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湖北省环境保护与环保产业发展科技战略研究

湖北省环境保护与环保产业发展科技战略研究

时间:2022-08-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低碳技术逐渐成为国际环境保护科技的重要发展方向面对全球变暖的巨大挑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全球各国共同的责任。在探索解决途径的过程中,低碳经济应运而生,被世界各国认为是唯一可行的从根本上缓解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

报告十八 湖北省环境保护与环保产业发展科技战略研究

研究依托单位: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专题组长:汪少敏         

主要研究人员:颜慧超 盛建新 林 洪 

       王少雨 邹 畅 王爱群 

       刘成付 张 斌 任 津 

一、背景介绍

(一)环境保护的由来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由于工业发展中人类无限制的利用自然资源,无节制的排放废气、废水、废渣,造成严重的各类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问题,如历史上著名的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等全球十大环境污染事件,以及目前被全人类密切关注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为了解决及减少经济发展带来的各种环境问题,保障人类的生命安全,各国政府相继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保护环境

(二)环保产业的形成与界定

随着各国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环保产业应运而生,并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兴起。环保产业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最密切的结合点,既顺应了现代社会治理环境问题的强烈要求,又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是未来经济发展中最具潜力的新经济增长点,正逐渐发展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

对于环保产业界定,国际上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方法。狭义的环保产业是针对环境问题的终端治理而言,指在环境污染控制与减排、污染清理以及废弃物处理等方面提供设备和服务的行业,即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所进行的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品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施工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主要包括产品生产、营销以及环保技术开发、环境工程设计施工、环保咨询服务、三废综合利用、自然生态保护等一系列生产经营活动,其核心内容是环保产业生产及其相关的技术服务。广义的环保产业是指针对产品的生命全过程,即生产、使用及废物的环境安全处置与再利用而言的,它不仅包括狭义的内容、还包括涉及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洁净技术、产品使用过程中的洁净产品、节能技术、工艺以及绿色设计。一般认为,狭义环保产业的定义内容可视为环保产业核心,而广义的环保产业定义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但由此可能会误导将所有与环保有关的企业都纳入环保产业,从而无限的放大环保产业的界限,显然是不合理的。

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环境保护相关产业状况公报(2004)”中对环保产业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我国环保产业的范围主要包括环境保护产品、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服务和洁净产品四大领域。其中环保产品指用于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设备、材料和药剂、环境监测仪器仪表;资源综合利用指对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的加工处理,以及利用废弃物生产的各种产品;环境保护服务指为环境保护提供的相关服务活动;洁净技术产品指洁净生产技术与设备、高效能源开发与节能的技术及设备、生态产品等方面内容。该分类对传统意义上的环保产业内涵进行了一定的扩展,比较符合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实际。

二、国内外环境保护及环保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国外环境保护及环保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1.国外环境保护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

(1)环境污染防治要求的提高推动环境保护科技与多学科不断交融

随着污染问题的日益复杂化、多元化,污染治理难度不断加大,环境保护科技逐渐由单一的物理、化学方法向信息、生物、生态、纳米等前沿技术、高新技术相融合,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如环境地学、环境气象学、环境医学及环境生物学等新兴学科不断涌现。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污染问题的日趋严重,一些国内外环境科学研究者从生物学的角度研究生物与受损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调控机理,并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环境生物学相关理论日益完善,环境生物学应运而生,该学科的诞生丰富了环境科学的研究手段,大大加快了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

(2)环境保护科技由单一的末端治理技术向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技术转变

在经过多年的环境污染治理之后,发达国家通过经验教训已经验证了一个观点,即通过研发单一的末端治理技术来治理污染得不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环境问题的解决不是孤立的,必须通过全过程控制来实现,必须在产业过程中引入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理念,把绿色技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环境污染控制技术融入整个生产过程。如德国1996年通过的《物质闭路循环与废物管理法》和日本2000年通过的《促进建设循环型社会的基本法》都是为了推动环境保护科技由单一的末端治理技术向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环境技术转变。

(3)环境保护的全球化导致环境保护科技的国际合作日益紧密

由于环境污染的迁移转化特性及扩散效应,导致环境问题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性问题,环境污染的控制需要全球各个国家的通力合作,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斯德哥尔摩公约》、《巴塞尔公约》等国际公约相继签订,2009年12月联合国又再次召开了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会议形成了《哥本哈根协议》,进一步推动了环境保护科技向更广泛的国际合作迈进。

(4)低碳技术逐渐成为国际环境保护科技的重要发展方向

面对全球变暖的巨大挑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全球各国共同的责任。在探索解决途径的过程中,低碳经济应运而生,被世界各国认为是唯一可行的从根本上缓解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而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各国纷纷出台了推动低碳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如欧盟的《碳捕集与封存指令》、英国的《气候变化法案》、日本的《低碳社会行动计划》、澳大利亚的《减少碳排放计划》等。英国首相布朗甚至指出低碳技术是继蒸汽机、内燃机和微处理器之后的第四次技术革命,充分显示了低碳技术在未来科技竞争中的重要地位。

2.国外环保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1)环保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重要支柱产业

近年来,环保产业受到世界发达国家的普遍重视,一直保持快速的发展势头,成为强有力的国际经济新增长点,并成为许多国家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技术支撑,环保产业已成为部分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发达国家,环保产业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逐渐向多种新技术和服务部门延伸。环保产业技术创新受到大力的鼓励和支持,更多的私有和公共投资用于环境技术的开发和示范应用。

(2)环保技术及产品高科技化趋势明显

环保技术正向深度化、尖端化发展,产品不断向普及化、标准化、成套化及系列化方向发展。目前,包括新材料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在内的新技术正与环保产业加速融合。在大气污染、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及设备开发方面出现一大批科技含量较高的技术和产品。如在大气污染控制与治理方面,一些新的除尘技术正处在研究和试验阶段,如声波辅助清灰、微粒凝聚技术、高压蒸汽喷射、带电湿式除尘和复合式除尘等,这些新技术将为传统的除尘器领域注入新的活力。而污水控制与处理方面,生化法处理技术近来也有新发展,如美国杜邦公司开发研制的活性污泥——粉末活性碳法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由于其氮、磷去除率高而被美国环保局加以推广,产业发展日益呈现高科技化发展趋势。

(3)环保产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目前,发达国家之间环保技术装备水平接近且各具特点,美国的烟气脱硫、脱氮技术,日本的烟气除尘、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德国的污水处理技术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因为发达国家国内环保市场已日趋饱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环保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政府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其环保产业的增长速度正逐步加快,从而吸引了众多发达国家环保企业竞相参与发展中国家环保市场竞争。1997至2004年间,发达国家向中国、墨西哥、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输出的环保产品已经占其整个输出的90%。

(二)我国环境保护及环保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1.我国环境保护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

(1)环境保护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2007、2008连续两年国家环境保护科技科研课题经费数均超过4.3亿元(环保系统统计数据),且“十一五”其间,国家特将“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写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并于2009年初水专项正式启动,专项总预算356.51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41.68亿,专项将一直持续到2020年。可见,国家对环境保护科技在国家可持续发展、保障民生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视,强烈希望通过环境保护科技的发展和突破提高我国整体的环境科技水平,提升我国应对环境污染问题的能力。

(2)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形成

为增强环境保护科技创新能力,国家在“十一五”中期确立了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环保标准体系建设和环保技术管理体系三大环保科技工程,计划在“十一五”末建成30家国家环保重点实验室和50家环保工程技术中心,为环境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供物质基础保障,为不断改善环境质量、保障人体健康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政府将继续加大对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我国环保技术开发能力、推进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动环境保护科技自主创新进程,不断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促进环境保护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3)环境保护科技的重点正逐步向应对环境风险、服务民生转移

传统环境保护科技的着重点主要在于工业末端的污染治理,随着污染问题的复杂性,国家对环境保护科技的作用认识不断加深,环境保护科技逐步以解决当前和未来面临的重大资源与环境问题为重点,更加关注环境与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关注人类生产方式的转变,关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关系、人与自然等人类社会发展的协调与和谐问题等,环境保护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导向作用愈加显现。

