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湖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湖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更好地论述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我们先必须认识有关“小康社会”的内涵以及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需要达到的发展水平。这是建立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湖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发展战略研究_湖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口发展战略研究

湖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杨艳琳 吴秉松

一、发展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要在21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教育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在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国民生产总值的大幅度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明显增强;民主、法制的完善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全面落实;“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描述中,很明显看出较高教育水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和基础,它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样的目标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又充分考虑了现有的基础;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顺应知识经济时代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是经过努力可以和必须达到的科学、合理的目标。为了更好地论述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我们先必须认识有关“小康社会”的内涵以及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需要达到的发展水平。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及其目标

小康,最早源出《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而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最早在西汉《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它相对于“大道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是“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的理想社会的初级阶段。由于受到封建社会的阶级性和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因而这种理想的社会模式不可能得到实现,但小康思想在中国民间却影响深远,盛行千年而不衰,成为普通百姓对富裕生活追求的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立足于中国国情,放眼发展大势,提出了“小康社会”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念。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使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他说:“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1]1984年,他又进一步补充说:“所谓小康,就是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人均800美元。”[2]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把小康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要求。“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实现这个目标,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物质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3]

党的十六大把小康社会提到新的高度,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本次大会的主题。综合我国的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总结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十大标准: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建立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以2000年物价水平计算,下同);三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达到7210元,基本实现小康目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有所缩小;四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六是城镇化率达到50%;七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八是大学入学率20%;九是每千人医生数2.8人。到2010年,我国达到每千人医生数2人,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到2020年预计每千人超过3人;十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2001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达到71.6%,预计到2010年就可以达到小康水平的95%。[4]

为了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教育方面也有许多具体的目标: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要求,我们要在未来10年到20年内使国民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说,到2020年,全国每10万人口中,专科及以上学历者要达到13500人左右;高中阶段学历者达到3.1万人左右;文盲半文盲比例降到3%以下;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11年。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力度的加大,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我国大学毛入学率到2005年可以达到15%,到2020年有可能超过20%,达到25%。教育要从生存型教育全面转向质量型教育,高质量、高水平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教育,使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11年。

(二)发展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战略作用

教育是人类最重要的社会活动之一,教育科学研究是关于人的发展的科学研究,也是研究以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社会科学活动之一。只有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教育被提高到更高的地位:发展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生产能力,提高人的全面素质;转变人们的消费观念,生活观念,促进可持续发展;是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教育是社会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大计。”[5]

1.发展教育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大幅度提高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目标之一。这也是发展我国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要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加强”,这就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力。在生产力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劳动对象是客观存在的,很难从这个角度来大幅度提高生产力。要大幅度提高生产力,就必须较大程度地提高劳动者的生产能力。通过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技能,使生产力中的首要因素如虎添翼。另外,生产科技“物化”生产资料,将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力。这一切都要依靠教育,通过基础性教育让劳动者掌握基本的文化和技能,能够使用基本的劳动工具和操作机器,再通过培训,提高他们在劳动中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生产力发展的速度。特别是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智力因素逐渐取代传统的自然资源和资本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依靠条件,劳动者的素质在社会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源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最为关键的因素;而且,要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使“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就必须依靠教育。通过教育,使人得到全面发展,使人具有足够的素质参加各项社会活动,享受一切人类的劳动文明成果,满足全面小康社会对人的综合要求。

2.发展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和基础。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最为关键的内容是要使广大普通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达到小康社会的要求。但是我国目前的情况是在普通劳动者群体当中存在较多的文盲半文盲。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消除文盲半文盲,就必然要求消除这部分劳动者中的文盲,从而达到全面小康社会中的“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要求。只有通过大力发展教育,满足了这些要求,才能基本达到小康社会的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且,这些人的素质提高了,就能为实现其他的目标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3.发展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括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科技进步是生产力提高、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而发展教育则是科技进步的基础。这是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激烈的国际竞争就是以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而在综合国力中,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核心,并且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高科技和创新人才拥有的数量和质量;同时,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很难通过经验的积累来获得很大程度的提高,而是通过大量的具有高水平人才的研究和开发才能取得巨大的提高。高等学校已经成为科技开发与知识创新的重要场所。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2001年国际竞争力年报》的数据,1999年我国的R"D人员总数中,研究机构占28.6%,高校占21.42%,企业占49.98%。而研究机构和企业的研究人员都是先接受过高等学校的教育、然后才到各自岗位进行科技创新的,受过较高水平教育的人能够在复杂社会实践中不断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现代高校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直接参与社会的科技活动,开展对社会的各项服务,特别是以提供科技支持和发展科技产业的方式服务社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还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进一步地说,一国经济的发展,靠的是人才,靠的是居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那么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就难以顺利进行;没有科技实力,就很难赶超发达国家;没有国防实力,就缺乏威慑力,和平就难以保证;没有民族的凝聚力,国家就像一盘散沙;而这一切都要靠人来实现。其关键是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增加;否则,任何实力的增加都很难得到保证。而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大力发展教育。因此,发展教育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因素。

4.发展教育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和保障。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六大提出:要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首先,发展教育能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重要的智力资源。资源稀缺是现代社会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为了维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尽可能减少资源的消耗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资源的需求,这就需要更多地开发人力资源和促进高科技的发展。其次,发展教育能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重要的知识基础和先进的科技成果。可持续发展要落到实处,就必须要有相应的科技来提供保障,教育就是提供这种科技保障的源泉。再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从某种角度而言,导致现代社会经济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是人类的精神境界与价值体系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从而导致人们对资源掠夺性开采,环保意识淡薄。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通过发展教育来大力提高每个人的综合素质,使人们能用科学的发展观来重新认识和解决现实中的严重的资源环境等问题,从而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5.发展教育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在社会再生产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基本方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不仅仅是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还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在十六大报告中有关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部分,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先进文化的把握和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都要依靠教育来让先进文化和民族精神深深植入人民的心中。教育在传播、发展、创造先进文化方面肩负着重大使命。享受教育权利和接受良好教育也是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最基本的需求和最根本利益。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就必须发展各种教育,建立学习型社会,以激发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决心。因此,发展教育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

6.发展教育是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政治保障。社会主义制度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但是,如果人民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得不到适当的提高,那么就没有足够的文化水平来维护自己的民主权利,这样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进步就很难得到明显体现。同时,依法治国战略的全面实施也依靠人民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只有通过教育特别是加强法制教育,使人们深入学习法律,才能使他们能够利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有助于他们利用法律来监督政府部门的各项工作,使依法治国落到实处。因此,发展教育是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

7.发展教育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现实需要。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是制约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现实问题,而人口数量巨大、质量低、结构不合理则是人口问题中的难题。积极发展教育,不仅有助于全面提高人口的文化素质,而且有助于逐步提高广大受教育人口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如通过发展教育,可以改变人们的生育观念,形成新的生育观念和生育文明,从而自觉地调整自己的生育行为或者降低生育率,由此而逐步达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和改善人口结构的目的;又如通过发展教育,可以提高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或者让受教育人口获得公平发展的机会,可以让人们获得个性化发展的条件;还如通过发展教育,可以增强政府各个部门协调解决人口问题的能力和增强社会各界配合政府部门解决人口问题的自觉性,有助于政府进一步贯彻实施人口控制政策、减少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难度。因此,积极发展教育是我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现实需要。

二、15年来湖北省人口变化情况及未来10年人口预测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的生产和传播主要靠教育,这要求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大力发展教育。教育与人口之间存在着紧密相关、相互制约的关系。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口的素质。教育的发展,一方面可以使人们自觉优化自身的再生产,有助于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更有效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更好地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人口又是影响教育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人口的数量规模、增长率、质量、结构(年龄、性别、文化、就业、区域分布)、流动等都对教育发展的规模、水平、质量、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制定教育发展规划,首先必须了解人口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只有全面分析和正确认识人口对教育影响的深度、广度和力度,才能为制定教育发展规划提供客观依据,为湖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发展的决策和教育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提供科学基础。

