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适应人生新阶段

适应人生新阶段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意义重大。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为今后的健康成长成才打下良好基础,是同学们面临的首要任务。“高层次”是指教学内容、教育对象、教育目标的高层次。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指正在或已经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大学不仅是知识的海洋,更是陶冶性情、砥砺心志、健全人格、完善心理的人文殿堂、精神堡垒。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责任。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怎样处理好理想与现实、权利与义务、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自由与纪律、友谊与爱情、学习与工作等关系,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怎样的生活才有意义,怎样的人生追求才有价值……这一系列的人生课题,都需要同学们观察、思索、实践、选择,同时也需要思想上的教育和引导。每一个有幸进入大学的学生都应当充分利用大学所提供的优越条件,珍惜大好时光,立志成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意义重大。学习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和加强自我修养的能力,为逐渐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告别中学时代,走进仰慕已久的大学校门,人生旅程从此开始了一个新的转折、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莘莘学子满怀希望和憧憬:人生理想将在这里确立,未来的发展将在这里奠基,美好生活将在这里开始。面对崭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同学们既会充满好奇和兴奋,也容易遇到不适和困难。大学生如何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和未来人生进行规划与定位,是每一个新同学必须思考的问题。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为今后的健康成长成才打下良好基础,是同学们面临的首要任务。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人才的资源。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当务之急就是如何紧紧抓住战略机遇,在社会系统工程图上理性地找到自己成才的人生坐标。

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

(一)大学与大学生

1.大学

(1)大学的内涵与使命。什么是大学?《人类1000年》认为:大学已成为每一代人发现自我、找寻自身使命的圣地。《礼记·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曾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先生认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30年代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先生认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前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曾说:“大学是社会之光,不应随波逐流”,“大学犹海上之灯塔,吾人不能于此地抗战时期降落道德之标准也。”冯友兰先生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文》中写道:“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范,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哈佛大学前任校长、西方学者科南特曾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它一代代教师的质量。”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尽管不同的高等学校有不同的培养目标,但是,大凡大学都应该崇尚科学、民主、文明、创造、进步,有积极引导人们成长成才的传道授业解惑者,有丰富的图书资料和设备仪器,有净化人们心灵、激励人们发展的文化氛围。大学的内涵在于:首先,大学是高等教育的场所,培养高层次的人才是大学的核心功能。“高层次”是指教学内容、教育对象、教育目标的高层次。其次,大学具有学科覆盖的广泛性。再次,大学教育是有标准的。大学的功能在于:学习知识;继承知识;创造知识;实践知识。

何谓大学使命?江泽民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曾指出,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大学应该站在国际学术的最前沿,紧密结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依托多学科的交叉优势,努力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特别要抓好科技的源头创新,并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大学应该成为继承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和交流借鉴世界进步文化的重要窗口,成为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重要摇篮,努力创造和传播新知识、新理论、新思想,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大学应该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不断为祖国为人民培养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1]

(2)大学为人才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大学有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需要而设置的门类齐全的学科;每一学科又有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职业要求而形成不同的培养层次、规格和要求,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其培养方案;并且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综合设置的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在内的合理的课程体系。

大学是知识的海洋。这里有浩瀚的图书资料、畅通的科技信息、报刊资料和先进的仪器设备,必要的生活设施,能使大学生接触广博的知识、锻炼必要的专业技能,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学会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冲浪,是同学们在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顺利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础。

大学有教书育人的良师。这里聚积着众多学者和专家,他们精通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了解最新的学术成果,具有丰富的科研实践经验,熟悉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在这些良师的指导下,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和严格的科学训练,可以系统、准确地掌握学科知识,接近学科前沿,提高专业能力尤其是专业创造能力。同时,还能通过耳濡目染从良师那里学到做人的道理,接受人格的熏陶。

大学有浓厚的学习、研究氛围。大学传统、大学校风、高尚的大学文化氛围,为大学生的学习和成才提供了精神食粮和精神保证。这里是知识创新、传播和运用的基地,是培育创新精神的重要摇篮。引领学术风气好的环境与气候,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是智能发展的黄金时期,大学阶段正好与人才创造的最佳年龄区相衔接,大学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在理性上确立的重要阶段。每一个有幸进入大学的学生都应当充分利用大学所提供的优越条件,珍惜大好时光、立志成才。

2.大学生

(1)大学生的含义。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指正在或已经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从生理发育看,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在经历了人生第二次快速成长期后,生理各方面正处于迅速发展和趋于成熟的阶段。从智力发展看,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其智力发展进入了高峰期。

(2)大学阶段。著名作家柳青曾经说过:“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但要紧处却往往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阶段就是人生关键几步中的一步,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大学阶段是其人生中最后一个以学习为职责、以学习来履行人生义务的阶段。经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大学生就将作为独立的社会成员,从事某一职业,承担起社会角色的职责。总之,大学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是长知识、长身体的最佳时期,是人才成长的关键时期。所以当大学生进入向往已久的大学殿堂,沉浸于对大学生活和美好未来憧憬的同时,也会感到大学作为人生的一个新阶段,在学习要求、生活环境和社会活动等方面都与中学有着天壤之别,需要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大学生活。

(二)大学生活特点

从我国的教育现状来看,可以说中学教育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而大学教育则是以专业素质教育为主。为此,中学教育以严格著称,大学教育相对宽松自由。中学教育包办一切,而大学教育则放开手脚,给学生以更多的自由和选择。这体现在教育活动及相关的各个方面。与中学生活相比,大学生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1.学习要求的变化