2.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环保产业总体规模迅速扩大,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环保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达15%左右,2005年环保产业总产值已超5000亿元,2006年约6000亿元,2007年7000多亿元,2008年超过9000亿元,2009年达到10000亿元。产业规模年增长率高于国家GDP年均增长率,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国家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技术水平提高迅速。在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垃圾焚烧发电、除尘脱硫方面,已具备自行设计、制造关键设备及成套设备的能力;环境监测、工业一般废水治理、烟气净化、工业废渣综合利用等技术已达国际水平。产业领域不断拓展,逐渐由环保设备制造、环保药剂和材料、废旧资源综合利用等传统领域向清洁生产、低公害产品、环保技术服务等新兴领域拓展。

(1)环保产业的发展重点逐步由为“末端治理”服务向“源头预防”服务转变

由于环境容量和资源短缺的压力继续增大,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需求增加,环保产业的发展方向也将发生相应的改变,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重点将逐步由单纯的为“末端治理”服务向为“源头预防”服务转变,环保技术发展重点也逐步由末端治理技术向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以及洁净产品技术转变,并且这种趋势正在逐步显现。

(2)环保产业正在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新经济增长点,并正式步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行列

我国已将环境保护列入基本国策,环保产业已成为我国长期大力发展的战略性产业,环保产业获得政府支持的力度越来越大,目前已经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环境保护工作向产业化方向转化速度的加快,使环保产业渗透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效益明显,环保产业正逐渐成长为拉动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

(3)环境保护服务业迅速发展,并成为环保产业的主导力量

发达国家环境产业的发展经验表明, 在环保产业总体规模达到一定的水平后,环境服务业的市场需求规模将不断增大,环保服务业从而得到迅速发展,并推动环保产业快速发展。在目前世界环境市场中,环境服务业产值约为环境产业总值的50%。而2007年我国环保服务业占环保产业的比重仅7.12%(2007年环保产值为7025亿元,环保服务业为500亿元),环境服务业发展空间巨大。环境服务业的发展将可以进一步把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力量整合起来,形成巨大的产业力量,实现环境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扩大产业就业,提供环境服务业创业舞台。

总的来说,近10年是我国环境保护科技与环保产业发展最迅速的阶段,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整体差距正在不断缩小,环境保护科技与环保产业发展为全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还应看到我国环境保护科技与环保产业自身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环境保护科技研究领域相对雷同,重复研究,导致研发资源浪费;环境保护科技面向整体的系统研究力度和深度仍不够,单一的技术研究仍占据主流;国家级的专业化环境保护科技研发平台相对缺乏,环保技术的创新体系建设严重滞后于环保产业发展速度;由于环保产业是政策依赖型产业,国家相关政策的不完善严重制约了环保产业的发展。未来5至10年将是国外环保企业进入我国抢占环保市场最突出的时期,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对我国环保产业将带来极大的冲击,因此,我国必须积极推动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和优化环保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引导环境保护科技面向产业发展需求服务,实现朝阳产业的快速成长。

三、湖北省环境保护及环保产业发展形势

(一)湖北省环境保护总体情况

“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把改善环境质量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施“两圈一带”战略的重要内容。在我省新一轮机构改革中,设立了省环保厅,并将其由省政府直属机构调整为省政府组成部门,增加了职责,强化了宏观调控职能。在此基础上,我省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组织实施污染减排,环保专项治理,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强化环保审批核查,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提升环境执法效能,开展环境制度创新、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省级排污权交易办法、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保执法监察力度,进一步增加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在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群众消费水平明显提高的情况下,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下降,主要河流水质总体上保持稳定、局部地区水环境质量状况有所好转,全省监测水源地年水质达标率进一步提高,大部分城市空气质量良好,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快,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全社会关心和参与环境保护事业的良好社会氛围初步形成,环境保护取得了较大进展。

(二)湖北省环境问题分析

1.结构性污染更为突出,重化工业污染仍是污染控制的重点

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是近代中国最早开发的区域之一,为中国现代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的同时,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湖北省产业发展阶段尚处于工业化初中期阶段,工业结构仍偏重,许多地区仍以传统制造业为主,装备水平较低、技术水平落后,造成能源消耗较高、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较大、污染较为严重等问题。“十一五”以来,湖北省工业废水排放主要集中在化工、黑色金属冶炼、造纸三个行业,合计占到总量的50%以上;工业废气排放主要集中在黑色金属冶炼、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水泥制造、火力发电四大行业,合计占到总量的7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排放主要集中在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合计占到总量的70%以上。全省的结构性污染特征十分明显。

2.城市化步伐的加速,导致城市生活污染呈增长态势

2008年湖北省常住人口为571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581万,预计到2015年我省常住人口将达到5913.91万,城市化水平将达到55%,城镇人口将达到3252.65万。城市化进程是一把 “双刃剑”,一方面,城市化过程推动了区域经济增长,提高了科教文卫发展水平,改善了居民生活质量与思想观念,促进了社会进步;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对能源、资源的需求进一步提高,污水、垃圾、废气等污染物产生量持续增加,电磁辐射等新型污染逐步显现,噪声扰民现象日益突出,“热岛效应”进一步加剧,城市及周边地区资源、环境将面临巨大的压力,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将不断加剧。

统计结果显示,2007年湖北省城市污水处理率为63.2%,位列中部六省的第四位,全国31个地区中的第15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41.9%,位列中部第5位,全国第26位;17个重点城市中,空气质量达标比率为58.8%,其中10个城市符合国家二级标准、7个城市符合三级标准,无城市符合国家一级标准。据此可见,在城市化进展进一步加快的过程中,城市环境恶化趋势也随之加快,环境问题将逐步成为制约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3.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面源污染亟待控制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省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传统粗放型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许多环境问题日益凸现,农村生态环境令人担忧,农村环境质量逐步恶化,严重威胁着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制约了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城镇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欠账严重,导致生活污染日趋严重,生活污水及垃圾未能得到集中有效地处理。随着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以及长期过量使用化学肥料、农药、农膜,导致降水所形成的径流和渗流把土壤中的氮和磷、农药以及牧场、养殖场、农副产品加工厂的有机废物带入水体,造成水体质量恶化。同时,随着城市污染型工业企业向农村转移,对农村环境也形成了极大的破坏。

统计显示,我省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约23600万吨,生活垃圾约118万吨,绝大部分未经处理排放。畜禽养殖产生的COD达46.99万吨,氨氮量达10.09万吨,70%以上畜禽养殖废水未经过净化处理随意排放。2007年我省施用农业氮肥142.8万吨,磷肥63.5万吨,复合肥69.6万吨;农药为13.56万吨,而利用率仅为30%左右;使用塑料薄膜5.84万吨、地膜3.09万吨。只有61.7%的农村人口饮水安全,38.3%的农村人口饮用水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质不达标情况。以上的农村环境问题,对广大农民群众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都形成了极大威胁。

4.地表水、地下水污染严重

湖北省是“千湖之省”,境内拥有大量河流、湖泊及水库。从总体上看,我省主要河流的干流水质较好,但长江部分支流如府河、通顺河、涢水、长港等已遭到一定程度的污染,而汉江支流水质总体则呈现中度污染,近年来汉江中下游流域多次发生“水华”,威胁流域沿线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同时除长江、汉江干流尚富余少量化学需氧量(COD)容量外,其他河流水环境容量已基本告罄,“优于水而忧于水”的矛盾较为突出。省控湖泊受氮、磷污染开始呈现富营养化趋势,城市内湖污染较为严重,武汉市湖泊50%以上劣于Ⅴ类,四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三)湖北省环境保护科技现状分析

1.优势分析

我省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基地,全省从事环境科学研究的科研院所林立,拥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科院水生所、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学院、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环境科学与工程研发单位,建设了一支实力雄厚的资源环境保护科技队伍,研究开发能力和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其中,武汉大学在生物质资源化学与环境生物技术、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等领域的研究水平国内领先,华中科技大学在固体废弃物处理与清洁生产、污水处理新技术及设备和烟气脱硫等领域研究实力雄厚,中国地质大学在在地质环境保护、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土污染防治与修复、固体废物资源化等方面形成了较强的优势和特色,中科院水生所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水环境治理技术方面在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在水环境,大气环境,环境污染治理及环境检测等领域研究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我省在烟气脱硫设备、环境监测仪器、纺织印染污水处理、造纸废水处理和碱回收设备、金属回收设备、“禁白”一次性餐具系列产品和设备制造等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此外,凯迪电力引进的垃圾发电、鄂重集团引进的粉煤灰新型建材生产线,将通过消化吸收成为我省又一新的高起点环保产品。

2.差距分析

近年来我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取得了较大进步,形成了一大批环境保护科技创新成果。但从总体看,我省环境保护科技应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环境瓶颈问题,重大流域性环境问题,环境突发事件的环境保护科技能力仍显薄弱,环境保护科技的发展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环境保护的需求还不相适应。全省开展环境保护科技研发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尚未形成与社会、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系,导致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环境保护科技成果体系不健全,成果难以得到应用和推广,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两层皮”,造成了全省环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企业污染治理技术水平整体不高、达标不稳定。

(1)环境科技研发体系不完善。截至2008年,我省环境保护科技相关省重点实验室有8家,仅占省级重点实验室总量的9%;我省与环境保护科技相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有3家,占全省国家重点实验室的16%.2008年,我省开展环境保护科技研发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4家,仅占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量的5%.

