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激发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关于激发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旦学生“乐知”,兴趣被激发出来,语文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关键在于语文教师。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双边过程,教师起主导作用。”一旦发现学生取得教师所期待的进步,教师要及时地表示肯定或赞同,以便为下一次新的进步做好心理准备。由此必须充分运用表扬的方法,激发学生产生乐于学习语文的心理,从而重视语文学习。

关于激发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尹春雨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自觉动机,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一旦学生“乐知”,兴趣被激发出来,语文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的学习情绪在课堂上始终处在最佳状态,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应当努力达到的。

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高低,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满腔热情,还需要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艺术上进行充分的挖掘和有效探索,全方位、多角度、更深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总之,就是教师要有良好的素质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乐此不疲”。笔者在近十年的语文教学中,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现加以归纳,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探讨,对语文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方面能有一定的帮助。

教学主体上,教师要有张扬个性,激情教学的素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关键在于语文教师。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双边过程,教师起主导作用。”而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教师个性的张扬。个性通常是指一个人具有的比较稳定的,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总和,个性心理特征调整着个体心理过程的进行并对他人产生着影响,在语文教学上,教师的个性对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实践证明,教师个性的张扬,能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个性的张扬包括静态的个性张扬和动态的个性张扬。静态的个性张扬是指积极的情感、坚强的意志、浓厚的兴趣、刚毅性格和良好的品格等在教师身上内在体现的外化。动态的个性张扬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富有创造性的见解和行为发挥。学生都是十分关注自己的老师,每一个学生在潜意识里对老师都有一种期待,因此,教师无论是静态个性张扬还是动态的个性张扬,都对学生的视觉和思维产生强烈的震撼,容易引发学生的好奇,激起学生学习和效仿的欲望。

那么,如何促使语文教师个性得到张扬呢?首先,教师要自己努力,自我完善,增强自我修养意识,这是最根本、最关键的。教师要主动地自我教育,健全良好个性;要努力地完善自己,积极展示良好个性;要注意发扬民主,充分发挥个性影响力。其次,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要重视和尊重教师个性,给语文教师创造健康、和谐、宽松的环境。再次,积极开展语文教师的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和心理健康教育。最后,有条件的话还要对语文教师进行必要的心理测量,使语文教师能全面了解自己的心理特征,便于有目的地调整心态,扬长抑短。

教学理念上,教师要有融入情感,赏识学生的素质,梁启超说过:“用情感人,好像磁力吸铁一般,有多大分量磁便引多大分量铁,丝毫容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东西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强化手段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消极强化手段——惩罚;另一类是积极强化手段——赏识。实践证明,学生对惩罚往往容易产生抵触情绪(逆反心理),而对赏识却欣然接受。因此,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要融入情感,赏识学生,实施情感和赏识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激情。情感和赏识教育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首先,教师要充分寻找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赋予他们真挚、纯真的爱。理解和热爱学生,对教师来说,大而言之是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小而言之则是教师的修养,是师德。教师对学生要充满爱和赏识,这种出于真挚的“赏识”,一旦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就会产生极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这种“赏识”的对象包括各类学生学习语文的各个方面。比如说朗诵、写作、阅读等,在表达形式上,可以在接触、交谈(交谈环境要适宜,气氛要和谐)中,对他们表示一种信任和赏识,以产生情感上的促进作用,激发学生形成兴奋中心,产生自信。随之要给予具体的、有效的指导或帮助。一旦发现学生取得教师所期待的进步,教师要及时地表示肯定或赞同,以便为下一次新的进步做好心理准备。

其次,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对于那些讨厌语文学科,学习有些掉队,存在着不同程度自卑心理的学生,应实施“倾斜政策”。当然分寸要得当,要使全班同学理解教师的用意和诚心。如果在尊重这部分掉队学生自尊心方面处理得慎重、科学,不但能激发他们迎头赶上的信心,而且能自然地融洽师生之间、差生与其他同学之间的感情,使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和力量。当然,决不能因此而对他们有所迁就和放松,相反的更应该从严从实要求。而这个“严”“实”又是植根于教师对学生纯真的爱和高度的责任心之中,使学生也能理解和接受,达到动之以情的效果。

再次,应充分运用表扬的方法。激发学习兴趣。事实证明:不断获得成功,经常得到表扬的学生,学习兴趣也在不断的巩固和发展;而屡遭失败,经常受批评的、斥责的学生,其学习兴趣就会日渐衰减,直至完全丧失。由此必须充分运用表扬的方法,激发学生产生乐于学习语文的心理,从而重视语文学习。同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消除语文难学的偏见,尽快摆脱学习语文束手无策的困境。

教学形式上,教师要有实现互动教学,活跃课堂的素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特别是年轻人,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就要改变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单项施教的方式,实施教学过程的互动,活跃课堂,让语文课“流动”起来,让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焕发活力,碰撞出思维火花,激起和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

互动教学的实现,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师生互动是互动教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互动方式。实现师生互动,首先,教师的备课要更多地考虑如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来学会有关知识和技能。而目前教师的备课大多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环节的设计。当然,帮助学生学会知识是重要的,但是提供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更为重要,而且任何方法的运用要取得好的效果,都必须将这种方法内化为学习者的一种习惯和技能。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发动学生积极地投入对问题的共同探讨之中。善于提出问题和善于分析问题是一个人思维独立的表现,而独立性是主动性、创造性的基础,课堂上学生提问是极为可贵的,教师应更多地为学生提供思考和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再次,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大胆打破原定的教学方案,让学生针对某个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

生生互动,意即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上交换思想的过程,语文学习是一个富有个性的自主学习行为,感知、理解、顿悟,无不需要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课堂活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建立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生生互动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宽松和充分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惧怕说错的心理压力大大减轻,发言机会多于师生交流,更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社会交际和情感交流的发展。生生互动主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1)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互动。在分组学习交流中,教师可通过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创设民主、平等的思考交流的环境,让学生在开放性的讨论中进行多向思维。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与发散性,在合作学习的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2)设计比赛活动,让学生在“竞争”中互动。好胜是学生重要的心理特点。把竞赛穿插于教学之中,对学生来说,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一种享受。在比赛中,同学之间或小组与小组之间相互竞争,组内同学相互激励,从而在竞争与激励中得到共同提高和进步。有时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辩论比赛,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引起不同见解的争论。(3)组织生生学习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互动。依据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由学生之间开展互相评价,这是一种即时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中,常会有来自同伴赞赏的声音,他们会指出哪个同学发言最积极,谁提出的办法最妙等,为争取能在小组中有所发现或表现,这个欲望大大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