大学阶段的学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大大增加,专业方向确定,需要大力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大学图书资料和各种信息丰富,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加多样化,熟练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搜集资料和掌握信息,成了同学们必备的学习技能。广泛涉猎相关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学阶段学习的重要特点。高中时期,学生进行的是以应考为目的的学习,学科的内容、学习的进度都是固定的,应试成绩是衡量学生最重要的标准。而在大学,个人定位和人生道路的设计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并且大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渠道不仅只有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还有实验、自习、课余活动、实习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渠道,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方式和途径,广泛汲取知识,参加各种社会活动,锻炼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大学最大的特点是宽松、自由、自主。目前许多大学实行的是学分制,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除了属于必修的公共科目、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之外,各专业都开设选修课,同学们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选修相关课程,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增多,学习的自主性大大增加。同时,学分制断绝了步入大学以后继续依赖老师和学校的后路,直接将学生推上了自己决定自己未来的最前沿。课堂的学习只是学习的一部分,要掌握更多更广更深的知识,学生必须课下自己去钻研、拓展。老师留的作业也不再只有简单的答案,若要完成它,需要学会自己去思考、判断、寻找资料、运用知识进行论证、锻炼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要留心本专业、学科及相关领域的动态与前沿问题。因此,新生进入大学后,学生必须尽快了解学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学校的选课办法以及学分的计算等一系列内容,尽快解决如何正确选择自己的专业方向、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进程等一系列具体问题。因此,学生应尽快培养自己自我选择、自我负责、自我教育的能力,由原来的被动填鸭式学习转变为主动规划自己的学业方向的学习方式。

2.生活环境的变化

进入大学之后,同学们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许多同学还远离家乡,衣食住行学等日常问题,都要自己安排。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可能存在差异,主动地加强沟通和交流,互相理解和关心成为一种需要。自理能力强的同学会很快适应,应对自如;自理能力弱的同学,则可能计划失当、顾此失彼。因此,同学们要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既要学会过集体生活,又要学会独立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生活方式的变化

高中阶段,学生学校生活方式比较统一,不能充分反映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大学生活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会在同学之间的生活中明显表现出来。因此,生活要有计划,尽量做到精打细算,尤其要注意根据家庭经济状况和自己的“勤工俭学”能力来安排日常消费,不要盲目攀比。

4.人际交往的变化

上大学以前,人际交往通常以家庭为主体,交往对象主要是老师、同学、父母和亲戚,更多的是被动式的交往。在同龄人之间的交往主动性比较强,但是这种主动是建立在选择的基础上。在大学里,大学生是交往的独立主体,交往的对象是老师、同学和社会其他行业的公民,交往的主要方式是根据个人需要而交往。大学生活虽说是独立的生活,更是集体生活,同学之间有着不同的成长背景,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脾气禀性、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产生一些矛盾和分歧是在所难免的。大学生要学会化解矛盾,学会如何与他人和谐共处,搞好团结,建立互助友爱,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每个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的必修课。

5.管理方式的变化

管理方式的变化,一方面表现为现实的管理方式与预期的管理方式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表现为学校管理方式与家庭管理方式的变化;再有就是这个学校与其他学校管理方式的变化。

6.评价体系的变化

中学和大学都要进行德智体综合素质考评。但是,在中学,课程学习成绩的权重更大一些;在大学,能力方面的权重明显加大,更看重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如领导和组织能力强,有特长能歌善舞、能写能画,能够进行理论创新和发明创造等。

7.社会活动的变化

学生自治是大学精神的重要内容,党组织、团组织、学生会、班委会、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有效载体,大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锻炼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关爱他人的能力。

进入大学后,党组织、团组织、学生会、班委会等组织活动增多;由志趣、爱好相同的学生自愿组织起来的各种学生社团的活动丰富多彩,同学们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机会大大增加。因此,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爱好、时间和精力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合理安排课余生活,锻炼组织和交往能力,在相互交往中增进同学间的情谊。社会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也可以通过参与社会活动来培养大学生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的来说,大学阶段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大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将对他以后的人生产生重大影响,而大学生活与以往的中学生活有所不同,于是就容易出现环境适应中的心理矛盾,如新鲜感和恋旧感、独立感和无依感、自豪感和自卑感、获胜感和失落感、轻松感和被动感等心理上的困惑,在人生新阶段遇到一些困难和苦恼是难免的,不过大学生要正确地认识并加以认真地克服,积极适应大学生活。

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大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很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无论是学习、生活、交友还是认识社会和人生,都需要更多地依靠自己去思考、判断、选择和行动。

(一)确立独立生活的意识

从一定意义上说,进入大学就意味着独立地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在这个新的起点上,为了给自己的人生理想夯实基础,就需要摆脱依赖、等待和犹豫,树立自信、自律、自立、自强的精神,勇于面对社会和生活。

1.大学生成才需要独立

大学是家庭和学校通往社会的桥梁,在这里,大学生应该努力培养独立安排生活、独立安排学习事务、独立开展人际交往、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独立地做出判断、独立地选择和行动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

2.大学生独立要自信、自律、自立和自强

为了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大学生要克服依赖、等待和犹豫的心理,培养自信、自律、自立和自强的精神。

“自信”是每个人的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是成功的基础,是一种战胜困难的力量。相信自己,就是对自己的充分肯定,对自己能力的赞同。心理学家根据对社会的调查发现,严重影响人们自信、主动、勇于进取的障碍主要有:

(1)自卑。过分地自我批判,常常表现为过分地自我挑剔,因而导致失去进取心。

(2)胆怯。胆怯的心理必然会磨灭自己的梦想、想象力和独创精神,因为总是害怕出问题而失去许多机遇。

(3)懒惰、倦怠。由于不肯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使自己变得平庸无能,也使某些原本有才华的人失去了进取和创造的精神。

(4)性格的片面性和狭隘性。一个人的个性是一个特别重要和积极的因素,但它必须是健全和完整的,片面和狭隘的个性会阻碍创造才能的发挥,也会对人际关系有消极的影响。

(5)动机与兴趣的浮躁与庸俗。这个不利因素会使人从众流俗,忽冷忽热,浮躁地追求某种时髦,实际上还是不明确自己到底要什么,因而浅尝辄止或有始无终。

“自律”是指人们行为的约束力和驱动力依靠理性信念和道德良心,依靠内心自觉而不是外力强制。自律重视发挥人的主体意识、智慧、潜能及创造力,以实现自我完善,具有自觉性、自主性、内控性等特点。

“自立”就是靠自己奋斗,不依赖他人。

“自强”是不安于现状,勤奋、进取、独立、自主、负责任、敢担当的精神状态,是一种强烈的向上驱动力,一种永不言弃、改变自我境况的踏实奋斗。

自强自立首先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基础之上的独立自主;自强自立是一种从公民意识出发的责任承当;是一种平等心态下的开放合作与共赢;是以知识和智慧为资本的创新开拓,利用自己的知识、专业和特长,创造性地进行自我发展和自身价值的实现,不断丰富其时代内涵。

