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和谐校园视域下中外学生跨文化交往问题研究

和谐校园视域下中外学生跨文化交往问题研究

时间:2022-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考虑到问卷调查的局限性,本课题还采用访谈的形式深入了解中外学生在跨文化交往过程中出现的实际困难,访谈对象为目前在上海金融学院就读的中国学生和留学生。采访人数为中国学生10名,外国留学生8名。

国际交流学院中丹学院 方守江

高校和谐校园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作为知识形成、传播,文化积淀、发展和传承的主要社会场所,要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从校园文化入手。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大背景下,随着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来华留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使得大学成为各种文化、社会思潮传播的前沿阵地。大学校园文化的多样化也带来多样化的价值观,从而丰富了多元的校园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上海金融学院在校中外学生交往状况的调查,从中外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视角,分析了多元文化背景下校园文化的特色,探析学生在跨文化交往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影响中外学生交往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具体的措施建议。

一、我校中外学生跨文化交往现状调查

(一)调查访谈设计

本课题采用调查研究法中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形式。

首先通过自编调查问卷《中外学生跨文化交往情况调研问卷》,对中外学生跨文化交往状况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均为选择题,包括单选题、多选题,调查内容涉及三方面的内容,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中外学生跨文化交往状态”和“中外学生交往动机及障碍”。其中涉及学生的“生源信息”“住宿情况”“生活环境”“交往状况”“交往方式”“闲暇时间安排”“交往需求”“人际关系”等方面。问卷版本分为中国学生和外国学生两版,内容既有相似性,又根据中外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而略有差异。在本校中国学生和外国学生中分别发放问卷调查表100份,收回数量分别为中国学生89份,外国学生78份。被调查的外国留学生中亚洲学生占35%,欧洲学生占18%,非洲学生占47%。这个数据基本符合我校留学生招生地分布的基本情况。

考虑到问卷调查的局限性,本课题还采用访谈的形式深入了解中外学生在跨文化交往过程中出现的实际困难,访谈对象为目前在上海金融学院就读的中国学生和留学生。根据研究需要,采取半结构型访谈即研究者事先已准备好访谈提纲,在访谈时保持灵活开放的态度,同时根据受访者的回应提出后续问题和探究问题。在征得受访者同意后,研究者访谈时采用录音笔与人工记录方式记下访谈内容。采访人数为中国学生10名,外国留学生8名。基本上收集到了相关信息,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二)中外学生跨文化交往现状

1.交往状况。

在人际关系方面,问卷分别针对中外学生设计了两道题目:你认识多少中国(外国)朋友?你是否经常和中国(外国)朋友交流?

在第一题“你认识多少中国(外国)朋友”中,回答0人的,中方占16%(由于外国留学生和中国学生接触的机会较多,因此在外方问卷中并未设计此答案);回答1~5人的,中方占64%,外方占14%;回答5~10人的,中方占20%,外方占21%;回答10人以上的,中方占0%,外方占65%。

在第二题“你是否经常和外国朋友交流”中,回答每天都会接触的,中方占4%,外方占35%;回答每周1~2次的,中方占16%,外方50%;回答一个月4~5次的,中方占20%,外方占15%;回答一年4~5次的,中方占60%,外方占0%。

从这两个题目中可以看出,外国留学生接触中国学生的频率要远远高于中国学生接触留学生,这和两类学生在校所占的比例有直接关系:2010年在校的中国学生近8000人,而外国留学生仅273人,中外学生的比例约为29∶1,因此中国学生接触留学生的机会较少。此外,外国学生主修的是双语课和中文课,前者受语言限制,只有较少院系的特定课程开课;后者受留学生中文能力的限制,仅面向留学生开课,这同样减少了中外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在闲暇时间安排方面,问卷针对外国留学生设计了三道题目。

第一题,除了上课,每天在学校逗留的时间多久?75%的学生表示上完课就走,17%的学生表示会在学校呆上一两个小时,只有8%的学生会一直在学校。

第二题,参加学校活动的类型(多选题),绝大部分学生选择参加体育、文艺活动。

第三题,除了学习之外,你是如何安排课余生活的?(访谈提纲)学生回答集中在运动、旅行、上网、看电影等方面。

从对外国学生闲暇时间的调查可以看出,留学生在校时间少限制了中外学生的联谊交流。在选择采取哪些类型的交流活动上,建议高校发挥学生会和社团的力量,多组织一些体育、文艺和学术交流活动。