生本互动是指学生和文本之间的交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生本互动体现在学生对教科书、课外读物等文本的阅读理解中,其中的理解是能动的、带有创造性质的。学生和文本达到真正的互动,就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的经验储备,灵活地、多角度地体悟文本,与作者、作品的人物进行心灵交汇、情感交流,体察他们的境遇,感受他们的思想。在日常的教学中,课本剧表演是生本互动最突出的代表。课本剧的表演提供了学生揣摩角色心理机会,通过表演,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表演能力。同时,教师要根据文本提供的丰富形象的语言描绘,将它创设成为一种具体可感的情境,并对一些情境优化、筛选出最适合学生生活体验的情境,并将他们引入情境,让他们在体验中感到乐趣,从而保持思维的敏捷,使他们对文本的探究能不断进行。

教学内容上,教师要有充分展示语文独特魅力的素质。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但求一字的数茎须;是庄子的逍遥云游,是孔子的颠沛流离;是魏王的老骥之志,是诸葛的锦囊妙计;是君子好逑的《诗经》,是魂兮归来的《楚辞》;是执过羊鞭的《兵法》,是受过宫刑的《史记》;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走进语文,可以把你引入民族与世界、古代与现代思想文化的宝库,与百年之远、万仞之遥的大师巨匠,与古代最出色的哲人,与现代第一流的学者进行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雨点落进小溪里,在小溪里散步。雨点落进江河里,在江河里奔跑。雨点落进海洋里,在海洋里跳跃。”人们对语文的魅力已经描绘得惟妙惟肖,语文的独特魅力无与伦比。

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应充分展示语文学科的独特魅力,带领学生走入精彩纷呈的语文世界,让学生充分领略语文内在的特有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真正的兴趣,对语文产生持续的不懈追求。语文既然有这么独特的魅力,语文教师就要教会学生“审美”:(1)可以通过图画、音乐、戏剧这些艺术的直观与老师的语言描绘相结合,来再现教材描写的、表现的、蕴涵的美,让学生感受作家创作时或编写者撰写教材时进入的那个情境。这样,教材所表现的、所阐述的、所涉及的相关情境,就通过图画中的色彩、线条、形象,音乐的节奏、韵律,表演中的角色、情节等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2)善用具有美感的教学语言。语言对学生的感知活动、思维活动、情感活动都起着主导与调节支配的作用,学生心中的琴弦,往往是美的语言拨动的。在教学中具有美感的教学语言,往往是再现了语文描写的情境。富有美感的教学语言,要么让学生感受到美;要么让学生联想到美;要么引导学生去追求美;要么启发学生领悟到美,从而展示了语文的魅力。

教学艺术上,教师要创设情境,快乐教学的素质。“一片风景是一个心灵的结晶。”外在的自然风景与内在的心灵相互叠印,相融为一,这即是意境。创设情境可让学生很好地品味文中的意境美,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可以很好地激发和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如教柳永的《雨霖铃》时,可先通过语言描述,接着,用《雨霖铃》的教学磁带,先读后唱,民乐伴奏,在悠扬悦耳的箫笛声中,学生倾听着凄楚婉转的女高音歌唱,眼看着课文注释,很自然地进入词的境界。创设情境,将把强制学生有意接受知识变为无意而轻松地获得,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创设情境,包含创设观察情境和创设想象情境两个方面。(1)创设观察情境,培养观察力。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起点,是迈向创新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周围事物缺乏认识,硬要他们去表达,去反映则是不可能的。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观察的能力,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并启迪学生创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自觉探究者和发现者,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多“看一看”,多“闻一闻”,多“摸一摸”,为学生创设更多的观察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2)创设想象情境,激发想象。英国诗人雪莱曾说过:“想象是创造力。”人的想象过程,就是创造力的发展过程。想象越发展越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作文教学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课堂上,教师应积极创造想象情境,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积累学生的语言,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丰富的想象世界里快乐地学习。例如:在学完朱自清的散文《春》一文后,我问学生:“课文里描绘的春景美不美?在你的心目中春天又是什么样的呢?”让学生们尽情地发挥想象力,于是学生们踊跃发言了。“浅浅的绿意渲染出浓浓的生气,淡淡的花香装点出烈烈的诗情。”“刚刚抖落冷酷的冰雪,刚刚穿越逼人的寒风,春天的微笑还很矜持。”“春天似乎突然给久久郁闷在冬天里的人们一个明朗的心情,并给肃祥的世界一个暖暖的美景。”……更有一位同学细致地描绘了“春雨图”——“几许轻微的水滴声,清晰、动听,仿佛一首有着轻快旋律的歌曲,又像一位满腹心事的少女诉,说着自己的心事……”说得多好,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说出来了,把积蓄在心中的感想说出来了,把学习发言的积极性、生动性调动起来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也随即被激发出来了。

虽然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并非朝夕之间便可达到的,但只要教师的素质到位,能从以上几个方面落实个人的技能与教学技巧,而且能正视学生的实际,积极探索教学捷径,在生活体验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在“兴趣”这个老师的带领下,自觉主动地走上学习语文的康庄大道。

无论接受与否,课程改革已经势在必行。新课程将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和教学、学习方式,它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精神,不但使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更新,而且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会学习,不断成熟,不断进步。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就必须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必须掌握新的专业要求与技能:学会“IT”,学会创新,学会思考,在课程改革中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多少固定的模式让教师去借鉴,而要靠教师自己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去积极而认真地尝试。

引导探究学习。在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发现,引导他们去发现和探究问题。这样远比教师直接传授给学生东西让他们兴奋得多。比如在讲《端午日》这一课时,根据课文内容,我事先设计了几个题目:1.沈从文其人其事;2.端午节的来历;3.端午节的风俗习惯;4.湘西凤凰的美丽风光;5.沈从文的作品简介《边城》、《长河》。确定这几个与课文有关的题目之后,我再给学生提出要求:5个学习小组按不同题目查找资料,每小组推出一位发言人。在课余时间收集和整理资料,不断分析和互相交流。拿出一节课的时间做小组汇总分析,一起确定所需要的信息,准备在下一次“展示会”上展示。

这几个题目让学生很感兴趣,他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有的上网收集资料,有的在图书馆一泡半天,有的跑到书店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在这期间,我并不是对此不闻不问,撒手不管。因为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总会遇见各式各样的问题,我会很关注学生的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帮助他们解决。