(2)环境科技资源分布不均衡。我省环境科技资源虽然很丰富,但是区域分布很不均衡,环境“科技条件鸿沟”突出,并日益成为全省环境科技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从2007年科技攻关计划中环境领域科技项目和科技经费的地域分布来看,全省共立项环境领域科技项目24项,资助经费459万元,武汉市获得资助的环境科技项目数和科技经费数分别为17项和401万元,占据全省项目总数和经费总数依次为70.83%和87.36%,而其他13个地市(州)获得环保科技领域的项目数和经费总额合计分别不到全省的3成和2成,科技经费资源分布极不均衡,日益阻碍着各地市环境科技研发实力的增强和环境科技水平的提高。

(3)支撑环保产业发展的环境保护科技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和创新体系力量还相当薄弱,由于环保企业整体经济规模偏小,导致环保企业技术开发投入严重不足,使得企业技术及产品的整体水平不高,只能在低水平、小规模上重复生产。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缓慢,部分环保相关研发机构的研究没有面向市场,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缺乏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由于投资不足,力量分散,很多科研机构无力搞中试,环保企业又无力投资扩大试验,造成“有技术,无产品”,科技成果转化不足,科技优势难以转化为产业优势。

(4)环境科技战略研究水平有待提升。近年来,在相关政府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全省开展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科技战略研究工作,为全省环保科技管理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决策支撑.但随着全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一些突发性环境问题的不断涌现,原有的环境保护科技战略研究显得力度不够,尤其是重大研究和调查项目较少,基础数据严重缺乏,更有甚者,有的数据失真,不能真实反映当前全省环境真实状况和情况,凡此种种,难以满足解决复杂环境管理问题的种种需要。

(四)湖北省环保产业现状分析

1.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形成了一定的产业特色,但发展极不平衡

我省环保产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历时30余年。1997年以前我省环保产业总值一直在3~4亿元之间徘徊,最近10年尤以武汉市为龙头发展迅速。2007年全省从事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的单位有3175家,产业收入为285.7亿元,产业收入年均增幅达33.20%,高于同时期我省GDP17.89%的年均增幅,比全国环保产业收入平均增长速度高约2.5个百分点。“十一五”以来培育形成了湖北金洋冶金股份有限公司、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北绿世界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中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产值过亿元的资源再利用企业,初步形成了我省以资源综合利用为主的产业特色。但我省环保产业地域发展不均衡,2007年武汉市环保产业收入占到全省的70%,5000万以上环保企业主要集中在武汉,地市主要为中小环保企业。产业领域发展差距明显,传统污染治理的环保产品生产和环境保护服务业两个领域占产业总收入的比例不足10%(2004年统计数据),绝大部分的收入由资源综合利用和洁净产品生产贡献。

2.发展主体活跃,培育了一批骨干企业,但产业结构欠合理

全省环保产业发展以武汉、襄樊等中心城市为主,其中,2007年武汉市环保产业产值占全省的70%,拥有由国家环境保护部批准建立的武汉青山国家环保产业基地,重点发展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和脱硫成套技术与设备两个主导产业,是武汉市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全区环保产业产值已超过50亿元;襄樊积极打造“国家火炬计划节能环保基地”,着眼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率,科学规划了5大类、35个总投资31.8亿元的节能环保项目,形成了以湖北金洋冶金股份有限公司等为龙头的节能环保产业群。同时,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省已经形成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重要地位的龙头企业,其中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合加资源发展有限公司、湖北洪城通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相继上市;中钢集团天澄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所在的集团公司也均在筹备整体上市。虽然我省拥有产值过60亿的凯迪电力及10多家产值过亿的环保企业,但产值在5000~10000万元的企业却很少,企业总体规模偏小,技术装备落后,专业化水平低。

3.研发实力雄厚,支撑了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但整体创新能力不强

我省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基地,拥有丰富的环境保护科技创新资源和雄厚的科技创新实力。一是从事环境科学研究的科研院所林立,全省拥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科院水生所、中科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武汉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环境科学与工程研发单位。二是环境科学科研基地数量众多,全省拥有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煤燃烧、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岩石圈演化与矿产资源等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部委重点(专业、开放)实验室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1个,拥有国家科技部授予的“国家工业烟气除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大坝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环境保护部授予的“国家环境保护工业烟气控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工程中心4家。但由于环保企业经济规模偏小,导致环保企业技术开发投入严重不足,多数企业甚至没有专门的研发团队,使得企业只能在低水平、小规模上重复生产。而对于研究机构而言,缺乏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很多科研机构无力搞中试,环保企业又无力投资扩大试验,造成“有技术,无产品”,科技优势难以转化为产业优势。

4.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不强

随着环保产业竞争的国际化,我省环保企业积极与国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其中都市环保公司与德国DEUTSCHE BABCOCK 和Dr.SCHOPPE、法国ONYX、日本MHI和比利时SKG等公司都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武汉新天达美环保科技公司与日本东京大学教授、秋田县立大学松本聪教授合作开发“STCC污水深度净化处理技术”,此技术被省建设厅列为新农村计划中污水处理的唯一推荐技术,在我省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同时,我省环保企业在与国外合作交流的基础上,也积极走出国门,承担海外的环保工程,如凯迪电力成功打入印尼环保市场;武汉都市环保相继承担韩国、阿根廷、塞内加尔等国环保工程的设计与工程总承包。但我省环保企业还缺乏与发达国家环保企业直接抗衡的能力,很难打入发达国家的环保市场,目前还处于依靠价格优势进入发展中国家的阶段。

5.环保产业环境不断优化,但产业配套政策仍待完善

为推进全省环保产业发展,省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清洁生产审核、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等政策的制定,逐步形成了助推环保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但我省环保产业存在多头管理的问题,一直没有统一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造成产业发展目标不明确,思路不清晰。同时,在国家提出的扶持和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大政策背景下,我省一直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出台,缺乏具体的环境污染治理市场配套政策及环保企业信贷优惠政策,全社会对环保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较其他省份严重不足。

6.环保市场急速扩张,但省内环保产业发展严重滞后

根据“十一五”期间我国环保市场发展速度初步测算,2010年我国环保市场的年市场收入总值达8000~10000亿元左右。而我省环保产业由于发展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如现实需求与潜在需求差距较大、环保产业技术装备水平偏低、环保产业市场秩序较乱、环境服务业比重偏低等,使得我省现有的环保产业无法满足环保市场需求,形成了一种大商机与小产业的尴尬局面,为国外环保企业创造了机会,导致国外环保企业纷纷进驻抢占市场份额,对处于培育期的省内环保产业形成了强大冲击。

四、湖北省环境保护与环保产业发展科技需求分析

(一)湖北“两圈一带”重要发展战略的环境保护科技需求

“两圈一带”战略是湖北省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两型”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两圈一带”战略的实施,既为我省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又为我省科技发展尤其是环境保护科技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全省加强环境保护科技研发,促进环境保护科技进步,加速环保产业发展,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为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提供强有力的环境保护科技支撑。

