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技发展给政治文明建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科技发展给政治文明建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时间:2022-09-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机遇。

第三节 科技发展给政治文明建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科技与文明已在人类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写下了灿烂的篇章,体现了社会的发展进步状况。科技发展和政治文明高度相关,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一、科技发展给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机遇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社会的加速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随着科学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发展,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机遇。

(一)科学技术推动政治文明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指科学的发展及其成果在生产实践领域中的应用。它既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和标志,又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它不仅是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决定力量,也是推动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科技革命最先作用于生产力,引起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导致社会结构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革引起政治结构的分化,并引起社会变革,促进社会发展。”[11]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首先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再推动生产关系变革,从而推动政治文明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极为重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12]。马克思指出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是通过“物化”形式体现的,它表明“社会生产力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不仅以知识的形式,而且作为社会实践的直接器官,作为实际生活过程的直接器官被生产出来”[13]。以上表述起码包含三层意思:一是科学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变为直接的生产力,从而对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实施改造,推动社会和政治文明的发展;二是社会生产力可以通过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或“知识的形式”的生产力)被生产出来;三是指明了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内在联系。列宁则把科学技术看成实现共产主义的重要条件和手段,他指出:“共产主义就是利用先进技术的、自愿自觉的、联合起来的工人所创造的较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14]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分析和审视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5]的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其一,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诸多客体要素中,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乘数作用,即生产力=(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科学技术。也有的学者认为这种推动力具有指数效应,即生产力=(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的(科学技术)次幂。当然,这些公式所表达的不是这种效应的精确性,而是说明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第一位的和决定性的作用。其二,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先导性和主导性,起着加速作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直接而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科学、技术、生产三者的关系由先前的“生产─→技术─→科学”变为了“生产─→技术─→科学”和“科学─→技术─→生产”的双向过程,科学技术的作用更为突出。综上所述,“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愈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就会极大地提高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科学技术和生产资料相结合,就会大幅度提高工具的效能,从而提高使用这些工具的人们的劳动生产率,就会帮助人们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1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必然促进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生产力是推动政治文明前进的物质力量,是政治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科学技术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科学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科学成为日益深入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东西,不仅社会的经济活动受其影响,而且社会意识形态也越来越多地受到科技的严重制约。[17]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为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提供锐利的思想武器。翻开人类政治思想史,我们可以发现每一次思想的解放和政治理论的重大进步都是以科学的新发现或技术的新进展为背景的;而每一次科学的重大发现和技术的重大进展,都导致新的思想解放和新的政治理念的形成,从而推动政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政治学的发展与人类思维的进步是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当人类思维已经进展到能够充分把握自身生活的程度时,政治生活的神秘性、彼岸性才会消失。在人类思维还没有达到尽善尽美的高度时,人类所获得的对政治生活的认识具有相对的意义,它无论是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表现为有限的理性。”[18]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人们的思维方式变革,推动人类政治思维方式的进步,从而推动政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科学精神为人类政治文明的不断前进提供精神动力,它大致包括以物为尺度、追求真实、探索规律、推崇理想、重在获取真知、注重实证判据、实现最大功效等内容,也可表述为“客观精神”、“理性精神”、“实证精神”,等等。[19]科学精神既是科学技术活动的准绳,也是人们正确认识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基础,正如江泽民所说,科学精神“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科学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做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领导工作和管理工作,也具有重要的意义”[20],“科学精神的精髓是实事求是”[21],实事求是恰恰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众所周知,科学和民主是一对“孪生子”,是近代文明的两大基石。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丰富着人们的知识,提高着人们的能力,增强着人们的自信。人类越来越认识到自身的力量和价值,人的主体性的张扬和主体地位的彰显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必然表现为民主思想的兴起。科学精神向政治思想领域渗透,终将促进民主意识的增强和活跃,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培养出民主思想;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也只有在民主的环境中才能健康发展,科学技术发展客观上要求建立一个民主的社会。[22]总之,政治文明的进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一方面,政治文明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政治方向、制度保障;另一方面,政治文明每一个成果的取得、每一点的进步都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科学技术不仅通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政治文明的进步,而且渗透到社会政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为政治文明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

二、科技发展对政治文明建设的挑战

科技是把“双刃剑”,对政治文明建设既有促进的积极作用,也有弱化的消极影响,这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人的共识。但是把政治文明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统统归为科技发展,则是唯科学主义倾向。另外,政治文明建设在现代科技背景下,发展状况出现了许多新形式,呈现许多新特点,研究这些新形式、新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对政治文明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人类政治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是民主政治发展的程度,而民主政治在民主政体中主要表现为人民参与政治。在一定程度上讲,人民参与政治的广度和深度可以说是一个国家政治发展的“晴雨表”。而当科技发展特别是网络信息化被广泛应用于政治后,它必将推动公民与政府官员的直接对话,提高民意在政府运作中的分量,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政治参与的结构和模式,使政治参与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从而促进政治文明。