这样的准备使我看到了学生真我的风采。在展示会上,每个小组拿出的东西异彩纷呈。有关于沈从文的幻灯片,作家照片、故居图片、生平介绍等等一应俱全;有介绍沈从文的故乡湘西凤凰的美景图,做成了精美的power point形式,秀丽的青山、澄清的碧水、古朴的吊脚楼、盛装迎新的苗家人,让没去过凤凰的同学们叹为观止;有关于端午节几种来历和风俗习惯的详细介绍,让大家知道了端午节除了是为纪念屈原以外,原来还有其他的来历和说法,增长了同学们的见识;有学生自己做的和自己四处收集的跟端午节有关的风俗饰品。如布老虎、线粽子等等,色彩艳丽,生动逼真;有对沈从文的另两部作品《边城》和《长河》的详细介绍,以及学生自己对文章的透彻独到的感悟赏析。

这些生动详实的展示让学生和我眼界大开。学生们笑逐颜开,注意力十分集中,课堂上不时传出阵阵的惊叹声和热烈的掌声。他们或为湘西凤凰的美景惊叹声,或为沈从文的求学精神感动,或为一个个精致可爱的端午节饰品而欢笑,或为《边城》中美丽而痴情的翠翠而动情。这节课使学生印象十分深刻,许多学生在当天的日记里记下了他们在这节课上的美好感受。他们说:“今天的语文课生动有趣。同学们大显身手,短短的一节语文课我们学到了许多以前课上学不到的知识,我们真希望以后多上这样的课。”

学生的反映也使我增强了信心,我想:在新课程的改革中,教师必须要自觉改变传统教学中“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那种认为教师讲授越充分、越精细就越好的思想,非改不可;那种认为学生们只是被动听讲,越安静、越能跟着教师思维走就越好的观念,不变不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这样师生才能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教师可以找一些内容丰富,适合探究的文章,试着设计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学生的兴趣有了,课就好上了。

进行小组合作。在教学中,我积极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我们班有36名学生,上课时我常常并不是按照教师“一对几十”的面对面授课方式,而是将学生分作六个小组,每组六人。上课时教室里出现的不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讲授,而是六个学生聚集在一起的学习小组。我以为,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必须要由过去的“教师中心”、居高临下,变为以学生为本,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室“文化生态”,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自由表达和自主探究性学习才可能成为现实。

以前学生们不爱学文言文,普遍以为枯燥乏味。在《梦溪笔谈》的教学中,针对学生对文言文的畏难情绪,我又一次采取了小组学习这种方式。课上,学生按最近的座位将六张桌子对在一起,相对而坐,每组指派一个负责人(主要负责组织讨论和纪律提醒)。主要任务是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学习。首先,我要求学生将本课中包含文言文常用虚词“之、其、如、为、以”的所有句子找出来,分类整理在笔记本上。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学生畅所欲言,共同讨论这几个文言虚词在不同句子的具体含义,共同讨论这篇文章的内容。这种方式使学生耳目一新,他们兴奋地坐在了一起,针对这几个词和整篇文章的意思热烈地进行讨论。每个学习小组的学生都认真而积极,他们没有放掉老师给他们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地探讨,肯定正确的,改正错误的。在这期间,我所做的,是在各个小组之间巡回、发现、答疑、解惑。最后时间,明确地有针对性地解答大家共同提出的疑难问题。

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效果是不错的,每一个学生都在“动”:动脑(想)、动嘴(说)、动手(整理)。他们快乐地笑着,快乐地讨论,快乐地记录着他们合作学习的果实。这种方式达到了我以前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没有达到的效果,打破了过去那种枯燥沉闷的课堂气氛,改变了过去教师讲、学生记、几个学生跟着老师走、大部分学生无动于衷的文言文授课方式,真正地让学生坐在了一起,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做到了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都动脑,都发言,都有收获,都有所得。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走向平等中的首席,和学生一道去寻找真理,与学生们分享他们的感情和想法,关注每个学生的进步,实现每个学生的发展。教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教师应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组织者。这里所说的组织者,好比谈话节目的主持人,而不能像维持纪律、不断施加压力的监工。作为主持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要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研究表明,学生大部分的学习困难来自他们过重的学习压力。解除这些压力,明显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创造潜能的开发。当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时,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就更灵敏,记忆力会大大增强,联想也会更加丰富,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大发挥。虽然小组合作这种方式看似效率不高,学生们进行讨论当然要比教师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花费时间多,但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远比老师直接灌输给学生知识要好得多。

实施评价激励。语文课本中出现了诵读课。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第一条就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如果能够做好这一点,对于他们欣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和感受作品的内涵,培养语感、学好语文具有积极的作用。所以,我在两个方面做了比较细致的工作。

