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湖北省建材工业发展科技战略研究

湖北省建材工业发展科技战略研究

时间:2022-08-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科研基地和技术中心联合,初步形成了产学研合作推动湖北省建材工业科技发展的新局面。

报告十二 湖北省建材工业发展科技战略研究

研究依托单位: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专题组长:张 晓            

主要研究人员:程金树 高建平 周豫鄂 查晶晶

一、建材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建材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生产规模巨大,产业关联度高,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我国建材工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成就,建材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品质量和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产品品种不断增加,基本满足了与国家经济建设、人民生活、国防军工和高新技术产业配套的需要。从1985年起,我国水泥平板玻璃、建筑陶瓷、卫生陶瓷等建材工业主要产品的产量先后跃居世界第一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建材生产和消费大国。

(一)建材工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1.建材工业整体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

从2003年开始,我国建材工业进入快速增长时期,2007年增长率达到28.5%的最高点。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建材工业增长速度虽然回落为20.7%,但仍处于较高增长水平。水泥工业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2003年以来每年的增量都在1亿吨左右,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从2007开始水泥产量增速有所回落,但增幅仍达13.48%,2008年我国水泥年产量已达14亿吨。2008年我国平板玻璃产量为5.7亿重量箱,建筑陶瓷产量达61.9亿平方米,卫生陶瓷产量达1.55亿件。

2.循环经济建设为建材工业提供了发展契机

建材工业对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然有很大的潜力。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结点行业,建材工业在节能减排、余热利用、可燃废弃物、建筑垃圾及其它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方面极具发展潜力。在国家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大格局中,建材工业不但可以实现平稳较快发展,逐步打造成新型绿色产业,而且可以在发展循环经济和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中作出更多的贡献。

3.建材工业发展重心内移为湖北建材工业发展提供了机会

2004年以来,水泥工业发展重心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2008年东部地区水泥产量占全国水泥产量比重下降到47.9%,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增长至28.8%和23.3%,西北和东北地区及内蒙、广西、河南、安徽、湖北等省区水泥产量都保持着两位数的较快增长率。此外,受原材料、土地等市场资源配置影响,在产业结构优化与提升和节能减排工作的推动下,我国陶瓷制造业由以佛山等成熟的陶瓷生产中心向四川、江西、湖北、湖南等中西部省区转移。

(二)建材工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压力大

一直以来,我国建材工业整体大而不强,生产集中度低,企业数目庞大,工艺装备相对落后,劳动生产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我国建材工业部分玻璃产品和水泥的生产能力存在结构性过剩问题,必须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深化产业结构调整,适应市场需求,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高档深加工玻璃、高档建筑卫生陶瓷。

2.低碳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对建材工业清洁生产的要求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飞跃式发展,我国建材行业在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率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作为能源消耗大户和粉尘排放大户的现状仍未根本改变。2007年,建材工业能耗总量达到1.95亿吨标准煤,分别占全国能耗总量和工业部门能耗总量的7%和10%.尤其是水泥行业,由于其2006年能源消耗总量占建材工业的75.05%,2007年占比75%,因而备受国家重视,被列为国家重点关注的行业。同时与国际建材工业能耗指标相比,我国还存在一定差距,平板玻璃生产工艺已与国际接轨,但平均热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30%以上,熔窑热效率比发达国家低5%~10%,节能空间较大。

二、湖北省建材工业科技发展概况

(一)湖北省建材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经过多年发展,我省建材工业发展势头良好。2009年,全省建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 157户,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039.52亿元,同比增长38.19%. 2005至2009年我省水泥工业呈现高速增长态势。(见图1)2009年我省生产水泥达7 017万吨,同比增长10.6%,在全国排第10位,产销基本平衡。2005至2009年5年间平板玻璃产量平均增幅达34.67%.(见图2)2009年生产平板玻璃3 533万重量箱,同比增长19.8%,在全国排第5位。生产各类瓷砖15 265万平米,同比增长52.5%,在全国排第7位。2008年,全省建材工业有20多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多亿元。2009年,全省建材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0.9亿元,同比增长45.54%。

img56

图1 2005—2009年湖北省水泥产量变化趋势

img57

图2 2005—2009年湖北省平板玻璃产量变化趋势

(二)湖北省建材工业科技发展现状

1.省内高校众多,科研实力雄厚

我省是科教大省,拥有丰富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科研基础扎实,研究开发实力雄厚,省内设置材料学科的高等学校有20余所,建成了一批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生产基地。如武汉理工大学的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绿色建材及制造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科技大学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高温陶瓷重点实验室、国际玻璃研究中心等。此外还有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葛洲坝水泥股份公司科研所等企业设立的研究机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科研基地和技术中心联合,初步形成了产学研合作推动湖北省建材工业科技发展的新局面。

