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和谐的学校文化

和谐的学校文化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和谐学校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活动为表现方式的一种文化,它融思想观念、校园风尚、价值取向为一体,是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核。和谐学校文化主要包括良好的学校精神、优良的学校校风、融洽的人际关系、共同的价值取向、文明的生活方式等。通过学校文化的建设,最终实现和谐的学校文化,和谐的学校文化再与社会其他和谐文化一道形成社会文化的合力,最终形成社会和谐文化。

第一节 和谐的学校文化

一、和谐的学校文化有利于实现和谐的教育

学校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的建设,体现人与物的和谐、物与物的和谐;制度文化的建设,体现了人与人的和谐、人与制度的和谐;精神文化的建设,体现了人的思想和谐、关系和谐、理念和谐等。个体学校文化的建设,终究会形成区域文化建设的合力,提高当地教育的整体水平,促成当地和谐教育的实现。具体来说:

(一)学校文化建设利于培养和谐文化

学校文化建设是在学校内实施学校文化所涵盖的所有内容及要求的过程,并体现出一定的独特性。学校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承载着文化的内涵,和谐的学校文化体现着和谐的文化。和谐学校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活动为表现方式的一种文化,它融思想观念、校园风尚、价值取向为一体,是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核。和谐学校文化主要包括良好的学校精神、优良的学校校风、融洽的人际关系、共同的价值取向、文明的生活方式等。要争创一流的学校,就是要建立体现学校个性、富有团队精神和诚信意识以及良好道德规范的学校文化体系,它既要体现学生的个性,又要具有社会发展的时代性,它是学校发展的灵魂,也是学校追求的终极价值。通过学校文化的建设,最终实现和谐的学校文化,和谐的学校文化再与社会其他和谐文化一道形成社会文化的合力,最终形成社会和谐文化。从这一层面上来讲,学校文化建设利于形成和谐文化,具体来说:学校文化建设与和谐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学校文化建设,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指导思想,和谐文化的建设亦是如此,二者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根本信仰,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的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恩格斯指出:“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列宁则清楚地说明了忽视这一问题的严重后果:“没有理论,党就会失去生存的权力,而且迟早要在政治上破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我们现在的学校文化建设,不管是个体学校还是区域性整体建设,不应该、不能、更不会离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指导,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构建中国的和谐文化。学校文化建设的方向是实现和谐文化。学校文化建设中,将调动一切积极的力量,实现人、财、物的最佳搭配,实现办学的最强合力,在学校中形成主流文化,这一主流文化就代表了学校文化的方向。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范畴,因此,学校文化的方向与社会文化的方向是一致的,社会文化的方向就是先进文化的方向,先进文化的方向就是实现中国的和谐文化。

学校文化建设的归宿是和谐文化:在现实实践中,学校文化建设在研究、探索、实践中艰难地前行,它终将经过努力,实现构建和谐学校文化的目的。而社会和谐文化也是在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先进成果,在不断创新中探索并推进发展,它的建设是一个开放的过程,是一个在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先进成果的过程中,不断创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自强不息的过程。和谐文化不应是封闭的,人类一切优秀成果都应成为其发展之路上的参照系,同时又为其提供茁壮成长的食粮。当然,这里的参照和吸收都要以科学的思想为指导、以先进文化的方向为方向,是一个批判、吸收的过程,学校文化的建设是以和谐文化为归宿的。

(二)学校文化建设利于构建和谐校园

有人认为认为:和谐校园是一种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个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和谐校园并非是校园人“你好我好”式的一团和气,也不是个性被压抑、矛盾被掩盖、问题被搁置的“稳定局面”。和谐校园的“和谐”源于协调与默契,表现为水乳交融的自然状态,营造的是融洽的人际关系,协调的是各方面利益。还有观点认为:和谐校园,就是把学校建设成最适宜学生成长发展的“生态系统”,具备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育人环境,体现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和谐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核心。和谐即美,它是一笔可供开发的精神财富。在学校教育中,通过和谐去寻求一种秩序,使学校与社会、家庭达成默契,形成合力,真正发挥育人的整体效应。这些解释都属于描述性解释,体现了和谐的本意。学校文化的建设正是以校园为载体,以文化为纽带,把各种教育要素配合得适当与匀称,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知识、人与环境等多种关系相互协调,相互默契,形成良性促进、共同发展的整体效应和优化的育人氛围,最终实现具有以下特征的和谐的校园,而和谐校园,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点。

