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本理念的理论基础

人本理念的理论基础

时间:2022-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人本即以人为本。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人本管理发展迅猛,人本理念必将逐渐取代物本理念的主导地位,成为指导企业制定并贯彻经营战略的主导思想,全面渗入企业财务控制与评价体系,为企业发现问题、完善管理、获取长期竞争优势提供坚实的基础。首先是人本管理理念,这是人本管理的基础。人本理念是人本管理的“灵魂”,人本制度是人本管理的“骨骼”,人本行为则是人本管理的“肌肉”。

1.2 人本理念的理论基础

所谓人本即以人为本。“本”指根本,就是最初和最高的出发点及最后的落脚点(黄楠森,2004)。人本与历史上不同发展时期出现的神本、民本、物本概念相对应,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进步而出现和发展的概念。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人本管理发展迅猛,人本理念必将逐渐取代物本理念的主导地位,成为指导企业制定并贯彻经营战略的主导思想,全面渗入企业财务控制与评价体系,为企业发现问题、完善管理、获取长期竞争优势提供坚实的基础。

1.2.1 人本思想的历史渊源

在企业管理中,“以人为本”这一概念最早来自于日本松下公司,意思是要把人看做主体和目的,强调要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和解放人(韩庆祥,2004)。人本管理,简单地说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与管理活动的总称,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首先是人本管理理念,这是人本管理的基础。哲学上,“理念”(Ideal)是个人或组织对人、物以及相互关系的成熟的、根本的看法或理论体系。管理理念指人们处理和解决管理问题的基本观念、态度和原则,因此,人本管理理念就是人们在处理和解决管理问题过程中始终抱着以人为根本的观念、态度与原则。其次是人本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体现管理理念的基本方式,科学、合理的人本管理制度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培育、积累人的知识、技能,强化心理素质。再次是人本行为。企业和组织成员的任何目标必须通过行为来实现,行为受观念的支配与指导,并受制度的激励与约束,反过来行为过程又会强化观念、反馈制度。因此人本管理的三个层次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人本理念是人本管理的“灵魂”,人本制度是人本管理的“骨骼”,人本行为则是人本管理的“肌肉”。人本理论与实践的前身是人本思想或人本主义思想,在中外历史上人本思想源远流长。

1.2.1.1 中国人本思想渊源

(1)诸子百家的人本思想。中国的人本思想起源于春秋战国初期。当时齐国政治家管仲认为“夫霸王之所治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意思就是要想成就霸王之业,必须以人为本,人的问题处理好了,国家也就安定了。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否定人命天神,并提出系统、鲜明的“人本学说”的思想家。孔子提出“天地之性人为贵”,鲜明地表达了其人本思想。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而“仁者爱人”又是“仁”的最基本含义。他尊重个体的思想和现实生活,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人对社会的责任与义务,这是其人本思想的核心所在。同时,孔子还是一位力行改革、政绩斐然的行政管理者,他的行政管理方略是其人本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其一,实施“仁政礼治”,反对“猛如虎”的“苛政”。主张当政者对人民应以“仁政”怀柔、“礼治”为良策,因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北而众心捧之”(《为政》)。其二,实施“举贤任能”,主张“为政在人”、“政在选臣”(《史记·孔子世家》),实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其三,力求“尚俭倡廉”,主张“政在节才”(《史记·孔子世家》),认为“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述尔》)。其四,倡导“富民教民”,致力于让人民过上富庶、文明的生活。其五,注重“以身立政”,强调为政者应该具备较高的管理素质和品德修养,如“言必信,行必果”,“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等。孔子的人本学说对其后中国几千年的文明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杰出的人本主义思想家。他针对当时君本主义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充分尊重人民价值的人本思想,至今都有其存在的普遍意义。荀子则认为“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人有气有生有知亦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还主张“君人者欲安,则莫若政爱民矣”,因此就要“礼以顺民心为本”。在面对管理诸要素时,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至理名言说明其最重视人的作用。此后,韩非子等人也提出了许多与上相类似的学说观点,对封建文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诸子百家的人本思想受时代的限制,存在种种局限性,如社会等级森严、压抑人性、妇女地位低下等。今天我们只能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吸收其思想中的优秀成分,实现“古为今用”。

