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湖北省国家粮食主产区建设科技战略研究

湖北省国家粮食主产区建设科技战略研究

时间:2022-08-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湖北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加强湖北粮食主产区建设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对于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实现湖北增粮100亿斤的目标,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报告十三 湖北省国家粮食主产区建设科技战略研究

研究依托单位: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专题组长:张明山         

主要研究人员:薛德泳 程红星 秦 哲 

       陈永莉 朱昌明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促进粮食生产,实现了粮食由长期短缺向供求基本平衡的历史跨越,较好地保证了居民食物消费和经济社会发展对粮食的基本需求,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当前我国粮食生产及粮食安全形势总体是好的,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粮食调控能力不断增强;粮食安全政策支持体系初步建立,农民种粮积极性和粮食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初步形成;科技对粮食生产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粮食生产条件不断改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近10年来,我国粮食自给率基本保持在95%以上。但是,从发展趋势看,国内,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以及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将呈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国际上,在能源紧缺、利用粮食转化生物能源趋势加快的背景下,全球粮食供求紧张的形势进一步加剧,利用国际市场调剂余缺的空间越来越小。因此,我国粮食的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保障粮食安全仍将面临严峻挑战。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中,都特别强调了要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湖北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加强湖北粮食主产区建设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对于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实现湖北增粮100亿斤的目标,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内外农业及粮食科技发展的基本态势

1.世界农业及粮食科技发展的基本特征和态势

现代农业的发展史证明,科技革命是农业可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解决世界粮食危机的根本途径。当今世界,一场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主体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广泛、深入进行,已经并将继续引发农业及粮食生产新的变革。总体来看,当今世界农业及粮食科技以增加产量、改进品质、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为己任,其发展呈现如下基本特征和态势。

一是以生物技术为主体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不断拓展和延伸现代农业发展的领域和空间,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和改善人类膳食结构提供新的发展途径。新的生物资源的开辟和利用,导致“白色农业”的迅速发展,并促使以动、植物“二维结构”为主的传统农业向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并重的“三维结构”的现代农业转变;“海洋农业”、“太空农业”的诞生和崛起,势必推动形成陆地、海洋、太空三大农业系统互相交融和促进,绿色、白色、蓝色“三色”农业多相并存的2 1 世纪现代农业和农业科技发展的新格局。

二是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人们打破生物的种、属、科目、纲乃至动植物与微生物之间不可交配的界限,按照自己的意愿定向设计构建具有特定性状的新物种、新品种,实现生物之间的“大跨度交融”成为现实。随着农业科技在探索粮食作物、畜禽、鱼虾等动植物和微生物生命活动奥秘、塑造新物种及高效利用水土光热资源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势必推动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的相互结合进入一个新的水平。有专家预言,转基因动植物的发展和应用将成为解决人类粮食问题的根本途径。

三是生物技术等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大大加快了动植物的生长进程,快速繁育技术获得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并推动形成新的产业。如利用人和动物的生长激素基因转移技术,加快畜禽和鱼类生长速度,生产优质产品;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通过无性繁殖途径,发展人工种子制造产业;利用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割技术,发展动物胚胎生产、贮存、运输与利用的新兴产业等。

四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农业生产、信息传播扩散、信息服务、农产品交易等方面应用,促进了信息化农业的发展,使农业在生产、管理和产品交易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革命性变化,将农业生产、经营提高到了一个崭新阶段。将信息技术贯穿于粮食生产、收获、储藏、加工、销售和管理的全过程,实现粮食生产、流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已成为发达国家粮食安全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五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不断摧生新的农业及粮食生产模式和方式,标准化、精确化、机械化、工厂化等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不断提升农业的生产效率和效益。

六是高市场集中度、高深加工率已成为发达国家农业及粮食生产的一个重要特征。美国玉米用于饲料加工的比例达60%左右,4家最大玉米加工企业、3家最大小麦加工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分别达到74%和44%.大型企业在促进农业新技术的开发应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产品附加值方面日益发挥出重要作用;并在主导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销售乃至价格形成方面发挥出重要影响。

七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生物安全、生态安全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大课题。

八是生物能源开发已成为农业生物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和解决世界能源危机的一条重要途径,如何解决能源与人畜争粮、缓解生物能源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就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另一重大重大课题。

