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园林与文化的不解之缘

园林与文化的不解之缘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园林是文化的科学和科学的文化,和人类普遍追求的健康长寿密切相关。可别小瞧中国园林的这种雏形。作为文化观而言,提倡人与自然相协调一致。这从中国风景园林的理论和实践中可以得到广泛的印证。另一方面园林也是可以以文化为内涵,结合风景来布置的。中国园林来自文学和绘画,其中文学艺术是最根本的。首先中国传统十分重视取园名与景名。

园林与文化的不解之缘

一、园林与文化的渊源

天地万物唯人类创造了文化并持续地发展文化。文化泛指人类在社会活动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财富。狭义而言,指人类社会的意识形态。文化伴随人类的历史产生和发展,从无到有,从少积多,由浅而深。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文化是人与自然环境结合的产物,因此文化有地方性,更有民族性。民族文化相传成统,形成文化传统后又不断创新和发展,使文化传统积淀得越来越深。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成果,是社会文治和教化的成果。文化也泛指知识,尤指文学知识。我国园林从生产斗争和与自然的交往而来,从孔圣人经典地将自然山水人化以来,东晋的陶渊明创造五言的田园诗、南朝(宋)画家宗炳创造山水画以后,逐渐完善了中国文人写意自然山水园的独特、优秀的中华民族园林传统形式。园林必然进一步适应社会生活而发展,但园林与生俱来就具有文化内涵的理念将伴随历史长河永远流淌。

先有文化而后产生园林。清代杂家李渔在《闲情偶寄·山石第五》起首就说:“不能寄身岩下与石木居,故以一卷代山、一勺带水,无聊者之极思也。”这也是人类兴造园林的根本原因。作为自然一员的人类,因生产力进步到某阶段而逐渐脱离自然。但从村镇到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认识到作为自然一员的人不能脱离自然,而要在城市里兴建恩格斯所说的“第二自然”,这就是园林。因此园林是人类社会从“野”到“文”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所以也可以认定园林的根本功能是满足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需要。作为人类聚居和借以生存的生活环境——城市就更需要与社会生产协调发展的自然环境。这是属于科学性的文化。园林是文化的科学和科学的文化,和人类普遍追求的健康长寿密切相关。园林从开始就不是纯科学性的,而是包含有艺术性的文化在其中。外国的狩猎园和中国的囿,并不是将狩猎作为生产手段,而是把以前某一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的生产手段作为当时的文化休息方式。中国的灵囿则还有掘土为灵沼、堆所掘之土为灵台以祭天和观天象的文化,反映自然崇拜的历史文化。

可别小瞧中国园林的这种雏形。其用人工挖低填高,构成地形有高下变化,依托地形高低的变化而产生“成景”、“得景”,有俯仰的变化。高台、低沼也就形成了自然山水园的雏形,加以人工植树造林和自然的人化,最后玉成中国文人写意自然山水园的民族园林形式而自立于世界民族园林之林。“艺”和“术”最初是不分的,统称为艺。古写的“艺”字象形性特强,就是一个人手持树苗跪在地上植树。从绿化而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即不满足大自然的恩赐,要以人工植树造林实现“人与天调”的宏志。这也反映中国绿化事业渊源深厚。

二、中国文化的总纲

人类从生产斗争中创造科学文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概括便是哲学。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从两千多年以前至今都统一在“天人合一”的文化总纲上。作为文化观而言,提倡人与自然相协调一致。这从中国风景园林的理论和实践中可以得到广泛的印证。中国古称自然为“天”或“天地”,至少在兴造文字时就有记载地反映了这种哲学思想。“天”字可解释成“一大为天”,最大莫过于天。所以过去家庭里供的牌位是“天地君亲师之位”。把天地放在最前面,比皇帝都大,但也强调以人为主。大字又可解释成“一人为大”。在天地之下是以人为主的。春秋初期的管子有两段话至今仍很有教育意义。《管子·形势》说:“其功顺天者天助之,其功逆天者天违之。天之所助虽小犹大,天之所违虽成必败。”由于片面经济利益驱使,在历史传统的著名风景名胜区炸山毁树修缆车,还有人说“熊鱼可以兼得”。而实事求是地讲此事是杀鸡取卵。鸡之不存,卵又何来。破坏了无可挽回的自然风景资源,算是成功还是失败呢?有了很好的风景资源,口头上讲保护,实际上都想从中沾光沾利。再好的风景资源都是有一定的容量的。在自然风景最好的所在大造欧式宾馆和旅游设施,名为建设实则是煞风景的破坏。城市土地是很珍贵的,但为盖高楼、做宾馆和其他开发房地产,使已建绿地甚至历史上著名的园林被占的例子还少吗?怎么就制止不住呢?对于某人而言他成功了,而对于城市绿地和自然环境而言是失败了,也很不美。管子另一句话说“人与天调,而后天下之美生”,即人与自然相协调是人类创造艺术美的前提。城市形象究竟只是人工美的建筑、街道,还是将人工美融汇到自然环境中的综合美呢?侵占公共绿地的高楼大厦能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还是在城市形象中留下一个历史的污点呢?城市园林是公益性事业,我们一切行动都要联系到人与自然的协调,联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出卖城市规划既定的公共绿地,公共绿地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园林文化的特殊性

