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湖北省农业良种培育科技战略研究

湖北省农业良种培育科技战略研究

时间:2022-08-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报告十五 湖北省农业良种培育科技战略研究研究依托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专题组长:牟同敏        主要研究人员:游爱清 高春保 刘永忠       胡 琼 郭小平 周席华       邓昌彦 彭 健 陈敏新       梅书棋 齐振宏 梅方竹粮食安全始终是关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而种子是粮食安全的基础与关键,种业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产业。

报告十五 湖北省农业良种培育科技战略研究

研究依托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专题组长:牟同敏        

主要研究人员:游爱清 高春保 刘永忠

       胡 琼 郭小平 周席华

       邓昌彦 彭 健 陈敏新

       梅书棋 齐振宏 梅方竹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而种子是粮食安全的基础与关键,种业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产业。湖北是农业大省,素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自新中国成立后就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商品粮、畜牧和淡水产品生产基地。近年来,湖北已形成年产量2500万吨粮食、3260万吨瓜菜、275万吨油料、50万吨棉花、250万吨猪肉和350万吨淡水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淡水产品、双低油菜、水稻生猪、棉花、茶叶柑橘,板栗等农产品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和动植物新品种创新基地,为我国农业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我国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量大,粮食安全的基础比较脆弱。从今后发展趋势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以及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将呈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我国粮食的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保障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国内粮食安全形势、基本国情以及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要求,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到202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新增100亿斤、粮食总产达到500亿斤的目标。

实现这一目标,依靠增加土地面积等方式已不现实,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围绕确保品种种植安全、供种数量安全、种子质量安全和种子产业安全等重大需求,在常规品种技术改造升级、新品种繁育技术以及种子产业化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集成和创新,实现我省主要农林动植物育种技术的新突破,不断提高育种效率和定向育种水平。创造有重大应用前景的主要农作物、畜禽水产、林果花草育种新材料,强化优质、高产与抗逆等性状的协调改良,选育高产优质多抗专用新品种。通过新品种繁育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推动和引导我省主要农林动植物品种加速向优质化、专用化、高效化和产业化发展。通过与国家重大项目和成果的对接,全面构筑我省主要农林动植物育种创新体系,整体提升我省动植物育种水平和产业化竞争能力,不仅十分重要而且非常紧迫。

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湖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湖北省“十一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纲要》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等,编制《湖北省良种培育和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

一、国内外动植物新品种培育与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一)种子产业成为世界各国竞争日趋激烈的战略产业

种子是一种特殊商品,事关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21世纪世界农业乃至经济竞争的关键领域之一就是育种技术及产业化。专家预言,谁掌握了良种,谁就掌握了世界。种子战将取代农产品战,成为今后国际农业竞争乃至国际经济竞争的新焦点,因此,世界各国都把种子培育、改良和良种推广作为发展国民经济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予以大力支持与积极实施。世界发达国家的种子产业已发展成为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相当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据世界粮农组织(FAO)统计分析,近十年来,良种在全球单产提高的作用率占25%以上,美国已占40%.由于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在育种技术上的领先,它们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大大提高。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农产品的出口额不足300亿美元,至90年代中期就激增至604亿美元,到1996年以后,每年出口增幅超过50%.加拿大由于育成了低芥酸和无芥酸油菜品种,由一个从来就没有种油菜的国家变成了当今世界上油菜籽主产国及其加工品出口国。所以,种子产业在农业中的巨大作用是其它任何因素都无法替代的,它的战略地位日益凸现,竞争日趋激烈。

(二)我国种子产业发展迅速,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从1949年建国以来,农作物种子培育与生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全国共创制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育种亲本材料一万多份,通过国家审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1838个,商品种子繁育生产能力由50亿公斤增加到80亿公斤,加工能力由30亿公斤增加到50亿公斤,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种业市场。据农业部统计,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由2003年的36%提高到目前的40%,良种的有效供应为实现我国粮食连续六年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种子法》出台以来,农业部先后制定出台了25项配套规章,全国25个省(区、市)制定了种子地方性法规制度,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构建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良种的有效供应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了粮食安全。

