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文化的基础性研究的分析介绍

大学文化的基础性研究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2-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一般是指以文理两科为基础的主要实施本科以上高等教育的高等学校。山东大学井海明副教授认为,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血脉,是大学的灵魂。笔者认为,大学文化的概念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概念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视为大学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大学文化的基础性研究

(一)大学文化界定综述

对大学文化概念的界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不妨先看看国内一些学者的有关论述。

教育部高教司原司长王冀生教授认为,大学文化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基本方面。南京师范大学王长乐博士认为大学文化在我国就是高教文化,因为如果按国际通行的标准,我国真正称得上大学的学校并不多。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教授认为,从广义上讲,大学文化包括大学精神、大学环境、大学制度等方方面面的整个大学教育;从狭义上讲,大学文化主要是指大学精神,强调大学师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表现为一种共同的行为准则

北京大学赵存生教授认为,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为大学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这个定义有这样几个含义:第一,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所形成的文化,而不是以其他社会单位或其他教育单位为载体所形成的文化。大学,一般是指以文理两科为基础的主要实施本科以上高等教育的高等学校。第二,大学文化的主体是大学的教师和学生,而且是一届一届的教师和学生,正是由于历届师生的共同努力、薪火相传,造成了连绵不断、持续发展的大学文化。第三,大学文化既是传承的结果,也是创新的结果,也是一个历史的筛选、积淀过程,也是一个承前启后、除旧布新的过程。第四,大学文化包括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两个方面。物质成果主要是大学的校园、建筑、设施、环境,包括各种楼堂馆所、山川湖泊、花草树木等,这些物质成果非同于社会上其他物质成果,都是有文化内涵的;精神成果主要是大学创造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成果,包括新科学、新技术、新理论、新思想、新观念以及办学理念、学校传统与精神、学校的校风与学风,等等。

江西师大睦依凡教授认为,“大学文化可泛指大学内部的一切活动及活动方式。大学文化对学校所有成员尤其是对学生具有现实影响和潜在影响的所有文化要素包括:价值观念、理想信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感、传统风气、生活方式、心理氛围、人际关系、行为规范、学校制度、物质环境等文化。它们涵盖于主要由价值观、理想追求、思维模式、道德情感等构成的精神文化,主要由大学的组织架构及其运行规则构成的制度文化,以及大学的物理空间、物质设施构成的环境文化。三者形成一个以精神文化为核心、制度文化居中、环境文化处外的,彼此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强化,共同对学校教育发生影响的文化同心圆。通常而言,有怎样的精神文化就有怎样的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动力,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在精神文化的驱动下,围绕精神文化的主轴旋转,从而形成一个和谐的文化环境。”

山东大学井海明副教授认为,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血脉,是大学的灵魂。从结构层次上看,大学文化应该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层次。物质文化是大学文化的外在和基础,它包括各种教学、科研、生产和生活资料以及校园环境;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支柱,包括教学、科研、生产和生活模式、群体行为规范、习俗等各种规章制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灵魂,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关键,它包括校园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大多数人认可和遵循的共同思想意识,价值观和生活信念;行为文化是大学文化的具体体现,包括师生员工的各种行为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学风、校风。

云南师范大学张智、昆明理工大学宗明华认为,大学文化是其长期办学过程中经过全体师生员工的判断、选择、奉行、创新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规章制度、管理风格、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工作作风、精神风貌等群体意识与学校形象,其核心内容是价值观、道德规范、组织精神。从层次上,可以将大学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综合文化;从范围上,大学文化可以分为狭义与广义两部分。狭义文化主要指人文文化,而广义文化则包含了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融合。从主体上,大学文化可以分为学风、教风与校风。学风是学生学习的精神风貌,教风是反映教师的师德师风,校风则渗透到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的各个环节与各项工作。

四川大学谢和平教授认为,“大学文化是由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人’在对知识进行传承、整理、交流和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与大众文化或其他社会文化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文化系统。”天津大学刘建平教授认为,“大学文化是指一所大学为实现其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战略,以师生为主体,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以校园为空间背景,围绕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精心创造、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并积极作用于全体师生思想和行为的观念和规范。”