在师生关系方面,问卷针对外国学生设计了三道题目。

第一题,你能叫出几名中国老师的名字?7.6%的外国留学生只能叫出一个中国老师的名字,61.8%的学生知道2~5个中国老师的名字,25.6%的学生知道6~10个中国老师的名字,5%的学生能够叫出11个以上中国老师的名字。

第二题,你每周平均和老师交流的时间有多久?6%的外国留学生和老师每周交流少于30分钟,27%的学生和老师每周交流30~60分钟,58%的学生和老师每周交流60~120分钟,9%的学生和老师每周交流时间超过120分钟。

第三题,你最希望从老师那里得到什么帮助?(多选题)此题的答案集中在学业帮助和生活帮助上。

通过对师生关系栏目的调研,我们可以发现,虽然能够叫出较多(6个以上)中方教师名字的外国学生并不多,但是外国学生与中方老师每周的沟通时间并不少,大部分集中在每周60~120分钟,这远远超过了中国学生与老师的沟通时间。在进一步的调研中我们发现,由于中国教师的名字比较难记,所以要想直接说出中国老师的名字确实不容易,但这并不代表外国学生对教师不熟悉,相反他们比较乐于主动地跟老师沟通交流,这和中国学生上课比较沉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另外,外国学生除了希望教师能够在学业上指导他们,很多人还希望能够获得生活上的帮助,这和我们调研中了解到外国留学生普遍感到在中国生活遇到了不少障碍有关,他们希望得到更加官方权威的帮助。

2.交往方式。

本项问卷设计了两个问题(多选题),分别是:你通过哪些方式认识外国朋友?你和外国朋友在一起主要交流什么内容?

第一题,中方回答朋友介绍和其他(如体育竞赛、交流活动等)均为40%,外方为64.2%和50%;回答同班同学的中方为16%,外方为21%;回答打工的中方占4%,外方占21%;回答网络交友的中方占12%,外方占14%,基本持平。可见,中外学生认识的主要途径还是以传统方式为主,也从侧面反映出学生们比较信任和乐于参加这种以朋友和社会活动串联起来的社交网络,这一点在后面的调研中也有所反映。

第二题关于双方交流内容,仅限于中国学生,回答兴趣爱好的占68%,各国文化占32%,生活学习占56%,工作占8%。中国在校生打工的较少,因此回答交流工作的人较少;学生们交流的主要内容以兴趣爱好和生活学习为主,这说明随着上海国际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学生的知识面也越来越国际化,中外学生间有了更多的话题,中国学生也非常渴望了解国外的生活习俗。可以说,在上海金融学院,不同文化正在相互融合。

在住宿条件方面,针对外国学生设计了两道题目(访谈提纲)。

第一题,如果学校举行homestay活动,是否愿意参加?如果愿意,希望通过哪种方式?86%的人愿意参加中国的homestay活动。其中28%的人希望在中国有一个联系家庭,36%的人希望周末在中国家庭中住,22%的人希望一直住在中国家庭中。

第二题,是否愿意和中国学生一起住宿?如果愿意,希望几人住一间?83%的学生愿意和中国学生同住。选择住在不同房间的人占到69%,选择两人间的占10%,选择三人间的占4%,无人回答住四人间及以上。

从调研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外国留学生普遍希望能够在中国有一个“家”,而在家的形式选择上则比较多元化,大多数人选择周末或者有困难的时候“回家”,这反映出留学生比较赞成homestay的方式,但同时这个家又不能过于约束自己,他们为了保持自己独立的空间,选择偶尔回家。绝大多数外国学生接受并乐意和中国学生同住,但是对于四人一间及以上的居住条件比较排斥,他们还是乐于接受一人一间或两人间这样独立私密性较高的居住方式。

从对住宿条件栏目的分析可知,留学生渴望和中国学生以及中国家庭建立更加亲密的联系,从而帮助他们更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为他们在中国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这也给予当前从事留学生住宿管理和中外跨文化交流的工作者一定的启示。现在我们经常把留学生“隔离”起来管理,如单独住宿,特别组织的交流活动,等等。虽然如此一来管理者对学生的一切了如指掌,但是也给跨文化交往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3.交往动机和交往困难。

