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特征

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特征

时间:2022-04-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特征企业是产业发展的载体,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它是决定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所谓文化产业人才,指的是在文化产业经营中,从事文化产品的策划、生产、销售、管理等环节的工作人员。所谓“本土化原创”,并不是指包括中国文化题材的游戏,主要是指由中国人完全自主开发、设计制作的游戏。

第一节 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特征

企业是产业发展的载体,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它是决定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对从事文化产业经营的企业来讲,由于其特殊性,更应注重文化产业人才的挖掘与培养,它是我国文化产业走向世界并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是我国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重点。所谓文化产业人才,指的是在文化产业经营中,从事文化产品的策划、生产、销售、管理等环节的工作人员。文化产业对人才的要求与物质生产的企业相比,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主要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文化的综合性

文化产业的人才必须具备综合性的文化素养,不仅要求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还要求其具备完整的文化体系和文化知识的不断更新,惟其如此,才能适应文化产业发展和竞争的需要。

(一)底蕴的深厚性

文化产业是以文化资源为生产要素,以文化内涵为主要内容,以文化产品为经营对象的创造性企业集合。因此,文化产业具有时代性、前沿性、创新性、多样性和大众性特征。由于文化资源具有历史性和共享性,因此,它要求文化企业在拥有本行业其他企业同等资源的条件下,开发生产出自己的特色产品,才能在文化市场上立足。这就要求文化产业人才要充分领悟文化精神,更新内涵,要有扎扎实实的文化功底和灵敏的文化创造力,否则,就难以进行文化产品的创造。在当今社会,许多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本身就是文化大师或艺术大师,如一些画家、音乐家、书法家、文学家、歌唱家等,他们以自身特有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创造力,生产出文化品位很高的,又深受大众欢迎的文化产品,从而使自己的才华转化为文化价值。文化产业的人才要求正同一位著名的节目主持人所说的那样:电视台、电台节目主持人之间的竞争,不单是表现在音色、普通话、气质等方面,而且是每个人的文化底蕴和内涵的较量。

(二)体系的完整性

当文化产品作为商品时,它与别的产品有共性的同时也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即它的文化性,它要求文化产业的经营人才不仅具有经济、管理、金融、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必须具备文化、文学、新闻、伦理、书画、历史、地理、旅游等相关领域的知识,另外,还要具有一定的电脑、网络等现代科技知识。比如,在现代的出版业中,排版、印刷都必须借助计算机、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它要求从业人员在掌握编辑知识的同时,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排版、网络数字技术。再如从事动画产业、电影业和电子游戏业的游戏动画师不仅要懂电脑的基本知识,如Windows多媒体编程、游戏设计、计算机图形学、游戏引擎等,同时还要具备美学、绘画、色彩理论、构成、角色设定、生物素描、后期合成、游戏体系结构等基本知识。

(三)知识的更新性

文化产业生产的产品,其主要元素是文化、知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文化在不断的发展,知识在不断的更新,所以,作为文化产业人才,要跟随社会的步伐,把握时代的脉搏,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意识,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进取行为。惟其如此,文化产业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才能满足大众日益变化的文化需求,才能在生产经营中获胜。比如,游戏产业是一个蓬勃发展的产业,众多的企业参与被认为是21世纪角逐激烈的产业。虽然我国的游戏市场很大,但是,我国的电视游戏业和计算机游戏业不发达,缺乏“本土化原创”,难以与国外的游戏业竞争。因此,近年来,国外的大型游戏制作企业,如美国的迪斯尼,日本的任天堂科尔美已开始进军中国市场。所谓“本土化原创”,并不是指包括中国文化题材的游戏,主要是指由中国人完全自主开发、设计制作的游戏。可见,游戏产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游戏产业人才知识创新性的竞争。因为游戏产业的知识更新非常快,游戏动画师、游戏程序师必须不断学习,才能开发出新的游戏软件,创造出自己的品牌特色。

二、能力的复合性

在经营文化产业时,文化产业人才不仅要具有多重性,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能有效地对文化企业的人、才、物进行配置,参与市场交换。

(一)角色的多重性

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在文化产品的生产中处于核心地位,文化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工作角色具有多重性。这就要求他们要学会转换角色,在不同的岗位都能适应工作的要求,而且干得出色。