(2)新中国建立后的人本思想。新中国成立后直至改革开放这段时间,由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生产过程中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又由于生产力水平低,生产效率不高,对人在生产中的作用重视不够,忽视了人的价值。改革开放使我们重新认识人、研究人,并以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强调人的价值、人的作用,从“科教兴国”到“人本治国”,理论界和实务界都达成了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依靠人的共识,人本思想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对在企业管理中坚持运用人本观念,建立人本管理制度,开展人本管理活动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1.2.1.2 西方人本思想渊源

(1)古希腊人本思想。在古代哲学中,古希腊的智者派反对“自然论”而提出“约定论”,其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著名命题。他认为人应该是主宰万物的力量,这显然是在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地位和作用,是智者派人本思想的根本体现。苏格拉底则强调理性,注重德性,认为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德性,德性就是知识,包括节制、正义和勇敢,这实际上是在强调人的理性,推崇人的理性。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人和其他有生命体的区别在于理智;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人的幸福就在于过一种团体生活。由此可见,西方的人本思想起源于古希腊思想家。

(2)文艺复兴时期人本思想。中世纪的西方长期处于基督教神学的统治之下,用宗教桎梏、禁欲和来世观压抑人性,直至文艺复兴运动,重新认识人、研究人,使人得到解放。主要代表人物有14世纪意大利的F.佩脱拉克与G.薄伽丘等,他们的格言是“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无所不有”,主张用人代替神,享受人世的欢乐,注重人的现实生活的意义,认为人天生就具有自由意志、天生是平等的,应当顺从人的意欲而行,要个性解放、自由平等。

(3)近代西方人本思想。西方近代思想家继承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思想,进一步把人的学说推向前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德国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费尔巴哈称自己的哲学为人本主义的哲学。认为神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因为不是神创造了人,而是人按照自己的本质和特性创造了神。他主张:人的本质是追求幸福、自爱和利己主义;道德的基本准则是满足人的幸福;对人的爱是真正的宗教。

(4)西方现代人本主义思想。进入20世纪,随着科技进步、社会生产发展,西方思想家关于人的地位、作用、价值等问题的研究更加深入,主要流派有弗洛伊德主义、存在主义和人格主义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核心是潜意识和性本能,前者影响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后者是人的一切行为的动机和基础。存在主义将人本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其核心在于强调人的能动性和创造作用,比前人更关心人和尊重人。人格主义者除了主张尊重人的人格外,也主张尊重人的价值、自由和尊严,发扬人的个性,维护人的各种权利。

1.2.1.3 管理理论对“人”的认识

表面上看,企业管理的对象是人、财、物,实质上是人对人的管理,并通过物的管理实现对人的管理。因此,人本理念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首先要解决的是“人是什么”的问题,也就是如何认识人的本质问题。

(1)科学管理理论与“经济人”假设。1911年,泰罗发表《科学管理原理》,标志着管理科学的诞生。泰罗基于人是为了个人经济利益而工作的认识,运用动作分析、工时测定、计件工资等替代传统经验管理的方式,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劳资双方收入共同增长的目的,并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泰罗将人设定为“经济人”,尽管有其局限性,但他开辟了在生产管理中重视人的因素的先河,为此后管理理论中“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人际关系理论与“社会人”假设。1924~1933年,乔治·埃尔顿·梅奥进行了著名的霍桑实验,发现人不仅有利益需求,也有情感、友情、关爱和尊重等非物质需求,认为人是“社会人”,提出人际关系学说,成为管理科学的第二个里程碑。梅奥主张管理者应通过关心员工,与员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满足员工的需求尤其是精神需求来促进生产任务的完成。这也为日后的组织行为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3)权变理论与“复杂人”假设。1981年威廉·大内出版《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一书,标志着管理科学的第三个里程碑。大内等人提出“复杂人”假设,认为人的需要是因时、因地、因事而变的,是多样的,因此管理方式要根据内、外条件的变化而随机应变,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管理方式与方法。“复杂人”假设意味着管理理论对人的认识更为深刻、全面和真实。

(4)人力资本理论与“主观理性人”假设。我国学者兰邦华认为在实施人本管理过程中应当遵循“主观理性人”假设。“主观理性人”认为每个人的偏好和价值判断体系都不同,并处于变化之中,但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判断采取自认为最有利的行动。因此管理上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方式,但同时可以通过培训、教育、文化建设等方式调整、协调不同人的偏好,并使之与企业目标相一致,从而完成生产任务,促进经济发展。

