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5.3城市文脉的战略价值

5.3城市文脉的战略价值

时间:2022-10-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城市文脉的战略价值在于促进城市文态的健康发展,和城市文脉弘扬中的公共文化强化,这体现了城市发展的长远价值。目前,我国城市规划建筑界已有“文态”的提法,其主要指城市文化环境,却没有生态学的思考与意义。这是新文脉主义在“文态平衡”上扮演的重要角色。文化多样性比同质性更有创造力,因此城市文态平衡是城市文化创新的原动力。

5.3 城市文脉的战略价值

卡米诺·西特在《城市建设艺术》中写道:“现代生活和现代建筑方法不允许我们对古老的城市布局中无独创性地模仿。我们绝不应忽视这一事实,以免因无所作为望洋兴叹。灿烂古老榜样的生命力将激励我们追求某种特定的效果而不是无益的模仿。如果我们寻找出这些遗产的基本特征并将它运用于现代条件。我们将在看似贫瘠的不毛之地上播下具有新的生命的种子。”将文脉这一古老的文化形态在新时代条件下进行创新、传承,实现其在城市发展中应有的战略价值。城市文脉的战略价值在于促进城市文态的健康发展,和城市文脉弘扬中的公共文化强化,这体现了城市发展的长远价值。

5.3.1 城市文脉促进城市文态的健康发展

目前城市规划领域在生态学研究中,出现了将文化与生态联系在一起的诸多新概念,正确辨析其含义则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与把握文化生态学。生态文化侧重于研究自然环境背景下人类社会活动与其生存环境关系,其宗旨在于协调人与自然、生态与文化的关系,使之能达到充分的和谐,它多应用于区域规划与经济地理研究方面。目前经济地理界在研究区域文化中也经常提到文化生态,实质上与生态文化一脉相承,同属一源,与我们这里提到的城市文化生态学大相径庭。

比较而言,城市文化生态学则偏重于揭示城市文化环境中各种文化的相互关系,这其中也包括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但其更多的是研究城市中各种文化类型、文化模式、文化现象的特征与相互关系。其宗旨是协调各种城市文化之间的关系,以保证城市文化的和融共处与健康繁荣。目前,我国城市规划建筑界已有“文态”的提法,其主要指城市文化环境,却没有生态学的思考与意义。但是我们这里不妨借用这一词汇,作为“文化生态”的同义概念而赋予其新的内涵与外延。

文化生态基本概念原理的建立,提供了重新认识新文脉主义理论的平台。从文化生态的角度重新审视城市文化和文脉关系,避免城市文化发展中的低级、低效,甚至文态危机,为正确制订城市保护策略提供理论依据,使城市保护理论更符合城市文态法则,自觉维护城市文态平衡,引导城市文化向城市文明建设的新高地发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人类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新文脉主义在“文态平衡”上扮演的重要角色。

1)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文态的破坏

在城市化加速进程之前,城市历史是自然地、渐进地发展的历史,城市往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发展的规律性,物质形态的城市建筑、自然景观等变化也是缓慢的。同时城市中一些非物质形态的文化则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它们的产生和消亡有比较自然的历史过程。城市由于不同时期功能的需要而发生着绵延式的变迁,在一般情况下,其他文化的影响不足以改变整个文化的整体面貌。因此,在大多数地区,民族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这种文化特征鲜明地表现在城市的一切物质与非物质的文化形态上,从而形成了循序渐进的城市文脉形态,这段时期文态较为平衡。

目前我国城市规模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但各类“城市病”逐渐显现,交通拥挤、环境污染、能源紧张等问题日渐突出。特别是所谓“旧城改造”运动,已决定性地改变了众多历史城市的原有面貌,逐渐泯灭城市的独特性。城市化进程中,历史建筑被拆、传统风貌破毁、文化环境被破坏等系列严重事件,使城市文态遭受严重破坏。这一时期也是文化遗产保护最危险、最紧迫、最关键的历史阶段。因此,“以旧城为中心发展”走向“发展新区,保护旧城”;从“大拆大建式旧城改造”走向“历史街区整体保护”;从“大规模危旧房改造”走向“循序渐进,有机更新”,正确处理好城市化和城市文态平衡发展的关系,对于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何成功跨越转型期这道门槛关系到城市未来的发展质量和水平,这也是横亘在每一个城市面前的问题,而跨越这道门槛,城市文脉所蕴含的城市文化是核心力量,引领城市发展走向。同时城市化也是世界性潮流,这需要研究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在实践中找出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方法,创新性地发展城市文脉,促进城市文化生态平衡,体现城市发展的长远价值。

