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跨文化视域下阿拉伯来华留学生汉语教材编写研究

跨文化视域下阿拉伯来华留学生汉语教材编写研究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越来越成为对留学生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目前,阿拉伯留学生在中国数目激增,阿拉伯来华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存在跨文化敏感与沟通障碍研究。因此,跨文化视域下阿拉伯来华留学生汉语教材编写研究很有必要。但对阿拉伯学生来讲,这些问题只是表示问候。

▲杜 芳 王松岩

作者简介:杜芳,大连理工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国家教育部公派埃及开罗大学中文系汉语教师。王松岩,大连外国语学院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国家教育部公派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语言学院中文系汉语教师。

【摘要】随着世界各民族间的频繁接触,“跨文化”也成为深入人心的概念。留学生的教学更是直接触及了“跨文化”问题。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越来越成为对留学生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目前,阿拉伯留学生在中国数目激增,阿拉伯来华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存在跨文化敏感与沟通障碍研究。以生活在华的阿拉伯留学生为研究对象, 针对其在中国的经历,对其民族文化的主要特点及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就可以在阿拉伯来华留学生汉语教材编写中“因人编写”,为特定群体的汉语教材研究和编写提供助力。

【关键词】跨文化;阿拉伯留学生;汉语教材;编写

一、阿拉伯留学生在中国数目激增

随着中国在国际上政治经济地位的提升,不同文化背景人员跨国往来日益频繁,尤其是中国与非洲,与阿拉伯世界这种趋势发展更为迅猛。今天的阿拉伯世界是一个多样性社会,一般以阿拉伯民族为主体,它们使用同一种语言——阿拉伯语,有共同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绝大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阿拉伯人生活在一片宽广的土地上,阿拉伯世界西起大西洋,东至阿拉伯海,北起地中海,南至非洲中部,面积约为 1420 万平方千米。

阿拉伯世界占有非洲和亚洲两个大洲的部分面积,非洲部分的面积占72%,亚洲部分的面积占28%。阿拉伯世界的这一地理位置使它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战略地区之一。阿拉伯有宽广的海岸线,如大西洋、地中海、阿拉伯湾、阿拉伯海、亚丁湾、红海、印度洋等水域的海岸线。统一的历史和传统将他们联系在一起。尽管目前阿拉伯国家和地区共有23个,但他们都认为自己是同一个民族的一部分。它们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北也门)、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南也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巴林、卡塔尔、伊拉克、约旦、黎巴嫩、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毛里塔尼亚、苏丹、索马里、吉布提、西撒哈拉。“阿拉伯国家”的范围与“中东”的范围有部分重叠,但也有不同之处。另外,伊朗、土耳其、阿富汗虽不属于阿拉伯联盟国家,但都是比较传统意义上的阿拉伯国家。中国政府已经承认阿拉伯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在各种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中阿之间也建立了中阿合作论坛这样的长效合作机制。中国不断强调与阿拉伯是“好朋友,好兄弟,好伙伴”。中国经济增长的记录让阿拉伯世界认为中国可以帮助一些经济更封闭的阿拉伯国家作出改变。今年早些时候,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对阿拉伯世界的最大出口国。

在这种大环境下,伊拉克与科威特、沙特、埃及、约旦、巴勒斯坦、阿富汗、哈马斯、黎巴嫩大量的留学生涌入中国,阿拉伯留学生在中国数目激增使得中国的教师也面临着挑战,如何能更有效地传递知识,如何能与国外的留学生更为和谐地相处?如何尽快使刚刚进入我国高校的阿拉伯来华留学生尽早摆脱“文化的自我中心”,尽快地实现“语言适应”“交往适应”,为他们更快、更好地掌握汉语言,掌握与教师、同学以及社会的广泛互动交流能力提供助力?近年来,许多院校已经在留学生教育中不断引入了“跨文化”理论。因此,跨文化视域下阿拉伯来华留学生汉语教材编写研究很有必要。

二、阿拉伯在华留学生的行为文化差异及沟通障碍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导致交际失败。言语行为差异造成的失误和会话含义理解的失误。[1]

正如托马斯(Thomas)指出:“语法错误从表层上能看出,受话者很容易发现这种错误,这种错误一旦发现,受话者便会认为说话者缺乏足够的语言知识,因此可以谅解。语用失误却不会被像语法错误一样看待。”如果一个能说出一口流利英语的人出现语用失误,他可能会被认为缺乏礼貌或不友好,他在交际中的失误便不会被归咎于语言能力的缺乏,而会被归咎于他的粗鲁或敌意。交际过程包括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两类。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它们的有机结合就构成了人类交际的完整体系。[2]所以了解阿拉伯学生的学生行为的文化差异以及表现就十分重要。