九是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国际合作日益扩展,除传统上政府间的科技合作外,民间,特别是企业间的跨国合作蓬勃兴起。国际竞争与合作并存、交流与限制并存,形成非常复杂的态势。

十是政府对农业科技领域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强,成为近年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特征。其目的旨在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通过加大对科技资源的协调配置力度,尽快抢占世界农业科技和农业国际竞争的先机。

2.我国农业及粮食科技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农业与粮食生产上的科技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由“九五”的37%提高到“十五”的48%,科技进步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第一,粮食作物育种技术取得突破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就开始了远缘杂交与染色体工程、植物组织培养与细胞工程育种、基因工程育种、诱变育种、杂种优势利用等方面的基础研究,近年来又开展了空间育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形成了涵盖育种基础理论与研究、生物高技术研究、新品种选育及其推广的完整的科研体系。近年来通过大力加强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结合,培育出了40多种农作物,近5000个高产、优质、抗性强的新品种,使主要农作物品种更新了4至5次,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品种改良对农产品增产的贡献率达20%以上。其中杂交稻全国累计推广近60多亿亩,累计增产粮食6000多亿公斤,居世界领先地位。

第二,粮食作物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成就显著

几十年来,我国持续开展以作物栽培、科学施肥、灌溉节水、植物保护和机械化生产为主的粮食科技攻关,形成了一大批区域性丰产高产集成配套技术体系,在相关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多熟种植技术、水稻旱育稀植及抛秧、水稻和小麦的群体质量栽培、小麦半精量播种以及地膜覆盖技术等,成为粮食单产水平提高的重大技术支撑。其中,耕地复种指数增加了近30个百分点,地膜覆盖技术在40多种作物上应用,年覆盖面积达1亿亩。

第三,粮食储运和加工技术进一步提高

基础性研究方面,粮油品质和品种资源调查研究、粮食储藏品质变化规律、堆粮生态系统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粮食储运装备技术开发方面,开发了计量电子轨道衡、流化床烘干机等设备,应用效果良好;同时研制开发了多种饲料加工设备、管束干燥机、一级负压气流干燥等淀粉加工设备,促进了加工工艺改良,完善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生产技术。

第四,高新技术研究有一定发展,粮食科技信息化技术长足进步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猪瘟、口蹄疫、禽流感等生物制剂产业化生产线;已建立了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等71个农业数据库;开发出了遗传育种软件包、作物施肥程序包等应用软件;开发出了100多个种植和养殖生产管理的农业专家和信息系统,并建立了多个国家级智能化农业信息应用示范区等,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但我国当前的农业与粮食科技远不能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弱点和问题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创新机制很不完善。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总体落后约15年,种植业已多年未出现过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水平的重大突破。农业科技生产中的科技贡献率在40%左右,而发达国家在70%以上。

第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弱。农业科研单位的成果转化机制普遍不适应要求,加上农村教育的滞后,科普和科技服务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一直在30%左右。

第三,基础研究薄弱。忽视农业研究周期长,研究效应滞后的特点,基础理论和超前技术研究长期得不到重视,影响到应用研究的创新,科技储备很少。

第四,科技投入占农业总产值比例过低,科技管理体制不顺。农业科研经费占农业总产值的0.53%,发达国家平均为2.3%.研究项目、课题重复,经费浪费严重。科研、教育、推广三要素脱节,科技投入偏重于产中,产前和产后投入过少。

第五,基层科技推广体系有名无实,农业科技人员流失严重。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的“三定”(定性、定点、定经费来源)多难以落实。据统计,历年来培养的农业科技人才有一半多流失。中国每万名农业人口只有农业科技人员15人,而日本有100人、荷兰有200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年人均经费6000元,日本为人民币10万元。

二、湖北粮食生产及粮食科技发展的现状和主要需求

1.湖北粮食生产的主要特征和趋势

湖北是农业大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湖北粮食生产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总体来看,近些年来,湖北粮食生产呈现如下基本特征和态势。

一是粮食生产特别是稻谷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湖北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粮食总产量约占全国的5%,产值约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40%.其中,稻谷为全省第一大粮食品种,是全国重要的水稻优势产区,常年种植面积3000~3600万亩,单产(中稻)居全国第1位,总产居全国前列。2006年全省粮食总产量为433.81亿斤,其中稻谷、小麦、玉米、薯类、大豆所占比例分别为70.30%、11.21%、9.6%、7.11%、1.78%.

