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政治社会化进程中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研究

政治社会化进程中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研究

时间:2022-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世纪以来,政治社会化问题越发受到世界各国普遍关注。[1]实践与理论研究表明,政治社会化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政治制度及其体系稳定,缓和社会政治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本研究将对政治社会化与政治文化关系进行缕析,并剖析我国当前高校大学生政治能力培养的现状,进而提出培养策略的思考。由此看出,政治社会化与政治文化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在政治社会化中,学校无疑是将社会政治文化的主流传递给未来社会成员的最佳场所。

新世纪以来,政治社会化问题越发受到世界各国普遍关注。这是因为它不仅有可能使国家自身的合法性权威得到普遍的承认和接受,而且还有可能降低社会统治成本而达到有利于自己的社会稳定。[1]实践与理论研究表明,政治社会化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政治制度及其体系稳定,缓和社会政治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栋梁,其政治态度、政治知识、政治价值观、政治情感、政治能力将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社会的发展态势。本研究将对政治社会化与政治文化关系进行缕析,并剖析我国当前高校大学生政治能力培养的现状,进而提出培养策略的思考。

一、政治社会化与政治文化:概念释源与研究要旨

(一)政治社会化的概念

“政治社会化”一词最早由美国政治学者戴维·伊斯顿在1958年提出,后来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化问题的探析与研究之中。在我国,政治社会化问题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我国学者对政治社会化这一概念已经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综合各方观点来看,政治社会化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对个体而言,政治社会化是个人通过学习政治文化,形成稳定的政治品格的过程,是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是个人负担一定社会政治角色的过程;对社会而言,政治社会化就是通过进行政治教育把一定的政治理念,政治价值观传授给各个社会成员,在社会上形成稳定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价值取向,从而达到维护政治统治,实现政治稳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另外,从整个社会纵向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政治社会化是一个社会特定政治价值取向、政治行为规范得以传播、发展、代代相传的重要方式。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它对维护一个社会政治统治稳定及其发展可持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所在。以上所述三方面内涵之中,政治社会化对个人而言无疑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是基础,其他两方面的作用要通过个人来实现。因此,为着重研究,又可以把其分为两个方面来谈,“一方面,政治社会化是通过一定的社会媒介给社会成员传播一定的政治文化的过程;另一方面,政治社会化又是个体特有的政治态度、政治情感、政治价值观和政治认知模式的形成过程”。[2]以上两方面可分别简称为“外部接受进程”和“个人内化进程”。

政治文化是社会成员政治心理的集中表现,主要反映的是社会成员对社会政治制度体系、政治运行过程的认知、态度及情感等主观认识。政治文化既具有文化的内在特性,也具有政治的一些特征。正如阿尔蒙德与维伯所说:“当我们说到一个社会的政治文化时,我们所指的是作为被内化于该系统居民的认知、情感和评价的政治系统。”[3]文化是社会环境决定的整个生活方式,这就表明文化的规范性组成了社会行为准则,社会成员须在一定程度上遵循准则;社会政治文化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社会成员在接受特定的政治文化同时,对敌对的、异质的政治文化必将产生阻抗与排斥。政治文化可通过政治社会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由此看出,政治社会化与政治文化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包括政治文化)的互动过程:社会成员经由各种方法及途径学习政治知识,逐步形成政治信仰、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价值观,在政治实践中形成政治参与能力,在形成政治人格的同时逐步成为“政治人”;与此同时,政治社会化也是政治制度及其体系模铸、发展其成员政治意识、政治心理、政治能力的过程,在维持政治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发展中不断实现政治系统自身的创新。在社会政治文化的教育和传播过程中,政治制度及其系统的主导政治意识在全体社会成员间扩散和传播,其成员接受某种特定的政治信息、形成一定的政治情感和政治信仰,并按照共同的模式进行政治活动。[4]“经过政治社会化过程培养出来的政治人熟悉政治规范和政治文化”,既定的社会政治文化影响其社会成员的政治教育内容和环境,它对其成员的政治社会化进程与效果起极其重要的作用,社会成员政治社会化的结果或适应和支持既定的政治文化,或阻碍和反对既定的政治文化。

