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研究综述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研究综述

时间:2022-1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还有就是冷青峰、鹿军认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内容可以从政治认知、政治态度、政治参与三个层面进行分析。[12]李海林、鹿军还认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自身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更有利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尚蕾认为影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研究综述

张大能

摘 要: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内涵和内容、特征、现实意义、影响因素、实现途径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现将主要观点进行综述,以期推动这一研究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大学生 政治社会化 综述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给予了不小的关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和研究,涌现出了不少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围绕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内涵和内容、特征、现实意义、影响因素、实现途径等问题将研究成果中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以期推动这一研究的深入开展。

一、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内涵和内容

就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内涵而言,学术界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较具代表性的观点是,一方面从广义上看,广义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指他们从外界社会环境获得政治文化信息、形成具有稳固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价值观、政治信念等一系列反映和倾向的政治人的过程。包括各种政治学习——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有意的和无意的,直接的和间接的学习并内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从狭义上看,狭义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指高校政治教育机构对其政治知识、政治价值观和政治实践所进行的反复的教育与训练,以及大学生自身能动地内化主导政治文化的过程。[1]

就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内容而言,帅建康认为应该包括政治认知的社会化、政治情感的社会化、政治方向的社会化、政治规范的社会化、政治能力的社会化等方面。[2]而张卫楷、雷鸣认为政治社会化的核心内容应包括价值体系和社会规范两大部分。政治社会化的目标就是个体将现存的政治形态和自身的政治态度、信念与政治行动协调起来,但这种目标的实现过程不是“自发”的,它取决于个体对现存政治形态下的政治制度、规范的认知、认可并“内化”的程度。[3]还有就是冷青峰、鹿军认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内容可以从政治认知、政治态度、政治参与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在认知层面上,学习并建构政治理论框架,政治认知是政治社会化的基础和前提;在态度层面上,养成政治情感和价值取向,形成政治态度;在参与层面上,培养和掌握政治生活的技本技能。[4]

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特征

政治社会化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大学生处于青年成长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社会化是个人一生中政治观和政治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赵丽认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除了具有一般社会群体政治社会化的共性外,还具有一些特征。第一,从大学生的生理、心理角度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具有较大的可塑性。第二,从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渠道上看,大学生置身于较正式的、有效的及系统的政治社会化渠道中。第三,从大学生所处的环境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具有统一性。[5]王晓漪则从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入手认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特征应是以政治思想、理念和行为规范的形成为主要内容,政治社会化过程集中于政治思想的形成过程中。与此同时,由于大学生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带有很大的理想色彩,政治价值取向往往影响其政治追求[6]李艳萍则认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没经过高校学习的青年所不能经历的社会化过程,这种性质的政治社会化方式存在着以下特点:一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方式的系统教育性;二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主客体的统一性;三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条件的群体凝聚性;四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途径的立体多样性。[7]陈淑娟、曹晓林、杜宇则在李艳萍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特征还应包括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方向选择上的可塑性、过程的主体内导性、内容的预期高层次性。[8]此外,李木柳还特别强调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信息渠道多样性的特征。他认为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网络是大学生获得政治信息的重要来源。这些媒介时时刻刻地向大学生提供各种包含政治内容的信息,隐性地影响大学生的政治意识、政治态度的形成。[9]

三、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现实意义

关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现实意义,学术界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马娜认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大学生在政治上成为合格公民的需要;是国家社会政治稳定、政治发展的要素;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任。[10]潘吉平则从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认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大学生全面成才的需要。这是因为,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总是要和社会不同的团体、不同的成员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正是在这种错综复杂的联系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政治信念、政治态度和一定的政治价值判断标准,扮演着一定的社会政治角色,并用这些观点和态度去指导其生活、学习、工作等观念和态度,实际上这一过程就是大学生个体政治社会化的过程。[11]马颖章认为现阶段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一是有利于传播主流政治文化,实现其代际的传承,抵制非主流文化的侵蚀;二是有利于培养合格的政治角色,实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社会思想道德需求的衔接;三是有利于增强政治认同,维护社会稳定。[12]李海林、鹿军还认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自身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更有利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13]

总之,政治社会化在人的社会化内容中居于核心地位,它与社会化其他诸方面内容彼此联系,相互渗透,密切协调,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灵魂和指针,共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大学生要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就必须围绕这个核心来实现正常的社会化。[14]