(一)言语行为的文化差异

很多阿拉伯人说话时都具有很强的感情色彩,他们说话时,喜欢华丽的、详细的和重复的方式,并且经常使用夸张、轻率的承诺。他们经常避免直接而简单地说“不”,他们认为,间接而迂回地表达不愉快的事情是更礼貌的行为。经常听到具有启迪作用的表达是“Ma’alish”,意思是“没关系”,或者“不用担心”或“没问题”。在言语中避免亵渎神灵,不要说黄色笑话和提及性、宗教、政治或中东时事。此外,最好别提及死亡、疾病或自然灾害。词语在这种文化中具有不可思议的魔力,许多当地人认为,谈及死亡、疾病或灾难会带来厄运。此外,在问候、致谢、恭维等语言行为方面同汉语言文化相比,也出现许多不同。

1.问候

问候语是双方见面时打招呼使用的程式化语言。各种文化有自身的一套问候语系统,主要功能是通过相互问候来联络感情,维系人际关系。

阿拉伯学生的问候通常是:

你好吗?

你身体怎么样?

你家人(丈夫、儿子、妻子、女儿)怎么样?

我非常非常想你!

阿拉伯学生每次见面都询问你身体怎么样,会让中国人产生疑惑和不快。难到自己的身体显得很不健康吗?此外每次见面都问中国人家里的人好吗,也会让中国人奇怪,不是昨天才回答过问题吗?此外,几乎总见面怎么就想念了?但对阿拉伯学生来讲,这些问题只是表示问候。

2.致谢

当别人为自己提供帮助,或别人对自己表达善意时,当事人向对方致以感谢的话叫作致谢语。阿拉伯学生致谢语几乎处处使用,而且程度状语的使用也非常频繁。有时会使中国人感觉别扭,甚至觉得双方关系的疏远。而中国人通常不习惯常常致谢。中国教育者在接受阿拉伯留学生的帮助后,虽心存感激,但没有致谢,也让阿拉伯学生深感不快。

3.恭维

恭维是人们日常交际中经常需要使用的一种礼貌性的言语行为,是说话人对听话人所具有的某种双方认可的优势或长处进行积极评价的言语行为。中国人的大量恭维语是隐形的,需要结合语境领会,但阿拉伯文化中,恭维语往往是高度程式化的语言。阿拉伯人的恭维语是作为一种融洽的社会关系、增进彼此感情的手段。而因中国恭维语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恭维对方达到某种功利性目的,所以中国教育者在听到阿拉伯人恭维语时不但常常会不自然,甚至产生警惕和误解,这其实是大可不必的。

(二)非言语行为的文化差异

非言语行为包括言语行为之外的一切由交际者和交际环境所产生的刺激,这些刺激对于交际参与者都具有潜在的信息价值或意义,一旦这些刺激被对方感知就产生了交际意义,在交际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有效地辅助了言语行为的实施,如果不了解,处理不好就会导致交际障碍。阿拉伯学生在非言语行为方面的文化差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见面礼仪

阿拉伯留学生见面问候时,习惯温和、反复而长久地拥抱和握手,并亲吻对方面颊,嘴里发出亲吻的声音。而中国人打招呼时不习惯伸手,只是用点头表示招呼。因为中国人觉得每天握手感觉太过正式,而拥抱接吻又实在不习惯,但只是点头招呼会让阿拉伯学生觉得中国人不喜欢他们,或不信任他们,有些傲慢无礼。

2.体距行为

体距行为是交际者利用空间距离传递信息的行为,即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处理相互之间空间距离的方式。一些阿拉伯男子通过靠近其他男性来表示他们的友善。如果你是一个习惯保持远距离的人,就会习惯性地后退,而这会给阿拉伯人一个信号表示你不喜欢他。而作为男士不应该对女士热情微笑,相互不能站得太近,谈话内容仅限于一些表面的问题。

3.服饰习惯

在阿拉伯世界,女子一般围头巾,有的甚至戴黑纱。这是他们的民族习惯,无论天气如何炎热,都不会改变。此外,如果学生穿黑袍,那么这个学生就不会再穿别的颜色的衣服。

阿拉伯人认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远比日历和时间重要。所以,和他们约定的时间他们不能准时,会由于各种各样的紧急原因而迟到。在老师上课时,会发现阿拉伯学生经常迟到,而且迟到后还互相与学生打招呼,接到手机就接听,上课随时随意打断老师上课等。在教学方式上,在我国的教学体系中,教学多半只在课堂上进行,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多是一种灌输式的知识传递。因此,教师在授课时,既要面对其迟到、插话等现象,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认识到文化的差异性,改进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加以控制,并语言授课,学起来也不会那么迷茫、泄气。在教学中,还应让学生参与进来,师生互动,这样他们才会有积极性。多鼓励他们,夸奖他们,这样学生的自信心才会增强。多数学生在这个阶段都会有孤独感,作为教师应该在这方面多做一些工作,分散他们的孤独感。