在交往动机和交往困难方面,问卷设计了四道题目。

在回答关于交往动机“你为什么来中国留学”的题目中(多选题),有44%的学生选择了喜欢中国文化,30%的学生选择了来学习汉语,另有15%和9%的学生分别选择了将来能够在中国工作和想来中国旅游。

第二题,在和中国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你希望得到哪些帮助?(多选题)四个选项: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中文语言能力,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更多的帮助,选中率都很高,分别达到了100%、100%、94%和92%。

第三题,“在与外籍学生的交流过程中,你觉得存在哪些障碍”的题目中(多选题),学生们的选项大多集中在语言障碍,中国学生和外国学生选择比例分别为65%和71%。与此相对应,专为外国学生设计的第四题:学校生活中,你认为最大的困难是什么?语言不通(84%)的选项依然高居榜首。

通过对交往动机和交往困难问题的调查,可以看出,来华的留学生大多对语言关感到困难,这已经成为他们日常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的最大障碍。而与中国学生相对有限的交流机会也限制了他们汉语水平的提高。这些学生抱着了解学习中国文化的美好愿望而来,但汉语言博大精深,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使他们感到沮丧。同样地,对中方学生而言,语言障碍也成为阻碍他们主动与外国学生交流的最大绊脚石。

二、影响中外学生跨文化交往因素分析

(一)语言障碍

跨文化对话首先意味着一种语言和文化系统对另一语言和文化系统的读解与认识。语言是人际交流的重要载体,也是充分表达情感的有效手段,扎实的外语根底与专业外语知识是跨文化交往的基础。而在问卷调查中,有65%的中国学生和71%的外国学生表示语言障碍是双方交流过程中的主要困难,且有62%的中国学生感到和留学生交流的时候心理负担重。

访谈调研方面,10名中国学生均表示虽然他们都已经上过学校开设的英语语言学习课程,但英语交流能力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不足以和外国学生进行流畅的思想交流。相对应地,我们做访谈的8名留学生,分别来自俄罗斯、蒙古(2名)、加纳、肯尼亚、丹麦(2名)、越南等国。通过对他们的采访,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普遍的结论:不管来自哪个国家的留学生,他们到中国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语言交流障碍。比如:娜仁是一个来自蒙古的女孩,来华期间结交了不少朋友(中国、非洲、欧洲),但是与中国朋友的人际交往方面存在问题。她认为自己对中国语言不能很好地理解应用,“中国的语言太高深”。类似的回答也出现在其他几位留学生的访谈记录中。

事实上,中外学生彼此之间都有较强的沟通欲望,但由于语言障碍,交流只能流于表面。中国学生难以交到关系稳定融洽的外国朋友,而外国学生的交往对象仅限于本国或者一些国际生,中国朋友比较少,能够交心的挚友更是少。如上所述,语言交流上的障碍已经成为客观上制约中外学生有效自由交往的重要因素。

另外,在采访外国学生时,他们认为目前我校各种讲座、社团活动及通知通告都是汉语,尽管他们很想参与此类活动,但是鉴于汉语水平有限或不懂汉语,只好望而却步,从而失去了和中国学生交往和了解中国文化的大好机会。虽然有个别外国留学生曾受邀参加过一些学生活动,但他们的出现仅限于烘托气氛,留学生本身对于自己参加的活动类型却不是很清楚,叫不出名称。一方面,我校的学生社团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另一方面,留学生无法真正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他们大多觉得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比较单调,只能上网、购物,或者泡吧。

(二)文化差异

根据英国文化学家泰勒(E.B.Tylor)的定义,文化是社会成员在社会上所学得的复合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等等,以及能力及习惯。且每一种文化都有自身的精神传统及其独特的规定性特征,是一个有生命力的主体,作为他者的文化主体并不是沉默无声、可以任由人随意解释的。中外文化在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中外学生在交往之前就打下了原有的文化烙印,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在实际交往过程中就会发现各自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上有很大不同。如果按照已有的思维模式与认识水平,自然很难解释,或者会有错误的解释,就会产生适应问题,甚至文化冲突。比如:在表达思想时,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其思维方式是直线式的,他们的思维更直截了当,习惯先说要点,然后再把各种属性、方面、联系等一一补进;而东方民族则习惯于从侧面说明,阐述外围环境,最后点出话语的信息中心。又比如:欧美等西方国家强调个人自由,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不喜欢别人打听个人隐私,也不愿意别人主动关心自己。对欧美人来说,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常常是令人难堪的事,因为接受帮助只能证明自己无能,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私事。中国和日本、韩国都是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的国家,把主动关心别人、体贴他人看成是一种美德。

