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一些思考

对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一些思考

时间:2022-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力度不断加大,也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目前影响学科交叉研究和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行政管理体制,院系的划分使得学科设置固化,并且学科有所“归属”才能获得经费上的支持和一定的招生名额,这种体制直接影响到交叉学科中心的建立和联合项目的实施。第一类情况是某学科的导师的科研方向定位在自己所归属的学科,课题只需要涉及

对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一些思考

高 虹[1] 孙 炘 刘 颖 陈皓明

随着科学的发展,学科间融合、渗透已成为学科的发展趋势,交叉学科正是这种融合、浸透、综合化发展的必然产物。近年来,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力度不断加大,也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践中也发现,现有的培养模式对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有许多不适合之处,本文试图从分析交叉学科的产生、交叉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中遇到的问题出发。对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一、交叉学科培养研究生是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

现代科学和技术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当时哲学与自然科学紧密结合,科技知识统一于哲学思想之中。经过沉寂的中世纪后,文艺复兴运动带来科学的繁荣发展,也使哲学与科学同时摆脱“神学婢女”地位,哲学开始分化为一系列独立的学科,从而使科学技术逐渐从哲学中分离出来。随着人们对物质世界客观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本身不得不被分解为越来越多的学科,工业化大生产出现的高度专门化的社会分工更加剧了学科的学科化和专门化,科学家们常常在彼此孤立的学科里从事纵深的研究工作。

然而科学是一个内在的整体,它之所以被分解为许多看似没有关联的部分,是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方面人们希望在更深的层次上揭示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在科学高度分化、新兴交叉学科不断产生的同时,人们也不断发现各学科门类间的界限在逐渐模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对象也在互相渗透、日益融合。而且环境、资源、经济、人口、健康,甚至和平与安全等关系到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是单一学科的知识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必须通过多学科的交叉和综合来从整体上寻求解决方案。学科之间的这种相互融合与渗透以及新型交叉学科的不断涌现,对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根据科学发展趋势,改善研究生的知识、能力结构,采取什么样的研究生培养管理机制,既有利于促进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又能确保培养质量,是我们现在必须正视的问题。

二、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呼唤教育体制的创新

交叉学科是科学高度发展和人们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能力不断深入的必然产物,多学科知识的交融和多学科学者的参与是交叉学科的特点。交叉学科有综合性的本质。毋庸置疑,交叉学科的发展特征迫切要求科学研究必须打破传统的封闭体系,实行开放性的学术思想交流。而交叉学科研究的特殊性也要求科技人才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广博专深协调统一。因此,科学的发展更迫切呼唤建立交叉学科的研究生教育新模式,从而使培养的研究生能在更宽广的学科领域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有所成就。

目前影响学科交叉研究和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行政管理体制,院系的划分使得学科设置固化,并且学科有所“归属”才能获得经费上的支持和一定的招生名额,这种体制直接影响到交叉学科中心的建立和联合项目的实施。学科的界限也限制了导师开展跨学科研究和研究生培养的积极性。只有从学校层面上形成鼓励学科交叉、融合和人才培养的机制,才能促进跨学科科研的开展和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

影响学科交叉研究和研究生培养的另一个原因是人们对于交叉学科的认识和对其研究成果的评价。由于知识结构上的差异,各学科之间缺乏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使得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人员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如:申请交叉、边缘学科课题难;人们往往会对交叉学科研究成果的质量产生怀疑,认为交叉学科的研究实质上只是知识的简单应用,其本质是浅薄与低水平的;交叉学科取得的成果、发表的论文也往往会因获得者的署名问题产生矛盾;因为一些导师对交叉学科的研究缺乏了解,对属于交叉学科论文的评价和学位授予等带来影响等等。这些都在客观上制约了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

虽然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面临不少的困难,需要政策导向的支持。但是,在实践中也确实存在着另一方面的问题,诸如:假交叉之名,无交叉之实;在科研工作中借用其他学科时髦的名词和概念,但缺少研究的深度;也有虽是真交叉,但仅仅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内容的简单叠加,缺乏深入的融合和借鉴等。这些所谓的交叉,不但不能产生创新成果,反而影响了科研水平甚至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而也影响了交叉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交叉学科研究和研究生培养既需要一个公平、公正、自由的学术环境,需要学校政策上的支持,更需要教育体制和培养管理制度的创新。

三、对激励和规范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经过多年的实践,各学校和各学科在招收和培养研究生方面虽然已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而规范的管理方法。然而,随着交叉学科研究的加强、研究生培养规模的逐渐扩大,以及交叉学科管理的复杂性,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既鼓励教师从事交叉学科的科学研究,促进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在交叉学科的领域中培育创造性的人才,又有质量保证和监控的手段,使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培养工作规范地进行,是特别要仔细研究的问题。

1.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导师队伍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和基础

我校在学科建设方面注重发挥多学科优势,鼓励院与院之间、系与系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广泛交叉和联合,在“211”工程的支持下,已组建了多个超越院系界限的学科群和由多学科组成的研究中心和实验室等联合研究体。此外,学校利用“985”经费支持,进一步加强了对创新性基础研究和跨学科领域的交叉学科研究的投入,鼓励来自不同学科的教师联合申请交叉学科的基础研究项目,这些措施使得学科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作出一大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也为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培养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然而,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根本保证是一支高质量的导师队伍。以往许多导师只是在某个学科的某一研究方向进行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导师的学术水平和资格可以通过同行评价来认定,而且有确定的标准,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最终要由所在学科的学位分委员会审定。在出现交叉学科以及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情况下,如何评价导师的学术水平以及确认其指导研究生的资格呢?借鉴国外一流大学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根据学科交叉的程度,可分别采用不同的做法。