(二)环保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

环保产业是伴随全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和实际需求而产生的新兴产业,环保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可以不断促进、支持环境保护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拉动全省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最具生机与活力的产业,被称之为“朝阳产业”。目前,我省虽然环保科技创新基础雄厚,但是环境保护科技实力、特别是环保企业科技研发实力不强,阻碍了我省环保产业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加快全省环境产业的发展需要有强大环境保护科技支持,所以,加强全省环境保护科技研发是全省环保产业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三)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科技需求

近年来,随着我省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经济、社会、科技等取得巨大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城市大气环境复合污染、城市物理污染(如光污染、电磁污染、辐射污染、视觉污染等)、水环境复合污染(有机物污染、氨氮污染、重金属污染等)、固体废物污染、重点流域水污染、富营养化、核产业发展中的核安全等突出环境问题,而全面推进环境保护科技进步,是有效解决我省城市化建设进程中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确保全省环境安全和落实国家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根本保证。

(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环境科技需求

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但同时传统、粗放式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农村环境问题。面对我省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饮水安全、食品安全、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及污染型工业向农村转移等问题,都需要依靠环境保护科技加以解决。土壤调查与修复、生态村镇建设、控制农村地区工业污染、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方面都需要以科技为支撑,开展相关领域的工作。

(五)绿色消费的环境科技需求

现有的产品生产方式由于缺少绿色设计和清洁生产规划,常导致环境的污染、能源及资源的浪费,有些产品还威胁到人体健康。某些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也消耗大量的能源资源。居民消费没有充分考虑到自然资源的稀缺程度及承载能力,一些资源稀缺型产品和高能耗产品的生产消费量较大。为应对这一问题,需要加强绿色生产技术和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推广,而大力发展绿色技术和产品都需要以强大的环境保护科技研发能力为基础。

五、湖北省环境保护与环保产业发展科技战略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服务总量削减、质量改善、风险防范为出发点,以支撑工业污染的全防全控为关键点,以推动“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长江经济带”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主要任务,重点解决我省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发展过程中重大环境问题,为环境管理提供科技支撑,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环境保护工作的历史性转变,从而推进环境保护产业得优化升级,快速提升全省环保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切实发挥环保产业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环境基础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为湖北区域发展战略服务的原则

以“8+1”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为服务对象,结合区域经济特点,针对区域龙头产业发展中的环境制约因素,开展共性、关键环境保护技术的研发,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实现我省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环境保护科技保障。

2.坚持为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战略服务的原则

围绕“科技兴环保”战略,以我省的科研优势为支点,鼓励产学研合作,增强企业环境保护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高科技含量环保产品在企业的转化率,发挥环保科技在产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为环保事业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3.坚持为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服务的原则

以制约我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为突破口,集中力量攻克我省环保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围绕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大东湖、梁子湖等重点流域和重要生态功能区、矿产资源开发地、重要工业区的突出环境问题进行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工作研究,实现污染的有效控制。

4.坚持为集成创新服务的原则

重点围绕我省的优势领域,遴选一批示范效益强的重大项目,通过关键技术、重大产品的创新突破,实现关键环境问题的解决。坚持以自主创新与消化引进创新相结合,自我发展与借力发展相结合的创新之路,有效集成多方资源,形成竞争优势,为社会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5.坚持为环境综合管理服务的原则

围绕我省的各项环保工作,以提高环境综合管理水平为目标,开展环境管理技术创新研究,建立以环境保护科技为基础的科学决策机制和标准体系,为未来五年环保工作的开展提供科技管理支撑,切实发挥环境管理在促进产业升级、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体健康方面的核心主导作用。

(三)战略目标

到2015年,在环保技术领域取得一批国内领先技术成果,在流域水污染修复、COD与氨氮同时去除、同时脱硫脱硝、交通污染防治、土壤污染修复等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抢占战略制高点;通过技术集成、引进消化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战略性环保产品,推动环保产业突破性发展,环保产业规模在“十一五”末的基础上翻一番,逐步发展成为我省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中部地区重要的环保产业发展基地。

研究开发目标:紧紧围绕湖北省未来五年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结合省级环保科技工作的需求和定位,不断加大全省环保科技投入力度,在现有的投入水平上,“十二五”末全省环保科技投入总体规模超过1亿元;集中力量研发和集成一批科技含量高、应用效果明显的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有针对性地遴选一批先进成熟的环保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进行示范、推广,有选择性地研究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技术成果。

平台建设目标:集成全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科研优势,建设1~2个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1~2个国家级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5~10个省级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5~10个省级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5~10个环保企业技术研究中心,10~20个校企研发中心和1个环境保护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形成一批优势学科和国内外知名的环境科技研发平台,努力构建以改善环境质量为主要特征的、能主动引导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体系。

产业发展目标:环保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资源综合利用、洁净产品生产等主导产业的地位将更加突出,环境保护服务、环境保护产品生产在环保产业中的比重明显提高,打造过50亿企业3-5家、过10亿元企业10家,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专业化水平高、市场扩张能力强的企业群。到“十二五”末,全省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在已建国家火炬计划武汉青山国家环保科技产业基地、国家环保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襄樊节能与环保产业化基地的基础上新建一批环保装备制造、资源综合利用、洁净产品生产等环保产业园区,形成一批重要的环境保护技术研发、设备制造、服务、出口等基地,巩固和扩大区域特色产业优势。

队伍建设目标:通过平台等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形成一支素质精良、结构合理的环境保护科技管理、研究、成果推广人才队伍,培育一批国内知名的环境保护科技人才和环保科技企业家。

(四)总体布局

“十二五”全省环保产业发展的总体布局是:充分发挥武汉、襄樊、宜昌等大中城市的科技、人才、资金及产业优势,进一步突出武汉青山环保基地及武汉东湖高新区环保产业集群在全省环保产业发展中的中心地位,不断提升襄樊、宜昌等地市的辐射作用,逐步形成“一区两圈”(一区即以武汉为中心的湖北环保产业发展核心区,两圈即环武汉环保产业发展圈和鄂西环保产业发展圈)的环保产业发展格局,促进全省环保产业集聚发展。

1.着力构建湖北环保产业发展核心区

以武汉市为中心,以武汉青山国家环保产业基地和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环保产业集群为主体,整合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江夏经济开放区和葛店高新区的资源优势,建设湖北环保产业的核心区。

加快武汉青山国家环保产业基地建设步伐,发挥其对环保产业发展的集聚化发展促进、技术创新推动及示范和带动作用,把它作为全省环保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充分依托武汉市环保技术人才、技术优势,抓住武汉城市圈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遇,加大武汉青山国家环保产业基地核心区建设力度,加快工业除尘、工业脱硫、垃圾处理、工业"三废"综合利用、环保工程服务等产业发展步伐,使之不断发展壮大。

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获批国家第二个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以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服务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变发展方式为重点,在现有的80多家重点环保企业基础上加快拓展企业规模,充分发挥在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环境监测仪器生产、水污染防治、物理污染防治设备、环境友好材料、节能与环境保护服务等领域的发展优势,大力发展过程控制和清洁产品,保持在国内火电脱硫领域的产业优势,加大推进垃圾处理产业壮大,努力将东湖高新区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环保产业基地。

逐步带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江夏经济开放区和葛店高新区环保产业的发展。

2.加快建设环武汉环保产业发展圈和鄂西环保产业发展圈

(1)环武汉环保产业发展圈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武汉市为核心区,以黄石、孝感、咸宁、仙桃、孝感、荆州等高新区为支撑点,重点建设环保设备制造、资源综合利用、洁净产品生产、环保服务等特色产业基地,带动武汉城市圈环保产业发展,最终形成市场体系、产业布局一体化的环武汉环保产业发展圈。

