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生态城市的提出

生态城市的提出

时间:2022-01-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生态城市”概念的提出与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紧密相关。第三届国际生态城市研讨会于1996年在塞内加尔的约夫举行,会议进一步研讨了“国际生态重建计划”。总之,“生态城市”这一概念的提出并迅速受到广泛的关注,有着深厚的、宏观的时代背景。
生态城市的提出_城市生态位论纲

一、生态城市的提出

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16届会议上,提出了“关于人类聚居地”的生态综合研究,“生态城市”(Ecopolis或Ecoville)概念应运而生。这一崭新的城市概念和发展模式一经提出,就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到20世纪后期,“生态城市”已经被公认为是21世纪城市建设新模式。1999年10月,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在其调查报告《为人类和地球彻底改造城市》中指出,无论是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必须将规划本国城市放在长期协调发展战略的地位,而其大方向只能选择走生态化的道路。

“生态城市”概念的提出与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紧密相关。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生态学思想源远流长,但真正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城市问题,则是伴随着生态学理论的发展而开始的。英国学者霍华德的《明日的田园城市》(1898)、盖迪斯(Geddes)的《城市开发》(1904)、《进化中的城市》(1915),美国学者帕克(E.Park)的《城市:环境中人类行为研究的几点建议》(1916)、《城市》(1925),赖特(F.L.Wright)的《消失中的城市》(1932)、沙里宁(Elzel Saarinen)的《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1942),希尔伯赛默(L.Hilbelshei)的《新城市》(1944),以及“雅典宪章”(1933)等文献都运用并体现了生态学的思想和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城市生态研究和城市生态学迅速发展,许多有影响的城市生态学著作问世,如1952年帕克出版的《城市和人类生态学》,1958年赖特的《活着的城市》,1973年中野尊止等编著的《城市生态学》,1975年道萨迪斯的《生态学与人类聚居学》,1977年贝利(B.J.L.Berry)出版的《当代城市生态学》等等。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寂静的春天》(Rachel Carson,1962)、《增长的极限》(Meadows,1972)、《只有一个地球》(1972)、《生命的蓝图》(1974)等警世环保作品的问世,开辟了城市生态学研究的新领域,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生态学的研究。随着20世纪80年代城市生态研究成为显学,各种关于城市生态的著作、论文、会议等不断涌现,其研究内容涉及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环境等各个方面,而且许多研究成果已逐步进入实践领域。

生态城市作为一个正式的科学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MAB)”研究过程中提出的,这里,我们要感谢美国学者理查德·雷吉斯特(Richard Regist)和他所领导的“城市生态学”研究会为“生态城市”的研究和发展所作出的突出贡献[1]。该研究会于1975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伯克利成立,其宗旨是“与自然相平衡的城市重建”,在此宗旨指导下,该组织积极参与了伯克利的建设和改造,并进行关于“生态城市”的理论研究。雷吉斯特本人于1987年出版了《生态城市:伯克利》一书,还创办了学术刊物《城市生态学家》。伯克利遂成为生态城市研究的国际重镇,第一届国际生态城市研讨会于1990年在伯克利召开,7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研讨会,就城市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就如何按照生态学原则建设城市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开创性的建议。受该组织的影响,已经起步的伯克利生态城市建设成为世界许多城市效法的模式。

1991年,荷兰国家物质规划局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一项名为“生态健康的城市发展”(ESLD)研究,并在此研究基础上出版了《生态城市:生态健康的城市发展战略》,强调生态城市应当是“负责的城市”、“充满活力的城市”和“参与性的城市”。1992年,澳大利亚社区活动家戴维·恩奎斯特出版了《走向生态城市》一书,指出“生态革命的火种已撒播在各地,城市是生态革命主要的前线阵地”,并认为“城市应当是一种借以实现交流(包括物流、货币流、信息流、思想及情感交流等)最大化而运距最小化的发明”。该书出版不久,第二届国际生态城市研讨会在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举行,大会就生态城市设计原理、方法、技术和政策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贡献了大量的研究案例。1992年在巴西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也举办了未来生态城市全球高端论坛。第三届国际生态城市研讨会于1996年在塞内加尔的约夫举行,会议进一步研讨了“国际生态重建计划”。1997年在德国莱比锡召开的国际城市生态学研讨会也将生态城市作为主要议题之一。另外,加拿大的《抉择:环境思想、政策和行动》、英国的《地方环境》等杂志,也不遗余力地探讨绿色社区、生态城市的有关问题。《地方环境》杂志的北美洲编辑马克·罗斯兰德于1997年编辑出版了一本关于“生态城市”的论文集:《生态城市的维度:健康的社区,健康的行星》,指出“生态城市一词虽然是个新概念,但它是建立在一些久已存在的概念的基础之上的”,并研究了对“生态城市”概念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例或运动。

近年来,国际互联网上也出现了许多家专门讨论和研究“生态城市”的门户网站。

我国城市生态学的研究起步较晚,“生态城市”概念也是从国外引进的,1984年12月在上海举行的“首届全国城市生态学研讨会”,标志着中国城市生态学研究的正式开始。最早的“生态城市”主要是建筑学界,探索城市建筑中生态材料的使用、生态环境的营造等等;但随着其影响范围越来越大,生态城市研究已经进入了社会学、伦理学、哲学等若干学科领域,关于这一点,本书前面亦有涉及,此不复赘。总之,“生态城市”这一概念的提出并迅速受到广泛的关注,有着深厚的、宏观的时代背景。首先,它是在各种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形势下产生的。日趋严峻的生态危机形势,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生态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生态危机”被称为“危机中的危机”,维护生态平衡成为全球性的共识。尤其是最近数十年间,人们意识到全球生态所面临的危机,力图采取措施制止危机的发展和进一步恶化。应当说,这是“生态城市”这一概念产生最主要的背景和最直接的原因。

其次,科技的迅猛发展让人们更多地享受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与此同时人的潜能也更多地被发现、发挥,极大地改变了生存条件和生存环境。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越来越感到人自身的活动对自然界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开始重新检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已经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不过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且不可能脱离自然界。善待自然,善待自然物,等于善待人类自己——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存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和最大的善。“生态伦理学”、“生态哲学”等学科理念逐步建立,并逐步进入现代科学体系的主流,预示着“生态文明”时代的呼之欲出。

第三,“生态城市”的产生,还是基于对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的批判。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以社会的高消费为基础,崇尚工业和机械化,强调批量的工业化和标准化生产,将城市的有机功能置于不闻不管不顾,注重新材料的应用和对工具理性的依赖,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反生态、不可持续的城市规划思想,它在实践上加剧了资源浪费、交通拥堵、景观单调而混乱乃至环境污染、热岛效应等城市问题。

简言之,“生态城市”的提出及其在实践中的尝试具有重要的和深远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种理论和实践创新而已;更重要的是,它为人类摆脱生态危机提供了全新的思想和切实可行的对策,从而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未来世界的悲观看法,增强了人们面对危机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信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