(三)国际种业市场垄断势头加剧,纷纷抢占中国市场

据国际种子联合会(Intemational Seed Federation,简称ISF)2008年6月的统计,目前全球种子市场价值约为365亿美元,种子全球化趋势势不可挡。从总用种量看,全球总用种量(包括自留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本稳定在1200亿公斤左右。在商业用种中,美国排第1位,约为65亿美元,占20%;中国排第2位,约为40亿美元,占12%.从全球种子交易情况看,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不足10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45亿美元(ISF统计),种子产业国际化趋势明显。但是,世界种子贸易主要还是集中在发达国家,而在这些国家中,大部分贸易额又主要由20余家种子公司垄断,世界前10强的种业公司在世界种子贸易额中所占份额高达35%.目前一些跨国种子公司加快了全球性兼并步伐,一系列收购、兼并活动推动种业整合重组,国际种业市场垄断势头加剧,今后国际种子产业很可能被若干家大型跨国公司所主宰。

国外公司凭借其先进的科技、雄厚的资金和丰富的国际市场运作经验,大举进军中国种子市场,如美国孟山都、美国先锋、美国圣尼斯、瑞士先正达、法国利马格兰、以色列海泽拉、泰国正大,荷兰比久、荷兰瑞克斯旺、荷兰安莎等迅速在中国注册公司,成立研发中心,建设示范基地。目前,在中国注册的外资(含合资)种子企业已超过70家,主要从事蔬菜和花卉业务。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已控制了我国蔬菜种子近50%以上的市场份额,几乎涉及到所有蔬菜作物。国内主要规模化蔬菜生产基地,特别是出口型蔬菜生产基地,国内种子品种面临全线失守,全军覆没的困境。国外大公司在基本控制和稳定中国蔬菜和花卉市场之后,最近几年又开始整合、进军我国大田作物种子市场,跨国公司正投入巨资进行新品种的研究开发,培育核心竞争力,而且在中国实施技术本土化、人才本土化、基地本土化、产品本土化、市场本土化等策略抢滩中国种业大市场,国内种子市场竞争国际化态势正日趋明显与激烈。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我国种业的市场集中度明显不足,经营主体整体实力十分薄弱,创新能力不强,竞争力不足。如果我国种业市场任由跨国公司的“洋品种”占据主导地位,将会给我国粮食安全带来很大隐患,因而,中国种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与挑战,直面现实,奋起直追,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争取市场的主动权、主导权和控制权。

(四)世界生物农业产业发展态势迅猛,生物育种成为竞争的焦点

种子是生物农业技术载体,目前生物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正成为种子产业竞争的焦点。转基因技术是生物育种技术中间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技术,转基因生物育种已成为最具活力的一项现代农业技术,其发展势头非常迅猛且不可逆转。当今世界生物育种技术正在世界各国迅速推广运用,生物技术已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到2008年,全球大概有70%的大豆都是转基因的,棉花达到了46%,玉米达到了24%,油菜已经达到20%;全球转基因产品种植面积由1996年的170万公顷增加到2008年的1.25亿公顷,增长达近74倍,年均增幅在10%以上,累计种植面积达到8亿公顷;转基因农作物市场价值由2000年30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75亿美元,预计2010年将达到280亿美元。生物产业作为新兴产业,面临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发达国家纷纷加速生物产业发展,抢占生物经济时代制高点。美国白宫、国会均设有生物技术产业委员会跟踪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及时研究制订财政预算、管理法规和税收政策欧盟委员会制订了《欧盟生命科学和生物产业发展战略》;日本制定“生物产业立国”战略;印度2001年研究制定了《印度生物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世界许多国家已把加速生物产业的发展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力争成为生物产业大国。

(五)动植物新品种培育是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的主要目标

建国以来,我国先后选育了5000多个作物新品种和一批畜禽良种,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林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体系以及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系统;在杂交水稻、玉米、棉花、油菜、大豆等作物的杂种优势利用领域走在世界的前列;生物技术育种开始步入实用阶段;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育种队伍和技术平台。当前,我国动植物育种的瓶颈主要表现在,动植物种质资源的精细鉴定评价尚未全面开展,新基因发掘速度缓慢,动植物育种的创新能力不足,缺少重大突破性的新材料,品种类型单一,不能适应市场的多样化需求,现有的育种研究体系难以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在未来5~15年中,动植物育种的技术升级的战略可概括为“目标升级、技术升级、产品升级”。即育种目标由高产向高产、优质、多抗、专用、高效升级,育种技术由常规育种技术向常规育种技术和分子育种技术结合升级,动植物品种由高产型向高产、优质、专用、资源高效型和环境友好型升级。动植物育种的战略重点是系统性的开展动植物遗传资源的精细评价和创新利用研究,重点发掘抗逆、营养高效、品质优异的新材料、新基因,走发掘与引进相结合的道路;以动植物生产能力的提高作为最基本的育种目标,通过不断提高品种生产力保障农产品供给;将优质、专用化新品种作为动植物育种创新的重点,通过育种目标多元化战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动植物品种的综合抗性,将动植物品种的抗逆、抗旱节水作为一个重要的育种方向;加强高新技术在育种技术中的实用化、高效化和安全化,大幅度地提高动植物育种效率,增加动植物品种的科技含量。

