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互联网时代高校公共事件的类型、特征及成因

互联网时代高校公共事件的类型、特征及成因

时间:2022-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互联网时代的校园公共事件呈现出以下一些显著特征。信息在第一时间快速传播,会使公共事件的影响在短时间内突破局域限制而迅速蔓延。高校内产生的公共事件,经常由于高校本身的高社会关注度,高校学生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从众心理”的驱使,现代通信技术的发达,很快形成“涟漪效应”。

一、互联网时代高校公共事件的基本类型

校园公共事件的分类标准并不统一,可从事件性质﹑诱发因素﹑影响程度等角度进行划分。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我国政府将突发公共事件划分为自然灾害事件﹑事故灾难事件﹑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可以成为公共事件孕育的温床,也可以成为公共事件传播的工具,甚至还可以成为公共事件爆发的直接场所。参照国家的分类标准,结合高校的自身特征,可将在高校内有可能发生的公共事件分为以下五类[1]

第一类:政治稳定类。主要是大学生群体面对国际政治性敏感事件﹑国内政治经济事件﹑社会热点问题或校内偶发事件做出激烈的情绪反应,甚至出现标语口号﹑群体聚集或游行示威等学生群体性事件。

第二类:学校管理类。主要指因管理缺位﹑缺陷﹑漏洞,造成学校在教学管理﹑班级管理﹑文化活动管理﹑后勤保障﹑医疗配备等方面出现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对学校制度规定﹑管理举措的强烈不满,产生激愤﹑狂躁等群体情绪,进而引起活动失控﹑罢课﹑抗议﹑滋事﹑恶意网络攻击﹑投诉等公共事件。

第三类:安全事故类。主要指在校生之间﹑在校生与校外人员之间发生的群体性殴斗;因高校学生个体突发事件引发的亲友或师生群体集聚事件和过激行为;由心理疾病﹑感情困扰等因素造成的公共事件[2];人为引起的爆炸火灾﹑房屋倒塌﹑恐怖袭击等人身伤害事件。

第四类:公共卫生类。主要指在校园内爆发的传染性疾病,或因违禁实验用品保管不善以及食堂﹑宿舍的卫生条件不良等,引起大面积的空气﹑食物﹑饮水中毒,并引发公众恐慌﹑影响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群体事件。

第五类:自然灾害类。主要包括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引发的教学秩序混乱﹑人员伤害等事件。

这些公共事件处在互联网环境中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形势多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对高校公共事件进行归类,目的是梳理高校校园内可能发生的公共事件,并厘清产生的根源和影响。但实际上,各类公共事件发生的频率不同,学校管理类﹑安全事故类﹑公共卫生类事件明显多发于政治稳定类﹑自然灾害类事件。并且,很多公共事件本身兼有两个或多个公共事件所属类型的特征,对这些事件进行分析时也需从多个层面着眼。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公共事件的主要特征

起源来看,互联网时代的校园公共事件一般都来源于现实社会中与大学生相关的事件;从事件发展空间来看,其主要的讨论场域都在互联网上,且通常由新媒体“引爆”[3];从事件内容来看,虽由大学生组织发起,但大都涉及高校管理﹑政府公信力﹑社会公平公正等问题,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从带来的后果看,一般为负面事件,对大学生﹑髙校乃至社会都产生一定影响,大多需要校方出面处置。因此,互联网时代的校园公共事件呈现出以下一些显著特征。

(一)爆发性

校园公共事件的发生难以预测,时间上又具有突然性,情势往往非常紧急。高校学生具有较高的媒介使用技术,对新媒体的使用率较高,在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产生和扩散中,新媒体快速即时﹑跨越时空的特征对信息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事件产生的任何一点涟漪,都能迅速波及﹑辐射至社会各个角落[4]。同时,互联网的多媒体特征,使得信息以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在海量共享平台上瞬间送达接收者。例如一些高校出现学生聚集游行事件,在校园内发生伤人事件或者学生自杀事件,这些事件都要经历一个过程,只是什么时候发生,难以实现有效的把握。而由于高校在校人群的高聚集度,一旦产生隐患,极易出现“质”的变化,从而爆发高校公共事件,其“量变”到“质变”的速度往往超乎想象。信息在第一时间快速传播,会使公共事件的影响在短时间内突破局域限制而迅速蔓延。

(二)集群性

高校集中了大批有知识﹑有思想﹑有热情的学生群体,他们关注社会发展,对非常规事物有天然的好奇心理,并表现为这个年龄段特有的热情和冲动。然而,很多大学生在认知能力和情感能力上还有欠缺,导致部分大学生自我管理,尤其是情绪管理能力较差。高校学生往往思想不够成熟或自身面临不少生活﹑学习的压力,看问题存在片面化﹑情绪化的一面,对突发事件往往容易捕风捉影﹑过度夸大。由于大学生多为离开父母异地求学,独立生活在校园环境中,因此当群体或群体内的个体出现问题时,极易产生心理共振,招引大量学生聚集参与,发表激烈的言论,做出过格的行为,加剧事件的恶化。