综上所述,就目前而言,国内现有对于大学文化的概念观点不一。目前大部分学者比较认同根据文化的三层次说来定义大学文化的概念。笔者认为,大学文化的概念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大学文化概念主要注重精神文化的研究,有时又和大学理念、大学理想、大学精神等概念互用。广义的概念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视为大学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经过历史积淀而逐渐形成的办学理念、精神风貌、学术氛围、学校环境、价值标准、学生风格、规章制度等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是大学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之所在。

(二)大学文化的有机构成

承上所述,大学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一般而言,大学文化是指广义大学文化,应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三个层面。

1.大学精神文化

大学精神文化是指在学校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得到师生认同并自觉遵守的、比较稳定的、有自身特色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办学思想、精神氛围、历史传统等。它体现了大学人对大学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理解和体会,同时又以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形式约束着大学的行为,显示着大学不同于其他机构的气质特征。

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灵魂,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脊梁,是一所大学最具特色的标志。大学精神文化包括:大学目标、大学理念(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等要素。

大学目标,是指大学培养人才所特有的种类、层次、规格和要求。它是国家总体教育目标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具体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大学理念(办学理念)是指学校的理想和独特的价值追求,具有更高的方向引导性和历史性。它关系到大学的方向选择、角色定位和特色所在。办学理念支配着办学的特色,是一所大学区别于其他大学的自身独特的理想和信念。

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积淀下来的群体意识、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集中反映了一所大学的师生员工对大学理想的价值追求。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灵魂,它既是大学实现自身目标的动力,也是师生员工为人、治学、做事的精神支柱。

2.大学制度文化

制度是指人们共同遵守的办事规则或行为准则。因此,大学制度是大学师生共同遵守的办事规则或行为准则。制度文化与制度有所不同,制度文化是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和解释制度,更注重制度的文化意义,而制度的着眼点在于文化本身。制度文化是由三个层面构成的:一是传统、习惯、经验与知识积累形成的制度文化的基本层面;二是由理性设计和建构的制度文化的高级层面;三是包括机构、组织、设备等的实施机制层面。其中,制度文化的基本层面是一个自生自发的规范层面,反映着价值观念、道德伦理、风俗习惯等文化因素。制度文化的高级层面则是一个人类有意的、有目的的理性设计和建构的制度层面,反映着一个社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经济法律制度确认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正式制度层面。大学制度文化是大学精神文化的产物,大学制度文化的变迁制约着大学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大学制度文化是大学中各种规章制度的总和,以及各种规章制度反映的制度理念、形成的制度氛围和通过各种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而产生的制度意识、制度心理、制度信念等。大学制度文化包括两个方面:大学的组织结构和保证组织运转的各种制度。

大学组织结构是指大学系统内各组成要素及其配合方式。组织结构通常包括内部各单位平等或隶属关系、各成员的职责、遵守的法规、执行的政策、工作的程序、控制的过程、报酬的等级和行为的设计等内容。

大学的制度涉及大学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教学制度、科研制度、人事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实验室制度、图书馆制度等具体制度。

3.大学物质文化

大学物质文化是物化的文化形态,是大学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物质条件。因此,大学物质文化是指大学内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化文化形式,是大学文化的外壳,是大学文化的物质形态,奠定了大学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它又是学校文化“内核”(精神文化)的载体,体现着一定的价值目标,审美意向等,是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大学物质文化是大学内人的对象化活动的结果。

大学物质文化包括一批高水平、结构合理的课程和学科(专业)、一支具有人格魅力、学术造诣深和善于治学育人的教师队伍、一个现代化的图书馆、实验室(实践基地)和文化传媒设施以及一种良好、宽松的学校文化环境。