1.2.2 人本理论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人本哲学、人本心理学、人本经济学、人本管理学以及人本财务与会计学等均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融入到相关学科进行研究并体现在实践中,已成为当今理论界和实务界一股新的潮流。在我国,中共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发展经济的思想,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2.2.1 人本哲学理论

人本哲学(humanistic philosophy),泛指直接从人本身出发,研究人的本质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强调人的地位、作用及价值的一般学说(李瑜青,1998)。人本哲学的中心是体现以人为本,这种人本观念在西方由来已久。早在古希腊时期,普罗泰戈拉就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口号,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的命题。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家、哲学家反对贬低人抬高神的神学思想,提出“一切为了人”的口号;指出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魂,人不应崇拜神,而应该崇拜人自己;强调人的独立、尊严和价值。近代的思想家进一步冲破了以神为中心的思想束缚,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成果,把关于人的学说与唯物主义自然观以及对人的主体性和理性的认识相结合,发展了人本观念。19世纪初,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建立了完整的人本主义哲学体系,他认为神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因为不是神创造了人,而是人按照自己的本质和特性创造了神。他主张:人的本质是追求幸福、自爱和利己主义;道德的基本准则是满足人的幸福;对人的爱是真正的宗教。可见其理论的中心就是一个字——“人”,指作为思维主体的人,理性的人。近代崇尚理性的人本观念在费尔巴哈那里发展到顶峰。

进入现代以后,西方的人本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现代人本观念虽然是在近代人本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它却对近代人本观念的内容进行了否定。在对世界的解释上,它抛弃了近代人本观念的唯物主义倾向,倒向了主观唯心主义;在对人的解释上,它反对近代人本观念的理性主义,坚持非理性主义;在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上,它抛弃了近代人本观念的乐观主义,陷入了悲观主义。19世纪中期以后,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和尼采最早举起非理性主义的旗帜,坚持唯意志主义,对传统的人本观念提出了挑战。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提出直觉主义,提出“生命冲动”是人真正的实在,把握这种真正的实在只能靠非理性的直觉。20世纪初,存在主义成为西方哲学中影响最广泛的流派之一,也是现代西方人学思想中最重要的主脉之一,它反对客观主义和极端决定论,突出“以人为中心的”研究主题,强调人的主体性和主观性,强调直接经验的描述和意向性,强调自由、价值、选择、责任、自我和情态诸方面的研究,存在主义因而成为西方现代人学中的时代精神和主要思潮,在20世纪50~60年代风靡世界。综上所述,现代人本观念是一种强调个人的尊严、个人的非理性精神、个人的行动和创造、个人的自由的观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马克思主义并不排斥以人为本,但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没有局限在仅仅呼唤“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以人为本,必须尊重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以人为本的确是共产党人的目的,但是实现以人为本不能脱离国家的现实,不能脱离具体国家生产力发展的历史阶段,而要善于遵循社会历史发展规律,逐步地、全面地实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我们时代的哲学,是我们这个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是扬弃和超越的关系,绝不是对立和排斥的关系,也不是直接等同和延续的关系。费尔巴哈哲学在人类思想史上最重要的贡献在于把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本主义思潮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创造出了一个人本主义哲学,这是人类最伟大的精神财富之一,也是费尔巴哈哲学中最珍贵的东西。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费尔巴哈哲学,最主要的正是它的人本主义。当然这种继承是批判地继承,用恩格斯的话说就是“超越和进一步发展”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将其精华融入马克思主义之中,置于科学的基础之上。通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著作,细细品味就可以发现,人本主义或以人为本是统领其全部内容的活的灵魂,也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思想相吻合。

1.2.2.2 人本心理学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是以人为本研究整体人的本性、经验与价值的心理学,亦即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意向性、创造力、自我选择和自我实现的科学(车文博,2003)。以人为本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宗旨,整体人观是其方法论。人本主义心理学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60~70年代得以迅速形成与发展,成为西方心理学主要研究取向之一。戈尔德斯坦、奥尔波特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马斯洛罗杰斯、罗洛·梅和布根塔尔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建者。

戈尔德斯坦(Kurt Goldstein)的主要贡献是奠定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整体论的理论基础,提供机体潜能的自我实现的理论来源;主要局限是具有机体决定论的生物主义倾向,缺乏自我实现观的丰富内涵,有些论述有失偏颇。