(三)复杂性

这一特征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导致高校公共事件的诱因越来越复杂。如已知或其他一些未知的传染性疾病对大学校园的侵袭,高校对此类事件缺乏有效的预防和处置措施。在政治类的突发事件中,通常有很复杂的社会政治原因,如国际政治危机,敌对分子煽动破坏,国家利益冲突,国内社会矛盾激化等。而大学生的忧国忧民﹑追求民主﹑富于激情及从众心理等特点,则易构成大规模高校政治类事件的重要动因。在治安类事件中,学校教育管理不力﹑学生违反校规﹑不法分子侵害﹑交通事故或其他意外事件等容易造成此类事件。二是公共事件不可预见性强,事态难以掌控。相比较传统媒体“把关人”的作用,信息的获得和传播具有准确性和严谨性,而新媒体的开放性与自由性,使得人们可随时随地自由地获取信息﹑传播信息,但同时也使得人们从新媒体获得的信息具有不客观性﹑不确定性和难以控制性。新媒体在事件的传播过程中,人们的非理性情绪易互相感染,且相当数量的言论属于情绪的发泄,而非对事实理性的分析和阐述,加之网民身份的虚拟性和多元性,法不责众和娱乐猎奇的心理使人们更加肆无忌惮的传播,加速事件向更严重﹑更复杂的态势发展。

(四)模仿性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杰克布考宁(Jacob Kounit)曾经提出过“模仿效应”(Ripple Effect)的著名观点,俗称“涟漪效应”。它描述的是这样一种现象:往一湖平静的湖水里扔进一块石头,泛起的水波纹会逐渐波及很远的地方。高校内产生的公共事件,经常由于高校本身的高社会关注度,高校学生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从众心理”的驱使,现代通信技术的发达,很快形成“涟漪效应”。高校与高校之间在相同的政策﹑相同的发展模式和相同的发展阶段中,往往具有矛盾的同质性特点,也成为公共事件迅速扩大或升级的社会基础[5]。这就使得不仅在高校内部事件发展态势加速加剧,还造成周边高校甚至一定区域内高校中也产生类似公共事件。

(五)危害性

所谓危害性,是针对公共事件所导致的后果而言的。高校公共事件多是由严重地违反教育规律的行为引发的,是对规律破坏的直接后果,其发生﹑发展和不断升级,势必对已有的学校整体决策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构架产生显性挑战,并伴生明显负面影响和消极作用。由于其很容易波及大多数学生,不但具有社会性,而且同时具有瞬时爆发的特点,使其危害性得到放大。如在政治类公共事件中,学生表达了良好的政治愿望和爱国热情,但很多时候没能采取正确的表达方式而是非法集会﹑游行等,有的还张贴不利于学校﹑社会﹑国家稳定的大字报,冲击学校机关及政府机关等。另外一些突发事件中,学生表现为群情激昂,蕴藏在心中的热情﹑激情﹑愤怒﹑不满在事件过程中得以释放和宣泄,如高校学生公寓晚间停电时,引起学生在宿舍区摔酒瓶﹑烧报纸﹑高声喊叫等过激行为。一般来说,无论什么类型的高校公共事件,其后果的危害性都是显而易见的。

三、互联网时代高校公共事件频发的基本原因

校园公共事件具有深深的时代印迹,其发生发展可以认为基于某个偶发事件,但其根本原因绝不限于单纯的偶发事件[6]。互联网时代的校园公共事件是基于错综复杂的因素的,既有宏观因素也有微观因素,既有社会因素也有个人因素。

(一)社会因素

从国际社会环境看,别有用心的敌对势力通过互联网等现代传媒,打着宗教传播﹑文化交流等各种旗号,利用人员往来﹑学术交流﹑合作研究﹑捐赠资助等各种手段,不断向大学生宣扬西方国家所谓的民主自由思想,宣扬或渗透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制度产生怀疑和动摇,从而引发对党和政府的不满。他们利用大学生思想活跃和对民主自由认识偏颇﹑社会阅历不足等特点,不择手段地利用各种信息化途径进行煽动,制造各种谣言蛊惑人心,如通过BBS传播各种反华内容,利用电子邮件散发反动文章,恶意攻击党和国家领导人﹑民族英雄等。他们把大学生当作替罪羊,遇到敏感事件便伺机煽动学生闹事,以达到其险恶的政治目的[7]。大学生群体一旦上当受骗,就可能引发公共事件,危及学校和社会的稳定。