在采访丹麦学生科隆德时,我们发现他的中文已经可以流畅地与我们交流,但他表示自己不喜欢这种采访的方式,“这样不是聊天,而是你们在听我说话,往往我一说话的时候你们就静下来了,而且话题也是关于我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华民族是隐忍型的,他们即使不喜欢某件事情,也会压抑着自己不表现出来,更不会说出来,抑或是为了维持气氛,抑或是为了顾全他人的面子,但是这个丹麦小伙子却选择了直接说出自己的感受。他认为这样的人际交往会成为一种负担。这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往往给中外学生跨文化交往带来危机。

类似的例子也出现在对加纳学生格瓦拉的采访中。在非洲黑人文化中,由于历史地理的原因,居民多信奉原始宗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他们的传统观念中,尊严、荣誉和声望被看作最珍贵的美德,所以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外国人都应该避免让他们丢面子,或者让他们感到羞愧。但格瓦拉对中国学生不能尊重和理解他们的宗教信仰感到苦恼和不安。由于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与众不同,在和中国学生的交往过程中,产生了种种误会,从而可能使已经建立起来的友谊破裂。

由于留学生来自不同的文化圈子、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地域,文化的发展不可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注定了文化差异的存在和文化冲击的产生。我们所调查的留学生都来自不同的文化圈,包括东亚(蒙古)、东南亚(越南)、非洲(肯尼亚、加纳)及欧洲(丹麦、俄罗斯)等,中外文化差异成为他们人际交往的一个主要障碍。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正是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跨文化交往才有了必要。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绝大多数外国留学生到中国来都抱有学习中国文化的目的,可见,文化差异成为跨文化交往的初始动因。文化差异产生了文化压力,转化成了一种动力,推动了跨文化交往的产生、扩大和发展。

(三)心理适应能力

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其文化背景、宗教信仰、道德观念、风俗习惯、社会价值等等,与中国有较大的差异。这些因素会让留学生产生一定的社会压力和心理压力,甚至出现某种程度的文化冲突。尤其是那些刚刚跨出高中校门、第一次远离家庭来到中国的留学生,开始时,他们对留学生活期望很高,充满了憧憬,但是对于如何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新的环境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身处异国,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衣食住行诸般事情都得靠自己独立处理,对他们而言这无疑是一种严峻的考验。陌生的自然环境使得留学生在出国初期,会因气候、时差、饮食、作息制度的改变而产生水土不服、身体不适。也会因国外的住房、购物、乘车、看病、去银行、上邮局等日常生活事务与国内的差异而又一次经历文化冲突。来中国之后,留学生对于新环境的“无能”状态,使他们在人际交往方式、途径方面很被动,因为在他们周围都是应用不同的社会符号的人,而要融入这样的群体是很难的。在陌生的环境中,他们做不到与当地人自如地交流,这就使得他们的人际交往被动地限定在留学生群体内,或是所在的班集体内,或是在一项运动中,但在这种环境中是交不到关系稳固的本地朋友的。

另外,大多数留学生来中国主要是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他们学习的是和本国学生同样的课程,由于语言基础比较差,所以要在规定的时间中拿满学分并获得学位,对于他们而言压力是相当大的。学习上的压力,使得留学生对学习产生挫折感,并产生紧张、愤怒、反叛、自卑等情绪,对外界产生排斥心理,不愿意与同学、老师一起探讨问题。或者放弃这门课程,或者自己一个人闷头看书,最终将自己封闭在寝室中,这也直接影响到和中国学生交往。

(四)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决定了学生的交往机会和交往程度。尤其是上课、住宿等安排直接影响到中外学生的交往机会。目前我国高校为了管理的方便,无一例外都建有单独的留学生公寓、留学生食堂和教室,外国留学生单独编班上课,与中国学生几乎没有重叠或交叉的学习、生活空间。我们在访谈中发现,留学生很想和中国同学交朋友,却因为不在一起上课,失去了很多机会。中国人民大学的调查也显示,62.5%的留学生认为学校的上课、住宿安排,没有给他们提供足够多的人际交往机会;另有21.9%的留学生则认为,学校社团没有给他们提供足够的人际交往空间。

