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风筝扶摇上九霄

风筝扶摇上九霄

时间:2022-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风筝扶摇上九霄每逢莺飞草长的二三月,正是江阴人放风筝的好时光。风筝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此后,人们把不带响的称为纸鸢,带响的称为风筝。姚仲虞的风筝爱好,来自他的父亲姚博渊。近年来,利港风筝爱好者协会配合利昌房产、江阴市台商协会等单位举办风筝表演赛,吸引了众多客商,获得了良好效果。风筝活动是一项人类亲近大自然的活动,也是一项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风筝,这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正在展示出它的魅力!
风筝扶摇上九霄_江阴民间文艺

风筝扶摇上九霄

每逢莺飞草长的二三月,正是江阴人放风筝的好时光。

风筝,古时候称为“纸鸢”、“纸鹞”。明代陈沂在其《询刍录·风筝》中写道:“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如鸣筝,故名风筝。”据史料记载:风筝演变为玩具是在唐代以后,随着当时社会的繁荣稳定和生产技术提高,特别是造纸技术的普及,为风筝制作提供了有利条件。风筝的制作越来越精致巧妙,造型越来越丰富。

明清以来是风筝发展的鼎盛时期,这时的风筝在形制、样式、工艺以及放飞的技巧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扎风筝放风筝已经成了人们娱乐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成了在全国范围内的一项民俗活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放风筝已是男女老幼特别是儿童最为喜爱的活动。“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却趁东风放纸鸢。”清代高鼎的《风筝》诗活生生地展现了孩童放风筝的场面。

风筝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相传为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墨子设计,学生鲁班制作成功的。古籍中有墨翟制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的记载,另有《鹏书》中说,“公输班(即鲁班)制木鸢以窥宋城”。当时的木鸢,是世界上最早、最古老的“军事侦察机”。东汉以后,随着造纸业的兴起和发展,木鸢改变为以竹、纸为材料的轻巧灵便的纸鸢,随后又有人将竹弓、竹哨安置鸢上,放飞时“嘤嘤”作响,声若古筝,始被人们称为风筝。此后,人们把不带响的称为纸鸢,带响的称为风筝。到了唐、宋时期,工艺改进,携带轻便的纸鸢已“军转民用”,成为王公贵族和黎民百姓的娱乐工具。明清以来,风筝的形式、扎制、美化、放飞等都有了不断的改进发展,并形成了绘制精美的京派风筝、造型逼真的津派风筝、扎制奇巧的潍坊风筝等各具特色的流派,更添了风筝的艺术性、观赏性、娱乐性与收藏价值。20世纪80年代以来,江阴市城乡出现了许多风筝爱好者,把娱乐、健身融为一体,使风筝活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利港镇西刘墅村的姚仲虞等组织了风筝爱好者协会,发展了带响、带光和走线风筝等特色。姚仲虞的风筝爱好,来自他的父亲姚博渊。姚博渊(1923~ ),一生从医,年轻时酷爱风筝,并自己制作,姚仲虞耳濡目染,成了个“小风筝迷”。六七岁时就跟着大人们放风筝,当帮手;10岁时就自己动手制作和放风筝,做过六角、八角风筝和蜜蜂、蝴蝶风筝;1967年担任村里赤脚医生工作后,继续将制作风筝和放风筝作为自己的一项业余爱好,只要有空,就制风筝或放风筝。2004年退休后,参加江阴市风筝爱好者协会,他不仅经常自费外出观摩学习和参加风筝比赛,还将开展风筝制作与放飞活动作为一项事业进行推广,他长期研究、制作的“带响风筝”成为周边地区风筝活动中的一个显著特色,不仅在周边乡镇十分有名,近些年还出现在山东潍坊,江苏南通、如东、常州淹城、西夏墅,宜兴周铁镇,张家港乐余镇、常熟虞山等地的风筝节上,成为引人关注瞩目的一大亮点。

传统的风筝技艺概括起来为“扎、糊、绘、放”四个字。每个字都包括了几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较高的工艺要求,多种工艺集于一体,才能达到风筝对称、平衡、和谐的要求。风筝骨架的扎制工艺要求颇高,首先要选择质地坚实、弹性好的江南笔竹或篾竹,其粗细长短视风筝大小而定,用文火把它烤直,砂皮打光,罩以清漆,以防虫蛀。扎制必须选择晴天干燥的日子,以便扎绳收紧,不再有收缩。扎制骨格时要做到上下左右对称均匀,轻重一致,尤其是骨架左右两根边筋的粗细和弹性必须分毫不差,以保证风筝在空中的平衡。风筝骨架扎好以后,用纸或绢布缝合,再用细绳拴成引线,引线角度左右对称,长短适宜。

利港镇西刘墅村的风筝爱好者们以“爱好者协会”为阵地,以风筝为载体,通过开展扎、放、赛等活动,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一是扎。他们经常研究探讨,动脑动手,不断创新,扎制出了雄狮五环、企鹅、鲨鱼、熊猫、中华腾飞、神六飞船、中华龙鹞和各种几何形风筝。这些风筝的最大特色就是带响,每只风筝上根据体形大、小,承载能力,安装上几对至十几对大小不等的竹铃和中空葫芦。姚仲虞扎制的一只3米见方的蜜蜂鹞,安装了多重音阶的142只竹铃和2只30厘米直径的中空葫芦,声音响亮雄厚,到常州、张家港等地参赛,人们一听声音就说:“江阴风筝”来了!

他们还创新了制作技术,研制成功了可拆可装的大型风筝,便于收藏和外出参赛。他们制作的带光鹞,在风筝上安上电子灯,夜晚放飞时发出灯光点点,增加了观赏性。

二是放。选择开阔、安全地带放风筝。通过放风筝促使人们参与运动,亲近自然,全身心投入,抛却一切烦恼,达到愉悦精神、强身健体的目的。他们不分春夏秋冬,只要不下雪不下雨,只要“树头风好”就去放风筝。

三是组织和参与比赛。一方面通过外出参赛,交流学习,沟通信息,扩大眼界,提高自己。另一方面自己组织赛事与表演,以鹞会友,通过交流,推动本地区风筝活动的发展。近年来,利港风筝爱好者协会配合利昌房产、江阴市台商协会等单位举办风筝表演赛,吸引了众多客商,获得了良好效果。为此,江阴市台协特地将一块题有“风筝技艺,世代永传”的镜框,赠给了利港镇西刘墅村的风筝协会。

风筝活动是一项人类亲近大自然的活动,也是一项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放风筝活动可以调节紧张生活节奏,有益于身心健康,越来越多的人投入了这项活动,国内和国外放风筝的比赛活动也日趋频繁。

风筝,这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正在展示出它的魅力!

img51

利港镇西刘墅村的风筝爱好者正在扎制带响风筝 (陆敏 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