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点思考

对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点思考

时间:2022-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生培养质量与学科建设 ——对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点思考叶绍梁[1]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也是检验研究生教育发展和改革成效最重要的尺度。最近又进行了新一轮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评选。需要指出的是对某一时期培养对象的质量控制标准应有稳定性,不应该也不可能有很大的变化。

研究生培养质量与学科建设
——对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点思考

叶绍梁[1]

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也是检验研究生教育发展和改革成效最重要的尺度。因为没有质量,满足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也就失去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面临着研究生教育蓬勃发展,研究生培养类型逐步增多,导师队伍和管理队伍交替和更替频繁情况,如何保证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将更为艰巨,需要从一些更加基础和根本的方面来考虑。因此,本文从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的角度略述己见。

一、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的必然联系

现在各个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科建设,并且比较多的学校往往将学科建设的管理部门或协调部门与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结合在一起(至少在最初是结合在一起),这或多或少表明人们认识到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之间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学科建设已经成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战线的专有名词。至少比其他领域使用的频率要来得高。而学科建设是我们中国特色的说法或概念,如果说它已经成为理论上的概念,好像一时又很难说明它的内涵。但是这决不妨碍我们对学科建设的重视,尤其是对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之间必然连接的认识。

最初使得我们开始重视学科建设、或者是有一定的想法要把学科作为工作的对象,甚至作为对象加以重点建设的是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对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的评选,以及随之在若干省份进行省、直辖市重点学科建设,一些有远见的高校也在校内开展了不同形式和强度校重点学科的建设。在“九五”开始的“211工程”建设中,重点学科建设处于核心的地位。最近又进行了新一轮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评选。重点学科建设的意义和作用已经从上到下得到比较充分的肯定,成为各个高校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而重点学科建设的基础则是博士点学科建设,即使是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评选也是以《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教育的学科、专业目录》对二级学科的划分作为基础的。

而且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学科专业点及其布局和结构往往直接体现学校的学科整体实力和特色,虽然博士点、硕士点专业不像重点学科那样引人注目,却是学校学科体系的主干。同时它们的评选、调整和增加,往往与学科点的梯队、科研水平及研究生培养质量有关,其结果也直接关系到学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命运,直接关系到学校研究生教育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服务的能力。

综上所述,研究生教育与高等学校学科建设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但是,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在内涵和性质上仍是有差异的。首先在于学科建设内涵的丰富性和综合性。如学科建设包含了人才培养、科研、队伍、环境和公共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建设内容(注意:是建设内容,而不是全部内容——特别是不能代替这些领域部门的职责);而研究生教育既是人才培养,特别是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而且又与科学研究关系密切,同时还是师资队伍和学术队伍重要的后备力量。在一定意义上讲,研究生教育是学科建设要素的一个方面。

说到两者的区别,第一,正如上面所说的,研究生教育不可能完全甚至是不可能基本上覆盖学科建设的内容;第二,学科建设的作用,研究生教育无法完全替代。根据我自己的体会,学科建设作为学校有意识有目标且有计划和有一定资源配置和建设方案的活动,其大体的作用包括:学科方向的确定,对本学科建设目标的定位,以及在对自身长短优劣的清醒认识等基础上的战略考虑;对学科诸要素的整合、协调(学科建设就是要在既定的方向目标下,将有关的要素综合和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各类资源——无论是人力的还是物质的资源都得到有效利用);凝聚队伍和人心;创造和优化学科环境及氛围等等。可见,研究生教育,包括科研、队伍建设只有高举学科建设的旗帜,充分利用并发挥学科建设所带来的综合优势和平台,才能顺利、有序、增效。

由此可见,研究生教育既是学科建设的要素,寓于其中,又必然得益于此:通过学科建设不仅有利于构筑研究生培养的基本单元和相应基地,而且也能综合、整合和优化研究生教育的相关要素。所以,研究生教育期盼学科建设带来风调雨顺、阳光雨露及良好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研究生教育对于所在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促进作用,特别是博士生教育对所在学科前沿领域的开拓、新的研究方向的探索和建设等方面能够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生不仅是所在学科开展科学研究、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生力军,而且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所在学科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毕业研究生还为学科源源不断地输送后备力量。