(二)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面对新的生活环境,随时都会遇到过去所没有遇到的问题、矛盾和困惑。过去没有接触过的人,需要去交往;过去没有做过的事,需要学着做;过去没有遇到过的问题,需要自己来解决。为了尽快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同学们必须在各个方面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多向周围的老师、同学学习。

1.虚心求教

面对新的环境,新的任务,新的情况,大学生随时都会遇到问题、矛盾和困惑。但是,大学新生所要面对的问题,往届的学生大都经历过,老师们也思考过。所以,向老师、学长及同学虚心求教,有利于大学生避免走弯路,尽快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活动之中。

2.细心体察

大学生要以自己敏锐的观察力细心观察人、事、物,及时对自己的判断、选择和行为进行总结,以提高自己独立分析事物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比如,当我们感到人际交往困难的时候,我们要思考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不难发现,进大学以前,中学老师和家人在与你们交流的过程中,往往处于主动地位,而且能够在了解你们个性特征和内心需求的基础上,以长者的姿态,尊重你们的合理需要,巧妙地转化不合理的需要。进大学以后,大学生与老师的交往中,要求具有更强的主动性,与同学的交往中,则需要具有更强的包容性,因为,每个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不同、需要不同,而且彼此都需要获得理解、尊重和关爱。

(三)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的经验

任何能力都是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都有一个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人们常说,“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意思是说,只有在生活的实践中不断磨砺,才能逐渐提高独立生活的勇气和能力。

1.勇于尝试

“人若云:我不知,我不能,此事难。当答之曰:学,为,试。”爱迪生说:“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无法可想的事是没有的。”中国俗话说“万事开头难”。面对生活上的不适应、学习上的困难、人际交往的困惑、经济上的拮据,我们无法回避,只能勇于面对,尝试着克服。马克思曾说:“假如没有小偷,锁能达到今天这样的完善吗?假如没有假钞票,钞票的制作会有这样精美吗?”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应对挑战的实践活动,是大学生的老师、力量的源泉、灵感生长的地方,它能够使我们的人生充满魅力、富有回味。

2.善于总结

经历就是财富,而在经历中所获得的感悟更加宝贵。只有善于总结的人,才会有良好的心态去迎接明天的一切;只有通过总结才会有所发现,才能扬长补短,进而经营好自己的长处,走一条最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成才之路。

3.坚持不懈

人生,总是在成功与失败、希望与失望、欢乐与痛苦中演绎一幕幕难忘与忧伤。人生的路上有平川坦途,但也会碰上没有舟船的渡口,没有小桥的河岸。只要坚持不懈地追求,前进途中一定会有希望。

三、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爱因斯坦在《培养独立思考的教育》中曾开门见山地说,仅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似的”。一是“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二是“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规格统一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正因为如此,他认为学校不仅要把大量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应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独立行动的能力。他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够掌握基础理论,并且学会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就会找到自己的道路。这种人“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目的的人来说,更能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变化。因此,即使是技术学校,也应该把发展独立思考、独立行动的能力放在首位”。“另一方面,我也要反对认为学校必须直接教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这种观点。生活所要求的东西太多种多样了,不大可能允许学校采取这样的专门训练。除了这一点,我还认为应当反对把个人当做死的工具来对待。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走向社会。”为此,他还幽默地说:“如果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里所学的每一样东西,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

大学不是技术培训班,更不是高中的延续。在大学里,你既要接受培训,更要接受教育,接受几千年来人类科技文明的积淀。在大学里,成绩固然重要,但是绝对不要为了成绩和考试而去学习,更不能只满足于对功课的浅尝辄止,“只求及格”。静下心来,深入钻研,你将会探索到许多你今后一生都很喜欢的学科。所以,在上课的第一天起,就要训练自己,把学习变成一种乐趣,而不是一件苦差事,并从向你敞开的教育机会中获得最多的知识。

进入大学,学习的内容、形式和要求都发生了变化。同学们不仅要努力学习,而且要会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要掌握获得知识的能力;不仅要在学业上不断进步,而且要在综合素质上不断提高。阿尔温·托夫勒曾经有一句名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如何学习的人。”在学好自己专业课程的基础上,积极地开展创新性学习,不但能使自己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而且也会使自己成为当代大学生中的佼佼者。良好的学习理念是制胜的法宝。

(一)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

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动的学习。它要求同学们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自觉适应专业要求和社会需要,积极主动地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和方法,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坚持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作用,但同学们不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指导,要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性,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注重对知识的拓展和领悟。在大学阶段,有大量的自学时间、自由的学习空间,对自主学习理念的培养提出了必然要求。同学们要学会根据教学计划和自身所学专业的特点,合理确定学习目标,科学安排学习时间,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全面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首先,有主动性。学习的主动性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由衷的选择,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其次,有计划性。为要做的事情排序,在第一时间完成那些最重要的;每天为自己制订一份详细完备的计划;目标明确,决定之后便静心投入。最后,要有自控性。自控性是学习主体的觉醒或醒悟性,是学习主体对自己的学习要求、目的、目标、行为和意义的意志的一种充分觉醒,它规范、约束自己的学习行为,促使自己的学习不断进取、持之以恒。

(二)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

学习应该是全面的,不仅要认真学好本专业的知识,而且还要学好与专业有关的其他方面的知识,学好有利于提高自身素质的各方面知识。广博是横向的知识,专深是纵向的知识,广博与专深的统一是人才素质的重要特征。大学生应该克服三种倾向:一是只求专深不求广博,这是“鼠目寸光”,囿于一隅,觉得在眼前知识没有用就将其弃如敝屣;二是只学理工不学文史,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成为“单面人”,成为缺乏审美情趣、没有文采、缺少温情和对人类终极关怀的人;三是只专门化不哲理化,认为哲学没有什么用处,把工具理性和目的理性人为地割裂开来。21世纪的大学生应成为以一门专业为核心,既专且深,又对相关学科具有广博知识的一专多能、文理兼通的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的素质特征表现为,既精通专业,又懂管理;既善用外语,又谙熟社会经济运行的规律和市场的需求。

