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作者风格的分析介绍,文本综合表现风格

新闻作者风格的分析介绍,文本综合表现风格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者风格除了文本言语表现外,还有作者题材方面的表现特点、体裁擅长,以及文本综合表现等方面的个性特点。

二、新闻作者风格

人们在谈风格时,有时指言语风格,有时指作者的创作风格,有时二者兼指。作者的创作风格(简称为作者风格)比言语风格宽泛,包括了言语风格。作者风格除了文本言语表现外,还有作者题材方面的表现特点、体裁擅长,以及文本综合表现等方面的个性特点。

1.作者题材表现个性

新闻写作与文学创作一样,在题材方面,有作者的题材表现特点,如有的是城市生活,有的是农村题材,有的擅长写知识分子,有的则表现市井平民,正像毛泽东的军事新闻,法拉奇的国际专访,金庸的武侠,琼瑶的爱情等。但新闻作者的题材表现与文学创作又不同,文学创作的作者对题材要灵活一些,自由一些。新闻作者的题材是与新闻职业分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尤其是在新闻业发展而分工精细的今天。媒体有专向,如综合报(频道)、经济报(频道)、生活报(频道)、军事报(频道)、科技报(频道)、体育报(频道)、娱乐报(频道)等等;版块有分工,如时事要闻、经济生活、军事科技、文教卫生、社会市井、文艺体育等等;记者有专司,如国际新闻记者、经济记者、科技记者、军事记者、法制记者、体育记者、娱乐记者等等。因此,新闻作者的题材显示出专业性和专门化,在专业性和专门化中形成自己的题材个性特点。即使在新闻还没有那么精细分工的时代,新闻的专门化也是很突出的,如特定地域的驻地记者,特定场合的战地记者等。

新闻的这种题材表现特点,造就出新闻作者的题材个性风格。在我国新闻史上,毛泽东的军事新闻、范长江的西北通讯、艾丰的经济新闻都以鲜明的题材个性风格而著称。如艾丰,196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81年毕业于社科院研究生院,是新中国培养的“学者型记者”,是首届“范长江新闻奖”、首届“吴玉章奖”的获得者。他曾任人民日报社编委、经济部主任、经济日报总编辑之职,在经济题材的新闻报道和新闻述评上颇具特色。他报道经济新闻,评述经济新闻,往往融汇着对事实的思辨,对经济现象、规律的探讨研究,实践与理论、感性与理性达到很好的结合。尤其是他的经济述评,取材宏观,多是一些有前瞻性的问题和一些重大经济决策问题。如1990年他写了《中观经济的突破》,在中国第一次传播了“中观经济”的概念。在这篇评述中,用理论的眼光分析新闻事实,提出中观经济的“结合”观点和“协调”手段。1996年,又在“中观经济”的基础上,提出了“特色经济”的问题。他在新闻与经济结合的实践中,针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和建议,有多项引起中央的重视和被采纳。正因如此,艾丰成为中国的第一代财经记者的代表人物,他结合新闻探讨经济,依托新闻实践经济,开创的理论经济新闻成为中国经济新闻中的一大特色。

2.作者体裁表现个性

在文学领域,作者多是以体裁而著称的,如诗人、小说家、散文作家、戏剧作家、电影文学作家等。新闻领域,虽然新闻体裁也是多种多样,但却没有作者体裁的专门化。一个记者,往往是从写消息报道开始的,只有当他(她)的新闻意识、采访技巧、新闻写作水平等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厚度时,才有可能去发掘更深广的新闻意义,去写人物专访、专题事件,去写通讯、特稿等。所以,对一个记者来说,没有体裁上的专门,只有体裁上的擅长和成就。在中国记者中,以体裁著称的记者,穆青是佼佼者。

从战地记者到解放日报社,到新华社,50年的记者生涯,穆青的新闻创作以通讯见长,并形成了他的通讯风格。早期的战地通讯,他就把亲历采访与现场特写相结合,用生动、逼真的场面、细节来反映军民抗战和欢庆战争胜利的场面。如《狂欢之夜——长沙市民欢迎解放军入城速写》开头:

8月5日是长沙人民伟大的节日,这一天长沙和平解放了。人民解放军强大的行列,于下午8时半,在万众欢呼声中庄严开入长沙城。是晚,长沙全市灯火辉煌,50万市民彻夜狂欢,为长沙空前未有的盛况

解放后,他的人物通讯,成为时代的某种记录。他的人物通讯吸取文学表现手法的长处,写出一个个时代的典型人物,一个时代的英雄。如震撼全国的优秀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用生动、感人的故事展示出人物的鲜明性格,表现出人物的崇高思想精神,达到了新闻性与文学性、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结合。他的国际风貌通讯也独树一帜,如《金字塔的夕阳》、《水城威尼斯》等,优美的景物描写,栩栩如生的形象,富有哲理的见解,以及丰富的情感,都是生动而美妙的形象之树结出的发人深思的理性之果。

