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努力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实践与思考

努力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努力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实践与思考王生洪[1]当今世界上许多优秀的科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企事业单位的组织领导者,一般都是博士学位获得者。面对新世纪国内外激烈的竞争,面对“科教兴国”的时代呼唤,提高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的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实现我校两个跨越式发展,最终实现建设成一流研究型大学的迫切需要。

努力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实践与思考

王生洪[1]

当今世界上许多优秀的科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企事业单位的组织领导者,一般都是博士学位获得者。我国随着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已经有而且必将有更多的博士学位获得者走上教学、科研、医疗等各条战线的重要岗位,有的还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他们的质量和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技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速度,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对高等学校自身来说,博士生教育是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集中表现。因此,在世界各国,高等学校尤其是国际著名大学都将博士教育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

复旦大学被国家列为重点建设的若干所大学之一后,学校将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学校建设的奋斗目标。在学校建设的“十五”纲要中提出:以科学研究为主导,在科研成果、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在2001年学校召开的研究生研讨会上,确定了研究生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龙头地位。面对新世纪国内外激烈的竞争,面对“科教兴国”的时代呼唤,提高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的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实现我校两个跨越式发展,最终实现建设成一流研究型大学的迫切需要。

(一)

复旦大学是我国招收博士生规模较大的学校之一,自1981年开始招收博士生以来,至2001年共招收博士生5 898名,授予博士学位2 991人。目前有在校研究生(正式注册、具有双证)8 193人,其中博士生2 466名,硕士生5 727名,硕士生与博士生之比为2.3暶1,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达0.63暶1。目前学校拥有博士点103个(按二级学科计),其中一级学科授权博士点为20个。

经过20年的改革与发展,复旦大学的博士生教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初步实现了10个方面的转变:①由单一的统考招生转变为多种途径招生;②由单一的学术型培养模式转变为学术型、应用型多种类型;③由着重培养科研能力转变为论文课程、全面能力培养;④由单一的导师培养转变为导师小组集体培养;⑤论文选题由重学术研究转变为学术、应用等多种类型;栟博士生由单纯的受教育者身份向“三助”身份转变;栠由本学科培养转变为跨学科、交叉学科培养;栢由较小规模培养转变为较大规模培养;栣由传统的德育模式转变为全员参与、全方位育人;栤由缺乏管理经验转变为基本形成管理规范。博士生教育的这些变化,有力地推动了我校的学科建设、梯队建设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科研工作以2000年和2001年发表论文为例(见表1)。

表1 复旦大学发表论文情况表(未包括医科)

img3

在三年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的评选中,我校也取得较好的成绩(见表2)。

表2 复旦大学三年来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的情况

img4

这些成绩的取得,为我校博士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面对“科教兴国”和建设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历史使命,我们更应将博士生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并将培养质量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二)

我们在充分肯定我校博士生教育取得成绩的同时,更要有忧患意识,要看到我们的差距,并实事求是地分析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优秀生源不足

生源质量直接影响博士生的培养质量,目前我校博士生生源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1)数量不足。我校2000年博士生的报名录取平均比例为2.16暶1,虽较1999年的1.75暶1有所提高,但相对于硕士生的报名录取比(2000年的5.18暶1)仍很低。报名人数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博士生的生源质量,特别是一些基础学科报名人数还不足其招生的计划人数。

(2)质量偏低(来自重点院校的比例低)。对我校近5年录取的博士生生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来自国内7所重点院校的考生比例从1997年的40%左右下降到31%,其中本校考生比例也由32%下降到26%,除去本校考生外,其他重点高校考生比例更少。

(3)生源结构不平衡(冷门、热门专业生源差别大)。目前我校各学科专业的报名人数极不平衡。主要表现为:文科多(2000年占75%,多集中在经管方面),理科少(25%,其中生命与计算机学科占一半强);应用性学科多,基础学科(特别是理科相关学科)少,甚至不足其招生数。对我校近3年各学科的报名人数及录取人数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各学科间的报名录取比出现较大的差异,较热门的专业主要集中在经济学、新闻传播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及临床医学等,而数学、物理、力学等基础学科成为冷门专业。

2.博士生导师队伍现状不完全适应博士生教育的发展

博士生导师是博士生培养的关键,博士生导师的学术水平、学术地位和个人素质对博士生的培养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导师的作风、精神和人格将会影响博士生的一生。我校博士生导师队伍总体来说是好的,这也是我校博士生教育能取得成绩的关键所在。但在新的形势下,导师队伍的现状还有不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1)导师年龄结构偏老化。对我校现有的568名在岗博士生导师的年龄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岗导师中年龄超过50岁的占65.5%,而40岁以下仅占13.7%(见图1),其中绝大部分还是今年刚遴选的博士生导师(见表3)。

img5

图1 复旦大学在岗博士生导师年龄图

表3 2001年新增博士生导师年龄学历分布情况

img6

(2)学科分布不平衡。博士生导师的学科专业分布不均衡,在103个博士点中,由于导师退休,故目前有13个博士点仅有一名导师,学术梯队问题较严重。一些新兴、交叉学科导师偏少。