三、解决跨文化敏感与沟通障碍的教材编写策略研究

(一)强调合作, 培养全球化文化理念

文化全球化犹如不可阻挡的汹涌浪潮席卷全球。跨文化交际研究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文化全球化, 简言之, 就是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融合,不断超越本民族文化的国界并在人类的评判和取舍中获得文化的认同, 不断将本民族文化区域的资源转变为人类共享、共有的资源。研究表明,来华留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业,不仅取决于高校能否为他们提供必需的学习条件和物质保障,同时取决于他们能否顺利完成跨文化适应过程。[3]只有拓宽了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思维空间, 才能有助于人们从全球的角度出发来审视多样性的文化交际行为, 并在此基础上探求共同的文化建构。因此在教育外国留学生时一定要强调合作,培养留学生全球化文化理念。

(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的概念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 年代初。较早对此作过论述的有Habermas(1970)、Campbell和Wales(1970)、R. G. Hanvey(1979)、Hymes(1972)、Kim(1991)、 Gudykunst(1992)等人。国外学者Hanvey认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对于表面的、明显的文化特征的认识,通常觉得新奇、富有异国情调;第二阶段对于细微而有意义的、与自己文化迥异的文化特征的识别,通常认为不可置信或难以接受;第三阶段与第二阶段近似,区别在于通过道理上的分析可以接受;第四阶段能够做到从对方的立场出发来感受其文化(R. G. Hanvey, 1979)。[4]这四个阶段是一个渐进的、不断提高的过程。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文化对比方式,做到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因人而宜,因阶段而异,使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的高度,清楚地了解文化的差异,迅速掌握交际文化的模式。他们认为,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包括认知、情感、行为诸方面的适应能力,具备了这些能力的交际者,就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根据实际情况临时搁置或修改自己原有的文化习惯,去学习和顺应与之不同的文化习惯,并能创造性地处理交际双方之间的文化差异,防止汉语文化未内化而导致的失误。[5]

(三)跨文化交际得体性的教材训练策略

既然文化能力习得有如此重要的意义, 那么在具体的教育中如何使学生习得文化能力呢?文化能力的习得可以采取以下的得体性训练策略。

1.教材中使用直接阐述法

直接向阿拉伯学生讲述他们面临的不同文化问题和文化现象。从问候、称呼、告别、做客、赞扬等几个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作中阿文化的比较和阐述。

2.影片、书籍引入法

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电影、投影仪、互联网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介绍学生看中国影片,以及阅读中国书籍了解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习俗。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信息量大和速度快的优势可以帮助教师传递大量的信息,给阿拉伯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训练方法和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有利于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同时,它具有语言、画面、音响三结合的特点,能使声音和形象相结合,语言和情景相结合,视觉冲击力和听觉感染力相结合,可以把社会带进课堂,阿拉伯学生既可以看到形象的动作、姿态、表情,又能听到纯正的现场语言交际,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置身于中国文化生活环境之中,能轻松地进入语言活动的现实情景,而这种真情实感又是跨文化语言学习者所必需的。

3.利用角色法编写教材

设计剧情,让学生清楚中国和阿拉伯世界,两个目的语文化的人见面是如何互相问候, 怎样发出邀请,怎样告别的。也可扮演反映由于文化差异而引起误解的真实事例。学生们在编排对话、短剧的过程中,合作精神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都会逐渐增强。角色扮演会让学生明确地认识到:处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不同的身份、年龄的谈话对象, 如何用得体的语言进行交际。让学生参与进来,师生互动,这样他们才会更积极、更主动地投入跨文化交际的工作中。

4.练习中多使用案例分析法

将文化背景差异而导致交际失败的案例引入教材。教师可安排学生看案例后展开讨论, 探寻交际失败的根源所在,这样的练习做多了, 一方面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口语能力有所提高,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跨文化意识也相应增强了。

5.教材编写中注意文化禁忌

阿拉伯留学生大多信仰伊斯兰教。教材编写中不应出现猪肉、美酒、美容、时尚服饰、恋爱自由等与其教义相悖的话题。其次,阿拉伯世界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教材编写中也不应出现伤害其民族感情的事例。

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跨文化交际的过程。[6]对来华阿拉伯留学生的“跨文化”教育的深入研究,一方面将指导教育者更全面地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迷人文化,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来华留学生尽快地而且是愉快地投入在华的学习和生活中去,从而加深他们对中国的深厚情感,加深其在华的人生经历和中国情结,培养出一批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友好使者。

参考文献

[1] 胡金,周华娟.浅析外国留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J].考试周刊,2009(51): 198-200.

[2] 吴忠华.从跨文化研究视角审视中国课堂静默语[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6):199.

[3] 艾忻.提高在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策研究[M].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253-259.

[4] Hanvey, R. G.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M]//In Toward Internationalism: Reading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Edited by E. C. Smith and L. F. Luce, Newbury House, 1979.

[5] 毛嘉宾.外国人学汉语的语用失误成因探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7):12-16.

[6] 毕继万.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12-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