黄石市重点发展以除尘设备等为主的环保设备制造业,以粉煤灰、烟道灰、炉渣、煤矸石、尾砂等为主的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以转炉煤气及蒸汽的回收利用技术、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余热锅炉利用技术、废热及余热制冰技术为主的节能产品产业;黄冈市重点发展以废弃物再利用处理装备等为主的环保装备制造业,以粉煤灰等为主的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咸宁市重点发展以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成套设备等为主的环保设备制造业,以粉煤灰、煤矸石、尾矿和冶金、化工废渣及有机废水农作物秸杆、畜禽粪便等为主的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孝感市重点发展以秸杆、尾矿、矿渣、粉煤灰、余热、有机废水等为主的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潜江市重点发展以除尘设备等为主的环保设备制造业;仙桃市重点发展以垃圾处理设备为主的环保设备制造业,以城市生活垃圾、畜禽养殖业粪便等为主的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天门市重点发展以检测仪器、城市污水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等为主的环保机械制造业,以秸杆、有机垃圾等为主的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鄂州市重点发展以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等为主的环保机械设备产业,以粉煤灰、城市生活垃圾、尾矿、矿渣等为主的资源综合利用产业。

(2)鄂西环保产业发展圈

以襄樊、宜昌为中心,分别辐射襄(樊)-十(堰)-随(州)及神农架林区的鄂西北地区和宜(昌)-荆(州)-荆(门)及恩施州的鄂西南地区,重点建设洁净产品生产、环保设备制造、资源综合利用等特色产业基地,带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环保产业发展,最终形成鄂西环保产业发展圈。

襄樊市重点发展,以天然气脱硫、脱水设备为主的环保设备制造业,以作物秸杆、人畜粪便等为主的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以谷城节能与环保产业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十堰市重点发展,以矿产资源等为主的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节能风机与消声器、新型节能灯具、可降解环保材料、汽车尾气净化器等为主的洁净产品产业;随州市重点发展以脱硫、污水处理风机为主环保设备制造业,以节能风机与消声器、新型节能灯具、可降解环保材料、汽车尾气净化器等为主的洁净产品产业;宜昌市重点发展以大型废钢利用设备、垃圾处理设备为主的环保设备制造业;荆州市重点发展,以水工环保设备(洪城通用)为主的环保设备制造业,以煤灰、煤矸石、秸杆、生活垃圾等为主的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以节能灯具等为主的节能产品产业;荆门市重点发展以粉煤灰/磷石膏、脱硫石膏、废旧电池(格林美化学公司)、煤矸石等为主的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恩施重点发展以磷矿资源、石煤等为主的资源综合利用产业。

六、湖北省环境保护科技发展重点领域

(一)社会性环境污染防治技术

1.水体污染防治

(1)汉江中下游流域、清江流域、四湖流域、梁子湖流域、三峡库区及丹江口库区流域水污染治理

积极应对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可能带来的区域性水环境问题,加强对汉江流域、清江流域、三峡水库及丹江口水库等水系的水质、生态环境监测,开展汉江中下游、三峡库区及丹江口库区水污染控制与治理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研究长江、汉江、三峡水库及丹江口水库水污染总量控制与削减技术和水体保护与修复,开展湖泊水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加快水库生态承载力研究,加快湖库富营养化发生机制及控制对策研究,加快水库典型库湾水华爆发过程与控制研究,开展湖库型水华控制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加快汉江中下游“水华”发生机理研究,围绕解决水体富营养化,开展富营养化生态学效应研究及脱氮除磷技术研究与示范、加快藻类控制技术的研究、建立完善水华监测预警机制、完善水华污染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制定全省范围内生态脆弱地区(如汉江流域和江汉平原)的“水华”综合防控政策。

(2)饮用水源保护区的优化及支撑技术研究

针对目前存在的饮用水水源受到不同类别污染的威胁,水量供给不足,净水处理技术相对落后,应急能力较低等问题,加强长江、汉江干流及其它水域饮用水源保护区优化调整方案的研究,加强对水源地保护优化及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加强对现有水源保护和新水源开发的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与示范。加强脱氮除磷技术的研究,研究饮用水源中有毒有害物质监测与去除关键技术,制定饮用水应急保障机制,保障饮用水安全。

(3)地下水污染预防技术研究

针对我省地下水受到不同类型污染威胁的现状,开展地下水污染调查研究,开展地下水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去除技术研究,推动地下水水质预测技术研究,推动地下水水环境污染机制研究,重点研究化工、固体废弃物存放地、垃圾填埋场、农业面源等典型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的过程及规律;建立区域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开发地下水污染评估模型及综合调控技术,探索地下水环境质量的恢复机理机制,开展地下水环境生态质量评价的理论、方法与标准的研究,制定评价地下水脆弱性和划分地下水保护带的原则及方法,开展江汉平原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的水体修复研究与示范。

2.生活垃圾污染防治

围绕目前固体废弃物处理方面的问题,加强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减量化处理技术及成套设备的研发与示范,开展污水处理厂污泥资源化利用研究,加强污泥焚烧技术及设备的研发与示范。推进垃圾处理回收利用技术的研发,重点发展垃圾发电和资源化装备研发、地埋式自动升降压缩垃圾箱等垃圾收集设备研发,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完善垃圾焚烧热处理技术设备的研发与示范。

3.大气污染防治

开展重点城市大气灰霾、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来源、成因、转化与控制机理研究与示范及PM2.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源解析技术研究;开展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的输送、扩散、迁移和转化规律及各类空气质量模拟仿真、大气污染预报模式与方法和模型评价技术研究;开展大气细粒子及超细粒子、氮氧化物在线监测技术与设备研究;开展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控技术及政策研究及机动车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控制术技术研究,开发机动车尾气监测设备;开展垃圾焚烧二恶英控制技术与设备研究,改进垃圾焚烧技术;开展室内化学污染源解析技术研究,以有机污染物和有害微生物的控制为目标,开展相关技术与设备研发;开展城市加油站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开发新型餐饮油烟处理技术与设备;开展垃圾焚烧烟气净化设备开发。

4.物理污染防治

开展放射源及放射性废料防治技术的研究开发。为保障即将在我省建设的核电站的安全,积极开展核电站超设计基准事故的预防技术研究,开展核电站安全性评价技术及核辐射监测、应急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围绕放射源、放射性废料及核设施的安全保障等问题,开展放射源和放射性废料的生产、运输、使用及贮存各阶段的安全监管体系研究,建立核设施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强化对核设施安全保障体系的预研究。开展绿色照明设备及新型玻璃幕墙的研发与示范。开展电磁辐射监测及应急技术与设备的研发。加强低噪声路面、降噪隔音技术及设备研发,加强交通噪声监测防治技术及设备的研发。

(二)重点行业环境污染控制技术

1.冶金行业污染控制技术

围绕作为第二大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源的黑色金属冶炼行业,开展冶金行业烧结烟气脱硫技术及除尘技术研究与示范;开展新型冶金工业粉尘布袋除尘设备研发;钢铁企业除盐工艺技术与设备研发;开展钢渣磁选的技术研究以回收钢渣中的钢,开展尾渣在道路建设中应用的研究及示范,开展特色资源及资源废弃物高效综合利用及回收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展矿区生态环境恢复及保护管理体系的研究与示范。

2.化工行业污染控制技术

开展尾矿尾渣的高效利用新途径、新工艺的研究。开展磷石膏、粉煤灰在建材领域内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加强从粉煤灰中提取铁、铝氧化物技术的研究。开展废旧橡胶胶粉在改性沥青方面的技术研发及电子垃圾回收再利用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及示范。开展磷化工行业黄磷尾气净化技术研究及废水磷酸盐减排技术研究;开展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控制技术研究及在线监测技术与设备开发;开展化工废水氨氮去除技术开发,加快推进全省医疗废物收集、运输、集中处置技术及设施的研究开发,加强医疗废物管理体系建设的研究,完善危险废物集中处理技术,实现危险废物及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开展磷化工、盐化工、钒工业、黄姜及苎麻等重点资源开发中的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加强资源开发中废水、废气及废渣减量化处理控制及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的研发。

3.电力行业污染控制技术

围绕第一大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源,开展燃煤电厂同时脱硫脱硝技术与设备研究;开展燃煤汞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开展电力行业氮氧化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