第一,通过学校文化建设,可以形成良性的师生精神面貌、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统一。具体表现为:校园师生充满活力,有理想和追求,有自信、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士气高昂,工作、学习有激情,有创造性。校园充满浓厚的团队合作氛围。团队精神是一种文化氛围,一种精神面貌,一种看得见、感知得到的精神气息。这种精神和情绪具有相互传递、交互感染作用,从而形成一种良性情绪,让学生在文化与教化之间相互交融,在课堂和熏染之中互为体会,在意识和意志的转化中升华。以文化和精神促知识,用质疑促成熟,由理论到实践,由继承到创新,进而提升人的境界和品质,陶冶人的性格和灵魂。还表现为教职工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关爱学生,与学生一起成长;与校园水乳交融,视校园为事业成功的沃土、工作的乐园。跳槽现象很少,职业倦怠几乎不存在,英年早逝等悲剧很少发生。学生乐学、好学、善学,学有所长,生理与心理和谐发展,知识与能力和谐发展,会与人和睦相处、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厌学、逃学罕见,自杀、离家出走、暴力事件少有。师生关系民主、平等、融洽;同学关系友爱、诚信、互助;形成教与学的互动和合力。和谐的人气、人力是构建和谐校园最关键的要素。因为师生是校园的主人,理应成为建设和谐校园的主力军。而且人也是构建和谐校园中最活跃、最根本的因素。尤其是校园人的精神状态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组成部分,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会对人的行动及效果有重大影响。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孜孜不倦的务实态度等良性精神状态正是和谐校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也是和谐校园的表象情绪特征。

第二,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也是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形成共鸣、形成教育合力的过程,三者在人才培养这一共同的结合点下,目标一致,内容衔接,功能互补,配合密切,真正实现三者的和谐发展。

教育的本质是为社会培养人,塑造人,因此社会发展的多种需要必然会影响教育,教育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本身就是育人的大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无论是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提倡的“生活即教育”,他们的教育理论都是主张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强调的都是人与社会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学校管理的开放性,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生走出教室,置身社会,在生活中学习。我们期待着“和谐社会”的构想尽快变成为现实,给师生发展提供成长的肥田沃土。各部门能共同努力,尽可能减少校外暴力滋扰、侵犯校园的恶性事件发生,为“和谐校园”的形成构筑良好的平台。

教育中,家庭的因素尤为重要,因为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环境,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是无言的示范,对孩子的影响胜过学校教师的千言万语。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重视家庭教育。通过家庭访问等多种方式与学生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为子女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因此,构建和谐校园应充分利用家庭这一重要教育资源,建立业余家长学校,提供有关教育资讯,让家长懂一些教育心理学知识、《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知识,避免出现关心过滥过多而形成的“关怀强迫症”、或者善意伤害等侵犯孩子合法权益的行为。让家长明确良好家庭教育的标准;学校应针对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解答和帮助,努力营造学校环境与家庭环境和谐发展的合力育人环境。

学校文化建设中,让学生置身于学校、家庭、社区环境全面优化,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环境相互衔接、和谐结合,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和谐互动、教学相长,以实现学生素质的整体优化,提高学生对多种文化的鉴赏力、道德自律力和社会适应力。

第三,通过文化建设,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氛围,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全面和谐发展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其理论来源不止一个,既有我国长期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同时也借鉴了我国古代优秀教育思想乃至全人类教育思想中的精华。最重要的一个来源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这在他们的主要著作中均有所论述。根据我国一些专家的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自由”主要有三种含义:(1)法律上的自由观念,公民享有的各种权利以及个人自由,不能妨碍他人的自由。(2)哲学上的自由观念,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越充分,获得的自由越大。(3)社会制度上的自由观念,他们希望在新的社会制度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认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目前,我们直接用“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对这些经典观点的继承,又是与时代和国情的结合。这一观点强调用教育规律指导和谐校园建设,不仅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全面协调发展,各门课程之间、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相互匹配和谐发展,学校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和谐发展(并非所有能力均衡发展)。而且要求各种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和谐利用。和谐发展,最早见于希腊语“oclocgaatia”,字义表示健美体格和高深道德的结合。强调适合学生个性的“全大脑”开发和“全人格”塑造,发展其协调统一的人格。捷克教育家夸美钮斯认为:“人的本身里外都是一种和谐。”人的身心是和谐发展的内在基础。按照教育规律,学校教育就是要创设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和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形成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过程诸要素完美结合、和谐共振的一种具体的学习场景、和谐的学习氛围和协调的学习环境。而这有助于实现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学生个性素质的高低是评价和谐校园构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尺度,所以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四,学校文化的建设有利于形成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人与环境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这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当前生态化、园林式校园建设的物质层面,主要是按照我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的朴素思想和现代文明“生态平衡”的理念,充分利用各个校园的天时、地利等优越的自然条件,积极构建集绿化、美化、净化、园林化为一体,融校园、公园、乐园、家园为一身的育人环境,发挥“教化效应”,“让每一面墙壁都在向学生说话”(苏霍姆林斯基)。在生态化校园建设的精神层面上,注重塑造学生健全的生态价值观,学会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友好相处。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正是现代教育思想所追求的。