(3)部分导师学术活力不足。对目前在岗的博士生导师进行调查,发现有部分导师在遴选为博士生导师之后即进入科研低谷期,科研项目和发表论文减少,经费不足,成果也出不来;知识更新跟不上科学发展,年龄偏大的导师对信息技术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掌握不够。

(4)不同程度地存在教风不严的现象。相当部分导师负担过重,或忙于社会活动或在外兼职,指导博士生的投入不足,有的博士生反映一年见不到导师几面,一部分导师对学生采用“放羊式”培养;作风浮躁,急功近利,带给学生不良影响;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眼睁眼闭,甚至迁就让步,对学生的学风持姑息的态度等等。

3.博士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

我们今天培养的博士生是21世纪的建设人才,他们所面对的将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需要应对各种挑战。用未来的人才素质和能力衡量,我们的博士生教育和博士生本人存在明显的不足:

(1)博士生课程教学明显不足。课程内容陈旧,授课方式与培养方式落后,不利于博士生知识面的扩展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2)博士生知识面不广。不少同学“作茧自缚”,把自己束缚在所学专业甚至自己科研课题的研究方向上,对相关专业的新进展和新技术不感兴趣或无暇顾及。

(3)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博士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是在完成学位论文过程中表现出来,部分理科和医科的博士生,多数是在实验方法和技术上重复他人的工作,或作较小改进,真正有创新思路、创新技术、获得创新成果的博士学位论文为数不多。有的学生虽有创新的思想火花,而因资金不够,只好作罢。部分文科博士论文则类似于文献综述、调研报告,个别人甚至利用网络资源,有拼凑论文之嫌。

(4)作风浮躁,学风不正。导师普遍感到,现在年轻人思想活跃,头脑聪明,接受新事物快,但往往刻苦钻研、奉献精神不够,团结协作精神较差,而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在年轻人中多见。随着学校对博士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的要求提高,少部分博士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存在投机取巧的侥幸心理,理科科研工作中根据自己的“设想”让所得数据“理想化”,造成原始记录失实,实验结果重复率差;文科科研中投入精力不足,最后突击写论文“混文凭”的现象时有所见。

4.博士生培养投入严重不足,博士生生活待遇差

我校自1981年以来,拨给博士生导师的业务培养费一直是每人每年2 000元左右,而随着物价水平的上涨,培养经费入不敷出,不少院系博士论文答辩的部分经费要由学生自己支付。有的因经费有限影响论文的深度和水平。有的同学有很好的创新思想的火花,苦于难得启动资金而作罢。至于对博士生成长极其重要的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机会,因缺乏经费,对相当部分博士生成了奢望。部分实验室设备条件差,兄弟院系实验资源共享难,实验后勤服务差导致实验周期长,以及外语听音、计算机上网、讨论和开展学术交流的硬件差等,也制约了对博士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博士生质量的提高。

博士生生活待遇偏低。博士生一般年龄偏大,家庭负担重,虽然有一部分同学靠个人努力能从导师科研补贴、打工收入、稿费、奖学金及困难补助等几个方面获得资助,但还有37.6%的研究生以不到300元的助学金为唯一的收入来源。经济上的拮据,不仅使他们无法集中精力学习,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我校博士生教育存在的这些问题,是前进中的困难、发展中的问题,学校领导已给予高度重视。我们深信在进一步深化改革中会逐步得到解决。

(三)

2001年暑假,在校党委扩大会议上,就提高我校博士生教育质量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会后,研究生院多方征求意见,酝酿和出台了一些改革措施。

1.采取综合措施,吸引优秀生源

吸引优秀生源从根本上来说,最重要的是学校的知名度、教授的声望、学科水平与实力、为学生提供成才的机会条件等,同时需要有好的博士生选拔办法。我校在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学科优势的前提下,在招生方面进行了和正在考虑一些改革,以吸引优秀生源。

(1)加大招生宣传力度。2001年9月底,派出四支队伍,分别去东北、西北、西南地区和北京的重点高校进行现场招生宣传;修订了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宣传材料,全面介绍学校的育人环境和各个学科点、导师的概况;加强研究生院网页建设,所有招生介绍让考生均可在网上查找;提倡导师做宣传,鼓励博士生导师主动提前寻觅优秀生源。