示范诵读。或是我在课上给学生们配乐朗诵,或是让一些有朗读特长的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或是用电教手段给学生播放名家的朗诵名品。总之,以优美的旋律感染学生,以悦耳的声音打动学生,以动人的感情激励学生,使他们跃跃欲试,急于参与,急于体验,急于模仿,达到了我让学生“想读”的目的。用形式多样的评价来激励学生朗读。有朗读还要有听众,如果只是学生自己在默默地体验还达不到让学生“爱读”的目的。新课程改变了过去学生成绩单纯由教师评价的模式,改由教师、家长、学生本人和同学等多方评价。除教师评价外,我还设计了多种多样的诵读评价方式。比如:读给家长听。要求学生把一个自己喜爱的作品按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标准读给家长听,请家长给学生的朗读按每项1分的标准打分。这个做法使许多学生为了取得家长的好评,在课下练了又练,然后郑重其事地在家中和自己的父母进行交流,不但锻炼了能力,而且增进了与父母的感情。当学生们得意地拿着上有自己父母极认真的打分的评价表来向我“炫耀”时,我看到的除了他们自豪的笑容以外,还有学生对读书的兴趣,还有他们朗读水平的提高。两人互评。在诵读课上,以前后座的两个学生为单位互评。每人都有一张评价表,记录的是对方的朗读成绩,评价标准与以前一样,总分3分,读错一字、有停顿或不流利分别扣0. 1,严格要求读出语气的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感情的丰富饱满。学生两人互读,读完互评。这样不但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学生们都很投入专心。他们积极地练,热情地读,认真地评。朗读水平不断提高。以小组为单位比赛。依然是六人小组,每组一个负责人,负责组织和算分。就像电视台的“歌手大奖赛”一样,每个小组成员都是评委。每人发一张评分卡,当一个成员朗读完毕,其他同学开始打分并依次出示所评成绩。负责人去掉一个最高分,再去掉一个最低分,求出这个同学的最后得分,最后评出本组前三名,由老师发给纪念品。这种评价方式对学生们来说非常新颖,他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赛场上热闹非凡但井然有序。学生们积极参与,许多以前想读而不敢读的学生声情并茂,朗读得十分出色,“诞生”了许多老师以前没发现的朗读苗子。爱读的读得更好,不敢读的急于表现,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用评价来激励学生,能使他们更喜爱朗诵,喜爱文学,品味语言,陶冶情操,对帮助老师进行诵读课及其他方面的教学也有不小的帮助。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对教师来说,是否能够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与教师自身的学识是否渊博同等重要。当然,宽松并非不要纪律,不要学校管理规则和行为规范。教师要在营造宽松愉悦环境的同时,让学生成为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人。要让学生参与制定制度,参与管理过程,参与评定结果,使学生产生责任心和使命感,使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律走向自觉,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而语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语文课堂教学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所以搞好语文课堂教学就显得愈来愈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我认为应着眼于以下两个“突出”。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也必须做到“目中有人”。就课堂教学而言,这个“人”无疑就是全体学生。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在授课时应面向全体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人人得以展其才,尽其能。然而应试教育的误区就在于,一方面,施教者未能完全明白这一点,只强调了自己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教学方法,是满堂灌、一家言,久而久之,学生只是接收器、盲从者,谈不上应用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施教者缺乏“全体”意识,注意的只是几个学习尖子。围绕尖子施教,针对好生发问,冷落了其他学生。这种做法,大大挫伤了学习困难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语文课堂教学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一改应试教育的弊端,做到如国家教委原主任柳斌同志所讲的那样: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地创设和谐的氛围,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使学生在愉悦中完成知识的学习。其具体施行办法如下:

形式灵活,发动全体学生参与活动。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表现是,面对全体学生,选择灵活的教学形式,动员全体学生投入到活动中去。要让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就要认真设计和安排活动形式。教师应按照听说读写的要求,安排好学生活动的内容和次序,尤其要巧设疑点,激发学生灵感,促使人人思考,个个踊跃发言。集体活动、个体发言交替进行,要切实避免老师和几个尖子学生反复“表演”的现象。对能力差的学生先让他们回答浅而易懂的问题,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优秀生则让他们回答难度大一点的问题。为了促使学生人人有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老师也可采取小集体活动的方式,安排同桌及前后桌讨论,选一代表发言。如复述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章节、默写词语、讨论疑点等教学内容。

依据教材、设置活动。要让学生有充分活动的机会,就必须多设置课堂活动内容,老师可根据教材的具体情况制作安排。如讲授鲁迅先生的小说《药》时,第三部分可改编成课本剧片断让学生表演,因为这部分集中了小说的全部人物和矛盾冲突,且每个人物的性格都展示得淋漓尽致。让学生改编、演好这场戏,既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他们的写作、表演、交际的能力。又如讲授《崇高的理想》一文时,就可由“金榜题名”这个成语生发开去,设置成语接龙的活动。这不仅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他们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

分层设置活动,保证活动质量。安排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如同对教材的处理一样,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这就要求老师在安排活动时应考虑教材难易和学生程度,以保证活动质量。首先,学生活动的起点要适当,因为活动目标定的低了,就会影响优生水平的发挥,使他们觉得有劲无处使;高了就会影响中下水平学生的情绪,使他们望而生畏。活动要定在全体学生都敢于、乐于参与的形式上,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各个活动层面上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在说到教学的终极目的时,叶圣陶老先生有一句非常中肯的话:“教是为了不教。”特级教师陶伯英先生说:“语文课应以实践为主,认真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我以为他们谈的应都是素质教育的真谛,值得我们深思。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却违背了语文教学的规律,唯考而教,单纯进行知识的传授,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是高分低能,或只能起到留声机的作用。语文课堂教学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注重因材施教,就要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就要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发展个性,培养能力。培养学生能力,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及书写的能力。听、说、读、写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会说、会写是学生最起码的素质,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不说深层次的说、写,单就浅层次的口头表达及写字来说,问题已够大的了。拿农村中学的学生为例,能讲普通话的不足一半,能讲比较纯正普通话的更是凤毛麟角。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交往,影响了信息的摄取。再说写的方面,不少学生写字潦草,模糊难辨,有人戏之为“芳草萋萋”,这种恶习甚至带入了高考试卷。在各省历年的语文高考试卷中,错别字、不规范的简化字随处可见。由此表明,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及书写能力并非小题大做,而是当务之急。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严格要求他们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并辅之以方法技巧的传授。如练习用普通话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掌握好语调及节奏,读出情感韵味等。要指导学生熟悉汉字的基本笔画,掌握字形意义。课堂上给予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并长期坚持下去。说一口清晰流利的普通话,写一手规范漂亮的字,不仅是学习的需要,更是交际的需要。其二,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课堂教学的重点是理解、掌握课文内容,而理解、掌握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训练,只有通过训练,才能让学生有效地巩固知识,提高运用技能。因此,老师要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解题方法的指导。如对议论文语段的阅读理解,其操作过程是先给每个句子编上序号,抓住关键词语,尤其要抓住复杂单句进行剖析;然后通过语句的照应,上下文的连贯,把握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语义关系;进而对其语言风格、语体风格进行品味;最后在认识个性的基础上把握规律。否则,不掌握要领,不会运用方法,只能是读书万遍,其义难见。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人说,21世纪所需要的是开拓型人才、创造性人才。从当前社会发展形势看,这话说得很地道。语文课是基础课、工具课,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开拓创造能力。现在的中学生,可以说是集思想感情和主观能动性于一身的人,他们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勇于探索。针对这一特点,老师要加以指点、引导,让他们学会多元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逆向思维等,用丰富多彩的思维去创造丰富多彩的思想。老师还可以利用教材优势,从课文中设置思考点。比如,学习高中第三册小说单元,可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作更深层次的思考:别里科夫这个人仅仅是可憎吗?如果佛莱思节夫人把三万六千法郎还给路瓦栽夫人,她能幸福吗?祥林嫂生活在当今社会,她会怎样?蚂蚁爬墙,爬了一段路程掉了下来,接着再爬,多次反复,仍爬墙不辍,这种精神值得称赞吗?这些问题,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其中有对社会的思索,有对人生价值取向的探讨,有对传统观念的反思,具有思维的深刻性和辨证性。