二、湖北省动植物新品种培育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发展现状

1.具有科技人才优势,主要农作物品种培育在中部领先

湖北省是科教大省,具有科技人才优势。在农业动植物品培育领域具有较强的人才和基地优势,品种培育水平在中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湖北省现有农业科技研发教育机构近70个,农业科技人才5000余人,其中涉农的中科院院士8人,中国工程院士5人,同时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部委开放实验室17个、重点工程(技术)中心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个和省级重点实验室2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7个,是我国最大的农业科研基地之一和两大植物基因研究中心之一。长期以来,主要农业动植物新品种选育是我省科技重点支持的优先领域。我省紧紧围绕粮食安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多元化的需求,着力推进突破性新品种选育、良种良法配套和良种产业化,成效显著。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的“华恢1号”和“BT汕优63”已经获得了我国首个农业部批准的安全证书,在生物育种方面居国际领先水平。“十一五”前3年,我省共有20多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高档优质中籼鄂中5号选育与产业化开发”、“国标一级超级杂交早稻两优主要287选育和应用”、“高产优质抗逆杂交油菜新品种华油杂6号,华油杂8号的选育和推广应用”三项成果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马铃薯试管高效生产技术及脱毒种薯体系创新”获得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绿色超级稻、双低油菜、瘦肉生猪、淡水养殖、柑橘种植等多项研究均位于全国前列,为我省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动植物资源丰富,创新培育出优质种质资源

我省幅员辽阔,地貌类型多样,植物、动物、生物质资源丰富。共有植物资源9000多种、野生脊椎动物893种、湿地野生脊椎动物441种,拥有一大批特有资源和国家保护动植物。动植物种质资源和试验标本等自然资源建设居国内领先地位,是我国重要的种质资源中心。在植物种质资源方面,现有主要植物种质资源保藏单位28家,收藏各类植物种质资源3万余种、16万余份,其中中药资源近4000种,居全国第4位;在实验动物方面,有颁证实验动物生产供应单位45家,生产的实验动物品种有21个,年生产实验动物100万只以上。

我省坚持把保护资源与创新培育相结合,坚持材料创新与育种方法创新相结合,创新培育出了一大批优质的农林动植物种质资源。如“野生与特色棉花遗传资源的创新和利用研究”获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系不育系巨风A和用巨风A配制的优质高产中稻组合巨风优72于2008年通过湖北审定,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创建了居国际领先水平的油菜异源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创建及三系配套技术,建立了“复合杂交+小孢子培养+综合筛选双低杂交油菜新组合”选育技术体系,突破了油菜杂交种高产与优质、优质与抗病及波里马系统杂交种高产与杂种生产安全性的矛盾。湖北省两系杂交水稻的发源地。

3.培育出了一批优质、高产、抗性强的动植物新品种

“十一五”前3年共育成新品种近百个。代表性的品种如杂交早稻两优287,先后通过湖北、江西、湖南、广西品种审定,该品种不仅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等特点,还解决了早稻生产中长期存在的“高产不优质,优质不早熟”的难题,实现了优质、高产和生育期三者之间的统一,填补了我国杂交早稻无国标一级米的空白。杂交中稻华两优1206和珞优8号通过国家审定,目前在长江中下游稻区大面积推广。我省是生猪生产大省,也是种猪产出大省,我省每年生产优良种猪达60余万头,50%以上供应给外省,是种猪生产强省之一。种猪生产为我省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4.培育壮大了一批种业龙头企业,品牌效应日益显现

农林动植物新品种是促进主要农产品提高单位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性,提高效率的一项关键技术。“十一五”以来,通过新品种的带动,培育壮大了一批良种产业化龙头企业,涌现出荆楚种业、湖北种子集团、惠民种业、华泰种业、武汉惠华三农种业、清江种业等一批科技型种业企业。全省经营额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达3家。20世纪70年代,我省从意大利引进南方型黑杨派无性系为基础,通过杂交育种,选育出中嘉、中潜等杨树良种,促进了杨树人工林和杨树产业在我省的迅猛发展,形成了吉象、福汉、东森、宝源、巨宁等以杨树为主要原料的大型加工企业,年生产能力近300万m3。

