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生培养目标与培养质量的探索与思考_鉴往思来

研究生培养目标与培养质量的探索与思考_鉴往思来

时间:2022-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生培养目标与培养质量的探索与思考_鉴往思来_研究生第一节 研究生培养目标与培养质量的探索与思考一、“应用型”与“适应性”之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研究生教育必然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在实施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培养质量是社会和民众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

研究生培养目标与培养质量的探索与思考_鉴往思来_研究生

第一节 研究生培养目标与培养质量的探索与思考

一、“应用型”与“适应性”之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研究生教育必然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那么,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满足社会和经济的需要?是“应用型”还是“适应性”,即培养目标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理论问题。一些高校提出研究生培养应从研究型或理论型转向应用型,综合性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是否也应强调“应用型”?这些提法值得思考和商榷。

1.“应用型”不能替代社会对人才的多样性需求。

综合性大学虽也有应用性的学科专业,而且也应重视应用性学科专业的建设及与此相关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作为综合性大学主动适应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的一个方面。但是,综合性大学尚有相当部分基础学科的研究及相应人才培养的任务。所以,培养多规格的不同类型的研究生以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多样性需求,实在是综合性大学研究生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www.guayunfan.com)

2.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样不应忽略加强基础理论和拓宽知识面

怎样培养应用型人才,也还是一个有待探索的问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同其他规格和类型的人才的培养在本质上有共同的一面,即应具有本学科专业宽厚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所不同的则是各人选择或被选择所学习的学科专业及以后所从事的职业的性质和特点,以及他们各自对此的适应程度。而且,后一方面才是真正衡量他们是否是合格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或其他类型人才的依据。

3.加强基础、拓宽知识面与提高实践能力并重,以增强包括应用型人才在内的各种规格和类型的研究生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能力,应成为今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基本出发点。

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较齐全的优势,为研究生加强基础、拓宽知识面提供了有利条件。今后还应注意开拓更多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把“适应性”作为一个基本出发点。

培养质量则是研究生教育的永恒主题,是生命线。在实施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培养质量是社会和民众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一般而言,所谓的培养质量,首先必须满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总体战略的要求,满足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的迫切需求。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满意度”、“发挥的作用”、“作出的贡献”问题。

以下结合复旦大学的实践,首先,总结、分析研究生教育在为上海地区经济建设服务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的情况;其次,就“质量”观及如何提高培养质量的政策措施略作探讨。

二、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四化建设进程的加速、社会对高层次人才(所谓高层次人才,指的是博士、硕士和研究生班毕业的人才)的需求必然会逐步增多。上海是全国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教育事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其经济建设,尤其是浦东新区的开发,对于未来的发展更加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复旦大学是地处上海的国家重点大学,因此,理应努力培养更多合格的高层次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一)学校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培养合格的高层次人才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

1.10多年来,为社会,特别是为上海地方建设输送了大批高层次人才。

复旦大学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以来,截止到1990年底,研究生(包括博士、硕士和研究生班研究生)总毕业人数达2 925人,其中已授予博士学位192人,硕士学位2 504人,且分配在上海地区工作的研究生有1 673名,占总毕业人数的57.2%。不少毕业研究生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在1991年初,全国国内自己培养的695名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被表彰,并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的活动中,有14名毕业研究生获得了这一殊荣,其中有4名进京受奖。这些学位获得者,踏上工作岗位后,艰苦创业、努力进取,在生产、科研、教学、管理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例如,1982年毕业的博士生洪家兴,他不但在教学工作上勇挑重担,表现突出,先后为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开设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近10门,而且在科研工作中也做出突出的成绩,先后发表了30多篇论文,其中大多刊登在国内外重要数学期刊上。他和谷超豪教授所研究的“高维混合型”项目,荣获198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又如,1983年获硕士学位的陈伟恕,1984年参与主持了上海市首届中青年经济体制改革研讨会,为推动上海市中青年知识分子参与改革起了积极作用。1985年至今,为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中共上海市委、市府提供了大量的关于经济改革开放和发展的理论及政策方面的咨询意见。1986年主持《上海工业企业横向经济联合调查》的大型调查活动,该调查涉及数省3 000多家企业,为推动横向经济联合的理论和政策研究作出了贡献。