二是粮食单产、总产连年增长,正处于恢复回升阶段。自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粮食生产经历了三个阶段:1978—1997年为粮食生产增长阶段;1997—2003年为粮食生产下滑阶段,1997年达到历史最高产量263.44亿公斤,之后逐年降低,2003年降至1997年以来最低产量197.1亿公斤;2004—2009年为粮食生产恢复发展阶段,粮食单产、总产连续6年增长,特别是2009年,出现了粮食种植面积和单产、总产同时增长的良好势头。

三是初步形成了以粮食主产区为主体的优质商品粮生产格局。近些年来,通过组织实施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优质稻板块基地、农田水利、沃土和植保、农机装备推进等工程,建成了一批“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机配套”的高产农田,初步形成了以46个粮食主产县(市、区)为基础,以21个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县(市、区)为重点,以荆州、黄冈、襄樊、孝感四个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为骨干的优质商品粮生产体系,大幅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四是品种结构逐步优化,种植技术不断提升,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近五年来,全省共引进、选育并审定国标优质稻品种69个, 2006年全省国标三级以上优质稻种植面积1809万亩,约占水稻种植面积的57%;并重点推广了轻简高效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水稻直播、抛栽、免耕等技术,大大提高了粮食品质和生产能力。目前,全省粮食平均单产达到363.6公斤,其中水稻单产499.2公斤,中稻单产569.6公斤,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5%以上,居全国前列。

五是龙头企业迅速发展,产业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品牌效应日益凸现。目前,全省已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100多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4家,省级龙头企业106家,涌现了国宝桥米等一批知名品牌企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粮食工业体系。目前,全省粮食产量居全国第10位,稻谷产量居全国第4位;规模以上企业商品粮加工能力居全国第6位,其中大米加工能力居全国第2位。同时,以龙头企业为依托,通过“订单生产”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极大地提高了粮食生产的产业化、集约化水平,促进了优质商品粮基地建设,实现了技术提升、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企业发展的多赢局面。

近些年来,虽然湖北在发展粮食生产上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面临着耕地资源数量减少,地力明显下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基础设施老化,抗灾能力不强;农业机械化和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粮食生产效率偏低;以及产品结构难以满足消费结构升级的需求等诸多制约因素,要进一步提升粮食的产量和质量,实现增粮100亿斤的目标,必须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

2.湖北粮食科技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湖北是一个科教大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十五”以来,湖北粮食科技工作通过加强创新、示范和应用,为湖北粮食生产实现连续六年增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全省现有涉农高校及科研院所近70个,农业科技人才5000多人,其中涉农中科院院士8人,工程院院士4人;建有国家级农业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21个,国家级检验测试中心12个;农业科技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位居全国前列。在水稻基因图谱、转基因作物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重大创新成果,为粮食品种、技术创新和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是选育、引进和推广应用了一批优质高产新品种,大幅提高了粮食单位面向产量和质量。继70年代后期杂交稻的应用使亩单产大幅提高(亩增产150公斤以上)、90年代基本实现水稻高产与优质相统一以后,“十五”以来,在水稻新品种选育方面又取得了更大突破,引进、培育了品质达到国标二级以上的“鄂香一号”、“537”、“鄂早18”等一批高产、优质、高抗新品种,并以些为基础,塑造了“国宝桥米”、“太子米”等一批著名优质米品牌,发展壮大了中香米业、银欣集团、京山轻机桥米等一批骨干龙头企业,为我省粮食生产发展和品质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是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了一批成套技术,显著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十五”以来,特别是实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以来,通过单项技术突破和集成创新,集成组装并推广应用了“水稻直播、抛秧技术”等一批成熟的配套技术,形成了具有主产区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模式,取得了显著效果。其中,监利县2005至2009年累计推广“水稻机械直播、抛秧技术”34万亩,亩节省插秧工1~2个,增产5%以上,亩增收140元以上;应城市推广“籼型糯稻轻简高效栽培集成技术”,平均每亩节本增效180~260元,累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90亿元;十堰市推广“芋稻两膜亩产超吨粮三千元生态高效技术模式”,亩产粮1004.3公斤,亩产值达3615.4元,产量与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此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和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四是粮食精深加工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先后开发了稻壳发电、稻壳筒、利用碎米生产葡萄糖、蛋白粉、利用饼粕生产饲用蛋白等一批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粮油新技术、新产品,粮油加工设备和工艺水平不断提升,部分碾米、油脂机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占领了国内主要市场。目前,全省拥有国家免检粮油产品8个,湖北名牌粮油产品32个,有300多个产品获得全国、全省“放心粮油”产品称号。