农林动植物优质品种的育成也促进了农产品优质化,提升了大宗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目前我省双低油菜占油菜种植面积95%左右,优质油菜普及率居全国领先水平;水稻基本实现了优质化,达国标品质要求的水稻良种生产面积占50%以上,优质率在长江流域居首位;特别是以其先进的育种理念与生物技术手段培育的绿色超级稻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孕育着第二次绿色革命的重大机会;生猪和淡水产品虽然经历了重大疾病(疫病)的严峻考验,仍然处在健康快速的发展之中,为保障肉食的有效供给做出了较大贡献。

通过“十一五”省攻关计划重要农林动植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的支撑和引领,我省培育出的系列优质动植物新品种通过同企业和农业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创新出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如相关单位与国宝桥米、福娃集团联合进行高档优质中籼鄂中5号产业化开发,促进国宝桥米和福娃大米获2007年中国名牌产品,是湖北优质稻品牌的新突破。

(二)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1.品种创新能力不足,竞争力不强

我省一般性品种多,突破性品种少;遗传背景狭窄,缺乏骨干亲本材料;低水平重复研究现象较突出,自主创新品种少;常规技术手段多,现代高新技术应用少。特别是突破性的重大农林动植物品种数量仍然偏少,自主研发的品种占我省生产使用量较低。品种的性能与生产发展和市场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3年来育成的作物新品种数量不少,但具有高产、优质、多抗、高效、广适应综合性状的突破性重大品种缺乏,不能完全满足农业生产发展和市场需求,竞争力不强。

2.行业分散,品种研发、培育投入严重不足

由于行业分散、公司规模小,大多数种子公司不具备科技创新能力。长期以来种子公司虽是经济实体,但挂的却是事业牌子,技术储备薄弱,人才缺乏,积累有限,创新资金不够。世界种业巨头在生物技术、新品种研发等领域投入越来越大,一般都占其种子销售额的10%以上。而我省种业投入严重不足。

与国外种业研发投入主要依靠企业不同的是,我国现在还主要依靠政府的公共投入。“十一五”前3年,我省各级领导比较重视农林动植物新品种培育研发工作,加大了对品种培育研发工作的投入,但是,同相关省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06年我省科技3项经费仅占省财政支出的0.95%,与周边省(湖南1.19%、河南1.09%)相比差距很大,与发达国家2.3%的平均水平差距更大。从单项投入看,目前我省主要农林动植物新品种育种攻关年度经费300多万元,仅相当于四川省的20%左右。科技投入作为战略性投资是回报率最高的资本性投入之一,是支撑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推动和促进农业产业健忘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基本条件,加大对种业科研创新投入已刻不容缓。

3.品种保护不力,产业化机制不健全

品种保护力度不够。一方面,科研育种单位与育种专家转让自己培育出的品种时,种子公司不愿意或不按要求支付转让费,严重影响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科技创新的后劲;另一方面,品种权的私下转让、假冒侵权、盗取亲本现象严重,使得品种权人不能取得培育或转让新品种而应得的报酬,这不仅使科研机构研究经费补充不足,育种者积极性受挫,新品种开发缓慢,而且又使种子企业缺乏新品种来源,后续品种跟不上,从而使种子科研和经营两大系统都处于低效率运转状态,不利于我省种业的协调发展。

种子产业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和机制尚未形成。长期以来,我省种子的科研、生产、推广和销售是相互分离的,省内种子企业很少搞科研,科研育种绝大多数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进行。形成了科研与推广、育种与产业化分离的“两张皮”现象,产业化渠道不畅通,资源配置尚不合理,人才、资金等要素投入较少且分散,产业化能力依然薄弱,限制了重大品种的产业化,科教人才优势和动植物资源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品种竞争优势和产业经济优势。

三、指导思想与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种业大省,坚持“自主创新、市场导向、优势集成、分层实施、重点突破”的思路,强化源头创新,强化优势产业发展,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产业发展要求的,布局合理,机制灵活,市场有序,管理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新种业体制。建成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先导,产业为目标的科技经济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实现种子管理法制化,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经营集团化、质量标准化,从而加快我省种子产业跨越式发展步伐,为我省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食品安全、农民增收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和产业支撑。

(二)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紧紧围绕新时期我省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动植物新品种的重大需求,以优质、高产、多抗、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 以优质动植物遗传资源为基础,利用常规技术和生物技术相结合,通过协作攻关,力争突破性地创新一批动植物育种新品种和新材料,取得一批重大新成果,培养和造就一支科技创新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的动植物遗传育种研究队伍,完善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运行高效的育种研究基地,全面构筑我省动植物育种技术体系,强力提升我省动植物育种整体水平。力争到2015年,育成一批高产优质多抗突破性新品种、做大做强一批种业企业、建设提升一批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统一开放的种业市场。

