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二语英语空论元不对称习失研究综述

二语英语空论元不对称习失研究综述

时间:2022-04-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语英语空论元不对称习失研究综述[1]常 辉摘要:空论元一直是基于生成语法理论的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内容,包括空主语和空宾语。空论元的参数差异为探讨母语迁移和普遍语法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较好的研究内容。

二语英语空论元不对称习失研究综述[1]

常 辉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240)

摘要:空论元一直是基于生成语法理论的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内容,包括空主语和空宾语。英语空主语比空宾语更容易习失,是二语习得的一个普遍现象。本文首先对空论元理论进行了梳理并对空论元进行了跨语言比较,然后回顾和评析了目前二语英语空论元习失中对这种不对称现象的研究,并从母语迁移、目标语输入、普遍语法三个角度对英语空主语和空宾语习失的不对称现象做出了解释,最后指出该领域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还可以开展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空主语;空宾语;习失;不对称

A Review of the Studies of the Asymmetric Unlearning of English Null Subjects and Null Object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hang Hu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0)

Abstract:Null arguments,namely null subjects and null objects,have been one of the foci for the generative approach to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One striking phenomenon about null arguments in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is that null subjects are easier to be unlearned than null objects.This article firstly summarizes the theories about null subjects and null objects and compares their crosslinguistic differences.Then,the previous studies of the asymmetric unlearning of null subjects and null objects in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are reviewed and analyzed.Explanations of the asymmetry are offer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language transfer,target inputs and Universal Grammar.Finally,the problems with the current studies and the futur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are pointed out.

Keywords:null subjects;null objects;unlearning;asymmetry

1.引言

空论元(null argument)一直是基于生成语法理论的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内容,它指的是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因为某些原因没有语音表现形式,只有语法作用和语义内容。比如,在“张三说昨天没喝醉”的内嵌句“昨天没喝醉”中,与主句主语“张三”同指的主语“他”没有显性的语音表现形式,从而出现了空主语(null subject)。又如,在“张三昨天应该写作业,但他没写”的第二个分句“但他没写”中,与前面宾语“作业”同指的宾语“它”没有显性的语音表现形式,从而出现了空宾语(null object)。在二语习得研究中,关于空论元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二语习得者对空主语的习得或习失(unlearning)往往会比空宾语更快、更容易。为何二语习得中会出现这种不对称现象呢?这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另外,世界上的语言在空论元上存在参数差异,有的既允许空主语又允许空宾语,如汉语、日语和韩语;有的既不允许空主语,也不允许空宾语,如英语和法语;还有的只允许空主语,不允许空宾语,如西班牙语。空论元的参数差异为探讨母语迁移和普遍语法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较好的研究内容。本文将在比较空论元跨语言差异的基础上,回顾和评析以往有关二语英语中空主语和空宾语不对称习失的研究,并试图从母语迁移、目标语输入和普遍语法三个角度对这种不对称现象做出更全面的解释,最后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个领域将来还可以开展的研究。

2.空主语和空宾语跨语言差异

2.1 空主语

很多生成语法学家(如Chomsky,1981;Huang,1984;Jaeggli & Safir,1989;Zushi,2003;Biberauer et al.,2010)都对空主语做过研究,尽管他们的提法和一些技术细节存在差异,但他们都同意一些语言除了祈使句中以外,在正式文体中不允许空主语,如英语、法语和德语,这些语言还存在虚主语(expletive),如英语的there和it,法语中的il或者德语中的es,它们没有实际意义,只起到主语的语法功能。而另一些语言允许空主语,如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汉语、日语和韩语。但它们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空主语可以通过句法形态得到恢复的语言,如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另一种是空主语可以通过语篇得到恢复的语言,如汉语、日语和韩语。而且,允许空主语的语言没有虚主语,与不允许空主语的语言中虚主语相对应的句法成分是空主语。

下面通过一些有关空主语的例子来看空主语的具体跨语言差异,例子按英语、西班牙语和汉语的顺序排列,如(1)所示:

(1)a.There are many things to do.