奥尔波特(Gordon Willard Allport)的主要贡献是将人本主义与人格心理学相融合,开创了美国人格心理学的先河,参与创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建构,奠定了人本主义自我论;主要局限是缺乏完整体系与确证,忽视人格的社会根源,有些论述过于极端化。

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被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其主要贡献是开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新取向,建构人类系统化的需求理论,创造自我实现的心理学理论,促进以人为中心管理理论的发展;主要局限是未摆脱生物决定论的羁绊,忽视社会条件的决定作用,缺乏客观的标准和严谨性。

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是以人为中心进行心理治疗的一代宗师,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巨匠,当代教育改革人学思想的大师,在西方心理学世界中,被公认为是地位最高、贡献最大、影响最广的一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领袖,其主要贡献是建构人本主义的人格自我理论,开创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模式,创造团体心理治疗的新形式;主要缺陷是具有个人本位主义倾向,具有重情主义倾向,以人为中心疗法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罗洛·梅(Rollo May)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开创性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创建美国本土的存在心理学,推进人格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促进心理治疗理论的深化;主要局限是具有主体化的本体论倾向,具有非理性主义倾向,具有神秘主义倾向。

布根塔尔(James Frederick Thomas Bugental)的主要贡献是建构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框架,把存在心理学推进到新阶段,进一步丰富心理治疗的内涵;主要缺陷是具有主体哲学的倾向,具有无根本体论的倾向,具有思辨哲学的倾向。

总之,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取向是以现象学和存在主义为基础,坚决反对机械论和还原论,坚持以人为本和以整体人为对象,强调人性、动机、潜能、经验、价值、意向性、自主性、创造性、自我选择、自我实现和健康人格等一系列对个人和社会富有重大意义问题的研究,旨在建构具有更大包容性的真正人化的心理学。在当今西方心理学中,人本主义心理学无论从队伍规模上,还是从理论的建设上,都是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如果说20世纪60年代之前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平分了西方心理学的话,那么从一定意义上说,今日的西方心理学几乎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所平分。换句话说,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是当今西方心理学的两支主要力量:认知心理学在实验心理学中占据支配地位,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在临床领域则占据优势地位。值得指出的是,虽然人本主义心理学没有在实验心理学中占据优势地位,但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强调和对人类生活意义的关心,已渗透到心理学的各个领域,为大多数心理学家所接受。

1.2.2.3 人本经济学理论

人本主义经济学以现代心理学为基础,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要或价值观也会变化发展,从注意低层次的生存、物欲的生理需要转变为更重视高层次的社会和精神需要,即归属感、自尊感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时认为,我们的时代迫切需要超越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树立社会价值观,实现真正的自我,最大限度地发展人的潜力。

人本主义经济学目前尚处于创立的阶段,虽然已具雏形,但还远未完善。将代表人本主义观念的经济学家与其他经济学家区别开来的特点就是他们对人的需要的强调。而且,还有一些为所有人本主义经济学家共同具有的特点通过西斯蒙第、拉斯金和霍布森的著作融合成了一种更有条理的人本主义观念。首先,所有的人本主义经济学家都拒绝沿袭集中体现在经济人概念上的主流经济学的科学研究范围和方法,而是更偏爱一种可以表述为有机的、历史的、社会的和制度规定的分析方法。其次,人本主义经济学家从来就不认为提倡社会改良与他们的科学家身份不符,而是相反,恰恰认为这是经济学家肩负的重任。最后,人本主义经济学家对人类福利始终如一的关心使他们一直很清楚,工作作为最直接满足人的高级需要的第一手段的重要性。

西斯蒙第(Simonde de Sismondi)是挑战传统经济思想潮流的第一人,他认为经济学的目标应当是“人”而不是财富,把人的需要及其满足视为经济活动的第一(也是唯一的)目标。卢兹和勒克斯(Mark A.Lutz &Kenneth Lux)认为人本主义经济学是一个科学理论体系,它从理论上探索、设计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的人类需要的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适当的制度安排,其精髓是满足人的需要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人的生命和生命的质量是人本主义经济学最根本的价值前提,它不像传统经济学那样强调财富和要求,而是强调发展和需要。简言之,人本主义经济学关注的是生命的价值,而不是金钱财富。

人本主义经济学从人本主义的观点出发,认为对人的完整描述必须包括更广范围的动机和价值观——从物质享乐主义的动机和价值观到竞争的动机和价值观,再到社会的、道德的及无私的动机和价值观。而经济学的作用应当是说明人类在此范围内是如何从低到高发展的,并出谋划策以加速这一发展。

