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挥资源优势促进高校继续教育发展

发挥资源优势促进高校继续教育发展

时间:2022-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发挥资源优势促进高校继续教育发展 ——兼论综合性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发展战略构想胡锐摘要:高校继续教育是我国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窗口,也是实现我们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基础,发展高校继续教育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发挥资源优势促进高校继续教育发展
——兼论综合性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发展战略构想

胡 锐

摘 要:高校继续教育是我国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窗口,也是实现我们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基础,发展高校继续教育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从分析我国继续教育和教育培训发展新形势入手,全面分析探讨高校继续教育优势与特色,从战略的高度探讨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战略取向与基本策略。

关键词:继续教育 创新 模式

继续教育是在高等学历教育基础上,人们为提升自身职业能力发展所进行的一种不间断的教育活动。它是一种主体教育,不仅对受教育者进行某种职业技能教育,而且更加关注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它是一种职业能力教育,主要面向中高层次管理和技术人才开展职业能力开发和提升;它还是一种终身教育,贯穿于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变化的全过程。

笔者认为,继续教育是贯穿于个人职业发展全过程的一种教育,应该是一种“大职业教育”,是一种职业能力开发的教育。高等院校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应该促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衔接,加强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通,有效整合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开展高端职业非学历教育培训,不断开发和提升大学后职业能力,在培养高层次职业化人才中有所作为。

近几年来,高校继续教育在校内办学资源逐年紧缩、办学条件日趋恶化等诸多不利条件的制约下,按照“以战略建定位,以改革求生存,以创新谋发展”的战略思路,在学历教育、网络教育、非学历教育培训(行业培训、高端培训和党政干部培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继续教育学院在继续教育实体运作方面也进行了全方位探索。本人就高校继续教育出现的新特点及高校在继续教育方面的优势与发展创新模式上进行了思考与研究,以期抛砖引玉。

一、高校继续教育面临的新形势

(一)高校继续教育面临转型与创新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来临,以学历教育为主的传统继续教育面临转型。职业技术培训、专业技能培训、资格培训、高层次管理培训等在高校继续教育中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求“特”、求“异”不仅是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选择,也是整个继续教育体系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优化趋势。

(二)高校继续教育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继续教育是大学服务社会的重要窗口,是社会了解大学的重要渠道。通过开展高层次、高质量和高效益的继续教育,大学不仅将先进文化传播给社会各个层面的精英人物,更重要的是传播了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大学的人文精神,使社会对大学的使命有了切身的认识和了解;继续教育不仅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理念,更开阔了学员的视野和思路,培养了创新型人才,为大学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建立了高校与社会沟通的渠道。

(三)干部教育培训为高校继续教育注入新活力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迫切需要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特别是善于治国理政的领导队伍,这对我国教育机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继续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继续教育尤其是教育培训在我国受到前所未有的规范和重视。中共中央颁布《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2006—2010年全国教育培训规划》。第一次以法规形式对教育培训工作作出全面系统的规定。从“党管干部”到“党管人才”理念的转变,不仅标志着党在培养管理对象的外延在扩大,而且也体现了新形势下党对干部内涵要求的增强。高等高校作为先进思想文化的重要传播阵地、先进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主动担当起教育培训的历史使命,不仅为促进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的构建作出新的贡献,也为高校继续教育的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二、分析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现状

(一)高校继续教育发展成果突出

十多年来,高校网络教育和继续教育在充分利用高校资源优势的情况下,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使继续教育多方资源得到有效整合,高校继续教育在网络教育、成人教育、教育培训等方面工作得到进一步优化。多数高校在继续教育学院方面取得了有效成果,如:实现了规范、归口管理,增强高校继续教育资源共享、资源优化的有效性;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以服务推动管理,以服务促进管理,进一步明确、优化工作流程,着力打造服务型继续教育学院,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不断探索、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上有重大突破;积极拓展行业、系统的高端培训、党政干部培训和其他非学历教育;处理继续教育中违规招生与办学有效加强;高校继续教育整体规模和效益逐步增长。