近15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湖北省人口在数量、增长率、质量、结构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未来10年里,会继续发生变化,将直接影响到湖北省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和质量,直接影响到湖北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湖北省人口变化对教育的影响。本文通过对15年来湖北省人口变化情况、未来10年人口变化趋势及人口变化对教育事业的全面影响等问题的研究,提出21世纪初期(到2020年)湖北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为制定湖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发展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一)15年来湖北省人口变化情况

1.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降低。1990年,湖北省总人口达到5439.29万人,当年出生人口114.40万人,出生率为21.6‰,人口自然增长75.74万人,自然增长率为14.30‰。1991年湖北省总人口5512.33万人,当年出生人口113.34万人,出生率20.70‰,人口自然增长73.04万人,自然增长率为13.34‰;到2000年,湖北省总人口增长到5960.00万人,当年出生人口757.76万人,出生率降为9.71‰,人口自然增长22.01万人,自然增长率降为3.70‰。2003年湖北省总人口增长到6001.70万人。在“九五”计划期间,增加人口211万人,年均增长率为7.21‰,年均出生率为13.85‰。尽管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均已明显下降且幅度较大,但由于人口基数较大,每年出生人口和新增人口绝对量都很大,因此湖北省总人口数仍然呈稳定增长之势,从1991年到2000年10年共增加544万人,年均增长54.4万人(见表1)。出生人口持续下降和绝对量较大,必然对今后(特别是近10~15年)的中小学教育规模与结构调整增加新的困难。

表1   湖北省人口变动情况

img183

资料来源:《湖北统计年鉴》(2000~2004年)。

2.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少年儿童比例下降,老龄化趋势明显。随着湖北省出生人口的持续下降、总人口数的稳步上升,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1990年到1998年,湖北省人口年龄中位数由1990年的25.07岁提高到27.03岁。0~14岁少年儿童组人口的比例由1990年的28.41%下降到2003年的22.13%;而65岁及以上老年组人口的比例由1990年的5.46%提高到2003年的7.06%(2000年,湖北省65岁及以上人口已经超过400万人,占总人口的6.70%以上);老少比(65岁及以上人口与0~14岁人口的比例)由1990年的19.22%提高到2003年的37.79%。按照国际上常用于比较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的标准,湖北省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和人口再生产类型分别属于老年型和稳定型(见表2、表3、表4)。从中可见,湖北省人口年龄构成已由年轻型转变为老年型,由于婴幼儿比例持续下降,老龄人口所占比例明显提高,湖北省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表2    湖北省人口年龄构成    (单位:%)

img184

资料来源:《湖北统计年鉴》(2004)、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10%资料,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

表3   湖北省人口年龄构成类型   (单位:%)

img185

资料来源:同表2。

由于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湖北省学龄人口的构成也随之发生了变化。(0~6岁)学龄前儿童组人口则由1990年的15.06%下降为5.72%。小学年龄组(7~12岁)、初中年龄组(13~15岁)、高中年龄组(16~18岁)、大学年龄组(19~22岁)的人口由1990年的10.07%、4.98%、6.05%、9.48%分别变化到2003年的8.09%、6.42%、6.25%、7.11%(前后两者下降、中间两者上升),而这4个学龄年龄组的总人口则由1990年的30.58%上升到2003年的33.59%(见表5)。这说明,随着出生人口的持续下降,学龄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也随之变动,总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导致学龄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教育结构必须相应进行调整。

表5   湖北省学龄人口年龄构成   (单位:%)

img186

资料来源:根据《湖北统计年鉴》(2004),1990年第四次、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等有关资料整理计算。

3.出生人口数量持续下降,但出生性别比偏高,出生人口素质有待提高。湖北省人口出生率由1990年的21.6‰下降到2003年的8.26‰,出生人口由114.40万人下降到49.50万人。但是出生人口性别比一直高于正常水平(103~107)。1990年为109.11,而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高达131.63,其中一孩为111.88,二孩为184.12,三孩及以上为237.98,1998年仍高达130.81(其中0~4岁为127.80)(见表6)。这说明,在生育水平越低的地方,出生性别比也越高;出生孩次越高,性别比失调也越严重。出生性别比严重偏高已经成为影响人口结构优化的重要现实问题,加之女童辍学率高(当然,男性青少年死亡率也较高),从而使学龄人口中的性别结构更加失衡。

表6 v湖北省年龄组性别比(女性=100)

img187

续表

img188

资料来源:《湖北统计年鉴》(1991年、1995年、1997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

尽管湖北省计划生育工作特别强调优生优育优教,但是出生缺陷发生率一直较高,并影响了出生人口素质的提高。1990年,湖北省监测出生缺陷发生率与实际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8.4‰和8.52‰,到1998年仍然分别为8.06‰和8.08‰(两者的差额在0.01‰~0.32‰之间)。湖北省出生缺陷发生率10多年来无明显下降,平均水平分别为7.61‰和7.29‰,其间有几年虽偶有降低,但也是呈不稳定的波动状态,如实际出生缺陷发生率1994年曾降至5.80‰,1998年又回升至8.08‰(见表7)[6]

表7  v湖北省出生缺陷发生情况

img189

续表

img190

资料来源:根据《湖北卫生年鉴》(1999)、《湖北统计年鉴》(1999)有关资料整理和计算所得。

4.人口文化结构不断改善,女性人口的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受政治、经济、教育、民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湖北省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指6岁及以上人口年龄)、不同产业、不同地区及城乡人口的文化素质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人口文化结构获得了较大改善。

从文化程度来看,湖北省大学及以上文化的人口、高中文化的人口、初中文化的人口、小学文化的人口从1990年的1.57%、8.86%、23.16%、35.83%分别提高到2000年的4.12%、13.36%、36.20%、37.42%,而文盲半文盲人口则由1990年的15.79%降到8.90%(见表8)。这说明,湖北省人口的整体文化程度得到了明显提高。

表8  湖北省各种文化程度的人口及其比例

img191

续表

img192

资料来源:根据1990年第四次、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有关资料整理计算。

img193

img194

从不同性别的文化状况来看,虽然男性文化程度明显高于女性的文化程度,但这种差异已经得到缩小。湖北省人口文化程度在性别上的差异,在小学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中仍然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且在高层次文化程度上尤为明显,其差异程度随着文化程度升高而逐渐拉大;相反,在文盲半文盲人口中则是女性为男性的2倍多(1990年为2.47倍,1998年为2.85倍)。这说明,不仅男性文化程度明显高于女性,而且男性随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呈稳步提高之势,女性随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呈稳步下降之势,即两性文化程度差异呈“剪刀差”的状态。尽管如此,随着女性学龄儿童辍学率降低、各级学校女学生人数的大幅度增加和女学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例由1990年的44.07%提高到2003年的45.67%,男女两性文化程度的差距明显地呈现出缩小之势(见表9、表10)。这说明,女孩和妇女在受教育的机会上的不平等现象已有明显改善。

从不同年龄的文化状况来看,青壮年人口文化程度明显高于老年人口的文化程度。在1990年,大学文化程度人口所占比例最高值在25~29岁年龄组,其次是20~24岁年龄组;高中文化程度人口所占比例最高值也在25~29岁年龄组,其次是30~34岁年龄组;而初中文化程度人口所占比例最高值则在15~19岁年龄组,其次是20~24岁和25~29岁年龄组;小学文化程度人口所占比例最高值在40~44岁年龄组,其次是35~39岁年龄组。到2000年人口普查的时候,大学文化程度人口所占比例最高值转变为是20~24岁年龄组,其次是25~29岁、30~34岁年龄组;高中文化程度人口所占比例最高值则变为15~19岁年龄组,其次为35~39岁年龄组;而初中文化程度人口所占比例最高值在30~34岁年龄组,其次是25~29岁年龄组;小学文化程度人口所占比例最高值在30~34岁年龄组,其次为45~49岁年龄组。文盲半文盲人口所占比例则较有规律,即随着年龄组的年龄提高,其比例不断升高,但随着教育的发展,文盲半文盲人口在不断减少(见表11)。在2000年的20~24岁以上年龄组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除小学文化程度人口所占比例处于下降之外,大学、高中、初中文化程度人口比例都在增加;但在30~34岁以上年龄组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除了高中文化程度人口所占比例先上升再下降以外,其他文化程度人口比例都在下降,直至60~64岁年龄组后再略微回升。高中文化程度人口比例变化的特殊性既与20世纪80年代出生人口数量变化有关,更与90年代以来湖北省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调整中学教育结构时重视初中教育、忽视高中教育的教育政策导向有关。