就大学文化的三个层次而言,精神文化无疑是核心和重点。清华大学胡显章教授认为,“大学的精神文化集中反映了对大学的本质、功能与办学规律的理解和价值追求,它是在全面吸收历史文化传统、进行长期办学实践的探索与积淀,并随着时代不断充实发展的切合大学自身实际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集成。……我们认为,大学的精神文化由两部分组成:大学理念与大学精神。”北京理工大学焦文俊教授认为:“大学观念文化,即大学的精神文化,有两个层面:一是学校层面上,是建立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对高等教育的本质与功能,对大学精神、办学规律、时代特征、发展趋势、自身条件的认识基础上所形成的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二是在师生大众层面上,在校园文化氛围长期熏陶下形成的广大师生具有学校特色的政治方向、价值观念、道德意识、教育思想、风俗习惯、文化心理。”刘建平教授认为:“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师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历史积淀而成的,为大家所认同的文化观念,一所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都属于这一领域。综合不同学者的观点,大学精神文化是一个大学独有的、在长期发展中积淀而成的、为数代师生员工所认同并不断对后来者产生重要影响的价值观念、信仰追求、校风学风、道德情操等思想和心理环境,作用于教学、科研、管理、校园生活各环节,是一种大学文化区别于另外一种大学文化的本质所在,主要包括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

对于理念,有一种观点认为,理念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及实践所形成的思想观念、精神向往、理想追求和哲学信仰的抽象概括。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所谓“理念”,是指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韩延明博士在《大学理念论纲》中认为,理念是一个精神、意识层面上的上位性、综合性结构的哲学概念,是主观(认知、观念)见之于客观(规律、存在)的科学反映,是人们经过长期理性思考及实践所形成的思想观念、精神向往、理想追求和哲学观点的抽象概括,是指引人们从事理论研究和实践运作的航标,是理论化、系统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认识、理想的观念体系。简言之,所谓“理念”,是指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因此,大学理念,就是对大学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包括对于大学是什么的认识、大学的使命、怎样办大学等。

关于大学精神,有人认为:大学精神应该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和文明成果;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它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也有人界定为:大学精神是在某种大学理念的支配下,经过所在大学人的努力,长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它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泉,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之所在,是对大学的生存起决定性作用的思想导向。刘宝存认为: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约束大学行为的价值和规范体系,以及体现这种价值和规范体系的独特气质。综合而言,大学精神是大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由师生共同创造和认同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行为方式以及体现这种价值观念、道德情操、行为方式的独特气质。大学理念会逐步形成大学精神,而大学精神也会影响大学理念。

(三)大学文化各构成要素的关系

大学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大学文化。在三者关系中,精神文化处于核心地位,它影响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形成;制度文化是对精神文化的贯彻和保证,反过来也影响了精神文化的发展和变化;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载体,构成了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存在、发展的基础。物质文化之中有制度文化的规约,制度文化又附着在物质文化形态上,而精神文化又是以物化形态或规约等方式隐含于学校的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统领并彰显学校的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

1.大学物质文化的功能及其与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关系

大学物质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有形部分,一方面,它在学校内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学校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它又是学校文化的“内核”(精神文化)的载体,体现学校及其全体师生员工的价值目标、审美意向等。

学校物质文化包括学校的环境设施及办学所需的各种物质条件。如教学楼、图书馆、草坪、花园等的设计与布局所蕴涵的规约及价值观等,还有办公室文化、教室文化等物质形态下的学校文化等。学校物质设施是学校各项教育活动开展和实施的基础和资本,它作为大学文化中的一个有机部分对学校各项活动及其价值的影响,有着其他文化因素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首先,学校物质文化是保证和激励学校教学、科研等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是一个完备的教育过程所必不可少的条件。从表层看,良好的场地及其设施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提供了物质基础;从深层看,它是孕育学校精神文化的母体。人们在其空间中进行各项活动时,物质与其中的人便慢慢发生了密切的交往与联系。如学校的宣传栏、雕塑及其学生自己装扮的教室等都会使这种物质本身的价值作为一种文化因素融入学校的各项活动,并在不知不觉中激励全体师生员工勤奋进取

其次,学校物质文化具有一定的审美功能。无论是建筑,还是雕塑、绿化、办公室及教室的装饰与设计等都是以一定思想结合起来的有机体,它们反映了设计者的智慧、情知和理念,人们在欣赏的过程中,不仅能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鉴赏能力,更重要的是人作为学校的主体提高了创造美的能力。