五是初步构建了支撑粮食生产的区域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包括以农业类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人才团队为主体,以品种创新等为主要目标的源头技术创新体系;以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为主要平台,以技术集成组装和示范应用为主要目标的粮食种植技术创新示范体系;以骨干企业为主体,以加工技术及装备创新为主要目标的粮食加工技术创新体系;以新型农业服务机构为主体,面向粮食主产区服务的粮食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其中,武穴、随州、京山、房县等四个水稻主产区核心示范基地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十一五”期间,四个基地共建立核心示范区1110亩,通过示范推广“水稻优质无公害”、“水稻轻简高效”等先进技术,双季稻单产提高到1219.6公斤,单季稻达791公斤,地膜水稻单产达729公斤,累计产生效益15亿元。

虽然我省在粮食科技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尚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一是科技经费投入不足;二是自主创新能力比较薄弱,亲本创制等育种技术瓶颈难于突破,重大突破性技术成果缺乏;三是企业规模不大,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四是科技、生产结合不太紧密,引导创新资源向生产一线聚集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支撑粮食生产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和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3.面向湖北粮食主产区建设的主要技术需求

一是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对优质、高效新品种选育提出了迫切需求。培育高产、优质、高效作物新品种是确保粮食安全、促进粮食生产永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我省粮食作物品种选育特别是高档优质稻开发明显滞后,本省选育品种的覆盖率只有11%,高档优质稻种植面积只占水稻种植面积的3%;而引进品种由于生态不适应性影响生产和品质的稳定性。缺乏具有竞争力的高档优质品种,已成为制约湖北省优质水稻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迫切需要开展以发掘作物单产潜力为目标、兼顾优质高效的现代育种技术,选育高产、优质、抗病虫、抗逆、水肥高效利用的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作物新品种。

二是保障粮食稳产对集成栽培技术及灾害预测预警技术提出了迫切需求。影响粮食大面积单产提高的因素,除了品种以外,其次是栽培管理和灾害防治,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大气环境的变化,高温热害、低温冷害、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率上升。因此,要保障粮食生产的大面积增产,必须加强以水稻为主的粮食精量高效栽培、抗逆栽培与避灾调控技术、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预测和预警技术等安全生产技术的集成研究,建立完善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体系,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三是提高土地质量,对测土配方、地力培肥、改造中低产田技术提出了迫切需求。

我省耕地由于长期过度利用,地力明显下降,全省土壤缺钾面积由1982年的20%上升到2005年的80%,缺硼、锌等微量元素面积达4000多万亩。地力下降,明显制约粮食生产,为了保证土地粮食生产力,必须加强测土配方、地力培肥技术的研究,加强中低产田土壤培肥保育技术、退化农田土壤修复与肥力提升研究。

四是实现粮食可持续发展,对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提出了迫切需求。由于片面追求高产,多年来粮食生产造成了化肥、农药、农膜等化学品的用量不科学或过量使用,已对农业生态带来严重影响。粮食生产和资源环境的矛盾严重限制了粮食产量潜力的发挥,恶化了粮食生产环境。为实现粮食可持续发展,必须在粮食生产中实现少用农药,少施化肥,减少用水,保护生态环境。大力推广节水灌溉、轻简化栽培、少免耕、秸秆还田、合理施肥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以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五是发展现代粮食生产,对农机装备及机械化生产技术提出了迫切需求。一方面,在劳动力大量转移的情况下,传统粮食生产模式正在逐步减弱,集约化、现代化生产模式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对粮食生产机械化的研究;另一方面,湖北粮食产后数量和质量损失大,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提高粮食竞争力和效益,迫切需要依靠科技解决粮食加工共性技术(提高得率、提高品质)、粮食深加工转化技术、粮食加工副产品利用技术、粮油制品安全性控制、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为提高水稻等大宗粮油作物的加工率、综合利用率和增值率,提高粮食综合效益提供技术支撑。

三、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粮食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面向湖北粮食主产区的建设与发展,加强粮食作物品种原始创新、高效种植、加工技术集成创新和示范应用,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示范基地为主要平台、产学研结合的粮食技术创新体系,为我省粮食持续稳定发展、实现增产100亿斤的目标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2.基本原则

