”、“塔什干国际广播电台”、“BBC”等。西方国家借助多元文化背景下日益发达的传媒手段,进行貌似公正、合理的宣传,以达到制造混乱、挑起矛盾的目的。其次,借助互联网。自1997年10月起,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每年两次定期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8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由1997年的62万增加到2.98亿。在国际互联网的信息中,80%以上的网上信息和95%以上的服务信息是由美国提供的,而我国仅占1%左右。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在技术、经济和语言上的优势,在网络所及的范围内,宣传自己的意识形态和文化风格。再次,通过文化交流进行渗透。西方国家利用我国改革开放的机会,大量向我国出口精神文化产品。据统计,美国《读者文摘》48种国外版的月发行量为2500万册,仅在我国香港年订阅量就达30万册。最后,有的国家设立健全的机构对此类活动进行直接或间接的管理和指导,甚至制定明确的对外文化侵略。美国新闻署署长约瑟夫·杜菲就曾指出,尽管20世纪9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但是美国新闻署的核心目标没有发生变化,即用外国文化所能信赖和接受的语言解释和鼓吹美国的政策,以增进美国的国家利益。

(三)破坏了广大人民参与政治文明建设的整体合力

全球化打破民族的藩篱,把各民族文明都卷进大交流、大融合的浪潮中,引发民族文明的认同危机。罗伯特·赖克20世纪末指出:“我们正在经历一场变革,这场变革将重新安排即将到来的世纪的政治和经济……每一个国家的基本政治使命将是应付全球经济的离心力,这种力量正在拆散把公民联系在一起的纽带。”[29]资本主义文化的扩散,实质上就是消费主义文化的张扬。它鼓吹绝对的个性自由,攻击社会公德准则,凸显非理性和价值相对主义的后现代文化,消解民族认同。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的汤林森博士对全球化的结果这样评论:“全球化的效果,势将削弱‘所有’民族国家的文化向心力,即使在经济上强势的国家,亦不能幸免于此。”[30]同时,世界多数地方的多数人(特别是城市居民)已经比他们几十年前的先辈有多得多的知识和见识,强得多的政治分析、比较能力以及显著得多的自主性,因而他们对于国家权威的高度忠诚、崇敬和顺从已不再是可以非常当然地假定的了。[31]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对中国式发展道路的歪曲和攻击,反华势力的本土培植等必然加剧当代中国文化的嬗变与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消解民族认同感,不利于形成广大人民参与政治文明建设的整体合力。

三、多元文化环境中政治文明建设的路径

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均等的,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多元文化浪潮的冲击?如何有效地遏制多元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这需要我们以世界的眼光、开放的姿态参与和融入多元文化,并给予科学的回应。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引下,结合当代中国的社会实际,开发中华民族几千年累积的文明智慧,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精华,规避文化失落,克服文化惰性,进行文化选择,建设文化中国,已是一项十分迫切的历史任务。

(一)正确处理政治文明建设中传统与现代的辩证关系

列宁曾指出:马克思主义“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32]。同样,中国的传统政治文明应成为当代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我们既要借鉴和发扬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的智慧,又要立足于时代特征,把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当代路向。

第一,高扬传统的民本思想,推进民主政治。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是高扬民众之根本的理念,其在政治生活中的实践产生了诸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之治”等古代盛世。但缺乏民主的封建专制社会是不可能从根本上实现民本思想的。无论是汉高祖刘邦,还是唐太宗李世民,其实践民本政治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安一姓之天下,不可能真正做到以民为本。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要达到的目的,同时又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在当代社会,我们要大力发展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人民民主的不断扩大和提高,与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社会的发展和政治文明的进步。

第二,高扬传统的德治思想,推进德治与法治的有机统一。中国古代的德治思想倡导为政以德的圣贤政治,是中国独特的政治文化传统。但这一思想以农业社会的自然经济为根基,强调“三纲五常”等建立在封建等级制度上的一套礼仪规范,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不可避免地走向人治。虽然中国封建法律思想史上也出现过“法治”这一提法,如韩非子的“治民无常,唯以法治”[33];管子的“以法治国,则举措而已”[34],然而,无论是从其主体、客体,还是从其内涵、目的等方面来看,这种“法治”实质上还是人治,其主体是皇帝,客体是民众;其内涵在于以严刑酷法来威慑百姓,使老百姓屈从于专制统治。现代的德治则是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德治,是把德治与法治看作同等重要的德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落实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举的战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