教材是挖掘美的矿藏,蕴含着各种各样的美。关键是在于我们语文老师是否善于挖掘,善于披析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从美景、美行、美情中去挖掘美,感悟美,接受美,并通过审美的过程来培养、提高学生审美的能力。

活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方式。对儿童来说活动是儿童主要的学习方式,是促进主体发展的有效途径。“游戏之于儿童,是其生活本身”,活动之于儿童,是其学习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语文教育要真实有效地促进语文学习主体儿童的发展,就必须设计、组织、引导、规范儿童的语文实践活动。我国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主要差别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差。“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攻坚目标。”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让学生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新一轮课改使“活动化教学”显得越来越重要与迫切。

活动化教学是在教师积极指导下,为学生创设各种有效活动机会,优化活动条件,形成活动教学机制,促进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进而不断地发展其创造力,使其获得全面和谐完美,生动活动主动发展的一种教学思想。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脑并不是心灵生活的基础,而只是一个代机关,脑只是心物关系的中介。”从中可看出,活动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式。实行语文课堂活动化教学,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和可行策略。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化真正避应试教育之短,扬素质教育之长,产生了四变,做到了“四到”、“四动”。即口、眼、心、手四到,学生主动、感官连动、师生互动、课堂生动。一变传统语文教学中学生按教师指令被动活动为主动活动,发扬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做到主动参与,主动质疑,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二变传统语文教学中片面强调内部活动,忽视操作活动为内外连动、手脑连动,重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实践意识;三变传统语文教学中以教师的讲为主,单向灌输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在语文课堂中提倡合作式、讨论式、研究式、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四变传统语文教学中过于理性化,僵化的模式为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营造良好课堂氛围,使知识寓于活动中不断内化,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促进学生乐于动脑、眼、耳、嘴的喜闻乐见的教学新模式,达到智、动、情相统一。

活动化教学符合语文学科特点。语文学科是一门知识性、工具性、人文性、情感性的学科,语文学科性质的落实,课堂教学阵地为课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化知识为能力,学语文为用语文。语文教学离不开语言文字,语文的语言文字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来于生活,用于生活。而语文活动化教学则重点抓住了“听、说、读、写、观、思”等动感层面设计,让学生在教学中积极参与,做中学,玩中学,动中悟,情中化。真正体现活动促学生自主发展、创新的教学理念,学生真正从被动应付,接受灌输困境中解脱出来,以自主的活动来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活动化教学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生的注意具有时间短和极不稳定性的特点,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真正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去设计教学,才能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不会发生在被动吸收之中,只有当学生自身需要时,有接受的动机时,才有可能十分投入地获取,才有可能接受教师指导,也才有可能带着问题走向教师,这其中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学生的兴趣、情感。而语文教学活动化特点则紧扣学生的身心特点,变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因而,语文活动化教学注重动静结合的设计对学生主动学、爱学、乐学大有裨益。“语文活动化课堂教学”就是将汉语知识的学习与整个语文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中活动,在活动中发现知识,掌握规律,从而达到运用知识的目的。“语文课堂活动化教学”就是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小班时空重组的教学资源,以学生探究为主,把交互式、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融合在一起,以活动为基础,激发起积极的思维,充分弘扬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达到学生自主发展、素质全面提高之目的。在研究中,要遵循以活动促发展的指导思想。新课标和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活动”和“发展”是教学的一对基本范畴,“活动”是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学生的发展既然依赖于“活动”,那么活动的设计、活动的质量、活动的实施就更显其重要作用。只有不断丰富学生的活动方式,提升学生的活动水平,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设计活动必须落脚在“发展”上。

创设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新课标和新课程积极倡导和实践从自己的视角出发,用自己最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鼓励学生学习方式的个性化。创设学生的自主的学习活动,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很有现实必要性,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把学生作为发展的主体、学习的主体,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创设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尤为重要。我们必须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通过亲身活动和实践,变被动消极的学习为主动积极、富于创新的学习,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自主的学习活动。

坚持活动性原则,学生的发展只有借助于他们亲身参加的活动中才能实现。而学生的活动既包含外显的肢体活动,又包含内隐的心理活动,因此教师创设的活动方式应涵盖这两种活动的基本特征,并促进它们有机结合,相互转化。每一种活动方式均要能够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有利于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兴趣,高度地投入并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使他们沉睡着的创造潜能活化起来。

多维度解放——让课堂动起来。语文教育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并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只有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实践活动中反复摸爬滚打,感悟磨炼,真正形成自己心里的东西,才能达到“正确理解和运用”的目的。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对食物的需要更为强烈。”吕叔湘先生说:“语文课既然主要是技能课,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李吉林老师认为:“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儿童素质发展的主要途径,便是儿童的活动。”在生活与学习中,学生总喜欢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亲手摸一摸、试一试。我们的教学理应顺应儿童的需求和发展,通过学生的活动进行能力的训练,使多种感官与思维、语言协同活动,把情感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因此,要避免汉语知识教学机械呆板的弊端,必须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言语实践活动。

解放学生的眼睛,创造学生观察的机会。观察是一个动眼看、动手摸、动耳听、用鼻闻,甚至用口尝的过程,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具体丰富的形象,要让学生观察、感知、了解,有许多抽象的概念通过观察可以起到教师讲述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观察动态和静态画面,观察实物,听录音等都是观察活动的内容。

案例:在教学第二册看图学词学句时,教师创造条件,将萝卜(红萝卜、白萝卜)、莴笋、白菜、黄花菜、扁豆等蔬菜带入教室,将学生分成一个个小组,每组一只装满蔬菜的果盘,让学生自己动眼看,动手摸,再将新词同实物联系在一起,并用方言的叫法同普通话进行比较,掌握这些蔬菜名称,并进行妈妈用(什么蔬菜)的(什么)做菜吃进行说话练习。还可以增加蔬菜的品种与名称,让学生自己观察学习,拓展了知识面和语言训练的信息源。解放学生的嘴巴,创造学生表达的机会。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人的认识过程和认识成果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陶行知先生说:“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发挥他的创造力。”

朗读是语文课堂中最多的一种活动。以读促思、以读明意、以读激情、以读悟理。朗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分读、分角色朗读、引读、表演读等。其中包括理解读、品析读、运用读。

