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区域规划和区域评估有什么区别

区域规划和区域评估有什么区别

时间:2022-10-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与此相伴随,在区域空间的重要性不断增加、多种地方组织和非政府力量不断成长的新背景下,新区域主义引领的区域规划变革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潮流。这种以生产技术和组织变化为基础、以提高区域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为目标而形成的区域发展理论、方法和政策导向在欧美国家或地区广泛兴起,并被综合称为新区域主义。长期致力于区域功能整合、政治灵活性和制度机制的新区域主义及其发展,成为促进世界区域规划发展变革的重要理论之一。

1 绪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自由市场主义在激发社会经济发展活力的同时也导致了许多社会问题,面对全球化环境的激烈挑战,西方国家开始主张兼顾效率与公平,谋求国家干预与市场、社会平衡的“第三条道路”治理方式,以克服公共行政领域“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其中,政府功能重塑目标下治理权力向区域层面的战略转移成为重要举措之一。由此,旨在发现和挖掘区域功能空间价值的新区域主义(new regionalism)获得了强劲的发展动力。与此相伴随,在区域空间的重要性不断增加、多种地方组织和非政府力量不断成长的新背景下,新区域主义引领的区域规划变革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反观当前我国区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矛盾的集中地,区域功能正处于全面重构的关键期。它面临着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任务:新时期的区域规划如何超越传统进行大胆革新?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国外背景

(1)新区域主义的广泛兴起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竞争时期的区域角色与作用发生了深刻变化。西方国家通过在区域层面的国家部分职权下移和地方政府以联盟方式部分权力上移,以形成新的国家制度竞争优势,这进一步突出了区域作为全球经济竞争中单元的地位和作用。当今全球竞争体系中,区域已经成为协调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最先进形式和重要竞争优势来源。这种以生产技术和组织变化为基础、以提高区域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为目标而形成的区域发展理论、方法和政策导向在欧美国家或地区广泛兴起,并被综合称为新区域主义(new regionalism)。

(2)区域作为经济、文化政治组织的回归趋势逐渐明晰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中期,在全球化与地方化相互伴随并相互影响的过程中,西方国家正在经历某些形式的危机,而相应推动政府管理在不同空间尺度上予以应对,从而促进国家功能开始发生变化。长期致力于区域功能整合、政治灵活性和制度机制的新区域主义及其发展,成为促进世界区域规划发展变革的重要理论之一。在此过程中,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宏观调控区域发展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新时期的区域规划的功能目标是:通过多主体的协调合作,加强磨合与平衡“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力量,促进各种利益集团(政府、部门、社团、企业等)全纳性参与,寻求解决区域内各种利益冲突的方法和途径,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区域公共管理的严峻挑战

伴随着战后西方城市的快速复兴与繁荣以及中央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主要以城市和城市密集区为对象的区域规划和治理得到蓬勃开展。将大都市区域内众多地方政府整合而成一个统一的、综合目标的、强有力的大都市区政府的观点曾经一度盛行,并直接影响到西方许多国家大都市区政府的纷纷建立。例如,开始于1947年英国的大伦敦政府组织相继进行了一系列的整合运动。不仅依据“城乡规划法案”明确规定和保障了大伦敦的整合区域规划地位,而且1967年英国中央政府通过发布新的“伦敦地方政府法案”成立了大伦敦市政会(宣布调整合并了大都市区域内32个自治郡和伦敦城)并对整个区域进行统一的规划,直至1986年被撒切尔政府取消大伦敦市政会。这仍然为2000年伦敦大都市区政府重新成立奠定了基础。不过,西方国家受自由市场主义和政府间竞争理论影响,区域治理理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多中心治理模式备受瞩目和欢迎。因此,国家的综合性区域规划受到一定限制,然而较多地出现了一些针对专门类型地区、特定问题的专业区域规划。