再次,“无意识”功能。物质虽不能用直接对话的方式向人们传递信息,但它却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示它的作用。无意识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不自觉的认识和内在的体验。无意识不等于没有意识、没有认识、没有反映,而是对客观信息不自觉的未加注意的反映,是一种特殊的、只有人所特有的心理反应。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无意识在人的认识心理过程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无论是对个体探求知识的选择、情感的需求和审美价值标准的判断,还是对个体的意志、控制和调节能力,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它的作用在于它虽未被意识到,但却实实在在地参与和调节了人的行为和活动。也正是因为无意识能给人的认识和活动提供最大可能的暗示性,所以常常使人在有意识状态下无法解决的问题却能在某种暗示作用下解决。学校物质文化正是在心理活动有意识与无意识相统一的基础上,利用人的无意识作用,充分发挥其潜在的教育功能,使学生、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学校物质文化作为直观的学校文化环境,对教育者而言,是有意地构建一个优良的育人环境,而对受教育者而言,融入物化的环境受其浸染的无意识作用要远大于有意识的作用。所以,物质文化就其本质而言,具有明显的导向性和目的性,但从其存在的形式乃至对人产生的影响方式来看则是无意识的。

2.学校制度文化的功能及其与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关系

学校的制度是指:“用文字形式对学校教育、教学、生产、科研以及各项管理工作的要求所作的制度规定,是学校各级管理者和师生员工在执行教育方针和达到学校整体工作目标过程中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是非标准与伦理道德。”[9]学校制度有针对教职工的,也有针对学生的,主要有“会议制度、请假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作息制度、值日制度以及教学、总务方面的备课制度、考试制度、课堂规则、升留级制度、学籍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校产管理制度、清洁卫生制度、绿化校园制度、图书阅览规则、实验规则、食堂规则、寝室规则等。”[10]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约束性,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并依据各校基础与条件的不同制定出因校制宜的规章制度。这种制度在规范学校各项活动的过程中慢慢就形成了学校制度文化。

同样,学校制度文化与学校物质文化是紧密相连的。一定的制度文化以一定的物质文化为基础,并通过物质文化表现出来,同时又反映学校精神文化。因此,学校的规章、规范、规则在潜移默化中所形成的制度文化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表面上,学校制度文化是保证和规范学校各项活动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它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并且是学校这个组织得以运行并向前发展的前提。而深层意义上,学校制度文化又体现并强化学校精神文化。健康良好的学校制度文化能使全体师生员工形成共同的思想作风、价值观念和行为态度,它如同一种黏合剂,对其成员产生心理上和情感上的凝聚力量,并形成一种向心力和归属感,这种向心力和归属感又对全体师生员工的行为态度产生一定的导向作用。除此之外,它还提供了一定的内在尺度,使人们在这个尺度范围内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而它们形成的合力在一定程度上所表现的即是引领学校发展的学校精神文化。

3.学校精神文化的功能及其与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关系

学校精神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内核,它隐含于学校的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中,并揭示学校的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学校物质文化和学校制度文化都是在学校精神文化的引领下创设和营造的。所以,学校精神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核心,是统领学校文化的指针,也是衡量一个学校生命力的最主要的指标。

综上所述,学校物质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三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为关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定的物质文化的功能是否得以展现,既受到制度的规约,也有精神的向导;一定的精神文化一经形成,又弥漫地撒播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中。因此,学校文化作为一个综合体,以其整体性和合力影响并促进学校内的人及学校本身的发展。

需要说明的是,大学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的概念有所不同。由于大学文化概念出现较晚,以前使用大学校园文化的概念更为多见。用大学文化的概念来概括大学的“文化”更为确切。首先,随着大学走出象牙塔,大学与社会的互动更为密切,大学再也不是离群索居的旁观者,大学文化的影响也已经远远超出了校园,大学文化的研究必须将社会纳入视野,因此不用“校园”这个地域概念似乎更加确切;其次,大学校园文化的使用虽然在很多场合的内涵和大学文化是一致的,但在一些场合,大学校园文化和大学生文化、大学生活文化等的含义比较接近;第三,使用大学文化更能体现大学这种文化的历史性,比如很多学校历史上都数易其址,但其文化却是一脉相承,延续至今的。