第三,弘扬民族精神,高扬和谐文化,促进政治文明建设。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繁衍生息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渗透在其思想文化、思维模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心理结构、语言文字之中的共同的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作为一种内在的凝聚力,它是推动中华民族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在精神动力。[35]“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是政治文明的典型表述。和文化中包括非常丰富的和谐政治文化,是中国政治文明的反映。

(二)积极主动参与全球化进程,借鉴和吸收人类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

人类政治文明是一个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逐渐发展的积累过程。政治文明的多样性、民族性,使不同政治文明之间的开放、借鉴、依存成为必要和可能,某些类型政治文明的具体规范、程序、形式、载体,可以给其他类型的政治文明提供借鉴。文化的全球化发展趋势为各国政治体系创造了开放的条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能脱离人类政治文明而孤立存在,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同时,必须主动走上面向世界的变革之路,应该也能够与其他类型的政治文明通过碰撞发展自己,显示自身的优越性,推进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一方面,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应当借鉴和吸收人类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尤其是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精华,改变过去那种凡是西方的东西就是姓“资”、就是腐朽没落的错误认识;另一方面,要把灿烂的中华文化传播于全世界,在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加强国际交流,发挥国际合作的作用,在建立世界文化新格局中作出中华文化应有的贡献,创造能够为世界各国所认同和接受、具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内核又广泛吸收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精华的新文化,在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之间跨越“文化沟”,构建“文化桥”。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

第一,要适应多元文化的时代发展要求,培育社会主义新型的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它支配着人们的政治行为方式,影响政治体系的确立和稳定,是制约政治发展的重要因素。多元文化加速瓦解了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封闭性和保守性,增强了政治文化对社会变革的适应性和包容性,但也增加了我国政治文化复杂性和多元化的趋势。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和统合作用面临着挑战,现实社会中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怀疑和漠视,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动摇和淡化;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诸如极端民主化,盲目崇拜西方政治模式的思潮和倾向;国家和经济管理中的贪污受贿、渎职、铺张浪费等弊端,这些都与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自身发展存在不足有关。因此,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要适应多元文化发展的要求,建设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和民主性相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第二,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目前,全球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面临着各种挑战。然而,最大的挑战是自我的挑战,是自身的缺陷。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但在较长的时期,却忽视了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健全,“未能通过民主参与体制、民主决策体制、民主管理体制和民主监督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有效地遏止和消除政治文明建设中诸如权力过分集中、官僚主义严重、政企职能不分、缺少权力制约等现象”[36]。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着重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

第三,改革与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在社会主义国家,党是整个政治生活的领导力量,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前提。党与国家、社会所形成的高度紧密关系,决定了党的组织形态、制度形态和运作形态,将直接影响整个国家的政治生活。党要在这种影响中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领导力量,就不能脱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为此,我们应该在推进民主政治发展的同时,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全面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注释】

[1]张凤奎:《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建设的关系》,《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

[2]张荣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92页。

[4]青连斌:《和谐社会中国新主题》,《北京日报》2005年3月7日。

[5]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27页。

[6]青连斌:《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10期。

[7]白占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深入研究的重大问题》,《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第8期。

[8]李三虎:《全球历史意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探求》2002年第5期。

[9]萧功秦:《改革中期社会矛盾与政治稳定》,《战略与管理》1995年第1期。

[10]俞可平:《经济全球化与治理的变迁》,《光明日报》2000年11月4日。

[11]向华文:《科技革命与社会制度嬗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43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7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20页。

[14]《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页。

[1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4页。

[16]江泽民:《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1991年5月23日。

[17]邢媛:《当代社会发展观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00页。

[18]严强等:《宏观政治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9页。

[19]肖峰:《论科学与人文的当代融通》,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5页。

[20]《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72页。

[21]《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73页。

[22]李元书主编:《政治发展导论》,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48页。

[23][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24]陈筠泉、殷登祥主编:《新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7页。

[25][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31页。

[26]《毛泽东著作选读》(下),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40页。

[27]《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28][德]赖纳·特茨拉夫:《全球化压力下的世界文化》,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页。

[29][美]罗伯特·赖克:《国家的作用》,上海市政协编译组,东方编译所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

[30]赵修艺:《解读汤林森的〈文化帝国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

[31]K.J.Holsti.International Politics:A Framework for Analysis.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95.

[32]《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9页。

[33]《韩非子·心度》。

[34]《管子·明法》。

[35]张静:《论中华民族精神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价值》,《探求》2005年第4期。

[36]高健生:《政治文明:20世纪社会主义的实践思考》,《马克思主义研究》2001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