(4)组织网络联盟时代的区域合作日益加强

区域治理进入组织网络联盟时代。相关组织之间(政府机构、企业、社团、私人自愿者等)由于长期相互联系、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合作结构形态,通过集体决策、联合行动来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以便更迅速地适应全球化环境的需要。组织网络联盟既强调区域内不同层级、不同行政单元政府间的协调,也鼓励地方政府之间结成城际联盟以强调其协调职能的发挥,与此同时,由政府与私营企业、非营利组织等联合向区域供给公共物品。组织网络联盟深刻地影响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区域治理与规划的基本范式,新区域主义正是体现了这一种基本精神,强调在区域内建立互惠、合作和共同发展的网络体系,建立由政府与广泛社会团体共同参加的区域治理网络,采取多种形式来解决公共问题。例如,1998年大伦敦治理联盟和大伦敦管理局的成立(正式成立于2000年),承诺区域治理将不挤占地方政府的任何税源,将施政纲领致力于最大限度地促进地方政府之间的广泛合作上。此外,中央政府还与地方政府一道承担了对伦敦的污染治理、儿童健康、经济发展、救助穷人、健康保健、社会治安和交通等方面的责任。大伦敦战略规划(The London Plan:Spatial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Greater London,2004)就是以这一新的区域治理理念为指导进行的。它旨在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也同样强调政府与外部组织关系的协调(鼓励通过公私合作制即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近十年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背景下,基于正式颁布实施的大伦敦授权法案(2007年)和规划法案(2008年),2009年大伦敦地区政府又更新制定了展望至2031年的“大伦敦空间发展战略”。它不仅增加了涉及住房建设、公共空间、产业用地、就业增加、公共交通废物处理等方面的24项新指标,以利于建立完善的伦敦发展数据库监管体系和以此进行实时监管;与此同时,制订了由政府、企业、社区和民众共同参与的70余项相应行动计划以推动落实大伦敦规划。

2)国内背景

随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国家战略的逐步深入与国家对区域发展的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强,区域规划逐步成为当代中国政府的重要议程之一。由此,成为国家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2003年全国人大与政协会议重点讨论了我国区域发展问题,并在当年9月由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正式宣布“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冀地区、成渝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为新五年规划编制中进行区域规划重点研究的地区。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着手组织编制新一轮的长三角地区和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试点,这标志着我国区域发展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重要阶段。

近十多年来,是否实施与如何实施区域规划一直是学术界和政府部门视野中的重要议题。面对区域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区域功能的更加突显与区域发展的日益差异化,在研究和实施区域规划的必要性有增无减的情形下,虽然就区域规划的重要性与编制和实施方式等已有较多共识和若干见解,但大多数研究和相关规划实践表明,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规划的本质内涵、功能作用及其实施要点等基本问题的认识还不甚清晰;对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两大作用机制结合的前提下,创新实施区域规划的相关机制还缺乏足够探索和经验积累。上述现存的深层次客观事实,既是当前我国区域规划学科领域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的理论问题,也是我国区域经济实现“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亟须破解的一个重要理论和实践命题。

在上述背景下,立足于我国区域发展国家战略实际需求和理论研究相对薄弱的现实,以“新区域主义:中国区域规划新视角”为题,在回顾和总结新区域主义研究范式基础上,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两个角度,剖析新区域主义对我国区域规划转型的理论和方法论启示,尝试提出我国新概念区域规划的基本理论框架,以新时期的长三角地区区域规划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在厘清思路和分析原因基础上对上述相关问题取得一定的突破。

1.1.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新区域主义作为目前深刻影响西方经济社会发展与规划的主流思想,它所倡导的“对区域特性的高度关注,对区域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的管理和应对,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目标的综合平衡”等主张,正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意。这一在广泛吸取国际政治学、制度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理论养分基础上形成的综合研究范式,对新时期我国区域规划转型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方法论意义。本研究以新区域主义视角对我国区域规划进行研究,不但具有较强的理论前沿性和探索性并以此预示区域规划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而且也可以为我国区域规划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新的思维和方法。

