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其他专业解读

其他专业解读

时间:2022-07-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上述院校中,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报录比连续2年低于15%,竞争比较激烈。与此相反,哈尔滨工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考研报录比连续3年都在35%以上,竞争较小。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办学历史悠久。

土地资源管理是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之一,是研究土地资源与资产的利用、配置和管理的一门科学,是人地关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该专业为地理科学、资源科学与管理科学交叉的学科分支,运用现代管理理论、经济管理理论和新的测量技术、信息技术,对土地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估。其研究方向兼有理论性和应用性,显示地理与资源学科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和掌握空间分析高科技手段的优势和特色。

该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及房地产开发经营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管理政策法规研究与实施以及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表2.3.10 2009—2011年我国部分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报录比

续表   

【注】表中信息由编者根据相关院校研究生院信息整理而成;“报录比”为当年录取人数与报名人数之比;“—”表示该院校数据信息暂缺。

招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的院校数量比较少。根据表2.3.10统计得出,2009—2011年我国部分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报名总人数约为1 423人,最终录取人数约为259人,报考录取比例约为18.20%。可以看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考研竞争比较激烈。

在上述院校中,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报录比连续2年低于15%,竞争比较激烈。此外,中国地质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考研报录比也比较低,连续3年都在20%以内,竞争比较激烈。与此相反,哈尔滨工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考研报录比连续3年都在35%以上,竞争较小。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成立于1992年4月,是由原土壤与植物营养系、土地资源系、农业气象系和遥感研究所等单位组建而成的。学院下设2个研究中心(资源科学中心、生态环境科学中心)和1个实验教学中心。资源科学中心下辖土壤与水科学系、土地资源管理系和农业气象系;生态环境科学中心下辖植物营养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和生态科学与工程系。

学院拥有农业资源与利用(国家重点学科)和环境科学与工程(2010年获批)2个一级学科。农业资源与利用包括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2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包括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2个二级学科。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是生态学和土地资源管理。学院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2个,国家级环境质量影响评价中心(甲级资质)1个。

学院现有教职工142人,其中教授57人,副教授53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双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教育部跨世纪和新世纪人才11人,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学院先后与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荷兰等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现有国际合作项目20项。“八五”以来,学院先后承担了200多项国家、省部级和国际合作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省部级二等奖10余项。被SCI收录的论文600多篇,其中在Science(科学)杂志发表论文3篇,PNAS(美国科学院院刊)杂志发表论文2篇。较强的科研实力和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考生报考。

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办学历史悠久。早在20世纪初,南京农业大学的前身——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就开始了有关土地利用、土地经济与政策和农政学等方面的研究。1992年南京农业大学成立全国第一个土地管理学院,并设立全国第一个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公共管理博士后流动站。2003年,学校以土地管理学院为主组建公共管理学院(保留土地管理学院建制)。

2005年,学院获得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现设有土地资源管理、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土地资源管理、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公共管理专业学位授权点(MPA),土地资源管理、行政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5个学士学位授权点。

南京农业大学土地资源学院现有教师22人,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9名,博士生导师6名,硕士生导师8名。学院设有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国际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心、公共政策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并与其他学院共建“中国新农村建设研究院”。“十五”期间,学院承担国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60余项,科研经费1 3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550余篇,受到众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考生的青睐。

除了上述院校以外,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天津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农业大学等院校都设有土地资源管理硕士学位授权点,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院校。

情报学是研究情报的产生、传递、利用规律和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手段使情报流通过程、情报系统保持最佳效能状态的一门科学。它帮助人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手段,提高情报产生、加工、贮存、流通、利用的效率。该专业研究生应系统地掌握现代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备独立从事情报学理论研究、现代信息管理工作以及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的能力;熟悉掌握一门外语,熟练掌握信息管理活动中所需的计算机技术;了解本领域的研究动态,毕业后能够从事现代企事业单位信息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工作,也能从事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

表2.3.11 2009—2011年我国部分院校情报学专业报录比

【注】表中信息由编者根据相关院校研究生院信息整理而成;“报录比”为当年录取人数与报名人数之比;“—”表示该院校数据信息暂缺。

招收情报学专业研究生的院校比较少。从目前收集到的部分院校考研报录比信息来看(见表2.3.11),2009—2011年报名总人数约为1 091人,最终录取人数约为218人,报考录取比例约为19.98%。可以看出,情报学专业考研竞争比较激烈。其中,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的情报学专业考研报录比连续3年呈下降的趋势,意味着这两所院校的情报学专业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而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和南京大学的情报学专业考研报录比则比较平稳,都在25%以上,竞争相对较小。

南开大学商学院的信息资源管理系成立于1983年,设有图书馆学档案学两个本科专业,拥有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图书馆学、情报学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10年获得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授权点。毕业生就业率达100%。该校是专门培养各类信息资源管理人才以及图书情报档案高级专门人才的著名学府之一,在首次一级学科评估中名列全国第四。