(四)大学文化的发展方向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明了我们党在新时期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样为大学文化指明了发展方向,这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大学的需要。

1.大学文化是科学发展和崇尚学术自由的文化

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文化,要充分发挥其先进性的作用,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求真务实的着力点。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与现代大学制度的本质特征的有机结合,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与确保大学教学和学术自治中心的地位,使我国大学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充分发挥我国大学在发展中国先进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1)大学文化是科学发展的文化

大学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人才汇聚的战略高地和知识创新的重要阵地,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和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我们要站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和全局高度,坚持大学文化的全面、可持续协调发展,避免短期目标,制定和规划长期的大学文化的发展目标,以新的发展思路,聚精会神,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自觉担负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跃上新的台阶。

(2)大学文化是崇尚学术自由的文化

学术是大学最重要、最基本的工作和活动;大学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学术行为和一个学术过程。中国传统文化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克制,学术派别之间的壁垒森严,人为造成的学术风格,这些弊端阻碍了学术的自由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延缓了新文化的产生。学术自由是学者追求真理的先决条件。没有学术,就无所谓大学;没有学术的发扬,也就没有大学的发展。在大学文化中,要体现“学术自由”,就要做到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把分得过细的体系统合成大学科,模糊专业界限,实现技术交叉和学科综合;强调自由、开放的思想和学术空气,包容各种思想流派,任其争鸣竞争,学术的自由带来学术的繁荣,大学师生在这种文化气息的熏陶和鼓励下自由地传授与学习人类文明的各种知识,自由地进行理性思考和探讨,然后在这种开放的环境中积极地进行创造。在世界各国,虽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具体的社会环境中,有不同的规范和限度,但都坚持大学学术自由、兼容并蓄、教授治校的基本精神。如果没有这种自由,大学仍然依附于某一种力量,它就不可能进行独立的思考,也就不可能全面而深刻的审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

2.大学文化是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文化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人是大学最重要的元素,是大学的核心。21世纪大学文化更应体现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提倡公平竞争,理解宽容,修正学术价值,共同发展,从而化解激烈竞争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培养“全人”的道德意志和价值取向。一个具有良好大学文化的高校,就应有一个不同于其他高校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治学理念,这种理念是确立以人为本的治校理念。每一所大学都有其个性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建校背景和发展历史,有其不同的科研领域和研究成果,大学文化的个性发展是不同文化相互交融的必要条件。它不仅代表着学校的过去,更预示着大学的未来。

(1)大学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

人是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建设大学文化必须坚持以“人的建设”为宗旨,一切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治校理念其实质就是重视人的因素,培养具有健康体魄和健全人格的社会公民,这是“以人为本”的基本教育目标。“以人为本”的根本目的在于对人性的唤醒和尊重,最广泛地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最充分地调动人的创造活力。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就是坚持以人为中心。为此,大学的一切规章制度都应充分贯彻这种思想,而不是为制度而制度;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把教育与人的自由、尊严、幸福、终极价值紧密联系起来;在思维方式上重视培养人的创造性;在价值取向上重视人的个性化发展;在人才规格上重视培养人的实践能力;在教育方法上强调对人的启发式教育;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健全的人格,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

(2)大学文化是尊重和鼓励个性发展的文化

在我国,传统大学文化强调人的社会共性而轻视人的独立个性,注重培养统一性、服从性,而忽视“独立人格”的培养,逐渐养成了“唯书、唯上、唯师”的顺从之情。大学文化是一种亚文化,作为一种文明的重要载体以及教育水平的标志,从一开始具有文化传承和知识创造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属于社会的高层次需要,因而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和特点。现代大学文化应以“每一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根本目标,倡导个性发展。在大学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调动师生主体潜在的能量,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智慧和能力,注重培养师生的自觉能动性和独特创造性,培养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断地适应新的客观要求,使其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通过大学文化的影响,从而达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和创新自我的目的,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智能素质、身心素质等得到全面提高和发展。

3.大学文化是多元和超前的文化

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各种文化的综合和凝聚,从一个侧面反映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水平和文明水平;作为社会文化的最高层面,它的发展必然是多元、超前的文化,这样才能引领和带动社会文化。

