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出生率变动因素

出生率变动因素

时间:2022-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4-1-5 改革开放后环县经济发展和人口出生率变动情况表资料来源:《环县统计年鉴》(二)文化教育因素人们的文化水平、受教育程度影响生育观念的改变。以此推动计划生育率的提高和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实现控制人口增长的目标。
出生率变动因素_环县人口志

二、出生率变动因素

(一)经济社会因素

环县地处干旱半干旱山区,农业基础脆弱,经济发展滞后,传统生育观念浓厚。改革开放前,多数年份人口出生率居于高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和快发展。尤其是中共十六大以来,全县人民在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强农惠农政策的指引下,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步伐加快。群众物质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家庭消费水平及孩子抚养成本上升,人们把主要精力放在脱贫致富和增加收入上。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民众的国策意识日渐增强,对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认识不断提高。这些都对减少生育数量,降低人口出生率产生重大影响(见表4-1-5)。

表4-1-5 改革开放后环县经济发展和人口出生率变动情况表

img71

资料来源:《环县统计年鉴》

(二)文化教育因素

人们的文化水平、受教育程度影响生育观念的改变。改革开放以来,环县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实施“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攻坚工程,稳步发展高中和职业教育,组织开展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举办农民扫盲识字夜校,使适龄人口有更多机会接受不同层次的文化教育,文盲和半文盲尤其女性文盲半文盲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明显下降。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982年全县15及15岁以上总人口153177人,文盲半文盲人口91358人,其中女性57514人,占15及15岁以上总人口37.55%;2000年15及15岁以上总人口218601人,文盲半文盲人口59849人,其中女性41860人,占15及15岁以上总人口19.15%,比1982年下降18.4个百分点。人口出生率由1982的21.42‰下降到2000年11.60‰。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促使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重大变化,由过去盲目生育、多生超生向节制生育、少生优育转变,从追求孩子数量向提高孩子素质转变,计划生育率逐年提高,人口出生率随之下降。据人口普查数据,2000年全县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中,文盲半文盲人口比重为21.45%,比1982年下降63.75%,比1990年下降56.37%。接受大学教育人数大幅度上升,2000年比1982年上升85.59%,比1990年上升71.45%(见表4-1-6)。

表4-1-6 1982、1990、2000年环县6岁及6岁以上人口文化程度变化表单位:人

img72

资料来源:第三、四、五次人口普查资料

(三)生育政策因素

生育政策是影响人口出生率的最重要因素。全县从1973年开始宣传实行节制生育、扩大生育间隔等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措施。从计划生育起步到90年代末的近30年里,对人口出生主要采取计划控制、依政策处罚等行政干预措施。在大抓各项节育措施落实的同时,对违反政策规定超生孩子的农民,严格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加大征收力度;对违规超生的干部职工,除征收社会抚养费外,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并影响其工作考核、工资调整和职务晋升。以此推动计划生育率的提高和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实现控制人口增长的目标。2001年以来,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不断健全和全面落实,社会保障范围逐步扩大,政府及其各部门的人口意识进一步增强,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优先考虑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是计生困难户的民生问题,以奖励、扶助等激励机制引导和鼓励民众少生优育,使人口出生率趋于合理下降的态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