此外,复旦大学从1985年开始,受上海市委组织部的委托,为上海培养了一批局级管理人才,共培养了53名以在职学习为主的研究生,这批学员除了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外,还掌握了当前国际前沿知识,提高了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他们中有的同志担任上海市老干部局副局长、黄浦区区长、市侨联主席、大众汽车公司副总经理等职务。

与此同时,还受国家经委和国家科委的委托,为上海培养了一批适应当前经济建设需要的厂长、经理。这些厂长和经理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充分显示了他们的管理才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和研究领域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高层次人才分配流向逐渐体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总体战略。

复旦大学自1980年起就有首批6名研究生毕业全部分配在高校,1981—1986年每年平均分配到高校和科研单位的毕业生所占比例也高达85%。这种分配流向情况,无疑适应和解决了当时高校和科研单位急需充实高层次人才的客观需要。有了这一大批研究生作为后备力量充实高校和科研单位,对我国教育和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而从1987年起,这种流向开始发生新的变化,当年分配到高校和科研单位的毕业生只占74.48%,以后逐年下降,1988年为60.90%,1989年为57.30%,1990年为52.1%。很显然,分配到党政机关、工矿企业、外资企业等单位和部门的比例在呈上升趋势。这种分配流向的变化正体现和适应了我国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需要。首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高层次人才,不仅科学技术现代化需要人才,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现代化也需要大批高层次人才。根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就更加需要大批高层次人才进入决策部门和经济建设部门;其次,高层次人才走向生产建设第一线是一些发达国家的普遍现象,高层次人才在政府机关、工矿企业随处可见,甚至一个商店老板也可以雇用到国际一流水平的经济学博士。随着我国教育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高层次人才流向工矿企业等其他社会需要的实际部门的人数还会逐渐增加,这一发展趋势在未来10年中将有所加强。

3.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在地方经济建设中发挥中坚骨干作用。

据校研究生院对1986—1988年两届毕业生进行的抽样调查资料表明,171名毕业研究生自我评定有余力发挥的有59名,占34.5%;能够胜任工作的有110名,占64.32%,两项占总数的98.82%。用人单位对244名毕业研究生的评定是,业务能力强的有150名,占61.67%;业务能力较强的有87名,占31.91%,两项合占总数的93.38%。这说明,该校培养的研究生基本上是合格的,质量是高的。学校于1990年底进行的毕业生反馈信息调查,也同样说明毕业研究生具有这样的优势。据上海市用人单位对该校毕业研究生的评价,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理论基础底子厚、知识面宽,后劲足,外语水平较高。

(2)工作认真负责,有钻研精神,独立工作能力强。

(3)政治素质好,要求上进,服从调配。

在上海原子核所的技术力量中,有相当多的人是该校毕业的研究生,不少人已成为科研骨干。例如,该校物理二系核物理专业1989年毕业的博士生在原子核所做博士后,一年中1人承担3个不同研究方向的课题,不仅自己日夜加班,而且能团结同志,把3个课题组的技术力量聚合在一起共同攻关,取得较大成绩。

在华东32所工作的10余名研究生,每个人都是课题组的骨干力量。此外,他们还能主动承担一般工作人员不愿承担的纵向科研项目,服从调配。为研究所解决了不少困难,受到所领导的好评。

分在上海中和公司的6名研究生,由于业务功底好,外文水平高,动手能力强,现已有3人被派出国工作,有1人已成了公司技术领导。

(二)学校在为经济建设服务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

作为全国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在为国家经济建设,特别是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方面,虽然已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但也还存在不少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过去在招收研究生时,部分学科专业的招生计划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一般是按所在学科专业的师资力量安排落实招生计划,哪个专业招生、该招多少人,往往取决于学校内部的培养能力,而未能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的需要,导致了到毕业分配时,才发现“供”与“需”矛盾较为突出的局面。