    Hay mucho que hacer.

    有许多事情要做。

   b.It rains.

    LLueve.

    下雨了。

   c.It seems good.

    Parece bien.

    看起来不错。

   d.I hope that I can come tomorrow.

    Espero ponder venir ma1ana.

    我希望明天能来。

   e.If he does not eat well,the boy will not have good health.

    Si no come,el ni1o no va a tener buena salud.

    如果不好好吃饭,这个孩子就不会有个好身体。

(1a~c)显示,与英语虚主语对应的西班牙语和汉语成分是空主语。(1d)说明西班牙语句子的主语可以在主句和内嵌句中同时省略,出现空主语,而通过屈折变化来表示人称,英语主句和内嵌句的主语则都不能省略,汉语与西班牙语和英语都不同,其主句主语只有通过前面的语篇可以恢复时才可以省略,内嵌句中的主语如果与主句主语同指,则可以省略,如果与主句主语不同指,则不能省略。(1e)说明,西班牙语和汉语在条件句中都可以省略与主句主语同指的主语,而英语不能。

2.2 空宾语

相对于空主语而言,研究空宾语的生成语法学家很少,主要就是Huang(1984)和Yuan(1997)。他们分别提出“零话题参数”(Zero Topic Parameter)和“话题脱落参数”(Topic Drop Parameter)来解释语言间的空宾语差异。取正值的语言允许空宾语,如汉语和日语,取负值的语言不允许空宾语,如英语、西班牙语。他们认为,汉语是以语篇为中心的语言,含有“名词性短语话题删除规则”(Topic NP Deletion Rule),能够将从前面句子中得到恢复的话题删除,从而产生“话题链”[2](Topic Chain,Huang,1984:549)。只要话题能在话题链内得到恢复,它就可以脱落,从而出现空宾语。其实,零话题参数或话题脱落参数不仅能够解释英、汉、西班牙语在空宾语上的差异,同时也能够解释它们在空主语上的一部分差异,因为汉语除了(1a~e)发生在句子层面上的空主语外,还有一些空主语是发生在语篇层面,后面的空主语可以通过前面的语篇得到恢复。

2.3 小结

根据是否允许空论元,语言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既允许空主语又允许空宾语的汉语类语言,二是既不允许空主语又不允许空宾语的英语类语言,三是只允许空主语不允许空宾语的西班牙语类语言。虽然汉语类和西班牙语类语言都允许空主语,但二者的区别在于西班牙语类语言屈折形态丰富,省略的主语可以通过屈折形态恢复,而汉语类语言是以语篇为中心的语言,脱落的话题可以在“话题链”中得到恢复。

3.二语英语空论元的习失研究

本节回顾和评析以往有关二语英语中空主语和空宾语不对称习失的研究。Zobl(1994)应该是进行了这方面最早的研究。他在通过判断任务考察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英语中的语言迁移问题时发现,中国学习者对英语空主语和空宾语的习失存在不对称现象,他们对含有空主语英语句子的拒绝率为75%,但对含有空宾语英语句子的拒绝率只有43.8%,而母语为非汉语的英语二语习得者对含有空主语英语句子的拒绝率为90%,对含有空宾语英语句子的拒绝率为80%。Zobl得出结论,中国学习者对含有空主语和空宾语的不正确英语句子的判断存在较大差异,而母语为非汉语的学习者对含有空主语和空宾语的不正确英语句子的判断相差不大,并认为这种差异是母语造成的。然而,Zobl没有对数据做统计分析,我们不知道中国英语者对空主语和空宾语的判断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他也没有对这种不对称现象做出解释。而且,母语为非汉语的英语学习者的母语既有允许空主语和空宾语的日语,也有既不允许空主语也不允许空宾语的法语,因此,他对母语类型的分类也存在问题。