2)城市文脉促进城市文化生态平衡

文化生态的和谐发展对城市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循序渐进”的文化生态特征也符合城市发展的规律,城市文脉促进城市文化生态平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文态的承续。文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表现为文态延续。世界瞬息万变,文化遗产在让城市了解本源、生活意义等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化遗产保护成为防止文化遗失的防线,也成为城市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更为现代的观点认为文化遗产是“包含时间和地点因素的持续的‘被创造的’过程”,将物质与非物质性遗产在时间长河中保存起来已经不是保护的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保存根植于遗产之中的价值观念、意义、思想和诠释。在这个意义上,城市文化生态平衡的观念不再是静态的,不再局限于将历史信息与价值观念封存与凝固,而是意味着不断地创造、延续与发展。

文化遗产保护可以使文化资源在各代人之间建立平衡的规范,保证文化多样性、连续性与共享性。文化生态保护代表一个理念飞跃,不仅仅说明我们应当更多与更彻底地保护文化遗产,同时更要看清文化遗产对城市文化建设的影响,协调不同历史时期城市文化之间的关系,把握城市文化的发展方向,建立一条健康的文脉主线,实现不断变化发展中的城市文脉有机延续。把城市个性特色当作城市传统来认知、保护、更新、创新,使城市表现出连续性的文化底蕴,成为联系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场所。

其次是个性弘扬。全球化进程对城市文化建设带来极大挑战,只有把文态平衡城市保护作为手段,才可能在全球化社会中保持个性特色。作为“文化载体”的文化遗产在抵抗全球化冲击中扮演重要角色,一定程度上延缓文化的均质化与一体化。城市保护过程就是弘扬、展现与诠释城市个性特色的过程,也是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城市国际地位与知名度的过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本身就是一种解释、选择和定位,为城市特色再创造作出贡献。通过个性特色的保持与再创造,城市才有可能在全球经济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城市保护是实现文化自信、个性张扬、多元共存和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手段。

最后是更新活力。文化多样性比同质性更有创造力,因此城市文态平衡是城市文化创新的原动力。由于创新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从遗产宝库中汲取营养,通过遗产保护来积聚文化“储备”,在这个意义上,文化遗产保护就是文化创新资源的保护,是对现有文化资本的补充和投资。城市文态平衡是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通过文化遗产保护,期望建立优化与适应的城市文化建设理念,使城市获得一种良性更新的自我调节能力。引导城市发展过程的新建项目既符合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特征,又能够改善城市空间品质,延续与创新城市特色与文化内涵,造就健康的城市文化主流。

5.3.2 城市文脉构建中的公共文化的强化

每一个城市在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文化都各具特色,都应由各自城市的市民去承载和弘扬。大众文化是城市文脉的重要内容,其价值在于有效地传承传统文化和弘扬地域文化;城市文化设施是公共文化不可或缺的载体,其价值在于有效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市民文化生活质量;少年教育是社会教育工作最为重要的环节,其价值在于培养其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对异域文化的有效汲取。因此市民文化的育成,文化设施作用的发挥和青少年教育的加强,共同成为城市文脉构建中的公共文化的强化。

1)大众文化是城市文脉的基础

城市文脉必须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城市中的大多数市民都喜爱自己的城市文化,关注自己所在城市文脉的延续,积极地参与自己城市文化的建设,也能直接从自己的城市文化中受益(如改造后的烟袋斜街)。这是城市文脉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城市文脉发展的根本价值。要达到以上要求,城市文脉中所蕴含的城市文化必须是健康先进的文化,而健康先进文化则应蕴含以下三方面内容:首先是必须符合社会发展和城市长远利益;其二是必须符合广大市民全面发展的要求;最后是必须具有有益的内容和有效的形式。随着城市居民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居住质量的提高,市民的文化需求也日益增强,他们迫切希望居住的环境不再是冷寂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群,而应该拥有完善的文化设施、充满温馨的文化氛围和满足多样文化需求的精神家园。