第二,长期以来,由于高等学校与社会(尤其是实际经济建设部门)的联系不够,形成了自身比较封闭的状况,加上综合性大学基础学科、传统学科较多,偏重基础研究,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规格比较单一,过多地注意培养理论型、科研教学型人才,而没有主动适应和满足经济建设及社会对人才的多规格、多方面的要求。

第三,在研究生的实际业务培养和管理上,由于对社会的需求缺少了解,研究不力,因而在学科专业结构、专业服务方向、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培养方式、方法的改进等方面同样存在一些问题。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制度还不够规范,研究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也还不够宽厚,实际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还有待加强。除此之外,整个社会大环境对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比如,教育的发展还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对学科专业的合理设置与布局,以及人才需求的科学预测、计划、宏观调控;用人单位与培养单位的联系制度、人才使用制度等缺乏相应的有效措施,致使近几年来招生生源锐减,素质下降。在校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主动性。出国风等因素的干扰,造成学生中途退学的现象相当严重,这几年就有百余名研究生退学。这些情况,直接影响着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应引起国家和学校的重视,并切实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使研究生教育在新的挑战和转折中得以深化和发展。

(三)重点大学在培养更多合格的高层次人才方面应采取的对策

作为国家重点综合性大学,理应为地方建设培养更多合格的高层次人才。因此,在当前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过程中,应坚持贯彻稳定规模、调整结构、改善条件、提高质量的方针;要转变过去的旧观念,进一步明确研究生教育的指导思想,把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为今后工作的一个基本点。学校应根据自身的教育层次和类型及实际条件,在注重培养理论型人才的同时,加强对应用类人才的培养,积极探索不同规格研究生的培养标准、方法和途径,并注重改变单纯按学校(学科、专业)培养条件、指导力量而忽视社会需求招生的情况;密切招生、培养、分配与社会需求的关系,使研究生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在具体措施上,应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强化新型高层次人才的训练,提高研究生各方面的素质。

首先,要注重思想政治素质的训练。教育他们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通过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牢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具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其次,要优化课程设置,以拓宽他们的知识结构。随着社会的发展,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也应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合理地进行调整。注意拓宽学科专业范围,使学生知识结构向广博和综合方向发展,增强他们对地方经济建设的适应能力。在实际的课程设置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①网络性,即充分体现知识结构的综合性和相互的渗透性;②创造性,即要有利于引导学生,使他们能够触类旁通,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研究,并运用已有的知识开创新领域;③适应性,即根据社会需求的信息及时增加有关新内容,以满足社会的不同需要。

第三,要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各种应变能力。善于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要有高层次人才既能领导别人,又能被别人领导的气质和才能。

2.优化高层次人才的教育结构,以体现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为主要原则。

首先,应在招收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中,加强自身的学科专业建设与改造。在学校制定学科发展规划时,要正确处理好基础学科专业与应用学科专业、传统学科专业与新兴学科专业、单一学科专业与交叉学科专业、长线学科专业与短线学科专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因为对重点大学来讲,其学科门类和学科专业虽较齐全,但多为基础性的、老的和传统的学科专业,面对如何根据形势发展及主动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学校的任务就更加迫切且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合理确定上述这几方面的比例关系,在不放松基础学科建设的同时,重视和发展应用学科、新兴学科,是重点大学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此外,在发展建设这些学科过程中,还要根据社会需要与学校自身的条件和可能逐步进行调整,不能盲目行事。尤其应在保持各自学科专业优势和特点的同时,注重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新学科与老学科、单一学科与交叉学科的结合。

其次,应合理安排各层次人才培养的比例关系。目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层次主要分为博士、硕士两个层次。在这每个层次中又有培养不同规格的人才,如工程类的、临床医学类的、工商管理类的研究生。而在大量培养硕士生这一层次人才的同时,重点大学,特别是重点综合性大学应将博士生层次人才的培养放在突出位置上,逐步扩大博士生招生和在校培养的人数。国家也应实施分层次办学,把博士生培养放在条件较优越的重点大学里进行,使这些学校能保持适当比例,稳步发展博士生层次的教育,以满足未来生产和高科技产业及经济与社会发展对这一层次人才的需要。