该系现有专职教师13人,其中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5人,另有兼职教授15人。近年来,承担国家社科重点项目2项以及数10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出版高水平学术著作20余种,获得国家级成果奖励2项。重点研究领域有:文献学、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情报学理论与竞争情报、档案学基础理论与现代化管理、企业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信息行为与检索、数字图书馆、电子政务。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设立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设立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图书馆、情报与档案学,工商管理等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会计学、产业经济学、情报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金融学、企业管理等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工商管理硕士(MBA)、工业工程、项目管理和物流工程等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

近年来,该学院完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和“863”在内的百余项科研项目,有多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同时,该学院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的高校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合作。学院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和办公条件,2001年落成的经济管理学院大楼功能齐全、设备先进,为高层次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更加良好的条件。

除了上述院校以外,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郑州大学、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四川大学、安徽大学、兰州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西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湘潭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院校也设立情报学硕士学位授权点,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

档案学是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档案学是研究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的发展规律,以及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开发的理论、原则与方法的学科。档案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即研究档案、档案工作运动规律及其与人们社会实践关系的学科,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档案学的重要理论、原则受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制约和影响,实践性很强。档案工作实践发展水平决定着档案学的发展水平。档案学提供的知识,不仅包括有关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学自身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从事档案工作的具体原则、方法与技术。档案学与文书学、历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又可以与图书馆学、情报学相互借鉴和参考,从而吸取适合本学科需要的知识。

档案学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学与文史功底,系统掌握包括档案管理在内的综合信息管理理论与技术,以及行政管理、秘书工作理论与方法,胜任信息化环境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档案与综合信息管理工作、秘书工作、行政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表2.3.12 2009—2011年我国部分院校档案学专业报录比

续表   

【注】表中信息由编者根据相关院校研究生院信息整理而成;“报录比”为当年录取人数与报名人数之比;“—”表示该院校数据信息暂缺。

招收档案学专业研究生的院校较少。从目前收集到的部分院校考研报录比信息来看(见表2.3.12),2009—2011年报名总人数约为789人,最终录取人数约为209人,报考录取比例约为26.49%。可以看出,档案学专业考研竞争比较激烈。其中,南开大学的档案学专业考研报录比连续3年呈下降的趋势,这意味着其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大学和辽宁大学的档案学专业考研报录比在25%左右,竞争相对较小。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是专门从事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教学与科研活动的机构,是我国创建早、规模大、学科层次完备、师资力量雄厚、国内领先、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等教育与研究机构之一,是我国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下设档案学系、政务信息管理系,下辖1个学院办公室,档案管理、电子政务、图书情报、历史文化、信息技术5个教研室,1个实验教学中心,1个资料室,1个实验档案馆,还有与其他院系共同建设的“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由学院组织管理的中国人民大学电子政务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电子文件管理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分析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电子文件测试中心、《档案学通讯》杂志社。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形成了完备的信息资源管理学科高等专业教育体系。学院拥有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专业结构涉及该学科领域的所有二级学科,其中档案学是国家重点学科,情报学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在本科教育层次,设有档案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政务信息管理方向)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政务信息管理方向国防生)3个专业;在硕士研究生教育层次,设有档案学、情报学、图书馆学、信息资源管理、中外政治制度、档案保护等6个专业;在博士研究生教育层次,现设有档案学、情报学、图书馆学、信息资源管理等4个专业。该院教职员工40余人,其中教师30余人,教辅行政人员10余人。客座教授或者兼职教授10余人。

除了中国人民大学之外,辽宁大学、武汉大学、安徽大学、云南大学、广西民族学院、上海大学、苏州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湘潭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黑龙江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院校的档案学专业也不错,考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中国的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是一个典型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相结合的学科,并且是一个在研究发展中与社会学、法学、人口学和相关自然科学等学科相互交叉和融合得比较好的学科。就研究对象和领域而言,中国的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领域大大超出该学科名称所给定的范围。中国的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以“三农”问题作为基本的研究对象,紧紧围绕农民、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出现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由于招收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的院校较少且报录比信息比较欠缺,现就部分院校的情况介绍如下:

①中国农业大学2010年报名人数为20人,录取人数为5人,报录比为40%;2011年报名人数为27人,录取人数为7人,报录比为25.93%。竞争较为激烈。

②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报名人数为58人,录取人数为20人,报录比为34.48%;2011年报名人数为71人,录取人数为22人,报录比为30.99%。报名人数多,但录取人数也多,竞争不是很激烈。

③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报名人数为5人,录取人数为3人,报录比为60%;2011年报名人数为8人,录取人数为6人,报录比为75%。该校报录比比较高,竞争较小。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前身是1927年国立京师大学设立的农业经济系。经济管理学院现有农林经济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2个国家一级学科,1个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其中,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二级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建设学科。经济管理学院是我国首批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单位,是国家教委首批颁布的具有博士、硕士和学士授予权的学科点,可授予经济学和管理学两种学位。学院还提供MBA、MPA和农业推广等三类专业学位硕士教育。农林经济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2个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培养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人才,MBA教育重点培养期货、食品与农业企业、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农产品国际贸易、项目管理等领域的职业经理人才,MPA教育重点培养高层次的农村公共管理人才。