2)实践意义

本研究将在构建我国新概念区域规划基本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以长江三角洲地区这一跨省级行政区的区域规划为关注对象,对国家总体规划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战略部署和具体落实进行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以此分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实施长三角地区新概念区域规划所应涵盖的相关理论问题,并纠正区域规划实践长期过程中形成的且仍在继续影响的错误观点和习惯做法,破除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遗留下来的区域规划“自上而下”的强制性控制色彩。同时,论证和阐明新概念区域规划的理念、内涵和主要实施机制,为我国新概念区域规划实践的顺利开展作出贡献。

1.2 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进展与重点

从世界各国区域发展的实践来看,为了适应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要求,区域规划的目标、内容重点、实施手段曾经历了多种变迁。但是,西方国家区域规划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表明,作为市场经济国家纠正市场失灵、政府干预对区域发展实施调控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有效方式,却始终未被放弃过。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为了应对日益突出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增强区域国际竞争力,伴随新区域主义的出现和广泛兴起,西方发达国家区域规划的研究和实践又开始出现复兴和发生一些新的变化,并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和形成了若干新的关注点。

1)主要进展

(1)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主导理念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颁布的《21世纪议程》推动了可持续发展成为广泛的国际共识。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影响,西方国家的区域规划倍加关注生态性因素,生态最佳化和创造宜居环境被确立为区域规划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和追求终极目标之一。例如,1996年美国区域规划协会把表征生活质量的“3E”(经济economy,环境environment,公平equity)作为构成区域竞争力的新内容。德国等欧洲国家突出强调“区域发展规划必须立足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欧盟、日本、美国等已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区域规划政策导向的重点内容之一。

(2)大尺度空间成为区域规划重点关注的对象

近十余年来,国外以整个国家、乃至扩展到跨国或大洲为对象的区域发展规划逐步成为研究热点和新实践。诸如,荷兰、英国、德国、希腊等国家的区域发展规划,以及欧洲空间展望计划、东欧八国空间规划、拉丁美洲安第斯山周围地区(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和秘鲁)的区域规划等。

以欧洲内部为例,由于区域结构和经济发展过程往往跨越国界,不同国家的相邻区域具有较多共同性。因此,根据地理邻近、政治文化、经济结构和城市特征等标准,1994年欧洲议会建议划分大尺度的欧洲区域。主要包括:北海区域、波罗的海区域、大西洋沿岸、地中海区域、中部城市密集区域等六大跨国界区域,并开始研究制定和实施相应区域的发展规划和政策。

(3)发展目标的战略综合和灵活弹性成为突出特点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基于人本思想的区域规划越来越由单目标的物质建设规划或经济布局规划为主转向综合的区域发展目标规划。特别是20世纪末期以来,欧洲许多城市密集区的区域规划目标和国土开发战略框架都重点突出了土地利用的强关联性、资源的集约使用和保护、增加重建和基础设施投资、强调地区生活质量和投资整体协调。同时,为了适应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条件下社会环境多变的要求,以保证规划的灵活性与足够弹性,使其发挥导向作用和预测功能的目标逐步占据主体位置,并由此将原来过于具体的刚性规划转变为应变能力较强的弹性规划,以此体现出多目标、多方案的弹性特征,促使区域规划能够具备更大的应变性,尽量提前防范各种风险与被动的境况。

此外,“制度、反馈、互动”也已逐渐成为西方国家或地区进行区域规划编制、实施和管理的相关重要机制。结合区域发展的多种动力因素作用和受善治(good governance)思维的影响下,一些国家的区域规划更加关注政策分类、制度安排、机制调整,并强调规划中政府和私人经济的有效合作,积极提倡区域规划全过程的多元参与和良性互动。

2)研究重点

(1)对区域规划转型的背景分析

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和新区域主义的兴起,是近十五年来世界范围内特别是欧洲国家掀起新一轮区域规划高潮的主要背景因素。其中欧美国家的学者将区域政策和规划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归纳为:经济全球化、传统制造业和产品经济在许多城市的急剧衰退、知识经济和网络社会的到来及对环境议题的持久关注。例如,近二十年来欧盟一体化进程中,区域角色的独有特性、各级政府间日渐紧张的关系以及将区域作为灵活联系空间的强烈需求等因素,致使德国及东南欧国家原有的区域发展政策和空间规划体系面临着巨大的创新压力