4.其他行业污染控制技术

开发建材行业二氧化碳减排技术及粉尘回收处理技术;开展船舶压舱废水综合利用技术及设备研发。

(三)农村环境污染防治

1.农业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

围绕农村养殖业污染问题,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水、粪便处理技术研究与示范,开展水产养殖污染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并优先在仙洪(仙桃和洪湖)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梁子湖等区域开展“清水养殖”示范工程;为防治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农业灌溉用水,造成农作物的食用安全隐患,开展农业灌溉用水污染防治研究;针对农业废弃物处理率低及农业废弃物数量大等问题,开展作物秸秆、残留农膜、小龙虾加工废弃物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针对化肥和农药利用率低,严重危害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开展农药环境风险评价模型、准则与管理技术研究,开展持久性及环境激素类农药生态安全监控与防治技术研究,建立农药持久性生物累积性有毒污染物优先控制名录与环境监管技术体系,开展农用化学品管理政策与控制技术研究,开展农药减量化和化肥减量化技术研究,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及生物化肥,大力推广有机农业。

2.农村饮用水中主要水质问题的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

面向全省开展典型地区农村生活饮用水现状调查,开展农村地区生活饮用水保护区划定方法研究,开展湖北省农村地区生活饮用水保护技术政策研究,建设农村饮用水监测体系;围绕全省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选择重点污染区域开展可导致骨骼损伤的高氟水控制技术、引起中毒的高砷水控制技术、导致肠道感染的苦咸水控制技术、细菌指标超标控制技术及血吸虫疫区水质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

3.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研究及土壤综合治理试点示范

在全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基础上,针对重土壤污染区域,开展土壤污染高风险区毒害有机污染物源解析研究及典型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识别、风险评价模式与表征方法研究,开展土地功能区划方法研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研究,土壤污染防治政策研究;围绕全省土壤环境保护工作,开展全省区域土壤环境容量预研究,制定全省土壤污染防治规划,开展土壤监测技术与设备研究,建设全省土壤污染监管体系;选择我省有代表性的重金属污染、高盐碱污染、高残留农药污染场地开展土壤修复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

4.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关键环境问题研究与技术示范

围绕我省的新农村建设,针对农村生活污染因地制宜的进行“村收集-镇集中-县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置及农村分散式处理模式研究,开展低成本、高效实用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和农村生活污水低成本自然生态处理模式研究与示范;研究制定适合我省不同地区特点的小城镇、村镇生活污染处理技术路线、运行模式及推广机制;围绕生态村、环境优美乡镇、生态县、生态市,开展四级联创推广模式研究与示范。

(四)环境综合管理关键科学技术支撑

1.环境保护科技发展理论研究

在2005年湖北省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河流、湖泊及水库等重点流域进行环境容量的调查研究,加强武汉城市圈和我省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及生态承载力的调查研究,对水环境质量现状和污染源开展调查,开展流域层面污染源与水环境质量的调查,核定水环境容量,并开展面源污染调查与控制技术研究。开展我省和武汉城市圈流域总量管理及水环境功能区优化调整的研究。开展环境容量核算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环境成本与资源成本计算方法研究;开展环境承载力分析与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研究,建立排污权交易理论模型,选择在武汉城市圈内部进行示范,并搭建华中地区排污权交易中心;初步摸索低碳经济模式,研究碳减排交易机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选择武汉城市圈进行碳减排交易机制研究与示范。

2.环境监测关键技术及设备的研发

针对水质监测及检测能力不足的问题,开展对饮用水源检测技术的研究,加强对重点行业(如冶金、化工等)及重点污染源的在线监控技术研发与示范,加强在线监控系统建设。围绕大东湖水网构建工程,开展水网水质监测技术研究与示范。加快地下水监测布点优化技术的研究,完善地下水监控系统。开展大气细粒子和超细粒子快速在线监测技术与设备开发,大气中氮氧化物一体化在线监测技术与设备开发,城市机动车尾气一体化快速监测设备研发。

3.绿色产品相关政策研究

针对绿色产品开发、生产及推广皆需要大量资金及技术投入的特点,加强对绿色产品产业的激励政策研究。针对目前绿色消费存在的绿色消费意识不强、制度不完善及政策激励不到位等问题,政府应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加强绿色产品标志制度、绿色产品管理体系以及包括商品定价及税收在内的绿色产品推广和消费机制政策等政策的研究,积极引导企业进行绿色营销,宣传引导公众进行绿色消费,形成环境友好的消费模式。

4.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警体系及标准研究

围绕重要饮用水源地,开展环境安全风险评估及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体系研究;围绕环境污染事故,开展应急处置系统研究,建立城市应急监测与处置网络;围绕三峡、丹江口、汉江中下游、梁子湖等重点流域,开展流域环境预警管理系统研究;围绕我省拟建核电站等主要核设施,开展核事故的预警及应急响应体系研究;针对石油化等行业生产及运输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开展有毒有害气体的环境污染预警管理系统研究。围绕三峡、丹江口、汉江中下游、梁子湖、清江等重点流域,开展流域水环境保护的生态补偿机制和出入境水质横向补偿标准研究,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政府管理平台;围绕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开展生态补偿机制研究。针对跨省、市的流域水污染问题,开展污染损失核算方法研究与流域环境污染补偿政策试点研究,建立上下游流域污染赔偿指标体系;围绕矿山开采等导致的周边耕地污染问题,开展土地污染赔偿机制研究;围绕重污染企业的大气污染排放及跨区域的空气污染转移问题,开展大气污染赔偿机制研究。

5.环境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选择三峡、丹江口、汉江中下游、梁子湖等重点流域,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矿产资源开发地等重点区域,研究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污染物排放标准;针对我省的重点污染行业,开展重点污染行业的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导则、环境工程技术规范以及环境技术评价制度、示范推广机制研究,建立我省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及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体系。开展我省固体废弃物管理平台建设的相关研究。

(五)环境保护科技国际合作

针对当前湖北国际科技合作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制定推动我省环保国际合作的战略实施计划与促进机制;针对我省国际合作人才缺乏、国际合作单位相对集中、企业和科研机构参与度不高的现状,开展国际化环境保护科技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与多单位协作机制研究;开展CDM合作机制研究;开展重点流域环境保护、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国际合作模式研究,建立环境保护科技国家合作平台。开展国际技术转移理论、政策、法规研究及国际技术转移平台的建设;针对国际合作项目成果转化率不高的问题,开展环境保护科技的国际合作项目成果的推广机制研究。选择有特色的乡、镇、县,与国际机构展开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生态理念和生态建设新技术,通过多渠道融资,开展符合地域特色的不同生态乡、镇、县模式研究与示范,建成以人文和谐、自然、生态、绿色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示范区。

七、湖北省环保产业发展重点领域

(一)环境保护产品

1.水污染防治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

重点发展污水综合处理设备,开发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技术及综合利用技术及设备,污水深度处理技术、小型生活污水处理集成技术及成套设备。加强光化学印染废水处理设备开发、印染废水治理和印染废液的回收利用技术研发;发展城市污水处理成套技术设备等水污染防治设备、新型光化生化组合污水处理回用技术与设备、污水生物—生态工程处理技术、城市污水无害处理技术研究和推广、城市污染水体生态修复技术、引进开发微生物处理技术治理城市生活污水。生态型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设备研发。推广污水净化技术、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污水处理资源化技术;开展酸洗废液处理利用技术等液体废弃物治理及综合利用技术、污水生产高含量腐质有机肥料技术研发;发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设备、农村小型饮用水源保护、饮用水质净化一体化设备研发;开展库区点源及面源污染防治技术研究等。

2.大气污染防治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

重点发展以烟气脱硫、粉尘处理为主的大气污染防治成套设备。开展大型干法烟气脱硫除尘一体化设备、大型燃煤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和除尘技术及系统研发,开发烟气湿法脱硫技术及成套装置;开展工业废物吸附材料,大型化的清洁高效煤粉燃烧技术及设备研发;开展高效烟气除尘、袋式除尘等技术设备研发;开展机动车尾气控制与治理技术及设备研发、车尾气净化技术与设备;开展大型燃煤污染治理系列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的开发;开展循环硫化床锅炉等烟气脱硫设备开发,采用环保新技术,对现有燃煤锅炉除尘改造;对水泥厂粉尘、工业废气、电厂燃煤脱硫进行有效处理。开展脱硫催化剂研发;开发高效洁净催化燃烧和高效、低污染燃煤发电技术,气体燃烧再燃、超细煤粉再燃等燃烧技术,天然气脱硫技术设备;开展硅石冶炼烟气治理及硅(SiO2)微粉回收利用技术研发。