(二)继续教育机制、硬件建设有待加强

高校继续教育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一是市场意识不强,项目定位较低,高校还没有建立与市场接轨的继续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二是在实行校院长两级财务管理体下,财务分成分配比例有待优化调整;三是财务管理政策有待优化,财务运行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中的核定培训收费标准、收费环节、开支使用、报销、课酬、市场开发等环节要增强弹性和市场化力度;四是继续教育激励与约束机制有待健全。继续教育实体单位还没有建立规范的考核指标体系。继续教育管理人员参与市场拓展缺乏动力和积极性,从事继续教育教师工作量与业绩还没有纳入全日制本科、研究生统一考核体系之中,任课教师缺乏担任继续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五是非学历教育培训项目策划与市场拓展有待加强;六是高校继续教育硬件建设应与继续教育重要地位相对应,要加快高校继续教育基地或教育培训综合服务楼群建设。

三、明晰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动向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教育终身化、个性化和国际化三大主流趋势的驱动下,党和国家相继制定了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化社会”等一系列宏观教育发展战略目标,提出了“科教兴国”、“人力资源是第一战略资源”等一系列重要的指导思想,为我国高等高校非学历教育进一步大发展开辟了极为广阔的前景。高校非学历教育面临着许多重大的发展机遇与尖锐挑战。

与高校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一批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纷纷从党和国家制定的战略发展目标中去寻觅适合自身发展的继续教育战略机遇,积极为继续教育学院的发展提供更加宽松灵活的政策环境,鼓励继续教育的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综观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界,目前,国内高水平大学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动向是:

(一)转换继续教育学院职能,创办非学历教育经济实体

世纪更替之际,我国一批举世瞩目的高水平大学的继续教育学院,率先在职能转换和管理体制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并以迥异于传统教育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展现于国内市场。从一般教育发展理论分析:教育的结构调整,通常只能解决一段时期内教育数量的扩张和办学效益增长的问题,但是,难以保证规模和效益的持续稳定增长。唯有制度创新,才是非学历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最有效途径。

西安交通大学等一批中西部高校,早在20世纪末就开始了继续教育学院机构职能转换的探索工作。首先,继续教育学院从高校机关行政系列中分离出来,转变成为自我核算、自负盈亏、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的二级学院或相对独立的办学经济实体;第二,高校以党政决议案和政策法规文件等方式确立了继续教育学院相对独立的人事自主聘用权、市场自主开发权和办学基地自主建设权;第三,高校在对继续教育学院建立约束机制的同时,在教学基地建设用地、银行信贷、学院创收提留比例和一系列配套政策方面,都给予了继续教育学院大力扶持,以确保继续教育学院原始积累过程的顺利完成。

这种制度创新模式和显著的市场效应,迅速被中西部一些知名高校所效仿,到21世纪初,西南交通大学重庆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著名高校也迈出了同样的改革步伐。2001年以来,清华大学在王大中校长的亲自主持下,组成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小组,开展了国内外继续教育专题调研,经过先后五轮改革方案论证,终于迈出了继续教育学院职能转换的步伐。2002年4月,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正式一分为二,高校行政机关保留教育与培训处建制和少量编制,主要分管全校继续教育的政策法规建设和监督执行,负责继续教育的发展规划和对外交流;继续教育学院从此转变成为自我核算、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教育经济实体,除学费收入的10%上缴高校财政外,其余部分全部由继续教育学院自主经营,包括自付教学成本、自筹继续教育基地建设资金、自理学院正式教职员工的奖金福利和高校编外人员的工资、奖金、福利和各项保险,自主按需配置教职员工、自主聘任学院各级干部和项目经理人、自主开发国内外继续教育市场和自主配置继续教育资源等,继续教育在清华大学再次大放异彩。

(二)实施产业化改造,运用市场机制配置继续教育办学资源

21世纪我国高校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10年的经历启示人们:继续教育学院没有办学基地不行。但是,有了基地,教育发展观念和运行机制不转变也不行。

