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族文化进校园存在的问题透视

民族文化进校园存在的问题透视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从相关学术研究来看,多是对某一个地区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个案调查与思考,鲜见综述性的理论研究,本文试从民族文化进校园的依据、成效及问题等几个维度,对这一活动作一探讨。因此,将传统民族文化引进校园,依靠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途径传承是符合民族地区实情的举措。随着一批民间老艺人的离世,一些民族文化的瑰宝已经或行将成为“坟墓里的文化”,民族文化传承人产生了断层现象。

民族文化进校园:依据、效用及问题[1]

⊙井祥贵[2]

[摘要]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是当代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一种新思路,其实施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依据。该活动在促进学生民族认同感的形成、链接民族心理变迁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助推民族教育改革以及拉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然而,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教学内容的形式化、教师施教的被动化、教学管理的松散化、经费投入的乏力化、教育评价的单一化等。因此,构建以民族学校教育为中心,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为两翼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互补机制乃当务之急。

[关键词]民族文化进校园;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民族教育改革

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是一种民族文化传承理路的创新,它将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教育发展以及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进步三者连接起来,堪称推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发展的多效工程,全国各地都在作相应的探索和研究。从实践来看,各民族地区学校做法不尽相同,主要集中于双语教育、课程开发、课堂渗透、开展民族歌舞活动以及打造民族特色校园文化等方面。而从相关学术研究来看,多是对某一个地区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个案调查与思考,鲜见综述性的理论研究,本文试从民族文化进校园的依据、成效及问题等几个维度,对这一活动作一探讨。

一、民族文化进校园的依据阐释

(一)理论依据

在文化人类学家看来,教育即是一种人类社会文化的传承方式和渠道。文化通过教育进行选择、继承和创造,在这一过程中,受教育者得以增进知识、技能,获得身心的发展。宏观上,文化全球化和多元化共同发展的大背景,使得作为民族文化传承途径之一的学校教育“不仅要担负传递本国主体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而且同时也要担负起传递本国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1]以及担负起传承世界其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中观上,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一方面,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应通过促进当地少数民族的发展,为缩小地区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出贡献;另一方面,通过培养具有民族自信心和民族精神的人,为形成普遍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作出应有的贡献。微观上,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也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要超越单纯靠发展经济的社会发展理念,既要大力发展经济,解决经济增长的质量、水平问题,又要注重发展文化,不断满足人们精神文化增长的需求,从而实现民族教育、民族文化、民族经济及民族社会的良性互动发展。

法国教育家米亚拉雷(Mialaret. G.)曾说:“倘若要问某人‘什么是教育?’也就等于问他‘什么是人?’”[2]人作为文化性的存在,自出生之日起就与其周围的文化生境开始了水乳交融的过程。换言之,不同生境的民族身上带有不同的文化烙印,而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人之存在与发展,人的内涵与依据即构成了教育内在逻辑与品质的根本。因此,“现代学校教育一方面要尽量传授当前普遍认同的科学和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要对尚不能作出否定判断的文化知识予以充分的尊重和宽容,”[3]这就要求主流文化教育在跨文化环境中开展时要考虑民族性格及善待当地的文化资源。

(二)现实依据

1.我国民族地区的实情

我国的民族地区幅员辽阔,具有特殊的自然、历史和社会条件。首先,从地理区位的角度看,可以把民族地区的特点概括为边缘性、边际性和邻边性。[4]换言之,少数民族多居住在边疆地区、贫困地区、草原牧场及深山老林地区,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其次,历史上由于统治阶级的民族歧视政策和大汉族主义排外思想,少数民族多受其侵扰,处境不利,经济类型多以采集、渔猎、游牧、农业为主,现代化工农牧业匮乏,发展相对滞后;再次,从社会发展来看,我国虽已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但少数民族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有处于封建社会的民族,有处于奴隶社会的民族,还有的仍处于原始的部落社会。然而,丰富多样的自然环境又孕育了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形成了民族地区文化的丰富性与经济社会的落后性并存的特征。总之,我国民族族情复杂、民族人口居住格局复杂、民族文化表现形式复杂,这决定了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国家很难出台统一的教材和标准。因此,将传统民族文化引进校园,依靠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途径传承是符合民族地区实情的举措。

2.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的文化断裂

文化知识是教育得以进行的前提和基础,不同民族由于自身所处文化环境的差异,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知识侧重点也互不相同。譬如,山地民族擅长攀爬和对歌交流;林区民族侧重安全防火知识、辨别方向及射箭捕猎;海边民族则长于潜水、捕鱼。我们的学校课程倘无视这些学生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世界,就会出现民族地区学生难以适应学校教育的现象。而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既能从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使学校文化与家庭文化之间的非连续性得以链接,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不同民族个体因发展现实生活而产生的实际需求,从而对学生潜力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3.民族地区学生本身的特殊性