3.固体废物处置关键技术及设备

重点开发工业废渣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处理为主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成套设备。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的成套设备。城市生活废水垃圾的生态治理与资源化技术。垃圾、固体废物处理。医疗废物焚烧处理技术。

4.噪声振动控制设备

重点发展大型通风及空气动力设备配套消声器,工业噪声与振动控制设备、鼓风机消声器设备、轻轨、高速公路的消声减噪材料及设备等。

5.环境监测仪器

重点发展环境监测自动在线仪器产品,如微电脑大气污染日平均浓度采样器、智能大容量空气总悬浮微粒采样器、智能中流量空气总悬浮微粒采样器、智能烟气分析仪、烟气采样分析器、烟尘平等采样仪等大气采样器;监测颗粒物、SO2、NOX烟气连续监测系统;COD在线自动监测仪、水质在线监测仪等水质在线监测设备;加强对PM10、PM2.5及其他大气污染物采样及定量分析技术、暴露评价和源解析方法与技术标准等的研发。

(二)资源综合利用

1.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及设备

重点发展大力推进废电池、轮胎、废塑料、废橡胶等废弃物回收利用技术及设备;加强蓄电池、电子产品回收和再生利用技术开发;研究矿山尾矿、尾渣、冶炼废渣、粉煤灰、脱硫渣、脱硝渣、钢渣等资源化技术;开发污泥资源化技术,完善相关设备研制和产品技术标准;积极开发利用粉煤灰、煤矸石等工业废渣生产新型建材产品,发展煤矸石发电技术设备;大力推广尾砂矿综合利用技术;推广应用钢渣、铜尾渣、粉煤灰、硫酸渣、磷石膏等生产水泥技术;利用鄂钢工业废渣和鄂州电厂粉煤灰为原料,生产粉煤灰承重砖和粉煤灰砌块;围绕鄂重集团开发生产以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为主的环保机械设备,重点开发粉煤灰输送及回收利用设备;发展球团矿渣再生利用技术及设备;发展秸杆植物纤维墙体砖,中密度秸秆板制造技术及设备;发展废旧玻璃回收再生产技术及设备;发展磷石膏制纸面石膏板技术及设备;发展粉煤灰超细纤维造纸技术及设备。

2.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及设备

推进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加强技术攻关,争取实现中低品位磷矿、高磷铁矿、银矾矿开发利用的技术突破;开展有色金属分离技术及提高金属回收率技术研发。开展中低品位铝矾土开发利用技术研发;开展中低品位磷矿选矿技术研发。

3.废旧资源回收处置

重点发展废旧家电、废电脑回收处理技术和设备;废纸、废玻璃、废塑料、废旧轮胎回收及加工利用技术和设备;镍镉(Ni-Cd)、镍氢(Ni-MH)废电池再生利用技术和设备;废旧汽车机械化集中拆卸技术与设备;建设废旧物资分检处理和综合利用基地及区域性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中心,发展规范化的废旧物资和大型再生品交易市场。

(三)环境保护服务

1.环境技术与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服务

重点发展环境工程总承包服务,包括融资、设计、设备成套、安装、调试和运行服务;环境在线监控系统建设和营运服务;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处理、一般工业固废处理、污水处理、烟尘治理、烟气脱硫脱销、土壤污染与防治、噪声与振动污染治理、环保热电等环境保护与资源再生利用工程设计;污染治理设备整套供货、工程总承包建设、设施的专业化、社会化运营维护管理服务。

2.环境咨询服务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服务(根据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数据,全国共有69家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无一家湖北登记注册企业);污染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服务;工程建设环境监理服务;环境咨询、信息和技术服务;基于电子商务技术的全省环保产业技术、人才、服务、产品等系统信息平台与环保信息市场化服务;集环保技术、投资、管理、信息、监测、风险评估与环境影响评价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

(四)洁净产品

1.低毒低害低排放产品

重点发展高效、低残留、高环境兼容性的杀菌剂、除草剂和环保型水基化农药制剂;无氟高效制冷压缩机;环保型涂料;环保型无石棉汽车刹车片;绿色环保型洗涤用品,以及各种低排放、低毒、低公害、环境友好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原料替代有毒、有害原料技术、不含汞电池、低毒低残留农药的研发与生产。

2.可生物降解产品

重点发展可塑淀粉生物降解材料及工艺技术、工业包装材料、食品环保包装容器、饮品环保包装容器、植物纤维一次性餐具、可生物降解塑料餐具、可光—生物降解农膜、可生物降解润滑剂。

3.节能产品

重点发展高效燃烧技术及设备、热电联产、热电冷联产和热电煤气多联供等关键技术及设备;高效节能输、变、配电技术和设备、化工节能电极、高效节能电光源、调频调速装置、高能镍氢电池、锂电池、同步电机式压缩机、变频节能无氟压缩机、无氟节能家电、超级高效节能冰箱用制冷用压缩机、劣质煤高效燃烧器、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高效节能电机、高效变压器、金属卤化物等节能灯具。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强化领导责任

各级政府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重视环境保护科技发展,加强对环境保护科技发展的领导。主管部门应切实承担起规划、组织、协调、指导环境保护科技发展的工作职责,并将环保科技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切实推进我省环境保护科技的快速发展。加强对环保产业发展的领导,在国家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指导下,与各专项规划相衔接,组织实施全省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各有关部门应通力合作,出台配套措施,形成推动湖北产业发展的高效工作机制。

(二)加强环保科技与产业基础能力建设

近20年来,全省设有环保科技相关专业或研究领域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环保科技人才及研发机构已经形成了较大规模,环保科技基础研究实力在全国位列前列,但环境科技服务管理部门、行业企业、普通大众之间的能级还处于较低水平,导致环保企业与污染行业节能减排的环保技术需求不能满足、公众环保意识提高缓慢、政府基于经济与环保的系统决策能力不强,环保科技的公共服务现状不能满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对环保科技提出的深层次要求。因此,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公众对环保需求的不断提升,加强环保科技的综合服务能力已经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迫切需求。

对此,省科技部门应积极会同环保部门,组建“湖北省环保科技与产业发展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集面向政府提供管理支撑、面向企业提供专业咨询、面向大众提供科普服务的三大功能于一体,融环境科技成果信息、环境科技条件共享、环保科技产学研合作、环保产业信息管理、环境技术咨询评估、环境科技普及推广、环保企业孵化与成长服务于一身的湖北省环保科技与产业发展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平台的建立,充分调动和集聚全省各方资源服务全省环保科技进步与环保产业发展,切实提高全省环境科技服务环境保护、服务环保产业的基础支撑能力。

(三)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的资金支持,逐步加大省级财政对公益性和共性环境保护科技研究和推广的投入力度。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引导鼓励资本参与高技术企业环保科技的研发和示范推广,引入奖励机制,通过财税优惠奖励企业在环保科技领域内的研发和投入。按照互惠互利原则,积极拓展外资投入渠道,充分吸纳国际基金或资金用于环境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建立和完善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多元化的环保产业投融资机制,调动全社会投资环保产业的积极性,拓宽投资渠道。选择条件较好的环保企业,通过改制、资产重组、参股等方式,设立上市公司,进入融资市场,筹集发展资金。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探索设立环保信托投资公司,积极参与社会投资活动与资金市场的运作。重点支持带动性强、产业链长、技术门槛高的重大成套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开发与推广应用,支持环保产业重点领域的发展。

(四)完善环境配套政策

制定并完善促进环境保护科技发展的有关产业、价格、财税、投资及政府采购等政策。加强产业政策对环境保护科技研发企业和机构的扶持,鼓励和引导财税、投资政策对环境保护科技自主创新的支持,改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实施激励环境保护科技及绿色产品研发生产的政府采购政策,建立财政性资金采购绿色产品的制度,改进政府采购评审方法,给予绿色产品优先待遇。制定引导消费导向的相关政策,倡导绿色消费。