学习不仅是知识的学习,更为重要的是掌握科学方法,培养探索求知的热情,学会如何收集、处理、选择和管理信息,学会分析和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学习也不仅是掌握课堂知识、向书本学习,还要向实践学习、向生活学习,锻炼动手能力,提高实践本领,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学会与他人协作,学会按照道德准则和法律规范做人处事,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成为一个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人。

(三)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

创新学习是一种以求真务实为基础,采取创造性方法,积极追求创造性成果的学习方法。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一是更新,二是创造新的东西,三是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首先,要有学习的浓厚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黑格尔说过:“要是没有热情,世界上任何伟大事业都不会成功。”所有个人行为的动力,都要通过他的头脑,转变为他的愿望,才能使之付诸行动。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他特别强调兴趣的重要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感情的体现,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因素。事实上,只有感兴趣才能自觉地、主动地、竭尽全力去观察它、思考它、探究它,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容易在学习中产生新的联想,或进行知识的移植,作出新的比较,综合出新的成果。其次,要坚持脚踏实地,打下扎实的专业功底。再次,要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我国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前辈谓学贵为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从疑生,疑解则学成”。最后,要勇于探索。要真正做到创新并不容易,因为:创新意味着改变,所谓推陈出新、气象万新、焕然一新,无不是诉说着一个“变”字;创新意味着付出,因为惯性作用,没有外力是不可能有改变的,这个外力就是创新者的付出;创新意味着风险,从来都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而创新的付出却可能收获一份失败的回报。因此要勇于探索,并且要有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要有激情,为实现目标不懈奋斗;要勇担责任,控制失败风险和勇于承担失败后果。

(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信息的更新和增长空前快速。对任何人来说,仅凭已有知识都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已经进入了终身学习的时代。在大学阶段,同学们学习了最新的专业基础知识,但仅有这些知识还是不够的。要树立终身求知、终身学习的理念,大学期间就要为继续学习、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瑞士教育家查尔斯·赫梅尔说:“可以与哥白尼学说带来的革命相媲美的终生教育概念的发展,是教育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有关资料证明:“农业经济时代只要7~14岁接受教育,就足以应付以后40年工作之需;工业经济时代,求学时间延至5~22岁;而进入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则要求把12年的学校义务教育延长为80年制的终身教育。”[2]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所说:“我们再也不能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知识体系——学会生存。”大学毕业只是告别校园,并不是告别学习。不断学习新知识、获得新本领,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是人的第一需要,谁掌握了学习的先机和主动权,谁就抢占了生存和发展的制高点。

四、培养优良学风

在大学阶段,学习是同学们的首要任务,是大学生活的中心内容。只有学风端正,才能充分利用大学期间的宝贵时光,学到扎实的知识,掌握真正的本领,培养创造性精神,圆满完成祖国和人民交给的学习任务。同学们是未来建设国家的宝贵人才,只有养成优良的学风,才能将来在工作岗位上担当重要的责任,有所成就,有所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说,优良的学风是同学们一生的宝贵财富。

所谓学风,是指学习者个体对学习的态度,在学习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精神风貌。毛泽东曾指出,学风问题既是思想方法问题,也是学习态度问题。学风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学风状况是体现高等院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果的重要指标,良好的学风是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的一种精神力量,是学生个性发展的良好环境和重要舞台,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可靠保证。

但是,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变迁,也给高校的学风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有些大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认为一旦考上大学便是“船到码头车到站”、“该轻松了”,进入“理想间歇期”,导致目标迷失、动力不足,学习成绩大幅下降,出现“大一新生综合征”。表现为学习积极性下降,学习兴趣减弱,学习意志力不强,学习情绪低落,有的甚至逃课、考试作弊等。有的同学信奉“分不在高,及格则行,学不在精,作弊就灵”;有的同学产生“问世间学为何物”的疑惑,成为“无目标、无兴趣、无动力”的“三无学生”;有的同学感叹自己“刚进大学想发奋,不到一年开始混,一看书本头发昏,是否自己真很笨”;有的学生不愿下工夫学好各门基础课、专业课,而是热心于考取各种各样的技能证书;有的同学避难就易,热衷于照抄、照搬,不愿刻苦钻研、开拓创新。

学风是为学之本、立业之基,弥漫在校园环境中和渗透在师生精神气质中的浓厚的学术氛围,无时不在激发人们的求知热情和坚忍不拔的探求真理的精神。这种浓厚的学术空气和优良的学风,要靠每一位学生和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营造。为此,养成优良学风,应在勤奋、严谨、求实、创新上下工夫。

(一)勤奋

勤奋,就是要发奋努力、不畏艰难、锲而不舍、永不懈怠。唐代思想家韩愈有句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3]优良的学业是辛勤汗水的结晶,突出的成就只有通过刻苦学习和拼搏才能获得。马克思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大学学习内容的专业性、系统性的特点,在广度和深度上增加了学习的难度。这就要求同学们更加刻苦、更加勤奋,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长为国家的有用之才。“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万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古往今来,凡是事业有所成就、对人类有所作为的人,无一不是具有坚忍不拔、脚踏实地、艰苦奋斗、道德高尚的典范。

(二)严谨

求实,就是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不轻信、不弄虚作假、不贪图虚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英国的卡莱尔说:“要迎着晨光实干,不要面对晚霞幻想。”对大学生来说,首先就是要培养扎实打基础、老实做学问的学风,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唯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功夫。谦虚是求实的必然要求,只有虚怀若谷,才能博采众长,打开知识的大门。同学们要培养像大海一样宽广的胸怀,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永远保持一种积极奋发、昂扬进取的精神状态。

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面向现实、扎根实践,培养过硬的动手能力。党和国家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蓝图,新一代大学生要在实现这一宏伟蓝图中发挥重要作用。同学们要努力学习,打下扎实的理论和专业基础,不断提高和拓展自己的创新能力,为将来在祖国各个建设岗位发挥骨干作用做好准备。