——政府推动,市场导向。

——有限目标,突出特色。

——重点突破,系统集成。

——创新机制,完善体系。

3.主要目标

瞄准农业及粮食科技发展需求,力争在作物品种选育、高效栽培模式和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等方面取得关键性突破,建立与湖北省农业自然条件相适应的、综合生产能力居国内先进水平的粮食科技体系,为粮食持续稳定增产提供有力支撑。

具体目标:

(1)通过绿色超级稻生产、中低产田改造、提高粮食贮运加工转化能力,使科技对粮食生产贡献率达50%以上,稳定提升湖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2)选育作物品种100个,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主推技术应用面积90%以上,品种和技术配套对粮食单产提高10%-20%,粮食单产达到每亩400公斤以上。

(3)到2015年全省水稻面积达到3450万亩,总产提高到185亿公斤以上;小麦面积达到1320万亩,总产提高到33亿公斤以上;玉米面积达到690万亩,总产提高到23亿公斤以上;大豆面积达到250万亩,总产提高到3.75亿公斤以上;薯类面积达到730万亩,总产提高到20亿公斤以上。

四、主要任务

重点组织实施6大粮食科技任务,提高科技对粮食生产的支撑能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1.优质新品种选育、扩繁

以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为目标,以优异遗传资源为基础,采取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创制突破性的育种新材料,在技术上实现从传统育种到现代育种的转变,建立现代育种技术体系,缩短育种周期,提高选育质量,为粮食增产提供品种储备,提高品种对粮食产业的支撑能力。

——水稻。从多种稻种资源中筛选、发掘新种质。通过多种技术综合运用或交叉运用,创造一批聚合高产、优质和抗病等有利基因的优良新种质及中间材料。采用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水稻高技术育种的规模化平台,选育20个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重点加强优质中稻、绿色超级稻和专用稻品种的培育。围绕我省水稻育种面临的突出问题,以高效育种技术为手段,重点开展现代高效水稻分子育种技术研究。

——小麦。选育3~5个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小麦新品种,提高新品种的生产潜力,比现有对照品种增产5%左右。同时建立一套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的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加强选育的新品种示范推广,促进节本增效,提高品质、提高收益。

——玉米。主要开展饲用玉米新品种培育,种质创新和技术创新。选育饲用玉米新品种4~7个。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5%以上,抗主要病虫害,倒伏率与折断率低于5%,容重720g/升以上。开展种质创新研究。利用区位优势,更广泛引进国外种质,筛选出一批可供近期和中长期利用的玉米种质。加强技术创新。研究并完善单倍体育种技术,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通过促进成果转化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思维、新方式,加快本省玉米科研成果的转化力度,把本省自育品种的市场占有率提高到50%以上。

——马铃薯。开展种质资源创新、评价和利用研究,完善高效育种体系。选育2~3个亩产2500公斤,晚疫病田间抗性达到高抗水平,优质适于鄂西山区种植的中晚熟品种以及1~2个平原地区5月中旬前成熟、薯形整齐、表皮光滑、芽眼浅,适于江汉平原、江汉流域和鄂东南丘陵地区冬作栽培的特色品种。重点促进加工品种选育:选育1~2个栽培适应区域广,亩产2500公斤,晚疫病田间抗性中抗以上,外形好,原料商品率80%左右的加工品种。

2.加强良种良法栽培技术及标准化研究

重点围绕粮食主产区优势作物,以良种选育为基础,组织开展再高产技术研究,探索水稻、小麦等作物高产形成机理,突破再高产关键技术,并集成组装形成标准化成套技术,进一步发掘品种增产潜力。重点加强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中稻精确定量超高产栽培技术、双季稻周年高产栽培技术、优质专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专用玉米和饲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薯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等的研究和集成,构建粮食作物高产技术规程,为粮食大面积丰产提供标准化栽培技术和模式。

3.加强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的防治研究

以生态调控为基本思路,强化重大病虫害致害性变异动态监测,对已有和新研制的技术进行配套研究与示范。一是重点开展重大病虫种型变异监测及预测预报、重要粮食作物品种(系)抗病虫性跟踪监测与利用、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控等技术的研究与利用,研发、完善和提出符合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调控技术、生物防治新技术以及化学农药减量和精准使用新技术。二是开展粮田杂草发生危害动态监测与可持续控制技术研究。使湖北的粮食作物病虫害的防控向着精简、高效、环保、安全和持续的方向发展。