鉴于构成园林的基本因素是地形地貌、植物、园林建筑、园路场地和小品,都是不会说话的演员,因此不同于文学艺术和戏剧艺术等。它们只能使游人通过观赏和游览很自然地接受到一些“寓教于景”的熏陶。也不宜将园景按展览台那样布置,要强调它是自然环境。另一方面园林也是可以以文化为内涵,结合风景来布置的。首先要明确文化的共性与文化的特殊性。共性是表现人与天调的志向和情趣。但具体的某一公园或绿地,就要依据它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地位与定性来研究它的特色。如居住区绿地重点应放在人居环境的文化方面。文化何广,有些风马牛不相及的内容就不要牵强地往里塞。中国园林来自文学和绘画,其中文学艺术是最根本的。传统园林利用园名、景名立景题,运用额题、景联和摩岩石刻、石刻、木雕砖雕等多种手段来表达意境。何为意境?立意的境界。对设计者而言,足以抒发自己的志向和情感,而对游人而言要足以感人,令游览者见景生情地与设计者在内心碰撞火花而产生相同感受,从园林中得到文化享受。

首先中国传统十分重视取园名与景名。有将“取名”称为“问名”的,要求达到“问名心晓”的效果。因为园名反映造园的目的和特色。如上海明代的豫园是“豫悦双亲”的意思,造园孝敬父母;北京清代的颐和园含“颐养冲和”之意,由此可知是皇帝为孝敬皇太后,希望通过颐养使老年人更年期脾气冲的现实得到缓和;苏州拙政园寓“拙者之为政”;同里镇“退思园”让人了解园主“退而思过”;苏州“残粒园”言园之小,一粒本小,残而不全之粒就更小了,这是一座面积仅为140平方米的文人写意自然山水园。

其次,是用“额题”画龙点睛地点出园林之特色创意。额题往往镌刻在牌楼、门嵋、地穴等上面,相当于人之头额位置;或木、或砖、或石;一般是两面的,每面2~4个字就将园林之特色一锤定音,而且立意富于层次。如颐和园东宫门前的木牌坊,正面是“涵虚”,反面是“罨秀”。第一个层次令人心晓此园包含大面积水面。因虚同镜,镜似水。颐和园前身就名叫清漪园,是结合古代北京的水利工程兴建的皇家园林,昆明湖本是北京城中蓄水库。而“罨秀”表示园中有很突出的山。罨是捕鱼撒网之意,可理解为捕捉;秀即突出之意。如果进一步遐想,还可以看出借物比兴的深一层含意:“涵虚”是皇帝作为孤家寡人所追求的心境,涵虚则明。皇帝要贤臣辅佐,如果皇帝涵虚,才能发现和捕捉到贤才。秀就是突出,秀才就是突出的人才。北京北海公园牌坊上则镌刻的是“堆云”和“积翠”,意即让人知晓此园是人工堆山和掇山,而且是人工造成汇积翠波的大水面。至于苏州狮子林门嵋上的额题“听香”和“读画”可把游人的欣赏水平提高到一个高的境界。一般只知花香是闻出来的,殊不知香分子必藉风以扩散,风是听得见的,故称听香。中国有二十四番花借风的传统文化。大家都知道观画,因为中国画画中有诗,诗是要读的,故称读画。苏东坡评论唐代王维(字摩洁)的诗画说:“观摩洁之画,画中有诗。味摩洁之诗,诗中有画。”何况画有画题和即兴之文,都是要通过读来欣赏的。额题也有四个字的,如退思园砖刻“烟云锁钥”。

