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不完全城市化”概念的提出

“不完全城市化”概念的提出

时间:2022-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不完全城市化”概念的提出中国国内学术界对这种“不完全迁移”已有一些研究,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王春光先生提出的“半城市化”:“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20多年时间里,农村人口进城,一直被当作纯粹的就业者和劳动者,被局限在次级的劳动力市场,大多从事非正规就业,有限地参与城市的劳动分工,并没有与城市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系统实现有效的衔接,真正融入城市社会,我们将这种现象概括为‘半城市化’。”
“不完全城市化”概念的提出_从盲流到产业工

一、“不完全城市化”概念的提出

中国国内学术界对这种“不完全迁移”已有一些研究,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王春光先生提出的“半城市化”:“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20多年时间里,农村人口进城,一直被当作纯粹的就业者和劳动者,被局限在次级的劳动力市场,大多从事非正规就业,有限地参与城市的劳动分工,并没有与城市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系统实现有效的衔接,真正融入城市社会,我们将这种现象概括为‘半城市化’。”王春光先生从整合理论出发,认为半城市化“这个概念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系统之间的不整合,即城市各个系统之间相互不衔接和不整合,在中国主要表现为市场系统与社会、体制和文化之间的不整合;第二层含义是社会不融合,表现为不同城市人群在生活、行动等实践层面之间相互不融洽、隔绝和排斥等;第三层含义表现在心理上的排斥、歧视和不认同”(王春光,2006,109)。王春光先生从“非正规就业和发展能力的弱化”、“居住边缘化和生活‘孤岛化’”、“社会认同的‘内卷化’”等三个方面为我们展示和分析了农村流动人口“半城市化”的“社会具象”。

我们为什么没有使用“半城市化”的概念而是使用“不完全城市化”的概念呢?并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基于以下两种原因:

其一,王春光先生是从整合理论出发提出了“半城市化”概念,但国内还有学者从地理空间的角度提出了“半城市化”概念。

有学者指出,“所谓半城市化,是指一种在经济结构、社会形态和景观上介于农村与城市之间的非正规的城市化形态,即在对城市化的需求刺激之下出现的一种城市化的过渡性地域空间和经济社会环境”(于北溟、郭东明,2006,60)。这里的“半城市化”指的是“过渡性地域空间和经济社会环境”。“……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沿海发达农村地区,普遍发育和形成了一种城乡土地利用混杂交错、变化快速的过渡性地域类型——半城市化地区:其产业结构和就业构成的工业化和非农化水平已相当高,但产业、人口与城镇的空间集聚程度却仍比较低,呈现出‘村村像城镇,镇镇像农村’的独特空间景观形态。”(刘盛和、叶舜赞等,2005,601)这里的“半城市化”仍然是指“空间景观形态”。

王春光先生的“半城市化”指的是“进城农民”,其他学者的“半城市化”指的是空间形态,两种“半城市化”的内涵并不相同。尽管我们说的“不完全城市化”与王春光先生的“半城市化”概念有相同之处,但为了避免与其他学者“半城市化”概念相混淆,我们还是使用“不完全城市化”这个概念。

其二,我们非常赞同王春光先生如下观点:“与城市化相比,‘半城市化’的关键就在‘半’上,形象地看,犹如一个人一只脚已经跨进门槛,另一只脚还在门外一样,是一种分离的现象。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就在于,他们虽然进入了城市,在城市找到了工作,也生活在城市,但是,问题在于,城市只把他们当作经济活动者,仅仅将他们限制在边缘的经济领域中,没有把他们当作具有市民或公民身份的主体,从体制上没有赋予其他基本的权益,在生活和社会行动层面将其排斥在城市的主流生活、交往圈和文化活动之外,在社会认同上对他们进行有意无意的贬损甚至妖魔化。”(王春光,2006,110)但我们的研究视角又不仅仅停留在进城农民工个人社会角色转变这一个维度上,我们将研究视角由进城农民的“不完全”迁移扩展到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上,所以我们更倾向采用“不完全城市化”的概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