2.行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已取得一定成果

在我省建材工业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的共同努力下,近几年建材工业取得了一大批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和显著经济效益的科研成果。据不完全统计,2008至2009年,我省各类建材工业科研机构共获得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硅酸盐学会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建材工业技术革新奖三等奖等8个奖项。2007年湖北三峡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的浮法玻璃熔窑燃油改天然气技术改造工程获当年全国建材工业技术革新奖二等奖;2001至2004年,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主的科研单位承担的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及其工程应用开发、水泥回转窑动态检测和调整技术等项目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湖北省建材工业承担了一批国家科技攻关、863、973等重大课题,在高性能水泥、深加工玻璃、新型墙体、高档瓷砖、绿色生产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促进了建材工业的产业结构升级。

3.产业整体技术明显提高,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我省建材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与20世纪末相比有明显的进步,特别是在技术装备水平、产品质量和档次等方面。2008年,新建项目大冶尖峰水泥有限公司5000t/d、葛洲坝水泥厂子陵5000t/d等5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建成投产,2009年又有13条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线相继投产,新型干法水泥已成为我省水泥行业的主导产品,实物质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水泥产品结构逐步趋向合理。2008年,武汉长利玻璃厂1100吨/日浮法玻璃生产线,是目前国内单窑产量最大的浮法玻璃生产线。高档加工玻璃如汽车玻璃新建成投产的主要项目有荆门福耀玻璃公司年产100万套汽车玻璃生产线,该项目提升了我省高档深加工玻璃的生产技术能力,基本能满足中南市场对汽车玻璃及配件的需求。新型建材建成投产的主要项目有荆州菲利华石英玻璃股份有限公司高纯、超纯合成电子用石英玻璃项目、福建亚通公司(仙桃)年产4000吨PVC管材项目、湖北富湖非金属产品开发公司(鄂州)年产2.5万吨纳米锂基膨润土项目和武汉江夏广夏龙源墙材公司年产300万平方米石膏砌块项目等。这些项目的投产实施有效改善了我省建材工业的产业结构,提升了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4.企业创新实力有了一定突破

目前,湖北省规模较大的建材公司主要有长利玻璃、明达玻璃、三峡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华新水泥、葛洲坝水泥厂等,部分龙头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对整个行业有一定的带动作用。武汉长利玻璃公司的900吨级、以天然气为燃料的浮法玻璃窑富氧燃烧技术被认定为国内领先水平。三峡新材于2007年开始的浮法玻璃熔窑燃油改天然气技术改造工程,已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推广实施,实现浮法玻璃节能新突破,并于2008年底被湖北省科技厅等相关机构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其生产的超白玻璃成为上海世博会中标产品。2007年华新水泥黄石分公司将煤磨电除尘器改造为脉冲袋式除尘器,每年可减排粉尘8000吨;2008年华新水泥研发的HXLM4300立式矿渣磨、HXM5×15m和HXSM6×12m大型滑履磨、HXML11×3m混合机、HXXF型高效选粉机、HXDT型系列高效斗式提升机和高效窑外分解回转窑6个项目通过专家鉴定,由华新水泥自主研发完成的这些装备已取得创新性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HXSM6×12m大型滑履磨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将对我国大型粉磨装备、大型水泥生产设备及粉状物料输送设备等的自主研发与产业技术水平提升产生重要的示范作用,其中3个项目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与此同时,建材工业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迅速,不断闪现科技创新的亮点,2009年湖北菲利华石英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入选湖北省最具投资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三)湖北省建材工业科技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创新意识不强,科技氛围不浓

