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于语文课培养人文精神的刍议

关于语文课培养人文精神的刍议

时间:2022-05-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语文课培养人文精神的刍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等我国经典诗文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的精髓,千百年来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的心灵,她对民族精神的凝聚提升以及培养造就数以万计的志士仁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关于语文课培养人文精神的刍议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等我国经典诗文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的精髓,千百年来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的心灵,她对民族精神的凝聚提升以及培养造就数以万计的志士仁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告诉我们,一个民族的凝聚,主要依赖于对本民族人文精神的认同上。纵观历史,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就要落后,就会挨打。同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若漠视优秀人文精神的宣传、教育和培养,国家与民族意识就将会淡泊、虚化乃至异化。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科学技术的落伍,首先源于国家民族意识的枯萎,这早已被近代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史所证明。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是否能顺利地发展他的天才,完全取决于需要,而这种需要又取决于分工以及由分工而产生的人们所受的教育。”马克思主义把人的“自由发展”作为社会进步所必需的条件,把促进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看成是教育的基本职能。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教育观而论,语文既是工具,更是人类主流精神的载体。也就是说,语文教学可以而且应该凭借教材中语言文字所提供的工具性、人文性信息,去点燃学生求索的心智之火,使学生在了解掌握语文这个工具的同时,为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为掌握见习人生探索真理和创造生活的本领并为将来完美实现个性的“自由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爱因斯坦的揭示同样非常深刻:“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开拓人的想象力是无限的。”这里面的“艺术”当是包括了文学作品的,所谓“艺术开拓”,自然也包容了对优秀人文精神的宣传、教育与培养。就此而言,在今天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在重新审视占据语文课本重要地位的文学作品的教学时,就不能不对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及其教育意义再作一番认真的分析研究。

纵观中外文学发展史,我们不难知道,凡是卓有成就的文学创作一般都是以最广阔的社会背景为对象的极为复杂的精神劳动,也无论哪个时代,凡是有良心的进步的文学家无不把伟大的历史使命作为文学创作的己任。因而进步的文学运动既是历史前进的火车头,又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这诚如十八世纪法国启蒙主义者所说,文学艺术是“国民修身的教育所”。鲁迅先生也曾说过:“文学作品是国民精神所发的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我们认为,这是因为文学艺术是一切艺术门类中唯一直接运用语言文字来描绘事物形象的艺术,也唯有她凭借着信息量最大、思维空间最广的优势得以去最充分地反映社会生活,从而使文学形象所激发起来的情感比之其它艺术形态更具理智的性质,因而能更深刻更充分地达到人的精神世界的一切方面。

与其它文艺样式一样,文学作品的启迪教育作用也是不限时代不囿国界不分民族的。不管是谁,“读《红楼》者,必有余恋有余悲,读《水浒》者,必有余快有余怒”,福楼拜的《一颗纯朴的心》,曾使青年高尔基如痴如醉,青年列宁也曾读着读着《第六病室》,仿佛“自己也被关在‘第六病室’里似的”……正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和先进人物的真实的感情,向人们展示了他们丰富的生活经历以及完美的人格行为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才使读者不知不觉地自然而然地接受了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文学作品所传达的优秀人文精神不仅能给人以启迪,而且能使人“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从而按照美的规律来规范自己的一生。季米特洛夫在谈到有关的经历时说过:“我在保加利亚参加工人运动的日子里培养起来的那种坚持力和我在莱比锡法庭上坚持到底的那种坚持力、信心和坚定精神——这一切都无疑同我在青年时期读过的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文学作品有关系。”这是因为文学作品中的崇高伟岸的艺术形象,透析并传递着包括作家自身在内的激情、睿智和美好的心灵,因而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足以能影响人的一生。

无论古今中外,正是那些至善、至真、至美的文学艺术精品发挥了并继续发挥着无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感染教育作用和强大的匡正扶邪的批判力量,对人类文明的进程产生了巨大的推进和催化作用。如果没有文学和文学艺术的介入,人类文明的步伐将是难以设想的。

在我国,历来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毛诗·大序》把《诗经》的作用概括为“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可见,我们的先祖早就认识了优秀人文精神这一矿藏的巨大的开采价值,而历来的教育界一直是勘探发掘这一矿藏最热心的部门之一,所不同的只在于目的和价值观上。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语文教育界在重视优秀人文精神的传播、灌输、指导教学实践等等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对培养一代又一代新型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人才大业所起的积极作用,国人共知,功不可没。时至今日,“素质教育应从人文精神教育入手”正日渐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这必将有利于我们对语文课如何更切合实际地传播优秀人文精神作深入一步的研究探索。

中国科学院院士、教育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席、华中理工大学前校长杨叔子曾说过:“正因为考虑到人文文化对人的人格与感情、人的思维方式与水平、人的非智力因素等影响极大,考虑到一个民族的源头文化的深刻影响,所以我规定了我所指导的博士生,1998年入学的必须学背《老子》,1999年入学的,还得加上学《论语》、背《论语》的第一篇到第七篇,否则,不予论文答辩。”杨叔子院士的话是很能发人深思的,大学理工科尚且这样要求学生,更何况作为树人之始的基础教育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呢?

我们认为,中小学语文课人文精神的熏陶培养可着重从人格情感、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这三个方面去思考。

首要的是使孩子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就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柏拉图语)而优秀人文精神的熏陶对人的习惯的养成、情感的净化、人格的健全以及思想境界的提升都是必不可少的。新中国诞生以来半个世纪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历程反复证明,即使在社会主义的国度里,一个人如果缺乏健康的情感和应有的思想境界,不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最高意义,不把为人类造福视为人生的最大价值,那他的灵魂乃至整个精神世界都将会显得十分平庸,甚至很丑陋,哪里还谈得上提升人格力量,更不可想象有光明磊落才情勃发的光辉灿烂的生命力的展现。

同时,科学的理性精神及其方法论与人文精神是相通的。马克思曾预言,自然的人道主义与人的自然主义将趋于统一,各门学科最终也将统一为一门科学。美国学者萨顿更是直接指出,我们必须创建一种新的文化,即是在人性化的科学之上的文化。一部人类思想发展史早已充分证明,科学的思维方法与优秀的人文精神碰撞结合是催生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內的人类进步思想所必须的条件。实际的情形也正是这样,语文课本中诸如“小人无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等等给人的也不仅仅只是做人的道理,更有科学的思想方法在里面。成功的语文教改实践告诉我们,将科学的思维方法与优秀的人文精神统一起来是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另一方面,我们也很难设想,一个没有创造意识的人,会去开展创造性思维活动,进而去获取创造性成果。在人类的一切活动中,无论是生产实践还是科学研究,或是艺术创造,凡是智慧能量的积聚释放,创造思维萌芽的成长和开拓性事业的诞生发展,都必须以当事者的博大胸怀和敏锐眼光为先导,而健康的情感、健全的人格、健美的思维当是一个人养成博大胸怀和敏锐眼光的先决条件,舍此是难有透彻的顿悟和创新意识的。美国人斯培里(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研究成果,也充分说明优秀人文精神对人的创新能力的开发有决定性的作用。

以如上所述,我们来观照今天的语文教学,它应该以培养现代人健康的思想情趣、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一是从人掌握运用语文这个基础工具的自身规律出发,研究运用科学的训导方法,二是从语文本身所蕴含的形象性、情感性、思辩性、哲理性等特点出发,尊重并积极引导学生的情感个性的健康发展,三是从认识论、实践论的观点出发,准确把握情感个性健康发展与科学训导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点。概而言之,就是既要重视语文教学科学的方法论,又要重视科学训导与人文精神培养相统一的原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