(三)学校文化建设利于实现和谐教育

通过和谐的内涵我们知道,和谐教育的思想是中国儒释道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天人合一”,就是一方面强调人的道德,一方面强调自然界的内在规律,更重要的强调人与天与地与大自然的万类万物的和谐,它演化到今天,就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朴素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则是和谐教育的哲学基础,其教育理论基础是素质教育及终身教育的观念。学校文化建设,可理解为是在和谐的校园中,运用和谐的文化,进行和谐的文化教育事业的过程。这也是和谐社会在教育上的体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胡锦涛总书记会议上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和谐教育是构建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共存共荣、共同发展思想认识和思想境界基础之上的,能够促进人类在自身发展中不断反思和进步的一种符合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终身教育。学校文化的建设,对于建设主体的培养与教育,正是实现终身教育这一目标。我们可以从和谐教育的特点来探讨学校文化建设起到的作用。

和谐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和谐教育伴随人的一生,无论从主观还是从客观上论述,纵观人的生存与发展,人是与客观自然相和谐的产物,自然人本身就是和谐发展的存在物,人体有一点不和谐也能给人本身带来不悦、病痛和灾难;人在成长阶段出现的任何一点不和谐(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都可能影响或导致人的心理或消极个性及人格的生成;人的婚姻的不和谐是婚姻走向崩溃的隐患;人类有了不和谐就有了纷争乃至战争;如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对大自然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就能导致环境的破坏和生态的失衡;人类与社会发展不和谐就能导致社会问题。和谐教育理念与人的生存发展紧密相关。文化基础、专业理论、职业培训等教育可能是有阶段性的,而和谐教育是无阶段性可言的,但是学生在学校阶段接受的教育,是其人生成长的黄金时期,其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观、教育观等都在这一时期形成,对其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终身教育的观念也就自然形成。学校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形成学习型校园,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教育观,从这点上说学校文化建设可以促进和谐教育。

和谐教育是一种思想认识和思想境界。我们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和谐教育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和谐是世间万物、万种风情的和谐,不单单是人类自身的和谐,否则,单纯地考虑人类自身的发展,恰恰可能会因为人类的认识的有限性和思维的片面性因素,导致生态和物种的失衡。因此,必须建立对和谐教育的思想认识,没有正确的观念就无法引领正确的实践;而人类在考虑自身发展的同时,必须考虑地球上其他物种的生存和发展,这既体现了人类的包容、善意和智慧,也体现了现代文明的精神。因此,这是一种发展了的、具有现代文明的思想境界。这种认识和境界,是离不开学校教育的。良好的文化氛围,全面的文化知识教育,是形成思想认识和思想境界的必要途径,学校文化建设的作用正在于此。

和谐教育是围绕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共存共荣、共同发展意义上的教育。首先,人是自然之子,所以,人要认识并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其次,人生来是社会的产物,父母的结合有着法律上的、亲情上的、社会上的多重意义,致使自然之子生来带着复杂的社会关系而存在、成长和发展;第三,现代社会和现代文明越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分工越细,人与人越需要沟通和建立协作关系,现代文明需要人们相互之间学会共同合作、学会共同学习、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科学发展,学校文化的建设中物质文化的建设,追求天人合一的生态化、园林式校园建设,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师生文化建设的培养目的在于促进人与人的和谐;制度文化建设中强调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等众多因素的教育合力作用,实现教育的人与社会的和谐,这些都是和谐教育的因素。