建材工业是重要传统产业的观念已根深蒂固,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对于建材行业的发展,大多只关注产能、产业结构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手段,更多地是从政策和市场的角度入手;以科技为支撑,全面提高建材行业产品、装备、生产技术的观念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只有立足现实,以市场为导向,加强科技投入,以新技术为手段才能彻底解决产能过剩、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2.缺乏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湖北省高校众多,科研基础较好,省内拥有一定数量的建材相关科研机构,但作用未充分发挥。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代表的建材科研机构,每年都承担着很多国家级研究项目,但这些项目在省内得以转化投产实施的屈指可数。基于对建材行业传统性质的认识,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相关部门,对建材科研成果转化的意识都不够强。同时建材工业的科研项目在产业化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尤其是一些大型装备的成果转化所耗资金更加多,单靠一方力量难以承担,投入力度十分有限,导致成果转化率比较低。

3.整体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省建材行业目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装备较少,且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或装备多属引进技术二次开发、模仿制造、局部创新。此外,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行业领域分布不均也是制约我省建筑产业发展的一个严重问题。2008年全省生产卫生陶瓷497万件,建筑陶瓷9 433万平米,几乎全为中低档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高档陶瓷产品较少。长期以来,具有一定科技含量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新型建材企业和产品明显发展不够,行业增长方式仍较粗放,新型建材(包括新型墙材)工业产值只占全省建材工业总产值的40%左右。而新型墙材及其它各类新型建筑材料是目前建材工业发展的重点,加强这类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有利于提高我省建筑材料行业在全国市场上的竞争力。

4.建材企业规模偏小,技术水平不高

我省建材龙头企业仍然较少,建材行业整体水平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上的地位。整体来看,当前省内除华新水泥外,其它建材企业在国内的影响都比较小,企业实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此外,省内建材企业产品品种单一,新品种较少,缺乏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产品。当前我省的房建材料技术装备与产品质量的不足比较明显,非金属矿物深加工技术也亟待提高和转化。同时,为适应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建材产业产能和产量也呈现高速增长态势,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十分突出。针对以上问题,只有提高行业技术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实现节能降耗,使建材工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湖北省建材工业发展的科技需求

(一)改变建材工业大而不强的现状需要加强科技支撑力度

我省建材工业整体状况大而不强,当前要以大力促进建筑业发展为导向,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推进建材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以消化、吸收为主的创新模式转向以自主创新为主,从模仿跟进走向超越。通过建材行业科技水平的提升,推进我省建材工业发展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质量效益型现代化产业,并且要具备强大市场竞争能力,实现由建材大省向建材强省的飞跃。

(二)延长建材工业产业链需要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的开发

我省建材工业发展的另一个重点领域是延长建材工业的产业链,加强对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的开发,研究低品位原料、燃料的利用和工业废弃物的资源化技术,促使建材产业从污染大、资源消耗多的传统工业向环保工业转型,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2008年湖北省工业固体废弃物总量为5 014.17万吨以上,综合利用率仅为74.72%,由于综合利用和处置率还不够高,这些固体废弃物大都已成为严重的污染源。而当前我省废旧资源的利用率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大量可再生资源尚未得到回收利用,流失严重并造成污染。建材工业应充分发挥其行业特点,弥补行业劣势,延长产业链,提高环境贡献,消耗工业废弃物的同时取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适应低碳经济发展需要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研发

建材工业是工业领域六大耗能产业之一,其排放的温室气体、颗粒物、氮氧化物等也居各产业前列。要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形式,必须加强节能减排相关技术的研发,建材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包含生产全过程和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节能减排控制,对生产过程而言,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有害的原材料,并在全部排放物和废物离开生产过程以前,尽最大可能减少它们的排放量和毒性;对产品而言,旨在减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从原料提取到产品最终处置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四)增强建材企业竞争力需要提高企业管理及生产控制信息化水平

湖北省建材工业的龙头企业、规模企业较少,大部分企业属于中小型企业,缺乏科学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技术。研究开发用于企业生产过程控制和管理的信息化技术,以信息化带动和提升建筑材料的生产技术、质量和管理水平,可以为企业的健康运行提供保障,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对于我省大部分建材企业而言,受制于传统产业的思想意识约束,还十分缺乏对企业科学管理及生产控制的重视,而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企业向大型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管理水平、信息化程度都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因此我省建材企业需重视管理信息化技术、生产过程自动控制信息化技术的研发和引进,为新生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保证。