(2)对区域规划政策多元性功能的探讨

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营环境一体化的要求、社会权利关系的转变、城市与区域环境持续发展的压力等问题越来越成为推动当前国外区域规划加快实现转型的多种动力因素,因此,区域规划的主要政策功能逐渐改变了过去那种单纯依靠国家层面开展援助落后或衰退地区及改善发达地区生态环境等方面,转而较多偏重于从区域层面展开所谓的提高区域自我发展能力(instinctive development)的重点功能。其中,尤以1992年Robin Murray进行的系统性研究最为典型。他认为,欧盟区域政策从项目(projects)到方案(programmes)的演变,进一步刺激了各种区域发展规划的制定,其政策性功能极大地得到了相应的更新与完善。例如,建设工业区和现代服务中心、鼓励技术创新、建立区域发展银行组织、增加就业机会和提供公共服务等。

(3)对区域规划实施效果的评价

众所周知,区域是经济、社会、政治等因素综合影响的重要功能空间和活动空间。区域规划对促进经济发展和实施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因此,区域规划的实施效果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外空间政策研究关注的焦点之一。以John Sillince(1986)为代表的学者,从时间序列重点分析了对于规划制定的依据、程序、方法及其贯彻以及实施结果等方面的评价方法及各自的不足。同时,Melville C.Branch(1988)基于对美国区域规划实践的多年跟踪研究,认为有效的区域规划应该解决阻碍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改善人民生活条件以及应对日益恶化的环境威胁,而多年来美国不同等级政府围绕区域规划的持续性合作并未很好地达到上述目标,使目前的美国缺乏综合性的、多项措施的有效区域规划。

(4)对大都市区区域规划政策目标的更新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欧美地区许多国家或地区正处于重新架构区域规划体系的重要过程。其中,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优化主要是通过大都市区的规划和管理来实现的,区域规划的指向主要是离心化或多中心化,特别是在大都市区要求强化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可以说,在西方国家或地区的规划体系中,大都市区区域规划占据了重要的战略地位。其中,尤以在大都市区域内部城市与地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结构性和战略性的规划作为研究重点。例如,20世纪下半叶的美国社会已经进入高度城市化发展阶段,当今美国的区域规划更加强调“精明增长”的战略目标。美国区域规划协会发表的第三次纽约大都市区区域规划,主要体现了在全球经济中增强区域竞争力的广阔视野,重点提出“再绿化、再连接、再中心化”等发展策略,以此赋予大都市区域实现增长的巨大活力。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治理(governance)理论的出现和兴起,西方国家或地区出现了对不同空间尺度区域实现良好治理的热烈讨论。基于区域弹性治理(flexible governance)机制下的大都市区区域规划,迅速成为西方国家或地区区域规划研究和制度管理实践领域的最新热点,相应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也层出不穷。其中,Rothblatt,D.N.(1994)、Fillon,P.(1996)、Lefevre,C.(1998)和Bromley,R.(2001)等先后对欧美国家制定大都市区区域规划的目标和任务、规划制定视野的国际比较、区域治理模式创新等方面的研究颇具代表性。在改变以往单独由政府部门独立发挥作用的区域规划公共事务领域过程中,纽约大都市区区域的规划由“第三部门”纽约区域规划协会组织制定和实施,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地域空间的限制和政治体制的制约,围绕区域共同目标制定了基于区域成员一致认同的规划技术路径,创立了独特的政府、企业和第三部门参与合作的规划实施模式,并建立了多元参与的规划实施监控和评价机制,提供了一个由“第三部门”主导制定和实施区域规划的成功范例。然而,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浪潮的日益加剧,在各种地方力量和非政府力量日渐成长的体制环境下,西方发达国家大都市区区域规划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仍然面临不少急需解决的困难。例如,建立在自愿原则下和伙伴关系基础上的区域规划制定和实施效率问题等。