表11  湖北省分年龄人口的文化状况   (单位:%)

img195

续表

img196

资料来源:同表10。

5.育龄妇女人数多,生育潜力较大。受第三次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在90年代进入婚育期的影响,湖北省育龄妇女(15~49岁)的人数不仅规模大,而且不断增加。1990年,湖北省育龄妇女人数达1456.6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6.99%,其中,生育旺龄的妇女(20~29岁)为489.58万人,占总人口的9.00%;到2003年,湖北省育龄妇女人数增加到1760.423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达29.21%,其中,生育旺龄的妇女略降为452.07万人,但占总人口的比例仍然为7.50%(见表12)。育龄妇女人数较多,尤其是生育旺龄妇女人数将会大量增加,预示着在21世纪初期湖北省的生育水平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出生人口数将继续以较大规模增加,从而对湖北省教育发展产生持续的影响。

表12  v湖北省育龄妇女变化情况

img197

资料来源:同表10。

6.劳动适龄人口规模庞大,就业问题十分突出。湖北省劳动适龄人口(男16~59周岁、女16~54周岁)规模不断增大。1990年有3229万人,占总人口的59.36%,2000年增加至3831万人,占总人口的64.28%,到2003年再增至4039万人,占总人口的67.29%(见表13)。同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给湖北省就业造成的影响,一方面农村将有1000万剩余劳动力需要进行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城镇企业改革、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将分流大量富余人员,从而使城镇的下岗失业问题更加严重,失业率进一步提高,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增大。这说明,人们将不会满足普通初等教育,迫于就业竞争压力而追求中等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人口、教育、就业的关系更加紧密,人们对教育需求的急剧增加使“就业导向型的教育”特征更加明显。

表13  湖北省劳动就业人口变化情况

img198

续表

img199

资料来源:同表10。

7.人口流动性增强,人口城镇化加快。20世纪90年代以来,湖北省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农村人口增长速度,有些农村地区的人口增长持续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情况,其原因主要在于人口出生率降低的同时人口流动性增强。

从劳动力跨省流动的情况来看,湖北省人口流动的特征表现为:一是大量人员外出(到外省市)务工经商,到省境外务工人员逐年增多,“民工潮”有增无减,但劳动力跨省流动的有序性得到加强;二是湖北国有单位正式职工调到外省市的人数较多,大部分是省内的高、精、尖、骨干人才,且主要流向东南沿海省市、经济特区,形成了一股人才“东南飞”的智力外流潮;三是出现了一批原来流向东南沿海省市和经济特区务工、学到了一些本领且积累了一定资金的“回流”人员,出现了回乡创业潮;四是湖北在宏观经济格局中的地位、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在经济文化发展方面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对周边省份的人口迁移存在一定的吸引力,由外省市尤其是周边省份(如四川、河南)迁入湖北的人口逐年增加。

从劳动力在省内流动的情况来看,湖北省流动人口已由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116万人上升到1998年的约450万人。湖北省境内人口流动的特征表现为:一是迁移人口绝大部分是由农村流出的,主要流入城镇从事非农产业,表明人口迁移流向的主要格局是农村—城镇形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湖北人口迁移的模式基本保持不变,但在流量的强度上已有所变化(见表14),尤其是城乡间劳动力流动已由“从农村到城镇”单向流动模式发展成“双向流动”模式。湖北人口迁移的这种变化主要与小城镇发展及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见表15、表16)。二是迁移人口年龄的选择性表现为迁移人口年龄高度集中于15~34岁之间,青年人尤其是低年龄组青年的迁移倾向值(该年龄组迁移人口所占比例与相同年龄组全体人口所占比例之比)较大,20~24岁年龄组为迁移倾向峰值年龄组(见表17)。三是迁移人口文化程度的选择性表现为迁移人口文化程度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文化程度越高的群体、迁移倾向越大,迁移强弱与文化程度高低呈正向关系(见表18)。从上述特征可以看出,湖北省流动人口主要来自农村,流向城镇,从事非农产业,他们以文化程度较高的青年群体为主,而这一群体正好是生育高峰期群体。他们的迁移也会带来其子女(0~14岁人口)的随迁,从而出现“流动人口家庭化”趋势(这就是0~14岁年龄组迁移人口在总迁移人口和全体人口中所占比例较高的重要原因)。随着湖北省人口文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农村小城镇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人口城镇化会加快(城镇化率提高,城镇人口不断增长,1990年城镇化率为28.75%,城镇人口1551.51万人,1998年分别为31.90%、1884.41万人,到2005年将分别达到40%、2518万人,2010年分别达47%、2970万人),人口流动性还会增强,从而使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子女的教育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表14  湖北省人口迁移流向比较    (单位:%)

img200

资料来源: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1995年和1998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

表15  湖北省人口城镇化与迁移水平   (单位:个、%)

img201

资料来源:同表14、《湖北统计年鉴》(2004)。

表16  湖北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人口流迁

img202

资料来源:根据《湖北省人口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第207、208页有关资料整理。

表17  湖北省迁移人口年龄构成与迁移倾向

img203

续表

img204

资料来源:《湖北省人口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第214页。

表18  湖北省迁移人口文化程度构成与迁移倾向

img205

资料来源:《湖北省人口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第216页。

(二)未来10年湖北省人口发展趋势

湖北省人口发展规划与执行状况是未来人口发展的基础。在过去的15年里(“八五”、“九五”、“十五”时期),湖北省人口发展规划与执行状况已经成为21世纪初期特别是“十一五”时期和2020年长期规划人口发展的基础。

1.“八五”、“九五”、“十五”时期湖北省人口计划执行情况。

(1)“八五”、“九五”时期湖北省人口计划执行情况。20世纪90年代10年间(“八五”、“九五”时期),湖北省人口计划执行的结果表现为实际的人口出生率大大低于计划的人口出生率(见表19、表20、图1),从而为“十五”计划的实施尤其是为“十一五”计划以及2015年长期规划的制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表19  湖北省“八五”、“九五”期间人口计划执行情况

img206

资料来源:根据《湖北省人口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第4页、《湖北统计年鉴》(1999)、湖北省计划生育委员会确定的“九五”期间总人口年均增长10.28‰计划指标整理和计算。

表20       湖北省“九五”期间人口计划执行情况

img207

资料来源:湖北省计划生育委员会:《湖北省“十五”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思路》(2000年7月)。

