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南通海洋文化产业资源特征

南通海洋文化产业资源特征

时间:2022-05-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南通海洋文化产业资源特征第二节 南通海洋文化产业资源特征长江、黄海以及在它们交互作用下所形成的江海平原、内河网络,构成了南通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这种由大海陶冶的胸襟和情怀化作了南通海洋文化的深厚意蕴。在南通文化活动、文化产品和文化现象中,这种大气磅礴的意蕴俯拾皆是。

南通海洋文化产业资源特征

第二节 南通海洋文化产业资源特征

长江、黄海以及在它们交互作用下所形成的江海平原、内河网络,构成了南通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南通自古以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活动及其产品都深深烙上了江与海的印记,其文化形态、文化题材及文化意蕴都显现出浓郁的江海风情。江淮文化是南通的本土文化,吴越文化是南通的外来文化,江淮文化与吴越文化在南通已并存千百年,演绎了并还在继续演绎着其他文化区域难以见到的奇观——淮吴风韵[11]

一、江海风情

海的大气磅礴,江的源远流长,水的灵动秀美,凡此意蕴都深深地渗透在南通的海洋文化产品和海洋文化现象之中。

1.大气磅礴

南通的海岸线长达204.86公里,浩瀚的南黄海波涛汹涌,一望无际。南通人世世代代在黄海岸边繁衍生息,呼吸着大海的空气,享用着大海的资源,对大海有着深厚的感情。大海风云变幻,气象万千,无论波澜不兴,还是巨浪滔天,大海的大气磅礴涵养了南通人豁达的胸襟和壮烈的情怀。这种由大海陶冶的胸襟和情怀化作了南通海洋文化的深厚意蕴。

南通的如东一带流传一种祭神舞——“跳马夫”,据传此舞所祭之神为“都天王爷”。此舞是对英烈的追念,对不屈斗争精神的崇敬,寄托着祈求英灵、消灾降福的愿望。《跳马夫》是男子群舞,无音乐伴奏,主要靠马夫身上佩戴的马铃声伴舞,舞姿简洁而整齐。铿锵的节奏伴以粗犷的呐喊,形成排山倒海、撼天动地的气势,被外国人称之为“中国迪斯科”。有人这样描述舞蹈演出的场景:舞台上一排排粗犷剽悍的马夫,身系马铃,口衔银针,头戴红缨嵌宝牌面,手执马扦,腿裹素布,脚着草鞋,胸悬护心挂锁,腿系镂空黑底短围,目不斜视,群起舞蹈;跺步跳,横步跨,荡步跳,纵步跨,整体动作刚韧有力。它向世人诉说一个以铃声吓破敌胆的动人故事,颂扬了张巡驱妖镇魔的无畏气概,寄托着人们消灾祈福的良好愿望。一声悠长而低沉的号鸣,一通缓慢而庄严的锣鼓,似成千上万只马铃同时发响;巨幅杏黄龙幡迎风翻腾,渲染出古代将士们纵马厮杀的悲壮,人们仿佛置身于古代两军对垒的战场。“呵呵,哈嘿!呵呵,哈嘿!”吼声越来越大,节奏越来越快,众马夫步应鼓点,阵随锣变,时而飞鸟穿林,时而巨龙吐须,队形瞬息万变;号声、锣声、马铃声、呐喊声,声震遐迩,惊天动地。他们时而跨马步,高举马扦作虔诚的祭祀;时而跳跃向前,义无反顾。龙蟠舞,呼啦啦;铃儿声,响叮当;呐喊声响遏行云,犹如猛虎下山,恰似蛟龙出海……蓦地,各种声音戛然而止。“跳马夫”全过程遂告结束,整个舞蹈充满尚武精神,洋溢着战斗气息。海边的故事海边的人,“跳马夫”演绎着大海的气势和南通人的精神气概:为了和平与安宁,不屈不挠,勇往直前,即使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12]