二、意义与作用:政治社会化进程中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的诉求所在

“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每个政治体系都有某些执行政治社会化功能的结构,它们影响政治态度,灌输政治价值观念,把政治技能传授给公民和精英人物。”[5]这说明,政治社会化过程就是政治系统里主客体运动的辩证统一过程。我们认为,社会成员的政治能力体现了国家政治制度所能获得的社会成员政治理解、政治支持能力,以及在社会政治运行过程中,社会成员有效执行公共政策的能力。在政治社会化中,学校无疑是将社会政治文化的主流传递给未来社会成员的最佳场所。“学校可以加强或增添人们对政治体系的好感。它们也能提供共同的信条,用以使人们对共同体和政权做出富有感情的响应。”[5]作为政治权威的国家与作为权威载体和行为主体的社会,共同建设和加强政治体系或国家权威,实现快速、持久稳定发展的能力,能有效防范或解决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可能导致发展中断的风险,是应对(可能)危机,有效解决政治认同、政治体系合法化、政治参与、渗透、分配等方面问题的能力,是社会支持能力的建设。[6]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就是政治社会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应用与体现,即通过辨识和接受学校、家庭、社会所传播的一定主导政治文化,逐步内化形成自身特有的政治态度、政治情感、政治价值观和政治认知模式的过程,亦即其进行社会政治定位并承担相应社会政治角色的过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一般未曾经历高等教育的青年所不能体悟的社会化过程,这种性质的政治社会化进程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方式的系统教育性;二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主客体的统一性;三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条件的群体凝聚性;四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途径的立体多样性。[7]大学生由于自身特点和该群体的独特性,使得他们的政治社会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正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政治社会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其政治素质水平和社会适应性,甚至关系到社会政治的稳定。大学生对国家主流政治意识形态和国家政治体系的认同,是对政治体系合法性支持能力的培养。只有获得对政治体系合法性的支持,作为公民的大学生才会积极地参与政治生活,因为积极的政治参与也意味着对政治体制合法性的认同。

(二)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所在,在我国,当代大学生还是肩负民族复兴使命的一代,他们有知识、有文化,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因此,把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状况的好坏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相联系一点都不为过。大学生政治意识形态如何、对国家发展战略的认同与否,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政治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现阶段,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中华民族的认同是防止国家分裂、实现民族与国家统一的必要条件,正因为此,我们不光要关注国家的民主制度建设,也应关注民族建设与国家建设。

(三)“任何一个希望自己能够巩固和维持下去的社会都要努力使它的成员社会化,从而能心甘情愿地接受它的价值标准、传统、规范,承担起它的责任和义务”[8]对于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他们既是特定社会主导政治文化的继承者,又是传播者,而决定这一切的根本前提就是他们政治社会化的状况。大学生对公共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的支持,将会使得政府公共政策获得广泛参与、支持。大学生在参与社团、社区甚至政府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将会由此获得对国家、社会合法性存在的体认,并在参与过程中从源头上了解政治动荡的根源,知晓如何让政治权威获得社会政治能力即社会的支持能力,实现国家与社会的稳定、和谐与发展。

三、困境与问题: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的现实之思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就是通过高等教育以及大学生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使大学生获得政治态度、信仰、知识、情感、能力,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掌握社会主义政治规范,形成社会主义政治态度,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进而成为符合社会主义政治要求的社会成员的过程。[9]当前,虽然我国早已认识到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性,但由于大学生自身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再加上所受教育的偏失及所处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他们的政治心态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两重性,政治意识还有着不少薄弱之处,下面将就这些问题进行剖析。

(一)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外部接受进程中的问题

1.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政治价值观多元化,大学生易受到各种价值观

影响,容易“误入歧途”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越来越富裕的生活,还有各种思潮和丰富多样的价值观,但是,由于政府宏观调控机制转型迟滞以及长期对社会文化建设的忽视,有些人没能抵抗住各种思潮的冲击,导致当前社会心态变得浮躁,一些功利性的价值取向层出不穷,例如信奉“一切向前看,不如一切向钱看”“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很难说这些价值观念不会对正处在世界观形成期的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所以,纵然当前社会转型期的多元价值观会给大学生带来诸如思想解放,主体意识增强,民主意识增强,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等积极影响,但我们也并不能忽视其带来的诸如民族意识淡薄,功利趋向明显,责任意识淡薄,诚信观念淡化等一系列的消极影响。[10]在这种情况下,与其消极被动地让大学生冒着“误入歧途”的风险,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价值取向,不如积极主动地干预和引导大学生进行价值观念的选择,以使其成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