第二节 肩负历史新使命

进入大学,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设想和憧憬,概括起来讲,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虽是古人的读书追求,今天的大学生仍然有着同古人相似的情怀;二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虽是伟人的读书追求,不过当今的大学生仍然有“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豪迈气势。毋庸置疑,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生活和梦想,不过,“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我们都懂得“国破家亡”的道理,如今虽是太平盛世,也要居安思危。要始终牢记:只有我们的国家强大,“雄于地球”,作为中华儿女,才能不再受欺压,真正地扬眉吐气。新世纪的大学生,要进一步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成才的目标,确立为国家、为民族奋斗的志向,努力成长为对党和国家、对人民有所建树的人。

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所谓使命,古指使者奉命出行,后引申为肩负重大的任务和责任。人们在社会中生活,不仅要走完自己的人生历程,还要完成各种各样的人生任务。其中,人们担负的重大的历史任务和重大的历史责任就是人的历史使命。

人的历史使命不能超越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而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又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马克思曾说过:“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不同时代的青年面对不同的历史课题,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应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按照社会的需要、时代的需求来塑造自己,坚定信念,继往开来,献身科技,迎接挑战,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一)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

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所谓“继往”,就是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文化,继承中国老一辈革命家所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使我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不断前进。所谓“开来”,就是在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指导下,逐步摆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发达状态,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世纪的中国历史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实践中经过艰辛探索开辟的,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安康的成功之路。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的共同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不懈奋斗。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继承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继续破浪前进。

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创业的时期,正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时代为同学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好机遇和广阔空间。同学们要珍惜历史机遇,自觉把人生追求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在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不懈奋斗中,创造无愧于人生的业绩。毛泽东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中国的前途是你们的,世界的前途是你们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二)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的发展还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这些挑战,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挑战,也是对当代大学生的挑战。

1.面临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给社会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未来的科学技术还将产生新的重大飞跃。各种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相互激荡,有吸纳有排斥,有融合有斗争,有渗透有抵御,对各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科技文化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掌握发展的主动权。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把发展本国文化作为重要任务,努力增强科技文化竞争力和综合国力。面对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趋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奋起直追,这样才能把握先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科学技术发展和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理应发奋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成才,义不容辞地肩负起发展我国科技文化的历史重任。

2.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

(1)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所谓全球化,主要是指由知识经济引起的世界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国民经济上的紧密合作与相互联合而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包括生产、金融和科技三个方面的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生产力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以及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等构成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表现,另一方面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的延伸。西方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它们面临发达国家经济技术优势的压力,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也受到挑战。由于发达国家的主导,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各地区在全球发展中的地位和水平进一步出现差异,南北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这不仅不利于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地区和世界和平与稳定。

(2)多极化发展已势不可当。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瓦解,各种力量不断分化组合,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出现。进入21世纪,多极化趋势在全世界范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有了新的发展。表现在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各种力量此消彼长。具体来说有以下方面:①国家关系的多重性;②国际矛盾多样性;③地区冲突的复杂性;④文化多元化发展。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建立自己主导下的单极世界,不仅在反恐和伊拉克战争等问题上采取了非友即敌的单边主义政策,而且美英政要近年来直接抨击多极化理论。美国的单边主义行为,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欧盟不断扩大,日本力图成为军事、政治大国,俄罗斯政局趋于稳定、经济发展加快,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多极化趋势势不可当。目前,世界上各种力量发展不平衡,单极和多极的斗争还很激烈,多极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复杂和曲折的过程。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的潮流。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发展,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加剧,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面临着新的挑战。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培养大无畏的胆略和气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做一个有理想、有远见的人,为振兴中华贡献力量。

3.面临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特殊的责任。在世纪之交,江泽民曾向全国大学生明确提出:“从20世纪进入21世纪,你们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一代。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将在你们这一代手中实现。你们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学到什么样的知识,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对于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关系重大。”[4]能否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提出的要求,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这是当代大学生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目标,步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我们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不少的矛盾和问题。中共十五大又将第三步目标进一步具体化:到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基本上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前进、要发展,就会面临挑战,挑战与机遇相伴而生。只有敢于迎接挑战、战胜挑战,才能把握和创造机遇,才能把握和创造未来。大学生应该自觉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力量的远大志向,珍惜年华、刻苦学习,磨炼意志、砥砺品格,更快更好地成长和成熟起来。

二、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历史使命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

(一)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做人的问题是大学理想问题的基础。美国品德教育联合会主席麦克唐纳认为,光有品行没有知识是脆弱的,但没有品行光有知识是危险的,是对社会的潜在的威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要求: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人。”由此可见,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已成为人类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广泛认同和接受的新理念,其核心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人是大学生的立身之本。所谓立身,是指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确定做人的价值标准,进而具备一种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能够将人类特别是本民族积累的智慧精神、价值理想、品格情操等精神财富内化于身心,能够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担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义务。

在今天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德在青年人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同学们从进入大学校园起,就应当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统领,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增强遵纪守法观念,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智是大学生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本领,是能否成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才的重要基础。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在智育方面,同学们需要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本专业比较系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技能,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培养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

(三)体是人才素质的条件

健康的体魄是大学生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条件,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没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就不可能承担起历史所赋予的重任。200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大学生应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时代要求大学生要有健康成熟的心态,积极向上、热情地做事是健康的心态;自信、永不言弃的信念是健康的心态;包容一切的宽广胸怀也是健康的心态。健康的心态,是大学学业和以后事业成功的基础。

(四)美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

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美育方面,同学们需要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养成良好的审美观念,加强审美修养,提高审美能力,认清什么是美、什么是丑。

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曾说道:“从感觉的受动状态到思维和意志的能动状态的转变中,只有通过审美自由的中间状态才能完成……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蔡元培先生说过:“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美育。”在人的“知”、“情”、“意”三重心理结构中,情感是知觉和意志之间的桥梁,是完成完美人格的动力环节。康德曾说:“美是情感知识与道德的桥梁。”美国诗人惠特曼说过:“智慧是从灵魂中引发出来的。智慧是知识、修养、经验与情感的有机结合,已成为人的一种素质。”

大学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德智体美方面的素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应努力成长为主动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成才是历史赋予大学生的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期望,也是大学生的自我心愿。党和人民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殷切希望。江泽民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明确对大学生的“五点希望”,即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这“五个成为”是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具体体现,是当代大学生精神风貌和素质要求的核心。为此要坚持和实践“四个统一”,即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按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2007年“五四”青年节,胡锦涛主席在致中国青年群英会的信中要求青年“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当代大学生承担着历史的重任,是社会上富有朝气、充满生命力的群体。良好的形象不仅是大学生成才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同学们要适应时代要求,自觉塑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崭新形象。