当然,网络媒介给现代政治文明的进程带来的并非都是福音,它也给传统政治带来了挑战。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致社会传播中把关人角色的弱化,个人用户可以在网络论坛上自行发帖等做法增加了政治文明在内容控制上的难度。而必要的政治控制对于政治体系的有效运作是必需的,对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后发展国家来说则更加不可或缺,这是同后者的“被动处境密切相关的,他们必须在公民的攀比、激进情绪和国家的实力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既不能一味冒进,也不能止步不前”[23]。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曾经论证过后发展国家必须把政治参与控制在系统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当政治制度化还不够成熟时,失去控制的政治参与必然导致政治动乱的来临。此外,从国际政治来看,由于网络的全球性特征,网络新媒介对政治生活的介入,必然会扩大不同国家的不同的政治制度、政治观念、政治行为方式等之间的相互激荡,从而给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如何维护自己的政治独立、维护自己的政治秩序方面的新挑战。可以说网络新媒介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带来了对政治控制的双重挑战。但是,必须看到,网络新媒介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已是大势所趋。面对它对政治控制的挑战,不能采取停止使用网络的因噎废食的做法,而是应当因势利导,重新调整通过传播进行政治控制的方式。科技发展,特别是网络信息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给政治文明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参与的目的不明确

无论是传统的政治参与形式,还是时政论坛这种政治参与的新形式,其目标均指向公共政治生活,但是论坛网民政治参与的主观目的性并不明确。大部分言论只是网民对一些政治现象或事件有感而发,并不以影响政府决策或政策为目的。只有在一些重大事件上,如在形成网络舆论监督的典型案例时,网民会迅速作出反应,形成巨大的舆论风潮,给政府或有关部门带来不容漠视的舆论压力,从而改变政府决策或政策。这种政治参与目的的不明确性给决策者分析研究和采纳意见造成了模糊,增加了难度。

(二)缺少道德和法律底线

有些时政论坛的网民为吸引眼球,把历史人物、英雄人物作为批判的对象。在他们眼里,秦桧成了“忠臣”,岳飞成了“大奸大恶之徒”,刘胡兰是小孩子“不懂事”,董存瑞成了“傻瓜”,邱少云成了“白痴”等。古今中外,真善美和假恶丑不容混淆,公众心中也有一条道德和法律底线。在法国,圣女贞德永远是民族英雄,民众不会容许对她调侃打诨;在美国,马丁·路德·金是反种族歧视的无畏战士,公众不会容忍对他丑化戏谑。尽管网上是匿名的,网络世界是虚拟的,但纯粹的虚拟社会是不存在的,每一个网络终端都与现实社会相连。每位网民同时也是一位公民,坚守法律和道德的底线,应是每位网民的责任与义务。这些偏激言论既不利于政治参与目标的实现,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三)网络时代政治参与动因复杂化

在传统社会,公民参与政治的动因一般出于自身物质利益,或精神上的信仰与理想。而在网络时代,网民参与政治的动因却要复杂得多。除了利益和理想之外,网民有时甚至为了获得某种技术突破的快感,或者为了某一未经确认的政治信息而一时兴起参与到网络政治中。近年来国际上出现重大政治、军事事件时大量涌现的“哄客”、“黑客”及其在网络上的表现就是例子,反映了网络时代政治参与的复杂性。

江泽民在2001年初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的舆论,积极发展、充分利用、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不断增强网上宣传的影响力和战斗力,使之成为思想工作的新阵地,对外宣传的新渠道。”在党的正确方针的指引下,我国的网络政治参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开始在我国的政治文明和政治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科技发展进程中政治文明建设的途径

网络信息化是现代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网络信息化的作用是很明显的。通过建立电子政府,开展电子政务,实现政府管理的电子化、网络化。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保证民众的知情权;通过信息网络扩大民众参政议政的渠道,促进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增强人民对政治制度设置、法律法规出台的社会监督力度;方便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等。可见,网络信息化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广阔和有效的信息平台,为政治活动、政治文明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有的学者指出:“以前曾经倡导过但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过低没有能够实现的理想境界——‘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自由,又有纪律;既有个人的心情舒畅,又有集中的统一意志的生动活泼的局面’就会在网络生产方式下成为真正的现实。”[24]网络信息化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它不仅为不同国家和民族间政治文明的学习、交流和借鉴提供了物质条件支撑,而且也为世界政治的协商、合作,为世界政治向民主化、文明化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

从国内外政治实践来看,网络信息化必然反映出一定的政治思想、政治文化和政治文明,所以政治文明与网络信息化建设是互为表里、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离不开社会主义网络信息化建设,相应地,网络信息化建设也离不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无论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还是网络信息化建设,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新生事物,都是一场崭新的社会实践。只有经过反复的实践和比较,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不懈奋斗,才可能摸索出政治文明与网络信息化建设之间的内在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