(1)大学文化是多元的文化

大学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文化学术方面要接受和包容各种不同的学术思想,同时存在不同的理论观点。学术观点的碰撞可以使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在我国很多大学里,仍然存在制约学术的活跃和发展的因素以及束缚和扭曲学生自由思想和创新精神的现象。在大学教学的课堂上也存在着对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的认识、处理和态度简单、一元的现象。大学文化坚持先进文化方向,就要全面贯彻党的文化发展方针,坚持重在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大学文化的多元化指大学文化的具体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大学通过文化活动、文化内容与外界社会建立起更加紧密的联系并用各种文化内容和形式来丰富自己的内涵,扩张自己的外延,把自己熔铸为一个多元素复合结构的有机整体。文化多元、多样化的趋势是不可抗拒的,这种趋势表现在世界是多元化的,在国内则表现为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多样化。我们要始终坚持社会的主流文化,批判性地吸收世界多元文化,使那些健康有益的文化能够在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得到吸收,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而不是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2)大学文化是超前的文化

大学作为一个社会教育机构,它所从事的是着眼于未来的工作,所以它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为未来培养、输送人才,还应该为未来创造新的思想和观念,为未来打造新的精神和灵魂。大学的主要责任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全面为社会发展服务。但在如何适应、如何服务的问题上却往往单纯地理解为对社会发展的一种“追随”、或者至多是“同步”,这显然降低了大学在社会精神生活领域的价值和作用,忽视了大学对社会的思想创造、思想启蒙的责任和意义。大学的思想意识和理论观念是社会的先进性代表,大学应该以未来为导向,为发展探索道路,为生活提供思想,支持健康有益文化的同时,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为社会培养先知,努力走在社会生活的前面。

(五)大学文化的特征

大学文化是一种“区域性”或者说“行业性”文化,其存在范围仅限于大学校园之内,其涉及人群仅限于大学师生,其表现形式也仅仅体现在大学内的教育、教学和其他活动之中,具有显著的特征。

1.神圣性

大学教育无疑是一种多层次、多维度的社会活动,其中除了一些直接的为保障大学师生生活需要而进行的生活供给活动外,其他大部分活动都是一种精神活动。无论是大学师生之间的文化、科学知识的授受活动,还是他们之间的思想、意识、信念、品德的感染、同化、模仿、熏陶活动,都是一种学理性、价值性、意义性极强的活动。这种活动,由于不具体接触直接的经济利益,不受各种物质利益意识的驱使,可以在远离物质利益的层面上进行。因而基本上都是脱离了世俗的利益关系的具有抽象性、唯理性、纯粹性特征的形而上学活动。这种活动完全是人与知识、人与规律、人与真理、人与意义、人与道德的对话,是一种树立和完善人的知识观念、价值观念、意义观念及道德观念的活动。大学师生之间是一种纯粹的知识授受、智力开启、道德感染、思想同化、精神融通、品格模仿活动的关系。他们之间没有直接的功利性目的或目标,没有直接的声誉及利害冲突,有的只是纯洁和友爱。学生们自由、主动地吸收教师们所传授的人类文化、思想的精华,积极地认同和内化历史先贤们的高贵品质和高风亮节,真诚地追求体现人类文明的高尚、公理、正义、美德、善良、宽容等思想、境界、情操及信念,这使大学校园中洋溢着崇高、庄重、自豪和神圣的情感。

大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意识、学习意义意识、独立自主意识、社会权利和社会责任意识、追求真理的意识、社会批判意识、文化创新意识等,都是以大学师生高尚的情操、崇高的人生境界、崇高的个人品格为基础的,因而在这些意识的接受、学习、养成过程中,充满了追求美好人生的神圣向往和虔敬之情,寄托了教育工作者们深切的期望和信任。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远大的人生理想和抱负中凝聚着深厚的人类文明、正义、美德等内涵,为一般人所不及,因而形成了在校外人看来神秘、高贵的大学思想传统和文化、学术氛围。正因为大学中有着这样一批积极、自觉地为真理、理想、信仰奋斗的人,存在着追求知识、真理、理想的传统和气氛,所以才被人们称为“精神的殿堂”。当然,大学的神圣性首先施惠于自己的学生,但并不完全如此,它也施惠于整个社会。如奔腾的江河既养育着本流域的人民,也滋润着大海一样,大学的神圣性不仅滋润着大学师生的精神、信念及信仰,也丰富着整个社会的文化和思想。

