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歧义研究述评再探

歧义研究述评再探

时间:2022-03-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歧义研究述评再探_对外汉语研究与探索歧义研究述评再探杨枝莉提要:本文对汉语歧义研究进行综述研究,并将歧义研究分为歧义的界定及种类、歧义的格式、歧义的分类、歧义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歧义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描述,从而进一步了解研究歧义的主要内容及存在的问题。目前对多义和歧义的区分是把多义指词的多义现象,把歧义指语法结构上的多义现象。

歧义研究述评再探

杨枝莉

提要:本文对汉语歧义研究进行综述研究,并将歧义研究分为歧义的界定及种类、歧义的格式、歧义的分类、歧义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歧义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描述,从而进一步了解研究歧义的主要内容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歧义 种类 分化 原因 消除

歧义是一种语言形式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可做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析,但其中不同的意义都是合乎语法和逻辑的(参见肖国萍,1998)。赵元任(1948)曾举了两个经典的例句,如:“鸡不吃了”和“他是去年生的孩子”。后来,歧义就成了人们关注的对象,至今,歧义问题仍是语法研究的重要课题,而且在不同的时代能发现新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1.歧义的界定及种类

研究歧义首先必须要知道什么是歧义,要对什么是歧义做出一些说明,而歧义的界定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对歧义的界定不够严格,一直没有定论,有的学者认为多义就是歧义。如:朱德熙(1980)说:“所谓语法歧义指的就是句子的多义现象。同一个词不止有一个意思叫多义词,那么一个句子不止一个意思的叫多义句。”也有人认为歧义和多义有区别但也没有严格的定义。如:吕叔湘(1984)认为多义成分是产生歧义的原因之一。王维成(1988)指出多义是从静态的角度去看的。对一个存在于词典中的多义是不会发生理解上的分歧,而歧义是在动态的理解上发上了分歧,短语和孤立句从动态理解的角度看是歧义,从静态的角度看是多义,语境句是完全动态的,只有歧义而没有多义。邵敬敏(2005)指出多义指的是某种语言结构可能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而歧义则指某种语言现象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人们实际上对它有不止一种的解释。目前对多义和歧义的区分是把多义指词的多义现象,把歧义指语法结构上的多义现象。另外,有部分研究者着眼于分析歧义的定义和相关概念的区别,如:姜树(1991)指出如果把多义短语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多义性只显示出其中的一个单义,是多义,要是把多义短语放在一定语言环境里,而多义性依然存在,表义上出现多种可能,这就是所谓的歧义。

歧义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从语体角度进行分类可分为:口语歧义和书面语歧义,按照语言系统的构成要素可分为:语音歧义、语法歧义和词汇歧义。此外许多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给歧义进行了分类,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赵元任(1959)、朱德熙(1980)、欧阳寿荪(1983)、黄国营(1985)、石安石(1987)、颜迈(1991)、侯咏梅(1992)、柳广民(1994)、邢凯(1997)、戴莉(1999)等。

赵元任(1959)从不同的角度对歧义进行详细的分类,根据是否有一定的语境把歧义分为词汇歧义和语篇歧义;根据交际双方的不同意图把歧义分为有意歧义和无意歧义;根据一个语言形式的几个可能的意义的相对几率把歧义分为程度高的歧义和程度低的歧义;根据是否跨越不同的语言把歧义分为语内歧义和语外歧义;根据不同歧义的语言内部因素把歧义分为汉字造成的歧义、同音造成的歧义、直接成分造成的歧义等。吕叔湘、朱德熙(1979)注意到汉语歧义现象,认为歧义是一种表达上的毛病,应该避免。书中举了五种歧义现象:(1)两种解释一正一误;(2)两种解释都可能;(3)附加成分不同而引起的歧义;(4)两事混杂;(5)把读者引入歧途。由于当时只是从应用的角度对歧义现象作解释,未作深入分析。石安石(1988)根据歧义产生的语言系统内的根源把歧义分为词汇歧义和词组歧义。柳广民(1994)歧义可以分为:词汇歧义、语法歧义与语用歧义。邢凯(1997)分为词汇歧义、语法歧义和语境歧义。邵敬敏(2005)首先把歧义分为口头歧义和书面歧义,然后再根据组合歧义又分为语法组合歧义和语义组合歧义。

