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

时间:2022-0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和谐文化建设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谐文化”在一定意义上是相对于 “斗争文化”而言的。和谐文化是由和谐理论、和谐观念、和谐制度以及和谐装备构成的。上述和谐文化的四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本质在于,建立以和谐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在全社会推崇和谐理念,弘扬和谐精神,倡导和谐行为,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每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都有其长处,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和谐文化建设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也离不开对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借鉴与吸收。一种文化是否具有和谐的性质,主要看它是否有助于经济繁荣、政治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和谐文化建设,就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相统一,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与世界文化相交融,与人的全面发展相一致的文化。

“和谐文化”在一定意义上是相对于 “斗争文化”而言的。“斗争文化”是以斗争为核心理念的文化,它以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为依据,张扬斗争精神,倡导斗争行为,主张通过斗争的方法和手段来解决社会矛盾。和谐文化是由和谐理论、和谐观念、和谐制度以及和谐装备构成的。

“和谐理论”通过对 “什么是和谐” “为什么要追求和谐”以及 “如何追求和谐”等问题的回答,给人们提供理论上的指导,这种指导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让大众在思想上认同和谐的价值,形成和谐观念,去做促进和谐之事;二是为和谐制度的设计、操作提供思路、原理和方法。

“和谐观念”是社会上普遍流行的关于和谐的观点,它引导大众在实际生活中主动去选择符合社会和谐的行为方式,自觉去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天人关系。和谐观念一部分来自人们对和谐理论的进一步提炼、精选,如 “天人合一”“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等;另一部分来自普通大众的亲身感悟和经验总结,如“家和万事兴”“和睦相处”等,是人们对家庭生活与邻里关系的亲身体悟,而 “和气生财”则是商人对自己经营活动的经验总结。

“和谐制度”是规范大众行为、化解社会矛盾、消解社会问题、预防社会冲突的制度安排,以使整个社会稳定、有序地发展。由于制度决定着人们的权利义务、利益分配和资源予夺,因而对人们的行为选择能起强有力的导向作用。

“和谐装备”是促进和谐、维护和谐的器物,如,预防地震、火灾、水灾及球场骚乱之类的天灾人祸的预报、防护、隔离装置,防止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各种监控与保护措施,避免交通事故和交通堵塞的各种设备,等等。和谐装备是管理智慧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大大提高了人类追求和谐、维护和谐的能力与效率。

上述和谐文化的四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没有和谐理论就不能从理性层面让大众明白、认同追求和谐、维护和谐的道理。没有和谐观念会使一些对和谐一无所知的人做出各种影响和谐关系的事。没有和谐制度会使破坏社会和谐的恶行得不到有效制止以致泛滥成灾,一些潜在的危险因素也会因得不到及时解决而滋生蔓延,积弊成患,最终酿成社会冲突和社会动乱。没有和谐装备会大大增加追求和谐、维护和谐的成本,例如,没有交通设施,就难于避免大量交通事故和交通堵塞的发生。

总之,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多方面的和谐关系,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和谐文化体现为人们对和谐的感受、认知和认同,对和谐目标的向往和追求,蕴含着宽容、团结、互助、合作、稳定、有序等价值理念,这种价值理念贯彻到经济、政治、社会各个领域,贯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就构成全社会的一种自觉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升华为人们的一种精神境界和精神力量。和谐文化体现为 “以和为贵”的价值观念、“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宽厚包容”的处世态度、“通融和解”的行为方式、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身心一体”的健全心态等。其本质在于,建立以和谐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在全社会推崇和谐理念,弘扬和谐精神,倡导和谐行为,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和谐文化要求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增强合作意识,正确处理分工与协作、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努力在互利互惠中实现 “共赢共享”。和谐文化要求人们在生活交往中弘扬仁爱宽容精神,提倡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坦诚相待,营造一种承认差异、包容多样、民主自由的社会风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主要有: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它表现为民族意识、民族品格和民族气质,是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的思想品质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已深深融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使广大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

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因此,和谐文化以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作为始终不渝的任务。和谐文化强调的是求同存异、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具有弘扬正气、沟通情感、促进融合的功能,起到化解矛盾、整合社会关系、凝聚人心的作用。

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孔子提出 “宽厚处世、协和人我”,就是要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孟子的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集中表达了对人与人和谐关系的追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强调 “天人合一”,主张人类应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强调 “协和万邦”,“以中国为一人,以天下为一家”,提倡 “以德服人”的王道,反对 “以力服人”的霸道,等等。

建设和谐文化,也离不开对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借鉴与吸收。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同民族和国家在不同的社会实践中会形成不同的文化。文化的多样性体现了人类的创造能力和创造精神。每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都有其长处,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合理的内核往往是相通的,总能为人类所传承,都对人类进步做出了贡献。例如:西方文化中对个人独立自主精神的强调,对科学理性的推崇,对民主法制的追求,重视人的价值,等等,是我们建设和谐文化值得借鉴的内容,需要以宽广的胸怀和开阔的眼界,彼此尊重、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共同发展,在交融中学习借鉴,在碰撞中扬弃升华。这是文化交往与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内在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日益融入到世界文化体系之中,文化格局正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形成一定的文化张力,出现各种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和谐文化”的提出,就是适应协调、化解这种矛盾冲突的需要,在多样性文化之间寻求各种文化的沟通、理解与融合。江泽民同志曾说:“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1]

“和谐文化”的提出,是中华民族在更高水平上的一次新的文化自觉,反映了一种新的文化理念。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将 “文化自觉”概括为十六个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2]

当今社会,物质消费与文化消费日益融为一体,只有具有文化含量、文化品位、文化个性,既能满足人们的基本物质需要又能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要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经济增长中文化的推动力日益突出,经济效益中的文化附加值日益明显,经济竞争中文化资源的作用日益重要,经济发展中文化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建设和谐文化,就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认真重视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素,不断增加经济活动的文化含量,既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也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的实力与竞争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建设和谐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使全民族形成一种始终与时代同步的积极健康的国民精神,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江泽民同志说:要 “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3]。只有这样,当代中国的国民精神才能在汇聚民族性和全球性的丰富养料哺育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2008年

[1] 《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22页。

[2] 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载 《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3] 《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5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