四、湖北建材工业科技发展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创新型湖北和两型社会建设为目标,以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技术工艺装备结构为重点,全力支持建材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形成若干以大型企业集团为主导、产业链完整、技术水平高、配套设施完善、具有循环经济功能的产业基地,构筑符合国家区域战略定位、满足市场需求、优势互补的湖北省建材工业发展新格局。

(二)战略目标

根据我省的要素禀赋条件和现有的产业基础,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引下,建材工业在“十二五”期间要以“绿色化”和“节能”为总体目标开展科技研发。建材工业“十二五”期间的具体战略目标为:

1.构筑技术联盟,提升研发实力

发挥现有研发平台技术基础优势,针对各个行业设立专门研发机构,提升研发实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在行业协会的指导下,构建一个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联盟,实现产学研优势互补。“十二五”期间应加强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大对水泥、玻璃、新型房建材料等行业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争取在“十二五”末期实现由水泥回转窑处理城市垃圾技术的应用;提高平板玻璃深加工率,使其达到40%的水平;加强新型房建材料产品的研发,力争在2015年末,实现新型建材工业产值只占全省建材工业总产值的60%的目标。

2.大力发展有利于循环经济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

努力研制开发出有助于节能降耗,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如粉尘回收技术、化学脱硫技术、钢渣和电石渣资源化技术等,同时应用环保在线监测系统,对污染排放进行实时监控,使全行业综合能耗降至全国平均水平,彻底扭转传统产业污染大,资源消耗量大的局面。此外,加强有利于建材工业节能降耗的大型、新型装备研发,在水泥行业重点研制大型立窑水泥熟料生产装备、新型干法水泥烧成装备、水泥窑烟气排放检测装置等;在玻璃行业重点开发生态建筑玻璃生产线、汽车玻璃原片生产装备等。要争取重要装备水平保持国内领先,部分基础较好的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3.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实现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建材工业必须与现代建筑业相适应,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带动我省建材工业竞争力的整体提升,力争其在全国的位次上升一位;同时,加强水泥、玻璃、混凝土行业的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力争实现全行业规模化生产;以科技带动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未来五年建材生产应以新型墙体材料、高档深加工玻璃、石膏矿渣水泥、绿色耐火材料等新型建筑材料为主。

(三)主要任务

1. 建筑材料清洁生产技术的研发与改造

目前我国已开始在水泥行业推广应用的电收尘器和防爆型煤磨袋式收尘器收尘效率达99.75%和99.8%,能有效减少煤磨排出的含煤粉气体,不仅减小了对环境的污染,还节约了资源,但该项技术在我省还需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玻璃工业的清洁生产主要涉及到熔窑的烟气治理以及废水、废气处理和废旧玻璃的综合再利用。在大气污染方面,玻璃工业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粉尘,目前已开始研究的浮法玻璃用硅制原料清洁生产技术、烟气脱硫除尘技术等都有十分重要的减排意义。“十二五”期间应更加注重对清洁生产技术的研发和改进,适应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主题。

2.工业废弃物循环再利用技术研发

为充分利用工业废弃物,应加强对固体废弃物新型破碎、粉磨、分选、储运、运输、干燥、焚烧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大力发展各类固体废弃物在各种墙体材料、水泥、混凝土等产品中的加工应用技术、工艺与装备。目前我省水泥行业年消耗各种矿渣1 500万吨,但协同处理城市垃圾、钢渣、电石渣等工业废物的资源化技术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尤其是水泥行业协同处理城市垃圾专项技术应作为“十二五”期间建材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3.绿色、环保、节能新型建筑材料研发

近年来,对新型建筑材料的科研投入仍有不足,应用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滞后,产品更新换代能力弱,严重地影响了新型建筑材料产业的发展。“十二五”期间,应重点研究绿色、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及其制品的生产和应用技术,为绿色建筑和生态健康人居环境提供所需材料。加强对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相关技术的研发,着力打造新型建材产业集群。

4.建材企业管理及生产控制信息化技术研发

建材企业多应用传统、单一的企业管理和生产管理模式,对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和生产控制技术的应用还有待提升。“十二五”期间我省应积极加强建材企业生产控制信息化技术的研发,加大对现代企业管理方式、技术的推广,使建材企业采用信息技术,实现工业生产全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首先要加快企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控制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使用计算机试生产过程控制技术和计算机集散控制技术改造现有大中型企业的生产线,实现工业生产智能化。其次,大中型企业应加强企业内部办公网络建设,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使企业决策走向科学化。第三,实现行业信息管理网络化。以建材行业协会为主导,大中型建材企业为依托,建立行业相关信息网络平台,实现行业内技术、经济、市场信息的高速互通。

