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模型研究综述

模型研究综述

时间:2022-06-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目前国内研究多将CMS模型应用于中国农产品整体性研究上,且多为出口波动研究,针对粮食进口贸易进行的专门研究还十分罕见。因此,本章以粮食进口波动为研究主题,运用CMS模型对其进行二级分解,以全面而具体地分析影响中国粮食进口规模和结构的各种因素。

CMS模型最早由Tyszynski(1951)提出,后来经过Learner、Stern、Jepma等人对原模型的多次修改和完善,逐渐成为解释对外贸易波动的重要模型之一,在国内外学术研究、企业贸易战略研究以及相关贸易政策研究等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国外研究中,CMS模型主要用来进行出口竞争力方面的研究。Kevin Z.Chen和Yufeng Duan(1999)运用CMS模型分析了加拿大农产品在亚洲市场上的竞争力情况,H.Bowen和J.Pelzman(1984)、R.A.Feldman(1994)分别运用CMS模型测算了美国、德国的出口竞争力,D.Simonis(2000)和Zeal Kotan(2001)运用CMS模型分析了比利时和土耳其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情况,F.Z.AhmadiEsfahani (2001)运用CMS模型对澳大利亚的东亚食品市场进行了分析,ADB(Asia Development Bank,2002)运用CMS模型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前的东亚发展中国家出口竞争力状况进行了研究。在国内研究中,更多国内学者运用CMS模型对中国出口贸易的波动进行了解释。帅传敏(2003)应用CMS模型分析了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长期变化趋势,认为出口农产品结构不佳、商品结构单一是导致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的主要因素。赵一夫(2005)结合CMS模型分析了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规模变动的因素,认为世界农产品贸易总规模的增长促进了中国农产品出口规模的增长,但产品竞争力下降及结构不合理会阻碍未来中国农产品出口规模的增长。孙林(2004)运用CMS模型分析了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的波动情况,李海鹏和张俊飚(2007)、胡求光(2009)分别运用CMS模型对中国蔬菜、水产品的出口贸易波动进行了研究。近年来,也有一些国内学者将这一模型引入对进口贸易的分析中。钟钰、华树春、靖飞(2005)运用CMS模型从需求、商品构成和竞争力方面讨论了中国农产品进口贸易的波动,张佳、聂凤英(2008)应用CMS模型分析了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农产品的波动问题,周力、应瑞瑶、江艳(2008)以及何琬、孙晓蕾、李建平(2009)分别利用CMS模型分析了中国葡萄酒、原油的进口贸易波动问题。

综上所述,运用CMS模型进行的国内外研究已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为相关国家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现实而有力的参考依据,也从现实层面彰显了这一模型的应用价值。然而,目前国内研究多将CMS模型应用于中国农产品整体性研究上,且多为出口波动研究,针对粮食进口贸易进行的专门研究还十分罕见。因此,本章以粮食进口波动为研究主题,运用CMS模型对其进行二级分解,以全面而具体地分析影响中国粮食进口规模和结构的各种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