Yuan(1997)最早专门探讨了中国学习者习失英语空主语和空宾语的不对称现象。他通过句子可接受度判断任务,考察了不同水平的159名中国英语学习者,发现被试很容易认出含有空主语的不正确的英语句子,不管空主语指代的是人称代词还是虚主语,也不管空主语在主句还是内嵌句中,除了低水平被试的判断与英语母语使用者控制组有显著差异外,其他水平被试的判断与控制组都没有显著差异。相反,被试却很难发现含有空宾语的不正确英语句子,不管空宾语在主句还是内嵌句中,也不管空宾语指的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事物,不同水平被试的判断与控制组均存在显著差异。他还对中国学习者习失英语空主语和空宾语的这种不对称表现做出了解释,认为虽然汉语空主语和空宾语都迁移到了他们的目标语英语中,但英语动词上的时态和一致屈折形态、助动词do和系动词be等触发证据使得他们较快地设定了英语功能语类T和Agr上的特征,从而使他们意识到英语不允许空主语。而在他们的语言输入中缺乏习失汉语话题脱落的正面证据,使得他们的英语继续错误地允许空宾语。也就是说,Yuan把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习失英语空主语和空宾语上的不对称表现归于目标语输入中是否含有正面证据。

该研究对英汉语的空主语和空宾语理论都有所发展,尤其为研究汉语空宾语提供了较有价值的理论分析。另外,该研究较全面地考察了中国学习者对英语空主语和空宾语的习失情况,不仅选择了多个水平的被试,还首次考察了空主语的位置对英语空主语习失的影响,空宾语的位置与性质对英语空宾语习失的影响,并对中国学习者习失英语空主语和空宾语的不对称现象做出了解释。然而,该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该研究的测试材料只对宾语进行了有生命和无生命的区分,而没有对主语进行有生命和无生命的区分,作者没有对此交代原因。二是该研究没有注意到虚主语在习失英语空主语中的重要作用,杨小璐(2001)就发现虚主语there和it是中国学习者重新设置英语空主语参数的重要触发性材料。三是该研究对中国学习者习失英语空主语和空宾语的不对称现象的解释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目标语输入中的英语句子应该很少出现空宾语,习失空宾语的正面证据应该不会缺乏,因此,将中国学习者习失英语空主语和空宾语的不对称现象归为目标语输入中正面证据的丰富与匮乏值得商榷。

Kong(2001)通过语篇判断改错任务,从句法和语篇视角考察了11名高级英语水平的成人中国学习者习失英语空主语和空宾语的不对称现象,并有3名英语母语使用者为控制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和控制组在改正含有空主语的不合语法主句时的正确率分别为75%和85%,二者差异不大,而在改正含有空主语的不合语法内嵌句时的正确率分别为44%和63%,二者差异较大;另外,实验组和控制组在改正含有空宾语的不合语法主句时的正确率分别为48%和58%,在改正含有空宾语的不合语法内嵌句时的正确率分别为51%和67%。作者由此认为,成人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习失英语内嵌句中的空主语比主句中的空主语以及主句和内嵌句中的空宾语都难。从结果看,该研究被试在习失空主语时存在主句和内嵌句的不对称现象,而在习失空宾语时没有出现不对称现象;习失主句中的空主语与空宾语存在不对称现象,但内嵌句中的空主语和空宾语的习失难度相差无几。另外,不仅实验组对含有空宾语的句子和含有空主语的内嵌句的判断改错较差,就连控制组也比较差,从数据上很难看出被试是否能够习失英语空主语和空宾语。Kong还发现,实验组在改正应该使用虚主语但使用了空主语的不合语法主句和内嵌句时的正确率分别只有64%和36%,而控制组的正确率均为100%。这一方面说明被试还没有很好地习得英语的虚主语,母语迁移依然存在,另一方面说明被试在虚主语的习得上也存在主句和内嵌句的不对称现象。