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对影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因素,学术界是众说纷纭,不一而足的。尚蕾认为影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社会共同体、大众传播等。家庭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起点,它在个体的政治人格塑造、人生观的形成、基本政治生活规范的获得等方面对在学生政治社会化都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政治共同体是由社会地位和利益相近、信仰大致相同且有某种共同志趣的人组成的,如政党、工会、学会、协会、学校、团队组织、非正式团体等等。这些政治团体往往在政治文化的确定上起着某种强化作用,可能改变个人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觉悟。在政治决策、方针政策、舆论导向等方面直接决定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根本政治取向。对于大学生来说,政府和学校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最为明显。传播媒介中的政治倾向性、政治价值判断的标准,对大学生的政治观念与态度都有影响。此外,大众传播媒介也是政治知识的传播者,并通过经常的传播来诱发和提高大学生的政治兴趣。由于大众媒介经常传播政治观念使大学生之间可以经常进行政治问题的讨论,这就产生了政治社会化的直接后果。二是自身因素。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除了客观因素的影响,自身的主观因素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具备相对丰富的知识结构,比较完善的情绪情感,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看法,对如何完成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也比较关注,我们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从根本上激发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和树立大学生的理想政治人格,使之成为合格的“政治人”。[15]姚宏建、刘莉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认为影响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环境因素无论从宏观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还是从微观的具体环境来看,都具有多样复杂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家庭、学校和大众传媒是比较直接影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因素。影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宏观环境因素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三个主要方面。其中,经济因素是基础性因素,政治因素是关键性因素,政治文化因素作为对意识形态起直接作用的要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6]

张雪梅着重从社会转型的角度进行了研究,认为社会转型是当前影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社会的一切领域都在剧烈地发展变化,精神文化领域则较以前任何一个时期都要活跃,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过程。社会转型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会使大学生解放思想,富有开拓精神;主体意识增强,注重个人能力提高;民主意识增强,法制观念逐步形成;竞争意识增强,注重自我价值的体现。另一方面也可能会使大学生政治意识弱化,政治参与存在不同程度的冷漠;民族精神淡漠,道德观念多元化;自我意识增强,功利趋向明显;责任意识淡漠,诚信观念淡化;竞争压力增大,心理素质存在不同程度的脆弱现象。这些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政治社会化。[17]

张永宁强调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他认为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区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手段,具有参与广泛、目的鲜明、内容丰富、时代感强、实践性强等特点。校园文化渗透着教育目的,对大学生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校园文化体现时代特征,有助于大学生更新观念;校园文化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有助于大学生参与政治生活;校园文化是自我展示的舞台,有助于大学生提高政治参与技术。实践证明,大学生在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学到了组织和合作的基本精神,造就了适合未来工作要求的文化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促进了大学生德智体美和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推动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顺利完成。[18]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不少学者们认为互联网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不容忽视。田霞、邵晨昱认为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主流是积极向上的,能够自觉接受先进政治文化,但受网络多元化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的理性批判精神不足,政治认同感上还存在一定的模糊,对待网络上的一些黑色或灰色信息,政治分析力和政治辨别能力较弱。尽管网络扩展了当代大学生政治交往的空间,一方面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在更为广阔的群体中接受社会政治教化,完成自身的政治社会化。但是另一方面交往群体的负面观点也会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观点和认识,而且对网络社会的法律道德规范认识不足,崇尚和推崇网络中的自由主义观念,也会影响到现实生活中的行为、活动,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进程。[19]张光、蒋璐通过调查认为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具有一定影响,学生政治社会化状况随其上网频率不同而不同。主要体现在:政治知识方面,高频率上网者对时事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好;政治价值倾向方面,高频率上网者在国家民族意识方面与其他频率上网者无差别,但其对政府和现行政策认同程度明显偏低;政治参与倾向方面,高频率上网者相对其他频率上网者而言参与态度较消极,对表达意见的途径了解较少,在政治效能认识上比较悲观,权利和义务意识比较薄弱。[20]冷青峰、鹿军则从网络文化的角度阐述了其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积极与消极影响,积极的影响表现在: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和新手段;促进了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促进了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政治互动。消极的影响表现在:网络文化易导致大学生思想的多元化,引起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混乱;网络文化中的非主流文化,有弱化大学生道德法律意识的倾向,容易导致青年学生中不道德行为和非法犯罪增多;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产生障碍,切断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人际传递和实践途径;网络文化极易导致大学生政治责任感的淡化,不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网络文化可能导致大学生政治实践行为的缺失。[21]

五、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实现途径

马颖章认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必须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创造良好的教育和社会环境。要做到:在学校环境方面,加强学校政治思想教育,明确大学生政治社会的主要教育内容;社会环境方面,加强政府引导、示范,扩大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途径;舆论环境方面,利用大众传媒工具,加强正面宣传。[22]杨贺男认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一是要通过在政治认知上坚持灌输与疏导相结合,激发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主体意识,预防和克服大学生的政治盲动和政治偏激来加强对大学生的政治引导。二是要通过培养爱国主义的政治情感和政治价值取向,提高政治心理承受能力来完善大学生的政治人格。三是要通过加强心理调控,建立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最佳角色结构,加强实践环节来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的能力。[23]

