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扶摇而上九万里”的逍遥游观念

“扶摇而上九万里”的逍遥游观念

时间:2022-0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旅游文化的深层次来看,庄子的逍遥游观念实际上触及到了旅游的本质问题,旅游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最基本的两大支点就是自由性和非功利性。“雀跃而游”,“不知所求”,这是逍遥游所追求的境界。历史上逍遥游迷们多是道士或具有道家思想的漫游人。
“扶摇而上九万里”的逍遥游观念_中华旅游文化

五、“扶摇而上九万里”的逍遥游观念

借旅游寄托自己的理想,将现实与虚幻结合,这也是古人对旅游认识的一种哲学方式。

最早具有逍遥游观念的非庄子莫属。《庄子》33篇,无不贯穿着“逍遥游”的旅游观念。在庄子看来,现实中的旅游是不自由的,它受着种种条件的限制,不自由的旅游不是真正的旅游,真正的旅游应该是“逍遥”之游。所谓“逍遥”,按《庄子·天运》的说法就是“无为也”。钟泰《庄子发微》解释说:“盖消者,谓消其习心,摇者,动其真机,习心消而真机动,是之谓消摇(即逍遥,作者注)。”那么逍遥游按庄子的表述就是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列子御风而行,是“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恶乎待”即何所指,可见这种旅游是“放任自然,出入自在而无所沾带”。这种“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游乎尘垢之外”(《庄子·齐物论》)的超自然的绝对自由之游是不可能的,于是它被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成为阐明庄子“上与造物者游”的人生理想和追求的学术观点,成为玄妙的奥义。而实际上它折射出的是庄子的旅游观:旅游应该是一种无意志、非理智、超功利的反映人们自由的一种社会活动。从旅游文化的深层次来看,庄子的逍遥游观念实际上触及到了旅游的本质问题,旅游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最基本的两大支点就是自由性和非功利性。“雀跃而游”,“不知所求”,这是逍遥游所追求的境界。历史上逍遥游迷们多是道士或具有道家思想的漫游人。这类人不爱游说,只爱游学;不爱都市市肆之游,只爱山泽林莽之游。将心情放飞于大自然,超脱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去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自由,这种观念应该说是旅游最深层次的价值取向,它对现代休闲旅游具有至深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