再如20世纪80年代初,新华社记者郭玲春以会议报道为突破口,对消息报道进行了大胆的探索,采用一些文学表现手法报道会议,形成“散文化”的郭式消息。她的《金山追悼会在京举行》一文获得1982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她本人也获得首届范长江奖的提名奖。尽管她的消息写法引起不少争议,也受到一些非议,诸如“对新闻本质的认识存有偏差”、有“唯美主义倾向”的负面影响等,但她对消息模式革新,从而引起新闻消息文本创作的一系列突破,功不可没。而且郭玲春的消息形成了自己的个性特点:讲究结构精巧,文采多姿,富于感情。她的导语虽然“散文化”,但并不仅仅只是一个相关细节、情景等,也同样包含着新闻的核心要素。如《金山追悼会在京举行》的导语:

鲜花、翠柏丛中,安放着中国共产党党员金山同志的遗像。千余名群众今天默默走进首都剧院,悼念这位人民的艺术家。

这里,新闻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要素都有。作为追悼会会议新闻,对人物的“追悼”是重要的内容,但为体现人物的地位等,会议的主持人,出席的领导、名人有时也是不可或缺的,该文将这些内容放在了结尾,并不是“硬帖”上去。从文章学的角度看,结尾也是显眼之笔,它与开头应照,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事实构成。

3.文本综合表现风格

一个记者的新闻个性,是体现在他的新闻作品风格上的,而新闻作品的风格集中体现在新闻文本的综合表现风格上。新闻文本的综合表现风格是作者新闻素养与新闻创造能力的综合体现,它反映在新闻文本的内容和形式的各种要素之中。

第一,独特的题材视角。发现新闻需要独特的新闻敏感,而发现新闻后创造文本却需要以独特的视角处理新闻题材和新闻素材。一个有风格的记者,首先表现在对新闻题材的独特视角上。如毛泽东的战地消息,善于取激烈的战斗场面和重要的战事环节,展示出战争的发展趋势。如《东北我军全线进攻,辽西蒋军五个军被我包围击溃》、《中原我军占领南阳》、《我军解放郑州》、《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等。而穆青的战地通讯则往往选取战争生活,用战争生活中人的生活表现体现出战争的失败与胜利。如《空中飞来的哀音》,从敌军信件中反映出蒋管区各个角落里给长春孤城带来了焦急、恐慌、绝望和悲哀:“求上天保佑……”、“捧茶扫地”、“尚传道的秘密”、“重演吉林覆辙”、“我这里叩首了”、“莫如作俘虏好得多”、“一包茶叶和一包面粉”。《五峰山上的俘虏图》,用搜索到处隐藏的残余敌人的故事和俘虏表现,展示出敌军的惨败之象。《十里长鞭》,用解放军与老百姓的关系,反映出军民对战争的必胜信心等等。毛泽东和穆青对题材不同的视角处理,决定了他们不同的新闻风格基调:毛泽东的气势浩瀚,穆青的细腻多姿。

第二,创新的体裁运用。新闻的不同体裁有不同规则和规律,而对各种体裁的运用要遵守各自的规律规则,但却不可机械地生搬硬套,墨守成规。新闻文本的个性风格,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要创新地运用体裁。艾丰的经济新闻,郭玲春的会议报道,都有体裁创新运用的突出表现。近几年的“思辨性”报道,一种深度的非事件性新闻,它将新闻事实和理论评论巧妙糅和、渗透,有典型事实,有权威评说,也是对非事件新闻报道的一种革新。这种对体裁的创新之处就形成了独特的个性风格,艾丰的理论色彩,郭玲春的文学色彩,“思辨性”报道的哲理色彩。

第三,出色的表现手法。“言之不文,行之不远”。穆青的人物通讯,堪称当代新闻史上的一座丰碑,除了那紧扣社会脉搏的主题和富有时代英雄气概的精神外,作品出色的文品、文气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他作品中的模范工人赵占魁、“铁人”王进喜、“老坚决”潘从正、植棉模范吴吉昌、红旗渠劳模任羊成、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一个个都有血有肉,活灵活现。这些鲜明的人物形象来自于作者调动各种表现手法,通过人物故事,人物的典型具体行为,包括故事情节、人物活动环境、场面,人物的工作、生活细节等多方面展示人物的思想精神和个性特点。如《铁人王进喜》中,他这样来表现王进喜:

他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来抒发自己的革命豪情:“北风当电扇,大雪是炒面,天南海北来会战,誓夺头号大油田。干!干!干!”