2.大学政治教育的失范及社会政治现实的负面冲击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还存在着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学政治教育的失范便是其中之一。现今我国的大学政治教育整体上处于有待纠偏与加强的状态,无论从内容或形式来说都是如此。内容上,我们的教材仍旧以空洞、理想化的政治理论为主,缺乏对现实的关注,缺乏对人的关怀,缺乏对大学生政治素养的培养;形式上,仍旧以教材内容的灌输教育为主,新型师生关系也并未形成。而与此同时,现实社会中不断上演着“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丑恶政治现象,它与政治教育中所描绘的理想图景产生了巨大矛盾与落差,这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头脑,造成部分学生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对政治教育的怀疑和否定,使其原有的政治认知不断模糊,政治信念动摇不定。

3.网络等新兴大众传播媒介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影响重大,但其规范性有待加强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和媒介在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大学生群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网络作为一种虚拟组织形式,也为青年政治社会化提供了新的时空、方式和过程。网络参与的开放性、平等性、快捷性为大学生搭建了与社会政治互动的平台。通过网络,大学生在政治社会化中的主体性地位得以凸显,从单向度的被动接受变为多向度主动、互动参与,既扩大了大学生的交往空间,亦可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促进大学生整体政治素质的提高。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社会现实中,由于缺乏对网络环境的监管与规范化、制度化引导,大学生极易受其中不良价值观的影响,甚至会迷失自我,丧失社会责任感。

4.大学生就业压力巨大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巨大的升学压力使得其本身的政治素养严重落后于其心理、生理发展水平。而到了大学,随着招生双轨制和双向选择就业制度的实行,大学毕业生由过去的包分配变成了现在的自主择业,这意味着对于大学生来说,就业压力成了贯穿其大学始终的沉重心理包袱。一方面,这使得大学生对大学政治教育漠不关心,政治参与度低,另一方面,这也使得他们只关注自身就业,只关注自身利益,政治参与功利性极强。

(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个人内化进程中的问题

1.大学生自身政治认识水平不高,存在政治认识的模糊性

影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程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便是其自身的政治认知能力,只有具有一定的政治认知能力,才能具备接受某种政治文化观念的能力,政治社会化才能收到成效。如果不具有相应能力,那么就无法产生对现存政治制度、政治行为规范的辨认、认同及接受,政治社会化也就无从谈起。当前,由于升学压力、就业压力、缺乏政治实践、学校对政治教育的忽视等一系列因素,我国大学生自身的政治认知能力低下,政治认知水平整体不高,突出表现在:对政治理论学习兴趣不高,积极主动性不够,存在政治认识的模糊性;缺乏政治理性思维,政治鉴别力较弱,经常是人言亦言,缺乏正确的政治评价标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存在着偏执、独断、走极端的倾向等。同时我们必须警惕一点,那就是“去政治”的思潮弱化了大学生社会政治责任感。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造成了大学生对政治、文化的误读,以为政治与文化的发展已经显得无足轻重;经济文化、市场文化、消费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占据了显性文化的主流,而包括政治文化在内的深层文化、高层文化变成了隐性文化,政治文化被丑化成“权术文化”“腐败文化”,大大降低了大学生的对政治参与的信心与热情。这些现实问题不断地提醒着我们,只有从提升大学生自身政治认知能力这一点着手,才能真正解决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难题。

2.缺乏政治理性思维,政治内化能力差,情感易波动,易受小群体影响

大学生了解政治知识的热情较高,较为经常地关注国内外重大社会、政治事件。但是当代大学生普遍缺少有效的政治参与机会,有政治热情但缺少必要的政治理性,有政治理论但缺乏政治实践,导致大学生的政治行为能力表现出明显的不足。现阶段我国大学生普遍缺乏政治理性思维,其思维方式的缺陷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超前思维,大学生往往把对未来的幻想当成现实的可能,陷入“想当然”的境地;二是理想化思维,把社会政治问题看得过于理想和完美,造成与社会的距离感和对社会政治问题承受力的低下;三是两极性思维,看问题非此即彼,缺乏辩证观点。[11]这些思维方式的缺陷,导致大学生政治内化能力较差,很难经过一定阶段的政治学习和政治教化,将主导的政治文化逐步形成为自己相对稳定的政治价值观和政治行为规范。另外,由于大学生仍然处于向成人过渡的阶段,许多方面心理体验并不成熟,情感波动较大,而最易对其情感产生影响的便是所处的小群体,无论是正式群体抑或非正式群体都是如此,在一群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人之间很容易产生思想上的相互交流,情绪上的相互感染,行为上的相互模仿。当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此加以正确的引导,否则将会对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产生不利的影响。

