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文本的叙事格局的分析

新闻文本的叙事格局的分析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新闻叙事逻辑与新闻事实逻辑同构的格局集中体现在叙事的时空设置上。新闻文本的叙事在设置时空时,不能“此一时”反映出事实的立体活动,它只能在一条线上一一地叙述。在新闻文本叙事中,叙述的线性时间在整合现实时空、人、物时,叙事主体的意念必然参与其中。

四、新闻文本的叙事格局

叙事格局是作者对叙事的总体构建。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认识这一问题:叙事是文本形态的主要表现,它不是文字、词语和句子以及影像画面的杂乱堆砌,而是“语句”的逻辑链接形成的统一体。另一方面,所叙之事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单一元素物质,而是一个整体的,内部组合可变的立方体,就像一个魔方,千变万化统一在一个整体之中。正因为如此,叙事的格局便成为叙事中最重要的工作,也是最能体现叙事主体姿态和创造力的工作。新闻叙事格局相对小说等文学作品的叙事格局来说,要平稳一些,不像小说等文学作品的叙事追求超越事实逻辑的格局,它遵守着新闻文本叙事逻辑与新闻事实逻辑同构的格局原则。

现实事实的构成形态是一个有着内在和外在联系的有序逻辑系统,文本在叙事时真实、客观地反映出这个有序的逻辑系统,并根据这个有序的逻辑系统形成文本的总体构成框架。新闻文本所叙之事是一个变化的事实,这一变化因素包括时间发展,空间转变,人物活动和事物变化及其变化因果联系,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多面的、多层次的复杂整体。在这些因素中,时间和空间具有显著的可识可感的逻辑顺序,因而往往能成为人们认识和叙述事实发展形态的直接标记。在新闻叙事中,叙事的格局往往以时空的变化来构成文本的逻辑格局。因此,新闻叙事逻辑与新闻事实逻辑同构的格局集中体现在叙事的时空设置上。

所谓时空设置,也就是要将现实时空转化为文本时空。而在这一转化中,也毫无疑义地体现着叙事主体的主体姿态。

第一,现实的时空与文本时空是不同的。现实事实发生虽然有明显的时间发展,但事实总是在一定的空间转变中进行的,空间转变又是随人物活动、事物变化的,因此事实的各因素不是支离破碎地在时间中显示出来的,现实中事实变化的时间其实是现实事实的一个立体活动。新闻文本的叙事在设置时空时,不能“此一时”反映出事实的立体活动,它只能在一条线上一一地叙述。比如:

当地时间7日晚,北约对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市区进行了空袭以来最猛烈的一次轰炸。晚9时始,贝尔格莱德市区全部停电。子夜时分,至少3枚导弹从不同方位直接命中使馆大楼。导弹从主楼5层楼顶一直穿入地下室,使馆内浓烟滚滚,主楼附近的大使官邸的房顶也被掀落。

当时,我大使馆内约有30名工作人员和我驻南记者。新华社女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夫人朱颖不幸遇难。据悉,这是外国驻南外交机构第一次被炸。[15]

在一个时间点上,轰炸、楼塌、物毁、人伤、人亡……文本无法展现这一个悲惨的事实活动的立体形态,即使是现代技术的“像影叙事”也会受到空间、人事同时和交叉变化的限制,因而文本只能一条一条地来叙事,形成线性叙事格局。所以兹韦坦·托多罗夫说:“叙事的时间是一种线性时间,而故事发生的时间则是立体的。在故事中,几个事件可以同时发生,但是话语则必须把它们一件一件地叙述出来;一个复杂的形象就被投射到一条直线上。”[16]

第二,叙事时空的主体姿态呈现。在新闻文本叙事中,叙述的线性时间在整合现实时空、人、物时,叙事主体的意念必然参与其中。我们知道,世界万事万物都是人眼里的和心里的事物,真正的现实是个人对外界事物的感觉、印象,是个人对真实的理解,因而叙事的时空是叙事主体感受和理解的时空。叙事主体凭着自己的感受和理解,用语言将现实时空转化为文本的叙事时空,在这一过程中,主体的真实观察和观察视点必然要投映出去,主体对现实时空的感受方式和能力、叙述的方法和习惯等也将表现出来。

譬如在新闻叙事中,以某一个富有典型意义的场面或细节开头,其实是对时空的一种变异,它追求的是叙事的传播效果和审美表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