市民大众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文化的创造者、体现者和传承者,市民文化的价值在于它是城市文化的根脉,是城市的母亲文化。一座城市之所以能够自立于城市之林,就在于这座城市拥有真正体现鲜活民族精神和地域特色的、在生活生产实践中创造的市民文化,并深刻地影响到城市文脉的形成和发展。

市民文化往往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公共空间内展开,由街道上、社区中、公园内的社会交往产生,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处于不断变化之中。随着科技的进步、交通的改善、信息的加强,城市文化也面临全球化的历史过程,其负面效应使得各个城市之间的文化差别越来越小,城市文化面貌日渐趋同,特色也逐渐消失。因此传承城市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是传承城市文脉的重要手段,也是保持城市特色的唯一途径。市民文化的传承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如民居、寺庙、商号、戏院等;另一类是无形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间的口头文字、戏曲、音乐等。而无形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鲜活的文脉价值和旺盛的生命力,重庆沙坪坝三角碑的黄桷树周末故事会就很有特色,相传几十年,为重庆城市大众文化的传承增添了浓重的一笔。由于这些市民文化的表现形式来自于民间,往往显得零散粗糙,但是他们处于原生状态,显得更加鲜活、更加生动、更少修饰。因此研究城市文脉中的城市文化不能不研究市民文化,不能不研究来自于市民阶层的活生生的文化形态(图5.10)。

img87

图5.10 重庆沙坪坝黄桷树周末故事会

来源:自摄

2)城市文化设施是城市文脉传承的载体

城市文化资源、文化氛围和文化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的活力和竞争力,决定着城市的未来。城市文化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其数量多少、规模大小、水平高低以及功能齐备程度,直接标志着城市文化品位的档次和市民文化生活质量。城市文化设施帮助市民了解所在城市的历史变迁,掌握古今科学文化知识,通过展开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市民的精神生活,创造出与当代市民相适应的精神文化氛围。

文化遗产地和博物馆是城市文化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文化名片。具有经典性、纪念性和永久性的特征,往往作为一个城市的文化标志和文明形象而存在。

城市文化设施是重要的人文景观,也是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代表,往往还是城市文脉的具体表现。文化遗产地和博物馆以实物为基础的陈列展示极为直观、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人类历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领域的风貌和变迁,是人们获取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重要场所。作为保护、收藏人类文化的殿堂,文化遗产地和博物馆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文化坐标的性质,他们以极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无可比拟的文化内涵优势,赋予城市以精神气质和文化品位,培育城市的文化形象,延续着城市文脉。并且文化遗产地和博物馆是培养社会道德最理想的人文环境之一,增强人们对自己城市的认知和热爱之情,激发民众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文化设施应对城市文化乃至城市文脉的延续做出重大的贡献。英国博物馆是最重要的教育机构之一,参观博物馆已成为绝大多数民众一生中最重要的文化体验,包括大英博物馆、国家画廊、格林尼治天文台等顶级博物馆和美术馆都是免费向公众开放,这也是政府关于“建设一个更美好的英国”的承诺之一,其目的在于加强文化生活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意大利自2003年9月起,罗马市利用周末双休日举行“不眠之夜”活动,“不眠之夜”是指市内所有博物馆、画廊和艺术古迹当晚延长开放时间,免费向游人开放,每次都吸引了数百万游客参与,米兰、那不勒斯都灵等地也相继效仿。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著名的中央绿地公园Mall,轴线南北两侧排列着数量众多的博物馆,也是免费向世界各地的游客开放。

目前,一些国家非常重视“建筑外的博物馆”建设,甚至有人说整个欧洲就是一座博物馆,我国一些历史性城市也努力把自己的城市建成博物馆城市,在博物馆的氛围里,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都能使人得到享受和熏陶。

