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

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

时间:2022-03-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是每个人得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高度和谐的社会。[3]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倡导和谐世界,是中国共产党对时代特征、世界发展趋势和我国现实国情的科学判断和理性选择,表现出宽阔的视野。
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_道德信仰与社会和谐

古往今来,人们都希望在一个和平、和谐、和美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对繁荣、和平与幸福的渴求是人类普遍的愿望,可以说和谐社会是人类共同追求的永恒主题。“和谐世界”思想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科学设想。建设和谐世界,是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具体步骤和重要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是每个人得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高度和谐的社会。

一、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及其内涵

当代中国,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相互呼应的,都体现了我党的执政理念和目标,内含着伦理诉求和道德理想。“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把全球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人际交往日益突破地域的限制和国家的壁垒。国际社会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直接,个人的福祉因此也更多地维系于国际社会的和平、发展、稳定与和谐。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站在时代前沿,提出了和谐世界的重大战略构想,是对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理想的新贡献,表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1]我们要坚持社会和谐与世界和谐、国家利益与全人类共同利益相结合。中国将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的共同进步联系在一起,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繁荣。[2]

(一)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

2005年4月22日,胡锦涛在雅加达亚非峰会讲话中首次提出了“和谐世界”这一命题,他指出,亚非国家应“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同年7月1日,胡锦涛出访莫斯科,又将“和谐世界”写入了《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第一次被确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共识,标志着这一思想进入了国际社会的视野。同年9月15日,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的《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重要讲话中,提出了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理念,全面阐述了“和谐世界”的深刻内涵。2007年2月,胡锦涛在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的演讲进一步指出:“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中国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又从政治、经济、文化、安全和环保各个方面对“和谐世界”新理念作了完整、系统的阐述。至此,“建设和谐世界”作为我国对外政策目标的新概括,正式被确立为我国对外工作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总目标和新指导方针,是对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新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和谐世界’相互结合、相辅相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和谐社会’是基础,只有逐步构建起‘和谐社会’,使中国繁荣、稳定和强大,才能有效推动‘和谐世界’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而言,建设‘和谐世界’又是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只有世界和谐,中国才能更快、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3]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倡导和谐世界,是中国共产党对时代特征、世界发展趋势和我国现实国情的科学判断和理性选择,表现出宽阔的视野。“‘两个和谐’思想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的精神实质,使马克思主义获得中华民族的文化形式,表现出深厚的民族根基;‘两个和谐’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表现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品格。总之,‘两个和谐’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型理论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4]

(二)和谐世界理念的基本内涵

胡锦涛在关于和谐世界的讲话中,明确阐明了和谐世界的基本特征:第一,各国之间和平共处,通过和平协商方式解决相互之间的矛盾与分歧。第二,各国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第三,世界各种文明和各国的不同发展模式之间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和睦相处,并在发展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在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同时,促进各国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第四,各国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代表的国际关系基本原则,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形成以国际关系民主化为本质特征的国际大家庭,建立公正、平等、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概括起来看,和谐世界理念至少包括以下内涵:

1.政治上相互尊重

在《联合国宪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基础上,坚持主权平等,共同推进多边主义,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权威性,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

2.经济上加强合作

建立公开、公正、合理、透明、开放、非歧视的国际多边贸易体制,在互利互惠、取长补短中实现共赢,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

3.文化上开放包容

尊重文明、宗教、价值观的多样性,尊重各国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自主权,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在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基础上相互借鉴,发展繁荣。

4.安全上增强互信

树立互利、互信、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以对话增进互信,以协商化解矛盾,以合作谋求稳定,共同应对各种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维护世界和平。[5]

二、全球化背景呼唤道德价值认同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价值认同与价值冲突的相互渗透更为显著,表现为价值认同中有价值冲突,价值冲突中有价值认同,两者融为一体,不可分割。道德价值观作为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在经历一个认同与冲突相互渗透的过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展开,对道德价值的共识和认同就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且,在现代社会中,“现代性内含着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的紧张,现代性的多元权威与信仰所要求的终极权威之间的冲突,理性的世俗化趋势与信仰所要求的彼岸超越之间的紧张,这些都是道德信仰难题的现代性根源。信仰内在地要求我们追寻生活的意义。在现代多元社会中,多样化的生活方式意味着多种生活意义的可欲性”[6]。这使得道德价值认同变得复杂而困难。正因为如此,道德价值认同成为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途径。

当然,应该强调的是,寻求普世伦理不是寻找某种“唯一”或绝对的“道德真理”,而是寻求多元之间的共同分享,这就需要每一种道德文化(传统)都要保持平等的开放姿态,并展开平等的对话交流,以求得相互理解和沟通。有理解才能有沟通,有沟通才能有所分享。在这里,多元文化之间的平等是首要的基本前提,任何文化自我的优越感或者文化歧视都必须抛弃,否则,一切无从谈起。真正的认同应建立在主体自觉的基础上。这种建立在主体自觉基础上的价值认同,只有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上才有可能实现。

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人类共同价值的追求,并倡导一种为人类共同接受的普遍价值作为主导价值观。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在于人类社会生活跨越国家和地区的界限。全球经济运行的整体关联性推进着价值观的认同。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势必通过世界范围内社会生产方式的日益关联而推进人们价值观的认同。全球性利益的驱动推进着价值观的认同。“利益是价值的基础,价值是利益的反映。社会价值观、集体价值观,无不是在一定共同利益的基础之上形成的。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超越各民族利益和各阶级利益的普遍的、共同的利益问题(如环境、人口、资源问题等)的强化,全球的价值观的认同程度也就越高。经济全球化突出了人的类意识,促使人们站在人类发展的高度去认识共同价值问题。”[7]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尽管不同人群共同体的价值取向和现实需要呈现出多元化、层次化趋势,但面临的共同的问题、共同的利益、共同的命运也日益突出。人类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面临着越来越多全球性问题,比如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在水资源日益短缺、荒漠面积不断扩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多样性加速消灭、全球气候明显变暖、酸雨危害加剧、海洋污染等。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直接危及人类生存,严重制约世界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毒品走私、跨国犯罪、严重传染性疾病等跨国性问题日益突出”,世界和平与安全面临着“反对国际恐怖主义、防止大规模性杀伤性武器扩散、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打击跨国犯罪等新课题,这些国际现实成为全球治理和和谐世界的共同理论生成背景和发展动力”。[8]目前,危及人类安全的因素突破了传统的政治、军事领域,扩展至经济、文化、科技、生态等非传统领域,面对这种新的安全特点与趋势,必须要摒弃冷战思维,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新型安全是合作安全、共同安全、全面安全和长效安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