具体目标:根据我省农业生产优势产业,选择主要粮食作物、主要经济作物和林果、畜禽和水产三个大的板块,重点支持我省最有竞争优势的绿色超级稻、优质稻、双低油菜、瘦肉猪、淡水鱼新品种选育,以及具有湖北地方特色的名、特、优、稀经济动植物新品种选育,遴选一批有优势的单位,开展协作攻关。到2015年,育成通过省级或国家审定的动植物新品种100个,获得品种保护权80~100项。新品种的增产潜力和品质达到国内同类品种的先进或领先水平。

通过动植物新品种选育研究,使良种的科技贡献率达50%,湖北主要动植物品种5年更换一次,建立起运作良好的动植良种培育体系,建立50~80个动植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产业化示范基地30~50个,使农林植物良种覆盖率提高到80%,猪、禽、牛的良种覆盖率提高到50﹪-90%,生产性能提高10﹪~15%,选育一批具有优良性状的水产养殖品种,提高名优品种普及率到65%。

培养一支约500人的新品种培育、推广与开发队伍,其中骨干力量约100人左右,优秀学科带头人40人左右,复合型杰出管理人才和优秀企业家30人左右。

四、主要任务与发展重点

围绕建设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优化品种和品质、增加效益为中心,全面提高我省农业新品种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实施重大项目科技攻关和重大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为引导,组织和整合全省农业动植物品种资源,将高新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有机结合,选育优质、多抗、高产和专用的农业动植物新品种,并结合新品种的繁育、中试、示范、推广,推动我省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向优质化、专用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农业强省。建议湖北省在“十二五”期间,良种培育和产业发展规划设立“主要粮食作物资源创新和新品种培育”、“主要经济作物、瓜菜、林果资源创新和新品种培育”以及“主要畜禽和淡水鱼新品种培育”三个重大专项。

(一)主要粮食作物资源创新和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

湖北省水稻年播种面积3100万亩,小麦年播种面积1200万亩,玉米播种面积900万亩,马铃薯年播种面积330万亩,四大粮食作物占湖北省粮食产量的80%左右。建议该专项设立以下两个课题。

1.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种质资源创新课题

研究内容是,充分有效地利用国内外功能基因组、基因克隆、转基因技术和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进展取得的成果,通过常规技术的杂交、基因重组、抗逆性鉴定、品质分析、生态试验、优势测定,创建一批具有突破性实用价值的种质资源。其目标是,通过5年的攻关,创建配合力高、品质优、抗性强的水稻不育系3~5个、水稻恢复系3~5,小麦抗病资源5~10份,玉米自交系5~10份,优质抗晚疫病马铃薯资源3~5份。

2.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新品种培育课题

研究内容是,运用杂种优势、株型改良、分子标记选择技术,结合高效的鉴定筛选方法,培育优质、高产、多抗和专用的粮食作物新品种。其目标是,通过5年的协作攻关,选育具有大面积推广前景的优质、高产、多抗的杂交中稻品种3~5个、早稻品种2~3个、晚籼稻品种2~3个、晚粳稻品种1~2个、专用稻品种1~2个、绿色超级稻品种1~2个,小麦品种3~4个,玉米品种3~4个,马铃薯品种3~4个。

(二)主要经济作物、瓜菜、林果资源创新和新品种培育专项

湖北省棉花年播种面积500万亩,油菜年播种面积1800万亩,是我省两大经济作物;湖北是蔬菜的适宜产区,13大类560多个品种蔬菜能四季生长,周年供应,年播种面积达到1850万亩;湖北省森林面积1亿亩以上,杨树是我省主要速生丰产树种之一,全省现有杨树面积500多万亩,活立木蓄积2800万立方米,林木总产值近12亿元,杨树已成为我省林业的重要产业。柑橘、梨、桃、猕猴桃、柿子、板栗、葡萄、核桃、枇杷是我省主要的木本林果产品。建议该专项设立以下四个课题。

1.主要经济作物(油菜、棉花)种质资源创新和新品种培育

利用种间杂交、小孢子培养、转基因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技术有机结合来发掘和聚合多个优良基因或基因座位、提高改良油菜品种不同目标性状的效率,特别是基因工程育种途径对油菜种子发育过程中的油份合成和积累进行调控,重点有效提高油份含量,创建油菜种质资源50-100份。引进和收集国内外棉花品种资源,利用生物技术和远缘杂交的方法创造新的种质材料,特别是抗两萎和优质方面的资源,通过筛选和评价,发掘创新性棉花资源或骨干亲本30~40份。