和谐教育是一种能够促进人类在自身发展中不断反思和进步的教育。人类之所以能不同于其他物种的发展,迅速发展到今天高度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形态,就是人类在不断的反思中不断积累知识,在知识创新中不断进步的结果。否则,我们可能还在原始的部落里狩猎为生。人类经常能够以史为鉴,提出新的发展思想,我们以腐败的清政府为鉴提出振兴中华,以计划经济给我们带来的惨痛教训为鉴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今日走向经济发展、民族复兴之路;人类以地球上资源短缺,人类的贪婪和无节制开发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为鉴,提出“全球思考,区域行动”的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口号。

温故而知新,反思促进了人类的觉醒和进步。一个环境优美、师生和谐、文化浓厚、思想自由的环境,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校文化的建设正是要创造这么一种氛围,这种氛围正是和谐教育所需要的,和谐教育是一种符合科学发展观并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全面发展的教育。首先,和谐教育是一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和谐教育建构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础之上,而和谐社会又是建构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之上的,只有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才是和谐的教育。因为科学发展观不是片面地追求人的价值,而忽略人与自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其次,和谐教育是一种促进人、社会、自然全面发展的教育:只有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才能有利于人的存在和发展。人只有建立了与自然、社会、复杂的人群和谐相处的意识和能力,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这种发展不再只是构建在单纯知识灌输上的畸形发展,而是构建在综合知识教育意义上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和谐教育其实是一个发展着的历史性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基于不同的历史职责,受制于人们的认识水平,和谐教育会呈现出非常不同的内涵与特征。我们目前对和谐教育的认识,也是与我们的认识水平与理论需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由此观之,学校文化建设是实现学校文化的和谐,是实现和谐校园的根本途径,最终要把学校建成一个能实现师生和谐相处,实现学校和教师、学生双赢的理想、稳定、融洽的团队。通过建设,实现校园内人与人的和谐统一、人与物的和谐统一、物与物的和谐统一。个体学校的文化建设,形成个体学校的和谐教育,许许多多的和谐个体教育,就形成了区域的学校的和谐教育,直至整个社会的和谐教育,这正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二、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学校文化建设首先要开展理论研究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在理论指导下工作才不会陷入盲目。有了对学校文化的涵义、学校文化建设的原则、内容、目的、意义等基本理论的了解与研究,各学校在具体工作中才有了目标和方向。理论研究的另一个方面是加强乡土文化的研究,这样更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开展学校文化建设,更好地突出学校特色。

(二)学校文化建设要精心组织与规划

1.精心组织是开展区域整体文化建设的组织保证

精心组织便于政策的顺达、整体建设水平的提高,可以防止资源浪费,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比如成立了全市学校文化建设领导办公室,负责全市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同时聘请部分规划设计专家、绿化专家、教育学与心理学专家、美学专家以及人大、政协和关心教育的社会人士组成顾问委员会,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咨询、组织评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也成立了相应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并责成专人负责这项工作。尤其把各学校的校长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第一负责人。这是由学校文化的建设中,校长起的重要作用决定的。一个懂管理的校长首先应是一个懂文化的校长。校长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处于主导地位,与专业人士类似,由他来引导学校的文化建设,这要求校长要有较高的素质,他不仅是一个学校的建设者、教育教学的管理者,更是一个学校文化建设的专家,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学校文化的建设。

2.制定全面建设规划

建设规划是工作开展的目标与方向,可以指导建设进度,根据全市学校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来建设校园文化。第一阶段就是启动学校文化建设工作,以评估为手段,以校园环境整治为重点,同时开展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建设的探索。具体包括:启动阶段即完成学校文化建设形象策划;深化阶段即推进学校制度文化建设,落实科学管理观念,推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第二阶段是学校文化建设深层延伸,探索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使学校文化建设达到环境优美、管理规范、特色明显、文化内涵丰富的目标。