五、湖北省建材工业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

我省建材工业基本形成了以玻璃和水泥为主导的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在全国大致处于第六、七位的水平,为我省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根据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我省建材工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十二五”期间应将水泥、玻璃及新型建筑材料作为我省建材工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一)玻璃产业

当前,普通浮法玻璃可能面临的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可通过先进的浮法技术对现有的浮法技术生产线实施改造,改造现有普通浮法玻璃生产线的原料、熔化、锡退、切裁等系统,在线安装深加工设备,生产国际先进的太阳能发电和电子信息、建筑节能用超白、超薄玻璃、ITO(氧化铟锡)导电膜玻璃、Low—E玻璃等,通过技术结构升级带动产品质量升级,优化产业技术结构。由于玻璃工业规模越大,生产成本越低,同时由于国家节能降耗的要求,对规模以下的玻璃生产线报批限制趋于严格,所以在玻璃生产线、生产装备的开发上,应重点关注大型装备技术的开发,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关键技术:超薄、超厚、高透浮法玻璃技术;low-E中空玻璃生产技术;高档浮法玻璃深加工技术;玻璃窑炉富氧及全氧烧结技术;余温综合利用技术;回收废玻璃生产新型建材技术;大吨位熔窑技术;原料窑外预烧技术;导电玻璃技术;汽车玻璃原片生产技术。

重点产品: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浮法平板玻璃、电致变色玻璃、光致变色玻璃、硬镀膜多功能玻璃、超亲水自洁净玻璃、制镜玻璃、中空玻璃、折光玻璃、防静电和抗电磁波干扰玻璃、天线玻璃、蓄光玻璃、建筑装饰微晶玻璃、防火防盗玻璃、高硼硅浮法玻璃、铝硅酸盐玻璃和锂铝硅低膨胀浮法玻璃等。同时,还应配合我省产业布局,加大对汽车玻璃原片的研发力度。

(二)水泥工业

在水泥工业中,重点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装备、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节能环保技术、资源利用技术、矿山综合开采技术、低成本材料改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染排放,改善我省水泥行业产品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垃圾、工业可燃废弃物等,增强水泥工业的环境贡献。

关键技术: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采用新型袋式除尘器改造原有静电式除尘技术、水泥烟窑气在线监测装置、综合利用工业废渣生产水泥技术、低二氧化碳排放水泥品种应用技术、新型干法水泥工业节能降耗技术、磷石膏生产水泥技术、水泥工业粉磨及烧成系统节能技术、综合利用可燃废弃物应用技术、水泥废气脱硫脱硝技术、工业废渣生产水泥技术、高性能水泥生料催化剂技术、水泥外部活化新技术、煅烧工艺粉尘治理技术、烘干工艺粉尘治理技术及粉磨工艺粉尘治理技术、低环境负荷凝胶材料。

主要产品:散装水泥、碱激发水泥、石膏矿渣水泥、活性氧化镁水泥、耐火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水泥制造及相关工艺大型装备。

(三)房屋建筑材料

当前发展我省房建材料工业应努力实现主导产品的生产装备规模化,产品质量满足各类建筑的用材需要。着重研究和开发各种低环境负荷、高性能建筑材料,增加利用工业副产物和废渣生产墙体材料,为寿命较长的建筑研发制造高性能的结构工程材料、节能材料,研发高密封性、节能效果好的门窗材料。

关键技术:新型防水材料技术、新型保温隔热材料技术、新型墙体绿色制造工艺与设备、复合型墙体结构件工业化制造技术、热塑性复合材料和高性能节能门窗的制造与配套技术、新能源材料技术、轻型墙材制造技术。

主要产品:保温墙材、轻型墙材、新型承重墙材、建筑防水材料、保温门窗、非金属矿深加工技术、绿色耐火材料、轻集料混凝土建筑砌块、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