人本主义经济学不是把自己局限于对市场行为的观察和解释上,也不是仅仅对如何满足一个冷酷的经济人社会进行理论推导。恰恰相反,它认为应该把人看成是有着各种生理需要、有着向更高的生存层次和更充实的生活发展内在潜能的完整的人。将活的生命注入机械的经济学核心是一个挑战,也是紧迫的任务。也就是说,人本主义经济学的目标是要使经济学人性化。

就国内而言,研究人本经济学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巫继学、陈惠雄等学者。巫继学(1995)认为作为一门成熟的经济学,特别是政治经济学,必然将经济生活中的人作为对象,必然以人为中心、为原本、为主体、为基点来展开理论体系。这种对象取向的经济学,实质上是以人为本的经济学。人是所有经济活动的制动者、参与者和归宿者。经济活动是人的活动,经济关系就是人与人在经济生活中的相互关系,经济学所揭示的所有规律无不有人的因素加入其中,离开了人的经济活动是不可思议的。现在应是恢复以人为本,真正站在人及其类的立场上重新审视经济学、建树人本经济学的时候了。

陈惠雄博士(1999)认为,人本主义最核心的思想就是以人为根本,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我们一切的经济发展、一切的经济制度安排都要围绕人的实际需要而实施,这是人本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人本主义经济学就是以人为本的这样一种经济学。其人本主义经济学从研究人的欲望问题开始,到研究实现欲望的最理想的制度条件结束,也就是从快乐开始,到共产主义制度选择结束。

李永刚(2002)认为,经济活动是一种最普遍、最频繁的人类活动,是人类维持生存、追求发展的基本手段,由于经济活动的重要性在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中被无止境地放大,导致经济活动中以人为本的价值矢量被倒转,主体被客体所湮没,目的被手段所代换。经济活动由人是主体的价值实现过程,异化为人被当做客体和工具手段受到支配和驱使的过程。

1.2.2.4 人本管理理论

人本管理理论的发展大致经过了古典时期、人际关系运动和行为科学理论三个主要时期(马继民,2001)。代表性理论有:雨果·明斯特伯格的工业心理学思想(1912)、切斯特·巴纳德的系统组织理论(1938)、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1943)、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1960)、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1966)、彼得·德鲁克的有效管理者研究(1974)。

(1)雨果·明斯特伯格的工业心理学思想(1912)。德国人雨果·明斯特伯格对人本管理理论的最大贡献,就是开创了工业心理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其代表作《心理学与经济生活》(1912年)一书系统地论述了人类一般行为模式和解释个人之间差异的重要性。这一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职业选择、劳动合理化、改进工作方法等方面,对我们今天的甄选技术、员工培训、工作设计和激励仍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2)切斯特·巴纳德的系统组织理论(1938)。切斯特·巴纳德成功地在古典管理观点和人本管理观点之间架设了一道桥梁。他在其代表作《经理的职能》(1938)中系统地阐述了组织作为一个社会系统、人与人之间团结协作的观点,首次提出把组织的要求同个人需求结合起来,要求组织关注雇员的个体需求与愿望,突破了自泰勒以来古典管理思想将人视为机器的狭隘观点,并由此奠定了人本管理理论的基础。

(3)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1943)。继巴纳德和梅奥之后,人本主义的管理理论进一步向实践化迈进。到了20世纪40年代,出现了管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人际关系运动,其代表人物就是美国著名的人道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他在1943年出版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的需求分为生理、安全、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他的理论至今仍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指导着管理者改变组织和管理、消除员工在自我实现过程中的障碍。

(4)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1960)。麦格雷戈是美国著名的行为科学家,1960年,他在《企业的人性方面》一书中提出了有名的“X理论—Y理论”。X理论阐释人性中消极的因素,Y理论则阐释人性中积极的因素,并从人性假设的角度对管理方式进行了探究,他建议让员工参与决策,为员工提供富有挑战性和责任感的工作,建立良好的群体关系。他的理论被以后的行为主义学派继承和发扬,对我们现在的激励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