1.2.2 国内研究进展及不足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进入了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与此同时,在广大的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出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还要不要以及如何开展我国的区域规划等疑虑和困惑,为此,我国国内对区域规划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停顿了较长时间。随着国家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清晰地意识到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仍有必要发挥区域规划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了要积极开展研究和组织实施我国新一轮区域规划的方针政策。由此,国内学术界针对当前区域规划制定及其政策问题的研究成果也渐趋增多。现有研究成果虽已形成了相对集中的主题和内容,但还存在一些不足。

1)研究主题

(1)对区域规划的性质、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我国学界对区域规划的认识有多种。例如,毛汉英等人(1997)认为,“区域发展规划是区域生产力和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对未来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经济、社会、科技等发展所做的总体部署。”彭震伟(1998)认为,区域规划是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对整个社会经济建设的总体部署,主要任务是区域经济开发和布局的具体安排,并提出区域社会经济开发和布局的具体安排和对策措施;冯雁军(1999)指出,区域规划的本质是关于区域整体发展重大事项的综合性规划。它依据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体系对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建设进行地域空间上的安排和调控。方创琳(2000)和吴殿廷(2001)等学者则将区域视为一个动态的有机整体和空间系统,而区域规划就是对区域系统施加控制并使其结构和功能向利于实现区域发展目标的方向演化,并认为区域规划是对由多个发展利益单元组成的区域空间中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持续协调所作的总体安排与战略部署,然后根据策略方案采取行动以实现规划目标。

(2)对我国区域规划实施的障碍因素分析

针对建国以来我国区域规划发展的实施障碍,胡序威(2002)提出,“如何在新形势下对传统区域规划的体制、理念、内容和方法进行系统的改革和创新”是当前我国区域规划工作所需要面临的中心问题。王晓东等学者(2004)认为,“缺乏完备的、权威的、统一的区域规划管理体制和区域规划立法的缺失”是制约我国区域规划顺利实施的主要障碍。同时,我国的都市圈区域规划仍然需要在规划基础、目标取向、空间构造、实施控制等方面以非凡的创新精神进行艰苦的探索。”

(3)对区域规划的作用及其编制方法的多视角探析

城市规划学者和人文地理学者对区域规划的作用和编制形成不同视角。例如,吴良镛(2000)从发挥区域整体效应的角度提出,应当能制定一个能形成良好的地区整体协调发展战略的区域规划,使城市规划与区域(战略)规划相互融合,以有效避免大城市及其区域发展的种种弊端。吴志强(1999)在借鉴德国战略规划体系的基础上指出,区域规划的技术系统是建立一个国家完整的空间规划系统的基本框架,应包括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空间战略规划、城市建设控制规划等多个层面。方创琳等学者(2004)从空间治理的角度,为了配合国家“十一五”区域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重点研究了中国区域规划与空间治理的重点与模式、新时期区域规划的实施要点和编制方法。

(4)国外区域规划特点及经验的介评

长期以来,大量学者对国外区域规划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和评价。例如,张京祥等学者在总结了因国家政治经济体制差异而形成的区域规划编制和实施的三种模式之后,认为国外区域规划的主要编制内容、实施调控手段和区域管治理念对我国的新区域规划可提供有益启示;宁越敏总结评述了国外大都市区规划的负责机构类型和欧洲三种不同组织性质的大都市区规划体系,明确指出国外大都市区区域规划取得绩效的首要前提是,能否形成多元化参与的治理机制。另外,武廷海、刘健等学者各自在分析新的纽约、巴黎和温哥华大都市区区域规划的基础上,认为新阶段的大都市区区域规划都不约而同地把“增强大都市区竞争力”作为核心目标,日益强化的区域视野与人文倾向则成为最为突出的特点。