(2)改革博士生招生考试办法。重点是健全博士生复试的组织和评分规则,加大面试成绩的权重,扩大导师在招生中选拔学生的自主权。

(3)允许有条件的导师跨学科招收博士生,两院院士和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的导师可有更大的招生自主权。

(4)理科、医科的基础研究学科,试行招收优秀本科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入学后即享受博士生待遇。

(5)优秀硕士生的硕博连续和提前攻读博士学位。

(6)加强与兄弟院校优秀生源的交流。

(7)引进优秀导师,吸引优秀学生。

(8)改善博士生培养和生活条件。

2.切实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强化导师的素质要求,弘扬复旦大学优良教风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这是从源头上抓质量的首要任务,根据复旦大学的情况,重点集中在:

(1)遴选导师时要强化导师的素质要求。导师的素质集中在三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基础性素质,即要崇德、博学、爱生、会教、善处;第二个层面是形成独特风格,具有榜样力量的专家素质,这就是高超的学术水平、精湛的专业技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第三个层面是不断进取和创新精神。在遴选博士生导师时,评选条件要有衡量这些综合素质的要求,避免重论文、成果,轻素质、能力和为人的做法。

(2)加强师德和教风建设。以江泽民总书记“以德治国”的重要指示为指导,树立“师德兴则教育兴,教风正则学风正”的观念,将师德和教风建设列入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的内容。复旦大学要有新的教师理念,建立新的师德和教风的规范要求,明确导师的育人准则和师德公约,使导师以良好的人格形象去影响研究生的成长,进一步弘扬复旦大学优良校风。

(3)使博士生导师真正成为一个岗位,建立以人为本和开放式的导师队伍建设机制,这些制度是:①建立博士生导师年度报告(表)制度,对每一位在岗导师的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发表论文及博士生培养等情况进行跟踪。②建立两年一次的导师复审制度。明确导师上岗条件,对不符合上岗条件的,经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复审,报研究生院同意后,离开岗位,经学位委员会重新进行资格审核后才允许重新上岗招生。③实行新任导师上岗培训制度,明确导师职责。④建立博士生对导师的评估制度,表彰优秀博士生导师,弘扬他们的事迹。⑤树立开放式导师队伍培养理念和必要的干预制度。为导师提供出国进修、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的机会,让博士生导师不断“充电”,以适应形势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坚决惩治学术腐败。

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1)加强博士生重点课程与教材建设,组织“21世纪复旦大学研究生系列教学用书”的出版。

(2)名教授开名课,2001年已邀请名专家教授开设“复旦大学研究生新视野系列课程——跨一级学科选修课”共9门。

(3)加强科研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设立首批复旦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已有优秀博士科研资助项目32项立项,配套资助在校研究生获得市科委、市青年社科基金课题17项。

(4)要求博士生论文指导小组必须由跨学科教师组成。

(5)建立博士生学术报告制度,规定在校博士生必须作4次学术报告,并记入学分。

在质量控制方面,进一步完善以下制度:

(1)推行资格考试。在全校有博士点的学科实行硕博连续资格考试和直博生博士资格考试,淘汰、分流不合格学生。

(2)严把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关,突出博士生论文的创造性,将论文审核的关卡前移;推广博士生培养质量顾问小组的做法,邀请顾问组的成员参加论文的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进行质量把关。

(3)实行按学科对本校博士学位论文进行抽查式“双盲”评审。

(4)改革博士学位授予的审核办法。改变以往由学位办公室向校学位委员会汇报学位申请者情况后集中投票的模式,实行由各学位分委员会汇报不少于20%的申请材料后分批投票的办法,在学位授予的最后关头把好质量关。

(5)严格教育教学管理,端正学风。

4.加大对博士生教育的投入

针对我校博士生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校党政领导作了专题研究,决定从以下方面加以解决:

(1)多种途径提高在校研究生的人均生活费。

(2)大幅度增加博士生培养费,用于:①各院系改善博士生实验室条件。②供博士生免费上网。③邀请国内外专家讲学。④引进国外前沿博士生教材、参考资料。⑤邀请部分外地专家参加论文答辩。栟增加博士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的机会。栠增加部分博士生的派出国际联合培养或国内联合培养经费。

(3)设立博士生科研创新基金,用于:①鼓励博士生在学期间申报各类科研项目。凡中标者,给予配套经费支持。②实现博士生在学期间的创新实验设想项目及社会实践项目。

(4)建设博士生学术交流中心,改善博士生培养基础设施(包括多媒体报告厅、讨论式教室、计算机房、视听室等)。

博士生教育质量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校的参与与支持,尤其是博士生的德育工作、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渗透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去,尤其要强调在一切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我们将进一步动员全校力量,为使我校的博士生教育再上一个新台阶做出努力。

(刊于2001年第3期)

【注释】

[1]王生洪,复旦大学校长、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