洪曼丽则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存在困境的角度出发认为应指导大学生矫正思维方法和建立理论支撑点;注重学校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作用;要唤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营造有利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社会环境;大力提倡和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促成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提供有效途径。[24]李木柳认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要以大学生社会化的特征为切入点,做到突出主阵地,充分发挥“两课”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渠道作用;把好“信息关”,重视传统校园媒介特别是校园网络的建设;加强社团组织建设,优化和丰富政治社会化的实践教育活动;营造“全员育人”氛围,努力形成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教育合力。[25]尚蕾认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主要应建立在自我实现的需要基础上,包括关联需要、超越需要、寻根需要、认同需要、定向需要,由此来构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需要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诱发行为动机,通过二者相互作用,使大学生不断进行自我完善,使自己的思想行为符合社会要求,成为合格的公民。[26]王晓漪认为应通过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从内容上来讲,要加强主体价值观的教育;从手段上来讲,要不断革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从形式上来讲,要加强大学生的政治实践。[27]李艳萍认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大学生与社会互动作用的双向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特别强调要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大学生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既是客体,又是主体。作为客体是社会政治对个人的“教化”,作为主体是个人自我“施化”和对社会政治的“改化”。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内因,要克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矛盾、障碍,提高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效果,必须有赖于大学生自身的觉悟的提高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增强。与此同时,要优化社会媒介。实践证明,个体的政治社会化的连续性程度越高,所接受的政治文化的一致性越强,其政治立场和政治行为方式的稳定性程度也就越高。所以,从社会这一方面来说,政治体系应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化媒介,连续不断地将自己的主导政治文化向社会成员进行灌输,保持各种媒介传播政治文化的一致性,循序渐进,长期连贯,以培养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的认同感和忠诚感。[28]

众所周知,在诸种传播媒介中,网络作为继报纸、广播和电视之后出现的“第四媒体”,以其海量的信息、快捷的传播速度以及交互式的传播方式给传播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在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进程。为此,梁文化认为推进并优化网络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应吸收网络文化的积极因素,建立网络先进政治文化宣传阵地和高素质的网上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加强学生网络行为的自律教育与道德教育,提高学生在网络活动中的政治辨别力和分析能力;创新观念、创新工作方法和教学方式,开拓先进政治文化宣传教育的新局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网络文化的整合。[29]

六、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从以上的综述可以看出,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研究,学术界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在以下几个问题上仍有进一步探究的必要。

1.进一步深化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理论研究

学术界已经从不同视角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内涵进行了研究,每种理论视角都丰富和深化了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理解。然而,如何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作出更简明扼要的提炼,如何进一步探究其内涵、内在逻辑和实践要求,都是摆在理论界面前的重要课题。在实现途径研究上,学者们的研究多是停留在传统的家庭、学校和大众传媒上,而对同辈团体这一非正式政治社会化途径关注得不够。同辈群体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应当怎样看待和对待这种变化,这些都有待学者们做进一步地探讨。另外,学者们对社区教育、政治实践、政党组织、特定场合出现的政治符号等的关注也相对薄弱。尤其是社区教育作为连接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桥梁,如何使社区在整合学校和社会教育资源上发挥重要作用的问题都值得进一步去探讨和研究。

2.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比较研究

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研究,才能明确当前我们的研究所取得的成绩和不足。所谓横向比较,就是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行比较分析;纵向比较,是指大学只是人生所经历的一个阶段,要想完整地研究其政治社会化进行得如何,还应与小学、中学和融入社会的各阶段作比较,借鉴国外的纵向跟踪调查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对我国学校的政治教育方法、手段等提供合理科学的决策依据。总之,我们应在比较中认真反思、总结,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3.进一步推动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方法研究

当前学术界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研究还主要停留在理论阐述、概念演绎、定性分析上,研究方法比较单一。为此,我们应重视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尤其是多采用社会学、心理学中的问卷法、访谈法、实验法等进行实证研究与分析,而且还可以结合实际,借鉴国外的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纵向跟踪调查等方法,进行大量的实证研究,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在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尽量揭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规律性。

参考文献

[1]李艳萍.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特殊性分析.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2]师建康.简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意义和内容.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3]张卫锴,雷鸣.论邓小平理论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中的作用.西北成人教育学报,1999(2)

[4]冷青峰,鹿军.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分析.管理科学文摘,2006(6)

[5]赵丽.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7(5)

[6]王晓漪.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索,2005(5)

[7]同[1]

[8]陈淑娟,曹晓林,杜宇.对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的理性思考.职业时空,2007(10上)

[9]李木柳.新时期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思考.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

[10]马娜.初探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理论界,2005(6)

[11]潘吉平.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内容与倾向研究.经济师,2006(2)

[12]马颖章.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必要性和途径.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2)

[13]李海林,鹿军.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重要意义探析.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7(3)

[14]向发意,张晓琳.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2)

[15]尚蕾.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与需要体系的构建.绥化学院学报,2006(4)

[16]姚宏建,刘莉.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环境因素分析.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17]张雪梅.谈社会转型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18]张永宁.校园文化是高校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19]田霞,邵晨昱.网络对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2)

[20]张光,蒋璐.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影响实证研究.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21]同[4]

[22]同[12]

[23]杨贺男.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与教育对策的思考.教育探索,2007(8)

[24]洪曼丽.略论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3)

[25]同[9]

[26]同[15]

[27]同[16]

[28]同[1]

[29]梁文化.论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钦州学院学报,2007(5)

(作者张大能: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副主任,副教授,研究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