该研究结果与Yuan(1997)不同的是,被试对含有空主语的不合语法主句的判断比内嵌句更加准确,不管空主语指代的是人称代词还是虚主语。Kong认为,主语的句法凸显位置使得中国英语学习者较快地习得了英语句子的主语。另外,Kong也不支持Yuan所提出的“英语中主谓一致促使中国学生习失空主语”的观点。他认为,如果该假设成立,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主句主语和内嵌句主语上的表现就不应该有差异,因为他们对主谓一致的使用并没有在主句和内嵌句中表现出显著差异。Kong的解释是,中国英语学习者迁移了汉语的话题参数,把英语中的主句主语当成汉语中的话题,认为其必须显性标注,所以更易习失主句空主语。

然而,该研究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被试和控制组人数都太少,而且没有对数据做统计分析,在这种情况下只靠正确率得出的结论往往是不可靠的。二是在本研究中某些判断任务中控制组的表现比被试还要差,测试工具的效度令人怀疑。三是作者没有对被试空宾语的表现进行讨论分析,而且与前人研究“空宾语的习失比空主语更难”的结论也不一致。

Park(2004)的被试是6名4到9岁母语为韩语的儿童英语学习者。他在被试到达美国九个月后对他们进行了三年的录音,每月录音一次,每次60到90分钟不等。通过分析录音语料发现,这些被试从一开始就很少使用空主语,但他们使用的空宾语较多,而且空宾语的使用率并不随他们在美国居住时间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ark在最简方案框架内对被试英语中的这种不对称现象做出了解释,认为韩语和英语决定空主语的一致特征都是不可解释的,无需进行参数重设,英语中有关空主语的正面证据很快就能使韩国英语学习者意识到英语不允许空主语。他认为,英语具有强题元特征,不允许空宾语,而韩语具有弱题元特征,允许空宾语,而且韩语中的空宾语可以是句法层面的,也可以是语篇层面的,当宾语是语篇中的话题时,在韩语中可以脱落而出现空宾语,但英语必须使用显性代词。母语为韩语的英语学习者不仅要重新设定英语的强题元特征,进行参数重设,还要习失语篇层面的空宾语,因此,对空宾语的习失需要更长的时间。

Kong(2005)以75名成人中国英语学习者为被试,10名英语本族语使用者为控制组,采用错误识别、填空、复述和阅读与讨论四种研究任务,考察了中国学习者习失英语空主语和空宾语的不对称现象,并验证Yuan(1997)提出的“主谓一致特征触发了中国学生对英语空主语的习失,正面证据的缺乏导致他们对英语空宾语的习失较为困难”。结果显示,与含有空宾语的主句和含有空主语的内嵌句相比,被试更容易发现含有空主语的错误主句;与含有空虚主语的内嵌句相比,被试更容易发现含有空虚主语的错误主句;与含有空主语的wh内嵌句相比,被试更容易发现含有空主语的错误wh主句;与含有空宾语的内嵌句相比,被试更容易发现含有空宾语的错误主句。也就是说,被试在主句和内嵌句以及主语和宾语两个方面都表现出了空主语和空宾语的不对称性。而且,此研究还发现空论元的位置(主句还是内嵌句中)和所在句子类型(wh句子还是话题句)对英语空主语和空宾语的习失和使用都产生了显著影响。以与Kong(2001)同样的原因,他不支持“主谓一致特征触发中国英语学习者习失英语空主语”的观点。鉴于被试对内嵌句中空所指主语、内嵌话题句中空主语以及附加语从句(adjunct clauses)中空主语和空宾语的习失还比较差,Kong认为中国英语学习者很难建立与英语母语使用者相同的句法表征,也很难完成空主语和空宾语参数的重新设置,并认为中国学习者英语句首的名词性成分实际上是显性话题加空主语的结构。在此基础上,他支持成人二语习得者不能够重设参数的“普遍语法部分可及观”(Tsimpli & Roussou,1991;Hawkins & Chan,1997)。然而,该研究的被试年龄介于15和35岁之间,学习英文的年限介于5到13年,作者没有交代被试开始学习英语的年龄,因此并不能保证被试开始学习英语时已经过了关键期,这使得该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受到一定的影响。另外,将中国学习者英语句首的名词性成分视为显性话题加空主语的结构也有待进一步证实。