(2)“十五”时期湖北省人口发展的主要指标和计划执行情况。湖北省“十五”时期人口发展规划的主要指标:第一,人口基数大,每年出生人口和新增人口绝对量很大。2001~2015年期间,平均每年新增人口将超过50万人。到2005年湖北省增加人口不超过257万人,到2010年新增人口不超过532万人。第二,育龄妇女人数将大幅度增加。到2011年达到峰值近1800万人,从而使湖北省总人口到2042年达到峰值7400万人,即湖北省总人口至少还要增加1500万人后才停止增长或者出现负增长。第三,计划生育率达到90%以上,生育水平继续稳定在更替水平之下。5年内人口平均增长率不超过8.45‰,10年内人口平均增长率不超过8.55‰。到2005年总人口控制在6240万人以内,到2015年总人口控制在6515万人以内(见表21、表22)。第四,推行“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到2005年,全省80%以上的县建立出生缺陷预防控制网,把新生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2‰~3‰以下。第五,逐步扩大避孕节育“知情选择”范围,综合避孕率和避孕有效率分别达到85%和90%以上,节育手术并发症降至0.05‰以下。至2005年,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知识的接受率达85%以上。第六,逐步改善人口性别结构,出生婴儿性别比降低至110。第七,计划生育工作在继续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增长的同时必须兼顾人口年龄结构的优化。2000年,湖北省65岁及以上人口已经超过400万人,占总人口的6.70%以上,到2015年上升

img208

图1 湖北省人口计划与实际人口数变化的比较

为9%左右。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要求在老龄化社会注意保护老年人的权益。

表21 湖北省“十五”人口计划指标

img209

资料来源:同表20。

表22  湖北省“十五”人口计划年度指标   (单位:万人)

img210

资料来源:根据湖北省计划生育委员会:《湖北省“十五”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思路》有关数据计算。

湖北省“十五”时期人口发展规划的计划执行情况:第一,“十五”人口计划顺利完成,低生育水平继续保持稳定。2005年底,全省总人口控制在6040万人以内,“十五”期间年均人口出生率在9‰以内,为20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的最低水平,顺利完成“十五”人口计划。“十五”期间,全省共出生260万人,比“九五”时期少生120万人,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第二,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制建设不断完善,依法行政水平提高。深入贯彻国家“一法三规”等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修订了《湖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制定了《湖北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实施办法》、《湖北省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终止妊娠的规定》,与相关部门联合制定了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了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制体系,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全面进入依法行政的新阶段。第三,优质服务深入开展,育龄群众生殖健康水平提高。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优质服务取得明显成效;避孕节育优质服务、出生缺陷干预、生殖道感染干预“三大工程”稳步推进;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试点,积极参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工作;争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区)活动在全省继续深入开展,2001~2005年有55个县(市、区)被评为全省优质服务先进单位,有8个县(市、区)被评为国家级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能力增强,育龄群众生殖健康水平逐步提高。第四,宣传教育深化创新,群众生育观念发生明显转变。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为重要内容的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深化创新,大联合、大宣传、出精品的宣传教育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群众的婚育观念发生了新的转变。国际人口与发展论坛在湖北省成功举办,全国“关爱女孩”行动试点工作会议、出生人口性别比前沿问题论坛先后在湖北省召开,树立了湖北人口与发展的新形象。第五,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不断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建设取得新突破。坚持把人口发展问题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严格执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度,加强分类指导,改进考核评估办法,坚持实行人口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权”制度;在部分县市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建立“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新机制。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取得新突破,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已在全省普遍建立。2005年,全省68398名奖励扶助对象领取了奖励扶助资金。一些地方在解决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生产生活困难和后顾之忧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初步形成奖励、优惠、减免、扶持、保障、救助“六位一体”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第六,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提高,群众满意率上升。“十五”期间,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加强技术服务阵地建设,信息化建设,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加强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和服务,加强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保持了稳定和发展的态势,整体工作水平提升。全省符合政策生育率稳定在94%左右,出生人口性别比有所下降,一孩育龄妇女比例稳步上升,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保持较高水平,符合生育二孩政策的家庭推迟或放弃二孩生育人数增多。育龄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态度、依法行政、宣传教育的认可程度得到提高,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率提高。第七,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不断加强人口计划生育队伍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全省人口计划生育系统行政管理、技术服务、群众工作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2.湖北省“十一五”计划及2020年人口发展规划的主要指标。

(1)湖北省“十一五”人口发展计划的主要指标。根据湖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06年7月制定的《湖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送审稿)》,湖北省“十一五”人口发展计划的主要指标包括:第一,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稳定现行生育政策,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到2010年总人口控制在6215万人以内;第二,出生人口素质显著提高。推行优生优育,采取出生缺陷干预措施,普遍开展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第三,出生人口性别比趋向正常。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力度,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第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明显改善。坚持现居住地和户籍所在地共同管理,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维护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合法权益;第五,育龄群众生殖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实行计划生育育龄夫妻免费享受基本项目技术服务,育龄群众享有规范的生殖保健服务,群众对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的满意率有较大提高;第六,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工作新机制普遍建立。2010年,在全省普遍建立“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新机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现部门工作法制化。

(2)湖北省2020年人口发展规划。根据预测,2010年全省人口总数将达到6220万人左右,在2020年前后将首次出现人口的零增长,全省人口总数将达到6500万人左右。据此预测,2011~2020年,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4‰以内,到2020年总人口控制在6500万人左右。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出生人口性别比趋向基本正常,育龄群众普遍享有优质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享有优质的生殖保健服务,政策法律体系更加完善,建立较为完备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基本形成以财政投入为主渠道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投入体制,计划生育工作方式和方法明显转变,初步形成新的婚育观念和生育文化。

(3)执行“十一五”计划及2020年人口发展规划的主要政策和具体措施。执行人口发展规划的主要政策:第一,继续保持生育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第二,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综合改革,建立健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第三,加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切实转变群众的婚育观念和行为,努力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的势头。第四,加强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第五,强化政策推动,加强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第六,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的体制,维护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权益。第七,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能力建设,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育龄群众生殖健康水平。第八,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决策、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水平。第九,加强和完善行政管理、宣传咨询、技术服务、社会团体、产业开发“五位一体”的公共管理组织及运行机制。第十,深化目标管理责任制改革和统计改革,建立科学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考评体系。

执行人口发展规划的主要保障措施:第一,加强对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的领导,完善宏观调控和部门协调机制;第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奠定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人力资源基础;第三,加大对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投入,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投入机制;第四,加强对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十一五”规划的中期和终期评估,确保“十一五”任务的落实。

3.湖北省未来10年人口发展变化预测。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的要求,湖北省在21世纪初将进一步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增长,把稳定低生育水平作为新世纪计划生育工作的总目标。在此前提下预测,湖北省的人口出生率将稳定在12‰左右。由于受人口老龄化因素的影响,人口死亡率则会由2000年6.92‰逐步上升至2015年的8.12‰,死亡人数逐步增加,从而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由2000年的5.07‰逐步下降至2015年的3.59‰,总人口则由2000年的5968.23万人缓慢递增至2015年的6400.68万人(见表22和表23、图2a和图2b)、2020年的6500万人。

表23 湖北省人口预测  (单位:万人)

img211

续表

img212

资料来源:2000年数据为人口普查数据,2001年、2002年、2003年数据是根据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而得,2004年以后为预测数字。

在此应该注意的是,湖北省人口计划指标数与人口预测数之间的较大差异。人口计划指标数是计划生育部门的工作目标,在确定该目标时往往会留有一定的余地,从“八五”、“九五”、“十五”期间人口计划执行情况可以看出,人口计划指标数一般都高于实际完成指标数,两者存在较大差异(参见表19、表20);同时,人口计划指标是按固定的年均增长率来计算的,不能准确地反映人口增长率的实际动态变化情况,因此,人口计划指标只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可以将它视之为一种宽口径的人口预测数。这就决定了采用人口预测数更为可信。最终结果可能是实际人口数介于人口计划指标数与人口预测数之间,以人口计划指标数为上限、以人口预测数为下限,其变动幅度在这个范围之内。

img213

图2a 湖北省人口预测与人口计划

img214

图2b 湖北省出生人口预测情况

三、湖北省人口变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一)湖北省教育发展的基本状况

img215

2000年以来,湖北省的各种教育事业都得到了发展,且结构出现了一些变化。无论是政府主办的教育还是民办教育,其中的职业中学和中等专业学校发展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而普通高中和普通高校进一步得到了发展。在学龄人口小学入学率稳健上升的情况下,小学、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也逐步上升(其中小学毕业生升学率由1998年的92.60%升到2003年的99.67%,上升0.17个百分点;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则由35.4%上升为43.24%,上升7.84个百分点),辍学率略有上升(其中小学辍学率由0.40%下降为0.33%,初中辍学率由4.61%下降为0.73%,高中辍学率由0.93%上升为1.63%)。这种变化可能与人口增长、就业结构、教育政策等因素有关。