第三,应合理确定招收在职人员与应届本科毕业生入学的比例关系。招收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入学进行培养,这已被实践证明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一条成功之道。因为来自社会、生产第一线的优秀在职人员通过研究生阶段的深造和学习,提高较快。他们了解社会、有工作经验和较强成才愿望的事业心,学习刻苦积极、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较强。学成后,很快就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作用。但是,在职人员由于离校时间较长,又忙于工作,有些基础课程的入学考试,不如应届生。为此,应为这些学员参加入学考试积极创造有利条件,针对在职人员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入学测试方式,组织在职人员入学考试前的复习班等。近几年来,校管理学院为招收以在职人员为主的学科专业(工业经济与管理科学),开设考前复习,主要补习外语、专业基础等课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保证了在职人员的入学质量。所以,合理确定招生生源结构上的比例关系,对加快培养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将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3.改革高层次人才单一的培养模式,实行多模式、多规格的人才培养新格局。走“学习—研究—实践”一体化的培养途径,使高层次人才在校期间就经常与社会联系,锻炼他们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

在学校,学生以学为主,但作为高层次人才的研究生不能只片面强调上课、读书,在培养研究生的理论思维能力的同时,努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研究生既是学术型的,同时也是应用型、技术型、开拓型的人才,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应提倡研究生积极参加导师的研究课题,这些课题大多是社会急需的研究领域。研究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间接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理论论证和决策分析模式,把学校科技与社会需要联系起来。

(2)应走向社会,运用所研究的成果为经济建设服务。例如,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向有关部门提供调研报告;接受党政、企事业机关的决策和科研项目;充当经理助理,厂长助理,组成智囊团;走上街头,开展广泛咨询活动;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推广的服务渠道。

“学习—研究—实践”一体化是重点大学培养合格的高层次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它与“教学—研究—生产”一体化的教育办学原则相一致,是社会和经济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4.完善高层次人才的分配制度,以体现“人尽其才”的原则。

(1)打破“地区分割”的老框框,走专业对口之路。目前的分配中存在大量浪费人才的现象,片面强调“哪里来哪里去”的分配政策,使一些有才能且思想素质较好,本地又急需的外地研究生不能进入上海市区,为上海经济建设服务。研究生是属于高层次人才,专业性强,分配不能以户籍制度为原则。否则,就会浪费人才和财力,也阻碍高层次人才发挥其优势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途径。

(2)打破统分统配,促进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目前的“双向选择”有些放任自流,增加了毕业生的负担,助长了走后门、拉关系的歪风。为此,学校应承担“双向选择”的联系工作,用人单位通过学校了解毕业生,毕业生通过学校了解用人单位。走“双向选择”正常化、制度化的道路,同时也可试行“用人单位聘用制”的办法。在国家总的分配政策的指导下,今后的分配应扩大三方面的权力。一是扩大培养单位的推荐权,二是扩大用人单位自选毕业研究生的考核录用权,三是毕业生自选工作单位应聘权。今后,可由培养单位、用人单位、研究生本人三方试行订立录用合同,实行“用人单位聘用制”,服务期满,允许流动。

分配制度的完善需要社会—政治—经济一系列的配套改革来保证,如户口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等。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三、“培养质量”与“质量管理”探析

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这一观点早就被大家所接受,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也都明确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放于首位。但与此同时,人们又总是担心研究生教育质量。我们曾听到一位学者说过,西方有些国家很少强调研究生质量,但它们(尤其是一些著名大学)培养的研究生质量是高的。现在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的会议上,大会小会都要讲质量,但质量仍有滑坡趋势,究其原因,我们认为,除了有观念的转变外,还有如何从源头上抓质量和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和运行机制问题。在具体工作中,要克服形形色色的浮躁作风,脚踏实地地从源头上抓质量。

(一)切实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强化导师的素质要求,弘扬优良的教风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名师、严师出高徒”,这是对导师作用最好的概括。因此,现在各研究生培养单位都非常重视导师队伍建设,这是从源头上抓研究生质量的第一和首要的任务。我们要以全新的观点,注重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1.强化导师的素质要求。