继续教育学院的发展问题不再过多地去找校长,而是主动地去找市场,充分利用市场调节功能,配置继续教育学院的生存与发展资源。1998年,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出资500万元在圆明园东路租赁海淀区中专的50亩校园,租期50年,另投资1500万元进行综合改造,建立起了北京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可容纳2000名脱产生和1500名夜大生同时上课,这是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开发的第一个校外综合办学基地。199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采用“银—校合作”方式,向银行借贷2300万元,建成学院拥有自主产权的13层的教学办公大楼,竣工后三年内便依靠继续教育学院自己的力量收回了全部投资。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一大批国内著名大学的继续教育学院,靠吸引开发商投资和联合办学等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自主开发和建成了集教学、办公、学生生活和文体娱乐等功能齐全的继续教育学院办学基地,均未动用高校财政的一分钱。继续教育学院千方百计地去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去抢占适合自身发展的国内外继续教育市场,既包括非学历教育的低端学历教育市场,也包括高端培训和知识更新市场,既涵盖国内市场,也辐射国外市场;继续教育学院的院长们更加关注市场动向、教育质量和教学成本,更加关注新教育开发项目和教学资源的整合,更关心学院“学习型团队”的建设成长。

(三)强化统一归口管理,推动继续教育培训大发展

从我国重点大学现有的教育结构和教育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在我国高水平大学内部,实质上只存在着两类或两个系列的教育:第一类,有国家财政投资的“公益性”高等教育,以国家投资为主、个人分担为辅,国家拥有完全教育产权,如正规的普通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等;第二类,没有国家投资的“准公益性”教育,社会上的个人或家庭是这类教育的投资主体,高校拥有自主产权。对于第一类教育,高校目前尚无权对国有教育产权进行自主开发经营。对第二类教育,高校拥有完全产权和自主开发权,可进行市场交易,甚至是产权交易。对于两类不同的教育应采用不同的运行模式和机制。

从终身教育的理论框架分析,重点大学的第二类教育中存在着一条从高中后到大学后的连续性的继续教育产业链。如何通过功能整合和机制转换形成连续性的终身教育产业开发链,已成为下一轮教育制度创新的主导目标和重大战略机遇。清华大学是我国大学后非学历教育的一面旗帜,它的主攻方向是在非学历教育的高端市场。在非学历教育归口管理方面,清华大学有着非常严格的办学纪律。高校非学历教育目前尚未形成高校整体力量,不利于高校对外形象,需要引起高校领导高度重视,学习和借鉴清华经验,切实加强归口管理,在“严活结合”中去开创高校非学历教育的未来。

(四)积极开拓国际化办学渠道,构筑国内继续教育高地

开展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已成为国内高水平大学继续教育所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转变成教育经济实体后,专门成立了国际继续教育合作项目开发部,一方面引进国外先进课程体系、先进教学方式、管理模式和营销技术,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办学,占据国内非学历教育高端市场;另一方面,积极收集和整理国内文化精品,向世界推介中华文化。非学历教育历来是上海同济大学的传统优势和高校的三大办学特色之一。上海同济大学继续教育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一样,是非学历教育与网络教育融为一体的学院。“用非学历教育支撑网络教育,用网络教育改造继续教育”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上海同济大学的共同教育发展理念。在国际化发展战略中,2001年,荷兰政府投资100万盾,与上海同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联合开发建筑安全技术培训项目;2002年,上海同济大学又与加拿大签署联合开发上海市城市建筑项目协议;至于与德国人的联合办学,是上海同济大学的传统强项,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最近,上海同济大学继续教育为了树立国际非学历教育品牌形象,借鉴香港大学在商业旺市区购买大型豪华教育超市的做法,继复旦大学继续教育在上海第一百货公司顶层花园开办商业性国际继续教育大型讲座后,同济准备与外商合作,购买上海新世纪广场的高档商业旺市楼盘,专门开办高档次国际继续教育沙龙,举办国际继续教育精英论坛,以提高上海同济大学继续教育的国际知名度。