(一)理想远大、热爱祖国

我国教育家徐特立曾说:“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困难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爱因斯坦说过:“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理想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是一个人的灵魂。科学的理想和远大的志向,就是将自己与国家的繁荣、民族的振兴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就是献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树立为国家和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远大理想,与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实现人生价值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勇于奉献的形象,把自己的崇高理想具体落实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来,始终以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为己任。同学们生在报效祖国和人民的极好历史机遇,理应树立起“舍我其谁”的豪情壮志和坚定信念,把为振兴中华做贡献作为自己不懈奋斗的目标。

(二)追求真理、善于创新

当代大学生应当发挥朝气蓬勃、思维敏捷、敢为人先、最少陈旧观念、最具创造活力的诸多优势,追求真理,勇于探索,努力提高创新能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要善于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汲取营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把握正确的方法论,努力做科学探索和创新的先锋。

(三)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当代大学生要学习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最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以造福国家和人民。同时,要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司马光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5]就是说,只有用“德”来统帅“才”,才能保证“才”的正当发挥;只有以“才”支撑“德”,才能真正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目前社会上出现的学术腐败和高科技犯罪等现象,为人们敲响了正确把握德才关系的警钟。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德”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德才兼备是衡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

(四)视野开阔、胸怀宽广

当代大学生应当学会以开阔的视野观察不断发展的中国,观察日新月异的世界;用宽广的胸襟向历史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把个人的“小我”融入国家和集体的“大我”之中,在维护和实现国家与人民利益的过程中创造个人的辉煌人生。

(五)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著名寓言作家克雷洛夫曾做过一个精彩的比喻:“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当代大学生要努力将书本知识与实际行动密切联系起来,塑造“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良好形象。“知行统一”是和道德人格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个人能否做到言行一致,是他能否在立身处世等方面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在人和人的相处中,既要重视言,更要重视行。要看他能否做到言行一致。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时时提醒自己,比如应该做的事情,认识到了,但是否去做了;应该改正的错误,认识到了,但是否去改了。一个大学生如果能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做到言行一致,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他的道德人格必然会不断完善。

总之,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相比发生了许多的变化,这主要包括:学习要求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和社会活动的变化等方面,大学生要积极地适应,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学会如何学习,培养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进一步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成才的目标,确立为国家、为民族奋斗的志向,努力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第三节 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时代为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对当代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大学生要适应时代的要求,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既需要着力提高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能力,更需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已成为社会选人、用人、评价人的基本尺度。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对于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具有关键性作用。当代大学生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就必须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积极、最活跃的群体。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中心环节和根本要求,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线,必须把它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各个环节,贯彻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的全过程。

一、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思想理论建设上的一个重大创新,也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二)社会主义核心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适应了现阶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于团结、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上、道德上共同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方针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生力军,也是未来整个社会文明素质的重要体现者,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如何,事关祖国的前途命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当代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提供了发展动力,明确了基本途径。当代大学生只有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健康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包含丰富内容的多层次体系,要把握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理解好三个关键词:一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对价值体系的性质的限定。价值观念具有鲜明的社会形态属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从人民这个社会主义的价值主体出发,以消灭剥削、实现社会公正、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等社会主义的目标为价值取向。二是“核心”。社会主义社会中价值观念体系是多样的,而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居于统治和引导地位的社会价值体系,是社会价值体系的灵魂。它在整个社会的所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并引领和主导同一个社会的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念、价值评价和价值取向沿着一定的方向发展。三是“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仅是单个的价值目标,而是由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等多种因素构成的体系。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各自以其特有的含义和实践要求,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总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更要坚持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才能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的作用,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我们的行动指南。

当前,新自由主义思潮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了、社会主义终结了,主张告别革命,躲避崇高,淡化政治,鼓吹私有化、自由化,其实质是为了取消马克思主义、党的领导以及社会主义。信仰领域的另一个突出现象就是有神论思潮(宗教、邪教、迷信)的蔓延,宗教思想是有神论的比较高级的形式,宗教在我国的发展十分迅速。一方面要看到宗教信仰自由受国家法律保护,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宗教有神论在世界观上毕竟是与唯物主义相对立的,不能因为我们在法律上承认宗教的正当权利就以为宗教有神论是正确的。邪教是一种畸形变态的有神论,虽借用宗教的思想资源或冒用宗教的名义,但它不是正常的宗教,不受法律的保护。此外,民间盛行的迷信则是有神论的低级混杂形式,也是有神论得以流行的社会心理基础。宗教的发展、邪教的出现、迷信的流行,是因为许多人在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中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对现实感到失望,转而投向神的怀抱。在这种情况下特别需要立场坚定、信念不变、不随波逐流、不随风摇摆,一以贯之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正确方向。

(二)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奋力前行的向导。理想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表现,它表示着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需要有一个精神支柱,理想信念是最重要的精神支柱。现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我国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不可避免会出现社会意识的多样化,这就必须要有一个能够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社会各个阶层广泛认可和接受、能有效凝聚各个方面智慧和力量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共同理想,既实在具体,又鼓舞人心,昭示了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在21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共同理想,集中代表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具有很强的广泛性和包容性。这个共同理想,把国家、民族与个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强调了国家要基本实现现代化、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人民要过上宽裕的小康生活,有利于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并共同为之奋斗。这个共同理想,既是现阶段党的奋斗目标,又体现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要求共产党员把为最高理想而奋斗同为现阶段共同理想而奋斗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之中。

(三)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毛泽东说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传承五千年没有中断过的文明体。在五千多年的历史洗礼中,中国有着良好的爱国主义的传统,一代代爱国英雄用他们的鲜血与豪情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乐章。黑格尔曾说:“中国人把自己看做是属于国家的,是国家的儿女。”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它是中国人所有价值观念的起点,是中华民族深厚历史情感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本质和灵魂。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又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是一个社会在最新的实践中激发出来的,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和精神风貌的综合体现。改革创新是我们时代的最强音,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的基本方略,与时俱进是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当代中国不断创造崭新业绩和世界奇迹的力量源泉。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激励作用越来越突出。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是离散的而是共生互动的。民族精神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是对该民族的全部历史的概括,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源泉,民族精神的价值就在于它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民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时代精神是对现实挑战的应对,是一个民族对于社会发展的适应和对时代趋势的顺应,是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展,脱离传统的时代精神往往难以得到民族成员的接受和认可而失去生命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像经纬两条线,纵横交合而定格出一个民族在一定时期的精神世界。