在对研究生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导师以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导师的素质要求集中在三个层面上,一个层面是基础性素质,即要崇德、博学、爱生、会教、善处;第二个层面是形成独特风格、具有榜样力量的专家素质,这就是高超的学术水平、精湛的专业技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第三个层面是不断进取和创新的精神。导师的这些素质应该是在长期工作中形成的,很难靠谁在其成为导师后去培养。因此,在遴选导师时要对导师有全面素质要求。

2.加强师德和教风建设,树立导师良好的人格形象。

师德包括了导师的职业道德、奉献精神、思想观点、道德品质等诸多内容,教风包括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技能、教书育人等方面。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和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导师的师德和教风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思想境界不高、学术活力不足、做了导师后反而放松学术上的要求。据复旦大学对在岗博士生导师进行调查时发现,有部分导师在遴选为博士生导师后即进入科研低谷期:承担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论文减少,科研经费不足,科研成果出不来;对研究生的指导投入不够,缺乏责任感,有的研究生反映一年难见到导师几次,有的导师忙着自己外出活动与兼职,对学生采用“放手”式培养;作风浮躁,急功近利;对学生放松要求,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眼开眼闭,甚至迁就让步,对学生的学风持姑息的态度;等等。

在师德和教风建设上,应以江泽民总书记“以德治国”的思想为指导,树立“师德兴则教育兴,教风正则学风正”的观念。在具体实施中,要将师德和教风建设列入导师队伍建设的内容,建立师德和教风的规范要求,明确导师的育人准则和必要的师德公约,使导师以良好的人格形象去影响研究生的成长,这将使研究生一辈子受益。

3.使研究生导师真正成为一个岗位,建立以人为本和开放式的导师队伍建设观念。

“大学以学术为目的”,“大学以教授胜任与否为兴亡之所系”[1],在导师队伍建设中需进一步强化以下新观念:第一,导师是培养研究生的一个岗位,而不是凌驾于教授之上的固定阶层,更不是终身制,因此,不能胜任者就应离开这一岗位,以免误人子弟。为此,需要对导师建立起约束的机制;第二,人事和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要从对导师的管理控制职能转向对导师资源的开发、培养、保障、利用职能,注意导师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第三,树立开放式导师队伍培养理念和必要的干预制度。为导师提供出国进修、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的机会,或到国内一流大学或科学院系统进修,让他们不断“充电”,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同时,要像美国大多数学校那样,“非升即走”,大学校长还要敢于惩治学术腐败。蔡元培先生出任北大校长后决意从整治腐败、整饬校风入手,一是要求“大学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二是聘请积学而热心的教员并整顿教学秩序。他对品行恶劣、无心学术、懒惰无为者辞退不怠[2]。我们今天的大学校长要办好自己所领导的学校,看来需要有蔡元培先生的这种决心和勇气。

(二)改革研究生招生考试办法,注重从素质与能力上挑选优秀生源

我国研究生的招生考试办法是典型的计划经济产物,20多年了未作彻底改革。我们呼吁,研究生的招生考试办法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时候了。本着“实事求是”、“实话实说”的精神,我们提出如下改革方案。

1.实行两段考试制。

第一段考试,由教育部组织进行外语和综合考试2门,不考政治科目。考试后由教育部确定合格标准,达到该标准者由国家发给合格证书。取得合格证书者,方可参加各招生单位自己组织的考试,即第二段考试。

第二段考试,由招生单位组织初试和复试。初试按二级学科设置专业和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试题要有较宽的覆盖面和一定的难度、区分度,重点考察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

这样做,是对考生进行了一次大的筛选,进入各单位报名的考生,质量相对较高,还大大减少了招生单位的考务工作量。

2.强化复试工作。

复试时选拔人才的权利交给复试小组,改变以往面试中的形式主义做法。复试小组应根据学科的特点,设计复试方式和内容,重点了解考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其报考的目的、工作背景、思想和心理素质也要了解,以有利于发掘和选拔具有竞争意识、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而不拘泥于初试成绩高、低几分。录取的自主权交给研究生培养单位。