Kong(2007)以6名中国英语学习者(5名高级水平,1名中级水平)为被试,采用阅读改错任务,再次探讨了二语中空主语和空宾语的不对称现象。结果显示,被试能够很容易认出并改正主句中含有空所指主语和空虚主语的错误英语句子,平均准确率均为83%,他们改正主谓一致错误的准确率为70%;而被试改正内嵌句中含有空所指主语和空虚主语错误英语句子的平均准确率分别只有52%和50%,他们改正主句和内嵌句中含有空宾语错误英语句子的准确率仅为33%和34%。作者由此认为,中国学习者英语中不仅出现了空主语和空宾语的不对称现象,空主语还出现了主句和内嵌句不对称现象。与Kong(2001,2005)一样,作者不支持“主谓一致特征触发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空主语的习失”的观点,与Kong(2005)一样,认为中国学习者英语句首的名词性成分实际上是显性话题加空主语的结构,支持“普遍语法部分可及观”。然而,该研究存在与Kong(2001)及Kong(2005)同样的问题,被试太少,准确率的可信度较差,没有对结果做统计分析,不能保证被试开始学习英语时已经过了关键期,将中国学习者英语句首的名词性成分视为显性话题加空主语的结构等。

王月华、于善志(2012)通过句子判断和改错任务,考察了108名不同水平的中国学习者对英语空主语和空宾语的习失情况。被试分为初、中、高三个水平组,分别是初一、高二和英语专业研究生一年级学生。要求被试判断含有空所指主语、空虚主语、空宾语的英语主句和内嵌句是否合乎语法,并对不合语法的句子进行改正。他们发现,相对于空宾语而言,中国学习者对空主语的判断更加准确,在空主语和空宾语的习失上表现出不对称性,但随着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他们对含有空主语和空宾语英语句子的判断越来越准确,高级水平的英语学习者既能习失空主语,也能习失空宾语。他们从句法和语篇视角对这种不对称现象进行了解释,认为无论从句法还是语篇视角来看,除了与前面语篇有共指关系的空话题之外,句子的主语都会显性地出现在句首或动词之前,有助于中国学习者对英语空主语的习失;空宾语的习失涉及语篇中话题的脱落,是句法与语篇两个层面的接口知识,根据“接口假说”(Interface Hypothesis,Sorace & Filiaci,2006;Sorace,2011),二语中的纯句法知识较容易习得,而句法与其他语言层面接口知识的习得较为困难,因而空宾语的习失比空主语更加困难。

另外,他们还发现,与英语内嵌句中的空主语和空宾语相比,中国学习者对主句空主语和空宾语的判断更加准确。也就是说,中国学习者对英语空主语和空宾语的习失在主句和内嵌句上也存在不对称现象。他们对此的解释是,内嵌句的句法层级结构相对主句而言较低,在句法、语义和语篇上均处于从属地位,相对于主句来说,学习者未能给予内嵌句足够的关注。最后,该研究还发现,与英语空所指主语相比,中国学习者更容易习失空虚主语。他们也用“接口假说”来解释这一现象。由于英语虚主语没有语义指称,只有句法功能,只涉及句法层面,而空所指主语涉及句法和语篇的接口知识,对它们的习得则更加困难。

该研究较全面地考察了中国学生习失英语空主语和空宾语的不对称现象,并对各种不对称现象做出了理论解释,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国学生对英语空主语和空宾语的习失情况。

常辉、郭阳(2014)通过考察“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中中国学习者对英语空主语和空宾语的使用情况,探讨他们对英语空论元的习失。他们发现,中国学习者能够成功习失英语空论元,但没有出现空主语和空宾语习失的不对称现象,论元位置和性质都不显著影响他们对英语空论元的习失,写作水平也不显著影响他们对空宾语的习失,但显著影响他们对空主语的习失,他们使用的空主语主要指代有生命实体,可以句内或句外指代,而使用的空宾语只指代句外的无生命实体。该研究结果与以往基于理解型测试工具和口语产出性语料的研究结果都有所不同。