(四)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只有分清荣辱、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社会主义荣辱观既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又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既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又体现了尊重知识、尊重劳动、遵纪守法等人类普遍的基本价值;既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的先进性,又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的广泛性。因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升华,能够唤起人们广泛的共鸣,成为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导向,成为提升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素质的内在动力。任何社会的安定与和谐,都需要用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来维系。邓小平曾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6]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在一次讲话中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就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就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灵魂与主题是一致的。共同理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有了共同理想,就有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前三者是理论前提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在其指导下,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系统概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是落脚点和归宿,是基础地位。四者是逻辑严谨、层次分明,由高到低,从理论到实践,从理论到行为的逻辑体系。

三、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者

(一)着力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但是,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内核往往还缺乏真正了解,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研”课题组,以问卷和个别访谈等形式对一些高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不甚了解,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几乎没有接触,因为无知,谈不上对马克思主义有坚定的信仰。现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最根本的就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努力做到真学、真信、真用。

(二)着力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人们对社会主义前景表现出困惑、怀疑,一些人由怀疑社会主义价值合理性,进而到反对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面对这种国际背景,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国家掀起改革浪潮。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使人们看到了社会主义超越资本主义的希望,坚定了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苏东剧变,信仰危机再度发生,有人断言,社会主义20世纪生,20世纪灭。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空前低潮的情况下,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定理想信念、求真务实,努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得到蓬勃发展,令世人瞩目。

当前,建设全面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面临严峻的现实:一是“一球两制”的国际背景。虽说在世界范围内,和平、发展和合作仍然是时代主流和发展趋势,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发展模式在全球范围内的斗争和较量依然存在,有时还比较激烈。二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内背景。2007年2月,温家宝总理撰文专题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时强调:讲初级阶段不光要讲生产力的不发达,还要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够完善和不够成熟。在国内外存在“一球两制”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背景下,建设全面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20世纪是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期,实现了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 21世纪是中国社会的建设时期,是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础的时期。目前,就是要通过建设全面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一段艰苦的社会发展的“爬坡”阶段。只要全国人民,尤其是青年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事业一定能够实现。

(三)着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科技高速化、思想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尤其需要大学生着力弘扬和培育能够激发民族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整合民族共同利益、凝聚民族向心力和创造力的民族精神。我们既要弘扬已经形成且被实践证明了的民族优秀传统,又要积极概括与提升在当前群众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新精神和新经验,丰富民族精神的内涵,促使中国传统精神的“现代化”;同时,积极探讨中西文化冲突和交融的特点和规律,搭建民族精神和人类文明的桥梁,使其他民族的文化精神“中国化”。着力提高创新能力,努力把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

(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主要是强调公共伦理对人们基础文明品行的规范和引导,防止人们社会现实行为的失范和失德。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关键在于自律与激励。人贵有健康的荣誉感和羞耻心,这是道德上进行自律和自觉向善的基础。孔子讲过:“有耻且格。”人由耻感而生成内心行为法则,由自律而达到道德自由,耻感的钝化或退化是文明品行丧失的发端,坚持正确的荣辱观和价值取向,是人们自觉向善的精神动力。

(五)牢固树立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

中华民族崇尚“同”求“和”的思想,是连接中华民族每一个个体的精神纽带。社会主体的精神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文基础。一个人精神和谐,就会身心愉快、热爱生活、朝气蓬勃、勇往直前;一个社会的整体精神和谐,意味着和睦共处、万众一心、政通人和,就会创造出人间奇迹。大学生要学会用和谐的思想观念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

第四节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一、什么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性质与作用

该课程是我国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它的性质体现在该课程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生观、道德观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品德为根本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它的作用在于帮助和指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有关人生、理想、道德、法律等方面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增强识别和抵制错误思想行为侵袭的能力,确立远大的生活目标,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主要任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予以科学的回答,引导大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所处的时代背景,科学人生观的基本理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体系,以及适应大学生活需要解决的相关思想问题,并充分认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懂得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了解和认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掌握我国宪法和基本法律的主要精神和内容。理解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对个人成才以及国家建设的重大意义,掌握本课程的理论体系和加强思想道德法律修养的基本方法,做到:坚持知行统一;注重科学思维;强化自我教育;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专门人才。

(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属于公共必修课,又是“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的基础课,它与“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其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关系密切,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等课程为本课程提供方法论和理论原则、政治导向。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课程及中国近代史纲要为本课程提供历史和现实的材料,本课程和其他学科也密切融合。它的体系建立在众多的学科基础之上,以伦理学、法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人才学、美学、历史学等基础理论知识为依托,又为学生顺利学好其他课程提供精神动力,鲜明体现了本课程思想性与知识性统一、科学性与针对性统一、系统性与多学科融合性统一的特点。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特点

(一)深刻的思想性

本课程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始终把引导大学生确立献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帮助同学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学校教育是为一定社会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服务的,这是教育的本质任务和普遍规律。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性质决定了高等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须着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门课程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的实际,回答同学们普遍关心、经常思考和需要解决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帮助同学们释疑解惑,提高思想觉悟和实践能力,以顺利完成大学学业,为现在和今后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较强的理论性

本课程针对大学生普遍关心的人生、理想、道德、民主、法制、纪律等方面的问题而开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相比,更具有理论性和系统性。一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应用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领域,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回答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方面的各种理论与实际问题,向同学们传授科学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法律知识;二是把高校多年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基本经验,以及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探索加以科学总结和提炼,使之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三是充分吸收和反映相关学科的最新理论与实践成果,系统回答同学们在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中遇到的一些理论热点难点问题,使这门课具有雄厚的科学基础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使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与同学们的文化知识修养融为一体。

