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完善和谐社会结构

完善和谐社会结构

时间:2022-0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 完善和谐社会结构建设和谐社会是中国改革开放所要实现的重要目标。因为,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数量逐年增多。(二)助力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让人们在自然美好的环境与轻松自由的条件下快乐地生活,这是现代中国经济文化发展指向的伟大目标。
完善和谐社会结构_环境人类学

第五节 完善和谐社会结构

建设和谐社会是中国改革开放所要实现的重要目标。医患之间的和谐,是人民团结、国家兴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执政党和人民大众之间和谐组成部分。因而,克服困难,继续向前推进的这种和谐,意义重大。

一、心理均衡治疗

(一)呵护银发社会

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尊老爱幼的传统优秀文化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在经济继续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中,尊重老人显得格外重要。因为,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数量逐年增多。老年人抵抗力下降,而如果生活在污染严重的环境下,容易患病,因此需要特别的照顾和关怀老人。健康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福利之一,离开了医疗可及性及公平性,公民的生活满意度就会下降,容易成为对社会的不满者。

老年人保持健康要有一些条件,需要较好的医疗,较多的营养补品,需要优美的环境,以便安度晚年。然而老年人的收入少,医药卫生支出很高,所以,必须对于老年人格外关照。医学的内在本质不仅是技术性,还有分量很重的人文性。从事医生行业,不只是这个职业的回报率较高,可以使人富有,也不只是这个职业技术含量高,能显示个人的才能,从本质上讲医生的职业最重要的是为了人民的健康。

虽然中国各地人民的卫生条件得到了很大变化,但是,受限于发展中国家的基本背景,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问题仍未根本解决,卫生工作仍面临着很多问题急需解决。甘肃省人民医院、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等,设备条件在省内是第一流的,由于同样的原因,存在许多医疗困难。但是,这些医院内的护士团队注意克服医疗条件不足的困难。她们用良好的形象、和蔼可亲的态度、温馨体贴的语言、端庄文雅的举止,消除老年患者对医院及病区的陌生感,使老年人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她们注重使用简单、少花钱的方式,护理和治疗老年人的疾病。一些老年人面对市场经济所产生的一些商品诱惑,有的人感到很失落,有的人长叹人情冷漠、世态炎凉。这些护士们就注意吸收古代贤者的智慧思想,“行小变而不失其大常也,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35]引导老年人不大喜过望,也不悲痛欲绝,更不哀伤绝望,保持一种安宁、恬静的心理环境,这样有利于减轻疾苦和促进疾病的康复。这种方式较为成功,老年人很满意。一批年轻的护士用自己热情的工作、关爱的举止,为老年人护理。尽其所为,帮助于人,这是医生的职责,中国传统文化提倡这种为人之美。

(二)助力建设和谐社会

建设和谐社会,让人们在自然美好的环境与轻松自由的条件下快乐地生活,这是现代中国经济文化发展指向的伟大目标。医院是人民群众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地方,也是社会上恪守高标准卫生条件并宣示为标杆的地方,因此,维护和谐医院的形象,不仅是为了某个单位的利益,而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防病看病,解除患者的痛苦,为社会播撒欢乐,让人们携手共进,这些是医疗机构每天的日常工作。一个医院是否通过这些行业行为完全达到预期的让社会和谐的目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医患矛盾的出现就是一个反证。

一个和谐医院,要求医务人员首先通过自己精湛技术,用优良的医疗质量,让病人早日康复。因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36]医疗技术高超,医治疾病彻底,迅速解除病痛,患者和亲友们才会高兴,大家欢乐、祥和。人间疾病层出不穷,医生的工作就是主动地向病魔进攻,在疑难险症面前,不畏艰险,善待每一位病人。在疾病面前,生命无贵贱之分,医务工作者的职责是神圣而崇高的,要永远把病人的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只有献出无条件的爱,才能做到真正的善待。