3.政治价值取向不稳定,可塑性

受社会转型时期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以及当前社会主导政治价值观还未牢固树立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往往不稳定,甚至出现了不同价值取向间的矛盾与冲突。大学生在继承与创新政治文化方面的能力明显不足,将政治意识与政治行为有机结合的能力不足,这一方面反映了大学生的政治价值取向不够稳定,另一方面也表明大学生政治能力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当前,部分大学生自觉自愿获取政治系统影响的动机不强,延缓了政治系统有效培养“政治人”的进程,也降低了培养合格政治公民的有效性,这种相对的政治游离状态,使得大学生主动获得政治能力的自觉性不够,不利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进程。另外,随着政治文化多样性的出现,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出现,大学生对主流政治心存怀疑与困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系的理解存在诸多误区。例如,一些大学生撇开了内在的、传统的精神型价值观念,而转向外在的、较为实惠的功利型价值观念,价值目标由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变,从而在价值取向上趋于务实,在生活志向上趋于功利。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不稳定固然不利于其政治社会化进程,但从另一角度看,这也正是其自身政治素质具有可塑性和可引导性的表现之一。因此,只要能加以正确的塑造和引导,必然会“变弊为利”,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程的发展。

4.政治参与功利性强,缺乏真正有效政治参与,政治表达和行为能力弱

政治参与就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与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决策过程的行为。[12]它是个体运用自身的政治权力实现自身利益,并把自身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一种方式。目前大学生群体由于自身利益诉求并不明确统一,其政治参与形式多表现为一种激情参与,即出于一时好玩、头脑发热而去参与政治活动,出于真正热爱而进行政治参与并不多见;另外,一些秉承着功利性价值取向的大学生,其参加政治活动的唯一目的便是实现自我利益,而不顾他人利益,例如:有些学生为了自己的评优而在班级推选会中大搞“贿选”,为实现目的不择手段。这些都表明了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有效的政治参与,政治表达和行为能力偏弱,严重阻碍了其政治社会化发展。

另外,大学生在非制度化的网络政治参与中表现积极,但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明显不足。有些同学的政治参与明显具有功利性,譬如某些大学生把入党作为以后就业、择业及参加各种评优、评先的功能性手段;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比如人大代表的选举、学生会、团委会的民主决策、民主选举等等明显不足,这种政治参与效能感的不足,大大影响了大学生政治情感的养成及政治能力的形成。

5.高校的政治文化教育方法过于教条,缺乏创新,不适应时代要求。

其一,忽视新时代教育客体与“政治人”的心理特点,简单地以开会说教、集中学文件、写反思材料、书面考试等传统方式,教条地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等同于应对突发政治事件、社会事件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对象性、层次性、教育性在统一灌输、统一管理中难见成效,导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效果不明显;其二,没有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前瞻性凸显出来,事后补救、事后反思等批判形式使得本应事前预防的机制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其三,缺少社团、社区、家庭及相关方的配合与协力。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问题在于政治理想与政治现实的分离、政治价值取向出现一定程度的错位、政治认知相对偏激、政治内化能力相对较低、政治情感易于波动、政治参与意识较弱。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由社会高度信息化、文化多元化导致的大学生理性批判精神不足,先期教育内容的缺失,招生就业体制的转变使大学生的经济压力和竞争压力交互增长,社会参照体系失衡造成认同危机等方面。[13]

四、网络时代:政治社会化过程中首要面对的问题

“世界已经离开了暴力与金钱控制的时代,而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的人手里,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达到暴力、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14]根据CCNIC的统计,截至2010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4.2亿人,从年龄结构上看,中国30周岁以下的网民占网民总量的59.1%;从学历结构上看,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网民总量的23.3%。[15]网络世界里的QQ、E-mail、MSN、Discussion lists、BBS、Usenet、Text chat room、World W ide Websites(WWW)和Graphic worlds以其“扁平化”“去中心化”的虚拟组织模式,为青年政治社会化提供了新的时空、方式和过程。网络参与的开放性、平等性、无界性、快捷性为大学生搭建了与社会政治互动的平台,通过网络,大学生在政治社会化中的主体性地位得以凸显,从单向度的被动接受变为多向度主动、互动参与,既扩大了大学生的交往空间,亦可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促进大学生整体政治素质的提高。