从国内社会环境看,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攻坚阶段,这一阶段既是关键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社会转型的步伐逐步加快,原有的社会结构被打破,不同阶层﹑群体的利益意识被唤醒和强化,在各种社会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多元化的利益群体不可避免的相互竞争,造成了社会失序﹑经济失调和心理失衡等问题。这种转型体现在社会生活方面则是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社会分配方式的多样化。社会整合机制的相对削弱和个人价值取向的分歧,必然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导致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冲突和紊乱。原本已经确立的主导价值观常常受到自己的质疑和新的社会矛盾﹑社会现象的冲击而产生动摇,新的价值观体系又难以迅速确立,从而容易使学生出现心理浮躁﹑价值判断混乱等现象。许多社会问题折射到学校,都可能因学生对某一件事情的不满而造成大学生的行为失范,成为引发公共事件的伏笔。

(二)学校因素

一是随着高等学校改革的深入,学校的教学科研﹑办学规模和校园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校的管理政策﹑师资配备﹑校园环境等教育资源的供给侧压力凸显。学校内部改革政策﹑收费﹑就业﹑入党﹑评奖评优﹑饮食住宿﹑医疗卫生等,都很容易引发学生诟议和质疑。在高校学生生活普遍网络化的情况下,这些问题一旦在网上发布,就极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关注和共鸣,进而引发学生集体上访或者罢课等群体性事件。

二是缺乏合理健全的诉求机制。一些大学生维护切身利益的正当做法得不到合理的疏导,部分行政管理人员采取打压﹑漠视的方法处理,导致其通过网络寻求认同,宣泄不满,相互联动,从而引发网络群体性事件。

三是网络教育缺乏。目前,全国绝大多数高校都把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基础知识作为教育教学体系中的基本元素,但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并没有哪所高校将网络道德教育及纪律纳入其中。在国外,此类教育已被纳入日常课程,如美国杜克大学等已将网络道德教育纳入教育课程,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明确戒律,强化网络道德,促使学生正确认识并合理使用互联网,对网络空间的净化具有重大的教育引导作用。

四是缺乏舆情应对常设机构,缺乏制度化﹑系统化的危机应对机制。面对突发事件,经常是一事一议式地抽调人员组成临时机构,不利于突发公共事件的有效处理。从事突发公共事件管理工作的人员大多不具有相关专业背景,而且没有受过正规的﹑系统的管理培训,这也不利于突发公共事件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学生因素

一是当代大学生有较强的主体意识,对民主的要求越来越高,发表言论的意愿也越来越强烈,敢于追求和维护自己的权利,这种意识一方面使大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提高,另一方面会使他们过度关注自身而导致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极端一点就变为法律意识淡漠,法制观念淡化,因而在面对与自己利益有冲突的情境时便会行为失范,酿成重大事件。

二是高校大学生思想不够成熟﹑社会经验少,容易受到各种消极因素影响。同时对突然遇到的个人困难与社会问题等难以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看问题不全面,解决问题时容易情绪化﹑简单化,容易产生过激行为,容易在网络中迷失自我。互联网的虚拟性,使得学生容易脱离正常社会规范的约束,在网络上爆出极端的言行。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他们就可能在从众心理的支配下参与进去。虽然学生开始参与的动机和愿望可能是好的,但由于釆用的方式方法不当,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三是心理问题频发。生理疾患﹑学习和就业压力﹑情感挫折﹑经济压力﹑家庭变故以及周边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都会让学生产生心理困惑,进而演变为心理疾病,容易使学生面对矛盾刺激时产生过激反应[8],引发高校公共事件。

(四)家庭因素

大学生求学期间,家庭在精神层面和经济层面仍然与学生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是在精神层面,一些学生家长认为孩子考入大学后已经成才了,一切就交给学校了,因此,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生活花费,很少关心孩子的精神﹑情感以及心理,也很少对孩子在学校出现的矛盾﹑问题给予指导。另一些学生家长则不断通过“谆谆教导”给大学生施加过度的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这些压力容易转化成心理压力,引发心理危机。此外,家庭的经济状况﹑成员结构和和谐状态也对其大学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例如逐年增长的离婚率﹑残疾人家庭的自卑感以及相当数量家庭经济困难等等,这些都会给刚成年的大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他们一方面要承担学习的压力,另一方面要背负着家庭的压力,如果没有妥善处理,便会引发危机事件,诱发公共事件。

(五)媒体自身特性

新媒体的低门槛使得人们自由地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同时,新媒体的跨越性使得不同地域﹑不同职业的人相互交流,高校学生突发事件虽然是高校学生事件,但由于新媒体的传播,往往会影响至全校乃至全社会,由各种因素相互作用而演化为公共事件。在新媒体平台上人人都是信息的接收者,也都是信息的发布者或传播者,通过这个平台,人们对所关注的事件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意见表达并形成广泛影响。

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高校,面临着来自社会因素﹑学校管理因素﹑大学生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和媒体自身特征等多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及其综合作用构成了诱发高校公共事件的基本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