2)不足之处

从我国国内区域规划发展的现状看,归纳而言,现有多数研究成果是从不同角度对实施区域战略规划的必要性、制约规划有效实施的障碍性因素、国外各类区域规划的经验借鉴、解决“问题区域”的主要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探讨。应该说总体上已有不少进展。其中,相当数量的成果所进行的基本概念辨析、科学理念倡导和相关案例(地区)分析,对我国区域规划的研究深化和实践完善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

然而,从不断加快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和迅猛发展的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要求看,我国现有的区域规划研究和实践仍存在以下不足,主要包括:缺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区域规划本质属性、科学内涵、理论依据及其实施途径的合理阐述和科学解释;缺乏在评介国外区域规划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的创新性研究和探索,特别是新时期条件下我国区域规划制定和实施体制机制研究;缺乏在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新背景下深入分析我国新一轮区域规划的目标重构和实施机制转换研究;缺乏从新时期我国区域规划需要正确处理的几大关系出发,合理界定多级政府在区域规划制定、实施全过程中所应承担的功能角色。以上不足不仅是当前我国区域规划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主要缺陷,也是我国区域规划更加需要引起重视并加强探索努力的重点方向。

为了有效发挥新一轮区域规划在加强宏观调控、合理配置资源、激发增长活力和全面促进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国内外区域规划研究和实践的努力仍在继续。而且,因其特别突出的社会性特征和独特功能作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区域规划实践在广度和深度上呈现出鲜明的差异。可以说,基本的国情条件和快速的工业化及城镇化,不仅决定了我国区域规划内容和类型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也彰显了新时期开展此项工作的特殊价值。为此,本书的研究旨在学习和借鉴国外区域规划发展的可取之处,大力推动根植于中国土壤的区域规划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

1.3 研究框架

本研究主要以区域规划的功能作用和组织实施机制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研究目标是:(1)表明各种类型的区域能够利用多组织、多行为者的协同行动作为构建新概念的区域规划的重要方式途径;(2)通过反思区域规划学前沿领域仍尚未得到阐明的实践和理论问题,揭示作为过程管理的区域规划实践的复杂性、动态性及生动性。

通过梳理和分析关于中外区域规划的发展演变、相关概念和理论与新区域主义理论等方面的文献,本研究认为,区域规划既是从国家到地方政府的一种职能活动,更是政府、社会、公民共同参与区域治理过程的一种战略行为。为此,本书的研究框架主要以四个命题为基础和导向。命题之一:新区域主义对我国区域规划的转型具有方法论的启示意义。命题之二:基于新区域主义的我国区域规划转型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命题之三:新时期创设我国区域规划的多种协调机制是丰富多样的。命题之四:有效推进和实施跨省级行政区的区域规划是关键性难点。

因此,本研究以新区域主义视角下我国新概念的区域规划研究为主题,致力于提出一个关于新概念区域规划的理论框架和相关研究方法,并强调新概念的区域规划研究应该是以实证为主的而非纯粹规范的,由此成为区域发展常用的一种重要治理机制。在此,需要加以说明的是,本研究并不认为基于新区域主义的新概念区域规划一定是实现区域科学发展的唯一范式。相反,基于新区域主义的新概念区域规划其实已经较早地浮现在中外学术研究和政府职能转变探索的视域之中。事实是,只不过对于新区域主义的新概念区域规划作为政策制定和区域治理的有效工具作用,还存在疑虑重重或知之不多的情况而已。

1.4 研究内容

根据以上研究框架思路和研究目标,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实现“五个统筹”为指导思想,以新区域主义的基本理念、研究视角与理论方法为基础,对我国区域规划的理论体系和组织实施观念进行全面更新,拓展我国区域规划的理论内涵,并结合国外区域规划经验借鉴和长三角地区“十一五”区域规划的具体实践,重点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新概念区域规划体系基本理论框架构想、具体实施体制机制创新等问题,以促进我国区域规划研究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正确调控区域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本研究成果以及研究过程中搜集、分析和引用的大量数据资料可以提供给长期研究相关问题的同行,并期望以此引起国内各界的更大关注和重视,特别是学术界和政府部门能以制度化方法对我国新阶段如何开展区域规划研究和实践等重大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其中:

第一部分是基础理论分析(第1章、第2章、第3章)。主要分析和总结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动态、区域规划的基本概念、性质及功能作用、演化视角下主要的区域规划相关理论。

第二部分是理论探索研究(第4章、第5章和第6章)。第4章主要探讨和阐释新区域主义的兴起与发展过程、核心论点、理论优势及其局限;第5章和第6章主要分析和论证新区域主义影响下,国外发达国家的区域规划创新国际案例与实践经验;我国区域规划实践存在的若干主要问题及挑战、区域规划转型的意义、目标思路和实现机制。

第三部分是基本理论框架(第7章)。重点研究和探索合理构建基于新区域主义的我国新概念区域规划的基本理论框架。主要包括:新概念区域规划的功能作用、理念体系、基本内涵、新概念区域规划的主要实施机制等。并以此为基础,研究提出了新概念区域规划实现国家宏观调控区域发展、促进区域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和加快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功能作用,阐明了新概念区域规划中的科学发展、主体功能区及空间治理三大理念,也即由区域观、政策观、协调观、生态观及伦理观组成的基本内涵,以及互动机制、网络机制和组织机制的主要实施机制。

第四部分是实证研究(即第8章)。主要以长三角地区加快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动因、进程分析为基础,对长三角地区(我国跨省级行政区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区)的区域规划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探讨。包括:长三角地区区域规划的现实意义、主要目标与作用预判,并提出了长三角地区新概念区域规划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实施机制。

本研究重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通过分析和梳理国内外区域规划理论,反思我国区域规划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新区域主义的视角剖析我国区域规划转型的策略途径及其新内涵,探索和构建适应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新概念区域规划基本理论框架。其要点是:(1)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新背景下,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规划的性质、功能和作用;(2)尝试运用新区域主义的发展观和方法论,实现我国区域规划在理论依据、规划理念、制定模式、实施机制等方面的重大转变;(3)从实证研究角度,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进行制度性思考,以推进创新我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相应机制和体制。

1.5 研究方法与特色

1.5.1 研究方法

(1)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吸取了新经济地理学、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学科新近理论的有益成果,以全球化加快趋势背景下的发达国家区域规划实践发展为经验背景,结合急剧变化着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运用新区域主义的研究新视角,对新时期条件下我国区域规划发展的主要问题进行理论探索,同时以长三角地区的区域规划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和实证研究。

(2)国际比较与归纳演绎、理论分析与对策建议等方法的合理运用。同时,本研究借助资料收集、实地调研、专家咨询、小组讨论等研究手段。具体而言,将采用多元因素分析、博弈理论的竞争与合作模型以及区域规划的空间结构分析模块等技术手段进行相关研究,形成资料检索、存储整理、数据建库、框架构建和案例剖析、理论框架校正等研究技术路线。

1.5.2 研究特色

本研究主要对区域规划理论和实践进行新的思考。新概念区域规划研究契合了我国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区域发展实践要求并再次成为新的关注热点之一。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广泛发生于欧美国家的新一轮区域规划革新高潮已经有力地证明,区域规划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历程。同样,面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和新挑战,我国的区域规划急需进行理论反思和实践创新。本研究的出发点正是如此,并尝试形成以下特色:

(1)对我国新概念区域规划的基本理论框架和相关机制体制问题进行了创新性探索研究。尽管国内已有学者以新区域主义的思想对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协调问题做了一定的反思和研究,并提出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模式,但总体上看仍然尚未完全脱离计划经济的时代痕迹和习惯思维,对我国新一轮区域规划的理论依据、参与主体、规划目标、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整合研究的成果更不多见。为此,本研究以现有成果为基础,运用新区域主义的理论分析视角,对我国新概念区域规划进行了初步系统地探索性研究。

(2)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在构建我国新概念区域规划的基本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案例研究对象展开了相关的实证分析,重点研究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现有的协调合作机制、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实施面临的困境、长江三角洲地区新概念区域规划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实施机制等关键问题,以期为国家合理制定和有效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