运用种间杂交、小孢子培养、转基因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技术,建立快速高效的油菜重要性状基因的聚合育种程序。通过5年的攻关,培育油菜新品种10~15个,其中高产、优质、抗(耐)病、广适性油菜新品种6~8个;高含油量新品种2-3个;高芥酸新品种1~2个;适合机械化操作新品种1~2个。运用生物技术手段与常规育种和抗性鉴定相结合的现代育种技术。培育出丰产稳产性好、纤维品质优良、抗枯、黄萎病,抗多种虫害的棉花新品种8~10个。

2.主要瓜菜资源引进和新品种培育

征集国内外瓜菜品种资源1000份,经过观察资源评价筛选出有效特色资源100份;建立主要瓜菜的单倍体育种技术体系和分子标记育种技术体系;选育早熟性、丰产性、商品性和抗逆性方面显著优于现有品种的红菜薹、辣椒、西甜瓜优良新品种和高山蔬菜专用品种10~12个。

3.主要林果新品种培育

以柑橘、梨、桃和猕猴桃为主,柿子、板栗、葡萄、核桃、枇杷等为辅。广泛收集国内外优良种质资源100份,建立种质资源收集圃,并对所收集的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及分子性状进行综合鉴定评价,筛选优良育种材料及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新品系,为品种选育奠定基础。选育优质果品率达到50%,高可溶性固形物,高糖中酸或低酸,肉质脆嫩或细嫩,不同成熟期,抗病性强林果品种8~10个。

4.特色林木新品种培育

以速生杨树为主,湿地松和日本落叶松为辅。广泛收集国内外优良种质资源100份,建立种质资源收集圃,并对所收集的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及分子性状进行综合鉴定评价,筛选优良育种材料及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新品系。选育适宜不同立地条件生长和不同培育目标的杨树优良无性系3~5个。选育高产材高产脂优良的湿地松家系3个、杂交新品种1~2个。选育落叶松纸浆材优良无性系3~4个,优良新品系1~2个。

(三)主要畜禽和淡水鱼新品种培育专项

畜禽和淡水鱼在我省大农业中有着重要地位,生猪年出栏数3800万头,水产养殖面积近2000万亩,对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要的作用。建议该专项设立以下3个课题。

1.猪与奶牛新品种培育

以我省优良地方猪种通城猪、清平猪、阳新猪、鄂西黑猪、湖北白猪和引进品种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等中外两类基因资源为基础,选育出以地方猪种为遗传基础各具特色的新品系3~5个。进行奶牛耐热遗传标记的筛选,并根据大量数据和个体的统计分析,结合数量遗传学理论,确定合理的加权系数,得出耐热模型。建立高产奶牛育种核心群,进行品种登记、生产性能测定、种牛遗传评定、体型鉴定、DHI体系、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构建良种繁育体系。密切结合湖北省实际情况,从饲料调配、抗热应激添加剂应用、饲养方式、日常管理、牛舍及运动场改造等方面着手,建立适合我省自然生态条件的奶牛高温期饲养管理技术体系。确定1~2个奶牛耐热遗传标记,建立1个奶牛个体耐热性能模型和评价方法,建立耐热高产优质新品系育种核心群1000头,建立适应高温气候的饲养管理配套技术体系1套。

2.主要鱼类新品种培育

以大众养殖品种鲢、鳙、鲫、草鱼等为主,名特优品种鳜、黄颡鱼、泥鳅、翘嘴鲌、长吻鮠、团头鲂(武昌鱼)、胭脂鱼、蒙古红鲌(红尾鱼)等为辅,引进斑点叉尾鮰、克氏原螯虾等。建立20~30个体优良性状核心草鱼的育种群和6~8个家系。建立50~80个体的优良性状核心鳙的育种群和10个家系。获得500个武昌鱼的SSR分子标记,确定2~5个生长性状的关联标记,建立50~80个体的优良性状核心武昌鱼育种群。建立一批其它其它鱼类的优良性状核心育种群和家系。

3.主要家禽(鸡、鸭、鹅)新品种培育

根据现代遗传育种学原理,实行“开放”与“闭锁”相结合,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技术体系,培育优质特色家禽新品种(系)。利用营养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进行主要经济性状分子标记研究与应用。培育适合加工的优质特色家禽新品种(系)5~8个。其中:高产蛋鸭2~3个,优质肉鸭1个,地方鸡1~2个,肉鹅1~2个,肥肝专用鹅新品种1~2个。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种子产业战略地位,抢占生物育种制高点