(一)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网络文化的多元化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政治价值选择,对大学生政治认同感提出了挑战。网络的开放性、自主性、匿名性、即时性使得大学生在网上表达政治观点、政治诉求具有了便捷性。但毋庸置疑的是,网络文化很多是西方社会所操纵的政治殖民文化,西方的意识形态、人权等价值标准以“软实力”方式大行其道,加上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些问题层出不穷,这也为非主流政治信仰留下了生存与传播的空间,使得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难度大为增加。传统的诸如报纸、广播、电视等单向度媒体所传播的主流政治思想经常在铺天盖地的网络媒体里被边缘化甚至被消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由此产生危机。

网络以其虚拟世界挤压了大学生参与制度化政治活动的时间与机会,减少了政治社会化进程中必要的人际交往、人际传递和实践经验,使得大学生习得政治技能、拓宽政治眼光、提升政治鉴别能力的机会大为减少。

网络的匿名性是把双刃剑,大学生由于网络的匿名导致其政治责任感下降,在网络中不负责任的传播政治流言、政治泄愤、人身攻击等行为不利于培养良好的网络政治环境。网络正以其独特的运作方式,解构着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传统模式,重塑着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全新范式。[4]

(二)高校在网络社会里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策略

1.加强主流网络媒体建设,开发思想政治教育软件

根据相关调查,大学生在回答“与电视、报纸等主流媒体相比,您认为网络政治信息的可信度怎样”的问题时,86.2%的受试者选择“非常低”或“低”,这表明多数大学生更信任主流媒体的政治信息。[4]面对网络文化的多元态势,我们所能做的是将主导政治信息通过主流网络媒体进行传播,努力增强其传播的吸引力、感染力。一方面以红色网站建设为龙头,努力建设网上党校、网上团校,根据青年大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网络对大学生进行理论宣传、时事政策分析,拓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途径,提升政治社会化质量;另一方面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软件开发为要务,使思想政治教育软件具有时代性、知识性、趣味性和互动性,运用文字、声像、图片、动漫等多种方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促进大学生政治知识、政治情感、政治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2.依法加强网络监管,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根据枟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枠枟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枠枟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枠枟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枠枟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枠以及枟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枠依法进行网络管理,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政治环境。

3.鼓励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同时,积极参加真实的政治实践活动

统计分析表明,网络政治讨论无法替代现实政治参与,“网络思维”和“网络依赖”在很多方面不利于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参与政治。[4]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自觉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升大学生网络政治行为的法律意识与道德自律感,在正确的政治价值观指导下自觉规范网络政治行为;另一方面,要引导、鼓励大学生到真实社会实践中去增加政治知识,拓宽政治眼光,运用政治思维,提升政治技能,丰富政治经验,锻造政治能力。

4.引导大学生构建合理的网络政治交往关系,提升政治交往能力

教育和引导大学生鉴别不同的网络政治交往对象,鉴别不良网站,避免同政治立场反动者建立网络政治交往关系;鼓励大学生利用网络拓宽政治交往关系,在与不同政治交往对象、群体互动过程中提升政治交往能力与效能感。

五、内容与途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与政治能力培养之路

(一)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内容

1.大学生政治知识的社会化

作为政治素质及政治社会化基础的政治知识,其有无、深浅是影响甚至决定大学生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价值观和政治能力的重要因素。

2.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社会化

每个社会形态都有其主流的政治文化及政治价值观,对于当下之中国,我们不仅需要完成国家建设、民族建设,也需要进行民主建设,实践与历史已经证明,我们所选择的国家制度适合我们的国情,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在理解、赞成主流政治价值观的同时,逐渐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有利于传承我们的政治文化,也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政治社会化。

3.大学生政治情感的社会化

大学生政治情感是大学生对国家政治制度、政策体系、政治活动、政治人物的心理评判与心理体验,在此基础上产生好恶、亲疏感,并产生信任与归属感。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情感社会化培养内容主要包括:其一培养对民族、国家的情感,培养大学生热爱祖国、维护民族团结的情感;其二培养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政权的情感,大学生只有形成理解、赞成、热爱社会主义政权的情感,才能自觉地把个人的发展同国家、民族的发展联系起来;其三是培养大学生对共产党的情感,让大学生了解党的历史、发展及任务,把自己的人生目标、理想与党的理想、任务自觉地结合起来,从心底里热爱党、和党保持一致。