四、挖潜高校继续教育优势

国际化、现代化、法制化、规范化、职业化等现实需求与客观制约,决定着每个社会组织和社会精英要经常地储存加速能量。今日之高校把握社会发展脉搏,顺应时代潮流,必须积极探索继续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发展规律,致力于为社会提供高品质的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机会。高校已经成为国内党政干部、企事业和行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重要的继续教育基地。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在开展综合性、跨学科高端培训项目,更应高屋建瓴,把握先机,能更充分利用高校荟萃名师,广聚英才,融合智慧,打造品牌,为社会精英提供继续教育服务。

(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高校继续教育始终坚持国际化、专业化发展之路,不断创新,借鉴全球知名大学、科研机构的先进经验,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技术、服务方式和新的管理模式引入到继续教育中。综合性大学提倡“创造、创新、创业”教育的新理念,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是高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典范。

(二)一流的师资力量

综合性大学拥有一流的师资与开放的人才引进模式,高校不仅自身拥有最雄厚的师资力量,同时,面向国内外著名高校一流教授、政府领导和国际国内著名企业高管联袂授课。

(三)完善的学科体系

综合性大学各具特色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涵盖了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等多个学科门类。充分发挥高校综合性大学学科优势,大力开展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教育科学、医学科学和语言科学等多种学科培训及交叉综合培训。

(四)灵活的教学安排与培训计划

高校除了多层次多门类的计划性继续教育招生计划与培训项目外,还针对学员和客户需求开展各类定制性继续教育项目和专题课程。

(五)丰富的教学形式

在以名师面授课程为主开展教育培训的基础上,还有配合以讲座研讨、案例分析、实战模拟、辅导答疑、参观考察、拓展训练等多种教学形式,贴近实践、注重实效。

(六)全面的教学手段

针对非学历教育培训特点,结合MPA、MBA、EMBA核心课程和各相关专业特色,编写全新的继续教育教材。充分利用音频、视频多媒体技术建设网络教育平台,给予教学全方位的支持。

(七)精彩的学术讲座

作为思想和学术的前沿阵地,从周一到周日高校校园内每天都有不同类型的精彩学术讲座,高校各类讲座也是高校继续教育的一个重要课堂。

(八)严格的质量管理

秉承高校严谨求实的风格,对教师、教材、课程设计、教学、考核、配套服务等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

高校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必然要依靠和发挥全方位优势,不断形成有高校继续教育学院特色的继续教育品牌和特色。

五、确立继续教育发展战略目标

长期以来,国内高校对继续教育只讲求贡献,不讲改善办学条件,忽视了继续教育学院的基地建设和硬件建设。时至今日,高校继续教育学院虽然还有一定的先发优势,但与国家和社会对继续教育发展要求相比,我们需要客观地考量和建立高校继续教育的战略目标和改革发展策略。

1.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和制度创新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构筑学习型社会的战略契机,精心策划和打造高校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产业开发链,积极引进产业化管理模式和市场运行机制,构筑高校继续教育的战略高地,开创高校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新局面。

2.积极创造条件,根据各校特色,适时地把继续教育学院真正打造成为兼有全校继续教育归口管理和兼有办学实体双重职能的直属二级学院或二者独立分开。继续教育学院应该拥有具有相对独立自主的市场经营开发权、人事聘用权、资源建设发展与处置权;除每年按规定比例向学校上缴一定数量的“利润”外,继续教育学院将逐步改造成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的教育经济实体,自理新增人员工资和全部奖金、福利、保险。

3.继续教育学院将充分利用市场配置教育资源的产业化运行机制,通过多种渠道筹集基本建设资金,在校区内建设一个能够代表和体现高校继续教育一流社会形象和身份的多功能继续教育办学基地,在高校周边地带采用租赁或联合办学等方式,筹建若干个校外常规性办学基地,开展市场所需的网络教育、成人学历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体或教学网点。