4.提升粮食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装备水平

紧密结合湖北省主要优势农产品的农艺需求,开展农业机械与装备的共性技术研究,突破湖北省农业机械化生产中存在的关键技术瓶颈,促进农机农艺的有效结合。依托湖北省“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现代农机装备推进”优势区,针对需工量较大的农田作物,联合湖北省农业生产技术研发单位和生产制造企业,开发产中及产后所需的机械化技术与装备,实现高效农业生产技术与规范的集成示范与推广,建立完善农机服务体系。

——水稻。研究水稻轻简栽培机械化技术、标准化育秧技术及农机与农艺配套技术研究,提出水稻轻简栽培机械化技术体系及农机与农艺配套的技术规范;研究水稻免(少)耕插秧机械化技术,开发配套机具,实现免(少)耕、化肥深施、水稻插秧等作业工序的集成;研究集播种、施肥、喷雾等功能于一体的水稻免耕直播机械化技术,开发配套机具,实现作业的高效率、低成本及提升化肥利用率;研究水稻标准化育秧技术及装备,开发配套机具;研究集精准施肥、适度耕整、秸秆埋覆还田等功能于一体的水田多功能耕整机械化技术,开发配套机具。到2015年,相关技术示范面积达4000亩,推广面积达40000亩,全省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0%以上。

——小麦。结合湖北省地域特点和种植习惯,重点开展稻茬田小麦机械化种植技术研究。包括:研究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与农艺配套技术,制定湖北省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规范,提出不同种植模式下小买机械化种植的农机与农艺配套技术规范;研究稻茬田小麦免耕、精量播种与施肥联合作业技术,开发配套机具,开展技术试验示范;研究高茬水田小麦精量播种、免耕开沟与施肥的集成技术,开发配套机具,开展技术试验示范;研究小麦宽窄行以及棉麦套作机械化技术,提出作业规范,开发配套机具并开展技术试验示范;开展湖北省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与其关键技术的适应性研究。到2015年,相关技术示范面积达3000亩,推广面积达30000亩。

5.提升粮食加工技术与装备水平

湖北粮食输出多以原粮为主,加工水平偏低。通过提高粮食加工技术与装备水平,可改善粮食品质和增加粮食附加值,从而提高湖北省粮食的加工率、综合利用率和增值率,提升粮食产业竞争力。

——稻米高效利用与转化增值。重点加强大米加工共性生产技术和装备的研究;研究以碎米(或糙米)和杂粮为原料的制米工艺与设备产业化;研究米糠、碎米生产营养食品和工业必需品及其产业化;研究碎米、米糠生产米蛋白、大米蛋白功能肽技术;研究开发碎米生产淀粉糖、改性米蛋白、高纯度米淀粉和改性米淀粉等技术;研究稻壳、稻壳灰的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大米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等。

——小麦深加工。重点研究小麦碾皮制粉加工新技术和专用面粉的开发技术;研究小麦麸皮的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小麦胚的综合利用技术;面制冷冻食品的开发与生产;高效低能耗挂面加工干燥技术研究与设备开发等。

——玉米深加工。重点研究提高玉米利用价值的综合利用工程化与产业化,包括玉米半湿法脱胚及胚芽分离技术、特制玉米粉和玉米蛋白粉生产技术、变性淀粉的开发以及利用玉米淀粉生产化工原料等技术。

——薯类深加工。以出口型速冻甘薯块、甘薯淀粉、甘薯蛋白、色素、膳食纤维为开发对象,研究相关冷冻加工、分离提取关键技术,解决加工厂废弃物污染问题。开展甘薯变性淀粉、L-乳酸、聚乳酸、高吸水树脂技术研究,提升甘薯精深加工水平,拓宽加工范围。

——食品安全相关研究。重点从关键检测技术、危险性评估技术、关键控制技术和食品安全标准方面进行攻关研究。包括研究建立危害性评估技术体系、预警体系、应急体系、食品安全检测及信息网络体系,以及研究安全生产综合示范及安全生产的质量控制技术等。

6.提升粮食科技创新能力

重点建设粮食科技原始创新平台、粮食科技集成创新平台和粮食科技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平台,显著改善粮食科技创新条件,提高粮食科技创新能力。