我校目前已有左岸法语协会、英语视听协会、中日文化交流协会等关于外国文化的学生社团,但是这些社团成员以中国学生为主,较少有外国留学生的参与。我院也已经举办过数次中外文化节等文娱活动,为中外学生搭建交流平台,但从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上来看还是不够的。因此,学校举办的中外交流活动应增强参与性、贴近学生生活,采取开放、宽松和自由环境下的交流形式,尽可能地丰富活动的文化内涵,以弥补中外学生自身文化底蕴的不足,激发他们进行文化交流的主动意识,培养他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力、鉴别力和包容力。

总之,由于受不同文化、个人知识结构、社会与学习环境及习惯等方面的影响,中西方学生在行为习惯或思维程序上存在不同,特别是语言沟通上的障碍,给中外学生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往带来巨大困难。

三、中外学生跨文化交往平台的构建

要解决以上提出的中外学生跨文化交往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需要一定的平台支持,即为学生交流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资源环境整合、交流载体搭建、管理模式构建等,从而促进多元文化的沟通和中外学生跨文化交往能力的提升。

(一)加强跨文化教育,提升中外学生跨文化交往能力

在全球化背景下,今后决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力强弱的,不再是普通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多少,而是掌握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高层次人才的多少,是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复合型人才的多少。提高中外学生跨文化交往能力是解决文化冲突、实现和谐交流的重要途径。跨文化交往能力包括语言能力、肢体语言能力、跨文化理解能力和适应能力等。为此,学校应有意识地开设相关的文化交往课程,将跨文化交往教育贯彻于学分制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跨文化交际、中外礼仪等课程作为基础必修课,帮助学生掌握跨文化交往所必需的能力知识,如语言和非语言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等文化常识;训练学生以多种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开展文化探析活动,提高外国学生对本土文化的适应性;同时,举办各种中外文化讲座、学生文化系列活动(如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帮助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异国文化,提高学生尊重和了解异域文化的能力,努力营造良好的多元文化共存的、不同文化背景学生互相竞争的校园环境,鼓励和促进中外学生相互竞争、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使学生在学习中互相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养成尊重异国文化的习惯,树立起全球的观念。

(二)整合环境资源,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

目前我校的留学生人数不断扩大,但多年来学校的各种硬件设施特别是外国留学生的住宿和生活条件还急需改进。目前学校所能提供给外国留学生的住宿地点有国际交流中心和一栋宿舍楼。前者是按照三星级宾馆要求装修,成本较高,使得住宿价格远远超出留学生的承受能力。而宿舍区的一栋留学生楼是在原来老宿舍楼基础上改建而成,条件又十分简陋,特别是公共卫生设施不好,没有单独的卫浴房间,也没有洗衣房。因此大部分留学生只好在校外租房住。不仅造成安全隐患,更不利于中外学生在校园的交往,因为留学生在上完课程后就回到自己的校外租房中,几乎没有机会与中国学生接触。因此,为了增加中外学生交流的机会,有必要在校区内建造留学生公寓楼。如有条件,可以允许中外学生共住同一层宿舍楼,客观上为中外学生的交流创造条件。

(三)发挥大学中的学生组织的作用,促进中外大学生友好交往

校园文化不仅可以丰富留学生的业余生活,还可以提高他们对汉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同时加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学习。在中国的很多大学中,学生会通过开展有益于同学身心健康的学习、创作、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社会公益等活动,积极创造良好的学风、校风,引导学生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牢固掌握各科知识,争做品德高尚、志趣高雅、知识广博、全面发展的学生。留学生敢于开拓创新,在各种校园活动中都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因而在留学生管理工作中,学校应努力培植优良的校园文化,为留学生发挥潜能创造条件、提供舞台,把自我还给学生。