美国哈佛医学院社会医学系教授拜伦·古德(Byron Good)曾经表述了这样一种观点,疾病虽然绝对真实,但是出于生活中的疾病只能通过某种创造性的概念来表达,而那种以生物医学为典型代表的实证主义经验主义疾病观应当予以批驳。在治疗患者的疾病时,应当将病患作为嵌于地方道德世界、政治关系、时间之流等中的“审美对象”予以解读,如同欣赏一幅画作品一样,对那些形式上不确定的东西进行一种审美反应,从事一番积极的、综合的努力创造,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病救人的效果。由于无论医生还是患者,大家都在应对病患及其威胁的斗争中投入很多,因而临床治疗不能被置于孤立的地位。拜伦·古德进一步比喻说,医学与病患双方均参与了一场救死扶伤的努力,是一番对话,也是一曲舞蹈,甚至是一项基本的人权。[37]在甘肃省的很多公立与非公立医院内,护士们用温和、真挚的情感为病人服务,这些护士与医生对待病人满脸微笑,认真地观察病人的生理、心理变化,尔后适时、恰当地用温馨、轻松的话语开导心情沮丧的患者,而且时刻注意使病房保持清洁、雅静,让病人心情愉快、精神放松,这些治疗方式的应用有节奏、有条理,效果明显。这些有着“妙手天使”称号的医疗团队的工作的确犹如一曲舞蹈,热情有序,让快乐气息在病房原本沉闷的空气中浮现。许多这样的医疗团队的工作表明,用真诚坦然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误解,建立和谐医院的目标就能实现。因为,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如此工作,发心行善,工作效果虽然未明显来到,但是失误和事故却已在暗中远离了。帮助他人,这是中国社会的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现在的社会也不缺这种美好事物的因子,需要的是用诚恳、勤奋的工作达到更美的境界,坚持这样做事,定能感动天地,迎来皆大欢喜的和谐局面。

二、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态改进双赢

保护环境就是化解人与自然之间不和谐的因素,改善环境就是不断提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平,最后实现的目标就是人民生活幸福、健康长寿。

(一)健康的体魄与积极的奋进

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着人类文明和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及其结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自然。古罗马帝国唯一的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曾说:“让你的愿望符合实际。不论好坏,生命和自然都由我们无法改变的法则所掌控。越快接受这一点,我们就能更加平静。”[38]无数历史演变的事例说明,人们必须对生活中那些可能带来压力的变动和挑战处之泰然,在意图改变世界之前先改变自己对世界的态度。敬畏大自然,人类文明就能顺利发展,反之,则人们会备受磨难。同时文明的进步也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和演化。身体是人的根本。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现代人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健康。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神,旺盛的体力,这些是现代社会大众公认的最好的财富!谁也不会愿意做个又弱又病、一干工作就感到累的人,没有好的身体什么事情也做不成。特别是面对各种压力,无论是在工作岗位上,还是在处理家庭事务上,人们拼的就是体力与精力,谁身体好,精力足,谁就是老大,谁就能挑大梁,因而,大家都想将健康维持在巅峰状态。

民众的需要从政治方面来讲就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向导力量,这样的需要在经济方面也是推进传统生产结构升级转型的物质力量,因而,理念与生产的力量合力是巨大的,可以形成一种社会前进时发生积极作用的“倒逼机制”,推动着环境保护的发展,顺眼历史潮流。生产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也表明,在高耗能、高污染的发展模式下,经济增长率的空间相对狭小,难以持续。于是,这个压力逆向前进,最后可以传导到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上来,由此能够发挥独特作用,更好地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中国在经济改革中更多的是采用积极的方针政策,政府部门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正面发回作用的政策,创造条件,实现了倒逼机制曾指向的目标。例如,2011年,环境保护部颁发文件强调指出,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39]东部一些发达地区积极行动,让天更蓝、水更绿、家园更优美,在城乡优美环境方面取得新突破。不少地方满腔热情地为民众服务,办好根治环境污染的项目[40]。于是,几年来,百姓们看到了更多的蓝天,呼吸到更加清洁的空气。实践表明,以保护环境、多做好事为平台,以回归自然的运动、比赛为载体,以加强和谐社会、服务人民的思想作风建设为目的,这样的做法是人民欢迎的。

(二)民族魂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现代社会的要求,同样也是自古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中华民族伟大的创业史上,自始至终都反映了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中华文明的起源就是包含着中国生态学的起源。中国古代贤者孟子就有极其相似的论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41]孟子的这段论述十分精辟,他形象、生动地阐释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在过去短短是200多年的时间就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能源,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使全球面临着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这使得世界各国现有的发展模式面临着转型的抉择。

中国正在大力建设宜人家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新的乡村山庄。这些建设表现了绿色文明思想,充分地尊重了民众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显示了以人为本的政策方针的贯彻与实施,其最终的目标和本质均体现在人文关怀上。毫无疑义,良好的环境虽然非药非针,但是其作用“无为之益也”。总之,精神恢复、环境改善的治疗在关爱之下显示了独特的作用,使病人自身体、心理上得到全面康复。这种做法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根本的精神,或者本身就是传统文化与医疗方法。中国传统医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他们深受广大劳动人民欢迎。在进行21世纪的工业化建设中,继承和发扬中国医德,吸收国际医学精华,会使人民健康长寿。因而,创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中国将会更加兴旺发达。

学习思考题

1.经济迅速发展与医疗水平提高的重要联系表现在哪些方面?

2.保障医疗效果的重要环境条件表现在哪些方面?