同时,湖北省教育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东、中、西部的差别。这既与人口分布状况有关,也与教育发展历史有关。东部地区(武汉、黄石、黄冈、鄂州)在高等教育、中等教育方面在全省占有绝对优势,中部地区(孝感、荆州、荆门)和西部地区(襄樊、十堰、宜昌)依次递减(见表24)。不仅如此,湖北省教育还存在着较大的城乡差异,大量教育资源集中于大中城市。从全省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来看,12个主要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31.66%,而高、中等学校数则分别占97.37%和79.23%,普通中学和小学同样占有较大比例(见表25)。

表25     2003年湖北省12城市人口与教育占全省的比例

img216

资料来源:根据《湖北统计年鉴》(2004)有关资料整理计算。

(二)湖北省人口与教育的相互关系

湖北省人口与教育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但人口是影响教育尤其是“普九”义务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也就是说,“普九”义务教育与人口变动密切相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度较小;而普通中等和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只在一定程度上受人口变动影响,但更多地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受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收入、就业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1.中小学教育规模的变化基本上能反映人口变化的情况。20世纪90年代以来,湖北省小学、普通中学(初中、高中)、职业中学(初中、高中)的招生人数、升学人数、在校生人数、毕业生人数都呈现出与出生人口变化基本一致的变化规律,只是存在着不同的时滞。近10年来,湖北省中小学入学、升学的学生规模越来越大,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由1990年的99.04%上升到2003年的99.67%(未入学率由0.96%相应地降为0.33%),小学毕业升初中的升学率由1990年的74.1%大幅度上升到2003年的99.27%,初中毕业升高中的升学率则由32.5%略升为43.24%(见表26)。

表26  湖北省中小学入(升)学情况   (单位:万人、%)

img217

资料来源:同表25。

但是中、小学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出现了不同的变化情况:小学和职业中学表现为先升后降、普通中学表现为持续上升的趋势(见表27)。从最能反映出生人口变化的招生人数来看:其一,小学招生(入学)人数与出生人口数变动趋势基本一致[7],且呈6年时滞。1999年小学招生人数与初中招生人数已相当接近,这说明小学毕业升入初中的升学率很高,“普九”义务教育的任务基本实现。同时,小学入学(招生)人数出现了一个先增后减的现象,即人数上升到1995年峰值后快速下降,因此,初中入学人数从2001年起、高中入学人数从2004年起、大学入学人数从2007年起应该从高峰相继快速下降。其二,初中招生人数与小学入学人数的变化存在6年时滞,即与出生人口数的变化存在12年时滞,故湖北省初中入学人数还会增加,至2001年或2002年达到高峰后逐年下降。其三,高中招生人数与初中入学人数的变化存在3年时滞,即与出生人口数的变化存在15年时滞,其变化趋势将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高中招生人数会继续增加,至2004年达到高峰后逐年减少;另一方面,由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高中教育的发展明显短缺,大量初中毕业生难以正常升入高中,因而高中阶段教育将为教育发展的重点,如果湖北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到全国平均的45%以上,则高中招生人数应在达到高峰后继续平稳增加。从1985年到1996年,湖北省处于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期,出生人口由增至减(“九五”时期为下峰阶段),这导致学龄人口波动较大,从而对教育均衡发展、教育机会均等产生了较大影响。

表27  湖北省中小学招生数、在校生人数    (单位:万人)

img218

资料来源:根据《湖北省统计年鉴》(2004)、《湖北教育统计年鉴》(1996~1999年)、《1999年湖北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快报》有关资料整理。

img219

img220

img221

img222

img223

2.人口变化对中等、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产生了不同程度影响。

(1)人口变化对普通中等教育的影响。湖北省人口变化对普通中等教育的影响表现为,随着出生人口的增加,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的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经过一定时滞后也呈现出相应的增加,这从毕业人数从1990年到1999年持续增加可以得到证实。但不同的是,从1997年开始,中专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急剧下降(见表28)。这与中专入学学龄人口不断增加的趋势恰好相反,其最大的原因可能是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1998年国内通货紧缩、市场疲软的影响,使中等专业人才需求减少而导致从1998年开始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大幅度减少。另外可以看出,招生人数与在校生人数的增减存在着正相关,即中专先升(1994~1997年)后减(1998~2000年),又由于毕业生人数与招生人数增减存在4年时滞,因此,中专毕业人数高峰在2001年,然后快速减少。但随着我国经济升温对多层次人才需求的增加、就业压力的增大、新式职业教育和高级技工教育的发展(一批中等专业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而改制提升为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从而导致中专招生人数又有大幅度回升,2003年招生达到151838人,接受新式职业教育和高级技工教育的在校人数明显增加。

(2)人口变化对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由于人口的大学入学时间与人口出生时间有18年的时滞期,湖北省1990~2000年大学入学人口为1972~1982年的出生人口(这段时间正好是湖北省第二次生育高峰期的下峰阶段和低谷阶段),所以,20世纪90年代湖北省普通高校(包括地方院校)招生人数、在校学生人数、毕业人数的稳步快速上升(见表28)(从1997年尤其是从1999年高校的扩大招生规模开始),与出生人口下降形成了反差。这说明,出生人口与大学入学学龄人口之间的变化关系并不十分紧密,而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正相关。一方面,随着总人口数量持续增加,从业人员数相应增加,但农业人口增加速度低于非农业人口增加速度,且城镇登记失业率从1990年的1.7%上升到2003年的4.3%,1999年国有企业下岗未就业45.54万人,占城镇单位在岗从业人员582万的7.82%。就业竞争使更多的学龄人口不满足于职业中学、中等专业的教育而增加了对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持续增加(且第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快于第一产业增加值),政府财政收支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稳步提高,从而有能力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有效需求。这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使湖北省每万人口有大学生人数从1990年的24.3人增加到2003年的120.22人(见表29),增长4.95倍。此外,高校毕业生从2001年尤其是从2003年开始稳步快速上升,这与从1999年开始的高校不断扩大本科生招生规模密切相关。进一步来看,随着高等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大,在就业压力的增加和高等院校本科毕业生的持续增加的条件下,研究生教育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从2000年开始普通高校就不断地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研究生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并且还将继续扩大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较高人才的需求。

(3)人口变化对成人教育的影响。从成人教育来看,在20世纪90年代,湖北省各级各类成人学校在校学生数的增加与总人口数的增加基本一致,其总量由1990年的117.50万人持续增加到2002年的135.86万人,各级各类成人学校由4324所快速增至6695所(见表30)。但是,其中的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成人高校数减少、在校学生数增加,说明成人高校的办学规模效益提高;成人中等学校数和成人中学的学校数、在校学生数均在下降;成人初等学校数增加、在校学生数减少;只有成人技术培训学校数和在校学生数均大幅上升,因为竞争,近年来技术培训学校数目在下降,但培训人数还是保持在比较大的规模上。这说明,技术培训在成人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在大力发展普通中高等教育的同时还要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技术教育,特别是要发展成人教育中的新式职业教育和高级技工教育。

3.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普通教育中生师比变化之间的关系。湖北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导致了学龄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从而使湖北省普通教育中专任教师数、在校学生数随人口数量变化而变化。其结果是生师比例出现了一个不断升高的变化趋势:从1990年到1999年,普通高校、普通中专、普通中学、小学的生师比例分别由5.30、10.12、13.70、21.07提高到15.37、17.98、19.73、22.58(见表31)。由于适龄人口的上升和高校的扩招、年老的退休教师增多,使各级各类学校中的生师比例相继地逐步提高。