对研究歧义的类型虽然多,但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划分出的各种种类还有着不足之处,如:书面语和口语的界限问题;许多口语到了书面语歧义仍然存在,如:“她借我一支笔”无论是在书面语或口语中仍然有歧义等,研究还待于进一步的探索。

2.歧义的格式

朱德熙(1978)研究了几类句法格式生成歧义实例的句法、语义条件、并指出这些格式有歧义是说其有产生歧义的可能性,并非说按照这些格式造出来的句子都有歧义。李峰(1994)提出“假歧义”概念,并归纳出35种假性歧义格式。黄国营(1985)对歧义格式进行了详细的归纳,他把歧义的情况分为四大类:(1)句法组合层次歧义(2)句法组合关系歧义(3)语义组合层次歧义(4)语义组合关系歧义,文中归纳出100多种歧义格式,较为典型的歧义格式概括起来如下:

(1)NP+的+V(张亚军,1996)。如:“母亲的回忆。”

(2)N1+的+N2(李凤村,1986;肖国平,1996;章天明,2000;徐阳春、钱书新,2004;宣恒大,2005)。如:“鲁迅的书。”

(3)在+NP+V+N(朱德熙,1980;邵敬敏,1982;欧阳寿荪,1983)。如:“在火车上贴标语。”

(4)NP1+连+NP2+都/也+VP(熊赛男,2007)。如:“他连我也不认识。”

(5)VP+NP_1+的+NP_2(徐中华,1979;欧阳寿荪,1983;冯志伟,1996)。如:“热爱人民的总理。”

(6)是……的(赵元任,1959;张宝林,1994)。如:“他是昨天来的。”

(7)VP+的+是+NP(朱德熙,1978;欧阳寿荪,1983;杨华梅,2007)。如:“反对的是少数人。”

(8)V+的+N(陈淑梅王超,2001)。如:“给的人。”

(9)N_1+在+NPL+V+N_2(税昌锡,2005;李燕,2009)。如:“他在黑板上写字。”

(10)N1+V得+N2+Vp(肖奚强张亚军,1990)。如:“那小孩子追的我直喘气。”

(11)人称代词+指人名词(杨敬宇,1998)。如:“他经理。”

(12)N1+N2(蔡国妹,2005;冯志伟,2005;宣恒大,2005)。如:“学校工厂。”

(13)NP1有NP2很AP(赵春利邵敬敏,2007)。如:“老张有一个女儿很骄傲。”

(14)N1+让+N2+V得+R(周文华,2007)。如:“我让他感动得流眼泪。”

(15)片面+V+O(姚振武,1985)。如:“片面看待毛泽东。”

以上可以看出,这些代表性的歧义格式具有潜在歧义的抽象,对单个歧义格式的研究模式基本上是从结构形式入手,上述大都属于归纳分析。但施春宏(2000)指出归纳分析不能很好的揭示歧义格式之间的内在联系,缺乏综合性和系统性,不易发现未曾遇到的歧义格式,缺乏预见性和广泛性,他认为研究歧义格式应重视演绎分析。

3.歧义的分化

范晓、张豫峰(2003)对歧义的分化指出句法平面歧义的分化和语义平面歧义的分化。根据句法平面的分化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成分分析法和词的句法功能定类法等来分化。语义平面歧义的分化可通过变换分析来分化歧义、通过语义特征分析来分化、通过语义指向分析来分化、还可以通过附加词语的办法来分化等。朱德熙(1979)文中提出了分化歧义的四个方法:组成成分的词类;层次构造;显性语法关系;隐性语法关系。后来歧义研究得比较深入,研究者在传统的结构层次分析的基础上,又引进了一些新的理论,主要有:语义指向分析;词的次范畴小类和语义特征分析;预设和焦点;隐含;蕴含等。朱德熙(1962)用直接成分分析法分化了歧义实例“咬死了猎人的狗”,用变换分析分化了“屋里摆着酒席”。朱德熙(1978)对“的”字的判断句的歧义问题进行了详细考察,并提出了“歧义指数”概念。邵敬敏(1982)在朱德熙的文章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在+Np+V+N”等歧义句式的语法意义,并在其“A1、A2”句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歧义句式“A3”。