3.阐述医疗护理与空巢老人的主要联系。

4.简述《黄帝内经》提出的若干重要的理念

5.简述希波克拉底誓言表现的一些重要理念。

6.简述藏医藏药的神奇魅力。

7.为什么说中国传统医德的最经典表述是“医乃仁术”与“大医精诚”?

8.如何理解庄子提出的“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的观点?

9.阿瑟·克莱曼提出的“道德体验”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10.为什么说护理患者时的“润物细无声”式的轻声细语能提高医疗效果?

11.分析导致医患冲突的重要缘由。

12.为什么说医学与病患双方的互动如同一曲舞蹈?

【注释】

[1]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1992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01号发布自1992年8月1日起施行)》,北京,1992年6月28日。

[2]通讯:《改革开放30年:国际地位和影响发生根本性历史转变》,中国网,2008年12月7日,hppt://www.china.com.cn.

[3]黄楠:《中国全国多地人均GDP超过8万元已与富裕国家水平接近》,中国新闻网,2012年2月2日,hppt://www.chinanews.com.

[4]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1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9页。

[5]袁占亭:《2011年兰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兰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兰州,2011年1月4日。

[6]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西部大开发10年来卫生事业发展有关情况》,卫生部新闻发布会,北京,2010年8月10日。

[7]通讯:《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揭示:25%疾病来自环境危害》,《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6月28日。

[8]张燕婴译注:《论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4页。

[9]张鸿铸:《全国医学伦理学会建规立范记事》,《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年第4期。

[10][古希腊]希波克拉底著,赵洪钧等译:《誓言》,《希波克拉底文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11]宇妥·元丹贡布原著:《图解四部医典》,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2]通讯:《四部门:公立医院改革中将合理规划发展民族医医疗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办公厅网站,2010年1月4日,hppt://www.moh.gov.cn.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北京,2011年4月28日。

[14]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1〕28号)》,北京,2011年9月17日。

[15][美]阿瑟·克莱曼著,方筱丽译:《道德的重量——在无常和危机前》,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

[16]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宣言》,北京,2011年6月26日。

[17]威廉·杰克·鲍莫尔(William Jack Baumol,1922~),一译凯博文,美国经济学家,曾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现为普林斯顿大学荣誉退休高级研究员。1967年,他在论文和著作中提出一种经济研究结论,一些国家或地区制造业增长相对快速,而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则难以提高,由此会影响整体经济发展。对于这种经济发展失调现象,后来的学者们称之为“鲍莫尔病”。——著者注

[18][美]凯博文著,郭金华译:《苦痛和疾病的社会根源-现代中国的抑郁、神经衰弱和病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52页。

[19]方鸿:《情志致病机制探讨》,《山西中医》,2010年第2期。

[20]孙通海译注:《庄子》,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129页。

[21][美]戴尔·卡内基著,黑幼龙编,陈真译:《如何停止忧虑开创人生(How to Stop Worrying&Start Living)》,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年。

[22][古罗马]马可·奥勒留著,何怀宏译:《沉思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

[23]刘伟:《从“医乃仁术”角度探析中国传统护理理念》,《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年总第9卷,第4期。

[24]毕淑敏:《破解幸福密码》,南京:江苏人民出版,2010年。

[25]新华社(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年3月19日)》,北京,2009年4月6日。

[26]姚汉荣、孙小力、林建福撰:《庄子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58页,第472页。

[27]洪昭光:《洪昭光健康养生精华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年。

[28][美]坎费尔德(Canfield)等编著:《心灵鸡汤37:白衣天使(Chicken Soup for Nurse's Soul)》,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

[29]崔志强、孔繁增、白日荣、潘利民等:《医疗纠纷相关因素的分类与防范机制研究》,《中国医院管理》,2011年第2期。

[30][美]阿瑟·布洛赫著,曾晓涛译:《墨菲定律》,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

[31]冯庚:《医患沟通的基本方式》,《中国全科医学》,2010年第28期。

[32]王丽:《和谐医患关系的社会学分析与构建》,《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4期。

[33][英]马修森著、叶旭军译:《伦萨·南丁格尔传》,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

[34]世界卫生组织亚洲西太平洋地区办事处与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福冈宣言》,日本福冈市,1989年。

[35]姚汉荣、孙小力、林建福撰:《庄子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545页。

[36](唐)孙思邈著,焦振廉等校注:《大医精诚》,《备急千金要方》,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年。

[37][美]拜伦·古德著,吕文江、余晓燕、余成普译:《医学、理性与经验:一个人类学的视角》,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38][古罗马]马可·奥勒留著,何怀宏译:《沉思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

[39]环境保护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环发[201129号])》,北京,2011年。

[40]金建明、葛玉荣、刘影:《江苏:让天更蓝、水更绿、家园更优美》,《中国政协》,2011年第19期。

[41]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