另一种表达文化的形式就是园林的对联。室内陈设多以纸制,但也有木、竹、砖石刻的。室外则只能用后者的材料,其内容也是应境而生。如扬州瘦西湖小金山有联曰:“移来金山半点何惜乎小,借取西湖一角堪夸其瘦。”此联把园林特色的创意表达得淋漓尽致。小金山中的“月观”有郑板桥之景联“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想象力何其丰富。拙政园“雪香云蔚亭”有文征明联“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好一派有生气的幽境。杭州灵隐以冷泉和飞来峰著称,有人提问:“泉自几时冷起,峰自何处飞来。”在游人内心掀起了当然之事却确有疑问的风波。大家都知道这问题不好回答,竟有人很轻松地回答出来:“泉自冷时冷起,峰从来处飞来。”避实就虚,别出心裁,这也是唯一能做出的回答。这一问一答无疑在游人间交流了文化,沟通了灵气。杭州岳坟所在地属翠微山,墓前有生铁铸的奸臣向岳坟下跪,其联曰:“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可以说自然的人化,耐人寻味。更有清代进士秦涧泉瞻仰岳坟时留下一副感慨至深又富于风趣的对联:“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摩崖石刻为风景名胜区、城市园林,甚至大地景观可以通用的一种表达文化内涵的形式,一般是刻在自然山石上,文字或少或多,主要说明景点来历、景观特色或道出游览者的观感,或引导往下的游览。常见的如古代园林中的“渐入佳境”、武夷山九曲溪中的“应接不暇”等。泰山三叠泉附近的石壁以字谜的形式“img250二”让游人最终领会到“风月无边”而叹服作者心灵之奇。成篇的大字书法可以镌刻在地面石上。泰山的瀑布口上镌刻了“普霖苍生”,北京樱桃沟的水源刻有“志在山水”。泰山山顶部分更是石刻集中的地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描写了泰山雄伟稳重、鹤立鸡群的景观特色。石刻艺术号称三绝,文章一绝、书法一绝、刀法一绝,可谓综合性很强的文化艺术,何况还可成画、成像。杭州灵隐飞来峰石壁上大腹便便乐呵呵的弥勒佛给人以深刻甚至难忘的印象,联系到与此相关的一副楹联则有所教育意义:“大肚能容容世间难容之事,佛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中国园林讲究“情景交融”、“寓教于景”,表达的形式因境而异,在文化内容方面则十分丰富。总的文化主题是人与天调,天人共荣。用现代的理念讲就是人与自然相协调以求持续发展。明代木刻版印刷的《园冶》,在书首有刘炤刻“夺天工”三字。大自然是园林创作之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何言夺天工!夺天工所在实际上就是人意。美学家李泽厚先生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第一届美学讨论会上从美学的角度总结了园林学,即“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自然的人化就是夺天工的所在。而中国园林的最高艺术境界“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便是园林艺术范畴内天人合一的特殊体现,讲究“人杰地灵”而且“景物因人成胜概”。反映在山水方面的哲理主要是孔子提出来的“君子比德于山”、“君子比德于水”的美学思想。孔子说:“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颐和园的万寿山、仁寿殿、乐寿堂都由这条文脉而来。孔子说:“夫水者,君子比德焉。偏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光光乎不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至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小必观焉。”总之,将人品移情于自然而构成自然的人化。人的自然化主要反映园林的科学性,自然的人化则主要反映园林的艺术性。由吴良镛院士主持的曲阜市中国孔子研究院的第一期工程已竣工,其中室外的园林和建筑中的庭院都运用了孔子的山水美学,成功地布置了富于文化内涵的园林。