4.评论

目前,二语习得者不对称习失英语空主语和空宾语是一个普遍发现,主要表现为空主语的习失比空宾语更容易,但这种发现大多基于理解型测试工具。至于空主语和空宾语的习失是否存在主句和内嵌句以及有生性和无生性的不对称现象,目前还存在争议。

另外,目前对影响空主语和空宾语习失因素的探讨还不很充分,而且结论也不统一。不少研究关注了空主语和空宾语的位置(在主句还是内嵌句中),Kong(2001,2005,2007)和王月华、于善志(2012)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空论元在主句和内嵌句上的不对称习失,但Yuan(1997)和常辉、郭阳(2014)却没有发现这种不对称现象。另外,空论元不仅可以用于主句和内嵌句,还可以用于从属句,这一点还从未有过研究。还有一些研究考察了主语和宾语的性质(有生性还是无生性)以及主语的类型(所指主语还是虚主语),但只有Kong(2005,2007)考察了主语所在的句子类型(在wh从句、话题句中还是附加语从句中)。

再者,目前的研究对二语习得者不对称习失英语空论元的解释还有待完善。Yuan(1997)从目标语输入、Kong(2001)从论元位置、Park(2004)从参数重设以及王月华、于善志(2012)从论元位置和知识接口,分别对二语英语中空主语和空宾语的不对称现象做出了解释。其实,二语习得者的表现大都不是一个因素决定的,目标语的发展是由母语、目标语输入、普遍语法和要习得的语言项自身的特性共同决定的,常辉、郭阳(2014)就从这几个角度对中国英语学习者不对称习失空主语和空宾语做出了解释,我们可以将他们的解释扩大到母语允许空论元的学习者习得不允许空论元的英语。由于母语允许空论元,而且母语中空主语的比例远大于空宾语,此时二语英语学习者理应对空主语的习失更难,但事实是他们对英语空主语的习失比空宾语更容易。这是因为英语输入中存在虚主语,这使得二语英语学习者意识到英语必须使用显性主语。普遍语法的可及和目标语中的虚主语使得二语英语学习者很快重新设置了空主语参数,从而完成了对英语空主语的习失。相反,英语输入中缺乏像虚主语一样的虚宾语,使得母语迁移一直发挥作用,二语英语学习者持续使用空宾语,直到高级阶段才能完成话题脱落参数的重设。另外,英语主语一般置于句首,其凸显位置也使得二语英语学习者在使用或处理英语句子时放在主语上的精力比宾语多,加上几乎所有英语句子都有主语,但大量的英语句子可以没有宾语,这些都促使英语空主语的习失比空宾语快。

最后,目前研究大多采用了判断类型的测试工具,但这种测试工具存在一些先天的缺陷,如只能考察到判断设计所涉及的语言知识,也就是说只能考察到被试的一部分知识,而且还可能是他们实际上不使用的知识。另外,测试题目容易出现非测试内容方面存在问题而导致考察不出被试对所测内容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二语习得者的语感往往不准确,他们在进行语法判断时可能会使用某些策略(Davies & Kaplan,1998),从而使二语习得者表现出变异性(variability)的倾向。因此,对二语英语中空主语和空宾语不对称习失的研究还需要大量采用其他类型的测试工具,尤其是产出性任务,因为语言习得者的理解和产出也存在不对称性(Hendriks & Koster,2010)。