种业处于农业生产链条的最前端,对农业生产具有全局性重大影响,是政府调控农业生产的重要杠杆,我省要充分认识种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把它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依托我省科教人才优势,紧密结合国家重大项目,加强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力争占据国际种业研究的制高点。我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丰富,但我省种质资源的基因鉴定、研究和利用工作严重滞后,影响了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效率。有关部门应加强协调,加快种质资源的整合、鉴定交流,建立有效的鉴定、评价和发放、利用机制,把生物技术运用到作物品种改良上来,培育一些在高产、优质、抗病虫、广普适性等方面有重大突破性的新品种,高度重视转基因品种的培育和产业化推广工作。特别要充分运用我省绿色超级稻、转基因水稻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抓住我省获得国家首个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的有利机遇,精心准备,早做谋划,突出重点,大力推进转基因水稻产业化工作,抢占生物育种与产业化的先机和制高点,为迎接第二次绿色革命充分做好准备。

(二)创新经营管理机制,努力构建新型种业体系

努力适应种业市场化需求,转换工作思路,从过去单项抓品种开发、种子市场整治转向整个新型种业体系建设,理顺种业产业管理体制,强化种子的行业、品种、资源和质量的管理。努力构建新型种业体系,对农作物种子种苗的资源保护和利用、引育扩繁、生产经营和推广使用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整合与优化,努力建设成为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相当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为加快构建新型种业体系,重点创新运行机制,围绕四大能力建设,不断增强种业产业竞争力:围绕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建设,建立专业化基础研究和多元化商业育种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机制;围绕竞争能力建设,建立市场机制主导与政府扶持引导相协调的种业发展模式;围绕技术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全省品种试验示范网络与种子繁育推广网络相配套的种业基础设施体系;围绕市场监管和保障能力建设,建立有效发挥种业企业主体作用与强化政府调控手段相结合的现代种业市场体系。

(三)加快产学研结合,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业集团

要充分整合种子产业资源,使产学研有机结合,有效地解决种子研发、推广“两张皮”的问题。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种子是一个涉及良种选育、良种繁育、种子检验、种子推广和销售等多个环节有机结合的完整产业链,充分发挥种子产业链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推动种业产业化进程,做大做强种业集团。为改变目前种子公司以行政区域设置的“小、全、散”和“育、繁、推、销”脱节的状况,促进种子科研、生产、经营单位以及种子相关企业走向联合或合作,向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适应与世界各种子产业的合作与交流,应开展合作育种,创立品牌战略,通过联合与重组,强强联合,真正实现种子产业育繁推销一体化。农业竞争的核心是种业,种业竞争的核心是科技,科技竞争的核心是人才。因此,在今后的科技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有关激励政策应向企业倾斜,把我省的种子企业真正培育成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优良品种研发和推广应用的主体。

(四)加大动植物新品种投入,注重人才培养

投入不足是制约我省农业科技事业的一个重大瓶颈。要推动我省农林动植物新品种培育事业有一个大发展,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要实现科技投入有一个大的增长,要下决心调整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省级农业科技投入占科技经费的比重应达到30%。同时要鼓励和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使企业逐步成为农林动植物新品种培育研究投入的主体。积极创造优良条件稳定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聪明智慧,服务湖北农业产业生产和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中青年人才培养。将项目实施与人才的培养相结合,注重培养青年科技人才作为课题主持人。培养一批德才兼备育种人才和团结协作的育种创新团队。只有培养一大批科技创新人才,才能保持旺盛的科技创新能力。

针对农林动植物新品种培育周期较长、见效慢、公益性强的特点,建议我省加大对主要农林动植物新品种培育研发工作支持力度。将主要农作物育种列为重大专项优先资助,从本年度开始每年增加农林动植物新品种培育研发经费1000万以上,达到或接近长江流域四川、江苏等先进省份的投入水平。

(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规范种子监管机制

种子作为一种特殊的农资商品,对种子实施依法管理和监督已成为各国共识。欧美等国大都建立了包括种质资源管理及种子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储运、营销等环节在内的种子法律和法规。因而可以说,健全的法规体系是经济发达国家种子管理的关键,它在规范种子市场和保障种子质量等方面发挥着基础作用。