2.理想性

大学可以说是社会文化和思想精英们聚集之所,是社会文明和精神的源泉和宝库。大学在聚集文化精英的同时,也聚集了人类历史的思想精华。这里传播和流行的往往是社会中最进步、最深刻、最文明的思想、意识和精神。这些思想、意识、精神的传播、感染和熏陶,赋予了受教育者坚定的人生信念和原则,为学生崇高的人格目标和高尚的人生价值观奠定基础。这种人生价值观和人格目标往往因其远远超过了现实的社会思想水平,过于美好和纯洁,具有显著的理想性,这也就是人们揶揄称之的“梦想”。正因为这样,大学激励着一代代大学生萌生并逐渐成熟着宏伟的人生理想和抱负,才使一代代大学生成为追求真理、满怀改造社会和播撒文明理想的“天之骄子”。大学时代也成为年轻人热情洋溢、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生机勃勃的时代。这种流动于大学文化中的带有梦想性质的价值观,和大学的性质和宗旨是完全一致的。因为大学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学生为未来而学习,教师为未来而教学,他们都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理想,因而理想性是大学活动的重要特征。其中,学生为了美好的理想而学习,期望将来有所作为;教师为了理想而教学,他们在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的过程中,也融入了自己的理想。大学教师们在对学生传导的知识、思想和精神中,蕴含了人类优秀文化中的远大理想意识和深刻思想内涵。这些知识对于学生的个人理想有极大的奠基、修正、巩固、强化及转折作用,对学生人格形成有深刻的定向、坚持、激励、强化性影响。事实上,我们社会中许多人终生的思想基础都是在大学生活的洗礼熏陶中形成的,都是在大学读书时接受过一位或数位老师启蒙、教诲和指导的结果。当然,由于大学的理想更多的是浸润于知识、理性、逻辑的氛围之中,因而往往与社会实际有较大的差距,也由此造成了学生进入社会后的不适应或思想落差状态。不过这种落差对学生一生并非就是坏事,也可能这正是他们真切地感受人生意义、走向思想成熟的必要阶段。这对于启示和警戒大学生们将大学时形成的理想和信念作为终生的奋斗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学术性

我国现行的大学由于包罗万象,许多学校、尤其是许多非正规高校(比如各级电大、函大、夜大等)及高等专科学校,未必具有研究高深学问的能力,也未必形成研究高深学问的传统和习惯,但是追求知识创新和重视学术研究都应该是其职能的重要内容。现代大学中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基本职能已为教育理论界普遍认可。虽然在各个大学教育活动中表现不同,但各个大学的发展和提高都需要科研活动支撑则为普遍的认识。这是因为大学毕竟是传授专业知识的地方,而专业知识的时代局限性和历史发展性,要求教育者必须具有研究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不断有新的突破,使知识成为不断发展、变化、更新的活的知识,以便不落后于当代文化和科学的发展。同时,大学教育还注重对学生进行研究观念和研究方法的引导和启示,启发和帮助学生以积极、开放、创新的观念和方法对待知识及其变化,从而掌握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的适应性。另外,从教师应该过有意义生活的角度讲,如果没有知识的研究和创新,没有教师个人信仰、信念、精神、品格的影响,教师的教学只是简单化地重复课本上的知识,而缺乏自己的见解和创造,那么大学教师的教学活动,则变成了纯粹的“教书匠”生活。这样不但使学生无法了解当代知识的最新发展水平,而且根本没有能力给学生进行知识创新的示范和启蒙。所以,大学中的知识创新和学术研究应该为其基本内涵。社会各界对大学的评价不以其教师的授课水平为依据,而是以其教师及研究人员的知识创新、学术研究成果和水平为依据。当代许多优秀大学的显赫名声和传统,都是因其卓越的研究成果获得人们认可的。大学教师地位和声誉,也是依靠自己的学术成就建立的。而支撑和发展了社会文化和文明的千千万万的大学生们,其思想飞跃和精神升华,都得益于大学里的知识创新、学术研究空气的熏陶和濡染,得益于学术研究文化的启迪和引导。而大学中学术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可以说往往超过了直接的课堂教学的影响。