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环保产业宏观调控体系,制定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将其作为优先发展的新兴行业加以扶持。科学制定、严格实施有关环保规划,制定有关环境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强化环保产业的政策导向。制定鼓励发展市场急需、技术先进的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产品)目录,限制、淘汰落后的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产品)目录,采取相应保障措施。重视环保产业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信息的分析、发布,引导企业的投资方向和经营管理行为。通过财税、金融等经济杠杆,调动和促进企业污染治理的积极性,推动绿色消费和绿色产业的发展,形成有利于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驱动和保障机制,促进环保产业整体发展和结构升级,促使环保产业上规模上水平。

围绕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开展绿色信贷机制示范,围绕我省重点行业和武汉城市圈区域,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路线图,完善风险评估、损失评估、责任认定、事故处理、资金赔付等各项机制,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政策研究及试点示范工作;围绕上市公司,制定绿色证券激励机制,建立环保核查制度和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完善水环境保护治理专项债券融资机制、环境治理多元化投入激励政策机制、生态保护基金运行机制。

(五)完善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的示范及转化

鼓励地方建立各类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示范区,积极推进县域生态示范区的建设,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将成熟可行的环保科技在区域内加以应用推广,解决区域内的实际环境问题。认真做好环保科技的示范工作,选择符合本地区环境情况和特点的成熟环保技术进行技术集成示范,对其进行应用推广。严格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鼓励科技中介组织参与环保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建立环保科技交易平台。大力推广环境保护高新产品,积极表彰奖励在环境保护科技成果推广中作出重点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六)加强全省环保产业园区建设

力足湖北,面向中部,辐射全国,以示范区为基础,以环保产业园区为建设中心,力争形成一批区域性的生产中心、技术服务中心、设施运营中心、信息交流中心,营造适合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环境,力争在2015年左右,形成一批高市场占有率、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重点产品和核心企业,建立若干个适应新形势新环境的集环保科技产业研发,孵化、生产、技术扩散和技术创新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环保科技产业基地。

(七)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合作,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加快环保企业的技术改造,不断提高环保技术产品的水平和质量,促进环保产品的升级换代。以我省优势特色环保企业为支持重点,发挥我省经济的优势和特点,积极开拓省外及国外地区环保产业市场,扩大环保技术、产品及环境服务出口。积极组织环保产业界参加国际性、区域性的经贸洽谈和交流活动,争取引进更多的环保合作项目、资金和先进技术;定期举办环保技术、产品国际展览会,协助企业走出去,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

九、湖北省环境保护与环保产业发展科技重大项目建议名单

(一)燃煤烟气脱硫脱硝协同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

2006 年国家环保总局在天津与山东等7 省和华能等六大电力企业签订了二氧化硫减排目标责任书,标志着“十一五”全国燃煤电厂脱硫工程正式启动。近年来国家在抑制氮氧化物排放方面出了许多政策和措施,对电厂脱硝建了一批示范工程,并明确规定在建和将要建造的大型电厂都要预留脱硝空间。与此同时,国家环保部也初步确定“十二五”期间将氮氧化物纳入国家总量控制指标,使得脱硝技术备受关注。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量会越来越大。据估计,到2020 年我国的电力需求量将会翻番,燃煤电厂的脱硫脱硝首当其冲、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大型火电机组烟气脱硫脱硝设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虽然烟气脱硫技术相对成熟并已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但脱硝技术还处于萌芽阶段,为减少脱硫脱硝的费用,迫切需要开展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探索新型的费用低、脱除效率高的脱硫脱硝技术,该技术的成功研发及产业化在“十二五”期间将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且对于改善我国大气环境污染,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电子束氨法烟气脱硫脱硝工业化技术和脉冲电晕放电等离子体烟气脱硫脱硝技术。

(二)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和工程示范

目前,环境保护部正在编制《全国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将纳为“十二五”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因此进行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研究并进行应用示范,对于争取国家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具有重要意义。

湖北省大冶市矿产资源丰富,采矿冶炼工业是大冶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长期以来由于采矿、有色金属冶炼等企业的污染物排放造成了该地区水体、大气和土壤的严重的重金属污染。由于污水灌溉、大气湿沉降等原因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尤为严重。据调查大冶矿区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主要有镉、砷、汞、铅、铬等,其中镉的污染尤为严重。2009年,大冶市有色冶炼厂附近农田土壤中Cd的平均含量为5.29 mg/kg,部分污染严重的水稻田土壤中Cd含量最高达99.5mg/kg,平均含量为51.1mg/kg。根据我国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土壤中Cd的环境质量标准为I类0.2 mg/kg 、II类0.3 mg/kg 、III类0.6 mg/kg.由此可见,大冶市的农田受重金属镉的污染已非常严重。目前部分受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农田已经通过改变土地使用功能等方式,不再种植水稻等农作物。但是由于经费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目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还没有进行修复。

技术研发的核心内容

1.重金属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研究

(1)镉污染土壤的固定化技术研究;

(2)镉污染土壤的化学淋洗技术研究;

(3)镉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与农业生态调控技术研究。

2.镉污染农田土壤修复技术示范

(1)镉污染土壤的固定化修复技术应用示范;

(2)镉污染土壤的化学淋洗修复技术应用示范;

(3)镉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应用示范。

3.修复后土壤的环境风险评价

(1)固定化技术修复后土壤中镉的形态变化及环境风险评价;

(2)化学淋洗技术修复后土壤中镉和淋洗剂残留及环境风险评价。

(三)重点污染物氨氮减排技术研究与示范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含氮化合物的排放量急剧增加,已成为环境的主要污染源而引起各界关注。氨态氮是水相环境中氮的主要形态,是水体富营养化和环境污染的一种重要污染物质,其进入水体可引起水体缺氧,滋生有害水生物,导致鱼中毒。氨氮的存在给水处理带来了困难,在用氯消毒时,氨氮与氯气作用生成氯胺,明显降低氯的消毒效率,大大增加了氯的需求量。在生化处理中,氨转化为硝酸,又由饮用水而诱发婴儿的高铁血红蛋白症,硝酸盐进一步转化为亚硝胺则具有严重的“三致”作用,直接威胁着人的健康。武汉城市圈生态环境规划已将氨氮列为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国家“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也拟将氨氮列为新增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对象。

产生氨氮废水的行业非常广泛。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氨的生产企业;氨产品使用企业:如炼油催化剂行业,化工催化剂行业等;发酵过程产生氨氮的企业:如垃圾渗滤液、味精废水、生化废水、制药废水等。很多工业废水的有机物含量很低,甚至不含BOD,因此采用生物脱氮的方式处理,效果不理想而且运行成本很高,通常根据氨氮含量的情况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处理,主要有反渗透、蒸馏、化学沉淀、离子交换、氨吹脱、氨气提、折点加氯、含氨副产品生产、焚烧、催化裂解、电渗析、电化学处理等。虽然处理方法众多,但只有几种方法能真正用于工业生产。因此,开展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环境效益和应用推广价值。

技术研发的核心内容:

1.垃圾填埋场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工艺集成开发研究与示范;

2.合成氨工业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工艺集成开发研究与示范;

3.生化废水、制药氨氮废水处理工艺集成开发研究与示范;

4.常规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工艺改造集成开发研究与示范。

(四)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碳的低成本捕集技术及应用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对全球变暖的贡献率已超过了60%.因此,控制CO2排放成为解决温室效应问题的关键。火电厂是CO2的集中排放源,其CO2排放量约占人类活动引起的CO2总排放量的30%.一个600MW的电厂每小时排放的CO2量可达500t。以电力发展情况预计,到2010年,我国火电装机容量为5.6亿千瓦。电站锅炉烟气脱碳市场庞大。因此,开发一种技术可靠、成本较低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改善整个人类生存的大气温室效应具有重要意义。该技术一旦形成产业化,可以带动我国低成本捕集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碳技术、脱碳设备、副产品利用等相关领域产业发展。

本项目主要从低成本捕集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碳的关键技术、系统关键设备开发与优化、设计技术与设计软件开发等方面开展研究与开发工作,最后将前期研究成果集成,建立低成本捕集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碳的工业示范工程,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于推广产业化的成熟技术。

其主要研究内容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低成本捕集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碳关键技术研究;

2.低成本捕集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碳脱碳关键设备的设计开发与优化;

3.低成本捕集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碳烟气脱碳设计技术与设计软件开发;

4.低成本捕集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碳烟气脱碳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