4.特殊教育明显落后于实际发展需要。从出生人口素质的角度来看,15年来,湖北省出生缺陷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湖北省特殊教育学校招生人数大大小于实际出生缺陷人口数(见表7),尽管特殊教育的各项指标(学校数、招生数、在校生数、毕业生人数、专任教师数)从1990年至2003年均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但是其发展规模仍然意味着有大量实际出生缺陷学龄人口未能进入特殊教育学校接受义务教育(招生人数只有统计的实际出生人数的1/10至1/4)(见表32)。其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出生缺陷婴幼儿的死亡率大大高于出生正常婴幼儿的死亡率,从而使出生缺陷学龄儿童大大减少;二是大量农村出生缺陷学龄儿童未计入特殊教育统计范围(事实上,农村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大大高于城市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农村有更多的出生缺陷学龄儿童)。这说明特殊教育也存在着城乡差异,或者说在湖北省农村特殊教育仍处于初级阶段,有些农村地区的特殊教育甚至还是空白。因此湖北省特殊教育落后于实际发展需要。

表32 湖北省特殊教育情况

img224

资料来源:《湖北统计年鉴》(1999~2004)。

5.人口分布的城乡差异体现出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城乡差异。湖北省教育存在着较大的城乡差异,大量教育资源集中于大中城市。由于湖北省人口分布存在着城市、县镇、农村的差异,因此人口集聚程度的不同也带来了教育资源城乡空间配置结构的差异。在人口集聚不同的城市、县镇、农村,其小学、普通中学(初中、高中)、职业中学(初中、高中)的发展(如学校数、在校学生数、专任教师数)都存在着差异。各级学校数量的增减变化不仅能综合反映各级学校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毕业生数、教职工(包括专任教师)人数的变化,而且最能体现学龄人口数量的变化。

从湖北省城乡小学校数的变化情况来看,全省小学由1990年的32309所降至1998年的26369所,1999年再降至25107所,10年净减少7202所;2003年又下降到15746所。全省农村小学则由1990年的28420所降至1998年的22361所,净减少6059所,降幅达21.32%;而全省县镇小学由1990年的1822所降至1998年的1218所,净减少604所,但降幅达33.15%;只有全省城市小学由1990年的2067所增至1996年的3047所后再降至1998年的2790所,净增加723所,增幅达34.98%。可见,除城市小学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一定程度增加然后逐步下降以外,农村和县镇小学在20世纪90年代都表现为下降,尤其是农村小学大幅度下降导致全省小学在90年代的持续大幅度下降(占其中的84.13%),而城市小学数增加34.98%,这与人口城市化有关。

再从全省城乡普通中学校数的变化来看,全省普通中学(初中、高中)由1990年的4737所(初中4091所、高中646所)降至1998年的3345所(初中2782所、高中563所),净减少1392所(初中1309所、高中83所),降幅达29.39%(初中32%、高中12.85%)。2003年又下降到3305所。可以说,全省普通初中学校的下降导致了全省普通中学的下降,初中是下降的主体。在结构上,全省农村普通初中和高中、县镇普通初中和高中的学校数从1996年至1998年都存在不同程序的下降,其中以农村普通初中学校数的大幅下降最为明显,由1990年的3233所降至1998年的1941所,净减少1292所,降幅达39.96%,只有城市初中和高中的学校数出现了增加,且初中学校增加幅度大于高中学校增加幅度。可以说,全省农村普通初中学校的大幅度下降导致了全省普通初中学校进而导致全省普通中学校的大幅度下降(分别占其中的99.23%和92.82%)。

总之,从对湖北省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城市、县镇、农村差异分析中可以进一步证明湖北省人口分布的城乡差异以及人口变化的城乡差异(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快于农村人口增长速度,人口城市化步伐加快)。因此,各级学校数量的变化能体现学龄人口总量的变化,并随着出生人口高峰的下降,中小学校数还会进一步减少。

(三)湖北省人口变化对教育发展的要求

人口在数量、结构、素质、地区分布、就业、流动等方面的变化对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和发展速度都有相应的要求。人口变化与教育发展是一个相互制约、对立统一的关系,能否协调二者的关系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发展能否适应人口变化的要求。只有从长期的、动态的和发展的角度认识人口与教育的关系,才能使教育发展逐步适应人口变化的要求。

从湖北省人口变化对教育发展的要求来看,虽然湖北省教育发展基本上能适应人口变化的要求,但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与不足,需要通过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予以解决和克服。这种不适应和对教育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总人口文化水平低,人均受教育年限较少,要求进一步全面发展各类教育。在人口、经济、教育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的今天,如何控制人口、发展经济、普及初等教育,就成为政府的重要任务。在湖北省总人口持续增加的过程中,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与教育发展水平存在着密切的正相关,因而当湖北省经济增长速度慢于发达省市经济增长速度的条件下,湖北省中小学教育发展滞后,从而使总人口文化水平低、人均受教育年限少。这表现为:湖北省的文盲半文盲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省7~15岁学龄人口中因经济因素辍学的较多,小学、初中、高中的辍学率提高,1999年分别为0.98%、4.79%、1.63%,分别比1998年提高0.26、0.18、0.70个百分点;学龄人口入学率1999年小学为99.51%(其中城镇为99.70%、农村为99.40%)、初中为96.43%(其中农村为95.28%);小学、初中毕业生升学率降低,小学毕业升学率1999年为91.17%(其中农村为86.99%),比1998年下降1.43(其中农村下降3.35)个百分点,初中毕业升学率为54.16%(其中升入普通高中的为33.60%),比1998年下降8.90个百分点;1998年人均受教育年限只有8年[8]。可见,随着湖北省总人口的不断增加,积极发展各类教育,扩大教育规模,努力提高总人口文化水平和人均受教育年限,就成为今后教育发展适应人口总量变化的一个重要要求。

2.教育规模和结构调整难以适应人口结构变化,要求促进教育规模和结构合理化。湖北省人口结构变化表现在前述多个方面,而教育规模和结构调整难以适应这些变化要求,主要体现在:

第一,湖北省人口地区分布为东多西少,与此相应的人口文化程度为东高西低。湖北省西部(西北、西南)落后的人口文化状况已成为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障碍。贫困首先是受教育的贫困,脱贫应首先是教育的脱贫,因而需要协调好湖北省西部人口与教育、教育与脱贫致富的关系。

第二,湖北省城乡人口文化水平差异明显,即农村人口文化水平明显低于城镇人口文化水平。这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因此,必须特别注意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第三,普通中小学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异,但随着农村人口增长相对减缓、城镇人口快速增长的趋势的发展,湖北省教育结构调整的着力点应表现为:“普九”教育的重点在农村(在教育规模收缩的条件下提高教育质量)、“普九”教育的增长点在城镇(在稳定教育质量的条件下扩大教育规模),以适应人口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四,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学龄人口高峰逐步移至高中教育阶段。在“普九”教育任务基本完成而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高中阶段教育就成为“普九”与高教“凹陷”的中部或者“瓶颈”,高中阶段教育成为湖北省整个教育结构体系中的发展“瓶颈”,必须适当扩大高中教育的规模。

3.教育资源配置不适应教育产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必须逐步实现教育资源配置合理化。湖北省人口变化对教育资源配置提出了新要求,但是现在教育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合理。一方面,部分农村初等教育设施过剩,师资水平较低;另一方面,优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于大中城市,尤其是高等教育资源集中于武汉市,重复建设较多,造成有限的教育资源浪费,使得湖北省高等教育的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出来。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使湖北省这一高等教育大省未能成为高等教育强省,使湖北省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难以适应教育产业和经济发展要求。这要求不断优化教育资源的地区配置,使教育发展适应人口变化与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