——粮食科技原始创新平台建设。充实、更新、补充建设现有相关国家级科研平台,包括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植物基因研究武汉中心、国家农作物分子技术育种中心、植物发育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流域水稻区域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武汉分中心等,加强这些平台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相应实验室的条件建设。其主要任务是瞄准国际前沿,加强农业高新技术领域与粮食重大基础研究,开展分子农业技术、数字农业技术、环控农业技术研究,突破分子技术应用、亲本创制等育种技术瓶颈,加快培育高产、优质、广适、多抗优良品种,加快研究转基因高产粮食新品种。引领我国粮食产业技术升级,增强我省粮食科技的核心竞争力。

——粮食科技集成创新平台建设。一方面充实、更新、补充建设现有相关的省部级科研平台,包括省绿色超级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华中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湖北水稻研究中心、湖北省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粮食作物育种中心、湖北农药制剂研究中心、湖北省作物病害监测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昆虫资源利用与害虫可持续治理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农作物重大病虫草害可持续控制重点实验室等,加强这些平台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相应实验室的条件建设。另一方面组建湖北省小麦工程中心、湖北省玉米工程中心、湖北省水稻栽培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粮食作物种质创新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等省级平台。其主要任务是围绕制约湖北粮食生产发展中的关键性、方向性问题,以高产优质粮食品种培育、保优栽培、病虫害防治、精深加工为重点,积极开展科技攻关,推出一批高产、优质、多抗、专用新品种,研制一批高产、优质、安全、生态、抗逆栽培的核心技术,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建立我省粮食科技储备和科技支撑能力。

——粮食科技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平台建设。充实、更新、补充建设农业部亚热带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江汉平原湿地农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黄冈农科院、襄樊农科院、十堰农科院、荆州农科院,坚强其相关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实验室的条件建设,组建扩建各地区农科院粮食作物实验室(所)。同时,组建联合平台,建立湖北省粮食科研协作网,充分发挥农业、水利、气象等科研单位单位和大专院校、高新技术园区的作用,整合资源,增加投入,搭建开放式研发平台,建立健全科研协作,开展联合攻关,提高科研整体水平。其主要任务是围绕湖北省粮食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农业防灾减灾、农业装备与设施,研究开发适合不同地区的先进栽培技术、耕作措施、新型肥料、加工转化等技术和设备,提高湖北省粮食产业发展的科技水平,夯实我省粮食科技综合实力。

五、主要对策和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目标责任制

为推进湖北省粮食主产区科技战略的实施,提高科技创新对农业及粮食增产支撑能力,提高湖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强化组织领导,强化目标责任制。

建立湖北粮食科技创新计划实施领导小组。成立由分管科技副省长任组长,省发改委、科技厅、财政厅、农业厅、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等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科技厅。各成员单位在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明确责任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保证规划目标任务的落实。

强化目标责任制。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实行粮食科技市(县)长负责制,把提高对粮食科技创新计划的支持力度和落实粮食科技投入配套资金等任务分解落实到县(市、区),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按期实现。

2.加大粮食科技投入,建立稳定扶持的长效机制

粮食科技既具有科技工作的共性,又具有明显的特殊性。粮食科研公益性特点决定了农业科研所获得的科技成果都属于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范畴,直接收益的都是农业、农村和农民,带来的效果是农业发展和全社会消费者普遍收益;粮食科技特殊性决定了其周期长、见效慢,需要持续稳定的投入支持。湖北省的科技投入要不断提高用于粮食科研的比重,力争2010年始今后每年以5%比率递增,有关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计划要较大幅度增加粮食科研投资规模。尽快使湖北省农业科研投资强度提高到1%以上,力争到2015年达到1.6%.

3.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发展粮食生产,增加粮食产量,科学技术是关键。要充分发挥湖北农业科技优势,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一是大力开展粮食生产科技新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研发。依托科研院所、重点农业院校,设立科技创新平台,围绕制约湖北农业及粮食生产发展中的关键性、方向性问题,以高产优质粮食品种培育、保优栽培、病虫害防治、精深加工为重点,积极开展科技攻关,推出了一批高产、优质、多抗、专用新品种和一批核心技术,努力提高湖北省农业及粮食产业发展的科技水平。二是大力开展粮食生产新品种和新技术示范推广。以粮食丰产计划、科技成果转化等项目为依托,建立新技术、新品种示范基地,加快粮食生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努力使湖北省粮棉油主要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达到90%,科技对湖北农业及粮食增产增效的贡献率提高10%以上。