在南通文化活动、文化产品和文化现象中,这种大气磅礴的意蕴俯拾皆是。追着沙洲淤涨而不断拓荒的壮举,数万人开挖九圩港的宏大场面、世界第一斜拉索的苏通长江大桥、洋口港开发的大手笔等,都可说明大海的磅礴大气已经转化为南通海洋文化的内涵。

img47

图3-8 跳马夫

2.文脉绵长

南通的文化世家现象。如南通范氏诗文世家13代诗人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直系后裔,历经明、清、民国直至当代,薪火传承,代代吟咏,450多年间存诗8 000余首。据范家第九代诗人范当世自述:“盖自我之有家于通州于今五百年,一显于明季,入国朝遂无复有位于朝列者,乃世贫贱以著书自兴,历年既多,虽无丧乱寇燹之灾,散失亦略尽,其仅存者犹百数十卷。”[13]通州范氏系宋代杰出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之次子范纯仁的后裔。当代国学大师钱仲联先生曾以“高居诗界昆仑之巅”一语推崇南通范氏,他说:“清代惜抱大桐城古文之派,以迄今日厥传未绝,南通范氏其执吟坛牛耳者哉。”中国文学史上的“三曹”、“三苏”曾传为佳话,那也不过是父子两代传承而已,家族诗文传统绵延十数代,则前所未有。南通范氏诗文世家不仅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也是“世界上仅见的一个文化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考察南通范氏诗文世家的评价)。2009年,南通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把“南通范氏世家诗文”项目列入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14]

3.画脉绵长

中国绘画发展史上的“南通现象”。从“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到当代著名书画大师范曾,南通自古而今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在中国书画史和世界书画界享有盛誉、具有影响力的名人名作,画脉绵长,代代相传,至今盛而不衰,被称之为中国书画的“南通现象”。这是长江所涵养的源远流长的文化意蕴的又一突出表现。

在李方膺之前,明代南通画坛就出现了顾聪、冒襄、保甸、包壮行、黄经、徐容等书画家。前三人录入徐沁《明画录》,包行壮的《墨梅图》今藏于南通博物苑,黄经和徐容则开创了我国金石史上著名的“东皋印派”。清康熙37年(1698年),南通诞生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画社——“五山画社”,创始人为李黄、李堂父子,结社时间达14年之久。在画社的影响下,南通产生了一代杰出画家李方膺。李方膺善山水、人物,尤精于画梅,其墨梅作品深得“扬州八怪”其他画家如郑板桥、金农等人的激赏。李方膺友人海门人丁有煜也是当时为郑板桥、袁枚等名士所推崇的画家,其画多以梅兰竹菊为题材。丁逝世后,袁枚慨叹:“个道人亡,江北无名士矣。”可见其名望之高。康、雍、乾三代,南通还涌现出顾绪、顾震等三十多位画者,皆有佳作问世。近代,随着张謇努力沟通南通与上海的经济、文化联系,“吴派”开山始祖吴昌硕的绘画艺术影响到南通,出现了李祯、王个簃、陈曙亭、葛懋修、陈师曾等代表一代画风的著名画家。当代南通画坛更是奇葩竟放,大家迭出,尤无曲、高冠华、范曾、袁运生、袁运甫等在国内外画坛都有重大影响[15]

2008年10月,南通市文化局举办美术大展,集中展出南通30年来最具时代性、代表性的美术创作成果,以及历代名家精品力作和地方特色美术成就。大展涉及国画、油画、版画、设计、雕塑、书法、篆刻等多个门类,一大批在南通和南通籍的美术家及其作品集体亮相,盛况空前,蔚为大观。除历代名家之外,尚有“启东版画艺术展”、“如东现代农民画展”等,于此可见南通画风之盛。

4.灵动秀美

南通集海水、江水、河水于一境,水是南通文化的天赐之源,南通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水文化”。水的灵动秀美自然会化为一种独特的意蕴渗透在南通文化中,最能体现这一意蕴的是南通的旅游文化。

狼山风景区是南通最负盛名的旅游景点。南通山不多,只有狼、马、剑、军、黄五座;山也不高,最高者(军山)仅118米,最低的(黄泥山)只有30.7米,其形胜主要依靠江海平原和长江映衬而生成。五山在广袤的江海平原上拔地而起,沿江而立,错落有致地一字排开,绵延3.6公里。登临狼山之巅,但见三面平原、一面大江,左剑、军,右黄、马,令人心旷神怡。“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举头四顾,海阔天空”,山巅广教寺的这幅楹联非常确切地写出了登临的感受。观赏五山风光,绝佳之处是在大江之中。泛舟烟波浩渺的江面,自西向东徐徐而行,五山秀姿缓缓展现。它们时而亭亭玉立,时而相互掩映,层峦叠嶂,郁郁葱葱,俨然天造地设的“山水盆景”,五山的灵动秀美于此一览无余。五山之中,人文景观极为丰富,尤以狼山为盛。建于明代的广教寺成就了狼山为佛教“八小名山”之盛名,寺院建筑从山麓始,宛然而上,或门,或台,或楼,或榭,或亭,或阁,直至山巅之“支云塔”,如巨龙蜿蜒升腾,极具灵动之气。登临之初,只闻江涛之声,而不见其面貌。拾级而上,偶或从树丛缝隙窥得江之一隅。至山腰“望江亭”,北临绝壁,东望剑山,南面则是万顷波涛,水天一色,江之大观,尽收眼底。来到山巅“大观台”,视野顿觉开阔,三面望去,大江直挂天际而不见其垠,正如古人所云,“地接东南尽,山横江海连”,浩然之气油然而生。狼山灵动之妙,于登临观江之变化中又可有所领悟。五山人文景观甚多,如骆宾王墓、金应墓等。