5.结语

二语英语中空主语和空宾语习失的不对称现象已经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出现了一些专门探讨这种不对称现象的研究,但是目前研究数量还不是很多,研究方法也基本上都是判断类型的测试工具,研究结论也不太统一。另外,目前对于二语英语中为何会出现空主语和空宾语习失不对称现象的解释也各不相同,需要进一步挖掘。我们不仅需要全面考虑影响二语习得的不同因素,如母语、目标语输入等,还需要考虑主语和宾语的特性,如它们的位置差异引起的不同处理困难。最后,影响二语英语中空主语和空宾语不对称习失因素,也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其实,二语中的空论元研究不局限于以允许空论元的语言为母语习失目标语中的空论元,还可以研究以允许空论元的语言为母语习得目标语的空论元,或以不允许空论元的语言为母语习得或习失目标语的空论元,或以只允许空主语不允许空宾语的语言为母语习失或习得目标语的空论元,或以允许或不允许空论元的语言为母语习得或习失只允许空主语不允许空宾语的语言中的空论元。

参考文献

[1]Biberauer,T.,A.Holmberg,I.Roberts & M.Sheehan.2010.Parametric Variation:Null subjects in Minimalist Theor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Chomsky,N.1981.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M].Dordrecht:Foris.

[3]Davies,W.D.& T.I.Kaplan.1998.Native speaker vs.L2learner grammaticality judgments[J].Applied Linguistics 19:183-203.

[4]Hawkins,R.& C.Y.-H.Chan.1997.The partial availability of Universal Grammar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The‘failed functional features hypothesis’[J].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13:187-226.

[5]Hendriks,P & C.Koster.2010.Production/comprehension asymmetries in language acquisition[J].Lingua120:1887-1897.

[6]Huang,C.-T.J.1984.On the distribution and reference of empty pronouns[J].Linguistic Inquiry 15:531-574.

[7]Jaeggli,O.& K.Safir.1989.The null subject parameter and parametric theory[A].In O.Jaeggli & K.Safir(eds.).The Null Subject Parameter[C].Dordrecht:Kluwer.1-44.

[8]Kong,S.2001.L1Chinese speakers and asymmetry of null matrix and embedded subjects in their L2English[J].Essex Graduate Student Papers i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3:33-58.

[9]Kong,S.2005.The partial access of universal grammar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n investigation of English subjects by L1Chinese speakers[J].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 14:227-265.

[10]Kong,S.2007.The matrix-embedded subject asymmetry in L2English:apilot study[J].Intergrams 8:1-28.

[11]Park,H.2004.A minimalist approach to null subjects and object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20:1-32.

[12]Sorace,A.2011.Pinning down the concept of“interface”in bilingualism[J].Linguistic Approaches to Bilingualism1:1-33.

[13]Sorace,A & F.Filiaci.2006.Anaphora resolution in near-native speakers of Italian[J].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22:339-368.

[14]Tsao,F.F.1977.A functional study of topic in Chinese:the first step towards discourse analysis[D].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Los Angeles.

[15]Tsimpli,I.M.& A.Roussou.1991.Parameter-resetting in L2?[J]UCL Working Papers in Linguistics 3:149-170.

[16]Yuan,B.-P.1997.Asymmetry of null subjects and null objects in Chinese speakers’L2 English[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9:467-497.

[17]Zobl,H.1994.Prior linguistic knowledge and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learning procedure:Grammaticality judgments of unilingual and multilingual learners[A].In S.Gass & L.Selinker(eds.).Language Transfer in Language Learning[C].Amsterdam:John Benjamins.176-196.

[18]Zushi,M.2003.Null arguments:the case of Japanese and Romance[J].Lingua113:559-604.

[19]常辉,郭阳.2014.中国学生对英语空论元的习失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72-82.

[20]王月华,于善志.2012.中国学生英语句法中的零主语和零宾语研究[J].现代外语,(1):46-53.

[21]杨小璐.2001.中国学生英语习得中的触发性素材[J].外语教学与研究,(1):48-56.

【注释】

[1]常辉,男,安徽阜阳人,1978年生,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

[2]根据Tsao(1977),话题链是一个语篇单位,由包含某个话题的若干个句子组成,其中的每个句子都是一个独立的评论(comment)。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