(三)学校文化建设要分层次、分阶段进行

区域文化建设,要注意办学条件、学校类型、办学层次的差异。一是城乡差异,经济条件不同,建设起点不一样,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也不同;二是学校类型不同,要突出学校特色,比如中小学要突出基础教育特色,职业学校要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三是办学层次不同,可分为高中、初中、小学,三个层次中建设主体各有侧重。启动阶段,是以物质文化的建设为主导来全面发动的,物质的建设是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在学校文化建设启动实施阶段,让师生感受到文化的变化带来的耳目一新,为下一步深入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一阶段也是需要大力投入的阶段,我们也借此加大对政府的教育督导,增加教育投入,营造全社会关心教育的氛围。教育是学校的教育,教育更是社会的教育。具体来说,我们按照“全方位、高标准、创新性、独特性”的目标,要求各建设个体在校园建筑设施、植物布局及种植以及人文景观,都要进行整体性规划设计,大到主体建筑,小到角角落落、一草一木,都要全面规划设计、精心斟酌取舍,使其更加科学、合理。从净化、绿化、美化、硬化入手彻底整治校容校貌。同时要创设各种文化设施,开辟阅报栏、黑板报、图书室、团队活动室、德育展览室、校史展览室等思想文化教育阵地;悬挂张贴名人名言挂图、展示学生书画作品以及设置教育格言和警示句;开辟图书角、外语角、文化长廊等,使学校的每个墙壁、每块绿地、每个角落都成为会“说话的老师”,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感化和教育,体现出校园“处处皆教育”的深刻内涵。

(四)学校文化建设要把握以点带面、以评促建的思路

区域学校文化的建设,是由个体学校文化建设组成的,实施中我们以县为单位作为文化建设的小区域,建设中注重乡土文化的挖掘,加强校本教材的研究。在县区文化建设中,分层次、分类型地选取建设重点学校,以此来带动本县区的学校文化建设,全市文化建设,又选取重点县区为带动点,带动全市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区域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努力完善,因此对学校文化建设的评估和整改将同步进行,对通过评估的单位实行动态管理。评估分两个方式,一是纳入教育督导,使各单位、各部门在认识上重视起来;二是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的A级单位评选,制定了详细的评选方案。经过努力,学校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效果。

(五)学校文化建设中的管理与管理诊断

学校文化建设,在物质文化建设阶段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重点也就自然进入制度文化建设阶段,制度文化的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真正取得成功的重要步骤,而解决学校管理问题又是进行制度建设的关键,解决了学校管理问题,也就解决了制度建设问题。一个学校的管理离不开文化,一个学校的文化也离不开管理。管理讲求制度和规范,文化讲求氛围和契约,两者必须有机融合。规范中出文化,文化中有规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文化建设落到实处。文化离开管理的方法和策略便会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管理离开文化的导向便会沦落为强权的工具。因此,把学校的文化理念转换为学校干部、师生的良好行为,转换为全体干部,包括领导干部,以及师生的信念、作风、制度、规范、机制,是形成一个学校特色文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学校领导层、全体干部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职责和义务。

学校管理诊断过程就是学校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过程。要么形成一种优秀的学校文化,要么形成一种不优秀的或者不良的学校文化;要么由优逐步变劣,要么由劣逐步变优,人们必须从中加以选择。当然每位优秀的管理者都想选择建设优秀的学校文化,那就必然要选择优良的管理、现代理念的管理,形成一种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自由,又有纪律;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良好局面。

经过学校文化建设的管理与诊断,学校文化建设就会平稳地度过瓶颈区,进入学校文化建设发展的开阔区,建设中办学理念、管理观念、学校价值观、教师观、学生观、工作作风、教风、学风等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内容便会慢慢展现出来,学校文化建设便会走向丰富与成功。

三、整合校园文化资源构建多元发展的教育空间——沈阳市第六十一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实例

(一)学校文化发展的四个阶段

1.白手起家,艰难创业

沈阳市第六十一中学开始于沈阳县实验中学。

1958年沈阳县政府指派康英魁和张连仲两人到深井子镇创办一所中学,叫做沈阳县实验中学。学校成立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分配来了几名教师,在当地招收了四个班的初一学生。1958年9月1日正式开学了。

1959年春季开学后,王家林同志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组建了学校第一任领导集体:王家林同志任副校长主持学校的全面工作;王旭光同志任教导主任;王凤岐任副教导主任;张连仲任总务主任。到了暑期新校舍基建工程正式启动(地址就这今天沈阳市第六十一中学所在的位置),并把学校改名为沈阳县第二十二中学。

经过三年的努力,学校新校舍基本建成。1960年学校改名为沈阳市第六十一中学,1961年经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批准成立了高中部。