该学院现有教职工90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37人。教师中55%以上具有博士学位,30%具有硕士学位,60%的教师具有国外留学经历。学院在农产品市场与贸易、粮食经济、畜牧经济、农村金融、合作经济、项目评估、乡镇企业及涉农企业管理、产权理论、信息化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运筹方法与管理系统优化、农业产业化及农村发展规划等领域具有雄厚的研究实力和特色,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农业经济与管理系是浙江大学最早招收研究生(1936年)的两个系所之一。设有农林经济管理硕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以及农林经济管理和农村区域发展2个学士学位授权点。现拥有国家教育部首批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正在建设“中国农村发展国家创新基地”。该学科是浙江省首批重点学科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中小企业经营与管理、农业经济统计与技术经济。

该校农业经济与管理系师资力量雄厚,结构良好,共有教师1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人,教授10人,副教授6人,讲师2人,另有在站博士后6名。设有农业与农村经济研究所、乡镇企业与小城镇研究所,形成了以培养高层次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和学科理论研究为中心的教学科研基地。该学科已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的农林经济管理专门人才。

华中农业大学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于1998年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拥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湖北省高等学校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下设区域经济发展、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农业技术经济理论与政策、农村改革与发展、城乡经济发展、农村与农业发展、农产品国际贸易、投资经济等研究方向。“十五”期间,承担各类研究课题46项,其中,国际合作课题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0项,国家博士点基金、农业部和湖北省等重大研究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363篇,出版专著11部,教材6部,提供咨询报告50余份,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18项;有13名教师受聘担任湖北省和武汉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和企业的咨询专家。

除了上述院校,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新疆农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工业大学、云南财经大学、贵州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院校的农业经济与管理专业也都值得考生报考。

林业经济管理属于社会科学。它以一般和专门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一方面从宏观经济角度研究整个林业领域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环节的经济问题及其规律表现和正确处理生态、经济与社会三大效益等问题;另一方面从微观经济角度探讨如何合理组织林业生产力及资源配置等问题。因此,林业经济管理学涉及林业经济学、林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和林业技术经济学等方面的内容,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经济分析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能熟练运用一门外语和借助计算机进行科学研究,了解与所从事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的发展动态;能独立从事教学、科研和专门的经济管理工作的人才。

由于招收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的院校较少且报录比信息比较欠缺,现就部分院校的情况介绍如下:

①浙江大学2009年报名人数为4人,录取人数为1人,报录比为25%;2010年报名人数为5人,录取人数为0人,报录比为0;2011年报名人数为3人,录取2人,报录比为66.67%。该校报录比变化较大,考生在报考时要慎重。

②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报名人数为20人,录取人数为12人,报录比为60%;2011年报名人数为27人,录取人数为12人,报录比为44.44%。竞争不是很激烈。

③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报名人数为4人,录取人数为0人,报录比为0。

拥有林业经济与管理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院校不多,其中比较好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该学院是2004年在原农业经济系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原农业经济系是我国综合性重点大学中成立最早、最有影响的“三农”问题研究学系。学院于1986年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被原国家教委评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0年取得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在过去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学生有比较完整的经济学、管理学和农业知识与理论。林业经济与管理专业有两个研究方向,即林业政策研究、林业产品贸易研究,主要的导师是刘金龙教授和张利痒教授。刘金龙教授为荷兰瓦格宁根大学农村发展社会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有参与式林业、林业政策、社区发展干预、综合自然资源管理。张利痒教授为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斯坦福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主持人,研究领域有技术经济管理、产业经济、畜牧经济学。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也设立林业经济与管理硕士学位授权点,从报录比来看,该校竞争不是很激烈,值得考生报考。另外,华南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院校也设有该专业的硕士学位授权点,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二级学科之一,包括社会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经济学、医疗保险学、公共卫生政策、卫生法学、医院管理等分支学科。该学科以社会、社区及其卫生机构、人员为主要研究对象,将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卫生事业管理学领域,力图揭示社会、文化、经济等因素对群体健康的影响;采取社会措施来防治疾病;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与改革,提高卫生事业的效率和效益。其最终目的在于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该专业毕业生要熟练掌握公共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卫生管理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外卫生经济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活动,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卫生事业实际管理工作的能力。

由于招收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的院校较少且报录比信息比较欠缺,现就部分院校的情况介绍如下:

①武汉大学2010年报名人数为10人,录取人数为4人,报录比为40%;2011年报名人数为24人,录取人数为3人,报录比为12.50%。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

②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2011年报名人数为11人,录取人数为3人,报录比为27.27%。

对于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来说,比较好的院校有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昆明医学院、重庆医科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广西医科大学等,考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院校报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