(5)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1966)。作为行为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赫茨伯格在1966年出版的《工作与人性》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双因素理论”,即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理论。激励因素,主要指那些带来积极态度、满意和激励作用的因素;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管理制度、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工作报酬等内容。他认为满足各种需求所引起的激励深度和效果是不同的,要调动员工积极性,不仅要注意物质利益和工作条件等外部因素,更要注意对员工精神的鼓励。双因素理论在促使管理者注重工作内容方面,特别是他们对工作丰富化、工作满足和工作关系的影响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6)彼得·德鲁克的有效管理者研究(1974)。彼得·德鲁克是当代国际上最著名的管理学家,其代表作为《有效的管理者》(1974)。他认为管理者的效率,往往是决定组织工作效率的最关键因素,而有效管理的首要活动是分析管理的环境,明确提高管理者的效率。他的理论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改善领导艺术,以及激发领导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人本管理理论已走出了上述狭窄的行为主义领域,而更多的是从组织整体和文化环境的角度来考虑工作效率和员工自我实现的关系,这期间涌现了一批新的理论。

(1)威廉·大内的Z理论(1981)。1981年美国日裔学者威廉·大内出版了《Z理论》一书,系统地研究了人与企业、人与工作的关系。Z理论认为,一切企业的成功都离不开信任、敏感与亲密,主张以坦白、开放、沟通为基本原则实行“民主管理”,要求管理者充分尊重员工。这一理论思想对于改善企业运作效率,提高员工的参与感有积极的意义。

(2)艾德佳·沙因的组织文化研究。沙因的理论贡献在于,他率先提出了关于文化本质的概念,对于文化的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文化的形成、文化的同化过程提出了独创的见解。他对组织文化的研究,使人们认识到只有从组织文化深层本质的角度进行变革才能适应新的变化,而不仅仅是简单地改变战略、组织结构和管理系统。组织文化近年在我国企业界中成为一种颇为流行的管理理论。

(3)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1990)。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新经济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以“五项修炼”为基础的学习型组织理念。即通过塑造员工的共同愿望,培养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建立起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符合人性的、持续发展的以“地方为主”的扁平化组织结构,并通过自主管理提高企业组织的运营效率。这一理念,不仅有助于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而且对其他组织的创新发展也有深刻的启示。

(4)1997年,爱荣·迈拉(Arun Maira)和彼得·斯科特—摩根(Perer Scoll-Mrgan)在学习型组织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加速度组织(accelerating organization)的理念。认为企业的外部环境正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几乎所有的企业都面临转型的问题。只有变革组织人群中的人性——培训他们,启迪他们,倾听他们,并且领导他们,才能组成加速度组织,使企业更快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赢得时间优势。

回顾人本主义管理理论近百年的发展历程,管理学家对“人”的因素的思考是不断深入的,从单独狭义地考察人的行为,到考察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过程、人与组织的相互依赖和融合,再到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研究人的行为模式。“人”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充分认识,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已演变为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当代企业的一项战略性管理,是管理的核心。

1.2.2.5 人本财务与会计理论研究

杨雄胜等(1996)提出以人为本的理财观,理财过程以激励人为宗旨。侯晓红、黄元元(1998)认为,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做好企业财务管理的关键。财务管理以人为本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财务数字透明化是财务管理以人为本的核心;全员参与是财务管理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提高职工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是财务管理以人为本的基本内容。于玉林(1999)则对与人本财务密切相关的人本会计学进行了研究,认为人本会计学包括性质相同的一类学科群,主要包括:会计哲学、会计行为学、会计伦理学、会计心理学等分支学科。倪洪菊(2000)对以人为本的财务管理理念进行了初步探讨。果子峰(2000)认为,以人为本、以人为主体的经营理念是企业兴旺发达的动力源泉。成本经营是企业站稳脚跟的基础,“人本”与“成本”作为企业发展、壮大的两条主线,它们的主导地位不可替代。华金秋(2000)将以人为本的行为科学与传统财务学的结合而形成的边缘学科概括为行为财务。张文贤、邵强进(2001)从物本主义到人本主义的角度阐述会计学革命,提出人本主义会计就是人力资源会计的观点。陈兴述(2001)认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财务管理一定要以人为本,树立人本化理财观念,将各项财务管理活动“人格化”,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以强化对人的激励与约束。余绪缨(2002)从“商业语言”特性的角度,论证了管理会计的人文性。曾晓燕(2003)论证了人本主义会计的发展基础。戚艳霞(2004)阐述了人本主义对传统财务核心概念的更新。刘启亮(2004)阐述了人力资本经营者财务的特点、职能和内容,并初步构建了一个人力资本经营者财务的理论框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