2.齐心协力,共创佳绩

随着新校舍的落成,王家林校长带领全校师生开始了校园绿化工程,在校园内种植了大量的槐树、梧桐树、杨树、龙须柳树;还砌了花坛,种植了丁香、小桃红、荆桃、玫瑰、水腊等观赏植物和各种花卉。今天,在校园内长得郁郁葱葱的两棵大杨树就是当年王家林校长亲自栽种的。

有了舒适、美丽的校园环境,领导和教师就一门心思地搞教育教学工作。在这里工作的教师都有一种危机感,每名教师都在暗地较劲,利用业余时间给学生义务补课,不要任何报酬,不讲任何代价。1964年第一届高中生毕业了,他们以高考升学率47%的好成绩首战告捷。1965年高考时,学校升学率超过50%,实现了“高考升学率超沈阳二中”的战斗口号。沈阳市第六十一中学因此名声大作。

此时,沈阳市第六十一中学在体育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沈阳市第六十一中学在有可比性的活动中从没有落后的时候。

3.“文革”风暴,痛失十年

1966年,全国自上而下地掀起了一场政治风暴,六月份的沈阳上空顿时乌云密布。从此学校停课了,投入到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中,一闹就是十年。

1967年串联回来就开始斗、批、改。学校由军宣队、贫宣队联合接管,书记、校长被打倒,接受革命小将的批判斗争。学校成立了革命群众组织,上批刘、邓;下批单位领导和部分老师。不少领导和教师被戴上了高帽,游街示众。

十个年头过去了,这十年闹得国民经济停滞不前,科学技术没有进步,当时青年一代正处于干事业的黄金年代,就这么白白浪费了,理想破灭了,业务荒废了。令人痛心的十年!

4.从头再来,又创新高

经过十年的折腾,沈阳市第六十一中学已经面目全非了,美丽的校园失去了昔日的风采,整洁的教室破乱不堪,强有力的校领导班子散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也元气大伤。要发展只有从头再来。

沈阳市第六十一中历来重视教学质量,自从恢复了正常教学秩序后,自然还是把教学放在重点。1978年高校正式从应届毕业生中招生了,当年有为数不多的毕业生被高校录取了。这也算有了收获,师生、家长都很高兴,到了1979年依然如此,收获虽不能令人欣喜,但也没令人完全失望。

1984年,学校的主要领导进行了重新调整,上级派来了陈广余、敖英海二位同志分别接替了原来的书记、校长工作。新领导进校后提出了“一年整顿,二年中兴,三年崛起”的奋斗口号。以后的几年里,学校的教学质量逐年上升,不仅六十一中人看到了希望,而且周围的几个乡镇的学生家长也看好了六十一中学,纷纷把子女往这里送,为六十一中增加了新的活力。

(二)学校文化管理方略

1.学校事业

由区、镇两级政府发起,领导并为已缓和终身奋斗的深镇地区教育发展活动,是团结有志之士用勤奋与智慧的付出,为学校创造精神与物质财富,用卓越的办学业绩,推动深镇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需要经过多代人的不懈努力奋斗的永恒事业。

2.学校精神

诚 信  务 实  创 新

3.办学理念

学会生存 学会健体

学会做人 学会求知

学会审美 学会创造

校 训:敬业爱生 开拓创新

校 规:敬 静 净 竞

校 风:追求科学 发展个性 创造卓越

干 风:深入扎实 团结协作

教 风:勤奋负责 严格进取

学 风:自觉自信 勤奋创新

4.学校警语

(1)以先进文化 塑造亲和力

培育向心力 激发创造力

增强凝聚力 塑造形象力

带动生产力 提高竞争力

(2)让我们取胜未来,因为它寄托着我们的理想、目标和追求,它考验我们的执著和韧性,验证着我们的魄力和能力,新的未来还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和扎实的工作。

给学生一点权力,让他自己去选择;

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

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

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

给学生一种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

给学生一些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

(3)让我们珍惜过去的创业,因为它凝结着我们共同的艰辛和努力,熔铸我们的智慧和创造。

请注意你的思想,

因为思想指导你的语言。

请注意你的语言,

因为语言指挥你的行为。

请注意你的行为,

因为行为养成你的习惯。

请注意你的习惯,

因为习惯形成你的性格。

请注意你的性格,

因为性格决定你的命运。

尊重每个人的价值,

理解每个人的情感,

体谅每个人的困难,

帮助每个人的良愿。

5.学校文化诠释

我们实施人本管理,我们追求卓越,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年代里,学校的发展要以文化为根基,要借助圣贤的指引,要适应环境的变化,创造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