学生社团是学生课外交流的最好载体,也是学生锻炼跨文化交往能力的最有效方式。留学生对于成立留学生学生会的意愿也是非常强烈的。学生会作为学生自己的群众性组织,是联系学生和学校的桥梁和纽带。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多数留学生希望加入学生会和各种社团组织。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和学术交流及社会公益活动,外国留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社会、历史和风土人情,而中国学生也能在和外国留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学会如何理解外国人的个性和异国文化的特点。以国际交流学院为例,为了服务学校国际化战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融合,国际交流学院自成立起一直致力于加强国际合作,搭建沟通东西方文化和教育交流的桥梁。学院成立了国际文化交流协会,以社团为载体,举办了中外文化节、龙舟赛、“精彩世博”摄影比赛、中国文化寻访、暑期丹麦夏令营等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进了中外大学生交往,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展现了上海金融学院海纳百川、融贯中西的气魄。社团组织可以建立留学生共同参与的学生联合会。如果现有的学生会或学生社团联合会能够吸收一定的外国留学生,不仅让留学生有一种归宿感,而且能发挥留学生的作用。同时,在学校领导及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发挥党团组织的引领作用,把握教育工作的主动权,能够及时掌握留学生的思想动态,化解各种不利于校园安全的矛盾和隐患。

(四)实施跨文化管理,提高中外学生交往的有效性

跨文化管理是以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为管理目标,通过树立相似乃至共同的价值观,促成组织内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员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以实现观念层面的共通与融合,从而促成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1.改进管理模式,实施趋同化管理。从目前各高校留学生管理模式来看,留学生的“隔离化”管理非常普遍,此举造成了中外学生尽管同在一个校园,却互不往来的局面。而国外高校的普遍做法是让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学生都“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和学习。这种管理模式为留学生与当地学生交往创造了很多机会。与我们目前高校普遍采取的留学生管理模式相比,这种方法值得借鉴。对留学生实施与中国学生趋同化管理,突出来华留学生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的价值,强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是促进中外学生之间交流、沟通、融合的重要途径。另外在教学模式上,可以建立本土学生与留学生合作学习的模式,让不同国籍的学生构成一个团队,通过分组学习、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方式,加强留学生与本土学生之间的了解和联系。

2.改进管理方式,要秉承求同存异、相互理解的原则,诚恳友善,还应了解每位留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其国家的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文化背景;尊重留学生的文化习惯、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兴趣爱好及人格、信仰和隐私权;容纳各种不同个性、不同意见的留学生,尽量把文化冲突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为外国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融洽的环境。

3.提高管理能力。由于外国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与中国人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思维方式与风俗习惯,这势必会给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一些障碍。作为高校外国留学生管理工作者,只有提高留学生管理者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才能帮助外国留学生尽快实现其跨文化心理适应过程。面对跨文化管理行为,留学生管理干部必须以跨文化的思维和技巧去应对,如果不熟悉、不理解对方的文化是无法“跨”过去的。因此,留学生管理干部与留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是消除隔阂、减少分歧的最佳途径。只有不断提高管理效能,才能推进高校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持续发展,为和谐校园环境建设提供保障。

四、结语

高校校园文化对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促进中外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融合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认识和理解跨文化交往的过程中,中外双方应更加理智客观地审度、重估各自的文化。而就东西文化关系本身而言,由于文化研究的鲜明的意识形态批判性和消解中心特征,它所主张的是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即不同的文化都各有其存在价值和合理内核,在一个多元文化语境之下,它们之间的关系应当是互动、互通和互补的,而非对立和冲突的。忽视差异的存在,或是坚持以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去对待文化交流中的一切问题是不明智的。同样,完全否定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全盘接受外来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我们必须认识到,21世纪世界文化发展的新格局是不同文化之间经过相互碰撞后达到对话和某种程度的共融。面对着这种国际化发展潮流,高校应将多元文化纳入教育的视野,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起来,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对世界文化的判断、选择和认同,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接纳,使得学生有意识地减少或缩小文化差异,本着“扬弃”的精神,取长补短,形成更为科学灵活的思维方式,做到对不同文化兼容并蓄,并在对不同文化的深刻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增进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认同和弘扬,形成一种文化意义、文化特征和文化品格,最终达到构建和谐开放、稳定持久的校园文化,促进中外学生在多元文化中共融与发展的目标。

(本文为上海金融学院2011年思研会课题成果,课题组其他成员有陈昱、杨琳琳。)

参考文献

[1]吴军超:《文化误读与翻译》,《中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2]潘皓:《跨文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第12期。

[3]王赓宇、张晶、周伟、陈贞汝:《高校留学生校园跨文化人际交往调查报告:高校留学生校园跨文化人际交往调研小组总结》,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11月。

[4]王苏春、蔡奕:《基于文化差异的外国留学生跨文化管理初探》,《现代管理科学》2010年第1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