案例:教学儿歌《小竹排画中游》,全文共有三句话,第一句要求带着欢乐和喜悦,要求带着微笑轻松地朗读,并加入适当的动作表达愉快扮心情。第二句,“两岸树木密”,“禾苗绿油油”,充满韵律美,通过老师范读、师生对读、小组表演读等,指导学生按一定的节奏朗读,学生仿佛坐在小竹排上细细地欣赏两岸的景色。第三句“江南鱼米乡,小竹排在画中游”在理解“画中游”这一难点后,让学生想象叙述“画”中的景色,并用稍慢的语速朗读“小竹排在画中游”,充分体会江南美景令人流连的感情。最后,让学生组成若干只“小竹排”随着节奏明快的江南乐曲,轻轻划“桨”再吟诵这首优美的儿歌。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心理矛盾的发展,创造性思维的碰撞,让学生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各抒己见。在紧张激烈的争辩中,学生受到的心理刺激强烈而鲜明,掌握的知识丰富而全面。

案例:教学第6册古诗《小儿垂钓》中“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里的招手究竟是“你(路人)过来,我悄悄地告诉你”的招手呢?还是“别过来,否则我的鱼儿会吓跑的”摆手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招手派”和“摆手派”的争辩,来审理这桩四百多年前的“文坛公案”,给了学生极大的创造空间。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企盼做大人,喜欢充当社会角色,模仿成人进行宣传、交际、经营、管理。我们就顺应孩子的发展规律,在教学中,根据课文特点,创设一些灵活有趣,得体有效的模拟性语言实践活动情境,让学生扮演、担当特定的而又与教材相关的角色,如小导游、解说员、考察家、小诗人、童话故事里的我等,让学生带着趣味,融入角色走进课文,读文中的角色,演文中的角色,让文中的角色跃出课文,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课堂之中。这样,学生带着情趣主动地融入角色中进行语言实践活动,或朗读复述,或调查报告,或描画表演,或主持评判等,既了解了现实实践内各种要素的基本关系,又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推进了实践能力的发展。

案例:在教学《桂林山水》、《黃山奇石》、《北京》等写景文章时,请学生当当小游客、小导游,仔细读课文,找找景色的美丽之处,说说美丽风景。学生融入角色,积极投入地朗读、品味、背诵,并加上自己的语言、动作介绍表达。学生学得入境入情,趣味盎然,既深入地理解课文,又使情感得以升华。

解放学生的双手,创造学生操作的机会。“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头上。”操作是动作的源泉,是思维的起点。儿童看别人操作和自己动手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学生只有亲身实践,才能有感受,有体验,进而深入理解。语文教学活动化强调在教学空间里,创设既带有情感色彩,又富有实际价值的操作环境,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积极主动的操作活动中,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特点进行活动。

案例:学习《乌鸦喝水》一课时,学生们觉得:乌鸦的办法好是好,可是真的能喝到水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老师引导学生用手指模拟乌鸦小嘴的样子,衔起一个又一个的小石头,放进盛水的瓶里。在操作的过程中,老师重点指导学生观察水面位置的变化。观察与操作中,学生感悟到了许多。他们用自己的话这样表达:

生1:我知道“渐渐”的意思了,渐渐就是一点一点地、慢慢地变的意思。

生2:石头要一个一个地放,因为瓶口太小了,石头大了就会堵住瓶子口的。

生3:我体会到它加石头很小心,动作很轻。

生4:因为石头住进水的家里,水在家里就没地方住了,就要往外面跑。

生5:只要往里面加东西,不是石头也可以,水也会升高的。

生6:不对,我不同意。一定要加会沉的重东西,浮在水面上的东西不会让水升高的。

学生在操作中的感悟远远超出了老师的想象,思维的独特、表达的活跃、情绪的高涨、互动的积极都使课堂呈现出生动的教学情景。

学生对于人类精神文化的占有,应该是高度个性化和选择性的行为,每个人从共有的精神财富中获取的内容、方式都带有自我的特征。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强调学生个体的作用,如果经过个体思考可以习得、领悟的知识、技能,根据已有的经验可以体悟的情感、价值观,可独立完善解决的问题,就应该基于个人能力解决,尽量不借助外力。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充分说明合作学习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在大班教学中,由于时间的因素,往往教师一出示问题或者某个学生发现问题,就直接要求学生交流讨论,学生根本就来不及独立思考,如果合作的个体没有形成自己的基本认识、没有自己的问题、没有基本的可以交流的观点,合作就可能流于形式或只是低层次的交流,缺乏合作者之间智力的交锋带来的相互提高。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为和独立思考的个人。”在小班教学中,要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留给独立思考的时间,等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要求学生参与讨论。

解放学生的时间,创造学生小组合作的机会。“合作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苏联教育家提出来的,30年来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基本观念。人是社会化的动物,必须合作相处,才能在世界上同舟共济,而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今日世界,从人造卫星上天到人类基因图谱解密,没有一件重大科技成果不是科研人员通力合作的结果。小班化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频度的加强为教学的合作化提供了条件。在合作学习的时间上要改变由教师根据教的和难点来支配的教学,提倡让学生来支配时间。

案例:在教学《绿色的卫兵》一课时,事先让学生进行预习,并将自己不懂的问题或特别想了解的问题写在纸条上交给教师,教师把学生的问题呈现在黑板上和学生共同整理,发现比较集中的提问有:(1)为什么把树林称为“绿色的卫兵”?(2)“筑成一道绿色的长城”是什么意思?(3)“屏障”是什么?(4)为什么狂风能吹倒房屋,却吹不倒绿色的卫兵?然后,教师让学生决定该把时间放在研究哪几个问题上,并根据学生的意见,抓住第一个问题作为突破口,花时间进行学习研究,同时插入对其他问题的理解。学生维活跃,情绪饱满,灵感的火花不断闪烁。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留给学生充足的合作学习时间。只有给学生们充足的时间,他们才有机会去发现、讨论、交流、评价。大家或许曾看到过这样的场面:课堂中教师出示一组题,让四人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同学们边举手边说:“我、我!”唯恐别人抢了先,“我、我”的叫声响彻教室。甲小组说了自己的发现后,老师问还有别的发现吗?乙、丙小组竟说了与甲小组相同的发现。教室里吵作一团。丁小组说错了,老师问:“你们对丁小组的回答有什么想法吗?”这时其他小组却仍在说自己的发现,与老师的发问毫无干系……老师终于发脾气了:“安静!我看哪个小组听得最认真!”老师为什么要发脾气呢?因为老师认为这个问题同学们经过合作交流还应该有别的发现,但迟迟未能表述出来;因为同学们在这个环节上所花费的时间远远超过自己的控制时间却仍未达到预想效果。老师一节课下来非常辛苦,紧赶慢赶,生怕这节课的任务完不成,求大求全,而学生也只能跟着老师的节奏草草收场,但是学生到底学到了多少东西,值得怀疑。那么与其这样,还不如减少两个知识点或某些环节,下次课补上,多留点时间给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只有保证了时间,才能让有深度的问题得到解决,有争议的问题得到统一,有探索的问题得到创新,有策略的问题得到发展。