濠河风景区是位于南通城市中心的开放式景区[16]。濠河,原是南通的护城河,一千多年前通州建城时就有此河。濠河最宽处有200多米,最窄处仅能行舟。它水流清澈,绿树掩映,鸥飞鱼翔,环城迂回,被誉为城市的“翡翠项链”。河水的灵动,园林的葱茏,亭塔桥榭的精巧,共同构成濠河灵秀的风情。濠河之畔,南有文峰塔,北有光孝塔。环濠河建有博物馆群,除中国人自己办的最早的博物馆——南通博物苑之外,还有蓝印花布艺术馆、纺织博物馆、城市博物馆、建筑博物馆、风筝博物馆、珠算博物馆、体育博物馆和张謇纪念馆、韬奋纪念园、沈寿纪念馆、赵丹纪念亭、个簃艺术馆等,这些人文景观为秀丽的濠河增添了文气和灵气。欣赏濠河美景,最佳之时是在夜晚,或沿河而散步,或泛舟而游览,此时万籁俱寂,灯影掩映,玉桥曲水,移步换景,仿佛置身尘世之外,喧嚣浮躁为之荡涤一净[17]

img48

图3-9 濠河

水绘园是南通现存最古老的园林之一,坐落在如皋市区护城河畔,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绘者,会也”,古城南北东西的水道都汇集在这个园子里面,凭借水流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图。在其回环的水道上,疏疏朗朗地建有一堂、一房、一斋、一庐、二阁、三亭,剩下来的就全是水景了。水绘园之成名不仅在园林之美,也在于它与一群文人雅士联系在一起。当时,一代名士冒辟疆、吴伟业、王士禛、陈维崧、戴本孝等常常游觞啸咏其中,极一时之盛。清初文人刘体仁说:“时,士之渡江而北,渡河而南者,无不以如皋水绘园为归。”水的自然回环,士的诗文节操,共同构成了水绘园灵动秀美的风韵[18]

二、淮吴风韵

江淮文化与吴越文化在南通已并存千百年,演绎了并还在继续演绎着其他文化区域难以见到的奇观:一方面,两支文化各自都有着深厚而强大的积淀,“争香斗艳”,互不相让,谁也不能同化对方,造就了南通海洋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内涵。另一方面,由于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两种文化之间又自然地相互学习,相互渗透,淮风中有了“吴味”,吴韵中有了“淮味”,与它们各自的背景文化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第三方面,这两支文化共同作用于第三方,即南通文化板块中的“胡逗洲文化”。胡逗洲人本是由五方杂居的“流人”群体所构成,其文化本源十分复杂,但是,由于存在于淮、吴两大文化圈的包围之中,胡逗洲文化从南通境内的江淮文化和吴越文化中吸收了相当浓厚的成分,形成了“似淮而不是淮、似吴而不是吴”的独特风韵。由于上述3种现象的产生,可以用“淮吴风韵”来概括南通海洋文化的这一特色。

1.共存与融合的方言文化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符号。南通文化多元共存的特点,形成了“十里不同音,五里不同调”的方言格局。海陵文化圈,包括地处南通西北的海安、如皋及如东的绝大部分地区,通行属于江淮方言的“如皋话”;沙地文化圈,包括地处南通东南的启东、海门以及由此向北的如东、通州少数临海地区,通行吴语系的“启海话”;胡逗洲文化圈,包括南通市的崇川区、港闸区及通州区的大部分地区,通行属于江淮方言的“南通话”;通东文化圈,包括通州区东南与海门接壤的二甲、余西等地区,通行介于启海话与南通话之间的“通东话”,其母语来自吴语系,却带有某些南通话的特征。这4个方言,大体可以归为两类,如皋话、南通话为江淮方言语系,启海话、通东话为吴方言语系。两大语系、4种方言共存于南通文化板块,形成了淮风吴韵这一方言文化特色。

