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几点思考
博士学位是最高学位;博士研究生是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后备军,又是科学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博士生身兼出人才、出成果这样未来与现在的双重重任。我国自建立博士学位制以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短期内已有长足发展。但和国际水平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表现在博士生数量与质量两方面仍然不足。博士生在高校学生中的比例仍然很小,这在重点高校中尤为突出。而建设21世纪一流大学,目标应该是研究型的,应该大力提高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的比例。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博士生的质量也还存在问题,需要下气力提高。数量与质量两方面的需求相叠加,使博士生培养的压力更大。不过,数量与质量两者之中,质量是主要的,无论如何要坚持在质量的前提下扩大数量,而不可为了追求数量而牺牲质量。
为了提高博士生的质量,要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入手。内因即博士生的素质,其含义是很丰富的,可以分解为许多因素,如求知动力、钻研精神、严谨学风、思维能力等无形的因素和专业基础、实验技能、外语基础等有形的因素。这些无形的与有形的因素互相交织,“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综合起来就构成一个人的素质。这样的素质形成,有很大成分是在博士生入学前的教育,当然入学后的培养也很重要。因此,提高博士生的质量,首先要保证入学者的“起点”较高。就近年招生情况看,在部分专业中起点似有下降趋势。这是否普遍现象还不能下结论,然而就我所接触到的不少高校和研究所的博士生指导教师而言,大家确实有此同感。有相当多的优秀硕士毕业生选择出国或经商,而选择攻博的有相当比例的“高分低能”。为了提高博士生的起点,依靠提高入学考试分数线这种简单的做法是不够的,更需要从多方面“综合治理”,吸引有才能、有潜力的硕士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所谓“外因”,同样包含许多因素:一是提高博士生的生活待遇。前面说过,博士生不单是学习者,而且是创造者,是科学研究的有生力量。从这一观点出发,提高其待遇是应该的。应从国家、单位、课题组等多种渠道加以解决,使他们得以潜心学习与工作而减少个人与家庭生活中的后顾之忧。二是营造优良的学术氛围和提供较好的研究条件。三是博士论文选题要立足前沿。这后两方面主要依靠单位和指导教师。博士生导师的遴选条件不必过于繁琐,主要掌握以下几条标准:学风正派、为人师表;承担重要研究课题,能为博士生提供足够的科研经费和一定的生活补贴;近期有创新性的成果,能在国际与国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缺少上述条件即应暂停招生,待条件具备后再招生,这是国际惯例,应该能被国内广大博士生指导教师所接受。
近年对我国博士生培养有一种批评:“博士不博。”这种批评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但也有可商榷之处。首先,博士固然要“博”,但也要“专”,过于强调“博”容易导向“万金油式”的培养模式。实际上,“博士”这个名称的原义是否仅指“博”呢?若是从字面出发,“硕士”中的“硕”又如何理解呢?博士生培养目标应是高级专门人才,“专”才是首位的,只是不该“电线杆式”的专,应该“金字塔式”的专。要说“博士不博”,根源主要在博士前教育,即从大学本科到硕士阶段的培养口径不够宽,到了博士阶段再来解决博的问题已经迟了。攻博期间当然还需要继续“博”,但这时的“博”应当围绕“专”的需要来扩充必要的相关知识,决不应当无的放矢。如果说目前我国博士生和国际水平有差距,也是“专”与“博”两个方面都有差距。
我倒认为现行博士生培养模式中主要矛盾不是去解决“博”的问题,而是如何贯彻素质教育的原则。从小学入学到博士毕业的二十多年,跨越人生的童年、少年、青年三个黄金年龄段。应试教育把许多被教育者造就成“考试机器”。现在从小学开始抓素质教育确为当务之急。奇怪的是,到了研究生以至博士生阶段,应试教育反而有强化的趋势。硕士阶段要求修十多门课程,其中有些基本上是本科阶段课程的重复或略有提高,留给研究生自学钻研的时间很少。而在攻博期间仍要求按老一套办法听课或考试,同时又要求在三年内作出创新性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实在有些荒谬。国际上博士生通过预备阶段的学习,资格考试合格跨入攻博阶段后,就专心从事研究,不再修课和考试。此外,攻博期限也不硬性规定三年,容许继续延长,从而保证有足够时间完成高水平的研究。现在是到了坚决革除博士生培养中应试教育模式的时候了:取消政治课课堂讲授,改为切实、生动的思想、品德与学风教育;取消普通外语课堂讲授,代之以专业外语的辅导,使之基本具备在专业领域内对外交流的能力;取消专业课堂讲授,改为有指导的自学钻研和讨论,把参加讨论班并积极发言列为普遍的要求;考核方式也要改革,尽量采用反映博士生自学钻研能力的方法。科学研究和毕业论文是博士生成才的主要途径,通过选题、收集与阅读文献、实验设计与实验、整理结果、撰写论文等环节,既系统培养了独立研究能力,又加深了有关专业知识与技能,达到“博”与“专”的统一。
爱因斯坦曾经指出:“由于太多和太杂的学科(学分制)造成的青年人的过重负担,大大危害了这种独立思考的发展。负担过重必导致肤浅。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同样一种工作的完成,对于学生所产生的教育影响可以很不相同,这要看推动这项工作的主因究竟是怕受到损害的恐惧,是自私的欲望,还是对快乐和满足的追求。”科学泰斗的这些话至今仍值得我们深思。教育者应该承认:任何层次的受教育者都不可能通过在校学习来满足未来知识的需求。“与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要启发受教育者形成热爱知识、追求真理、勇于攀登、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素质,就有潜力在人生道路上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而成为有用之才。小学生如此,博士生更如此。
(本文撰于1999年5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