第一类情况是某学科的导师的科研方向定位在自己所归属的学科,课题只需要涉及一小部分其他学科的知识,学生最终要在本学科授学位,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成立由相关学科的教师参加的指导小组,该相关学科的教师协助导师为学生制订培养方案和参与论文选题等环节。该课题的研究生培养计划和指导小组成员应报所在学科的学位分委员会主席,并经过其认可方可执行。这样可以避免课题结束后,学位分委员会审定论文时再发现课题不适合已为时过晚。

第二类更为复杂的情况是导师的科研课题明显偏离所在学科的方向。但该课题既难于纳入其他学科的方向,也不能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即研究题目的交叉学科特征明显,研究生最后授予学位的学科都可能成为不定因素。这时必须由相关学科的学位分委员会主席及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的成员组成要报研究生院备案。指导委员会的职责是一方面对导师的课题进行审定,确定最终学位授予的学科;另一方面审核研究生的交叉学科培养方案。学生获得学位有两种可能性,其一是课题更接近其导师所在的学科方向,学生在原学科获得学位;其二是课题更接近其他学科的方向,也就是说学生在其他学科获得学位更适合,这时其导师的跨学科指导研究生资格需要得到相关学科包括学位分委员会主席在内的有关专家的认可。

第三类情况是交叉学科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已可以相对独立成一个新学科,这时该学科可逐渐申请学位授予点。

总之,不论以上哪一类情况,均需要分委员会或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对导师的学术水平、科研项目的性质、科研条件以及指导能力等进行严格审查。一旦导师资格得到认可并培养出合格的毕业生,该导师即取得了在交叉学科或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资格,而不受目前的仅能在一个学科上培养研究生的限制。

2.规范的培养管理模式是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顺利进行的保证

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管理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对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政策鼓励问题,包括招生、管理以及学位授予政策;第二是研究生培养管理的模式问题,以下分别阐述。

高质量的生源是交叉学科高水平人才培养的第一关,为支持新兴交叉学科领域的发展,保护从事交叉学科教师培养研究生的积极性,对交叉学科研究生的招生应采取特殊的政策。比如,在导师所在学科点招生名额上予以倾斜,或者采取保留部分推荐免试名额“零批录取”跨学科学生,鼓励导师跨学科招收学生等;同时,设立专门的创新基金用于交叉学科论文工作的博士生培养;对于从事交叉学科课题研究的研究生,虽然其身份隶属于一个具体院系,但培养方案可以在交叉学科指导委员会审定和认可的条件下灵活制订;学生的学位可以在所在院系授予,在一定的机制保证条件下,一些符合条件的研究生也可以向相关院系的学位分委员会提出学位申请,从而突破现有的学生的身份管理和学位授予挂钩的管理方式。

对于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则应在原有基础上,结合交叉学科特点,建立比较规范的管理规则,以确保培养质量。

首先,第一类及第三类交叉学科研究项目要在各培养单位备案,并由学位分委员会主席审定培养方案。第二类交叉学科的研究项目和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组成要在学校研究生院正式备案,指导委员会负责审定在交叉研究领域进行学位论文工作的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同时,这类研究方向要在相关各院系的招生介绍中予以说明。

其次,要求参与交叉学科项目研究的研究生必须由多学科导师组成的指导小组来指导,必要时可以设联合导师。该指导小组要对研究生从课程学习计划、论文选题、论文指导直至论文答辩全面负责。指导小组要对来自不同学科的新生的学科背景和基础进行评估,并确定其主修学科(将来授予学位的学科)和辅修学科,指导研究生补修相关的本科和研究生课程(本科补修课程不记研究生学分)。同时,指导小组要指导研究生制订合理的培养方案,明确需选修的学科基础课程和跨学科的课程。

第三,从鼓励各院系开设“新兴、前沿、交叉”特点的跨系选修课开始,逐步开展交叉学科的教学研究,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授课方式直至教师队伍上贯穿“综合化”的教学新模式,在交叉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开设出具备交叉学科特点的新课程。

第四,加强对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关键环节的管理。这体现在研究生的论文选题、论文中期检查等环节必须在全体指导小组成员均出席的情况下进行。论文选题是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最关键环节,指导小组应帮助研究生选择学科交叉领域中的前沿课题,避免局限性和片面性,为做出高水平的创造性工作做好准备。在论文工作过程中,指导小组的导师要定期与研究生交流,关注其课题进展情况,对其工作的结果作出必要的评价,为研究生把握好大方向。对此类学生的论文答辩要求必须有相关学科的导师参加,博士生的论文答辩还应通知研究生院,由研究生院指定一名答辩委员会成员,以确保学位论文的质量。

第五,学位授予问题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在交叉学科成为独立的学位授予点之前,研究生的学位根据其主修学科和辅修学科确定是在所属院系申请还是在相关院系申请,由有关的学位分委员会认定、审核和批准。

总之,面对社会进步的需要,面对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我们要抓住机遇,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并适当调整管理模式,迎接知识经济给我们的挑战,为社会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刊于2002年第1期)

【注释】

[1]高虹,清华大学研究生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