淮风吴韵这一方言文化特色不仅表现在淮、吴方言的共存,还表现为淮、吴方言的融合。最具代表性的是南通话的形成与发展。如前所述,在南北朝胡逗洲露出海面,它孤悬江海之口500多个春秋,至唐末始与海陵境域涨连。这个孤岛上的原住居民系来自“胡地”,即北方的民众。他们聚居洲上,与外界不得交通,在一个大的群落的主导与相互影响下遂形成了最初的南通话。这个时期可以视为南通话的形成阶段,现今南通话中许多有音无字的词语可能就是南通话原初形态的遗存。唐末胡逗洲成陆,后周在此设立通州,辖静海、海门、崇明三县,胡逗洲与外界隔绝的局面得以消除,南通话进入了发展的阶段。其发展源于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不断地有“流人”,特别是流放之人来此煮盐服刑,从各地带来的方言自然会促成南通话的变化;另一方面,随着与海陵文化圈、沙地文化圈之间交往日益频繁,江淮方言与吴方言的影响日见其大,南通话在吸收淮语和吴语的进程中又发生了新的变化。例如南通话的支油(猪油)、丝泰(舒坦)、四门汀(水门汀)等词语的读音明显是模仿吴语读音而形成的;旧派南通话的“大”有三种读音,其中读“鸵”者是启海话影响的结果,读“胎”者是如皋话影响的结果。正因为此,从现今通行的南通话中,既能找到江淮方言的影子,又能寻见吴地方言的踪迹,南通话是南通方言体系中淮风吴韵相融合的代表[19]

2.同中有异的民俗文化

南通民俗,南北两境同中有异。同者,盖源于华夏传统文化的影响,焉能不同!异者,则由于各自传承的地域文化有别。南境(沙地文化圈)传承吴地习俗,北境(海陵文化圈、胡逗洲文化圈;通东文化圈习俗多受胡逗洲影响,亦划为北境)传承淮地习俗,焉能无异!淮吴两地的民俗共存于南通并相互吸收,形成了淮风吴韵这一民俗文化特色。

春节前,全境家家户户忙于蒸糕,炒花生、蚕豆,打扫庭院,准备酒菜。北境人家还要蒸馒头、笼糕。除夕,北境家户中午祭祖(海安一带在除夕前一天中午祭祖),晚上“烧利市”,既为感念祖宗,也祈求全年吉利、家业兴旺(养猪之家还要在猪圈前烧“猪栏利市”);南境无此仪式,只是在下午要去上坟(正月半还要上坟一次)。北境人家年夜饭要多煮,剩余的留作新年吃“陈饭”,而且锅巴要留整块的,称为“饭根”。海安地区还讲究锅巴用盘装盛,上插柏树枝、芝麻杆,缀以白果、花生、铜钱,贴黄纸笺、财神像,名为“陈饭盆”,置于神柜之上。南境则无此俗。此外,北境在除夕还要于门外、场院乃至茅厕,以蒲包装石灰打“元宝囤子”,作为财富的象征。场院要堆砌柏枝圈,外围以石灰画出各种驱邪佑福的图案,这实际上是古代社祭的遗存。这种习俗也不见于南境。

大年初一,全境家户在早饭前要烧香“敬天”,全天皆不扫地、不泼水、不洗衣、不动剪刀、不开后门、不跑亲戚。早饭很讲究吉利的“彩头”,吃年糕(“高”)、圆子(“圆”)、荠菜(“财”)、豆腐(“富”),但是南北两境也有区别。南境吃酒酿圆子,北境吃实心圆子与馒头,海安地区则以“陈火”烧锅煎鸡蛋、温果子茶、烧白汤猪肉,送给家中老人坐在床上吃,其他人则在起身后吃红枣茶、元宝茶、汤圆、糕点。

年初二,北境有“女儿回娘家”的习俗,女婿带妻儿给岳父母拜年。海安一带农民要到土地庙里给土地公公、土地婆婆和蚆蜡老爷敬香,祈求风调雨顺、田无虫灾,店家于是日敬玄坛菩萨(财神老爷赵公明)。南境则无此俗。

年初五为“财神日”,全境商店开市,旧时有人穿红袍、戴面具、加官帽,扮演财神,到各店号表演“招财进宝”,讨取赏钱。北境店主对敬财神极为重视,初四夜晚各店号大门即张贴财神像,店主沐浴更衣,备三牲(猪头、雄鸡、花鱼,俗称“六只眼”)祭礼,半夜焚香顶礼、燃放鞭炮“接财神”[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