4.教育与就业联系不紧,不利于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下促进教育发展必须适应人口就业变化的要求。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的“就业导向”特征是十分明显的。教育状况是影响人口就业的重要因素,发展教育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随着湖北省人口总数的持续增加,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经济结构的调整和适龄劳动人口的不断增加,湖北省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将会增大。根据预测,2010年湖北省人口总数将达到6220万人左右,2020年将达到6500万人左右;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在2010年前后达到高峰,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到2009年达到4539万人,占总人口的73%。在新世纪,随着二元经济向一元现代化经济的转变、产业结构的升级、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传统产业的缩减和改造,人口的就业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目前,湖北省的人口素质和文化结构明显不适应人口就业状况变化的要求:农村落后的人口文化结构既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又造成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困难;城市的人口文化结构和劳动力的素质也不能满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这些对教育的规模、结构(尤其是高等教育、新式职业教育和高级技工教育)与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扩大,既与受高等教育人口规模增加有关,更与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就业竞争加剧(劳动力市场化加快、失业不断增加)有关,因此,湖北省教育发展与“生产劳动”结合的程度必须提高,必须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新式职业教育和高级技工教育),以便适应人口就业结构变化的要求,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教育不能停留在培养一般合格的劳动者的低水平上,而要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就业竞争力的劳动者。湖北省的各类高等学校(包括成人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学院)、职业中学、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成人中专教育的发展只有适应人口就业结构变化的要求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5.教育发展不适应人口状况及其变化中存在的特殊问题,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湖北省教育发展不适应人口变化的特殊问题和新情况主要表现为:

第一,湖北省是教育大省,也是人才大省,但是,不仅湖北省培养的大量人才难以留下来,而且现有的人才流失严重,教育部门的优秀人才流失更严重。这是湖北省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在新一轮的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其情况在现阶段变得更加严重。它一方面降低了总人口的文化水平,另一方面对提高受教育人口的文化水平和素质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留住人才,特别是教育系统的骨干教师和优秀人才。

第二,女性受教育程度虽有提高,但受教育机会仍不平等,在出生性别比严重偏高的情况下,农村女性学龄人口辍学率仍然较高,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男女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为男女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

第三,人口流动与迁移、人口城镇化发展带来了流动人口未成年子女在流入地(主要是城镇)接受义务教育的新问题。根据预测,湖北省流动人口规模逐年增加,跨省流动比例较高,据统计,目前全省18~49岁流动人口达到721万人,占总人口的12%,其中跨省流出463万人,占流动人口总量的64%。劳动年龄人口的流动带动了人口流动的家庭化和为成年人口的流动,从而产生了流动人口未成年子女在流入地(主要是城镇)接受义务教育的新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困难,以提高流动人口未成年子女的文化素质。

第四,对特殊教育发展重视不够,出生缺陷学龄人口受教育不够,其文化素质提高很慢,必须着力发展特殊教育,努力提高出生缺陷学龄人口的文化素质。

四、21世纪初湖北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21世纪初湖北省学龄人口分析

在影响教育发展的各个人口因素中,出生人口是最重要的因素。由于各级学校学龄人口入学时间与出生人口的出生时间存在着时滞,一般来说,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学龄人口入学时间与出生人口的出生时间分别存在6年、12年、15年、18年的时滞,只有6~18年前出生的现有学龄人口才是真正影响普通教育的人口因素,而现在出生的人口一般要在6年以至18年以后才逐渐成为各级学校的入学学龄人口,因此,影响湖北省21世纪初(主要是2006~2010年“十一五”计划期)的学龄人口:在小学阶段是2000~2004年出生的学龄人口、在初中阶段是1994~1998年出生的学龄人口、在高中阶段是1991~1995年出生的学龄人口、在大学阶段是1988~1992年出生的学龄人口,也就是从1988~2004年出生的现有全部学龄人口。从教育发展的2020年远景规划来看,对普通九年义务教育产生直接影响的是2006~2014年出生的学龄人口、对普通高中教育产生直接影响的是2003~2005年出生的学龄人口、对普通高等教育产生直接影响的是1999~2002年出生的学龄人口(见表33、图3)。

表33 湖北省学龄人数预测   (单位:万人)

img225

续表

img226

1985~1996年为湖北省第三次生育高峰期,而后的出生人口数、人口出生率均处于稳步下降的低峰阶段,从2000年起它经过低谷阶段后回升,在2006年开始进入第四次生育高峰期。由于从2000年起,出生人口数已由高峰期的下降阶段进入低谷阶段,这样小学学龄人数从2006年以后逐步减少至低谷,初中学龄人数表现为先增后减(其中2000~2005年增加、2006~2015年减少)的变化,高中学龄人数将不断增加。受第三次生育高峰期出生人口的影响,1991~2002年为小学入学高峰期(“十五”期间的2001~2002年为下降阶段)、1997~2008年为初中入学高峰期(“十五”和“十一五”期间的2001~2008年为下降阶段)、2000~2011年和2003~2014年分别为高中、大学入学高峰期。学龄人口入学高峰后浪推前浪,递进式发展。受第四次生育高峰期(其特征将是峰值降低、峰期延长)出生人口的影响,从2012年、2018年、2021年、2024年起分别进入新一轮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学龄人口入学高峰期。

img227

图3 湖北省学龄人数预测

(二)21世纪初湖北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对策

根据影响21世纪初期(2006~2010年的“十一五”计划期)湖北省教育发展的人口因素的变化情况以及湖北省在20世纪90年代人口变化与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教育适应人口变化的新要求,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湖北省人均受教育7.33年,距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人均受教育11年的标准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湖北省在深化教育改革与促进教育发展过程中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促使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结构的改善以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1.教育规模变化和发展速度必须适应人口规模变化和发展速度。教育规模是由学龄人口规模决定的,学龄人口规模的增减变化直接导致教育规模的增减变化;同时,学龄人口发展速度决定着教育发展速度。所不同的是,教育规模的增减变化与学龄人口(尤其是入学学龄人口)规模的增减变化有一定的时滞(一般为6~18年),而教育发展速度应与学龄人口发展速度保持一致,甚至可以适当超前。湖北省1988~2004年出生的现有学龄人口规模及其变化情况决定了湖北省2006~2010年全部普通教育规模与变化情况。在此前提下,应根据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阶段入学学龄人口数量变化情况,合理分流小学富余的教师及闲置的校舍和设备,平稳渡过初中学生入学高峰期(适当增加一些必要教师、校舍和设备,但应考虑5年高峰期过后会使增添的教育资源浪费的情况),统筹解决高中扩大招生规模以及高校扩大招生规模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应主要做好中小学的规模调整问题。具体来说,根据测算,2001~2006年全省小学平均每年减少5200个教学班、富余8100名小学专任教师,2006-2010年平均每年还将减少8000个教学班、富余12000名小学专任教师(其中,应辞退75000多名农村小学的民办教师);2001~2005年为全省初中学生入学高峰期,平均每年增加4100个教学班、8000名专任教师,2007~2010年全省初中入学人数逐年下降,平均每年减少4500个教学班、富余11000名初中专任教师;2001~2006年全省高中每年将新增1800个教学班,4900名高中专任教师。入学人数的变化,会相应也带来专任教师、校舍、设施的规模调整,同时也给正处于困境的职业中学和中专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如将部分中专学校改为普通高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有限的教育资源的动态配置并提高配置效率。

2.根据人口结构变化调整教育结构,实现教育布局的优化。湖北省人口结构(年龄、性别、文化、就业、地区、城乡)要求不断调整和优化教育结构。现阶段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第一,区别城镇和农村,调整中小学布局。在教育结构调整过程中,首先应注意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所导致的学龄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采取倾斜政策,加强和扩大高中教育规模,同时应根据人口分布的城乡结构以及生源变化,调整和优化中小学布局。在城镇,特别是县、市政府所在地,可根据人口增长情况有计划地兴建一批中小学,以解决老校班额过大的问题,并进一步改善原有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在农村,继续提倡初中办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并进一步扩大规模,改善办学条件,适应初中学生不断增多的需要,但要根据平原丘陵地区人口较集中、山区和湖区人口稀少(尤其是贫困大山区人口少而散)的不同集聚特征发展小学教育,缩小贫困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此外,在调整城乡中小学布局的同时,应注意发展特殊教育,尤其是农村的特殊教育,将重点发展普通教育与适当发展特殊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二,增加女孩和妇女受教育的机会,缩小人口文化程度的性别差异。湖北省出生人口性别比一直偏高,必然导致男性学龄人口多于女性学龄人口;又由于女童辍学率高于男童辍学率(尤其在农村地区),其结果必然导致女性受教育机会、年限、升学以及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均少于男性。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增加女孩和妇女的教育参与机会,进一步缩小人口文化程度的性别差异。