解放学生的空间,创造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

案例:在教学《秋天到》一课时,教师充分利用增大的空间,将教室划分为教学区和活动区,活动区根据教学内容又分为田野区、果园区、菜地区。在学生读通课文后,让学生挑选一个最喜爱的自然段,来到相应的活动区,组建合作小组,共同学习。教师则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学习、交流。学完课文后又让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喜爱,有的坐在位置上画秋天、写秋天,有的站在位置上诵秋天,有的离开座位和同学、甚至老师合作演秋天,可以说每个学生都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处于一种快乐自由积极的思维状态中,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当今世界,人类的生存环境呈现出多元、多变、多彩的特点。个人或社会要谋求发展,必须正确的作出选择。今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选择,形成了主体意识,对未来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面临的种种会有极大的帮助。反之,习惯了今天课堂中的指令性学习,日后当学生面对一个需要自己作出选择的社会时会感到束手无策。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宰者,而不是承受者,他们获取经验都是通过自身的内化活动来完成。现代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从认知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看,教学必须探明唤起学习积极性的最佳经验和情境,从而引发学习者主动的加工活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学习是以人的自主学习潜能的发挥为基础,以自我主动学习为特征的,这种学习过程是认知、情意和学习者个性协同发展的过程。学习者对学习方向和目标的自主确定,学习内容和方法的自我选择,才会获得最好的效果。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活动的主体是有差异的学生,既有先天禀赋的差异,也有发展程度的差异;既有知能方面的差异,也有个性上的差异。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各级水平的学生在遇到自己有意义的、恰当的问题时,必然会进行自我主动的学习。”要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我们的活动也必须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适应学生之间的差异,让每一个学生在自主活动的空间里得到“最近发展区”的实现。

活动目标自主。学习自主权丧失,表现在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学生全然不知,当然也就难以主动积极地调节自己的行为。教师对活动目标总体上有一个把握,但不能搞一刀切。在大班,教师较难注意到每一个个体,而小班可以关注到每一个人,甚至孩子的名字可以进教案。教师的目标设定可以有上限、下限之分,对每个学生的目标达成做到心中有数,而学生在课堂上对自己的活动目标也应有所选择,他对自己最后达到的学习水平可以有所把握。

案例:在教学《菜园里的歌》一课时,在学生会读会背这首儿歌后教师提出了第二层次的要求:能不能照样子来写一写?可以写一句,也可以写几句:可以一个人写,也可以小组集体创作。可以写《菜园里的歌》,也可以写《果园里的歌》。如果确实不会写,也可以读读小朋友写好的儿歌。

活动内容自主。案例:在进行朗读活动时,教师说:“小朋友,谁愿意来读课题?”学生纷纷举手试读。之后,教师又说:“请小朋友任意挑选一节自己喜欢的课文,来读给大家听听。”这下学生积极性更加高涨,先是自己试读,过后便频频举手读自己喜欢的那一节课文,有时一节课文被三四位学生重复朗读,教师也不阻止,只是点拨引导。这一环节后,教师又说:“谁来读读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那节课文?”学生照样兴趣盎然,踊跃试读力求表现自己最佳的朗读水平。这节课学生基本上是从反复的朗读活动中来感悟课文的,教师引入选择机制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渗透引导与点拨,学生并为因反复朗读而感到乏味,相反一个个兴致勃勃,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

活动方法自主。每个学生都会有他喜欢的方式,擅长的方法。在组织活动时应给学生选择的空间。案例:在组织背诵《我是一条小河》这篇课文时,教师允许学生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方法尽可能快地背诵。交流经验时,有的学生采用抓重点词的方法,有的凭借插图,有的是回忆这一段的层次,有的是熟读成诵……选择的方法各异,但殊途同归。

活动伙伴自主。学习伙伴对学生具有很重要的影响。伙伴有兴趣爱好相投,情感上彼此能接受的;也有能力水平相近的,还有能力水平相去甚远的,他们各自都有不同的优势。情感型易于产生愉悦情绪,提高效率;同质型易于同步提高;异质型易于形成落差,便于信息传递。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活动目标、活动内容和学生的心理取向等,从自主学习的角度出发,在学习伙伴的选择上给予自主。如上面提到的《秋天到》一课,教师就为学生提供了两次自主选择伙伴的机会,我想这只有在小班课堂才能做到。

活动评价自主。在教学中科学地运用学生自我评价,可以使学生充分体验成长的愉悦,促进其积极、主动地学习,并将各种知识有效地纳入自我的认识结构中。课堂上也是如此,多数情况下反馈由教师作出,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从教师反馈的方式来看,主要有两种,以成绩为导向的反馈和以信息为导向的反馈。前者主要是评判对错,后者强调如何进一步为学生提供信息,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解答。因此,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教学场景:“表扬他”学生回答完全符合教师预想的正确答案时,教师发出这样的指令,于是全班学生齐刷刷地举起小手“啪——啪——啪、啪、啪”,看似学生鼓掌是自己进行的,而实质上是奉命参与。小班,人际交互频繁,学生有了更多互相评价和自主评价的机会。

把握学习兴趣的激发点。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关键。因而教师要根据课文的特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学生学习兴趣点上创设一些活动,使各种学习兴趣真正成为学生本身的一种自我学习需要,并不断引导学生向高智商、高情商的方向发展。

把握阅读理解的着重点。课文重点部分的关键词、句、段,是最能本质地、集中地表现全文的内容的。因此,准确地阅读理解课文的重点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阅读理解的着重点上进行适当的活动,往往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形象,促使阅读过程的多种心理因素产生积极作用,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把握思维发展的质疑点。“质疑”是学生在对教材深层次理解和探究的基础上和一种求真、求异的思维过程,它蕴含着学生可贵的创新意识,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精神的提升和外露,教师在此时应抓住学生的思维爆发点创设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地解决问题。