(三)突出的综合性

本课程所讲的“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思想素质即思想政治素质,是一种特殊的素养,是人们为实现本阶级利益而进行各种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特定的品质。在人的各种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正如江泽民指出的:“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7]

道德素质是指人们从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出发,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征和倾向,是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道德素质包含着一个人的情操、气量、胸怀和风度,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面貌;良好的道德素质,能凝结为崇高的道德品质,从一个重要的方面反映一个人的形象和人格。始终如一地坚持道德学习和道德修养,认真履行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是提高个人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

本课程的“法律”是指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由宪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法律构成。本课程的法律素质是指人们认识上、行为上知法、守法、用法、护法的素养和能力。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树立必需的法律意识、拥有必要的用法能力,构成了法律素质的三项基本要素。良好的法律素质对于保证人们合法地实施行为,依法维护各种正当的权益,形成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将思想道德与法律有机结合在一起,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紧密关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法律都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受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制约,同时又反映和作用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它们都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它们都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意志与利益的体现,是调节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与稳定的社会规范;它们的许多原则和内容也都是相互联系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社会主义法律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法律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提供了制度保障。

(四)鲜明的实践性

本课程强调引导同学们通过“知”、“行”统一进行自我修养。青年时期注重修养,陶冶情操,对自己的一生将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在我国古代,“修”是切磋琢磨,“养”是涵育性情和陶冶情操,“修以求其粹美,养以期其充足,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也。”这一认识,对同学们加强自身修养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人的思想道德水平的发展是知、情、意、行相统一、相结合的辩证过程,外部的教育和他人的帮助只是这个过程的外在影响条件;只有通过个人的主观努力和躬身实践,才能把外在的影响内化为心灵的品质、落实为自觉的行动。因此,本课程特别强调自觉修养,同学们不仅要学习正确的理论知识,更要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身体力行,化知识为德性,化德性为行为。

三、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

人的素质大体上由两个基本方面构成,一是思想道德素质,二是科学文化素质,分别简称“德”和“才”。在两者的关系中,思想道德素质是第一位的或主导性的,科学文化素质是第二位的或从属性的。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和人生观由不明确不稳定状态向明确稳定状态过渡的人生阶段,思想道德修养在这个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说来,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于大学生主要有以下三方面意义。

(一)它是当代中国大学生“立志树德、做人成才”的需要

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正确看待自身成长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肩负起历史使命、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并选择正确的成长成才的途径和方法的重要条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各个部分内容的教学,其实质都在于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大学生把远大的志向与培育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有机结合,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它是当代中国大学生“提高修养、启迪智慧”的需要

大学生在思想上处于成长过程中,因此还不能完全正确地认识社会和把握自我,不能全面深入地观察和分析问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围绕着如何做人这一主题,吸取了伦理学、政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目标定向和价值导向的作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大学生以理性的、富有智慧的、体现文化内涵的方式解决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三)它是当代中国大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需要

人的自我完善不是自发的,而是作为主体的人在某种理论指导下,在不断的人生实践中逐步去接近和实现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阐述了科学的世界观、合理的人生观、正确的自我观和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基本原则、主要规范;有助于人们的自我完善。因此,学好这门课,也是大学生追求自我完善的需要。

从现在起到21世纪中叶,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当代大学生是这样一个伟大历史进程的亲历者和中坚力量。为此,同学们必须对自己提出更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目标。大学生正处于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有助于同学们全面健康发展,最终成长为一个真正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四、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方法

(一)注重学习科学理论

1.科学理论的内涵

这里所说的科学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是要坚持发展着的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才能不断地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发展马克思主义,使之同实践和科学的发展相一致,才能真正地坚持马克思主义。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首先是坚持实践的观点,不能教条式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也不能要求马克思主义提供创造世界过程中的一切大大小小问题的现成答案;其次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对客观事实的概括和总结,如唯物的实事求是的观点、辩证的观点、矛盾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等,不会过时,需要大学生牢牢把握、始终坚持;再次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如生产力的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最后是坚持劳动和劳动价值论及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基本观点。

2.为什么要注重学习科学理论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构建本课程的理论基础和贯穿全课程的灵魂,不学习马克思主义,就不能学到本课程的精髓;另一方面,本教材不能回答大学生成长成才及社会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同学们不断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现实性、针对性都很强。道德认知对于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法对于懂法、守法和护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努力学习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有利于使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建立在科学的道德和法学理论的基础之上,并且自觉自愿地践履基于这种理论的规范。

(三)注重联系实际

理论知识来之于实践,受实践的检验,又为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得到完善和发展。大学生只有主动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专业实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才能真正掌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精神实质,在思想上达成共识,领会做人的道理。联系实际包括: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基本观点和原理指导自己的人生规划、规范自己的行为,向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积极观察社会、发现问题并努力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注重知行统一

这里的“知”就是对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它是一个从不知到知,从少知到多知,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这里的“行”是指在一定的政治观点、思想感情和道德信念的指导和支配下形成的行为习惯。“知”是“行”的前提和基础,对“行”有指导约束的作用;而“行”是“知”的外在表现和最终结果,可以促进“知”的提高和升华。在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行”是转化的归宿,是大学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所追求的目标。

知行统一、言行一致,是学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最基本方法,也是培养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基本要求。只有用学习所得的知识、所懂得的道理指导自己行动,才能把外在规范要求变成自身内在的需要并形成品质。目前大学生知行不统一的主要表现在于:不知不行;知而不行;知而不完全行;知而自己不行,却要求他人行。

大学生要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培育良好的道德环境,以利于大学生陶冶思想情操,提高精神境界,净化心灵,努力积极向上;不断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能力,慎独自守,防微杜渐,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思考题

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2.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是什么?

3.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的理解。

4.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阅读文献

1.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8年5 月5日。

2.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1年4 月25日。

3.胡锦涛:《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4.《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9年版。

7.[美]珍妮特·沃斯,[新西兰]戈登·德莱顿:《学习的革命》,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1996年版。

【注释】

[1]江泽民.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1年4月30日第一版。

[2]光明日报,2003年2月12日。

[3](唐)韩愈.进学解。

[4]江泽民.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1年4月30日第一版。

[5]司马光.资治通鉴。

[6]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开幕词,人民日报,1982年9月2日。

[7]江泽民文选(第2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第33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