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今后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及建议

今后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及建议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应在改善教学设施条件的基础上,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布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将各系的学科教学论教师统一归集到教育科学系,教育类课程、教育实习等环节,统一由教育科学系负责。

三、今后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及建议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高等教育的发展具备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使高校间的交流和合作不断加强,促进资源共享,相互取长补短;教育管理部门根据办学类型和办学层次的不同,对高校实施分类指导,为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高校的人才培养也面临严峻的挑战,高等教育的开放性导致优秀人才和生源的竞争更加激烈,严峻的就业形势给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现阶段,我们正处在党和国家“把高等教育的中心放到提高质量上来”、教育部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大好时机,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开源节流,增加办学收入,加大教学投入力度

办大学首先必须有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具有相应的基本办学设施条件,而办学经费更是制约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发展的瓶颈。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投人比例严重失衡,在各级各类教育中,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最高的是高等教育,最低的是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因此,政府对高等教育经费大幅度增加拨款的可能性非常小,国家的教育经费安排必须更多地照顾农村基础教育。同时,对于新建本科师范院校来说,其学科的基础性、知名度及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劣势,决定了其办学收入只能主要依靠学费收入。由于居民收入水平的限制,依靠学生家长多分担高等教育支出的潜力微乎其微。加之随着基础教育学生规模的日益缩小和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饱和,高师院校的学生就业日渐困难,这直接影响着高师院校的生源和办学收入。因此,新建本科师范院校一方面必须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扩大招生宣传,重视学生就业指导,确保生源数量。另一方面,要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通过校企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社会融资等多种方式,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同时,教育培养师生员工的节俭意识,节约经费开支,提高办学效率。通过增加经费收入,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加强对实习、实践教学环节的经费投入,划拨专项经费支持建设大学生英语学习中心、大学生工程训练中心和大学生综合实习基地,加强对软件教学资源的引进和开发力度,丰富网络教学资源,从根本上改善教学、办公条件和校园环境,满足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应适当增加专任教师编制,减轻专任教师的工作负荷,使他们有一定的时间来从事教学研究和同学生的交流。其次,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养,在教师的进修、攻读学位、参加学术会议、论文专著出版等方面给予更大的支持。第三,加强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和中青年教师责任教育,实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和测试制度,继续完善和落实青年教师“导师制”、青年教师教学技能达标认证制度、教学梯队“传、帮、带”制度,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完善教研室教学研究活动制度,组建教学科研团队。

(三)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对于新建本科师范院校来说,在建校初期可以适度加快发展规模,这既是适应地方基础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及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更有利于新建本科院校形成规模效益。但从长远来看,内涵发展、质量提高是永恒的主题。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应在改善教学设施条件的基础上,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布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在继承传统优势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高学校办学的综合化水平。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应根据目标定位和区域发展的实际需求,及时改造和调整特色不鲜明、与学校发展定位不相符的学科专业,积极发展适应市场需要的学科专业。通过合并和增设专业方向等多种措施,拓宽专业口径,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

其次,及时调整学科专业布局。一是发挥高职学院的作用,将高职专业从各系分离,统一划归高职院管理,以便各系专心办好本科专业。因为高职和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同,办学思路、培养模式也必然有所区别,如果长期将二者放在同一系部,在系部以本科教育为主、系领导一个思路、同一套师资队伍之下,难于突出高职人才培养的特色。二是将各系的学科教学论教师统一归集到教育科学系,教育类课程、教育实习等环节,统一由教育科学系负责。这样,一方面改变了各系既要突出本学科专业特色,又要突出师范性的情况,从而使各系真正一心一意搞好本学科专业的教学工作;另一方面也改变了学科教学论教师长期以来在各系所处的边缘地位,增强了他们教学工作的信心,同时也为教育学、心理学教师提供了学科支撑,实现了教育学、心理学教师和各学科教师之间的有效合作。

第三,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当前基础教育师资基本饱和,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相对困难的情况下,新建本科师范院校更要以学生个性化发展和企业需要为导向,积极探索教师职前培养模式。当前,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教育需求日益凸显。如何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需求的差异性因材施教,是我们确保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突破口。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着力点要放在适应社会需要,强化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上,这就必须以专业培养计划的改造为核心,全面加强教学体系建设改革。一是要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必须实行主辅修制和选修制,加大选修课程的数量和比例,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二是人才培养途径要多元化,要压缩学科专业课时,强调课程和职业实践结合、相衔接,特别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延长实习时间,实行顶岗实习等。师范院校应结合基础教育改革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努力完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在兼顾课程体系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根据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进一步突出师范性,除了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老三门”课程外,还应通过必修课和选修课两个途径,增加教育技术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教育新教材分析、班主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等课程,提高师范生的教育理论和技能水平。同时,通过加强人文和科学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实现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及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提高。

第四,鼓励引导教师进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创新,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通过设立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评选优秀教学成果奖,加大教学改革项目和教学成果资助奖励力度,继续组织开展教师教学竞赛,教案、课件评比,教学质量优秀奖等活动,提倡研究性教学,促进教师积极改革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四)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创新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加快学院教学管理制度文件的废、改、立工作。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对教学工作实行全面地、全员的、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强化质量监控,实行教学质量的分级管理责任制,既要充分发挥教学督导和系部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主体作用,又要完善学生评教制度,发挥好学生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信息传递和反馈作用。

作者:王君龙 任 健 韩小卫 吴兴洲 孙宏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