我们要依据《种子法》,加强新品种专利权的保护。动植物新品种的培育需要大量投入,包括技术、劳力、物资资源、经费和时间。授予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动植物新品种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选育的品种得到推广应用的,育种者依法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使动植物育种家能够收回其成本并为更进一步的研究积累经费。没有动植物育种家的权益,这些目标很难实现。实践证明,通过动植物新品种保护,对维护育种家权益,激发育种家的积极性,以及私营种子公司参与育种,加速优良品种的更新换代,都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种子生产经营管理,政府要严格执行种子经营许可制度,积极推行种子质量认证制度等,通过法规规范种子生产经营行为,防止假劣种子坑农害农,根据《种子法》,抓好种子执法检查和市场整顿,增强各级种子经营管理的质量意识,强化种子生产及经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同时,进一步制定完善品种转让办法、种子调控法规、种子检测、种子生产标准、种子加工标准、种子质量监督、种子市场管理等法规和政策,真正保护育种、生产、使用者各自的合法利益。各地要制订和落实产业政策,增加种业投入,落实种子储备制度。建立健全供种信息网络和渠道,通过优惠税收、补助突破性品种选育、确保优势企业良种收购资金等手段,全面提高我省种业的运营效率和效益,促进种子产业的健康发展。

附:编制说明

一、关于发展思路的确定

湖北省要实现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是关键,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是提高产品的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安全性,品种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源头和载体。本规划是在分析国际、国内动植物新品种的发展趋势以后,确定的发展思路。总体思路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种业大省,坚持“自主创新、市场导向、优势集成、分层实施、重点突破”的思路,强化源头创新,强化优势产业发展,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产业发展要求的,布局合理,机制灵活,市场有序,管理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新种业体制。建成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先导,产业为目标的科技经济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实现品种创新高科技化、种子管理法制化,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经营集团化、质量标准化,从而加快我省种子产业跨越式发展步伐,为我省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食品安全、农民增收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和产业支撑。

二、关于发展目标的测算

“十一五”期间,在科技厅资助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承担单位,育成动植物新品种120个左右,其中部分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的水平,动植物新品种在农产品质量、产量提高中的贡献率占30%左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我省科技力量的加强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十二五”的研究水平应该有相应的提高。因而提出了“十二五”的发展目标是:育成通过省级或国家审定的动植物新品种100个左右,获得品种保护权80~100项。新品种的增产潜力和品质达到国内同类品种的先进或领先水平。使良种的科技贡献率达50%,湖北主要动植物品种5年更换一次,建立起运作良好的动植良种培育体系,建立50~80个动植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产业化示范基地30~50个,使农林植物良种覆盖率提高到80%,猪、禽、牛的良种覆盖率提高到50﹪~90%,生产性能提高10﹪~15%,选育一批具有优良性状的水产养殖品种,提高名优品种普及率到65%。

三、关于重点领域的选择和关键技术的筛选

我省的生态条件复杂,动植物种类多,作为政府引导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不可能所有种类都进行科技攻关。重点支持关系国际民生的大宗农产品。在粮食作物中,稻米是我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国家确定的全国11个商品粮基地省之一,稻米产量占我省粮食总产量的65%左右,因而水稻新品种培育是粮食作物育种的重中之重。小麦是我省第二大粮食作物,自然不能放弃。玉米和马铃薯是我省主要的杂粮作物,作为主粮的重要补充。其它小杂粮作物如小米、豆类、红薯等可以作为一般项目,不列入重大攻关项目。在经济作物中,油菜和棉花是湖北省最主要大宗经济作物,是农民增收的主要作物。林木植物中,速生林是发展的重点。林果植物中,板栗是重点。瓜菜不能长期以引进为主,需要提升自己的创新,因而列入重大攻关项目中。在动物品种方面,猪、奶牛和淡水鱼是我省的重点。根据国际国内的育种技术发展,在本规划中把资源创新和分子育种作为关键技术,其理由是长期以来在科技攻关项目中以短平快为主,但实践证明动植物育种必须有种质资源的创新,才能有突破性新品种出现,因而本规划中把资源创新列为重要的研究内容。传统的育种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品种培育的发展需求,而分子育种技术已经成熟,因而本规划中将分子育种技术作为主要的育种手段。

四、关于重大专项的凝练

动植物的范围很广,但是基于科技厅计划处的要求和政府引导资金的有限性,按照重点提出、有所为有所不为和相似内容归类以及引导经费平衡的原则,将“十二五”湖北省良种培育和产业发展规划设立“主要粮食作物资源创新和新品种培育”、“主要经济作物、瓜菜、林果资源创新和新品种培育”以及“主要畜禽和淡水鱼新品种培育”3个重大专项。与以往重大专项规划不同之处,是本规划提出强调资源的创新,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参照国外动植物育种立项的趋势而凝练而成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