4.歧义产生的原因

吴新华(1984)提出汉语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只能靠词序和虚词来表示句法关系与词形变化表达的语言相比,汉语的歧义现象是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盛爱平(1991)根据语义的角度造成歧义的原因分为:词汇意义、语法意义、逻辑意义、语境意义、社会意义。曹永金(1986)从词性不同、成分不同、层次不同、语义不同、语音形式不同五个方面分析了产生句法结构歧义的原因。杨晓敏(2007)探讨施受关系不明的歧义成因,指出名词性成分的双重语义特征和二价动词对比有成分的需要是造成这类歧义的关键因素。

还有很多学者对歧义成因作出了解释,主要有邵敬敏(1987)、王建华(1987)、石安石(1988)、颜迈(1991)、侯咏梅(1992)等人,可概括如下:

(1)语音,如:轻声(“我想起来了”里的“起来“qǐlái还是qǐlai);声调(“好说话”里的“好“是读hǎo呢还是读hào);重音(“十岁就一米三”重音在前/在后);停顿(“我讲不好”是在我后停顿呢还是在讲后停顿);同音(“qīzhōn”是“期中”还是“期终”)。

(2)语法制约,如:“烤白薯”是有歧义的,在“吃烤白薯”里的“烤白薯”是定中关系,而“去烤白薯”里的“烤白薯”是动宾关系。

(3)多义词,如:“他走了。”

(4)结构层次,如:“我们三个人一组。”

(5)结构关系,如:“进口彩电。”

(6)语义关系,如:“开刀的是她父亲。”

(7)语义指向,如:“这些花他们都喜欢。”

5.消除歧义的方法

研究歧义的目的是找出歧义的根源从而消除歧义,使交际时没有障碍。在研究歧义时怎样消除歧义是研究者要着重研究的一个课题之一,消除歧义的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朱德熙(1980)指出按照某一多义句式造出来的句子不一定都有歧义,有的句子因为词义上的相互制约消除了句子本身具有产生歧义的可能性。冯志伟(1996)提出“潜在歧义论”的观点,认为所有的歧义格式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实例化为非歧义结构,他还指出这一理论能更好的解决歧义问题。施春宏(2000)采用演绎方法分析歧义,主张建立歧义关系的演绎模型。邵敬敏(2005)指出消除歧义的手段主要有四个方面:(1)语音制约(2)语法制约(3)语义制约(4)语境制约。

在研究歧义文献中对歧义的消歧的研究者主要有:朱德熙(1980)、吴新华(1984)、吕叔湘(1984)、邵敬敏(1991)、颜迈(1991)、邢凯(1997)等。我们对各家消除歧义的方法概括如下:

(1)语义制约,如:“他欠你的钱”有歧义,不过在(a)他欠你的钱(我来还)和(b)他欠你的钱(不像话)中(a)里只能理解为他欠你的/钱,而(b)中,只能理解为“他/欠你的钱”。

(2)语境制约,在特定的语言环境可以排除歧义,如:在宴会上指着一盘鸡肉说“鸡不吃了”。

(3)添加或更换具体词语,如:“两个中学的老师”,可换为“两所中学的老师”或“两位中学的老师”。

(4)变换语法格式或句式,如:“山上架着炮”,可换为“山上正在架着炮”或“炮架在山上”。

(5)变换次序和结构,如:“下午我们小组讨论”可改写为“我们下午小组讨论”或“我们小组下午讨论”。

(6)把多义词变为单义词,如:“那本书是黄色的”变为“那本书是情色的”。

(7)上下文,如:“张三借李四一本书”变为“张三借李四一本书,李四还没还他”。

(8)增加标点符号,如:“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或“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等。

歧义现象纷繁复杂,在日常生活中很难感觉到歧义,这与语境的制约有一定的因素,不过形成歧义往往还是需要条件的。研究歧义对于汉语教学特别是对外汉语教学,对于人们言语交际中准确表情达意,避免误解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范 晓 张豫峰 2003《语法理论纲要》,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黄国营 1985现代汉语的歧义短语,《语言研究》第1期

李 荣 1952《北京口语语法》,北京:开明书店

吕叔湘 朱德熙 1979《语法修辞讲话》,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4歧义类例,《中国语文》第5期

邵敬敏 1991歧义分化方法探讨,《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施春宏 2000歧义现象的演绎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朱德熙 1962句法结构,载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载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