4.大学生政治规范的社会化

政治规范是特定社会所共同体认的政治文化原则和政治行为准则的总称。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栋梁,同时也是成长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政治参与意识强弱对国家现时的政治生活特别是未来社会政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政治参与必须经由政治规范的社会化,才能保证大学生顺利经由“生物人”“社会人”逐步走向“政治人”,实现其政治能力社会化。

5.大学生政治参与、政治行为的社会化

政治参与、政治行为是大学生根据其政治认知、政治价值观的政治行为活动。“人们直接参加政治生活,从事政治实践,是直接政治社会化的最有效方式。人们不仅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直接获得政治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在实践中反复检验自己的认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从而深化自己的认识”。[12]大学生实现个人政治参与、政治行为的社会化,需要在青年时期就从书本中学习,从实践中学习,在政治参与的实践活动中实现与政治系统的交往与互动,提高政治分析、辨别、决策、调整等政治能力。因为大学生的政治活动和参与行为能力,不太可能在党和国家的重大政治活动中得到锻炼,要锻炼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主要途径是使他们能够积极地加入到各类社团中去,因为“在正式的青年团体中,青年可以学习到更为深刻、同时又更为具体的政治知识,获得更为生动的和更为实用的政治经验,形成更为明显的政治认同和价值观,这类社会团体在帮助甚至加速青年政治文化定型方面有着重要作用”。[16]

(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方法途径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总体上需要遵循目的性、时代性、可行性、实践性原则,采取以下方法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1.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结构,加强政治社会化的内容。高校需要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动态有及时的了解与正确的评估,改变一言堂的讲座式政治学习,鼓励并引导大学生参与关于社会热点问题的课堂讨论,以参观、座谈、辩论、文艺活动等,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结构,加强政治社会化的内容。

2.加强政治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联度,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营造有利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环境,特别是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的时代性、实践性、参与性、开放性都很强,具有教育性、目的性,内容丰富,可以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的政治素质起到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3.改进大学生个体学习政治知识的方式,引导大学生发挥个体主动性。大学生个体学习政治知识,需要与同辈交流、师友互动、社区协作,在知识交流中深化认识,在知识互动中强化意识,在协作中提升能力。

4.加强高校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程中的多维互动机制,丰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的提升。当前,我国大学生制度化政治参与主要是参与区(县)级人大代表选举,高校内的学代会代表、党代会党代表、人大代表的选举;党组织、共青团、青年志愿者协会、学生会等学生组织的事务活动。各种社团活动对大学生观察、思考、辨析问题能力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社会政治责任感。所以,我们认为,大学生社团组织生活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平台。

5.利用现代化传播手段,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化传播方式是新时期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必要途径,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大众传媒在具有基本社会功能的同时,也具有强大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17]另一方面,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如果社会或社会中某一特定的机构想要有意识地来塑造其年轻公民,建立各社会化机构之间的一致性是首要的促进因素”。[18]所以我们需要整合学校、家庭、社区、同辈群体、现代传播媒介等影响因素,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进程,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能力。

参考文献:

[1]A·Almond.Comparative Political Systems[J].Journal of Politics,1956(18):391-409.

[2]潘小娟,张辰龙.当代西方政治学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426.

[3]加里布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伯.公民文化[M].徐湘林,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6.

[4]陈炳,贝静红.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与调控策略——基于浙江省高校的问卷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10(11):57.

[5]阿尔蒙德,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进程和政策[M].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91.

[6]欧阳景根.政治能力建设: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中的政治发展和政治可持续发展模式[J].江苏社会科学,2006(3):109-114.

[7]李艳萍.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特殊性分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42-146.

[8]黄育馥.人与社会——社会化问题在美国[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145.

[9]秦燕,张啸川.基于政治参与视角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探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 (3):136-138.

[10]张雪梅.谈社会转型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3):116-120.

[11]刘小川.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及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J].河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4):76-79.

[12]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07,357.

[13]曹银忠.试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障碍及其克服[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1):78-81.

[14]阿尔温·托夫勒.权力的转移[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105.

[15]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research.cnnic.cn/htm l/1279173730d23501.html.

[16]施雪华.政治科学原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2001:241.

[17]秦燕,张啸川.基于政治参与视角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探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 (3):136唱138.

(金家新、易连云,本文主体部分曾发表在枟思想教育研究枠2012年第3期,本次出版作了修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