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培养与开发

培养与开发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是对驻外人员的培训,针对预备驻外人员、已驻外人员和境外雇员等不同层次员工的需求展开。围绕上述理念,国际台展开了多个层面的探索,优化人才培养开发的机制。除了对核心人才的重点培养,国际台还探索多种人才培养的方式,重点是加强对在职人员的全员培训。中国日报中国日报为员工提供多层次、多方位的培训项目,并规定员工每年参与这些培训的学时必须达到40小时。培训讲求实效,对员工能力提升有较大帮助。
培养与开发_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战略

新华社

针对庞大的人员规模,新华社建立了多层次、多元化的培训体系,从全社到各部门,从普通职工到专门人才,都有覆盖。

首先是全社范围内的基础培训。新华社对全社职工进行菜单式培训,采取学时计分制度,职工每年必须修满40分,与考核挂钩。其次是下属各部门单独提供的业务培训,也计入全社培训学时,针对性更强。新华社近年来加大培训力度和投入,要求事业单位每年培训经费不低于在职职工工资总额的1.5%,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将培训经费列入年度预算,随经营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第三是开展各类专门人才的知识更新培训。第四是对驻外人员的培训,针对预备驻外人员、已驻外人员和境外雇员等不同层次员工的需求展开。对于预备驻外的人员,在派驻前需要接受一个月的岗前培训,包括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单体能力建设、防灾避险等方面的内容,并要求他们在与国际报道有关的部门进行轮岗。对已驻外人员的在岗培训,会根据需要进行短期培训。对于境外雇员,培训主要由当地分社的负责人自主开展。

尽管新华社在近几年增加了培训的投入和力度,但由于规模大、部门多、分社多,各类人才多分布在不同部门、不同分社的不同岗位上,运转相对封闭,培训的难度很大。目前培训的主要问题是层次不够分明,针对性还有待提高。比如,针对不同资历人才的分段式培训、针对专门人才和重点人才的培训、打通国内国际两支采编队伍的培训以及对驻外首席记者的培训等,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对海外雇员的培训,目前还完全没有成体系。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近年来,国际台提出了“人才兴台”的理念,高度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通过“核心人才”与“辅助人才”,“主力人才”和“后备人才”的合理配置,解决人才断档、青黄不接等传统人才分配政策下形成的弊端。围绕上述理念,国际台展开了多个层面的探索,优化人才培养开发的机制。

为了加强核心人才队伍的建设,国际台推出了三大人才培养工程:(1)“首席”工程。为鼓励员工争做业务能手和行业专家,形成尊重人才的氛围,国际台2007年推出岗位“首席”制,选出在各编播岗位的“首席”员工。“首席”人才在业务上享受很大便利,比如每年可申请项目计划,申请成功则可以拥有自己的助手、工作室,申请经费不封顶。(2)“四个一批”工程。为培养高素质青年人才,国际台在全台选拔40岁以下、德才素质好、发展潜力大的优秀青年人才,加大培养力度,希望在五到十年内造就一批国际问题研究专家、国际时事观察员和评论员,一批名播音、名主持,一批名翻译、名编辑、名记者、名版主和一批技术应用和管理专家(简称“四个一批”)。(3)“双百”工程。“双百”工程即培养一百人出国留学,培养一百名事业发展人才。国际台与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办研究生班,每年一期,培养这些人才。

除了对核心人才的重点培养,国际台还探索多种人才培养的方式,重点是加强对在职人员的全员培训。一是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开展经常性的综合业务、管理干部和驻外记者的岗位培训。二是通过公派留学、高级访问学者进修、境外短期培训、出国考察、请台外专家讲座等“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更新人才知识结构,扩大全球视野。三是安排员工脱产培训,支持员工业余时间参加各类培训机构学习,提高员工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四是采取联合办学等方式,与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合作建设多语种人才培育基地,将理论学习、业务实习和人才选拔结合起来,及早发现人才,对其进行培训,以培养非通用语人才,扩大后续补充来源。

中国日报

中国日报为员工提供多层次、多方位的培训项目,并规定员工每年参与这些培训的学时必须达到40小时。培训分为入职培训、部门培训、专门的业务培训、专家讲座、国内外高校合作培训以及驻外记者培训等多个层次。培训讲求实效,对员工能力提升有较大帮助。比如针对工作两年以下的新员工开设的基础英语新闻写作培训,每年开班4—5期,每期8—9个人,持续2—3个月。学员每周上2次课,每次2.5个小时,主讲者一般为报社的专家,每周都有作业,扎实基础写作技能。类似的还有特稿写作、编辑系列、新媒体等方面的专项培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