民族地区的学生尤其是中小学阶段,学生的感性思维优于理性思维,但其民族心理还未成熟,民族价值观仍需完善,如果对其仅仅实施以关注主流社会文化为主要价值取向的现代教育体系,势必会导致学校教育追求社会的均质化、地方性知识的失语及民族学校教育与民族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的割裂。这种体制培养出来的人,一方面得不到民族传统社区的认可;另一方面也不能融入外界工业化社会,不仅于民族文化传承没有助益,对于少数民族的现代化进程也不利。

二、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效用分析

(一)培养了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知识的兴趣,利于其民族认同感的形成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该民族人民大众的创作,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生活素材及艺术养分。随着一批民间老艺人的离世,一些民族文化的瑰宝已经或行将成为“坟墓里的文化”,民族文化传承人产生了断层现象。开展民族文化常识教育,让学生从了解民族沿革、民族风俗入手,继而了解民族的历史、民族文化艺术,使学生对本民族的知识及民族民间文化有一个深刻感性的认识,这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知识的兴趣,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有利于其民族认同感的形成,也为进一步开展系统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以及民族团结教育打下基础。比如,湖北恩施州自开展“五个一”工程以来,教师、学生、家长、民间艺人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原本分散的力量逐渐聚成搜集整理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社会热潮。[5]

(二)链接了学校文化与校外文化,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

民族文化进校园之前,各民族地区主要是通过建立民族文化专题博物馆、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及鼓励建立民族艺术之乡等措施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民族文化进入校园以后,各学校通过课程、主题活动课等形式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年轻一代民族文化传承人,初步实现了民族文化由“静态”保护向“动态”传承的转变。学校将当地的家庭和社区联结为一体,凭借学校的综合资源,以乡村校园为基地,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承前启后的挖掘和传承。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通过了解自己的民族,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强化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使民族文化传承具备“造血”功能,继而形成“连锁式”的“学生影响家庭,家庭影响村寨,村寨影响社会”的民族文化弘扬与传承模式。[6]这有效链接了过去存在的民族地区学校文化与家庭文化、社区文化的断裂,为民族文化有效传承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三)丰富了民族学校素质教育内容,促进民族地区民族教育改革

一直以来,我国民族教育存在行政管理统得过死和各学校情况复杂多样的矛盾。在实施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中,各民族地区学校根据学生的民族成分和当地的民族文化特点以及学校自身的优势确定活动项目、内容和实施计划,教育行政部门也改变过往的“一刀切”做法,转而会同当地民族工作部门实施监督、指导以及评估的职能。特别是一些地方因地制宜地对民族传统体育、民族民间歌谣、民族舞蹈等项目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民族学校素质教育内容,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良好品德,而且也能够为当地培养运动、文艺人才,从而推动了民族地区民族教育的改革。

(四)拉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民族地区相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当地群众对教育的期望更多地偏重于教育能否改善家庭的经济条件,这就意味着民族教育须更为直接地服务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这方面,贵州省堪称典范。在当地,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培养了大批民族歌舞等艺术表演人才,学校民族文化艺术团组织的富有民族特色的节目不断出现在旅游推介活动和旅游村寨的文艺表演中,学生的作品如剪纸、蜡染、刺绣等还成了村寨旅游点的旅游纪念品。据有关统计显示,2005年贵州开展乡村旅游的村寨有1 000余个,接待旅游人数1 084.43万人次,占全省接待旅游人数的34.7%;旅游收入20.99亿元。[7]这为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经济功能延展提供了机会,学校教育成了保住旅游经济灵魂的有效途径。

三、民族文化进校园存在的问题透视

(一)时间局促,教学内容形式化

受追求政绩、应试教育等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学校领导、教师沉溺于常规教育教学观念,民族意识不强,认识不高,忽略传承、弘扬和保护民族文化的职责。因此,民族文化教育只是作为一种点缀存在于“主课”教学活动中,教学时间没有保障。更有甚者,为照顾“普九”和升学率,部分学校每周仅有的一节课也时常遭到取缔。从教学内容看,民族文化多是以歌谣、舞蹈、绘画等“艺术”的形式走进校园,在此过程中,不会也无暇系统地教授学生民族文字,为方便学生记忆,多采用汉字记音法。如此,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虽能学会一些民族文化,但由于不认识民族文字,其进一步的自主学习便大打折扣,加之目前我国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主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后续学习难以为继,这往往使民族文化进校园这一本身意义重大的教育活动流于形式。

(二)师资匮乏,教师教学被动化

民族传统文化涉及内容广博,这对教师的相关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目前维系教学的师资来源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聘请校外民族文化土专家、民间艺人。这类教师存在教学素养不高的问题,有的甚至连汉语都讲不好,遑论教学质量的保证,即便是偶有一定民族文化理论的当地学者能承担某些内容的讲授,学校却没有足够的聘用经费,因此而陷入窘境;二是略经培训的学校教师。这类教师大多担任学校主流文化课程,教学任务较重,且可能存在升学等压力。因此,一些教师认为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只是额外的兼职,是副业,其主要精力不在民族文化传承课上。况且,他们的待遇并没有相应地得到提高,加之缺少外出培训机会,无法从理论上认识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故而积极性不高,只是被动地完成任务。