3.加强国家的宏观管理。

为更好地加强国家的宏观管理和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调控,适应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的形势,国家应尽快在教育部恢复研究生司,以改变目前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招生、就业、培养三分离”和业务培养与思想教育“两张皮”的现状,使研究生司将整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实施全面的质量控制,加强对全国的宏观管理。在招生方面的宏观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国家财力和社会需求,对全国研究生招生规模进行总量控制。

(2)制定法规性文件,明确规定国家、地方和招生单位在招生工作中的权力、职责和义务,招生的程序和招生纪律。

(3)强化对招生单位办学自主权的指导和监督,对不严格执行国家规定、违反招生纪律、不能保证招生质量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监督和干预。

招生办法涉及如何选拔人才,是保证研究生质量的第一关,也是从源头上抓质量的重要一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以实现素质教育和提高入学质量为目标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办法,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有利于从考生中选拔优秀人才,有利于发挥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办学自主权和办学积极性,有利于减少繁杂的招生手续,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政府的宏观指导与调控。

我们期盼着带有革命性的招生办法改革早日到来,让真正的优秀人才进入研究生队伍。

(三)加强学风建设,真正建立起我国研究生教育宽进严出的运行机制

最近一年多来,关于研究生的学风问题,经常见诸于各类报纸杂志,有的虽带有新闻炒爆的味道,但从另一方面确实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这一问题上我们也要树立正确的理念,同时还要重弹一些“老调”。

首先,要将学风建设看成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生命线,学术的生命线。近年来,关于学风问题已经闹得沸沸扬扬了,从“学风不正”到“学术腐败”,在学术界的丑闻时有揭露,虽然研究生中像胡黎明这样的事件属个别特例,整个研究生队伍还是刻苦学习、坚持科学和正直的人为主,但是我们对学风问题绝不能掉以轻心。理由有二:其一是,学术乃天下公器,任何个人的学术活动都是整个学术界的一个部分,正如人的某一脏器的病变、某些细胞的坏死若不及时治疗都会危及生命一样,只有对个别事例引起高度警惕,才能杜绝一批剽窃事件的发生;其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研究生中确实存在学风不正的现象。概括起来有以下表现:缺乏刻苦钻研精神,课程学习阶段选择容易读的课程选修,课程考试成绩公布后一旦成绩不理想,缠着任课老师加分数;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手段越来越高明,请高手代考外语在多所学校发生;科研选题时存在投机取巧的侥幸心理,科研工作中根据自己的“设想”让所得数据“理想化”,造成科研原始记录不真实,实验结果重复率差;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在青年人中较为普遍;在文科研究生中,有部分学生非常“潇洒”,求读期间谈恋爱、忙结婚、打工、求职,论文拼拼凑凑,混个文凭;……目前,各校对博士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的数量及发表期刊的级别也有较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若不注意加强研究生学风的教育和引导,特别是如果导师的榜样作用没有树立好,就很容易在博士生中助长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甚至弄虚作假的卑劣行为,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我们要将学风问题提高到是研究生质量的生命线、学术的生命线这样的高度去认识,并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提出学风建设的途径与方法,以保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这块净土。

第二,关于研究生“宽进严出”,已提出多年,但至今实施得好的单位为数不多。究其原因,有观念上的问题,也有运行机制问题和管理的问题。与“宽进严出”配套的措施是对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和淘汰制,这在国外,早就是这样做了,而在我国就很难推进。在弹性学制实行中,为质量问题往往有学生和导师提出提前毕业,却较少有人提出延期毕业。有些对学生要求严格的导师,把握培养质量,但他会遭到一系列的麻烦:延期学习期间,学生的生活费怎么办?“学生延期毕业,也是你导师指导不力”,这样的非难往往使导师很尴尬,中国的习惯势力是将学生与导师捆在一起;延期毕业学生就是晚找工作、晚拿工资,学生也会对导师不满。面对这种种压力,有的导师也只好出于无奈,降格以求,开绿灯让学生按期毕业。至于淘汰制,国家早就有文件规定,我们所在单位曾严格执行国家和学校的规定,淘汰了一些因考试作弊、成绩不合格或道德有问题的学生,但学生纠缠不清,搞得学校从上到下不得安宁,甚至人身安全都会遭到威胁。虽然我们坚持原则,该淘汰的还得淘汰,但所费的时间和精力实在太多。因此,要真正实施弹性学制和淘汰制,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还得进行综合治理,观念先行,制度跟上,建立机制,加强管理,否则都是空话,保证质量也难以落实。