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建设质量保障体系需要加强学科建设

1.对怎么看待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点个人认识

我认为培养质量不可能是抽象的,在认识和把握培养质量的时候,必须正确处理这么几个关系:

第一是质量的相对与绝对的关系。我们必须看到,随着时代的发展,衡量质量的内容也会改变。所以,我们需要修改以往控制质量操作体系中过于陈旧的已经不符合时代和学科发展的内容和有关标准。尤其要以是否具有创新能力作为主要尺度(而且应该一以贯之地体现在课程、实践和科研——学位论文等环节上)。

第二是质量的统一性(共同性)与多样性(多样化表现)的关系。尤其是为满足社会发展不同方面需要的各类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数量正在蓬勃发展,对不同类型的人才应该根据其具体的培养目标制订不同的具体质量要求。

第三是质量的共时性与历时性的关系。质量的绝对与相对的关系中已经蕴含了这种关系的含义。需要指出的是对某一时期培养对象的质量控制标准应有稳定性,不应该也不可能有很大的变化。

2.对构筑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实践体系——实施和保障体系的认识

宏观上,国家主管部门多年来已经通过优秀学位论文评选、质量评估、学位论文抽检等措施,逐步形成一定的规范,起到了比较好的引导作用。但是,研究生培养的基础在各个高校和研究机构,能否从根本上使研究生的质量得到保证,并逐步得到提高,关键在于各个具体培养单位的微观运行制度的建设和自我约束机制是否健全和合理。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特别重视:

第一,不遗余力地建立和完善符合研究生教育本身特点和规律性要求的规范的培养制度。尤其是研究生教育面临规模化发展的趋势,首先必须依靠完善的制度。与此同时,要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正确处理好制度管理和个性化发展的关系。

第二,要切实实行严格的学位授予审核制度,严肃学位审核的公正性和权威性。现在普遍实行的公示制度,最初是在博士学位通过后首先实行的,今后建议即使在公示期过后,也应该允许对严重有悖学术规范的学位授予者进行追究。

第三,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刻不容缓。导师队伍直接关系到培养质量,而管理队伍建设也不容乐观。这不仅基于时代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更在于这两支队伍正处在新老交替之际。

第四,完善评估制度。要把评估和检查融于整个研究生培养制度,使之成为有机组成部分,要研究探索建立操作简便、合理的有效机制。

当然,还可以列出一些有关建议,然而要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实践体系作综合的规划,必须从学科建设的高度着手。

3.对加强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点思考

如前所述,研究生培养质量是学科水平和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学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希望对培养质量问题,在一个培养单位或某个规模化培养的学院或者学科里,能够从学科的整体这样的高度来构筑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实施和保证体系,以学科建设作为依托来加强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控制。主要表现在以下若干方面:

首先是对学科主攻方向及其前沿的推进,是引导研究生创造能力培养和取得创新成果的重要阵地。学科及其前沿,特别是具有重大创造前景的学科方向,是研究生施展才华和发挥创造才智的主要舞台。反过来,在某种意义上,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也体现了学科发展的水平,不仅是人才的水平,也包括科研(不单单是研究生)水平。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不仅体现作者本人的学术水平,也反映了导师和学科培养研究生的水平,而且一篇优秀论文之所以优秀,至少它在主攻的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开创意义,在一个侧面体现了本学科在这方面已经达到的水平。

其次,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包括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一般离不开学科之间的交叉、综合和合作。特别对于研究生层次这类人才的培养,更加需要通过学科建设创造多学科合作或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合作的良好基础。

第三,学科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是培育研究生创造性思维和研究能力的重要基础和温床。同时又是培养制度化的有力保障。换言之,在研究生培养中营造起来的学术氛围、学术交流的环境等,无疑也是学科良好氛围和环境的重要体现和必要的组成部分。

第四,学科建设建造的物质设施及有关平台,是研究生培养重要的物质基础保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科技发展的物质手段,对研究生培养及其质量具有不可或缺性和替代性。

(刊于2003年第3期)

【注释】

[1]叶绍梁,复旦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