(三)机制未成,教学管理松散化

管理不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教育主管部门层面,教育局和民宗局没有实现共同管理,两者间的合作机制没有形成。其中民宗局负责专项经费的管理、民文教材的编写,而教育局则主要提供师资培训上的便利,对民族文化教育本身很少问津,抑或不知如何介入。二是在学校层面,各学校各自为政,缺乏横向联系,很难做到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此外,有调查显示,不少学校没有正常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教学工作,也没有全面形成从管理到实施的有效机制,进校园工作没有得到常态化保障,相当一部分是培养骨干参加展演和比赛。[8]

(四)经费不足,教学投入乏力化

民族文化进校园涉及内容相当广泛,无论是课程开发、教材编写抑或教学设备购置等都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从目前情况来看,经费来源比较单一,而专项经费又非常有限,不足以支撑长期的教学活动,有的学校甚至要从生均公用经费中挤用一些以维持教学。此外,专项经费还存在到位不及时,或被挪用而缩水,或被以赠送实物的形式替代等现象。

(五)缺乏保障,教育评价单一化

不同民族文化传统中走出来的学生,其所积累而形成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是各不相同的,在对这种占有不同文化资本的民族个体进行评价时,理应遵循差异性原则。然而,由于民族传统文化基本上不是现代学校教育所要求的考试科目,所以,我国民族地区学校评价制度依然是仅用汉文化的单一评价标准进行评估。民族文化虽进了校园、课堂,但因缺乏相应的评价体系做保障,故而很难引起广大师生的真正重视。

四、结语

拒绝发展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而缺失文化的民族是没有精神和力量的民族。民族传统文化是教育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教育的发展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教育是传递文化知识的活动,又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另一方面,教育通过培养人的活动实现提升民族个体认同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决定作用。民族文化进校园是一项事关民族文化持续保护和发展的长远性工程,它是从源头上解决民族文化资源流失的一项重要举措,它使民族文化的传承链得以延伸和发展。源自西方的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从最初关注公民权利和特定少数民族的特殊需要,扩大到将之看作文化的多样性、教育机会均等和全球的相互依赖”。[9]因此,不能简单地将民族文化进校园理解为就是让学生唱唱歌、跳跳舞,而是要有更为丰富的内涵,要放眼全球,从提高学生素质,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的高度认识它,巩固、培育和提升民族文化资源,培养人才。

为此,要从课程开发、师资培训、科学研究、发展规划、制度保障、构建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一体化传承体系等方面着力,完善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运行。而从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比例来看,主要反映主流文化的国家课程在总课程中所占比例为88%~90%,而主要反映民族性的、地方性的文化知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总课程中的比例仅为10%~12%。[10]此外,考虑到民族文化进校园的适宜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一部分民族传统文化如民族宗教类文化,是不能进入校园传承的。所以,要传承民族传承文化,光靠学校这一文化传承场还远不够,须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合作,以形成校内外互补的传承机制。

参考文献

[1]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7.

[2]米亚拉雷,等.教育科学导论[M].思穗,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30.

[3]王军.教育民族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6.

[4]陈达云,郑长德.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27.

[5]严奉江.民族文化进校园的调查与思考——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50-56.

[6]罗家旺.开辟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新途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启示[J].民族大家庭,2009(5):45-47.

[7]石新荣.贵州乡村旅游面临挑战[N].经济参考报,2006-12-29:(15).

[8]杨俊.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实效性问题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199-201.

[9]Barry Nancy H,Lechuer Judith V. Preservice teacher’s attitude about and awareness ofmulticultural teaching and learning[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1995(2):149-161.

[10]王鉴.我国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研究[J].教育研究,2006(4):24-27.

Issues on Traditional Ethnic Culture Inheritance on Campus in China

Jing Xianggui

(Research Institute of Education and Psychology of Southwestern Ethnic Groups,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The project of introducing ethnic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campus is a new heritage method,whose implementation has some basis both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It has now achieved initial results in such field as forming a sense of ethnic identity of students,linking national psychology changing and traditional cultural heritage,promoting education refor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ethnic areas. However,there’re some issues to be improved,which include formal teaching content,passive teaching attitude,loose teaching management,weak teaching funding and single educational evaluation. Therefore,it’s quite necessary to build a complementary mechanism of ethnic cultural heritage,centered on school education while winged on family and community education.

Key words:traditional ethnic culture inheritance on campus;traditional ethnic culture inheritance;reforming of ethnic education

【注释】

[1]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研究”(项目编号:08JZD0027)阶段性成果。

[2]井祥贵,男,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民族教育、教育人类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