4.批判性

雅斯贝斯认为:科学的最大特性就是怀疑和质问一切的精神,对事物进行谨慎而有保留的判断,并对这一判断的界限和适用范围进行检验。大学作为社会的“边缘事业”,具有许多社会领域不具备的优越性。比如,大学可以远离物欲的诱惑,也可以与社会的其他部门保持一种有距离的松散关系。大学应拥有当代社会中最卓越的精英人才,拥有体现人类文明、进步的价值观念、社会思想、人生信息、社会原则,拥有记载历史经验和教训的丰富的文字资料,有进行各种学术研究的传统和条件,有充裕的时间进行研究,对社会主流思想和观念,对社会体制的运行和发展,对社会的组织结构和决策正误,作出准确、公正的评判;对社会的愚昧、落后、倒退、保守、专制现象进行深刻的批判。

大学的批判性具有几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知识层面的批判,即对文化中落后、陈旧、腐朽部分的批判。如五四时期对几千年的封建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批判等。作为直接的知识层面的文化批判,可以说最容易、最简单、最轻松,因为它不触及具体个人或团体的实际利益,没有正面的对手和敌人,是一种笼统的、抽象的思想批判。二是社会制度及社会现实层面的批判,即对社会制度方面的落后性、腐朽性、专制性、保守性的批判,对社会中存在的许多丑恶现象、腐败现象、愚昧现象的批判等。由于这种批判行为含有对社会政治及其体制的评价、判断、揭露的性质,因而必须以某种社会政治价值观为依据。社会批判还要涉及许多公众行为,因而必须以某种社会道德观念为依据。大学的社会批判,其表现是扬善抑恶、扬优抑劣,目的是弘扬公正和正义,履行大学的提升社会文明、提高国民的文化道德素质。大学社会批判所依据的人类优秀文化和人类文明结晶,往往与本国、本民族的现实价值观和行为水平,有时有非常大的差距,而这种差距依靠本民族的自觉体悟和改造难以完成。因此在大学的社会批判活动中,包含有非常重要的思想启蒙和文化启蒙的内容,并以这种批判的形式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5.传统性

大学教育经过许多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教育规范,这些教育规范就是大学的教育传统。大学教育传统,从办学的目的到教师的资质,从学生的考试到教师的授课,从校长的选择到学籍的管理,都有一整套的规范和原则。当今世界的大学,虽然由于地域、国家、学校历史等各种区别,在大学的传统上各有特色,但在体现大学性质的基本原则上都未超出以下几项规范:①教授高深及专门知识;②注重学生人格培养和熏陶;③学术至上;④教授治校;⑤经常的社会批判;⑥直接的社会服务等。大学传统是大学历史的结晶,是大学优秀思想和崇高精神的凝聚,是在大学发展过程中多次被实践证明的合理、科学、进步的教育方式。大学传统之所以能够在世界范围内长期地流行、传播和被移植,就是因为大学传统中的内容,是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是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是符合高等教育发展逻辑路径的。

大学的传统既有形又无形,既是一条条抽象而神秘的学理,又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和行为表现出来。它凝聚为大学的各种制度和习惯,演变为大学活动的逻辑力量和人们的思维模式,形成大学教育运行、发展的趋势。

【注释】

[1]孙凯飞. 文化学——现代国富论.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2]傅 铿. 文化:人类的镜子——西方文化理念导论.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3]曹锡仁. 中西文化比较导论.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

[4]石川荣吉. 现代文化人类学.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

[5]C·恩伯. 文化的变异.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6]梁漱溟. 中国文化要义. 北京:学林出版社,2000.

[7]钱穆亦. 文化与生活. 载于《中华文化之特质》,世界书局(台湾),1969年

[8]张岱年. 文化体系及其改造.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9(4).

[9]黄兆光. 现代学校管理学新论.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

[10]肖宗六. 学校管理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