4.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完善服务功能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是当前农业科技的薄弱环节,要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加速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快改造传统农业。建立全面健全粮食生产科技服务体系,完善服务功能,切实为粮食生产提供科技保障。一是要继续完善已有的农业科技特派员、专家大院、富民强县等农业与粮食生产服务制度,提高粮食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二是完善粮食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尤其是完善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重点扶持和装备具有优势的农业科研机构等科技创新主体,整合科技力量,加强科技攻关,抓紧组织开展对粮食高产增效有重大影响的高新技术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优良品种的培育。加快现有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支持已有科研成果的中试和示范推广。

5.加强粮食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湖北是农业大省,也是农业科技大省,农业科技资源拥有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中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湖北省现有农业科技研发教育机构近70个,农业科技人才5000余人,其中涉农的中科院院士就有8人,中国工程院士4人。湖北省应充分利用雄厚的农业科技资源,加强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既要重视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的培养,又要重视创新团队的建设;既要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又要重视农技推广服务人员的培养;既要重视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又要注重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形成浩浩荡荡的农村科技人才大军。要依托重大农业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育农业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开展农民技术培训。

附件 湖北国家粮食主产区建设科技战略研究重大专项

1.湖北省主要粮食作物新品种选育科技创新重大专项

紧紧围绕粮食安全、粮食作物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多元化的需求,坚持材料创新与育种方法创新相结合、常规技术手段与现代高新技术手段相结合的原则,以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为目标,着力推进突破性新品种选育、良种良法配套和良种产业化,力争突破性地创新一批粮食作物新品种和新材料,取得一批重大新成果。全面构筑我省粮食作物现代育种技术体系,强力提升我省粮食作物育种整体水平。

重点加强资源收集利用、材料、方法等基础研究;开展良种选育和配套共性技术研究;加强良种扩繁及产业化技术创新研究;加强提高品种品质和抗性研究;培养和造就一支科技创新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的粮食作物遗传育种研究队伍;完善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运行高效的育种研究基地。

主要目标:培育主要粮食作物新品种20个,品种指标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5%以上,抗1~2种主要病虫害。其中,培育优质稻中稻、绿色超级稻和专用稻品种10~12个,培育小麦新品种3~5个,培育加工专用马铃薯品种4~5个,育成饲用玉米新品种3~5个。

2.粮食作物高产栽培集成技术及推广重大专项

围绕粮食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安全栽培技术创新,研究开发适合不同地区的先进栽培技术和耕作措施,研制一批高产、优质、安全、生态、抗逆栽培的核心技术。

重点加强免耕直播等轻简高效栽培生产技术研究;研究水稻耐高温热害、低温寡照冷害,研究水稻、小麦热害、低温等逆境胁迫下种植制度优化、肥、水、药精确管理技术等减灾补偿栽培技术;研究双季稻早直播晚抛秧、油-稻固定厢沟免耕好气栽培、免耕覆盖旱式栽培、麦林套播中稻栽培技术、机械化精量直播技术、地膜水稻保护地栽培技术;研究以水稻为主的粮食抗逆栽培与避灾调控技术;研究标准化育秧技术;加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与推广;加强保优栽培、标准化高产栽培模式研究与推广;加强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预测和预警技术等安全生产技术的集成研究与推广等。

3.粮食作物机械化生产集成技术与装备创新研究重大专项

紧密结合湖北省主要粮食作物的农艺要求,以推动湖北省粮食作物机械化进程为目标,以科学整合和机制创新为动力,整合优势创新资源,突破湖北省粮食作物机械化生产中存在的关键技术瓶颈,组建与发展一支高水平的粮食作物机械化技术与装备方面的研究队伍。

重点开展水稻机械化插秧、播种、免耕和高茬秸秆还田的机械化技术及装备研究,开发配套机具;研究水稻标准化育秧技术及装备,开发配套机具;研究集播种、施肥、喷雾等功能于一体的水稻免耕直播机械化技术,开发配套机具;开展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与农艺配套技术研究;研究不同种植模式下小麦机械化种植的农艺与农机配套技术规范;开展稻-麦种植模式下的小麦机械化免耕精量播种施肥联合作业技术与装备研究;开展湖北省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与其关键性技术的适应性研究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