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1.1城市文脉的提出

1.1城市文脉的提出

时间:2022-10-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精神特质是城市的深层内涵,城市的精神特质无疑是由城市的文化脉络为背景产生的,换言之,这种制约形成城市风貌和精神气质的文化脉络,就是地域建筑文化形成的“文脉”关系。回溯历史可知,城市建筑的整体秩序及和谐之美得益于建筑之间、群体之间的视觉连续性及相互协调的原则,这是前人朴素“文脉”思想的表现,是一种文脉直觉。

1.1 城市文脉的提出

城市是逐渐形成的复杂的社会系统,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是人类文明成果的载体和聚集地,是人类文明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最璀璨的结晶,城市代表了社会文化的荟萃、科学技术的成就,展现了历史思想、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以及市民生活形态的积淀。英国史前学者戈登·柴尔德认为城市的出现是代表人类步入文明的里程碑,对于人类文化的研究,莫不以城市、建筑的出现作为文明时代的具体标志而与文字、工具并列。

城市形态是以其所依附的各种具体物象展现的,如连绵起伏的山川奔腾不息的河流、多姿多彩的建筑、生气勃勃的环境,当然最重要的是生活于其中的人以及人所掌控的这座城市的运行机制。充满生机的城市和优美的城市形态必然是这一系列因素的完美结合,并且相互之间运作和谐。而且完美的城市最为显著的标志就是其形态和形象的连续性,可使人感到历史的变迁以及不同时期生活场景变化的内在脉络,这种连续性主要通过城市建筑的整体感以及由这种整体感派生出的城市精神特质来体现。

由于自然条件、经济技术、社会文化的不同,不同地域的建筑由一些本地独有的符号及排列方式构成,形成地域建筑文化,也就形成了独特的、千差万别的城市形象,从而表达了不同的城市风貌和精神气质。精神特质是城市的深层内涵,城市的精神特质无疑是由城市的文化脉络为背景产生的,换言之,这种制约形成城市风貌和精神气质的文化脉络,就是地域建筑文化形成的“文脉”关系。

1.1.1 文脉的缘起与借用

文脉思想古已有之,只不过是一种朴素的、不自觉地运用,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指导实践。对文脉的认识经历了古代朴素的文脉思想到现代文脉思想的辩证发展过程。文脉研究可以追溯很早,有学者认为可以追溯到前工业时代甚至古希腊时期,但文脉思想的正式提出,还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后现代的出现,由语言学传入建筑学中。回溯历史,有助于对文脉思想的深刻认识和理解。

古希腊时期,城市和建筑追求与大自然的协调共处。希腊人不以城市和建筑来压倒大自然,相反把它作为城市的组成要素极力去展现大自然的优美。罗马人追求庄严宏伟,城市建筑广场均采用几何形构图,将城市建筑和广场用轴线联系起来,使不同时期的罗马建筑体现了其内在文化上的连续秩序。中世纪城市的建造者,用朴素的美学观来对待人工与自然的关系,在城市建筑中充分利用自然美景,使城市与自然相得益彰,如意大利许多中世纪城市就表现了建筑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在建筑造型上,建筑物的外观形象通常与左邻右舍协调一致,作为孤立的、炫耀的实体与周围环境无关的建筑是少有的。回溯历史可知,城市建筑的整体秩序及和谐之美得益于建筑之间、群体之间的视觉连续性及相互协调的原则,这是前人朴素“文脉”思想的表现,是一种文脉直觉。

到文艺复兴晚期,建筑艺术退化为对过去时代风格的单纯模仿,由于对古典式样的盲目崇拜,在设计时把外来的和古典风格硬套在建筑物上,不顾建造地点,无视周围环境的建筑日益泛滥,建筑形式为单纯装饰风格的堆砌,导致了城市建筑及环境破坏,建筑环境丧失了原有生机,相互协调的文脉思想不复存在。

20世纪20年代产生的现代主义运动推动了建筑的发展,但也存在着较大的负面影响。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人口集中、住房紧张等社会问题凸显,诞生于欧洲的现代主义倡导节约社会资源、摒弃复杂的装饰,以简洁风格和现代建筑技术来体现时代的进步和建筑合乎逻辑的技术美,解决社会矛盾并满足人们生活的实际需求。应该说现代主义建筑的初衷是好的,但“装饰就是罪恶”的理论冒进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在城市环境上,现代主义风格认为新建筑与环境融合是一种“软弱无力”的解决方法,坚持“以我为主”,较少考虑新建筑所处的城市环境及新旧建筑和谐。建筑设计成为建筑师树立个人名声的实验场,新建筑标新立异、各自为政,不顾周围环境的做法,严重地破坏了城市建筑的整体秩序,也损害了人们的心理秩序。在建筑风格上,现代派主张用现代技术生产的新建筑来反对传统建筑,过分强调技术理性,忽视建筑地域性和相应的文化传承,使城市建筑丧失了原有历史文化特色,其苍白、干瘪的、清教徒般的建筑表情广受诟病。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复苏,以及交叉学科如社会环境学﹑人文生态学及环境心理学等的兴起,对城市建筑以及人们的思想产生了深刻长远的影响,由此引发了许多城市、建筑的交叉学科研究,建筑学走到了十字路口。在逐渐厌倦了现代主义冰冷的建筑风格以及反思其产生的负面效应后,人们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建筑与城市究竟向何处去?这时后现代主义登场了,用其三大理论支柱,文脉主义、隐喻主义、装饰主义展开了对现代主义的批判。