以报业为例,对于报纸这种文化产品来说,如何选择目标读者,如何确定报道内容,如何确立报纸水准和风格特色,报社的高层编辑最有发言权,他为记者采访、编辑、组稿、排版指明了方向,确定了专业规范,从这一点上来说,高层编辑是“决策者”与“设计师”的角色。另外,报纸生产是由诸多工种和工序集合进行的,这一系统的有效运转离不开报纸高层编辑的指挥调度,为了保证新闻传播的时效性,保证报纸水平的高质量性,需要记者、编辑、资料员、技术工人、印刷工人等的协同作战,各种环节要畅通无阻,各种工作默契配合,此时,报社高层编辑实际上担任了“管理者”的角色,指挥各个环节,调度人力物力,并力求提高整体效率,使出版工作顺利进行。最后,报纸是由各类稿件组合而成的新闻产品,报纸编辑工作的对象主要是各种类型的单篇稿件,这些稿件在很多情况下并不完全合乎报纸的要求,需要编辑进行修改,有的还要配相关的资料、言论、图片等,如何对这些原料进行加工组合,高层编辑既是新闻产品的“生产者”,又是新闻传播的“把关人”。

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多重角色不仅是表现在出版业,还表现在电影、电视剧的制作等行业里,比如,拍一部电影,导演既是总指挥又是总策划,有的还可能在戏中担任某个演员的角色,以及这部电影在最后的生产、发行过程中,导演又担任着销售商的角色。

(二)能力的综合性

把文化作为一种产业经营时,就是一种市场行为,文化产品价值的实现,要依靠成功的市场交换才能完成,它需要对社会的需求进行预测,以此来确定文化产品的策划、设计、生产、包装、销售等过程,并对生产的投入产出进行计算,对人、财、物进行组织和协调。这些都要求文化产业的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因为文化产业的经营对其自身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只有通过经营才能把文化产品的生产与销售联系起来。比如,近年来,我国图书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出版社都在尽力打造畅销图书,甚至出现了由“出版商+包装商”共同开发畅销书籍的探索模式。世界图书公司推出的“富爸爸,穷爸爸”系列丛书以及由中信社出版的《谁动了我的奶酪》、《小狗钱钱》等都是由北京读书·人文·艺术有限公司担纲策划营销的。所以,在畅销书的经营运作中,出版社编辑的角色必须转型,要从单一经营文本,进而转变为经营产品、经营资本、经营品牌,最终要从文本编辑提升演变为项目经理。

三、思维的创新性

思维的创新性主要由好奇心、求知欲、怀疑感、思维独立性等因素组成。人们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观念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等都离不开思维的创新性,也都是以思维创新为先导并且贯穿于生产活动中。

经营文化产业也需要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文化行业生产的产品在很大程度上必须满足读者的精神需求,因此要求文化产业人才展开艺术想像的羽翼,突破原有规范和模式,以更大的独创性、灵活性去策划、组合生产要素,从而创作更新、更符合大众品味的精神产品。比如,四川西南角有一个叫雅安的地方,该地的一个民营企业开发了一个叫避风峡的自然保护区,这是当地植被保护非常完好的一个大峡谷,这家企业在保护区开发了野生动物园,把野生动物的资源叠加在自然保护区上,但他们觉得这还不够,还应该继续扩大该地的知名度。于是,他们进一步利用创新思维进行策划,利用文化艺术品的价值与知名度来提升避风峡的知名度。随后,该企业经过了长期的探索,请香港的著名艺术家画了一幅名叫《女娲补天》的作品,画中的妙龄女子神采奕奕,手捧五色石补天,很引人注目,之后又请了一批国内著名的文人墨客,为这幅画吟诗作赋,先把这幅作品展示在避风峡保护区大堂中最显赫的位置,过了一段时间后,把它拿到香港市场上拍卖,据介绍,其最高价值拍卖到800万元港币。这家企业从开发避风峡自然保护区到《女娲补天》的整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有新闻媒体的参与。正是由于这一系列的策划、创意,使避风峡的知名度一跃千里,已经成为四川的旅游热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