六、湖北省建材工业科技发展重大专项

(一)高档深加工玻璃技术研发

我省当阳市硅砂资源品质优良,储量丰富,为玻璃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资源条件。同时,我省的地理位置优越,具有玻璃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以长利玻璃为代表的重点玻璃企业已共同形成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玻璃工业,但玻璃工业总体规模不大,较为分散,高附加值的产品较少,玻璃深加工率仅为20%左右,而国外玻璃深加工率达50%~60%.大力发展高档深加工玻璃,有助于产品结构调整,避免集中大量生产普通浮法玻璃而带来的产能相对过剩问题,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我省玻璃工业的产业竞争力。随着电子、生物、安全、新能源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发展,对相关深加工平板玻璃材料的需求也十分旺盛。

(二)水泥窑协同利用工业废弃物及城市垃圾相关技术和装备

水泥回转窑内温度高于1700℃,适宜处理有毒、有害及可燃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用工业废弃物及垃圾替代燃料,其产生的热量可用于水泥熟料烧成,燃烧产生的灰渣还可作为生产水泥的原料,实现了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同时,当前省内采用立窑等落后生产工艺的企业还占相当大的比重,使我省水泥工业整体能耗较高,粉尘排放污染问题也比较严重。重点发展水泥窑协同处理工业废气物及城市垃圾,能够提高水泥工业的综合环境贡献。建立成熟的水泥回转窑处理工业废弃物及城市垃圾技术,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工业废弃物及城市垃圾预处理技术及装备的研究,增强垃圾分类意识,以便于分选出可作为替代燃料和替代原料的废弃物。我省黄石、鄂州、宜昌水泥矿产资源丰富,拥有生产能力在全国名列前茅的华新水泥股份公司和全国最大的大坝水泥生产基地葛洲坝水泥厂,产业发展基础较为扎实。同时,国家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住房建设等项目,对水泥制品的需求潜力巨大,我省发展水泥行业符合市场需求。“十二五”期间我省水泥行业还将持续发展,但必须加强引导,严格限制新建项目的规模,并且要求新建项目必须同时兼备垃圾处理或者余温发电的功能。

(三)新型功能性房建材料相关技术和装备

湖北省房建材料具有一定产业基础,拥有年产300万M2的高强石膏板生产线,2008年省内新型墙材生产企业达到1188家,新型墙材产量达到190亿块标砖,比上年同期净增30.6亿块标砖,同比增长19.12%.随着节能建筑的发展,对墙体、门窗等建筑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适应节能建筑需求的新型建筑材料将成为市场的主流。绿色建筑材料的技术要求较高,针对湖北省的地理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以节能建筑的理念为引导,突出整体概念,系统发展绿色房建材料产业有利于我省在建材工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七、保障措施

(一)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加大政策引导力度

传统行业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离不开政策的引导和国家的扶持,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节能减排治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向绿色建材的方向努力。现阶段应加强对不符合环保节能要求的落后技术的淘汰力度,坚决杜绝高环境负荷的新生产线开工,制定中长期规划,逐步改造原有的落后技术、设备、工艺,明确湖北省建材工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形成整体化观念,注重配套产业的打造与合作

建材工业的产业关联度较高,彻底解决产销脱节、结构性过剩等问题,就必须将以全局观、整体观来指导建材产业的发展。注重物流业和建材工业供应链的打造,注重产品市场的培养与适应,深入了解市场需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技术投资。

(三)推进产学研合作,建立建材工业技术联盟

我省建材工业科技发展战略的实施离不开有力的科研力量的支持,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联盟的建立是提高我省建材工业科研力量的有效途径。武汉理工大学所属的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绿色建筑材料及制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在水泥混凝土、玻璃、陶瓷、房建材料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而华新水泥、长利玻璃等大型企业的研发力量也很强大。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体系,实现研发力量的强强联合,能有效提高行业自主创新能力。

(四)重视建材工业标准的宣传与贯彻,为建材科技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当前我省应根据国家的相关标准,以建材行业协会为主导,积极参与国家相关建材行业的标准制定工作。在建材行业领域,大力宣传相关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建材产品、装备的研发有据可循。

(五)提升行业信息化水平

完善产业相关信息数据库,有利于建材工业的技术预见,明确研发力量投向,避免研发盲目性。建立环保预警机制,严格限制行业环境污染排放,提高行业环保水平。建立建材工业国内外技术信息库,避免知识产权纠纷,减少重复研发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