除此之外,一池三山或一池五山的海上仙境文化,《桃花源记》相传的世外桃源、庄子和惠子观鱼濠濮上的“知鱼乐”的对答、舜帝写的《南薰歌》、邹衍的《九州说》、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和“渔樵耕读,春夏秋冬”八幅画屏的诗意等都成为中国园林广泛的文化内容。在植物方面则有《广群芳谱》收集了历代名家对植物人化的心声。或诗或歌,或赋或联,其中不乏文学艺术造诣之博大精深者。这是祖先给我们流传下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继承和发展。文化应社会之发展而发展。当前我们要创造具有社会主义社会生活内容、富于中国特色和地方风格的新园林。从来多古意,可以赋新诗,要从现代社会生活中去寻觅和捕捉新文化的主题和内容。’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中国园区的作品,虽然受到面积小、相互连接、用地平坦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而且属于小面积展览性的园子,但普遍很成功,获得中外专家和游人一致地赞赏。园子不仅景色好,而且富于文化内涵。这也是继承和发展中国园林艺术的大检阅、大比赛和大交流,所取得的新成就是令人鼓舞的。

四、园林文化创作的主要理法

《园冶》指出借景是园林的第一要法。古时“借”与“藉”同义,即根据什么造景。借景源于中国文学艺术的借物比兴,主张“物我交融”,在园林则是“寓情于景”。借景的主要理论概括而抽象,因而不易理解。“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说明要相因而借,事物都有因果关系,都有常理而不可悖。电影艺术家谢添总结电影艺术说要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因借即情理之中,巧于因借即意料之外。而巧的依托在于“精在体宜”。《园冶》还说:“园有异宜。”园子有不同的环境和条件,所以说“相地合宜,构园得体”,只有因地制宜地去寻求借景,才能奏效。下一层讲“借景随机”,要随机应变。这种“机”与其说是寻觅不如说是捕捉。初步构思时“机”并不是很明显的,无心者百看不出,有心人一看便有。不怕小,要在准,只要抓得准便可以夸大地发展。借景的最高境界是“臆绝灵奇”。臆是一种“精神病”,设计者废寝忘食极度地思议,不理解的旁观者认为这是精神病。其次,臆还不够,要臆到绝处就会逢生了。有些造景从外观看不一定惊人,其借景之造诣却很高。有的则兼备外观和内涵。泰山麓的普照寺有孤松,枝叶茂密,苍虬匝地。每至冰轮当空,月光被枝叶分散为无数光束射向地面,煞是好看。但这只是纯朴的自然美。有高见者为景命名“长松筛月”,从而将自然美升华为艺术美。一个“筛”字作动词,出人意料地点出美之所在。筛子是世人皆知的,以松树比喻,筛子筛月光却是一般人意料以外的匠心,既有长松筛月之景,又于旁设置筛月亭。由于居泰山山麓观山景的得景需要,亭仅四柱和坐凳而不设墙。亭四面因境成联,正面联曰:“高举两椽为得月,不安四壁怕遮山。”此两句将长松筛月和依托它而生的筛月亭,甚至亭的造型特色的依据都讲得很清楚。杭州岳坟不仅表达了对忠臣之崇敬,而且也表达了对秦桧这个奸佞之恨。中国人恨人之通常情理为“恨不得将你碎尸万段”。设计者准确地抓住秦桧名“桧”之机,觅一株遭雷劈开的桧柏植于中轴线上名曰“分尸桧”。这些借景都达到了臆绝灵奇的艺术境界。

借景何以成为园林艺术第一要法呢?造园目的既定,园名、景名(景题)、布局和细部处理都需运用借景手法。栏杆是细部处理,但也提倡“栏杆信画,因境而成”。借景又必须依托相地,从园之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中找文化的内涵。扩大而言,园有异宜,城市也有异宜。你这座城市处于什么气候地带,有什么良好和不良的气象因素,又如何通过绿化从改良小气候的角度出发来利用良好的因素或减少不良气象因素的影响。在人文方面每个城市有其发生、发展的历史,在人杰地灵方面有哪些特殊性,自然和人文结合有什么文化的主题,又采取什么造景形式来表现这些主题。一城市有新作品,那是他们成功地发挥了该城市的特色。其他城市要学这城市如何抓住了自己的特色去创新,而不是去从形式上跟风头。

至于通过设置展览室一类的文化设施传播文化,主要是展览内容的问题。我这里仅从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的范畴,不顾浅陋地向大家汇报一下学习的心得,深望得到指正。

(此文写于2001年,原载五洲文化传播出版社出版,北京园林局编著的《文化建园》一书,此书编选时略有删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