有一回,他帮助一个井队制服井喷,在井场上两天两夜没有合眼,回到大队时,浑身上下都沾满泥浆,两只鞋用绳子绑着,已经分不清鞋和脚了。吃饭的时候,吃着吃着,碗掉在地上,人却靠在墙边睡着了。工人们见他一天天消瘦,眼眶越来越深陷下去,都关切地要他注意休息,他却说:“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富有个性的人物语言,故事化的叙述,细节的白描,人物的个性形象和精神风貌跃然纸上。

出色的表现手法赋予作品以活力与生命力。表现手法是构成文本风格和作者个性风格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文本综合表现风格的主要外化特征之一。

第四,鲜明的语言特色。一个优秀的新闻文本,它的语言必定是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一个风格鲜明的新闻文本,一定具有鲜明的语言特色。阎吾的《我军横渡长江情景》,语言形象,富有动感。整个报道由声、色、动、态的描述构成,特别是动词的遣用相当出色。如一开头即写道:

21日黄昏,江北某地解放军的阵地上空,突然升起银光四射的发光弹,顷刻,整个北岸阵地发出了震天动地的雷鸣,从解放军的炮兵阵地上,无数道火线飞向南岸,接着整个南岸国民党匪军的阵地就完全陷于一片火海中。

四个准确表现动态发展的动词:“升”、“发”、“飞”、“陷”;四个形象的比喻:“银光四射”,“震天动地的雷鸣”,“无数道火线”,“一片火海”;用三个表示快速的时间词“突然”、“顷刻”、“接着”串联起来,构成一幅形象生动的战争炮火场面,具有很强的现场感和感染力。

语言特色是构成新闻文本风格的重要要素,也是一个新闻记者风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大凡成名记者,他们的新闻作品都有个人的语言特色。如毛泽东的新闻善于用一些群众鲜活的口语词语,通俗易懂;句子简单干练,很少形容性的修饰成分。整个语言明白晓畅,干净利落。穆青的人物通讯叙述和描写善于使用充满情感的语句,语句简短流畅。尤其擅用一个凝练含情的句子独立成段,既是文章结构的锁链,更是人物的性格、精神的关键点。柏生的专访,文笔清新,文采飞扬,字里行间洋溢着真挚情感,具有散文的语言优美特色。

新闻语言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引语的特色,尤其是通讯中的人物语言,对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至关重要,是新闻大家们非常注重的。如穆青的人物通讯,人物的语言特色十分突出,既有鲜明的个性,又充满时代气息。

新闻文本的风格是新闻作品成功的标志,是新闻作者成熟的标志。而新闻文本的风格却是千姿百态的,也是常变常新的。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一个传媒群体,新闻文本的风格应该是多姿多彩,各有千秋。一个记者,一个新闻人应该追求自己的风格。只有这样,我们的新闻园地才会百花争艳,真正为广大受众欢迎和喜爱。

【注释】

[1]歌德:《自然的单纯模仿·作风·风格》,《文学风格论》,王化元译,上海译文出版1982年版,第4页。

[2]王伯熙:《文风简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6页。

[3]陈二厚、文军:《穆青:勿忘人民做记者》,人民网《与中国传媒高层权威对话》,2004年9月17日。

[4]陈二厚、文军:《穆青:勿忘人民做记者》,人民网《与中国传媒高层权威对话》,2004年9月17日。

[5]《中国巨人——邓小平采访录》,见胥亚主编:《新闻名作三百篇》。

[6]《风云人物采访记》,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

[7]见刘澍涛:《从新闻标题看报纸的风格差异》,《浙江在线·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2006年6月29日转载。

[8]石凯军报道,吉林人民广播电台1998年10月播出。

[9]陈龙、陈霖著:《新闻作品评析概论》,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页。

[10]袁晖、李熙宗主编:《汉语语体概念》,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页。

[11]王德春、陈瑞端著:《语体学》,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2]1990年4月《科技日报》,转引自齐玄江:《新闻中淘新闻》,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13]袁晖、李熙宗主编:《汉语语体概论》立于“新闻语体类”,实际上也只有“报道类”(指消息)和“时评类”。

[14]《日方为李登辉发放入境签证,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强烈不满》,2004年12月22日《京华时报》。

[15]《入围MTV亚洲音乐大奖后拉票,花儿乐队表演卖力竟“扔”话筒》,2004年12月11日《京华时报》。

[16]王希杰:《汉语修辞学》,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第349~350页。

[17]《余光中散文精选》,黄维梁选编,海天出版社2001年版。

[18]王充:《论衡·自纪》。

[19]《红场易旗纪实》,1991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