把握能力提高的训练点。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进行,为他们语言和能力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教师应有意识地把训练和能力提高有机结合起来,在自主活动的训练中发展学生能力。

把握情感体会的融合点。语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宽阔的知识背景,并有着丰富的情感内涵。这一独特的优势,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教师应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挖掘,创设能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主动参与的活动,开放学生情理结合的融合点,使学生与作者、课文的感情产生共鸣,最后转化为自己的情感。

在人的智力结构中,思维处于核心地位,是整个智力活动的最高调节者。如果没有思维的积极参与,智力活动将停留在较低的层次和水平上,语文教学活动就难以进行。为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成为学习的主人,我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又对学生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和研究:

结合学生实际,教给质疑途径。古人说得好:“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疑问是思维的契机,创新质疑则是创新的先导。学生经过前一阶段的训练,已基本上具有了一定的质疑能力,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的深刻度有了一定的提高,就应该给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于是,我针对高年级以篇的认知为重点,向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质疑方法:1.对课题质疑,强调并不是停留在向我们介绍的课文内容上的质疑。2.对篇中段落之间的关系质疑。3.对文中的关键词、句、段的表达作用质疑。4.在理解全文主要内容时质疑。5.在学习课文写作方法上质疑。

巧妙点拨,明确质疑方法,要让学生掌握质疑问难的方法,教师必须要舍得花时间,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在发现和思考问题中深入进行阅读,从中培养学生创新质疑的意识和能力。如教《太阳》一课时,我要求学生对课题质疑,学生就提了“太阳有多大?有多热?太阳和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等这些问题,其实,这些问题学生在预习中已有所知道,根本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这一现象,我就对学生说,刚才同学们看了课题后提的问题你们现在能回答吗?学生们响亮地回答:“能!”“既然能回答,那为什么还要把它当作问题呢?”这时,学生们面面相觑,我就马上接着说,那你们能不能提一些自己真的非常想知道的问题呢?经我一点拨,学生们的思维就活跃起来了,有的问:“书中说太阳很大,要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这么大,它到底有多重呀?”有的问:“太阳的温度这么高,我们人类是怎么测出来的?”有的问:“课文为什么要用一个神话故事来开头?”等,显然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预习之后,进行一番思考过的问题,这才是学生真正的智慧之花。学生经老师一点拨,也明白了看课题提问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提供质疑的机会,营造释疑的空间。教学中,必须教学生有疑,有疑才能产生读书的兴趣,才能明白读书的目的。我在讲读课文时要求师生互动,允许学生随时提问,以便及时捕捉他们思维的火花,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并引导学生自己去解疑,使学生的参与向深层次推进。如我在教《晏子使楚》这一课的第四自然段时,一位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晏子有充足的理由可以反驳楚王,为什么要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完还要故意笑了笑呢?”这是一个相当有价值的问题,我及时地加以肯定和鼓励,但没有急于做出回答,而是顺着他的问题发问:“是呀,晏子为什么会这样做呢?你们能自己来读懂吗?”于是学生兴趣大增,参与热情高。通过自读、四人小组讨论,终于满意地找到了答案。学生们通过长期的训练,在质疑水平上已具有一定的探索性、深刻性、独创性。

结合教材,创造条件,开启学生思维。抓住中心词,精心设计练习,开启学生思维中心词是一篇文章的文眼,贯穿于全文。抓住中心词,精心设计练习,既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又能开启学生的思维。如我教《草船借箭》这一课时,先引导学生围绕“神机妙算”这个中心词,熟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加以体会,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下面练习,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讨论。1.假如鲁肃不肯“帮忙”……2.假如第三天没有雾或者不是“大雾漫天”……3.假如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曹军“出动”,诸葛亮不但……还可能……4.假如这二十只船驶回南岸时,不是“顺风顺水”……5.诸葛亮预见到这些“假如”都不会出现,所以说他……这五个练习中,前四题要求学生设想一旦这些“假如”出现后会发生的不同的情况,第五题则要求学生分析诸葛亮怎样预见到这些“假如”不会出现。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了解了诸葛亮,又开启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模拟情境,渲染情感气氛,开启学生思维。生活阅历,时代背景的不同,以及地域差异等都成为学生情感体验的障碍,跨越这一障碍的好办法,就是借助视听媒体,创设“场效应”,使学生“直接”见其人,闻其声,观其事,临其境,让学生在情境的渲染下,开启创造性的思维。如我在教《桂林山水》一课时,在悠扬的音乐中,播放录像,出示画外音:漓江的水平静而清澈,两岸奇峰罗列,姿态万千,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江上竹筏小舟,山间绿树红花,犹如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这样以图示境,以声传情后,我指着江面小舟说:“现在你就在其中一条船上,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关闭画面,此时的学生还沉浸在美丽的画面中,描绘美丽的画面正是心中所求,学生们富有创意的描绘就从口中诞生了。

理解内容,延伸情节,开启学生思维。延伸情节,就是对叙事类课文,依据其原有情节的发展逻辑,进行合情合理的推断,想象出以后的“故事”。有些文章在高潮处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教师可根据这一特点,顺势引导学生延伸情节,不仅可以深化中心,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在教《月光曲》一课时,文中讲到等盲姑娘兄妹俩苏醒过来时,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飞奔回客店记录《月光曲》,而没有提到盲姑娘兄妹俩苏醒过来后,会发生些什么事?这就给学生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于是我因势利导,要求学生说说盲姑娘兄妹俩苏醒过来后发生的事。学生们一经提醒,他们就根据对人物已有的认识,展开丰富的想象,描绘出一个个感人的情节。

加深理解,换向思考,开启学生思维。换向思考,就是改变一下思考的方向,这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促进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我教《落花生》一课时,学生们通过学习明白课文拿落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比较是为了赞扬落花生默默无闻,把果实埋入地里,不讲外表好看,只求对人有用的品质。来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从而深入理解课文。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换个角度思考,让他们来赞扬一下石榴、桃子、苹果,学生们兴致就来了,有的说,石榴外表粗糙,果肉却晶莹透明,说明它有不讲外表只求内里充实的好品质。有的说,桃子、苹果外表好看,果肉又鲜美,是表里如一的典型。这样一说,学生们思维得到了发展,也明白了作者写文章的目的在于宣传一种精神,而不是评判落花生、石榴、桃子等。

通过以上这几种途径的探索和实践,学生的提问能力有了很大进步,思维也明显地活跃。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其切入口,形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也是灵活多变的,我们只要能够自觉地注意这个问题,不失时机地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必将产生好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