学校的细胞是人。人能够创造文化和享受文化。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也只有在文化活动中,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学校的教育活动也是一种文化的创造过程,成才是学校的教育之本,但单纯追求成才,却无法确保学校持久地发展,唯有把学校的教育活动与师生的价值关怀、直观感悟、审美情趣等高层次的精神生活和文化需求相结合,学校的生命才能得以无尽地延续。

学校必须建立一个众人真正共同尊奉的办学理念,学校从这种崇高的价值观中将能获得成功的巨大力量。

人在家庭中,家庭在社会里,人在学校中,学校也在社会里,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更离不开社会。只有当我们感受到与天地万物的同体一心,方能与他人共享苦乐,从而感悟生命,把握人生。

让师生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根本目的。为社会作出贡献,则是更为崇高的目标追求。唯有高层次的办学理念,才能使师生的能力发挥到最高水平,进而建立起一种学校命运的共同体。

6.学校公约

我们要做通情达理的人,用商量的口吻谈问题。

订此公约,显示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之意,藉以帮助我们克服一点现代的“潇洒”与“散漫”,改掉一些并无恶意的粗心,显示我们要将庸俗的陋习拒之门外的决心。

比如,我们的办公桌和文件柜,随意摆放虽然体现自然美,但整整齐齐更适合我们的整体气氛,纸团和烟头就不要随手丢在地上或花盆里,这样与身边的洁净很不和谐。

礼貌的言辞和行为会增添自己的风度与品位,每当电话铃响起,可能是不愉快的消息,大家不妨说一声“你好,六十一中学”,当然随之而来的必定是和风细雨。

办公室是处理业务的场所,安静成为必须,请不要高声喧哗和无目的地走动,更不要三五成群地聊天,让现代的时间、效益理念在这时得到更好的体现。

满世界里找东西,心里总有点不舒服,所以用完各种物品文件,属公的请物归原处;属私的,请物归原主。

最令我们欣慰的是良好的工作氛围与人际关系,我们鄙视势利和虚伪,也不喜欢迂腐和酸气,在这个来自四面八方的大家庭里,各人都应贡献一份真诚和善意。

我们自己都是学校的主人,清楚自己所担负的职责,勇敢地面对教育工作,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今天我们有缘走到一起。正因为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我们应更加珍惜眼前共事的时光,有温暖、有激情、有体谅、有幽默,因而对人生和事业怀有信心,我们就是这样成长——用无言的默契,用沟通的心灵,用灿烂的笑容,用理想的目光。

7.学校哲学

我们能做好,我们应该做好,我们必须做好。

共性求生存,个性求发展。

做一个必要的人,做一个肯合作的人。

要有液态思维,随形就势,实施深度渗透。

要有积极思维,1%希望做100%努力。

要想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只是如何去寻找途径。

要知道做什么,要知道怎么做。

最可怕的是昨天的成功,最难战胜的是今天的自己。

个人工作质量与成效是人格尊严的起点,学校的声誉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所谓好运,就是当机会来临时你做好准备。

危机就是机会,压力就是动力。

优秀的教育者是使矮者持矛、高者持弓。

良好的驾驶并非巧妙地躲过危险,而是于事前处理掉危机。

不给予旧秩序的信奉者以生路,就无法接受新秩序。

从自己的过去中学习。

学校及学校文化的目的是培养优秀的人类。

学校办学的根本目的是让所有师生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8.学校文化模式

以精英团队塑造校园文化以校园文化培育优秀教师

以优秀教师创造学校品牌以学校品牌推进规模发展

以规模发展追求学校质量以学校质量凝聚优秀人才

以凝聚人才发展学校文化以学校的发展服务于社会

9.办公室的管理精神

办公室是凝聚团队共识的地方;

办公室是资讯分享中心;

办公室是人才发展与教育训练中心;

办公室是温暖家、是战备基地;

办公室是学校教师科研中心。

10.办公室5S管理

整理SERLL:必要的留下、其余的清去。

整顿SEITON:依规定摆放物品,并放置整齐。

清扫SEISO:看见及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

整洁SEIRETSU:高雅的环境是教师再出发的基础。

素养SH ITSUKE:由环境影响个人,由外而内,展现高雅气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