3)青少年教育夯实社会文化根基

我国目前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占总人口29%左右,在升学和就业压力之下,一些学校的教育内容和形式都变得枯燥乏味,青少年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学习动力却变得越来越小,个性和创造力明显缺失。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使他们的生活空间得以改善,但社会提供的心理生长空间却不开阔。对青少年的教育从他们身边生动、鲜活的城市故事说起,无疑是一条极其重要的途径,也是一种极其宝贵的资源;把城市的传统文化与风土民俗写入课本,通过多种途径发掘多种资源,用优秀的城市文化、地域文化来滋润化育青少年的心灵,培养他们从小就对自己的城市产生深刻的感情,形成难以割舍的情怀。虽然他们以后要走不同的人生道路,但是弘扬城市文化、地域文化将成为他们的自觉意识,他们的心也将会更多地留在故乡城市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

文化遗产地和博物馆作为社会教育机构,拥有十分丰富的教育资源。应当充分发挥在校外教育中所扮演的特殊角色,通过丰富精彩的展示,再现当地的历史沿革和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脉络,把本地最辉煌的文化成就呈现给青少年,让他们了解与自身有关的更多的历史知识,人文精神和民俗风情,使他们感怀于先民顽强不屈的艰辛创业历程,赞叹于先民巧夺天工的文化创造能力。

参观文化遗产地和博物馆应该成为中小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引导青少年感受文化遗产地和博物馆的氛围,逐步养成参观习惯,进而实现彼此间相互认知、建立完好的互动关系,使他们完成从“走进文化遗产”到“体验文化遗产”到“热爱文化遗产”的情感跨越。探索建立文化遗产地和博物馆参与成年人国民教育体系和纳入中小学生教育体系方面的长效机制,使之真正成为青少年的第二课堂,发挥教育基地的作用。

【注释】

[1]“城市化,是由于城市工业、商业和其他行业的发展,使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增长而引起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集中的社会进步过程。由于城镇人口的增加是城市化最明显的特征,因而城镇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提高是衡量城市化程度的基本指标。”——引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修订本)[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662.

[2]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24.

[3]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24.

[4]单霁翔.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5]王承旭.城市文化的空间解读[J].规划师,2006(4).

[6]K.J.巴顿.城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M].上海市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城市经济研究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8.

[7]城市的形成从选址、设计、早期发展到历代建设,城市特色与之共存,并逐渐变得鲜明而丰满,这些成长信息被大量地保留和记录在了文化遗产之中。城市文化遗产是城市的文化沉淀、文化起点、文化载体。任何城市的繁荣与发展都是以先人创造的城市文化作为依据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因此,城市文化特色是今天城市建设与发展可资借鉴的科学依据和重要财富,对它们的整理、研究和保护不仅关系到城市文化脉络的完整性,也关系到城市文化传统的延续和传承。任何割裂历史、轻视自己城市文化特色的行为和态度,都是文化虚无主义的表现。任何城市无论当前多么繁荣兴旺,如果丢失了文化特色,就是丢失了最巨大的财富和最珍贵的资源。城市特色包含外在形象与内在素质两个层面。城市的外在形象由建筑、道路、广场、山水、绿地等构成;内在素质则包括精神风貌、经济活力、文明程度、治安状况等,而其中文化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以往对城市文化特色的研究多从城市地理环境、功能布局、建筑风格等方面进行探讨,这些虽然都能构成一定的特色,但是只能表达外在的形式,只有文化特色才能凸显城市特色的本质。因此,城市文化特色既指城市的景观风貌,更指城市的精神风貌。城市文化特色不但具有艺术审美功能,还具备文化认知功能。周干峙先生认为城市美的问题说到底是城市文化的问题,即指出了文化特征对于城市核心特色塑造方面的重要性。

[8]单霁翔.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194.

[9]吴良镛.吴良镛学术文化随笔[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213.

[10]J.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M].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11]吴良镛.吴良镛学术文化随笔[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205.

[12]林徽因.林徽因讲建筑[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280.

[13]单霁翔.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235.

[14]王军.城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15]据重庆市1987年第二次文物普查资料显示,重庆市抗战历史遗址共721处,其中消失372处,占抗战遗址总数的5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