(四)发挥管理工作在质量保证中的应有作用

《管理学精华》一书将管理的职能划分为规划、组织、任用、领导和控制。从管理理论来讲,研究生教育过程和学位工作过程就是研究生教育和学位管理的实施过程。因此,管理工作在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质量保证体系中,导师是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作用,管理工作必须通过导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发挥作用。管理者的责任是调动导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贯彻各项政策、法令、法规和制度,倡导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进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评估和信息反馈,推进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整个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的大系统内,可以这样说,没有管理是万万不能的,所谓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正是强调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当前形势下,我们确实要克服管理工作中的浮躁作风和“掏糨糊”做法,强调严格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但另一方面也应承认管理也不是万能的,它必须靠正确的方针路线、健全的管理体制和良好的运行机制来保障,研究生教育的管理更离不开全校的支持,要有全员参与意识和全校学术氛围的熏陶。经过20多年的发展,应该总结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成功经验,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成功之路。管理千万不能成为研究生教育“管、卡、压”的手段,而应成为质量保证的催化剂。

当通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全球经济转变成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时,一个国家的贫富已归结到知识的丰缺和人才质量的高低上。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在达到相当发展规模时,应该走上保证质量的理性发展之路,在世界教育市场上应占有一席之地,这乃是国家兴旺发达之根本。

(五)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几点措施

面对21世纪和新的形势,如何进一步加强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管理,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出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提出以下几点措施和看法。

1.加强质量管理,应从招生环节抓起。

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和教训,认为:考生生源是原材料,是基础,如果没有好的原材料,不可能培养出高质量的硕士、博士。当前研究生的招生,优秀生源严重缺乏。部分好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不愿意继续深造,而热衷到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的三资企业去工作。因此,作为培养单位要加强宣传,积极引导,动员优秀生源报考。同时,通过适当扩大免试推荐、硕博连读等方式,吸引部分优秀本科生攻读博士学位。这是目前解决生源不足的较好途径之一。此外,在报名、命题、阅卷、复试等几个环节上都要加强管理,严格把好入学关。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招生工作不必统得过死,应逐步扩大下放招生自主权。国家主要在宏观调控方面多进行研究,而微观管理应放开。招生工作不宜搞一刀切,应承认各不同培养单位、学科存在差异。

2.要提高教育质量,抓培养环节是关键。

应根据形势变化和社会需要,及时修改研究生培养目标,调整研究方向,拓宽专业口径,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扩大研究生的知识面,多设跨学科选修课程,提倡和鼓励跨学科、专业听课。有计划地编写出各类研究生课程教材,并注意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在设课和培养方式方面,试行设立主、辅修课程体系,并实施相应的培养方法。另外,对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应实行完全的学分制,并实施学科综合考试制度等。

3.拓宽实习内涵,强化能力训练。

对在校研究生应加强实习环节,鼓励研究生兼任“三助”工作,注重采用多种方式培养研究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改变课堂讲课的单一培养方法,使研究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调查研究、科研攻关和科技服务等多种渠道来获得知识,增强能力,提高思想素质。为了保证培养质量,应明确规定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尤其是博士生须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否则不能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但目前各校在实行这一办法时,对各类期刊等级的确认都遇到一些问题和麻烦。建议国家教育部组织力量按学科尽快制定出分级别的学术刊物目录,供培养单位使用时参考。

4.完善过程管理,建立激励机制。

要完善培养过程的激励机制,坚持研究生的中期考核分流制度,根据考核结果,优胜劣汰。改进研究生奖学金评审办法,规范奖学金评奖指标体系,克服“吃大锅饭”现象,做到真正奖优。

5.注重信息反馈,完善质监评估制度。

研究生教育是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而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最主要的应该靠社会来进行,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为此,培养单位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广泛获取社会评价信息。例如,通过经常性开展毕业研究生跟踪调查,科学地进行分析,以改进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建立和健全质量评估、监督机制,以促进和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