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实践与理论研究现状述评

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实践与理论研究现状述评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实践与理论研究现状述评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历史轨迹基本上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重叠,事实上,真正意义上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是随着政府信息化工程的建设而逐步推进的。蒋永福在《国际社会关于公共信息开放获取的行动与认识》一文中论述了国际社会对政府信息、图书馆信息资源以及科技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获取的态度与措施。阎慧在《电子政务》杂志上撰文对国外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进展作了简要介绍。
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实践与理论研究现状述评_公共信息资源的多元化管理

(三)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实践与理论研究现状述评

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历史轨迹基本上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重叠,事实上,真正意义上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是随着政府信息化工程的建设而逐步推进的。1984年,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成立信息管理办公室,负责推动国务院有关部委的信息系统建设。1986年,批准成立国家经济信息系统领导小组和国家信息中心,负责国家经济信息系统的规划建设。1993年,国务院成立了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开始实施金桥、金关、金卡、金税等信息化重大工程。90年代末期,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政府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截至2007年1月,以gov.cn为结尾注册的域名总数达到28 575个,占“cn”域名数的比例为1.6%,各级政府网站平均拥有率已达85.6%,绝大多数地级市都在网上设立了办事窗口,甚至一些乡镇一级政府也建有网站。

即便如此,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仍然十分低下,公共信息服务的基础性资源开发不足,信息资源的拥有者和需求者之间在信息的拥有和获取渠道等方面严重不对称,“信息孤岛”现象突出,公共信息资源因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难以共享。同时,公共数据资源是电子政务系统的“血液”,由于人员和制度的欠缺,政府网站内容贫乏,原始信息多,深加工少,公共信息资源的增值开发薄弱,公众对政府网站的认可度远未达到预期水平。在体制上,不仅政府系统内部各自为政导致公共信息资源开发管理的多头建设,造成人员、资金等的浪费;而且政府对公共信息资源的独家占有,也抑制了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建设的积极性。

理论研究始终与实践步伐紧密结合,笔者就“公共信息资源”这一主题,先后对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以及重庆维普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经网等数据库进行了检索,查询并阅读了有关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公共信息服务、电子政务、政府网站建设、政务信息公开等论文400余篇,发现无论是从概念界定、管理框架的探讨还是具体的管理实践运作流程的分析,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这个选题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对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公共信息管理流程与技术的关注较多,但涉及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综合研究的文献并不多,有一定指导和借鉴意义的文献如下:

张欣毅在《触摸那只无形的巨手——基于公共信息资源及其认知机制的认识论》一文中提出广义的公共信息资源“是在相对时空意义的公共的基本社会性文化利益、文化权利、文化义务认定基础上,旨在提供公共文本利用(认知)的社会信息资源集合及其相关社会机制”。认为社会信息资源的公共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人们的认知机制和机构范式。蒋永福、牛红亮等分别撰文对公共信息资源的概念、属性、范围及政府指责等进行了探讨。

蒋永福在《国际社会关于公共信息开放获取的行动与认识》一文中论述了国际社会对政府信息、图书馆信息资源以及科技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获取的态度与措施。王振新等探讨了社会信息流通方式对政府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影响。阎慧在《电子政务》杂志上撰文对国外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进展作了简要介绍。

周毅比较了传统政府公共信息服务与电子政府公共信息服务的差别,提出了包含商业化模式在内的电子政府公共信息服务基本框架。胡小明《政府信息资源的市场化服务》一文探讨了以市场手段开发利用政府信息资源的理由及优势。蒋永福《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概念、配置效率及政府规制》一文在分析公共信息资源外部性共享性特征基础上着重探索了适度政府配置的内容,指出在实行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市场化社会化策略的同时,还要防止公共信息资源的滥用。而《每周电脑报》上发表的《政府信息再利用缺乏商业模式》一文中认为在政府信息开发利用的产业链中,政府的优势在于做好数据搜集段的工作,确保数据的可靠、稳定,而数据信息的增值利用和开发则交由信息企业、中介机构来完成。

樊振佳的文章《政府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中的角色定位》明确政府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中应坚持公共性、绩效性、竞争性等原则,承担资源建设者、维护者、提供者、管理主体协调者等主要角色。朱正萱、祝松林在《提供公共信息服务:政府的主要职能》,朱正萱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政府的重要职责——组织公共信息物品的供给》以及杨红梅在《图书馆应成为社会公共信息中心》等文章中分别从政府、图书馆等不同角度探讨了公共信息的概念,开始区分政府信息资源与其的关系,当然,也有大量的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论文,注重从法学角度挖掘公共信息资源的性质特征,相比较而言,有关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模式与管理体制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纵观国内外的情况,有关公共信息资源及其管理模式的研究还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一方面,已有文章开始涉足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从概念探讨、属性分析、法规制度到不同运作模式的比较,内容较为丰富。另一方面,尽管人们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社会化实践中已经迈出了尝试性的步伐,但关于公共信息资源的研究大多还停留在发现问题的阶段,诸如政府对公共信息资源供给的独占性问题、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机制问题等;而且往往零散分布在单个领域或局部研究之中,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明显缺乏。尽管如此,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人们逐渐认识到单纯以政府垄断的方式管理公共信息资源必然会造成政府机构的臃肿与赤字,同时也难以满足多样化的社会信息需求。因而,多元参与的管理体制对于加快信息资源开发建设步伐、促进公共信息资源在全社会的共享、提高社会信息化能力有着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