第三,积极发展多元办学主体,提高民办教育在整个教育结构中的比例,优化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的结构。湖北省民办教育发展的现状与整个社会对民办教育的期望存在较大的差距。虽然单一的、垄断性的政府(公共)办学体制已经被打破,但各级政府办的教育仍占绝对的主导地位。虽然近几年民办教育有较快发展,尤其是民办普通中小学、学前教育的幼儿园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教育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但它在整个教育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仍然相当小,甚至微乎其微。由于民办教育的充分发展能有效地弥补政府办教育的不足,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因此,湖北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认真贯彻国家对民办教育“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推动湖北省民办教育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提高。具体来说,应采取“国有民办”、“民办公助”、“民有民办”、招商捐资引资“合办”等形式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民办教育,争取通过5年的努力,使民办中小学的数量占城镇中小学总数的30%左右、民办中小学在校学生达到城镇中小学在校生总数的20%左右、民办高校享受普通高校同等的政策待遇并赶上经济发达省市民办高校的发展水平。

3.巩固基础教育,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首先,继续努力缩小教育发展的地区差异。湖北省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使教育存在着东、中、西部地区差别、城乡差别、山区(特别是贫困山区)与平原地区的差别,努力缩小这些差别是进一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其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量吸收大学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加强对现有骨干教师培训力度,淘汰一批不合格的教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优秀教师流向省外。

再次,应努力缩小薄弱学校与重点学校之间在师资、教学设施、管理等方面的差距,缓解同一地方因教学质量差距引起的择校矛盾;继续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增加对设备、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资金投入,采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多途径地提高教学质量。

顺次,根据湖北省特殊教育落后于实际发展需要的情况,进一步发展特殊教育。不仅要缩小特殊教育中的城乡差异,而且还要彻底改变农村特殊教育仍处于初级阶段、有些农村地区的特殊教育甚至还是空白的现状。

最后,应根据就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努力发展高等教育,将调整专业结构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统一起来。同时,根据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趋势,继续扩大研究生的教育规模,大力培养高层次的科技人才和社会经济管理人才,将湖北省的科教大省变成科教强省。

4.适应职业变化要求,积极发展新式职业教育和高级技工教育。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代,高新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使我国社会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程度迅速提高,其结果是使一些传统的旧的职业不断消失、新的职业不断出现,结构性失业问题日益严重,而社会对掌握新技术的人才和高级技工的需求又不断增加,甚至有些地区和行业出现高级技工严重短缺的“人才荒”的情况。这种技术发展和职业结构的变化在客观上要求教育部门认真地思考现阶段的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的目标问题,正确处理巩固基础教育、发展普通高等教育和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强化教育与就业的紧密关系,突出“就业导向”的教育特征,改变过去相对忽视教育结构中的职业技术教育的状况并将其提高到应有的地位。巩固和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发展新式职业技术教育,需要重点增加对现有的职业技术学院和新式职业培训机构的投入,加强规范和引导;不仅要使其规模得到恢复和进一步扩大,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其教育培训质量,同时引导其调整内部专业结构,重点发展社会经济中急需的新专业,大力培养社会急需的掌握新技术的人才和高级技工;对职业技术培训和新式职业教育应实现教育培训与考核认证相分离、加强监督管理的制度,不断提高包括新式职业教育在内的整个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

5.适应人口流动和人口城镇化加快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多途径解决流动人口及其子女受教育问题。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口流动与迁移、人口城镇化的规模扩大与速度加快,成年流动人口及其未成年子女在流入地(主要是城镇)接受教育的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成年流动人口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劳动技能和文化素质,他们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需求可以成为成人中等、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由于受传统户籍制度等因素的影响,流动人口的子女在城镇难以正常地获得义务教育机会(多数情况下需支付高昂的受义务教育成本),流动人口为流入地的城镇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有些还成为直接的纳税人和投资者),当地政府有义务为流动人口未成年子女提供与当地学龄人口平等的受义务教育机会。进一步充分接受流动人口未成年子女在城镇正规学校就学,可以弥补城镇小学入学人口下降所带来的生源不足,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同时应大力鼓励和不断规范民办学校发展,使民办中小学逐渐成为流动人口未成年子女在城镇接受义务教育的主要场所。

6.根据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积极发展老年教育事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人口死亡率下降和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湖北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998年达421.19万人,占总人口的7.13%,人口已经处于老龄化阶段。200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400万人,占总人口的6.70%以上,2005年老年人口达526.47万人,占总人口比例达8.43%,老年人口持续增长,老年化速度加快。根据预测,到2010年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605.84万人,占总人口的9.30%,到2015年仍维持在9%左右。这表明,湖北省老年人口将以较快速度增长,人口老龄化趋势将日趋加剧。湖北省现有老年教育事业发展滞后于人口老龄化发展,不能满足老年人口对相应知识的需求。因此,湖北省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迫切要求在尽快建立养老保障体系、保护老年人权益的同时,积极发展老年教育事业,办好老年大学,既满足老年人对各种教育的需求,又能促进教育产业的发展。这说明,积极发展老年教育事业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附表:

湖北省出生人口数与小学入学人数的差异对照

(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湖北统计年鉴》(2004)、《1999年湖北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快报》。

img228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2000年3月2日),《光明日报》,2000年5月8日。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

3.桂世勋:《21世纪中国三个人口高峰与教育发展》,《南方人口》1998年第2期。

4.湖北省计划发展委员会、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省人口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

5.湖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重大问题研究》,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6.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编:《湖北省教育蓝皮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7.辜胜阻、简新华:《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

8.杨艳琳:《湖北人口变化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教育研究》2001年第7期。

9.辜胜阻、杨艳琳:《少生快富工程的实施机制与管理对策》,《南方人口》1998年第2期。

10.教育部:《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11.《湖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机器汇总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

【注释】

[1]②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4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4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4页。

[4]由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有关“十六大报告解读”的内容整理而得。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8页。

[6]20世纪90年代湖北省出生缺陷发生率应不低于10‰,有些年份高达甚至超过30‰。因为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山区农村存在着较多的漏报出生缺陷发生的现象,表7中统计的“实际出生缺陷人数”可能大大低于现实中的“实际出生缺陷人数”。据湖北省计划生育委员会有关统计资料,湖北省90年代年均有3万出生缺陷婴儿,因此,在《湖北省“十五”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思路》中,计划到2005年把新生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2‰~3‰以下。

[7]小学招生(入学)人数应能准确地反映出生人口数。因为某年小学招生(入学)人数=6年前出生人口数-6年中分年龄死亡率计算的死亡婴幼儿人数+上年未入学而在该年入学学龄儿童数-迁流外省学龄儿童数+外省迁入学龄儿童数-部分已提前一年入学儿童数,但湖北省的这两组数据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出现实际招生人数大于出生人数的怪现象。例如,1990年出生人口只有114.40万人,而到1996年的入学人口(小学招生数)却有125.05万人,根据计算的1996年学龄儿童不足114万人,与1996年小学招生的125.05万人存在较大差距,其他各年均出现相类似的严重问题(参见文末附表1)。这说明,小学招生(入学)人数不能真实地反映当年学龄人口数(有可能是统计方面的问题)。为了分析说明人口与教育的关系,对这个差额只能忽略不计。

[8]随着人均GDP的增加,人均受教育年限也会增加。在初等教育达到一定水平(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于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的水平有重要作用。至1998年,湖北省人均GDP为6270.64元,人均受教育年限正好8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