4.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办学结构,大力发展和扶持大学后非学历性质的继续教育与培训,构筑有利于人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的现代化连续教育服务体系,为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提供终身学习和知识更新的技术支持和优质服务;积极发展网络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本科教育,开展全日制和部分时间制等多种形式办学,为高校不断积累和凝聚社会资本,不断扩大高校的社会服务面,不断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充分利用国际教育服务贸易规则,引进国外先进的非学历教育课程和培训体系,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运行模式和市场营销技术,积极抢占非学历教育的高端市场,继续开辟中外合作办学新途径,实现非学历教育办学层次的逐步高移。

6.集全校教职员工的聪明才智,聚各校区继续教育的资源和潜力,积极努力争取高校继续教育跨越式发展。

7.继续教育学院要在国家、地方和高校办学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逐步调整办学结构,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保证高校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不断增值,保证继续教育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均衡发展。

六、优化继续教育发展策略

高等院校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应该促进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的衔接,加强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培训的融通,有效整合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开展高端继续教育与职业培训,发挥连接高校国民教育体系和社会化终身教育体系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开发和提升大学后教育培训能力,在培养高层次职业化人才中有所作为。

(一)立足长远,精心制定继续教育发展规划

对于高校来说,要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就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是最好的发展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改革、发展相联系的各种重大问题,合理、准确地进行规划和定位,这样才能紧紧抓住和充分用好战略机遇期,顺利实现高校的战略目标。

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大学,其发展目标和建设方略是不完全相同的。每一所高校都要结合自身实际和社会发展新形势,也就是根据自己的办学传统、资源条件、优势、当地的社会经济环境及其对高校的期望等,来确定在什么领域、层次、地域范围作出自己的贡献。不应重复办学、平均用力、趋同发展、千篇一律、互相攀比。因此,高校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明确高校继续教育办学定位、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好自己的继续教育发展规划、队伍建设规划等规划,以此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谋求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自身特色和个性化优势,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二)着力研发,创新品牌项目与课程

整合学术资源是打造继续教育品牌的重要手段。继续教育学院要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开发继续教育项目,深化培训理论研究,科学分析继续教育需求,以高层管理培训为重点,稳妥发展网络教育,大力发展成人学历教育,加强继续教育需求调研,积极研发教育培训项目。继续教育课程是继续教育教学的一项核心内容,也是继续教育的一大特色。高校继续教育学院要借鉴先进的国际培训理念、结合培训对象的特点、发挥各个课程要素之间的关系,促进整个课程体系实现实效、持续、前沿的教学效果。

(三)整合资源,拓展继续教育模式

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优势,整合校内资源,开展符合学员需求的培训模式是开展教育培训的关键。以项目合作为牵引,带动多方资源流动。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共同体。创建长期、稳定、制度化的合作共同体,是高校教育培训的另一种模式。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发展重点领域。对于重点领域的合作项目,高校继续教育整合各方资源,组建专门的研发攻坚团队,同时依托科研课题,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同时,提高自身研究开发能力。

(四)突出实效,提高继续教育质量和效益

增强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继续教育差别化的需求,高校积极探索普遍性与特色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方法。以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在实际教学中,主要采用适合成人学习特点的自主学习、行为学习和双向互动式等教学方式,注重素质教育、深度培训。通过学员自我研究、相互交流和讨论等形式,引导学员思考,引发学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升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对基本理论深学,本职业务精学,修身道理勤学,急需知识先学。

(五)加强监督,建立继续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的管理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教学质量的管理并不局限于课堂教学这一单一的环节。应该向两端延伸,贯穿于从规划设计开始的每一个环节。同时,还应设立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对于继续教育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控和评估。通过稳妥有效的质量监控,推动继续教育内容的更新、培训模式的改革、教育方法的改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贺廷富,杨一平.加快继续教育基地建设促进四川人力资源开发.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3(2).

[2]胡泽民,李兵.对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些问题的思考.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

[3]毛金波.论校企合作制度的深入发展.继续教育,2009(9).

[4]胡锐.国际继续教育发展趋势及借鉴.继续教育,2010(7).

[5]姚祖光.对开创我国继续教育新局面的思考.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3(1).

[6]彭程.继续教育概念及界定分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