建筑学永远是搭上艺术学的末班车,许多建筑理论词汇的来源就是借用或借鉴,从绘画学、语言学、构成学、行为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以及其他学科中借鉴而来。“文脉”一词译自英文Context,原是语言学中的术语,表明语言环境中的上下逻辑关系。一方面指在词汇、句子中帮助确定其意义的上下文关系或事件的来龙去脉,另一方面可以表示事件发生的背景及条件。在这里,上下文关系表明文脉具有时间的概念,即一个单词如果单独存在时其意义是不确定的、模糊的,只有把它放到句子中去,通过整个句子及上下文关系理解才能清楚其所表达的意义。同样,事件发生的环境具有空间的概念,事件只有同具体的背景环境相联系,才能发生、发展。

在语言系统中,文脉是介于各种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语言单位需要通过文脉关联才能产生意义,而这种关联又构成语言系统,因此广义上说,文脉是指局部与整体的联系。建筑学中对文脉一词的借用恰如其分地展现了建筑与建筑之间、建筑和城市之间这种应有的关联以及这种关联的纵横向发展,并且引申拓展为建筑文化的延续,因此这种借用已经跳出了传统语言学上的范畴,赋予其新的、建筑学的含义。

1.1.2 文脉的传入与影响

20世纪80年代初期,刚进入改革开放的中国百废待兴,建筑理论研究也几乎处于空白阶段,建筑创作的限制也较多,“民族形式、社会主义内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方盒子是结构主义”“结构主义即资本主义”以及“适用、经济,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等建筑理论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建筑方针政策还统领着人们的头脑,各种建筑期刊正在为中国的现代建筑发展之路是采用“神似”还是“形似”的问题争论不休,理论研究还未从那个充满了禁忌的年代中恢复过来,也没有现代意义上的、中国自己的建筑理论。

时代的进步为理论的突破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20世纪80年代中期,清华大学汪坦教授组织编译了现代西方建筑理论译丛,打开了研究现代建筑理论的一扇窗口,也在僵化的理论界吹入了一缕新风,建筑学者久旱逢甘霖,进行了现代主义理论的补课。其后,李大厦先生先后翻译了查尔斯·詹克斯的《后现代建筑语言》和《什么是后现代建筑》两本畅销书,将当时国外流行的后现代理论引入国内,一时间引发了建筑界的“后现代热”,并在这股热潮中人们初步接触到文脉的概念。随着罗伯特·文丘里《建筑的矛盾性与复杂性》等后现代理论书籍的陆续翻译出版以及国外一批后现代作品问世,使后现代理论和明星建筑师成了国内青年建筑师和学生的追捧对象,文脉、象征、隐喻等词汇充斥着设计院的文案以及建筑系学生的课程作业中,也有一些个别的后现代建筑实践,引发了一阵文脉热潮。

当然,文脉的传入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也在理论界引起了巨大的争辩,产生了一些思想上的混乱,一方面在我国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现代建筑及其理论尚需要补课,盲目地追逐后现代是否舍本逐末或不切实际?另一方面对后现代理论中Context一词的准确含义产生怀疑,到底该如何翻译?并且文脉主义的提法及其在建筑创作中的盛行会不会导致新一轮的复古主义?在这些疑虑下,产生了对Context进行正确解读的一场著名的论战,这场争辩不仅引起了轩然大波,实际上也为文脉思想的盛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更是加深了理论界对文脉理解的深度和广度,而文脉主义的理论也就借助于这股东风传播开来。

文脉理论的传入及影响改变了当时中国建筑师看待建筑和城市的角度,不再沉迷于建筑个体形式“神似”与“形似”的推敲,也不再把建筑当作是孤立的个体,转而注重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建筑与城市的关系以及人与城市、建筑的关系。除此之外,作为一种推进,中国的理论开始关注于建筑与建筑群所处的环境以及相应的生态系统关联,学会跳出“建筑”门类领域的局限而从一个更为庞杂浩瀚的体系去更深刻地把握广义建筑学含义,并作为某种对过去、对建筑片面理解的反思,从而更积极地推动建筑界文脉理论研究的拓展。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文脉理论的引进及其拓展演绎,是中国建筑理论界从稚嫩逐渐成熟、从凋敝逐渐繁荣、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僵化走向百家争鸣的“第一朵报春花”,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